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

绪论

一、

1后天而奉天时

2君子以自强不息

3天下之达道也

4万物育焉

5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6精微之极致也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求之必得之

9白首方悔读书迟

10不能则学

二、

BCDAD BCCDB

三、

1 (书P3)

(百度)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2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皿,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3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4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5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四、

1、(书P6-P7)

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体。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2、(书P5)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范围大小有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3 (书P4)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4 (书P7)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当前国情;

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

1 P2

‘’文化‘’一开始专注于精神领域,‘’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含义,接近于广义文化。

2 P4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3 P3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比如葡萄酿成酒、牛角做成号角都说明‘’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六、

1、

(1、否。文化的内涵、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2、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2、略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 四时代御,阴阳大化

2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3 仲尼厄而作春秋

4 不易自然也;因物之相然也5嗜欲不得枉正术6坤称母

7 不如目见之;不如足践之8 不好读书9 如日出之阳10 要之有用二:单选题

CAABD ABDAA

三:名词解释题:

1 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

2 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

3 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

4 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

四:简答题

1 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

(1不断变化(2)大致为三级制(3)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设置特殊的政区或机构

2 民族:(1)出月氏外,其他各民族几乎没有离开中国

(2)绝大多数民族在中国形成(3)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

人口:(1)人口数量最多(2)人口分布不均,南多北少(3)人口迁徙频繁且规模大

3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 (1)季风气候明显(2)大陆性气候强(3)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5 (1)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2)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五、论述题

1.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方式也迥然不同。

2.(24页第四段-25页)

首先,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

3.(21页第三段-22页四段)

4.(22页第五段-24页第二段)

六、材料分析题

1. (24页第四段-25页+结合材料)

2.(1)

(2)(21页第三段-22页四段+24页第二段+结合材料)

第二章

一:

和为贵 2.有耻且格 3.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4.必先苦其心志

5.而死于安乐也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7.失道者寡助

8.然后能自强也

9.其不善者而改之10鲜克有终

二:

1—5:ACDBC 6—10:BCADD

三:

1:农耕自然经济是一种安定自守的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农业产生后,自然经济就存在了。主要由自耕农经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封闭性、狭隘性、保守性、自给自足

2: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中国的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4: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中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四:

游牧文明的特点在于动。因为变动性大,不利于手写文字的产生,文化的积累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无法形成如农耕文明那样发达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组织,在话语权上始终无法胜过农耕文明,因此留给人们落后和应改造的印象。农耕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其核心是平和的、自足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农耕文化所产生的是“天人相应”

、“物我一体”,“顺”、“和”、“安分”、“守己”等观念,都表现出“和平的”文化特征。

中国的农耕文明虽同时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但起初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是当时政治、经济、人文中心,随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重心逐渐转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

3.中国的农耕经济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自然经济差异甚多,西欧中世纪的自然经济主要特征如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依附农奴等,但中国的农耕经济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4.a.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集体耕作制。b.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c.东周以后,土地日益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与此同时,商品经济也悄然出现。D.至公元16世纪前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的农耕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表现:一是中国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