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一致性及关键元器件变更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1.目的:
本厂对认证产品的一致性,除内部质量审核时的一致性审核之外,并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关键工艺的变更进行控制,以保持认证产品的持续符合。

2. 范围
适用于本厂获得CCC认证的产品的设计变动。

3.职责:
生产科负责制定产品变更方案;
技质科负责对变更方案进行联合评审;
厂长批准产品变更方案的申请提出。

4.程序
变更实施:
任何变更(包括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关键工艺的变更),在确认之前不得投入生产;
任何产品变更提出前,应首先制定变更方案,应识别变更后,可能产生影响的方面;变更方案应通过技质科和生产科的联合评审;确保不低于原产品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变更方案应得到厂长的批准。

样机试验:在变更方案应得到厂长的批准后,由生产科负责按变更方案试制样机;
送审:样机在通过本单位确认检验后,送CCC认证机构指定之检测机构确认,必要时进行差异试验;差异试验后,连同差异试验合格证明材料报CCC 认证机构批准。

投入生产:在获得CCC认证机构批准后,可在生产线上实施产品变更或另外组织变更后产品的生产,并可继续使用CCC认证标志。

5.记录
应保留产品变动阶段的所有验证记录。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文件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文件

1.目的为使工厂量产生产的产品与认证产品型式试验报告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申请或通过CCC认证的产品(以下简称3C认证)3. 定义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以下简称3C标志)4.职责质保部负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及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

并保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报告的一致性。

5.作业内容5.1 国家或行业实行新的产品标准时,研发部须按新标准更改产品设计,并将更改后的产品送质保部进行检测验证,验证合格后,交认证机构认可同意,再将更改数据(变更后的电路图、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分发各相关部门。

5.2 研发部对生产工艺进行变更时,应召集相关部门评审后,再将产品工艺流程、工程变更、技术要求书面通知生产部门相关岗位,并修改工艺指导文件。

5.3工程部需对产品工艺作出变更时,应向技术负责人申请,召集各部门评审可行后,经质量负责人批准,方可进行工艺变更。

5.4研发部对涉及安全、电磁兼容、IC等关键材料的更改和电气结构发生变更,应选择合格供货商材料,做出2台以上样机,经质保部检测合格。

必要时,应进行小批量生产验证。

材料更改确定后,经产品认证机构审查同意后,填制《变更通知单》经开发部批准,分发到采购、IQC、生产部门、仓库,并对产品材料清单进行更改。

5.5认证产品变更的申请5.5.1以下变更需向认证机构申请:5.5.1.1、商标更改5.5.1.2、由于产品命名方法的变化引起的获证产品名称、型号更改5.5.1.3、产品型号更改、不影响电器安全的内部结构不变(经判断不涉及安全和电磁兼容问题)5.5.1.4、在证书上增加同种产品其它型号5.5.1.5、在证书上减少同种产品其它型号5.5.1.6、生产企业名称更改,地址不变,生产企业没有搬迁5.5.1.7、生产企业名称更改,地址名称变化,生产企业没有搬迁5.5.1.8、生产企业名称不变,地址名称更改,生产企业没有搬迁5.5.1.9、生产企业搬迁5.5.1.10、原认证委托人的名称和/或地址更改5.5.1.11、原生产者(制造商)的名称和/或地址更改5.5.1.12、产品认证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或者认证实施细则发生了变化5.5.1.13、明显影响产品的设计和规范发生了变化,如电器安全结构变更或获证产品的关键件更换5.5.1.14、增加或减少适用性一致的关键件供应商5.5.1.15、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发生变化(例如所有权、组织机构或管理者发生了变化)5.5.1.16、其他机构换证申请5.5.2对认证产品以上情况的变更,应将产品变更情况形成文字,必要时附上产品变更文件数据,向产品认证发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

认证产品一致性和变更控制程序文件

认证产品一致性和变更控制程序文件

完美WORD 格式对所有已通过认证的生产的产品与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合用于公司所有获得认证的生产的产品与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

3.1 技术部负责对获证产品生产的技术图样、参数满足与型式检验合格产品的一致性要求。

3.2 品质部负责产品的形成过程及最终满足一致性规定要求。

3.3 生产部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与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4.1 产品一致性4.1.1 产品一致性的要求4.1.1.1 认证产品的铭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上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各项性能技术参数均应与型式检验报告、认证证书相一致;4.1.1.2 认证产品的结构(主要涉及安全性能的结构)应与型式检验样机相一致;4.1.1.3 认证产品所用的材料、关键件应与型式检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所确认的相一致。

4.1.2 产品一致性的控制4.1.2.1 技术部负责有关技术文件的控制,确保文件发放前得到批准及文件使用场所得到有效版本,具体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4.1.2.2 品质部负责对进货检验(特殊是关键件、原材料)和过程检验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要求;4.1.2.3 所有获证产品的变更未经认证机构批准,不得变更。

4.1.3 产品一致性的检查4.1.3.1 品质部负责除在进货检验、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督外,还应在出厂检验时,对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及结构、关键件进行一致性检查。

4.2.1 所有获认证证书的产品,如果产品认证发生变更时,应由品质负责人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申报有关资料。

认证机构根据变更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可以变更或者需送样检测,变更申请经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

4.2.2 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变更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变更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

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1 《进货检验登记表》6.2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6.3 《例行试验记录表》6.4 《成品检验记录表》对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和结构的变更实施控制。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5.1.3 品质部在进货检验时需仔细核对产品铭牌和包装上标明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认证委托人、生产者(制造商)、生产企业等信息经核对一致性无误后,其它执行《进料检验管理规范》。
5.1.4 如因特殊原因,需对包装、铭牌、标贴进行变更时,先由产品部验证其是否会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由认证联络员向认证机构申报,在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之后再实施更改。在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之前,不允许在此产品上加贴强制性认证和CQC认证标志,由质量负责人授权人员对此进行检查。
Hale Waihona Puke 4. 职责4.1质量负责人应充分了解《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妥善保管好证书和标志,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及未经认证的产品,不加贴认证标志。
4.2 认证联络工程师(员)负责有关产品变更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联络,保存变更批准的相关记录。
6. 参照文件
6.1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6.2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6.3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
6.4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6.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6.6 《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6.7 《CCC认证产品变更管理程序》
5.3 结构控制
5.3.1 工程部采用编制工艺文件、图纸、封样等方式,对产品结构做出详细的规定;
5.3.2 品质部在过程检验中实施对认证产品电气结构以及涉及的安全与电磁兼容性能(有认证要求时)的结构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等一致性进行检查。
5.3.3 如因特殊原因,需更改产品的结构时,先由产品部验证其是否会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由认证联络工程师(员)向认证机构申报(如认证机构要求送样品则送样品检测),在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之后再实施更改。在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之前,不允许在此产品上加贴强制性认证和CQC认证标志,由质量负责人授权人员对此进行检查。

3C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3C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3C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认证产品一致性的控制。

3、职责3.1、质管部负责组织对产品一致性的控制。

4、工作程序4.1、维持产品认证合格时的所建立有关产品结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铭牌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生产管理、制造方法模式,本单位无权自主变更。

4.2、相关的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包括名称、型号规格、用量、供应商等,必须在材料的BOM 单等相关文件中予以确定;4.3、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由技术文件、图纸、生产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予以确定。

4.4、采购部门按“供应商管理程序”进行采购控制;IQC按“进料检验与试验程序”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控制。

仓管对与认证有关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必须明确标识,分开堆放;发放时注意不要混淆。

采购关键件的数量应与整机出货数量相对匹配,并且仓库所存放的3C认证材料的物、帐、卡应保持一致。

4.5、生产领料时,对与认证有关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必须保存标识,分开堆放;备料注意不要混淆。

4.6、生产组生产时,对与认证有关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要分开摆放、不可混淆。

4.7、生产组生产时,对与所建立有关产品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制造方法模式,已由作业指导书予以确定,必须严格执行。

4.8、质保部对每批3C认证产品首件要进行一致性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首件检查记录》,符合要求才通知生产组进行生产,不符合要求则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后再进行生产。

4.9、产品的认证证书,如果其产品发生以下变更时,应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1)增加/减少同一单元内认证产品;2)获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结构、制造工艺和供应商等发生变化;3)获证产品的商标,委托人、制造商或工厂信息(名称和/或地址、质量保证体系等)发生变化;来源于网络4)其他影响认证要求的变更。

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

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

1为了加强对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的认证产品的变更的控制,对可能影响产品一致性及产品与标准的符合性的变更(如工艺、生产条件、关键件和产品结构等)进行控制。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认证产品的变更。

3 职责3.1 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负责认证产品变更的批准。

3.2 综合部负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变更控制。

3.3 质管部负责产品变更工艺文件的编写。

3.4 质管部负责产品变更的检验和试验、手续办理、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4.1 产品一致性是指公司批量生产的产品应与型式试验合格的样机及产品描述一致,应从产品设计(设计变更)、工艺和资源、采购、生产制造、检验、产品防护与交付等适用的质量环节,对产品一致性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持续符合认证依据标准要求。

4.1.1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的主要内容有:标识、涉及安全和/或电磁兼容性能的结构、关键件等。

一致性要求控制以下方面:1)关键元器件、材料的厂家、产品型号一致;2)产品的结构、生产工艺一致;3)产品信息(名称、型号等)、企业信息(名称、地址等)、铭牌、执行标准等保持一致;4.1.2标识认证产品铭牌、产品技术文件和包装箱上标明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与认证批准的结果一致。

4.2 认证产品变更的内容4.2.1 商标更改4.2.2由于产品命名方法的变化引起的获证产品名称、型号更改4.2.3 产品型号更改、内部结构不变(经判断不涉及安全和电磁兼容问题)4.2.4 在证书上增加同种产品其它型号4.2.5 在证书上减少同种产品其它型号4.2.6 生产厂名称更改,地址不变,生产厂没有搬迁4.2.8 生产厂名称不变,地址名称更改,生产厂没有搬迁4.2.9 生产厂搬迁4.2.10 申请人名称更改4.2.11 产品认证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或者认证实施细则发生了变化4.2.12 明显影响产品的设计和规范发生了变化,如获证产品的安全件更换4.2.13 生产厂的质量体系发生变化(例如所有权、组织机构或管理者发生了变化)4.3变更程序4.3.1对于4.1条款中的1-11、13,由质量负责人直接向认证中心进行变更申请,并按其要求准备资料实施变更,变更应得到认证机构或认证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公司应保存相关记录。

产品一致性及关键元器件变更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及关键元器件变更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及关键元器件变更控制程序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目的:对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一致性进行控制;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进行控制;保证申请认证的产品持续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强制性认证产品关键零件、材料和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进行变更的控制过程,确保生产的产品与认证的产品一致性。

3.职责营销部负责对关键零件和材料的变更及其供应商的变更进行控制。

技术部负责对产品结构和重要工艺参数的变更进行控制。

质管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的进货进行控制;对出厂产品的检验进行控制;质量保证负责人负责监督认证产品一致性的控制及收集认证产品的变更信息,并在变更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

4、工作程序认证产品获证后,如对其关键零件的型号、规格或涉及产品安全的结构等欲进行更改前应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

营销部在实施采购认证产品所需的关键零件、材料前,如发现经评审选定的合格供应商的名称、生产场所、法人代表等发生重大变更时,不得实施采购。

生产过程中如涉及到认证重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在报请认证机构审批前,不得实施。

认证机构根据变更的内容和提供的资料确定需要送样试验,应等测试合格批准后方能变更。

一致性检查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由检验员对产品进行巡检,确保产品及重要零件的规格型号与认证样品一致。

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时:⑴、检验员应认真检查认证产品的铭牌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是否与型式试验检测时的样品一致。

⑵、认证产品的结构是否与型式试验的样品一致。

⑶、核查对认证产品的安全性能有影响的关键零件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确认的是否一致。

在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时如发现认证产品与申报时型式试验样品不一致,产品不准流转和交付。

确认检验为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持续符合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关键元器件进行确认检验。

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

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

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1、目的保证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一致性得到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1.范围适用于批量生产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检验、销售、内审等方面与型式试验合格产品的一致性控制。

2.一致性规定一致性控制的对象是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对其控制包括现有生产产品的结构(包括设计、工艺及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铭牌,以上要素均需与申请认证的送样产品的产品描述保持一致。

3.1车间必须在产品上加贴铭牌,铭牌内容必须齐全、正确、统一。

3.2生技科在下达生产计划时,要把一个用户(单位)的产品在一个生产计划内安排,便于车间编号的编制。

车间在产品铭牌编号时,一个用户(单位)的产品顺序编号,中间一般不间隔,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3.3关键元器件与材料的一致性控制3.3.1产品生产所需的关键元器件从材料采购到装配必须与材料表上保持一致.生技科必须按照采购材料表上的材料进行采购,特别是关键材料(必须具备3C标志)必须保持其一致性。

3.3.2关键元器件和现有产品结构及有关工艺设计的变更需经过质检科的试验论证其可行性,并出具详细的书面材料由本公司质量负责人向认证机构申请,经过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执行变更。

3.3.3仓库必须按材料表的要求验收入库,如有不合格产品则拒收并上报有关领导。

(特别是3C认证元件)3.4生产过程、检验过程的一致性控制3.4.1车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图纸、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检查人员在实施产品的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时应按检验规程执行,保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得到持续。

3.4.2对于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的技术变更,质检科必须论证其可行性后,出具详细的书面材料,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3.6低压关键安全件和材料及变更要求3.6.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为:壳体、低压断路器、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与熔断器组合电器、低压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母排、绝缘导线、抽出式的一次接插件及绝缘支撑件等主回路用元器件和材料。

CCC认证产品变更和一致性控制程序

CCC认证产品变更和一致性控制程序
1、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申请认证过程中及获得认证证书后,对申请人、制造商名称及地址、生产地址、产品名称、结构、型号及关键零部件、铭牌、说明书、警告语等的更改和认证证书的使用。
2、职责
由本公司质量负责人对该程序的实施负责
3、产品认证更改的类型
3.1商标更改;
3.2由于产品命名方法的变化而引起的获证产品名称、型号更改;
4.5不允许随意更改认证产品的结构,如果确实有必要进行修改,必须按照《文件管理控制程序》进行相关的更改,并将相关更改的内容上报到认证机构,经过确认以后才允许批量生产。
5.相关表格
《产品一致性检查表》NIQR-311
4、申请更改程序
4.1涉及到产品一致性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结构所使用关键元器件、材料方面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的程度。
4.2对于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的采购和分承包方的控制,应严格按照公司程序文件之《采购管理控制程序》和《进料检验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且保证认证产品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必须与型式试验中规定的型号、规格、所用材料完全一致,否则不允许采购。
3.3产品型号更改、内部结构不变;
3.4在证书上增加同种产品其它型号;
3.5在证书上减少同种产品其它型号;
3.6生产公司名称更改,地址不变,生产公司没有搬迁;
3.7生产公司名称更改,地址名称变化,生产公司没有搬迁;
3.8生产公司名称不变,地址名称更改,生产公司没有搬迁;
3.9生产公司搬迁;
3.10申请人名称更改;
4.3对于认证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要求按照《搬运储存保护及交付控制程序》和《仓库管理制度》的要求严格进行管理,防止不一致的产品流入到生产加工现场,造成认证产品出现不一致性的情况。
4.4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关键元器件或者原材料、设计结构需要更改时,必须将更改的情况上报到认证机构,经过认证机构的确认合格以后,再严格按照程序文件《采购管理控制程序》和《进料检验控制程序》的要求重新评价分承包方,并进行采购。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更改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更改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更改控制程序(ISO9001-2015/CCC)1.0目的对公司批量生产的产品和认证式检验合格产品的样品一致性进行控制,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3C的规定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已获得认证证书的产品,对认证产品的结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生产工艺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一致性以及变更进行的控制。

3.0定义与术语无4.0职责a.质量保证负责人负责批准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和变更申请。

b.品管课是认证产品一致性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标志的一致性控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及一致性检查、认证产品的变更申报。

c.开发部负责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及产品结构的一致性控制。

d.采购课负责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一致性控制。

e.生产部负责所生产的产品一致性控制。

5.0作业流程5.1关键元器件、原材料的一致性a.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包括名称、型号规格、用量、供应商等,必须在材料的BOM单等相关文件中予以确定。

b.采购课向评定合格的供应商采购关键元器件和材料,需确保与型式试验时申报的认证机构确认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一致。

c.品管课需对供应商来货的关健元器件、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符合认证产品规定的要求和本厂产品标准的要求。

d.采购课无权擅自更改供应商名单、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5.2中间产品和组装件的一致性a.生产部严格控制自检和互检,确保中间产品的材料、规格型号、质量与认证样品一致,不得变更产品的关键元器件与产品的结构以及更改产品的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和工装。

b.品管课对每批认证产品首件要进行一致性检查,检查结果记录于《3C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记录》,符合要求才通知生产线进行生产,不符合要求则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后再进行生产。

5.3最终产品和出厂产品的一致性a.品管课对生产线上的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的性能符合产品标准与认证样品的一致性。

a.对于出厂产品,品管课还需要确认产品的合格证、铭牌上所标识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与产品实体或技术图纸一致,且与型式试验报告上所表明的一致。

CCCCRCC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中英文版

CCCCRCC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中英文版

CCCCRCC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中英文版第一篇:CCC CRCC 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中英文版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Authentication Product Change Control Procedure 1 目的Purpose 为了满足CCC、CRCC产品认证质量保证能力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确保申请认证的产品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和与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特制定本程序。

In order to meet CCC, CRCC product certificate quality assurance capability and related law, regulation requirements, ensure the conformity and consistency of the authentication product with certificate standard and type test sample, specially formulated the procedure.2 适用范围 Application Scope 本程序适用于动车组和高速车辆、重型铁路车辆、地铁轻轨的风挡、公交客车折棚和航空登机桥前端折棚等强制性认证产品和铁路客车重要零部件(A类)生产条件的审核认证,自愿性认证和“四防”(防燃、防裂、防脱、防松)要求的产品可以参考执行。

The procedure is applied to the audit certificate of production condition for CRH train, High Speed train, heavy railway, light railway metro gangway, bus bellows and Air bridge front bellow etc.mandatory authentication product and important parts(A class)of railway passenger car.Voluntary certific ate and product with “four prevents”(burning resistance, cracking resistance, fall-off resistance, loosen-preventive”)can reference to it.规范性引用文件 Normative Documents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一致,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2.范围
所有本公司生产的认证要求产品。
3.参考文件
(无)
4.职责
4.1质量负责人负责全面监督管理。
4.2工程部予以技术支持。
5.要求
5.1原材料控制
a)制定《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应明确采购规范制定的标准依据,适用的产品类别、型号、规格以及检验、验证的项目、方法和放行办法;
b)采购人员应在合格供应商处采购关键件,并严格按采购规范规定的型号规格采购。
5.2生产过程控制
a)制定工艺文件,应明确工艺文件制定的标准依据、各种产品的工艺参数和工艺控制的项目、方法和转序办法;工艺参数应不低于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
b)操作人员应严格按工艺文件规定的操作规程、工艺参数进行操作、控制。
5.3最终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每台产品除按《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执行外,还检查:
a)合格证和包装物上所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与CCC证书所标明的是否一致;
b)认证产品的结构是否与CCIC认可的产品描述或标准规定一致;
c)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和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是否与CQC所确认的相一致。
5.4不a)由计划采购科负责与供应商联络,可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5.5.2认证产品变更的控制(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一致性)
a)由质量部门提供变更的权威性证据和拟实施办法;
b)由质量部门拟稿、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上报CCIC;
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b)连续2次提供不一致产品时应要求供应商针对性整改并承诺。
5.4.2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
a)由生产车间,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保证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电气结构、工作原理及铭牌标识与型式试验报告相关内容保持一致,制定本规范。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设计开发、来料、检验、采购、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一致性检查,以及发生一致性不符合的处理过程。

3定义产品一致性:工厂(公司)生产的认证产品必须与相应的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铭牌标识以及在使用的关键元器件、电气结构和工作原理保持完全一致。

4职责4.1品质负责人:负责对认证产品原材料的采购、生产、检验、库存保护的监督和保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组织实施认证产品一致性不符合时的处理及预防。

4.2研发部:负责在修改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工作原理、电气结构及标记内容时,与型式试验的合格样品保持一致性,制订关键元件清单及规格厂家要求。

4.3采购部:负责采购认证产品所需的关键元器件,并要求与认证产品型式试验报告所列关键元器件完全一致。

4.4品质部:负责对认证产品关键原材料进行一致性检查,认证产品的首件检验、半产品及成品的一致性检查。

4.5生产部:负责生产认证产品生产、返工、返修过程中,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4.6仓库:负责对认证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保存,负责保存认证标志或标志载体(标牌、说明书、包装材料)。

5作业程序5.1研发部不得擅自修改已获得认证证书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工作原理、电气结构和标记内容,必须与相应的型式试验报告合格样品保持一致;如涉及认证产品变更时,按管理体系变更要求进行变更,由质量负责人向认证机构申请,经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5.2采购部按照型式试验报告中的关键元器件清单进行采购,并对关键元器件的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具体程序见《采购控制程序》。

5.3品质部的IQC人员在关键元器件入库之前,除正常的检验外,还需要对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制造厂进行一致性检查,如果发现元器件的一致性不符合要求,通知采购部和质量负责人进行处理并予以记录《来料检验报表》。

5.4认证产品首次进行批量生产、变更后生产、转拉、间歇性生产时,品质部必须对认证产品进行首件检验,内容包括产品工作原理、电气结构、关键元器件清单及标记内容的一致性,填写《成品首板检查报告》,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如果一致性不符合要求,立即要求生产部停止生产,报质量负责人进行处理。

产品一致性管理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管理控制程序

深圳市雅迅达液晶显示设备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产品一致性管理控制程序发行部门:品质部文件编号:YXD-QP-03版本:A0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01月22日发布 2010年02月01日实施一、目的对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该产品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保持一致性并进行控制,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产品标准和电气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

对认证产品中的关键元器件、材料和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进行控制。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认证产品一致性实施控制。

三、职责品质部是认证产品一致性的归口管理部门。

工程部负责认证产品的结构,含设计、工艺制定,并提供变更信息。

生产部负责对批量生产的一致性控制。

四、程序4.1.生产部对批量生产认证产品与产品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确认认证产品持续符合产品标准和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要求。

4.2.品质部对认证产品的结构,含设计、工艺、检验,以及认证产品所包括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等与该产品形式试验样品的结构,含设计、工艺、检验以及所包括做型式试验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等应一致。

4.3.品质部对批量生产认证产品在外购件、外协件、自制件、装配等环节和检验过程等对其一致性进行控制,确认认证产品持续符合产品标准、技术文件及实施规则规定的要求。

4.4.认证产品的铭牌、标记、外包装等内容应与型式试验报告所标明的一致。

4.5.我公司认证产品所需的加工设备、工艺参数等发生变更可能影响到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时,由生产部组织工程部对加工设备、工艺参数进行认可。

五、相关文件《产品变更控制程序》六、质量记录产品一致性检查记录表。

CCC认证变更控制程序

CCC认证变更控制程序
单批次小批量证书不得进行变更。
5.2认证证书内容的变更
获证后如果企业名称、地址等认证证书上的内容发生变化,持证人应向认证机构提供变更申请,描述证书内容变化的项目并提供相应证明资料。
5.2.1“委托人/制造商/生产厂名称变更”指产品、生产及质量体系未发生变化的委托人/制造商/生产厂的名称变化。持证人应向认证机构提交以下资料:
3) 行政管理部门有关地区行政区域划分/地址发生变化的通知(必要时)。
4) 需变更的认证证书。
P:1/3
文件名称
CCC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次:A0
OP-CCC-001
生效:2022-6-18
5.2.3对于企业名称、地址等非技术性变更,认证机构确认变更内容后将换发证书。
5.2.4对于产品技术参数变更、标准换版等技术性的证书内容变化,见5.4、5.5、5.6等。
5.0程序
5.1公司已获得的CCC产品认证证书,如果产品型号、产品所用关键原/辅材料、涉及产品安全的设计或结构、证书内容等发生变更或认证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发生变更时,需由品质部按照认证机构要求提出变更申请(公司认证技术负责人可审核批准的,可不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在获得认证机构批准/完成备案后,方可实施变更。
5.7变更评价和批准
5.7.1 认证机构将根据变更的内容,对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可以批准变更。如需样品试验和/或工厂检查,认证机构将在试验和/或工厂检查合格后方能批准变更。
未经认证批准变更,公司不得擅自实施相关的变更,变更涉及的产品亦不得加施CCC标志和出厂销售。
5.7.2由公司认证技术负责人确认批准的变更,公司需保存相应确认批准的依据和记录。认证机构在获证后监督时将进行检查,必要时做验证试验。

一致性控制及变更控制程序

一致性控制及变更控制程序

5.7.3
6.
获证产品的变更控制
6.1 获证产品在无特别需要时,一般不做任何变更,以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型式实验合格样品 一致。 6.2 获证产品在有市场需求、客户要求和其它原因需要变更(包括标准、功能、工艺、结构、材料、关 键件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因素或影响产品与型式实验样机的一致性 ),在实施前应向认证机 构申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并提供详细的变更资料。 6.3 变更申报材料应包括变更项目、涉及的材料/关键件的要求和检验报告、结构变更的照片、功能变 更的说明以及变更后产品与型式实验样机一致性控制措施。 6.4 所有的产品变更都要有文档记录,并分发到相关部门存档。
5.2.1.1 技术部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之产品一致性控制要求编制《认证产品一致性规定》 , 明确认证产品一致性的内容和要求(含同一申请单元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 ,经管代批准后按《文 件控制程序》规定发放到各相关部门。
39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版 号 编码
A/0 Q/FF-F4
页 标
码 题
本 章:第 2 页
40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版 号 编码
5.7 异常处理 5.7.1
A/0 Q/FF-F4
页 标
码 题

当发现产品的一致性有异常时,应立刻停止生产,并查找分析原因,责令责任部门或相关人员
进行整改,并追溯异常的产品进行标识、隔离,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整改后须经品质部确认与认 证样机一致后方可恢复生产。 5.7.2 异常的产品要经相应处理,达到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要求,才可投入生产线。 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1. 品质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标志的一致性控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及一致性检查, 认证产品的变更申报。 4.2. 管代负责批准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和变更申请。 4.3. 品质部负责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及产品结构的一致性控制。 4.4. 采购部负责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一致性控制。 4.5. 生产部负责所生产的产品一致性控制。 5. 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程序(含表格)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程序(含表格)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管理程序(CCC/IATF16949-2016)1.0目的与范围1.1规定对产品更改及过程变更的方法,以便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变更实施有效的控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所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1.2适用对本公司产品实现有影响的所有工程变更,包括供应商提出的变更,以及公司已获认证证书的产品。

2.0职责2.1相关部门提出更改申请;2.2技质部负责更改项目的评估;更改的设计、评审、验证的组织;负责产品标志的一致性控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及一致性检查,认证产品的变更申报。

2.3营销部负责传递顾客的更改信息;负责向技质部传递供应商更改的信息2.4负责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一致性控制。

2.5相关部门负责配合完成更改的实施与验证。

3.0管理程序3.1更改类别/时机3.1.1因现场改进和/或工艺改进需要而发生的产品设计更改;3.1.2因质量改进、现场质量控制与管理需要和/或供应商要求而发生的产品设计更改;3.1.3因顾客需要而发生的产品设计更改;3.1.4国家法令、法规的更改导致的产品更改3.1.5产品制造、装配、检验等方面的操作性导致的过程更改;3.1.6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配的采用导致的过程更改;3.1.7由顾客提出的书面过程更改要求;3.1.8公司内部持续改进的需要而引起的过程更改;3.1.9供应商引起的过程更改;3.1.10产品更改引起的过程更改。

3.2更改申请由申请部门填写“更改申请单”,说明更改内容。

更改内容应附简图、更改原因。

供应商提出的更改申请由物控部采购员负责填写,并将供应商提出书面更改申请附后,提交给技质部。

3.3可行性评审技质部负责组织营销部、相关制造单位等部门对工程更改申请进行可行性评审,认为该项申请可行,签署同意更改并说明是否需要样件实验;认为不可行,说明主要理由,将更改申请单反馈给申请部门。

QC080000程序文件--P-25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QC080000程序文件--P-25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1 目的: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和变更进行控制,以使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 范围本程序适用对已生产产品工程、性能、结构、物料、工艺、制程条件及ROHS 要求等方面的变更管理。

新产品设计变更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执行。

3 职责3.1 变更提出部门负责向工程部提供变更需求及信息传递;3.2 工程部负责对拟变更产品所涉及相应物料库存使用状况及数据的整理与提供,并组织评估; 3.3 工程部负责按变更要求,对产品实施变更;3.4 工程部负责对变更后相应资料文件的修改与发放并回收旧版文件,同时发放变更通知; 3.5 品管部负责检查监督变更后产品质量变化; 3.6 其他部门负责配合变更的实施与调整。

4内容 序号作业流程 责任部门依据文件或说明使用表单及要求1各部门 相关部门可就以下目的提出产品变更要求,从而变更产品功能、结构、物料、工艺、制程条件等。

1)客户提出的要求; 2)降低产品成本投入; 3)产品质量异常改良; 4)所需配件或物料采购方面的变化; 5)产品生产工艺优化。

召开会议说明: 1、产品拟变更目的; 2、产品拟变更内容; 3、产品拟变更日期; 4、产品拟变更完成日期;5、由分管领导审批。

《内部联络单》 2工程部工程部核查所涉及变更之各类物料及产品之库存情况。

3各部门工程部召集各相关部门对以下各方面项目进行讨论与评估:1)能否达至预期变更目的; 2)对已生产物料、成品的影响; 3)库存物料及产品的处理方式; 4)变更前后产品的区分识别方法;5)变更后产品质量控制要点;6)确定是否是经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 7)其他相关事项。

评估结果应至少有以下三点的确定:1、受影响的物料或资料及其区分识别方式;2、受影响之物料库存处理方式及日期;3、确定是否是经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

4各部门1、经讨论评估,方案可行且意见一致,各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签署后,评估记录交与工程部,开始实施;2、经讨论评估,方案不可行或意见不一致,返回立项(提出)部门修改后再约时间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一致性及关键元器件变更控制程序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目的:
对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一致性进行控制;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进行控制;保证申请认证的产品持续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强制性认证产品关键零件、材料和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进行变更的控制过程,确保生产的产品与认证的产品一致性。

3.职责
营销部负责对关键零件和材料的变更及其供应商的变更进行控制。

技术部负责对产品结构和重要工艺参数的变更进行控制。

质管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的进货进行控制;对出厂产品的检验进行控制;质量保证负责人负责监督认证产品一致性的控制及收集认证产品的变更信息,并在变更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

4、工作程序
认证产品获证后,如对其关键零件的型号、规格或涉及产品安全的结构等欲进行更改前应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

营销部在实施采购认证产品所需的关键零件、材料前,如发现经评审选定的合格供应商的名称、生产场所、法人代表等发生重大变更时,不得实施采购。

生产过程中如涉及到认证重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在报请认证机构审批前,不得实施。

认证机构根据变更的内容和提供的资料确定需要送样试验,应等测试合格批准后方能变更。

一致性检查
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由检验员对产品进行巡检,确保产品及重要零件的规格型号与认证样品一致。

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时:
⑴、检验员应认真检查认证产品的铭牌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是否与型式试验检测时的样品一致。

⑵、认证产品的结构是否与型式试验的样品一致。

⑶、核查对认证产品的安全性能有影响的关键零件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确认的是否一致。

在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时如发现认证产品与申报时型式试验样品不一致,产品不准流转和交付。

确认检验
为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持续符合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关键元器件进行确认检验。

确认检验一般每年一次。

检验项目、方法按照相关的国家、行业或认证机构认可的标准要求执行,或由供应商提供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

必要时,可以评审供应商对关键元器件制造过程的批准要求,确保供应商具备生产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质管部负责保存关键元器件的验证或检验记录和定期确认记录.关键元器件实施控制的过程见YHT/PD740和YHT/PD824.
5、相关文件
《采购过程和供应商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