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XX大学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模板】
非新增公选课开课申请表注
![非新增公选课开课申请表注](https://img.taocdn.com/s3/m/b6b93f0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1.png)
学期
开课学院
教师姓名
工号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请确保准确)
课程性质
考核方式
学分
周学时
起止周
总学时
开班数量
每个教学班容量
时间要求(具体到节次)
地点要求
备注
(地点要求中,填写除BCDE楼外的教室,若是BCDE楼中的教室则空着。公选课选课对象默认为全体学生,如有特殊禁选对象请提出。)
申请人签名:月日
开课学院意见:
主管教学领导签名:月日
注:
1.若申请教师已有非公选课课程,则以非公选课时间为主,调整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上课时间。
2.主讲教师必须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设申请表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设申请表](https://img.taocdn.com/s3/m/c41a4b28bb68a98270fefa0c.png)
授课目的与要求
考核形式
教室类型
教学大纲(格式见附件2)
授课计划(可附页)
学院、门意见
签章:
年月日
通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签章:
年月日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设申请表
(/学年第学期)
填表日期:年月日
课程所在学院、部
任课
教师
职称
出生年月
课程名称
(中英文名称)
学时
学分
授课对象/人数
课程类型
1.通识教育一般选修课程(1)新开课□(2)翻转课堂□
2.留学生通识教育一般选修课□
所属模块
人文情怀□科学素养□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创业□
课程网址
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
![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https://img.taocdn.com/s3/m/b6451c4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e.png)
年 月 日
注:1.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原则上统一安排在周一、周二晚上9-10节。
2.公共选修课不发放教材,确实需要的课程,可由任课教师将教材名称报教务处,由教务处联系附近书店进货,开课时请同学自行到书店购买。
3.限选条件中不能写“限某某专业选报”,但可以写“某某专业不得选报”。
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
20 —20学年第 学期
课程名称
开课教师
课程代码
(旧课必填)
周学时数
课程门类
人文□ 科技□ 艺术□ 经济□ 健康□ 其他□
课程内容简介
限选条件(如先修课程、上课人数、是否面试等)
教材名称及是否要求学生购买教材
教学场地要求
开课教师所在部门负责人意见
年 月 日
选修课申请书
![选修课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f08f99a2f242336c1fb95e7c.png)
选修课申请书范文篇一:选修课申请关于申报秋季公共选修课程的学院各单位: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开发更多有特色、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现向全院征集公共选修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程设置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分为: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与文化 D.自我与人生 E.经济与管理思维 F.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G.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 H.心理健康与情商教育 I.社交礼仪与就业指导 J.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八大范畴,具体介绍见附件。
二、申报程序1、由申请本人填写《公共选修课程申报表》、经所在教研室审核同意后,由系主任对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审核后提出初审,报教务处审批;行政管理和教辅单位的兼课教师由本人填写《公共选修课程申报表》经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可以直接报教务处审批。
2、教务处于20xx年9月12日前根据课程介绍和开课条件,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开设的课程和教师进行审核,提出复审意见并报主管院长审批,批准后下达教学任务,公布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信息,并组织学生选修。
3、原已批准正在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如果计划下学期继续开设,也须按申报要求重新申报。
若不重新申报,视为自动终止开课。
三、教材使用1、公共选修课原则上可以不给学生提供教材。
确需提供教材由任课教师进行推荐,在申报选修课时一并将教材信息报教务处审核确定,并纳入学院教材购买计划。
不经审核批准,任课教师等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学生发售教材。
2、提倡任课教师使用自编的未经出版的校本教材或资料。
获准印刷的少量学习资料,须按学院有关由教务处统一印制。
四、开设形式1、公共选修课程一般以课程形式开设; 30学时(4-18周),周学时为2, 2学分。
2、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7-8节,或其余时间,具体等候通知。
由教务处负责编排课表、安排教室,由任课教师本人打印学生名单。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新增课程申请表(新)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新增课程申请表(新)](https://img.taocdn.com/s3/m/15f5130f7375a417866f8fe3.png)
院(部):教研室:年月日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
名称
开课教师
职称
学历
专业方向
教师资格证书号码
总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
学时
周学时
联系电话
授课校区
学分
开课班级数
总限报人数
选修对象
课程类型(人文艺术类、管理类、理工类、体育类、综合类等)
要求使用的教室和设备
教学目的:
课程内容提要:
书名(参考书需列两本以上)
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教
材
参
考
书
教研室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
院(部)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
教务处审批意见:
签名:年月日
注:1.课程的开设应反映学科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必要性,学时控制在规的学时内。
2.院(部)教研室意见:包括对教师任课资格的审核,对所开课程必要性的审核,对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审核。请随申请表一并提交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3.开课教师原则上需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高学历以及教师资格证书。
4.本表适用于教务管理系统中课程库没有信息的课程。
关于研究生课程排课工作的管理规定
![关于研究生课程排课工作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060bb3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1.png)
关于研究生课程排课工作的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落实《xx大学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使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与质量评估,以保证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订研究生课程排课工作的管理规定如下:一、研究生课程的排课要求1.课程安排各研究生教学单位必须依据专业培养方案安排课程(1)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主要内容、授课方式、课程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及开课学期均需与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一致。
如因特殊情况以上任何内容发生变动,均需填写《xx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变更申请表》,经所在学院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方可开课。
(2)新增课程,须填写《xx大学研究生新增课程申请表》,并提交研究生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经所在学院研究通过并由负责研究生教学的领导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方可排课。
(3)原则上有3人及以上选修的专业选修课程方可开课,低于3人的专业选修课程一般不能开课。
2.教师安排各学院在排课时,需充分考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要求,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
需聘请外聘教师(含返聘、延聘等)授课的应填写《外聘教师授课登记表》,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
3.合理安排教师的上课时间、地点,特别是注意安排好肩负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以及行政工作多项任务的教师的上课时间、地点,以避免发生冲突。
4.每学期上课时间为1-18周。
为统筹安排和充分利用教室,周学时为二节课的,上课时间应安排在第1-2节、第3-4节、第5-6节、第7-8节、第9-10节;周学时为三节课的,上课时间应安排在第1-3节、第5-7节、第9-11节。
需由研究生院安排教室的,排课时由学院填写《xx大学研究生教学使用教室申请表》,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统一安排。
5.课程排定后,原则上不予改动,如确需调课,请填写《xx大学研究生课程调课申请表》,经学院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批准,并及时通知任课教师和全体上课学生。
研究生新开课程申请表-电气花为
![研究生新开课程申请表-电气花为](https://img.taocdn.com/s3/m/f766ae82b84ae45c3a358c5b.png)
研究生课程开设申请表开课院(系、所):电气工程学院通过本课程,让刚入学的博士生掌握全面而系统的永磁电机设计、分析与控制理论,特别针对永磁电机所特有的一些物理现象与规律进行讲解,掌握设计、分析、控制永磁电机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并拓宽思路,将最新的永磁电机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教学形式为课堂讲解、讨论与课后研究相结合。
二、教学大纲(含章节目录):(可附页)整个教学内容涵盖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现代永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应用场合。
主要包括现代永磁电机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概述、应用场合等。
第二部分:永磁材料、硅钢片等对永磁电机性能影响的分析。
主要包括永磁体、硅钢片等材料对永磁电机性能影响的分析,涵盖了温度、频率、电机尺寸(长径比)、电流密度、磁通密度等尺寸、性能参数对电机设计与运行性能的影响。
第三部分:永磁电机的基本控制策略(带位置传感器)与实施方法。
主要介绍永磁电机的现有带位置传感器的常规控制策略,包括电流矢量滞环控制、空间电压PWM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再次基础之上,介绍上述控制策略的实际实现及软、硬件设计方法。
第四部分:永磁电机定位力矩的分析方法与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主要分析永磁电机所特有的定位力矩(齿槽转矩),包括产生机理、与电机齿槽配合的关系、对转矩性能的影响等。
此外,从电机本体设计与控制策略两个方面介绍抑制转矩脉动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第五部分: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介绍现有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实施方法与局限性,并分析电机本体相关性能参数对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探讨适合于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运行的电机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六部分:定子永磁型电机专题。
介绍现有三种定子永磁型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控制策略与应用场合,着重分析比较定子永磁型电机与转子永磁型电机的优点与缺点。
第七部分:特殊结构永磁电机专题。
主要介绍混合励磁电机、磁齿轮复合电机、双机械端口电机、记忆电机等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特殊结构的永磁电机,分析各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与应用场合。
选修课补选申请书格式
![选修课补选申请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6474a7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f.png)
选修课补选申请书格式如下:**标题**:居中书写“选修课补选申请书”**正文**:1. **个人信息**:- 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2. **申请原因**:- 简要说明为什么需要补选选修课,例如原选课程冲突、个人兴趣变化、课程未选上等。
3. **补选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授课教师- 申请补选的原因(与所选课程相关的背景、兴趣、职业规划等)4. **承诺与保证**:- 承诺能够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完成课程作业和考试。
- 保证补选课程不会与现有课程冲突,如有冲突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5. **其他**:- 如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可在此部分补充。
**结尾**:- 表达对学院/教务处审核的感谢。
- 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
**示例**:```选修课补选申请书尊敬的教务处领导:我是XX学院XX专业的学生,学号为20XXXXXXX。
由于个人原因,我未能及时选上本学期的XX课程(课程代码:XXXX),该课程对我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特向教务处提交选修课补选申请,希望能够获得补选资格。
我申请补选的课程是《XXXXXXXX》,该课程由XX学院XX老师主讲,开课学期为本学期。
我深知补选课程需要承担一定的学习压力,但我将全力以赴,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确保不影响我的学业进度。
在此,我承诺将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确保补选课程不会与现有课程冲突。
如有任何冲突,我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尽快与相关部门沟通解决。
感谢教务处领导对我的申请予以审核。
期待能够得到批准,让我有机会弥补这一学期的选课遗憾。
此致敬礼!申请人:[你的姓名]学号:20XXXXXXX所在学院:XX学院专业:XX专业班级:XX班申请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上格式和内容,确保申请书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新增研究生课程申请表范例
![新增研究生课程申请表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d5f7fc524de518964b7d2b.png)
新增研究生课程申请表(范例)附件: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范本格式)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简介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中)智能电网导论课程名称:(英)Introduction to Smart Grid学分数:2课内总学时数:32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以介绍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主。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了解智能电网发展的思路和最新成果。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和主要特征,智能电网硬件基础设施、智能电网自愈理论、用户参与和需求侧管理、可再生能源接入、储能技术、资产管理与优化以及智能电网调度中心新技术。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工程概论参考书:1. James Momoh. Smart Grid: Fundamentals of Design and Analysis. IEEE Press, 2012.2. Fereidoon P. Sioshansi. Smart Grid: Integrating Renewable, Distributed & Efficient Energy. Elsevier, 2012.3. Phadke and J.S.Thorp. Synchronized Phasor Measure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Spring. 2010.4. S.P.Chowdhury, P. Crossley, S. Chowdhury. Microgrids and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IET press, 2009.5. Ali Keyhani, Muhammad Marwali. Smart Power Grids 2011. Spring, 2012.6. 杰林思. 智能电网:促进节能与需求响应.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7. 秦立军,马其燕. 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执笔人:焦在滨审定人:Course Code: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Smart GridCredit: 2Teaching Hours:32Experimental Hours:Introduction:Basic concepts,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tendencies of smart grid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is course. Th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key technology area of smart grid; infrastructure (measurement and sensor,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self-heals; active participation by consumers; asset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energy storage (batteries, electric vehicle and pumped hydroelectric storage) and control center in smart grid.Required Course in Advance: Power system analysis,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or 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Reference:1. James Momoh. Smart Grid: Fundamentals of Design and Analysis. IEEE Press, 2012. ISBN: 978-04708893982. Fereidoon P. Sioshansi. Smart Grid: Integrating Renewable, Distributed & Efficient Energy. Elsevier, 2012. ISBN: 978-01238645293. Phadke and J.S.Thorp. Synchronized Phasor Measure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Spring. 2010. ISBN: 978-14419456314. S.P.Chowdhury, P. Crossley, S. Chowdhury. Microgrids and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IET press, 2009. ISBN: 978-18491901455. Ali Keyhani, Muhammad Marwali. Smart Power Grids 2011. Spring, 2012. ISBN: 978-36422157736. Clark W. Gellings, The Smart Grid: Enabl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Demand Response. China Electrical Power Press (CEPP), 2011. ISBN: 978-75123163937. Qin Lijun, Ma Qiyan, Distribution Smart Grid and It’s Key Technologies. China Electrical Power Press (CEPP), 2010. ISBN: 978-7512306745Writer : Zaibin JiaoExaminer & Approver :教学大纲Part 1 A System View of the Modern Grid: Introduction(2 Hours)1.1 Creating the system view: Challenges and requirements (1 Hour)Introduction of the blackouts in the history;Challenges of power system and modern power grid;Background about the smart grid.1.2 What’s the smart grid: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nition (1 Hour)Key technology area in smart grid;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Part 2 Key Technology Area in Smart grid(9 Hours)2.1 Sensing and Measurement: WAMS and AMI (3 Hours)Electrical Current Transformer (ECT) and electrical potential transformer (EPT);Synchronized Phasor Measurements Unit (PMU) and 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 (WAMS);Application of PMU and WAMS in power system;Smart meter and Advanced Measurement Infrastructure (AMI).2.2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1.5 Hours)Broadband over power lin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th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nteroperability, standards, and protocols;Cyber security;2.3 Improved Interfaces and Decision Support (1 Hours)Visualization in power system;Decision support;System operator training.2.4 Advanced Control Method (2 Hours)Automated Generation Control (AGC);On-line and off-line analytical tools;Operational applications;Advanced control method in smart grid.2.5 Advanced Components (1.5 Hours)Power electronic;Superconductor;Distributed generation.Part 3 Self-heals: Anticipates and Responds to System Disturbances (5 Hours)3.1 Overview: What’s the self-heals? (1 Hours)Benefits and requirements.3.2 Current states: Self-healing in power grid (2 Hours)Protection and emergency control;Fault location and isol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3.3 Future states: Self-healing in smart grid (2 Hours)Look-ahead features;Monitoring features;Protection and control features;Distribution technology features;Restoration.Part 4 Energy Storage and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6 Hours)4.1 Renewable energy (1 Hours)Characteristics of kinds of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Wind power and solar photovoltaic integration.4.2 Energy storage (3 Hours)Advanced batteries;Flywheel;Pumped hydroelectric storage;Electric Vehicles: mobile energy storage.4.3 Coordination between energy storage and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2 Hours)Wind power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of Texas and Demark;Flywheel application: experiences of ISO-NE and ISO-CA;Part 5 Active Participation by Consumers(6 Hours)5.1 What’s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by consumers? (0.5 Hour)Benefits: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5.2 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 (1.5 Hours)Current and future state;Load Signature.5.3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Demand Dispatch (3 Hours)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micro-grid;VPP: A new integration mode;Supply dispatch vs. demand dispatch: a vision for demand dispatch.5.4 Case Study: Demand Response (1 Hours)Experience from PG&EPart 6 Asset Optimization(2 Hours)6.1 What’s the asset optimization? (1 Hour)Current state;Why and how asset management is changing;Objectives of asset optimization;Benefits of asset optimization.6.2 Asset optimiz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0.5 Hours)Life cycle management;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6.3 Case study: Strategic Asset Management (SAM) (0.5 Hours)Experiences from BC Hydro.Part 7 Control Center(2 Hours)7.1 SCADA/EMS (0.5 Hour)History;Designs and basic functions.7.2 Strategic-Based Dispatch Model (0.5 Hours)Basic idea of strategic-based dispatch;Realize future state and assess reverse state;Operation risk assessment;Automatic discovery of flowgates in emergency conditions.7.2 Visualization in control center (0.5 Hour)Key Indexes for estimating power system operation;State perception;State retrospection.7.3 Dispatching Cockpit (0.5 Hour)Basic functions and key technologies;Multi-level multi-department dispatching cockpit.Required Course in Advance: Power system analysis,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or 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Reference:1. James Momoh. Smart Grid: Fundamentals of Design and Analysis. IEEEPress, 2012. ISBN: 978-04708893982. Fereidoon P. Sioshansi. Smart Grid: Integrating Renewable, Distributed &Efficient Energy. Elsevier, 2012. ISBN: 978-01238645293. Phadke and J.S.Thorp. Synchronized Phasor Measurements and TheirApplications. Spring. 2010. ISBN: 978-14419456314. S.P.Chowdhury, P. Crossley, S. Chowdhury. Microgrids and ActiveDistribution Networks. IET press, 2009. ISBN: 978-18491901455. Ali Keyhani, Muhammad Marwali. Smart Power Grids 2011. Spring, 2012. ISBN: 978-36422157736. Clark W. Gellings, The Smart Grid: Enabl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Demand Response. China Electrical Power Press (CEPP), 2011. ISBN: 978-75123163937. Qin Lijun, Ma Qiyan, Distribution Smart Grid and It’s Key Technologies. China Electrical Power Press (CEPP), 2010. ISBN: 978-7512306745Writer : Zaibin JiaoExaminer & Approver :。
大学公共选修课设置管理办法
![大学公共选修课设置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70020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f.png)
大学公共选修课设置管理方法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类课程,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公选课的开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法。
一、课程分类公选课程平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含艺术类)、自然科学类、海洋素质教育类、科研与创新类四类课程模块。
其中海洋素质教育类课程,是指根据我校海洋学科特色的实际, 为全校学生开设表达海洋特色的系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法律、海洋管理等相关课程。
科研与创新类课程包括创新思维方法、科技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与利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
二、课程设置与排课管理.开课管理公选课开设由相应学科专业所在教学单位归口管理。
课程归属单位要受理全校其他单位在编教师的申请,并负责教师任课资格审查、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试卷等教学基本文件管理工作。
公选课一般不安排实验,如需安排实验, 购置消耗品所需经费由课程所在单位自行解决。
已公布的相同或相似的公选课,教师不得重复申请开设(教师可登陆大学公选课网络平台查看已批准开设公选课),但可向课程归口管理单位提出承当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申请。
以视听为主的影视鉴赏或音乐欣赏等类型的公选课课程,影视(视频)资料可在网上公布,由学生课外欣赏,教师在课堂内进行点评或组织讨论,教师点评或讨论的时间应不低于总课时的1/3O对于教师不讲评、不组织课堂讨论的欣赏课,将取消该任课教师开课资格,并按教学事故予以处理。
对于近2年没有连续开设的公选课,或教学效果不好、日常教学检查出现问题、学生反映较差的公选课,将予以停开。
公选课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调整开课时间或停开课程对学生学习会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公选课教学任务一旦落实并公布,不得随意停开。
请各单位及任课教师统筹考虑,拟外出进修学习或无把握坚持在校上课的教师,不要申报公选课。
大学研究生课程开课申请表
![大学研究生课程开课申请表](https://img.taocdn.com/s3/m/8ef7a5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8.png)
大学研究生课程开课申请表尊敬的教务处领导:我申请开设以下研究生课程,供教育学院研究生选修,希望贵处能够审慎批准。
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全球化视野下的教育政策课程类型:研究生选修课课程学分:2学分授课地点:教育学院授课时间:周二、周四下午第3、4节课课程总时长:36课时2. 课程教师和教学团队本课程由本人负责,作为一名具有多年教学和研究经验的教师,我将利用本人掌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配合教学助教,开设此门课程。
3. 课程目标3.1 掌握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政策变革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趋势,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本课程旨在使研究生更好地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各国教育政策变革,为其未来的教育研究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3.2 帮助研究生提高对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和实践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各国教育政策变革的过程、原因及结果,借此加深对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和实践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对教育信息的收集与研究,提高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和交流能力。
3.3 培养研究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本课程将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独立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口头表述和文字表达能力。
4.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本课程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政策变革介绍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教育政策变革的历史背景、政策内容、特点等;介绍多元评价、学校评估等评价方式;对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新教育模式、新课程模式等作相应的介绍。
第二部分:各国教育政策变革的案例分析重点介绍以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中国等为代表的各国教育政策变革的案例分析,提高研究生对国际教育前沿问题的理解。
第三部分:教育政策研究论文写作教育政策研究论文写作,由研究生自主选择课题,撰写一篇有关教育政策的研究论文,鼓励研究生在不同维度探究教育政策问题,加深对教育政策的分析和理解。
5. 教学条件本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已经准备就绪,包括多媒体教室、专业书籍和资料,所有教学资源全部采取数字化教学手段,极大方便了研究生的学习和使用。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选修课开设申请表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选修课开设申请表](https://img.taocdn.com/s3/m/70107e7dddccda38376baf55.png)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选修课
开设申请表
课程名称:
申请人:
教研室: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申报日期: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年制
说明
1、此表由公共选修课课程基本信息和课程审批表组成,凡新开设
选修课均应填写此表。
所有栏目都必须填写,字迹清楚,漏项不予受理。
2、该表用A4纸打印1式3份。
1份教师个人存底,1份各单位留
存,1份及其电子版交学校教务处审批。
3、上交此表需附附课程简介(中英文)。
公共选修课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审批表
注:必须附课程简介
附件2: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
(COURSES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COURSE CODE: COURSE NAME:
学分:学时:
CREDIT: HOUR:
开课单位:适用专业:COLLEGE: MAJOR:
课程简介:(200-300字)
COURSE INTRODUCTION:(200-400WORDS)
教材:
TEXTBOOKS:
参考书:(名称,版本,出版社,主编)
REFERENCE BOOKS:
英文参考书:
ENGLISH REFERENCE BOOKS: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PRIMARY COURSE: SECONDARY COURSE: 选课条件:(人数、轮次、地点要求等)REQUIREMENT FOR SELECTING THE COURSE:
考核方式:
EXAMINATION METHO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月 日
课程
内容
(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等)
主要教材
与
参考书目
学 院
意 见
(学院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
意 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
1、交表时除交回本表外,需附本表的电子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纸质版、电子版;
2、表中内容请逐项认真填写或在相应内容处画√,不可空缺;
3、申请课程一经审批通过,任课教师应能保证在3年内连续开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开课学院
新开课程
□是 □否
授课对象
□博士 □硕士 □硕、博
人数学时
开课学期
□春学期 □秋学期 □均开
课程要求(对选课学生要求等)
主讲教师
(教学团队)
姓名
职称
所在学院(单位)
申请
理由
(本课程对培养研究生有何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在哪些知识和能力方面得以提高;主讲教师、教学团队简介及开课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