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课件资料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课件资料

思考
黄土剖面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2、黄土的形成
科学家的假说
水成说 风水雨相说 风成说
(图片点击可放大)
思考: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上 的黄土是哪来的?
中亚
蒙古
中亚、蒙古
戈壁 沙漠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小组讨论下列四条证据
第一条证据:黄土厚度象冬季的积雪一样均匀 说明黄土是被风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
二、黄土高原的地貌表现为_黄__土__塬___、
黄__土__梁____、黄__土___峁___,黄土高原的降水集中在 __7_、__8___月,多___暴__雨___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南方山 区、华北和东北山区。(二阶梯)
2、造成其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是什么?
(1)地形 — 山区、坡度较大; (2)降水 — 降水量较大、季节差异大。
讨 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后果? 论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小结:
一、世界 最大的黄 土分布区
二、黄土 高原的水 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范围
主要的黄土地貌景观
自然原因 影响结果
人为原因
课堂测试
一、黄土高原东起_太__行__山_西至 乌__鞘__岭___ 南 至 _秦__岭____北至 __长__城___,跨越了 _山__西__省__ 、 _陕__西__省__ 、 宁__夏__回_族__自__治__区__ 、 _甘__肃__省___等省。
气候特征: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返回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 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 是良好的耕作区。
返回
的 黄黄 土土 地梁 貌: 类条 型状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生养我们的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引导学生读图8.1“黄土高原的位置”或挂图,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简单地介绍把黄土高原。
总结:在我国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黄土高原,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2、讲述: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
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在哪个范围内。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4、提问: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产生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读图8.5和第二自然段课文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引导学生读图8.2“黄土高原景观”认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仔细比较“塬、梁、峁”的景观特征。
提问:我们所处的地方是哪一种黄土地貌景观?

高二地理说课稿-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高二地理说课稿-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高二地理说课稿: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地理说课稿: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供大家学习参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一一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地质特点
01
02
03
04
黄土颗粒细小
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细小,粒 径一般在0.05-0.5毫米之间,
质地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
由于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在沉积 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气候变化,
形成了明显的垂直节理。
沟壑纵横
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表受到侵蚀 ,形成了大量的沟壑和峡谷,
地形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质特点,水 土流失问题严重,大量的泥沙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推 动黄土高原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演变
黄土高原是由于长时间的风力作用和气候变化形成的特殊地形区,其形
成和演变过程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术和经验,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下降和水质恶化的问题逐渐凸显。
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
总结词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和极端气 候事件的增多等。
详细描述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黄土高原的气温不断升高,这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问 题。同时,降水量的减少也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此外,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 洪涝等频繁发生,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些气候变化因素相互作
黄土高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
源短缺等,这些问题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03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示例3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示例3

教案示例3——“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成因及治理的途径;3.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2.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导学法、讨论法、讲述法四【教学准备】黄土高原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问导入: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或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看一看这反映的是哪个地形区的景观特征?(讲授研讨新课)(出示地图)黄土高原的位置。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在图上确认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三个方面进行描述;2.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教师简要介绍)(图片展示)深厚的黄土层(设疑思考)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有的地区黄土的厚度甚至超过300米,是全世界黄土分布最高、最厚的地区。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发言(教师总结)1.引导同学阅读教材资料,理解风成说;2.强调科学假设,激励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承转过渡)你对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展示图片)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简要介绍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设问质疑)黄土高原上不同的地貌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活动)1.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水土流失活动题;(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四点:①三个实验中反映出的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坡度的倾斜角度;④烧杯内沙土的情况。

从而得出:坡度越缓、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越弱。

)2.在理解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位于第二级阶梯,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

位于黄河的中游地区。

(落实在P66图8.1)(2)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

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P66图8.2黄土地貌景观)(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4)成因:风吹来的高原--“风成说”占主导地位,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2.严重的水土流失(1)形成原因自然因素:①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冲刷侵蚀力强;②植被: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③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④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②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2)影响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和自然灾害频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困难。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冀北山地、东南丘陵等,都位于第二级阶梯。

(P70图8.8 ,P71阅读材料)3.脆弱的生态环境(1)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2)自然灾害频繁: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旱、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

(3)环境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本区的人地关系呈恶性循环。

(P71图8.10)4.生态建设。

(P73图8.15)(1)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2)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修梯田;修挡土坝、建水库等;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等。

●煤炭基地的建设(1)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2)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初步掌握运用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

2.通过对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对黄土高原过去至现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初步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客观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和亲自动手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假想,尝试追求真理的艰辛,从而培养对真理的执著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后记。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 土 地 貌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 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 的耕作区。
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塬
黄土峁
黄土梁
黄土峁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土呢
•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 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 戈壁吹来的。 • 黄土高原形成示意图
功能 蓄水保土,发展 多种经营
储水拦沙,改善生 产条件,合理利用 水土
打坝建库 平整土地 工程措施 修建基本农田 抽、引水灌溉 深耕改土 科学施肥 农业技术 选育良种 措施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蓄水保土,提高 肥力,充分利用 光热
生 物 措 施 与 工 程 措 施 结 合 合 理 安 排 生 产 活 动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而且危害平原,不仅危害干旱地区 而且危害多雨地区,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危害其他生产 活动。
(1)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引发泥石流 (5)影响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第八章
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 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 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我们 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 以黄土高原、长江沿岸地带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以黄土高原、长江沿岸地带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涝 灾 害 发 生 的 频 率 。

中考地理复习讲解: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中考地理复习讲解: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讲解: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知识讲解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⑴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⑵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原、黄土峁、黄土梁。

⑶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⑷成因:风吹来的高原。

2、严重的水土流失⑴形成原因自然因素:①地形:坡度较陡,地面较长,冲刷侵蚀力强。

②植被: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③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

④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②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⑵影响①带动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困难。

3、脆弱的生态环境⑴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⑵自然灾害频繁: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旱、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⑶环境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4、生态建设⑴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⑵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修梯田;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

二、跟踪训练1.“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者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第三阶梯上,流水侵蚀严重B.熔面比较平坦,适宜耕种C.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D.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2.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

读黄土高原图,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①秦岭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②太行山—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③贺兰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D.④长城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3.能够正确反映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示意图是( )①农作物产量下降,再扩大荒地开垦②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③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A. B. C. D.4.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5.黄土高原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土质疏松,降水集中B.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C.历史悠久,战争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6.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A.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C.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7.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属于北方地区。

主要跨山西(晋)、陕西(陕、秦)、宁夏(宁)、甘肃(甘、陇)小部分位于青海(青)、内蒙古、河南(豫)。

黄土厚度一般超过1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成因:“风成说”中亚、蒙古地区戈壁和沙漠的黄土被西北风吹到现在的黄土高原位置,受太行山、秦岭阻挡,降落形成黄土高原。

3、主要地形:黄土塬(耕地、聚落(窑洞)集中分布地区)、黄土梁、黄土峁4、地形特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水土流失。

5、严重的水土流失:⑴自然原因: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②黄土结构疏松,抗侵蚀能力差。

③温带季风气候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④多斜坡地形⑵人为原因:修路、开矿、陡坡开垦,破坏植被,使地表疏松。

⑶后果:①带走了肥沃土壤,农作物产量下降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⑷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南方山区、华北和东北山区大多位于第二阶梯自然原因:(1)地形—山区、坡度较大;(2)降水—降水量较大、季节差异大6、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⑴自然原因:①地形破碎②气候干旱③水土流失严重④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旱灾和洪涝⑵人为原因: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恶性循环。

⑶生态环境脆弱区还有:云贵高原和广西的西北部,石灰岩成土速度慢,土层贫瘠,地表蓄水能力低,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极易流失,石灰岩裸露成为寸草不生的“白色沙漠”。

7、生态建设:重点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生物措施②缓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修建水库———工程措施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

8、其它:①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

②主要作物谷子(小米)、高粱、小麦、杏。

高二地理说课稿: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高二地理说课稿: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
坡度大部分在15º以上,有的达30º坡长一般100米一200米,
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
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
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幺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幺别的地方没
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
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幺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
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教师可给学生作简要介绍,详见备课资
高二地理说课稿: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
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说课稿: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
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
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
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
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

初二地理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试题答案及解析1.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①旱涝灾害②台风③滑坡④泥石流⑤火山爆发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④⑤D.③④⑤【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这里的气候干旱,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减少,造成人们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现象时有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泥石流、滑坡、塌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于是,人们又想方设法扩大耕地开垦面积,进而加剧了环境破坏,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2.下列地区中属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因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该区域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考点】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

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黄土高原景观图。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____________。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其中两点)(2分);人为原因有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其中两点)(2分)。

(3)如何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C.退耕还林还草D.大力发展交通【答案】(1)秦岭(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增长过快(4)把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4)C【解析】(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秦岭,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从图中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_2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_2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借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缺少对黄土高原综合印象了解不够。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中图文并茂资料和多媒体辅助活动,联系乡土知识,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法、激励教学法等。

使学生对黄土高原整个区域学习掌握了一定规律,提高了学生技能,达到了思想和文化素养共提高,完成了黄土高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 、黄土高原的范围、位置和特征;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1 、黄土高原的成因;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家乡黄土高原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同时思考图中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形区?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黄土高原,去把握她的脉搏,倾听她的心声。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说明黄土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有可能是西北风带来的。
第三条证据:黄土高原的成分与当地的基岩 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相同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第四条证据: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而成的,而是外来的。



自然因素
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 2、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3、黄土本身: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 多物质易溶于水。 4 、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 ★ 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地表缺乏植被; 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 夏季多暴雨
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 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 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 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 表坡度较大。
◆哪些地形 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
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 分布情况?
小结
一、世界最大 的黄土堆积区
范围 成因: 风成说 地貌景观: 黄土峁、黄土梁、黄土塬
执教者:秦瑜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说教材 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是初中 八年级地理课本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 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①运 用地图说明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作出 简要评价;②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③举例说 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以四句话猜出要学的地区。 2、黄土高原的位置。 3、 “风成说”的证据。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4、介绍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塬梁峁,同时也显示了黄 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5、分析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 人为因素两方面。 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的这个实验的目的 是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 7、让学生通过读图“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认识到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地形一般为山区 ,地表坡度较大。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反思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后,我>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点和重点:黄土高原的特点学生掌握较好,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的脆弱也知道,总体来说,知识贯穿到位,衔接自然,结构清晰,但也存在下列不足之处:1、缺少必要的辅助性和建学手段,以致于课堂教学显得单调,如:有关黄土高原补充图先的收集,整理,黄土高原形成之演示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果有这些材料的补充,让学生看材料抓要害,理特征,则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会感到身心快乐,能达到课堂气氛和谐,激发认识潜能的目的。

2、有关固果关系的讨论,放得不够。

在推导"风成说"的结论后黄土高原土层的稀松,雨水的冲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特点如果让学生自由讨论,适时引导则特征会更突出,学生记忆就会转为理解记忆,效果会更好。

3、对于自然环境中的要素和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的方法注重不够。

如果根据黄土高原土层推积特征和流水冲刷严重这方面综合起来,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才能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减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怎样才能改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特点呢?学生自然会提出建议,然后择其合理的适用的归纳起来,文以达到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培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元止境,教无定规,古每教一课总结得失则能做到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反思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本周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高校课堂展示课评比活动,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本节为新知识传授课,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惟一的一个地形区,从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对学生的今后理论与实践活动会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占据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一)认知与技能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在地图上)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据新课标,本节重点是黄土高原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及成因和人地关系的矛盾与协调。

二、说学生由于本校的学生底子普遍不太好,知识面比较窄,但思维比较敏捷,所以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有难有易,让学生多一些思考、讨论的空间。

三、说教学法(说学法)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设问,读图、讨论的教学方法,同时为了更好的让生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多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设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段内容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景观等,更是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这段内容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这段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所在,是本节课最主要的一部分,在时间安排上也是最多的。

在教学时,将课程内容的顺序做了一些调整,以让教学过程更为流畅。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乌 鞘 岭
太 行 山 脉 秦 岭
◎风成说
——风力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上
◎水成说
——流水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
◎风化残积学说
——认为黄土的“老家”就在当地,是风化作用将原来 的岩石、砂砾“粉碎”之后,残留原地演化成黄土的
◎风水雨相说
——认为典型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
◎灾变水成学说
——(我国科学家李明光)他用大量证据证实:黄土高 原是喜马拉雅运动带来洪水泛滥,黄土沉积和新构造运动 抬升形成的。
认为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每年要流失表土层1厘米
•土壤流失速度比土壤形 成速度快120至400倍 •据粗略统计,黄土高原 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 km2 ,其中水土流失严重 地区有11万km2 ,每年通 过黄河输出土壤约有16 亿吨,是尼罗河的30倍、 密西西比河的90倍
降水量较大 降水季节差异大 地形一般为山区 地表坡度较大
巴颜喀拉山 冈 底 斯 山
大 兴 安 岭
阴 山
贺 兰 山
降 水 集 中 在 7 、 8 月 , 多 暴 雨
地 加表 剧径 了流 水冲 土刷 流侵 失蚀 ,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植被裸露、黄土结构疏松、 降水集中、地形破碎。 人为因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深厚(厚度超过100米)、千沟万壑、崎岖
黄土塬——
顶面平坦,侵蚀微弱,黄土高原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岭冈,两侧多沟谷和冲沟
黄土峁——
由塬或梁经长期侵蚀切割而成,是被吹残最严重的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二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二
C陡崖、峡谷D石笋、蘑菇石




教学
反思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知识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知识点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巩固练习:
1、做书上的练习:
课本67、69页活动题
2、拓展练习:
(1)黄土高原分布于哪些省级单位?
(2)说明黄河与黄土高原的关系。
(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阶梯。
(4)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月。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教具
难点
1、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2、明确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学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举出分布于黄土高原的旅游名胜?
二、新课: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知识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
知识点2:黄土高原跨越的省区。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课题
第八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1
教学方法
教学
目标
1、黄土高原的位置。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3、黄土高原的形Biblioteka 原因。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5、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后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作业:
1、《同步训练》P50—P51页
2、黄土高原东起,西至,南连,北抵。
3、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等地的荒漠、戈壁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城南中学马颖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围绕着“黄土的形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及其危害——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这一主线来编写的,每一个专题之间有着密切因果联系,疏松的黄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生态建设。

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学习黄土的形成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下节课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
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文资料,
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3、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4、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5通过以上内容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原因及治理的途径
四、教法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采取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讨论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地形,导入新课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课
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完成。

出示自学要求:
(1)、看图8.1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2)、看图8.1说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

(结合活动题完成)教师提问总结,巩固记忆。

2、严重的水土流失
出示本部分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

学生看书找出答案,要求理解记忆。

活动题部分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适情讲解补充。

3、脆弱的生态环境
(1)、活动题
第一题看图分析总结,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师生共同完成。

第二题学生看书理解。

4、生态建设
出示本部分重点:
(1)、如何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
(2)、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一个重点引导学生看书和看图8.15理解记忆。

第二个重点通过活动题,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来完成。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是千沟万壑的状态
B.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
D.黄土上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是形成水土流失的惟一原因2、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 风沙危害
B 水土流失
C 植被破坏
D 土质疏松
3 、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过度放牧 B.开采
C.毁林开荒 D.营造宫殿
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形等
5.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6.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7.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8.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9.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流程图(把字母填入适当的方框内):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10.黄土高原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A.高原山地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读图回答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图中标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

说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
称。

A.___________(高原)
B.___________ (山脉)
C.___________ (山脉)
D.___________ (河流)
(3)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___。

(5)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防护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一、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
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
D.生态建设已步人良性循环
(二)填空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堆积区,它东起_______,西至________,南连_______,北抵______。

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分析:
地形:地形______沟谷密度____,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这里降水______,且多______。

土壤:黄土结构______,多空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植被:这里植被______,且受人类活动影响,______严重。

人类活动:_____、_____、______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
被,使地表疏松。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___________,使______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_____面积减少;还向_____河输送大量泥沙,在其下游形成了“_______”,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2.下图表示我国各省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环境
C.预防疾病
D.移风易俗
自学思考题
(1)、看图8.1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2)、看图8.1说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

(4)、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

(结合活动题完成)(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

(7)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
(8)黄土高原的自然灾害
(9)、如何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
(10)、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