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可以改造环境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环境的人为性: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 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气息
1.按社会要求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最近发展区:已经达到的水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3.兼具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内容的普遍性与基础性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低能儿占同龄儿童的3-4%,而低能儿中有50%是先天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语言、数学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 际、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存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阶段性 婴儿期(零到三岁)、幼儿期(三至十一二岁)、少年期(十一二 岁至十四五岁)、青年期(十四五岁之十七八岁)、成年期(十八 岁以后)。成年期又可分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每阶段不仅具有本阶段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意义。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非匀速发展 ①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发
展的特殊任务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小结: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顺序性与阶段性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互补性 ❖ 相似性与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素质或遗传的生物特征,是指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 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
环境指存在于人们周围并能给予一定影响的客观世界。 性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范围: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对环境的积极态度:培养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身心与个性的发展依赖于教育 教育的展开又须遵循身心规律
➢ 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 展;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身心变化 所形成的个体素质、品格或才能特征; 是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的变化;是 潜在力量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威尔逊
“基因复制”是决定人 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Biblioteka Baidu
格塞尔
成熟机制:人所有功能的 发展都受生长规律的制约
2.外铄论
❖ 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 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 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为善者,伪也。” 洛克 白板说: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本身没有内容,可任人涂抹 华生
成熟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 阶段,即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 心理方面: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提供可能和限制 成熟与教学: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无须超前训练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实验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内在因素


①先天遗传素

质②机体成熟
机制
外在因素
①外在刺激的 强度②社会发 展的水平③个 体的文化背景
实践活动



人的发展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顺序性 身体: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 心理: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一般 情感到复杂情感 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 →形式运算水平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发展关键期 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 展得到部分补偿 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的互补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相似性与个别差异性
群体角度:男女性别的差异(自然性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 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个体角度:身体、智力、兴趣、性格 因材施教的要求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 内发论 ❖ 外铄论 ❖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内发论
❖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 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
人性本善,万物皆备于我心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内省法,修身养性
弗洛伊德
从人的机体需要和物质因素说明内发论 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小结: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遗传 ❖ 成熟 ❖ 环境 ❖ 学校教育 ❖ 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人贵”:人有价值论 人的价值的体现: ①人就是人,不是动物和机器;把自己当人,也 要把别人当人。②人是改造自然、推进社会前进的力量。 《易传》的“三才”:天、地、人 老子的“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学校教育功能发挥须依存于社会条件,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潜在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变的决定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层次 生理活动:身 心理活动(认知活动):知情意 社会实践活动:行
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 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镜中我” 学校的任务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人具有认识、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 人具有认识、改造自己的能力 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内部因素,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
①重视 学校活 动的社 会意义 ②加强 学校与 社会实 践的联 系
对人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对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重要作 用的高度重视,是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