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d720d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城市绿地是指城市内部的绿色空间,包括公园、绿地、花坛、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
城市绿地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园:公园是城市中最常见的绿地形式,通常被规划为大面积的绿地,提供人们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的场所。
公园可以分为市政公园、社区公园、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
2.绿地:绿地是城市中的小型绿地区域,通常被设计为人们停留和放松的场所,例如小花坛、庭院、小广场等。
3.街头绿化:街头绿化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的绿地区域,通过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美化城市环境,降低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4.河流湖泊:城市中的河流湖泊也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对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水上交通等多种功能,同时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源等。
城市绿地的指标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地覆盖率:绿地覆盖率是指城市总面积中绿地所占的比例。
绿地覆盖率高,意味着城市绿地面积大,绿化水平高,可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等。
2.绿地分布均衡性:绿地分布均衡性是指城市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均衡。
城市绿地分布均衡性好,意味着绿地更加方便人们使用,各个区域都能享受到绿地带来的好处。
3.绿地可达性:绿地可达性是指人们到达城市绿地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绿地可达性好,意味着绿地离居民更近,更容易到达,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4.绿地质量:绿地质量是指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
绿地质量好,意味着植被健康、多样性高,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例如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净化水源等。
5.绿地设施和服务:绿地设施和服务是指在绿地内提供的服务设施,例如游乐设施、休息区、健身器材等。
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的分类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不同类型的绿地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城市绿地的指标解释包括绿地覆盖率、绿地分布均衡性、绿地可达性、绿地质量以及绿地设施和服务等,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绿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对于评估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与花园的区别与特点探析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与花园的区别与特点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6655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6.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与花园的区别与特点探析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与花园的区别与特点探析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观赏自然景观和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中,公园和花园是常见的分类标准。
本文将对公园和花园的区别与特点进行深入探析。
一、公园的定义与特点公园是指城市中的大型绿地,是供公众进行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的场所。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性:公园通常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地活动区域,例如草坪、花坛、休闲步道、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自然景观:公园注重创造自然景观,通常会有大片的草地和树木,并布置各种花卉植物,使人们能够接触大自然。
3. 文化底蕴:公园往往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会有独特的建筑、雕塑等文化元素,以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4. 公共性:公园是供公众使用的绿地,无论身份、年龄、性别都可以进入,这种公共性使得公园成为了人们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二、花园的定义与特点花园是指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绿色空间,旨在创造美丽的花卉景观和提供观赏体验。
以下是花园的主要特点:1. 单一功能:花园侧重于提供观赏体验,通常会选择各种美丽的花卉植物进行栽培和布置,以打造独特的花卉景观。
2. 艺术性:花园注重美学效果,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创造出富有艺术感的花卉组合,追求美的享受和表达。
3. 私人性:花园往往属于个人或特定群体所有,不像公园那样对公众开放,通常是私人庭院或公司、机构的内部景观。
4. 花卉繁多:花园内的花卉种类丰富多样,并通过精心的植物选择和配搭,以保持全年都有花开的效果。
三、公园与花园的区别公园与花园在设计和功能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1. 功能目标不同:公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娱乐、运动、休闲等,而花园的功能更加单一,主要用于花卉观赏。
2. 规模大小差异:一般来说,公园的规模比花园大,占地面积广阔,包含了更多的功能区域,而花园的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气候适应性划分的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气候适应性划分的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https://img.taocdn.com/s3/m/d93d55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b.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气候适应性划分的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合理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于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气候适应性为基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并探讨各自的特点和分类标准。
1. 干旱地区绿地分类标准干旱地区的城市绿地面临着水资源的稀缺和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因此在绿地分类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植被覆盖程度由于水资源稀缺,干旱地区绿地的植被覆盖程度应该相对较低,以降低水的消耗。
一般来说,可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多肉植物、耐旱树种等作为绿地植被。
1.2 水资源利用干旱地区绿地需要优化水资源利用方式,采取节水措施。
例如,可以建设集雨设施,通过收集雨水来满足绿地的灌溉需求。
1.3 防风固沙功能由于干旱地区容易产生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绿地的防风固沙功能非常重要。
因此,在干旱地区的绿地规划中,应考虑种植一些具有较强固沙能力的树种,以减轻沙尘暴的影响。
2. 湿润地区绿地分类标准湿润地区的城市绿地面临着充足的水资源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绿地分类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植被类型湿润地区绿地的植被类型应以乔木、灌木等类型为主。
这些植被对于保持土壤湿度、提供阴凉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2 水体设置湿润地区绿地的设计可以考虑设置合适的水体,如人工湖、喷泉等。
这些水体不仅可以提供美观的景观效果,还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周围的微气候。
2.3 生态廊道建设湿润地区绿地的规划可以考虑建设生态廊道,连接不同的生态节点,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传播。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气候适应性划分的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在绿地设计和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绿地的特点和需求,合理确定绿地类型和分类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绿地的适应性和功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060190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8.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划分的一种绿色空间,它既是城市环境中生态保护的对象,又具备社会和文化娱乐功能,是城市开发调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可以分为四类,即森林公园(forest park)、社区绿地(community recreation land)、城市公园(urban park)和运动公园(sport park)。
1、森林公园是一种大片的植被景观,具备综合的景观休闲功能,其内植被结构梯度丰富,从最高层的次生林、到中间层的江苏灌木、乔木,再到底部层的草坪,形成视觉上丰富多彩的景观格局,呈现出“峰灵层连”的风景区特色。
2、社区绿地是以小规模、满足本社区居民需求、可复制利用的服务性公共设施为主要特点,设施大多以室外运动场,垂直绿化体系和小型景观设计元素组合而成,旨在提高居民体育休闲的机会。
3、城市公园以绿色建筑,绿色街道等城市绿地景观综合构成的城市公园景观为主,同时以步行步道、池塘、草坪、标准用地等特定的设施营造和谐、安静、令人难以忘怀的休闲景观氛围。
4、运动公园作为一种公共无偿运动场所,既可以供城市市民进行室外运动,也可供人件休闲娱乐,一般包括田径项目、足球场项目、篮球项目、健身健走跑道、溶洞登山、攀岩、等种种项目,同时在设计运动公园的时候,要尽量减少景观破坏,周边环境也要考虑。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https://img.taocdn.com/s3/m/bc46a0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3.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地,制定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以便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分类和管理。
一、功能性分类。
1. 生态保育型绿地。
生态保育型绿地主要用于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平衡。
这类绿地通常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2. 生态修复型绿地。
生态修复型绿地用于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
例如,城市中的湿地修复区、水体治理区等都属于生态修复型绿地。
3. 生态景观型绿地。
生态景观型绿地是为了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兼顾生态功能的绿地。
这类绿地包括公园、景观林地、湿地公园等。
4. 生态农业型绿地。
生态农业型绿地是指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的绿地,包括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等。
二、形态特征分类。
1. 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社交交流等需求而设置的绿地,包括公园、广场、绿地景观带等。
2. 居住绿地。
居住绿地是指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社交交流等场所的绿地,包括小区绿地、庭院绿地、居民休闲广场等。
3. 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指用于城市农业、园林绿化、水产养殖等生产活动的绿地,包括农田、果园、菜园、水产养殖基地等。
4. 生态绿地。
生态绿地是指用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地,包括湿地、水源涵养地、生态廊道等。
三、管理分类。
1. 直接管理绿地。
直接管理绿地是指由城市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和维护的绿地,包括公园、广场、绿地景观带等。
2. 委托管理绿地。
委托管理绿地是指由专业机构或社会组织承担管理和维护责任的绿地,包括一些特殊功能的绿地,如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3. 自管自养绿地。
自管自养绿地是指由居民自发组织管理和维护的绿地,包括小区绿地、庭院绿地等。
四、绿地规模分类。
1. 大型绿地。
大型绿地是指占地面积较大、功能较为完善、服务范围较广的绿地,通常包括城市公园、湿地公园等。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与花园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与花园](https://img.taocdn.com/s3/m/10c362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7.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与花园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与花园城市绿地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用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交交流。
城市绿地以其独特的功能和设计方式而被细分为不同类别,其中最常见的是公园和花园。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及公园与花园的特点。
一、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用途和设计特点进行划分。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标准。
1. 公园:公园是城市绿地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供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以及社交交流的场所。
公园之内通常设有散步道、草坪、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等。
公园还常常设置各种景观,如花坛、喷泉和雕塑等,以增加其美观性。
2. 花园:花园是以种植花草植物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绿地。
花园的设计主要侧重于美化环境和提供观赏价值。
花园通常采用不同的花卉植物组合进行布置,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在花园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的恬静和美丽,享受绿色植物的氧吧。
3. 游乐场:游乐场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城市绿地。
游乐场通常设有各种滑梯、秋千、蹦床等供儿童玩耍的设施,同时也会有足够的开阔空地供儿童奔跑和盖房子。
游乐场的设计需要兼顾儿童的安全性和乐趣性,让他们在玩耍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4. 休闲广场:休闲广场是供人们集会、休息和举办公共活动的城市绿地。
休闲广场通常具有较大的开阔空地,用于举行各类文化活动、表演和市集等。
广场的设计需要考虑人流量、休憩设施和多功能性,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5. 生态公园:生态公园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设计的城市绿地。
生态公园不仅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生态公园通常保留了大片绿地和水域,并引入了各种原生动植物,以还原和保护自然生态。
二、公园与花园的特点1. 公园特点公园以其广泛的用途和多功能性而受到大众的喜爱。
公园通常拥有较大的面积,可以容纳大量的人群。
公园内的设施齐全,包括散步道、健身器材、运动场、儿童游乐设施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https://img.taocdn.com/s3/m/3cbb36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d.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一、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场所,一般由草坪、花园、步道、健身设施等组成。
根据规模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型公园、社区公园、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
大型公园一般面积较大,内设有较多的景观设施和活动场所,是城市中的重要绿地景观和休闲胜地。
社区公园则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而设置,一般面积较小,但布局合理,便于居民利用。
主题公园则是根据特定的主题或文化内涵而建设的公园,如植物园、动物园等。
二、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是城市中道路两侧或者交叉口、广场等地设置的绿地,一般由绿化带、花坛、草坪等组成。
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提升行人的视觉享受和休闲体验。
街头绿地的分类主要根据其位置和功能来划分,例如中央分隔带绿地、人行道绿地、广场绿地等。
中央分隔带绿地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带上,起到隔离车辆、美化环境的作用;人行道绿地则是设置在行人道路两侧,为行人提供休息和观赏的空间;广场绿地则是城市中的重要休闲场所,常常设置有喷泉、雕塑等景观。
三、水体绿地。
水体绿地是指城市中的湖泊、河流、水系等水域景观,也包括水边的绿化带、休闲广场等。
水体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根据水体的规模和功能,水体绿地可以分为大型湖泊公园、河岸绿地、水系公园等。
大型湖泊公园一般面积较大,内设有游船码头、观景平台等设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河岸绿地则是设置在河流两岸,可以供市民晨跑、散步等锻炼活动;水系公园则是由多个水体组成的综合性公园,常常设置有水上运动设施、湿地生态展示等。
四、特色绿地。
特色绿地是指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等而设置的绿地,如山地公园、湿地公园、纪念公园等。
这些绿地不仅具有观赏性和休闲性,还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对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中,特色绿地的划分主要根据其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来进行,如山地公园是设置在城市周边山脉地带,以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湿地公园则是根据城市的湿地资源而建设,保护湿地生态,强化城市的水文化;纪念公园则是为了弘扬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而设置,常常设置有纪念碑、雕塑等。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doc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4d635ac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5.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doc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科普教育、应急避险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防护绿地,是为了满足城市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或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因受安全性、健康性等因素的影响,防护绿地不宜兼作公园绿地使用。
广场用地,是指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不包括以交通集散为主的广场用地。
附属绿地,是指附属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除“绿地与广场用地”)的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附属绿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附属绿地、工业用地附属绿地、物流仓储用地附属绿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附属绿地、公用设施用地附属绿地。
区域绿地,是指市(县)域范围以内、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于保障城乡生态和景观格局完整、居民休闲游憩、设施安全与防护隔离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类绿地,不包括耕地,但包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生产绿地。
若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生产绿地可在绿地统计表中单列。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a634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e.png)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摘要:一、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城乡用地分类2.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分类3.城市绿地养护标准三、城市绿地建设的实践与应用四、结论正文:城市绿地建设标准一、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绿地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塑造城市形象、保障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绿地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还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缓雨水径流、降低地表温度等,有助于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城乡用地分类城乡用地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
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9中类,14小类。
2大类分别是建设用地(H)与非建设用地(E)。
2.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分为以下几类:(1)公共绿地: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场所。
(2)居住区绿地:位于住宅小区内的绿地,主要服务于居民生活,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3)单位附属绿地:企事业单位内的绿地,主要服务于单位员工,提高办公环境质量。
(4)防护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边界或道路两侧的绿地,具有隔离、防护、美化等功能。
(5)生产绿地:用于种植绿化植物、培育苗木等,满足城市绿化需求。
(6)风景林地:具有景观价值的林地,可供游客观赏、游玩、休闲等。
3.城市绿地养护标准城市绿地养护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树木生长旺盛、健壮,形态美观,无病虫害。
(2)绿地整洁、无杂物,草坪覆盖率不低于95%。
(3)花卉种植规范,花期丰满,色彩搭配合理。
(4)绿地设施完好,功能齐全,使用安全。
(5)绿化用水充足,灌溉设施完善,节约用水。
三、城市绿地建设的实践与应用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绿地分类标准,合理安排各类绿地的布局和规模。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及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及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19c223e102de2bd9705887e.png)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城市绿地包括:1、公园绿地指各种公园和向公众开放的绿地。
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含其范围内的水域;不包括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中除“小区游园”之外,都参与城市用地平衡,相当于“公共绿地”。
在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中,“公共绿地”被列为“绿地”大类下的一个中类。
包括“公园”和“街头绿地”两个小类。
“公共绿地”一词来源于前苏联,突出反映的是绿地的所有权、产权等公共属性。
我国目前在绿地的分类上不存在私有绿地,所有的城市绿地都属于国家、为公众服务。
公共绿地与国际上公园的内涵相似,与我国的公园和开放型绿地相当,因此,都属于公园绿地性质。
鉴于此,公园绿地的概念更能够反映出公共绿地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属性特征。
2、公园是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公园指面积较大、绿化用地比例较高、设施较为完善、服务半径合理、通常有围墙环绕、设有公园一级管理机构的绿地;广义的公园除了上述的公园之外,还包括设施较为简单、具有公园性质的敞开式绿地。
发达国家的公园一般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国家现行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对不同公园内部的用地比例有明确的规定。
3、植物园指独立的植物园。
侧重科学研究的植物园以收集植物物种为主,侧重植物观赏的植物园以展示植物的景观多样性为主。
附属于公园内的植物展览区不属于植物园。
4、花园花园指以观赏花卉植物为主要功能的园林。
花园与公园的区别为:花园的规模相对较小,也可附属在公园内;花园的职能较为单一,公园的职能较为综合;在国外,花园可能是私有的、收费的,而公园是公有的,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5、风景名胜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多数在城市郊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而公园多数位于市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内。
当二者在空间上交叉时,往往会形成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或部分位于城市建设用地内,依托风景名胜点形成的公园或风景名胜区按照城市公园职能使用的部分属于此类。
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
![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8da2d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3.png)
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用于绿化和提供休闲活动场所的开放空间,包括公园、草坪、广场、花坛、树林等。
城市绿地的分类和指标计算是对城市绿地进行管理和评估的重要工作,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和政府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城市绿地资源。
下面将介绍城市绿地的分类和指标计算。
城市绿地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如用途分类、空间划分、景观特征等。
根据用途分类,城市绿地可以分为公园、庭院、道路两侧绿化带、广场和景观湖等。
根据空间划分,城市绿地可以分为集中式绿地和分散式绿地。
集中式绿地是指较大面积的绿地,如公园和广场,分散式绿地是指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型绿地,如花坛和草坪。
根据景观特征,城市绿地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绿地和人工景观绿地。
自然景观绿地是指以自然元素为主要特征的绿地,如湖泊和树林,人工景观绿地是指以人工构筑物为主要特征的绿地,如喷泉和雕塑。
城市绿地的指标计算是对城市绿地进行量化和评估的方法,可以帮助评估绿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利用率和质量等。
常用的城市绿地指标包括覆盖率、绿地面积、绿地密度、绿地分布均匀度等。
覆盖率是指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反映了城市绿地的空间占比。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覆盖率(%)=绿地面积/城市总面积×100绿地面积是指城市中属于绿地的总面积,包括公园、草坪、树林等。
城市总面积是指城市的总面积,包括建筑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等。
绿地密度是指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人口的比值,反映了城市绿地资源的供给情况。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绿地密度(平方米/人)=绿地面积/城市人口绿地分布均匀度是指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程度,反映了城市绿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情况。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使用统计学中的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进行计算。
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离散系数=(标准差/平均值)×100标准差是指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平均值是指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目标,计算其他指标,如绿地服务半径、绿地便利度等。
2017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2017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d62cc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d.png)
2017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摘要:一、引言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概述1.绿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2.各类绿地功能及特点三、公园绿地(G1)1.综合公园2.社区公园3.专类公园4.带状公园5.街旁公园四、生产绿地(G2)1.定义及功能2.分类及特点五、防护绿地(G3)1.定义及功能2.分类及特点六、附属绿地(G4)1.定义及功能2.分类及特点七、其他绿地(G5)1.定义及功能2.分类及特点八、城市绿地建设与管理的意义九、结论正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版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我国制定了《2017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简要解析,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城市绿地是指在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绿化用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
合理的城市绿地分类对于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概述**城市绿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
具体分类如下:**1.公园绿地(G1)**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绿地。
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公园等。
**2.生产绿地(G2)**生产绿地是指为满足城市绿化需求而进行的植物种植、养护和管理的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草圃等。
**3.防护绿地(G3)防护绿地是指为防止城市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置的绿地。
包括防风林、水源保护林、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G4)附属绿地是指附属于城市各类建设项目的绿地,如住宅、工业、商业等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地。
**5.其他绿地(G5)其他绿地包括不属于上述分类的绿地,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
**三、公园绿地(G1)**公园绿地主要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公园。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依据规模和面积划分的小型中型和大型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依据规模和面积划分的小型中型和大型绿地](https://img.taocdn.com/s3/m/ab34cb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b.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依据规模和面积划分的小型中型和大型绿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依据是绿地的规模和面积。
根据不同的大小,城市绿地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绿地。
这些绿地在城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等方面。
1. 小型绿地小型绿地通常指的是面积较小的城市公园、社区绿地、游憩空间等。
它们往往位于居民区或商业区中心,距离居民较近,便于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等活动。
小型绿地的面积一般在几百到一千平方米之间。
小型绿地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周围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和设施,如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凉亭、休闲椅等,并且要注重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2. 中型绿地中型绿地一般指的是位于城市不同区域的公园、景观绿地等。
它们的面积较小型绿地要大一些,通常在一千到一万平方米之间。
中型绿地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中型绿地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景观效果、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在中型绿地中,可以设置人工湖泊、花坛、草坪、步行道等,为居民提供舒适、美丽的环境。
3. 大型绿地大型绿地是城市中面积最大的绿地。
它们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近郊地区,面积通常超过一万平方米。
大型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提供野外活动的场所、改善城市环境等。
大型绿地的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这些绿地可以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等。
总之,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主要依据绿地的规模和面积划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绿地。
不同规模的绿地在城市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并且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来说,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
城市各类绿地特征分析
![城市各类绿地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9378c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7a.png)
大家谈D ISCUSSIONOCCUPATION1552012 06城市各类绿地特征分析文/田焯玮一、城市绿地系统所谓城市绿地系统(urban garden green space system),是指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适宜人居的城市人工自然系统。
它具有城市其他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对城市本身、城市居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地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个。
第一,改善生态环境功能:净化空气、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噪音、提供野生动物所需要的生存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减灾防灾。
第二,使用功能:满足日常休息娱乐活动、观光以及旅游、修养基地、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的需要。
第三,景观形象功能:交通道路景观、滨水城市景观、各区域特色景观。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城市绿地系统分类的科学程度,关系到城市整个绿地系统的建构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绿地的保护、建设、管理水平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将最终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因此,一个统一、科学的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I/T85-2002)保证了全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标准的规范化,推动了全国城市绿地的建设、管理与保护,有助于实施国家“生态城市”的战略。
该标准具有下列三大典型特征:一是以绿地的主要功能作为分类的根本依据;二是取消“公共绿地”传统称谓,启用“公园绿地”的称法;三是采用分级混合型分类代码,例如G1表示大类公园绿地,G11表示中类综合公园。
该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分别为: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以及G5其他绿地。
分类方法一目了然,非常合理,使得科学地编制与审批成为了可能。
三、各类城市绿地的作用与地位多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共同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它们在系统中的地位与职能各不相同,每种绿地都有自己的特征。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开放绿地与封闭式绿地的设计与管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开放绿地与封闭式绿地的设计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9bd9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a.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开放绿地与封闭式绿地的设计与管理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等功能。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对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开放绿地与封闭式绿地的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分类标准、开放绿地设计与管理、封闭式绿地设计与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功能性分类和使用类型分类两个方面。
功能性分类:按照城市绿地的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包括生态绿地、社区绿地、交通绿地、娱乐绿地等。
生态绿地主要用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如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社区绿地是为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而建设的,如社区公园、游憩广场等;交通绿地则是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而设置的,如沿街绿化带、交通广场等;娱乐绿地则是为市民提供娱乐和健身功能而建设的,如运动场、游乐园等。
使用类型分类:按照城市绿地的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包括开放式绿地和封闭式绿地。
开放式绿地是指对市民完全开放的绿地,如公园、广场等;而封闭式绿地则是具有一定限制条件的绿地,如住宅小区的庭院、私人花园等。
二、开放绿地的设计与管理1. 设计原则开放绿地的设计应注重以下原则:合理规划布局,确保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绿地并利用其功能;绿化植被丰富多样,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生态效益;景观元素丰富,创造宜人的视觉效果和氛围;设施与功能齐全,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合理使用地形地势,打造独特的景观特色。
2. 管理措施开放绿地的管理包括绿化养护、环境保洁、设施维护等方面。
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进行巡查和养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加强环境保洁工作,保持绿地的整洁和卫生;设施维护方面,及时修缮设施,保障市民的使用体验。
三、封闭式绿地的设计与管理1. 设计原则封闭式绿地的设计应考虑小区居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在规划布局上,尽量保证绿地与住宅的联系紧密,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活动;注重景观设计,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设置适当的隔离措施,确保绿地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规模划分的大型中型和小型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规模划分的大型中型和小型绿地](https://img.taocdn.com/s3/m/dd7c2c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c.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规模划分的大型中型和小型绿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规模划分的大型、中型和小型是对城市绿地进行规模划分的一种方法,旨在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和绿地管理。
通过对城市绿地的划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城市绿地的需求和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型、中型和小型绿地的定义、特点和功能,以及划分的依据和应用。
一、大型绿地大型绿地是指占地面积较大的城市绿地,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占地面积广阔:大型绿地的面积一般较大,可以达到几十公顷或者更大。
这使得大型绿地可以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的集体或个体需求。
2. 多样化功能:大型绿地通常设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公园、游乐场、运动场等。
这样的多功能性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娱乐、运动、休闲等多种活动方式。
3. 生态保护:大型绿地通常拥有丰富的植被和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这些绿地也是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起着积极作用。
大型绿地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绿地面积、功能设置、生态价值等因素。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型绿地往往作为城市的“绿肺”存在,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环境功能。
二、中型绿地中型绿地是介于大型和小型绿地之间的一种绿地类型,具有以下特点:1. 面积适中:中型绿地面积一般介于几百至几千平方米之间。
相较于大型绿地,中型绿地的面积较小,但也能提供一定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2. 宜居环境:中型绿地通常位于居住区附近,为居民提供临近的自然环境。
这些绿地通常布局合理,景观美观,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3. 社交互动:中型绿地常设有一些休闲设施,如草坪、广场、户外健身设备等,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交互动。
这些绿地可以成为居民举办社区活动、聚会和交流的场所。
划分中型绿地的依据主要包括面积、功能和与周边建筑的关系等因素。
中型绿地在城市中起到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小型绿地小型绿地是城市绿地中面积最小的一类,通常具备以下特点:1. 面积较小:小型绿地的面积一般在几十至几百平方米之间。
城市 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 绿地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b4df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e.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地,制定了一系列的绿地分类标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绿地进行分类,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按照功能划分。
1. 生态绿地。
生态绿地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设置的绿地。
这类绿地通常包括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廊道等,其主要功能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和水质。
2. 休闲绿地。
休闲绿地是指供市民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绿地。
这类绿地包括公园、游乐场、广场等,其主要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满足他们的休闲需求,促进身心健康。
3. 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绿地。
这类绿地包括农田、果园、菜地等,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城市所需的农产品,保障城市的粮食安全。
二、按照形式划分。
1. 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指对所有市民开放的绿地。
这类绿地通常由政府出资兴建和管理,包括公园、广场、绿化带等,其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和公益性。
2. 私人绿地。
私人绿地是指属于个人或单位所有的绿地。
这类绿地通常位于居民小区、企业园区等私人领域,主要服务于居民或员工,满足其日常休闲和活动需求。
三、按照规模划分。
1. 大型绿地。
大型绿地是指面积较大的绿地。
这类绿地通常包括大型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其面积较大,能够容纳大量的游客和开展多种活动。
2. 中小型绿地。
中小型绿地是指面积较小的绿地。
这类绿地通常包括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绿化带等,其面积较小,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满足其日常休闲需求。
四、按照特色划分。
1. 文化主题绿地。
文化主题绿地是指以特定文化元素为主题的绿地。
这类绿地通常包括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等,其主要特色是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展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2. 生态景观绿地。
生态景观绿地是指以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绿地。
这类绿地通常包括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特色是保持了自然生态的原始风貌,能够让人们享受自然之美。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开放程度划分的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开放程度划分的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https://img.taocdn.com/s3/m/23783c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2.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开放程度划分的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地,将绿地按照开放程度划分为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分类标准。
一、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指对所有市民开放的绿地空间,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都可以自由进出并享受其中的绿色环境。
公共绿地通常位于城市的核心地带或是居住区的中心位置,以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等多种需求。
1. 城市公园城市公园是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常由广阔的草坪、花坛、绿树和步道等元素构成。
城市公园以绿色植被和景观设计为主要特色,提供了供市民休闲散步、锻炼身体、举办活动等多种功能。
2. 社区绿地社区绿地是指分布在居民社区内的公共绿地空间,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休闲娱乐场所。
社区绿地的规模通常较小,包括小型公园、花坛、儿童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了近距离的绿色休闲空间。
3. 休闲广场休闲广场是城市中供市民休憩与娱乐的开放空间,通常位于购物中心、商业区、景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休闲广场的设计注重活动与互动,提供了供市民举办集会、表演、展览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私人绿地私人绿地是指有一定开放控制准入限制的绿地空间,如居民小区绿化、单位内部的公园等。
与公共绿地相比,私人绿地在开放程度上较低,更多地服务于特定的群体和机构。
1. 小区绿化小区绿化是城市中居住小区内的绿地空间,通常由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小区绿化既为小区居民提供了美丽宜人的生活环境,也起到了净化空气、缓解压力的作用。
2. 单位绿地单位绿地是指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绿化空间,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单位绿地的规模和功能因单位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主要用于员工休闲娱乐,有的则是为了美化单位周边环境。
三、公共绿地与私人绿地的联系与互动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虽然在开放程度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联系与互动。
城市绿地、公园绿地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公园绿地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b7f39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8.png)
添加标题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的功能 和作用
第三章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
添加标题
提供氧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人类和其他 生物呼吸。
添加标题
美化环境: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增 加城市的美观度,提供宜居的生活空间。
添加标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载体,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添加标题
净化空气: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 碳、二氧化硫等,净化空气质量。
添加标题
调节气候: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温和湿度,缓 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的社会功能
提供休闲空间: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 生活质量。
美化城市景观: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有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用地。
添加标题
公园绿地是城市 中重要的公共空 间,是市民休闲 游憩的重要场所, 也是城市生态环 境的重要载体。
添加标题
公园绿地具有改 善城市生态环境、
满足市民休闲游 憩需求、塑造城 市景观风貌等多 重功能,对于提 高城市居民生活 质量和城市环境 质量具有重要作
用。
添加标题
公园绿地的规划 设计应遵循生态 优先、以人为本、 文化传承等原则, 注重绿地的可持 续性和生态效益, 同时强调景观美 学和文化内涵的
改善空气质量: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能够降低城市温度,减轻热岛效应对城市环 境的影响。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的经济功能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促进旅游业发展
提升房地产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
城市绿地按国家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的基础上,按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一、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城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要求,根据公园绿地主要功能和内容的不同,公园绿地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1、综合公园。
是指在市、区范围内的供城市居民进行良好的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的较大型绿地。
市级公园面积一般10~lOOhm2,或更大者,居民乘车30min可
达。
区级公园面积lOhm2左右,步行15 min可达(即服务半径为2~3km),可供居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动。
一般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
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戏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
综合性公园也可突出某一方面,以满足使用功能及不同特色的要求。
2、社区公园。
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包括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居住区公园和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小区游园,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为0.5~1. Okm,小区游园服务半径为0.3~0. Skm。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区公园”归属“公共绿地”,而“小区游园”归属“居住用地”。
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延续性,在城市用地统计时,从本标准的“公园绿地”中扣除“小区游园”项之后,可替代原“公共绿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在进行城市绿地统计时,“小区游园”已计人“公园绿地”,故可不在计人“附属绿地”中重复统计。
3、专类公园。
是指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1)儿童公园是指独立的儿童公园,其服务对象主要是
少年儿童及携带儿童的成年人。
用地一般为5hm?左右。
园中一切娱乐设施、运动器械及建筑物等,首先要考虑安全,有合适的尺度,明亮的色彩,活泼的造型,栽植无毒无刺的植物。
其位置应接近居民区,并避免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
如上海海伦路儿童公园、哈尔滨儿童公园等。
(2)动物园是集中饲养和展览种类较多的野生动物及品种优良的家禽、家畜的城市公园的一种。
主要供休息游览、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科学研究之用。
大城市一般独立设置,中小城市常附设在综合公园中。
动物园根据展出种类的规模又分为:
①全国性动物园是指用地面积在60hm?以上,展出品种近千个的动物园。
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动物园。
②综合性动物园是指用地面积在20~60hm?,展出种类可在500种左右的动物园。
如,天津、哈尔滨、西安、成都、武汉动物园。
③特色性动物园是指用地面积在5~ 20hm?,展出以本地特产动物为主,或按动物特征展出的专类动物园。
展出品种宜在200~500种,如海洋生物动物园、鱼类水族动物园。
④小型动物园是指用地面积在15hm?以下,展出品种200~300种的动物园。
一般指中小城市在综合性公园内附设动物展览区,也称附属动物园或动物角。
(3)植物园是广泛搜集和栽培植物种类,并按生态要求
种植布置的一种特殊的城市绿地。
植物园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多种植物材料,并引种驯化,定向培育,品种分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另一个任务是向群众及学生普及植物科学知识,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示范基地,促进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
如,北京植物园、广州的华南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上海植物园等。
植物园按其性质可分为综合性植物园和专业性植物园。
(4)历史名园是指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或是一种以革命活动故址、烈士陵园、历史名人旧址及墓地等为中心的园林绿地,供人们瞻仰、及游览休息的园林,如南京中山陵及雨花台,广州黄花岗、成都杜甫草堂等;或是一种有悠久历史文化,有较高艺术水平,有一定保存价值,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古典经园名胜,主要是供休息游览。
(5)风景名胜公园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6)游乐公园是指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
为提高游乐场所得环境质量和整体水平,并将游乐场所从偏重于经济效益向注重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方向引导,特规定绿化占地比例65%以上的游乐公园才可划入公园绿地。
(7)其他专类公园是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
包括雕塑园、体育公园、盆景园和纪念性公园等,其绿化占地比例也应大于或等于65%。
4、带状公园。
结合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建设,是绿地系统中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
带状公园的宽度受用地条件的限制,一般呈狭长形,以绿化为主,辅以简单的设施。
带状公园宽度上虽无规定,但在带状公园的最窄处必须满足游人的通行、绿化种植带的延续以及小型休息设施布置的要求。
5、街旁绿地。
是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要求绿化占地比例不小于65%。
街道广场绿地是我国绿地建设中的一种新类型,是美化城市景观,降低城市建筑密度,提供市民活动、交流和避难场所的开放空间。
与道路绿地中的广场用地不同,街道广场绿地位于道路红线之外,而广场绿地在城市规划的道路广场用地(即道路红线范围)以内。
二、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生产绿地可能不为园林部门所属,但它必须为城市服务,并具有生产的特点。
因此,一些季节性或临时性的苗圃,如从事苗木生产的农田、单位内附属的
苗圃、学校自用的苗圃,还有城市中临时性存放或展示苗木、花卉的用地,如花卉展销中心等都不能作为生产绿地。
三、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
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因此不易兼作公园绿地使用。
四、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由于附属绿地所属的用地性质不同,因此,其功能用途、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上有较大差异。
1、居住绿地。
城市居住用地内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2、公共设施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3、工业绿地。
工业用地内的绿地。
4、仓储绿地。
仓储用地内的绿地。
5、对外交通绿地。
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
6、道路绿地。
道路广场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带、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7、市政设施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8、特殊绿地。
特殊用地内的绿地。
五、其他绿地
其他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生态、景观、旅游和娱乐条件较好或亟待改善的区域,一般是植被覆盖较好、山水地貌较好或应当改造好的区域。
这类区域对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影响较大,其功能有:①可以为本地居民的休闲生活服务;②为外地或外国人提供旅游观光服务;③一些优秀景观可以成为城市的景观标志。
其主要功能偏重于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培育、建设控制、减灾防灾、观光旅游、郊游探险、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
其他绿地不能替代或折扣成为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它只能起到功能上的补充、景观上的丰富和空间上的延续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