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合集下载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者:亢晓荣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8期【摘要】科学与人文是人类世界有序运转与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如何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相互补充,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让我们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成为近现代的发展主题。

时至今日,我们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享受科技成果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何保证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如何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成为当下必然要思考的重点问题。

本文从传统文化角度提出了关于两者融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合思想【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既有诸如“天人合一”“兼爱非攻”等人文精神,也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我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过短暂的统一,但是,更多时候处于分裂状态。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既往的发展历史中总结经验,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在提升自我修养与思想觉悟的同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特征(一)传统科学精神的特征1.追求实用性中国古代的一些科学技术均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而这种特点也成为传统科学精神的一种典型代表,这也是区别于西方早期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

以“天文学”为例,西方的天文观测最早是一些达官贵人、天文学家的兴趣爱好,而我国古代的天文学范畴之内的天象观测、历法编制等,都是为农业生产而服务的,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另外,像数学領域的“割圆术”、化学领域的“火药”等,都是同理。

由于我国古代科学精神重实用而轻理论,因此,虽然传统文化中在许多领域涌现出璀璨的科学技术,但是并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也就很难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

传统文化与科学教育的观后感

传统文化与科学教育的观后感

传统文化与科学教育的观后感中国古代科学非常发达。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

中国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代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中国系统思维在当代科技综合趋向中的启发作用;二是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当代的环境科学、区域开发和技术发展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三是自然史料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四是把传统科学作为目的基因转入现代科学中,使现代科学得以有新的发展。

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中国古代的科学非常发达。

比如,在数学方面,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

《墨经》中光学部分虽然只有八条,但次序安排合理,逻辑严密,堪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在化学方面,西汉时的《淮南万毕术》发现了金属置换反应。

东汉末年的《周易参同契》认识到了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时配方比例关系。

东晋时的《抱朴子》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而中国人在天文学、地学和医药方面的成就,更是有口皆碑。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与如何定义科学有关。

李约瑟认为,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的区别是将数学与实验结合起来。

他分析伽利略方法的特点是:(1)从所讨论的现象中,选择出几个可用数量表示的特点;(2)提出一个包括所观察各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在内的假说(模型);(3)从这个假说推出某些能够实际验证的结果;(4)观察,然后改变条件,再观察即进行实验(反复实验),尽可能把测量结果用数值表示出来;(5)接受或否定第二步所作的假说;(6)用已经接受的假说作新的假说的起点,并让新的假说接受考验。

如果按照这样完整的六步进行才算是科学研究的话,不仅中国古代没有,西方也没有,就连文艺复兴的巨人达·芬奇也还没有做到这一步。

上世纪80年代有位留美学者说中国古代一无对科学兴趣,二无科学教育,三无科学的思想方法,四无对科学作用的认识。

我认为,这种看法过于偏激。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为了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就必须发展生产,必须去认识自然界,去发展自然科学,只是关注的程度有所不同,发展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科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誉为中国的国学大师及最后一位政治家,也是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启蒙老师。

他在中国近代的政治、文化和科学上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梁启超对科学精神和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梁启超强调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他认为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和基石。

科学精神包括批判思维、实证主义、开放合作、追求真理等方面的品质。

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对事物进行客观、理性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梁启超认为,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人们才能逐步摆脱迷信和偏见,不断积累和创新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梁启超关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他认为东西方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观,互相借鉴和融合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梁启超在研究东西方文化对比时,既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又积极借鉴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成果,提出“中国需要学科学”的主张。

他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可以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哲学体系和道德伦理观,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梁启超在具体实践中也积极践行科学精神和东西方文化融合。

他曾创建《自然科学杂志》等科学刊物,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他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整理和传承。

他的著作涉及十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等多个学科,充分体现了他对科学精神和东西方文化的综合运用和理解。

梁启超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

他对科学精神的强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的追求目标。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直在21世纪的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的科学精神是平等和民主,求是和创新,继承和发展以及团队精神和求实与怀疑精神。

它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影响。

总体来说,科学精神的探索性与创新性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也形成一种互补。

我们要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有魅力。

关键词:科学精神、思想之源、创新制约、辩证统一正文:所谓科学精神,首先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方式,这种特殊的思想方式并不普遍存在于各个文明之中。

它特别的属于古代希腊人。

希腊文明并不是最古老的文明,持续时间也不很长。

但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最为持久而巨大,原因在于,它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

首先科学精神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优越性,传统文化为科学精神提供了思想之源,其次,传统文化为科学精神提供了发展动力。

最后,传统文化因其政治至上的根深蒂固,对科学探索精神也起到了负面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即是科学精神的思想之源纵观古今,中华文化璀璨绚丽,不仅有精美的文学作品,更有儒、释道三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人类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和信息宝库。

而与之相应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如此发达的前提下,那时的科学也非常发达,因此科学技术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长达一千多年。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历史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思想,其对欧洲贡献之大,实远逾吾人所知。

在通盘检讨之后,恐怕欧洲从中国得到的助益,可以与西方人士传入中国的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科技相媲美。

”我们有理由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多么丰富的思想之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科学成果,也是一种学术精神的象征。

数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几乎在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可以见到它的踪迹。

自从古代伊斯兰科学家发现中国文化中的数学以来,它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抽象几何形想不断激发着国际学术界的好奇心与智慧。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

一、古代数学1、古代天文学在古代,中国是以天文学和数学为基础,来追求宇宙航行和测量地球和太阳的。

古代的老子、庄子和荀子等思想家用天文学和数学来研究宇宙的秩序和运行,提出了数理化的观点。

古代的数学家用天文学运用一系列的计算,如求正玄计、三角计算,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九章算术》古代数学经典作品之一是《九章算术》,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科学的最高成就,主要涉及整数、分式、立方根和立方游戏等内容。

这本书被认为是中国数学的中瞻。

二、现代数学1、平面几何在现代数学中,几何学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研究平面和空间几何的概念。

现代几何学的核心是三角学,它研究三角形的性质,研究其角的相互关系和边的结构,以及角的等长或等弧度。

2、数论中国现代数学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数论,它研究数字以及数字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概念是数字论,它用来通过极限思想和数论定理来研究各种问题,如数论系统性质,质数性质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古代的天文学和《九章算术》,以及现代的平面几何和数论。

数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科学精神,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它的理论和抽象几何形式一直激发着国际学术界的智慧和好奇心。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数学是一种既实用又充满想象力的学术精神,对今天的学界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很多对中国现代化思考的观点和建议。

其中,他对科学精神和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

梁启超认为,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探索真理和追求知识,其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和问题类型也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

科学精神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论和实践活动,需要借助于实验、观察、归纳、演绎等手段来推动研究的进展。

在梁启超看来,东西方文化在科学精神方面存在一些明显差异。

东方文化重视传统和稳定,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理性和进步,追求科学的精确性和客观性。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文化价值观念上,也包括人们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上。

西方文化更加注重实证主义和实验探究,而东方文化则更强调哲学性和思辨精神。

但是,在梁启超看来,科学精神并不是可以简单地分东西两个方向。

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可以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元素。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观察和感悟,也倡导辩证思维和直觉推理,这都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因此,梁启超主张将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思想和方法,来推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这样一来,在推动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

总的来说,梁启超认为科学精神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力量,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为科学精神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

通过将科学精神与中西文化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开拓新的科学领域,推动科学发展,同时也保留和传承各种文化的优秀传统。

论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论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论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庄凌飞辽宁理工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说他具有促进作用,源于其根植于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治学严谨的态度、传统的科学方法,以道御术的认识与和谐的观念,这些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了辅助。

他是根植于文化中,很少被人们所提及的精华文化,是我们在传承文化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的部分。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促进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李约瑟难题给人们的一种直观认识。

在批判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起阻碍作用的同时,必须正视明清之前的科技辉煌恰恰就是在传统文化中铸造出来的。

先秦、五代十国和两宋是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形成,完善和确立的时期。

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他具有理性的光辉,具有科学精神。

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等,他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与之相辅相成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它是一个民族特殊的文化样式,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形式,它体现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表象和思维方式。

在论及我国的传统文化时,习惯将传统文化定义在儒道法释这些历史上的意识形态之上,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两千多年主流意识形态,由其衍生的儒家文化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常说他是科学与迷信的融合。

在思考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将其定义在自然科学之上,认为科学就应该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门学问,对自然科学往往认为他具有理性、可证实性,关键的一点是他可以反复的验证。

我们与对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能被反复验证的事物和现象,往往就将其冠以“不科学”的帽子。

根据《辞源》对科学的定义,凡是能够总结经验,形成体系,可以验证的知识都叫科学,包括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

自然科学只是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自然科学求真求实,人文科学求美求善,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恰恰是人文科学,儒家传统文化恰恰是我国人文科学中闪烁着科学精神的典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与科学技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古代中国成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反过来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由于时代背景和文明的传承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

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影响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1],物化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

反过来,文化具有反作用,它通过影响经济基础进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广阔土地,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2]。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重要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影响更加突出。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作用。

由于时代背景和文明的传承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

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1.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19年第1期·总第641期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

”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整理、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切实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以客观的态度研究传统文化以客观的态度研究传统文化,是对五四科学精神的继承。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毛子水、胡适等人提出了以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他们打破了对于传统经典的盲信与崇拜,而仅将其看做学术研究的材料,并以客观中立的眼光审视之。

胡适认为,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应从三个方向着手:“第一,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

第二,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资料。

第三,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材料的整理与解释。

”胡适倡导的“整理国故”运动,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范式的现代转型,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也有需要反思之处。

首先,从文化立场上看,“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者多是西化论者,“整理国故”非是为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价值,将其作为“再造文明”的有益资源,而是为了揭露传统文化的糟粕,以达到其反传统的目的。

胡适说:“我十分相信‘烂纸堆’里有无数的老鬼,能吃人,能迷人,害人的厉害胜过柏斯德(Pasteur )发现的种种病菌”,整理国故的目的即在于“用精密的方法,考出古文化的真相”,“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

这种文化态度足以消解国人的文化自信。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胡适所谓的科学方法并没有脱离传统汉学的训诂学、校勘学、考据学的窠臼。

这些工作固然是研究传统文化之必需,但由于缺乏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对许多历史文化现象无法予以合理的解释。

对此,胡适的弟子唐德刚批评说:“搞‘整理国故’的人,多少要有一点现代社会科学、比较史学、比较文学、比较哲学等等方面的训练,各搞一专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目录
1
哲学思想
5
宗教信仰
2
道德观念
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的价值
3
艺术形式
7
总结
4
科学精神
8
文化遗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 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形式、科学精神和宗教信仰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对中国的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的价值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 特的文化魅力,是中华民
族的瑰宝和文化遗产
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道德观念、艺术形式、科 学精神和宗教信仰等元素, 这些元素对于人类文明的 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
示作用
最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和进步也具有重要的贡献
哲学思想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干预自然规律。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即认为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本质,应该顺应这些规律来达到最佳的效果。道家思想 还强调"清静无为",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佛教思想 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都可以成佛。佛教还主张因果报应,认为人的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因此应该追求善 行、远离恶行。佛教的经典如《金刚经》、《心经》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瑰宝和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
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 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对于 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的方面体现在哪里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的方面体现在哪里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的方面体现在哪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为历代儒客尊崇;而且道家文化主张“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的方面体现在哪里,希望大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的方面一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联二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

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

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

”(《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科学精神或符合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科学精神或符合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科学精神或符合科学精神这是个大命题,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即使是仅指符合科学精神或有利于科学精神的,也何止千万!所以,就此题作文,只能略述自己所知的一二三,而无法一一穷尽详述。

先正名。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起源于中国,诞生于中国,在中国流传已久的文化,是中国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晶。

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孙子兵法》,《资治通鉴》,貔貅麒麟,夔龙凤凰,玉皇大帝,观音菩萨,中秋月饼,大年饺子,秦砖汉瓦,万里长城,四大发明,等等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瑰宝精华,也有糟泊垃圾。

像用兵韬略,治世宝典,优秀诗文,经典著作,笔墨纸砚,笙箫唢呐,音乐舞蹈,敦煌壁画,长城运河,美食香茶,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而相信鬼神,迷信风水,相信命由天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拜天地求鬼神,抽签问卦,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算命的瞎子求其指点迷津,所有这些行为和思想观念,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是智慧的结晶,而是愚蠢和无知的结果。

在中国流行的未必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佛教,在中国已流行了上千年,几乎与中国文化融合,但它不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释迦牟尼,默罕默德,耶稣基督,真主上帝,统统都是舶来品。

玉皇大帝,真命天子,观音菩萨,土地老爷,才是中国人的神。

同样,道教儒教虽已在海外一些国家盛大流行,但它仍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哪些元素是有利于科学精神或者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呢?这就需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科学精神。

简单地说,科学精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探索创新的精神,怀疑否定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求真求善的精神,严谨周密的精神,注重实践的精神。

可以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些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的(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这些科学精神的结晶和体现。

例如古典文学中那些优美的诗词歌赋,平仄对仗,押韵合辙,遣词用典,写意抒情,哪一首不体现着作者探索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现仅举几例说明之。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特征是什么?第一部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特色,学界见仁见智。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主要是由儒家奠定和陶冶的。

就整部中国历史来说,中国社会是四民(士农工商)社会,士为四民之首。

士的变动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动。

士代表、弘扬、实践、坚守了中国人的人文理想,担当着中国社会教育与政治之双重责任。

钱穆先生说:“此士之一流品,唯中国社会独有之,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皆不见有所谓士。

士流品之兴起,当始于孔子儒家,而大盛于战国,诸子百家皆士也。

汉以后,遂有士人政府之建立,以直迄于近代。

”他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很特殊的表现,就是不需要教堂牧师和法堂律师,而形成一种绵延长久、扩展广大的社会。

这靠什么呢?主要靠中国的人与人之道,靠“人”“人心”“人道”等观念,靠士在四民社会中的作用及士之一流品的精神影响。

“孔子之伟大,就因他是中国此下四民社会中坚的一流品之创始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乡村到城市乃至政府都有士。

“中国的历史指导精神寄在士的一流品。

而中国的士则由周公、孔、孟而形成。

我们即由他们对于历史的影响,可知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精神之所在。

”指导中国不断向前的精神被钱穆称为“历史的指导精神”。

他通过详考历史、对比中外,肯定地指出,士是中国社会的领导中心,一部中国历史的指导精神寄托在士的一流品,一部中国历史主要是由儒家精神——周公、孔子、孟子培育的传统维系下来的。

第二部分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

周公把远古宗教转移到了人生实务,主要是政治运用上;孔子进而完成了一种重人文的学术思想体系,并把周公的那一套政治和教育思想颠倒过来,根据理想的教育来建立理想的政治。

经周、孔的改造,“五经”成为中国政教之本。

经学精神偏重在人文实务,同时保留了古代相传的宗教信仰之最高一层,即关于天和上帝的信仰。

中国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真精神看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文档资料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真精神看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文档资料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真精神看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0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古代,经过历代的扬弃与充实,由我们的先辈代代传承下来,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它的精髓形成了某些固定的程式观念、习俗,乃至某些审美趣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信仰模式。

“文化传统并非仅仅滞留于博物馆的陈列品和图书馆的线装书之间。

它还活跃在今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

”文化发端于人为使自己包括个体与群体在内更臻于完善所做的努力,发端于人对真、善、美即知识、理性、感情执着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的“价值取向”、“信仰模式”、“求真”、“尚美”、“尚美”的体现,是贯穿我们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精神力量。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真精神“追求真理,获取真知(知识)不仅是个体活动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人类生活的不同阶段,人们都在追求真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真理的理解就是“道”和“理”。

老子以道为自然的法则,荀子则尝言物之理,韩非子吸收了这两种观点,并有进一步的发展:“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稽也。

理者,成物之文也。

物有理,不可以相薄。

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

”这里所说的道和理,都是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中的法则,也就是指客观真理。

后来,继承先秦这一真理的意义,并且加以应用或发挥的是王充的“事莫名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方以智的“藏知于物”、“知至而以知还物”,戴东原的“不谬之谓得理,疑谬之谓失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真理,简单地说就是“行”的真理,或道德实践的真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真理,获取真知是与先辈们求真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神农氏识药性“尝百草”,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玄奘“宁可西进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真理与先辈们对“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孔子的“知天命”、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科学精神关系的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科学精神关系的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科学精神
关系的理解。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和传承,才能够源远流长、留存至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

2.在新媒体技术的带动下,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与新媒体加速融合,这将打开更多新形式的传播渠道,新渠道或将使得文化传承展现更好的效果。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这不仅可以对国民进行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构起更加符合现在形势的文化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关系要论证两者间的关系,首先要简要阐明两者的基本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但以我的见解而言,科学精神其实就是对待科学的正确认识和理性态度“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缺乏科学精神,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近代科学的理性框架没有在中国自然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然而,缺乏不等于完全没有,否定也不可以全盘。

当我们冷静回首,客观面对历史的时候,很难想象,一个几乎没有科学精神的民族能够创造出人类最为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我认为,在浩繁渊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尽管相对而言科学精神的成分较少,但就绝对值而言,它依然灿若星河。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对于科学的认识,所走的是有别于西方的另一条理路。

今天,在我们力图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复兴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思想中科学精神的发掘和发展,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大有裨益,甚至对整个人类现代科学的发展都可能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许多对科学具有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的思想。

我认为,最应该引起重视的就是道家哲学。

因为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就中国的传统科学而言,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发展与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的封建性、专制性、宗法性和保守性也制约着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创新。

另一方面,它又对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本文从解析传统文化入手,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阻碍因素,指出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

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着新的科学、新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产生和发展起着有益的导向作用,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势必在未来的时代取得成功。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技制约推动影响1.概述1.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民创造的一切。

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世代相传相继。

所谓“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而广义的文化是指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精神的表现,称为民族魂或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

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1.2科学技术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科学技术一词,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科学技术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它与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在影响科技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环境。

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复杂多而的。

中华传统文化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推动力,是一种社会力量。

科学精神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平等精神和协作精神等方面。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自然流露或延伸,是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科技方面也多有建树。

科学史家李约瑟说过,古代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很多重大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无限丰富的精神资源,其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都是值得研究的。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学、道学、佛学以及其他诸如墨家等学说和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科学精神。

儒家注重社会、人伦道德的研究,而疏于自然问题的探索。

这种观点也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科学精神观点的主要证据,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线一脉相承下来的。

但是我们看到《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占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中其实蕴涵着不少的科学精神。

对孔子来说,“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性质,即人道的最高真理,一旦掌握了这个真理,就是老师也不让,而且提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就是说,在真理与生命之间进行比较,真理更重要。

孔子这种坚持真理的精神,为中国历代的优秀知识分子所继承,孟子高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旗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大义凛然,临刑前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并没有演绎出有关科学的字样。

科学,特别是近代科学,更多的是舶来品。

日本人在翻译西方着作时所采用的科学,其原意是指一种系统的知识,特别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知识。

而后当自然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上时,其传统的方法论意义就进一步深化,比如《汉语大词典》中解释,科学就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前后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尽管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发生了变化,但蕴涵在其中的精神却没有变化。

科学追求的仍然是客观规律,仍然是真理性的知识。

简要地说,科学精神就是一个求真的精神。

历史总是在某些关头出现惊人的相似。

本世纪初,当人们反思中国的问题时,不约而同地发现上个世纪初人们所呼唤的科学精神仍然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要求。

当人们满怀科教兴国的希望时,却发现更多的是技术而不是科学在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思维模式。

究其因,不难发现是科学主义而不是科学精神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更多的空间。

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希望之所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当然,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现在做这件工作的时候,就不能再像“五四时期”那样,把科学与中国传统对立起来。

相反,传统文化中所内涵的科学精神恰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宝贵财富。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以及影响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传统文化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这是一个求真过程不断延续的历史。

不正视这一点,我们就无法面对现实,就无法看到统一的历史。

科学精神绝不是同传统文化相对立的,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五四时期”,人们在呼唤科学的同时走上了反传统的道路,认为中国的传统中缺少科学,更缺少科学精神,于是大力提倡西方科学,完全摒弃中国学术传统。

在打倒孔教的同时,也打倒了中国传统的“根”。

科学就是西方,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主义,人们就是根据这样一些已有的对西方的浅薄印象去改造传统。

结果表明,中国的旧传统是丢了,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却同时也丧失了。

现在当人们回顾“科玄论战”那场大讨论时,发现传统固然健在,如新儒家,而科学精神却仍然没有确立。

另一种对待科学的潮流则是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固守自身传统,认为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我们中国都有,并且很早就有了,几乎早了西方几百年。

因此我们不需要向西方学习什么东西。

“四人帮”横行的时期就出现过这样的例子,有人曾指着李约瑟先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傲慢地说,这部颂扬古人的书可以让他们扬眉吐气。

而现在也有些人借科技的负面影响,而大呼反科学。

其实,鼓吹田园式的理想已是科学文化的末流。

申明这两种态度是要正确对待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是科学主义,也不等于科学,我们既不能借反对科学主义反对科学精神,也不能借提倡科学而行科学主义之实,两者对于中国都有极大的弊端。

毕竟,近代中国的自然科学是落后于西方了。

但我们不能说我们中国人的科学精神也远落后于西方,只不过东西方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不同而已。

西方注重于在自然科学领域里表现,中国则多在社会科学领域里表现。

而对于中国,即使在薄弱的自然科学里,也同样蕴涵着不断求真的科学精神。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峰。

南北朝为第一高峰,以祖冲之、陶弘景、郦道元、贾思勰为代表;宋元时期为第二高峰,以宋慈、秦九韶、郭守敬、王桢、薛景石、赵友钦为代表;晚明是最后一个高峰,以李时珍、潘季训、徐光启、宋应星、徐弘祖为代表。

三个高峰的起伏间,众多科学家勇于探索,积极求真,毕其一生精力于一书。

如祖冲之的圆周率推算之精密是西方不可比拟的,这里面如果没有科学的精神,没有求真的勇气,是难于做到这一点的。

郦道元遍访海内大川写的《水经注》则成为地理史上的杰作。

如果说没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如何做得?即使在清代也有王寅旭、梅定九的历算考订。

可以说科学之精神贯穿中国传统。

社会科学领域,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深含着科学精神。

历史学作为中国最早也最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自古便蕴涵着浓厚的科学精神。

古人写史最重一个“实”字,没有根据的事不可乱写。

《史记》就是这样的典范,我们现在考古出来的一些资料就证明《史记》在记录一些史前史的方面是很准确的。

战国时期,一位国君因为其史官敢于写实便将其斩首,而其弟一听说此事便跑来接着写史,而不改其兄之初衷。

因而后代写史极重史实,因私废公为人所不齿。

明太祖怕史官的故事也是流传久远了。

所以古人在考订古籍经典时也更注重史实,而不是权威。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陷于琐碎的考证,但其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不变的。

即使在经学领域这种精神也是有的。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把《今文尚书》奉为经典,但到东汉时则因为《古文尚书》的出土而展开学术上的讨论。

这在学术上表现为一种怀疑精神。

宋明理学则是经学吸收佛学的结果,这表明一种宽容的精神。

清学的系列考证揭开了疑古时代的序幕,这也是中国学术界反对科举取士、争取学术自由的先声。

总之,就科学精神的本质看,中西方是一致的。

二、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何谓科学精神?我们认为,它是指渗透于科学主体及其理论中能够促进科学创造的各种精神要素的总和,是科学家追求认知需要(也包括一定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满足,从而发挥其智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主体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精神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与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一致的传统文化将促进或强化科学精神的确立。

二是制约作用。

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价值观对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在20世纪中叶,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军事应用与科学家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良心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在我国,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价值取向,强化了科学研究中的民主和自由探索精神;“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价值取向,强化了科学研究中的求实精神与实证精神。

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仅靠科学文化单方面的外向扩张往往难以奏效。

它还有赖于科学精神与积极先进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配合,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在社会文化价值中培育对于科学精神的有效接收机制,消除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和腐朽因素。

既然文化建设中需要形成这样一种双向互动机制,那么,弘扬科学精神就不只是科学家、科学教育工作者、科技管理部门的事,而是社会的责任。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从事创造活动过程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在科学主体的心理活动中,科学精神以一定的动机和期望,信念和态度的形式发挥作用;而在科学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科学精神则对象化为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传统,并影响着创造活动的始终历史上看,科学精神可分为两个形态,即传统的科学精神和现代的科学精神。

前者的特征是潜伏性,后者的特征则是独立性。

比如在中国,帝尧时代便已经开始了“历象日月星辰”的科学活动,而后各朝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科学着作,如《缀术》、《水经注》、《九章算术》、《革象新书》、《律学新说》等等。

尽管出现了诸多辉煌灿烂的精品,但不是没有引起民众的重视,就是得不到官方的褒奖。

社会科学领域,尽管中国一直没有形成相互之间有明确界限的诸门学科,但并不表明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观察和思考。

儒学一统天下的时候,其研究内容也涉及到了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只是这些尚未独立的学科几乎都是以经学的面孔出现的。

西方社会在文艺复兴以前也是如此。

在传统社会中,科学精神潜伏在人文精神或宗教精神之下。

而到了近代社会,科学的求真精神便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为自身寻得了独立的地位。

中国的这个变化发端于“五四时期”,西方则始自文艺复兴。

逻辑地看,科学精神又分为不同的层次,最初的层次乃是科学的认识论层次——求真,以之为基础而衍生的另一层次则是科学的价值和信仰体系层次——求善、臻美。

也就是说科学的精神是真善美的统一。

总的说来,“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同时又具有革命的能动性。

科学精神对人类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是异常强烈的,特别是对科学不够发达的国家或民族的中国传统文化极为敏感。

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社会科学领域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中西方是不同的。

从价值根源上看,则在于前者内倾式地待人接物,而后者则用外倾式的方式。

外倾式固然有其形式逻辑上的要求,而内倾式也有辩证逻辑上的要求。

两者无所谓优劣,只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用。

科学精神的扩散,将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和腐朽的价值观产生剧烈的冲击,迫使人们的某些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某些方面发生断裂,从而获得新的文化价值。

这种破坏断裂在科学不够发达且民族传统文化又十分浓郁的国度内尤为剧烈。

当然,传统文化价值的惯性很大,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破坏断裂是很剧烈和痛苦的,有时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造成社会心理动荡。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冲击力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冲破旧的消极、落后和腐朽的文化因素的束缚而奔向蓬勃发展的未来。

科学精神产生于人类的科学实践活动,而科学实践作为社会实践的特殊活动类型,不是封闭的,它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某些方面的断裂,是科学精神对它产生冲击的结果,与此相伴而生的是诱导重建,即依靠科学精神的力量,在社会文化价值系统中诱导重建某些新的文化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存在的核心和生活的基本框架,但是,要使这种民族文化充满活力,必须注入新的、积极的文化内涵。

科学精神便是最具积极意义和先进性的。

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诱导重建,使中国传统文化念潜在性地发生更替,从而重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与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相背离的中国传统文化将阻碍或延缓科学精神的确立。

科学精神冲破地区、国家、民族和语言的局限,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从而使世界诸文化体系的相互交融成为可能。

科学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平衡融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在科学精神的渗透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二是在科学精神的作用下,在各种文化价值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新质,这种新质便是科学精神在社会文化价值系统中的烙印。

这种新质又因其附生的传统文化基础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精神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渗透,狭小的文化区域被冲开了大门,各种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提高,由此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是高度分化而又高度整合的,既保留了每个文化体系的特色和品性,又赋予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内涵,这些新的内涵无不铭刻着科学精神的印记。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从事创造活动过程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