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并没有演绎出有关科学的字样。科学,特别是近代科学,更多的是舶来品。日本人在翻译西方着作时所采用的科学,其原意是指一种系统的知识,特别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知识。而后当自然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上时,其传统的方法论意义就进一步深化,比如《汉语大词典》中解释,科学就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前后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尽管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发生了变化,但蕴涵在其中的精神却没有变化。科学追求的仍然是客观规律,仍然是真理性的知识。简要地说,科学精神就是一个求真的精神。历史总是在某些关头出现惊人的相似。本世纪初,当人们反思中国的问题时,不约而同地发现上个世纪初人们所呼唤的科学精神仍然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要求。当人们满怀科教兴国的希望时,却发现更多的是技术而不是科学在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思维模式。究其因,不难发现是科学主义而不是科学精神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更多的空间。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希望之所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当然,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现在做这件工作的时候,就不能再像“五四时期”那样,把科学与中国传统对立起来。相反,传统文化中所内涵的科学精神恰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宝贵财富。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以及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传统文化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这是一个求真过程不断延续的历史。不正视这一点,我们就无法面对现实,就无法看到统一的历史。科学精神绝不是同传统文化相对立的,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五四时期”,人们在呼唤科学的同时走上了反传统的道路,认为中国的传统中缺少科学,更缺少科学精神,于是大力提倡西方科学,完全摒弃中国学术传统。在打倒孔教的同时,也打倒了中国传统的“根”。科学就是西方,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主义,人们就是根据这样一些已有的对西方的浅薄印象去改造传统。结果表明,中国的旧传统是丢了,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却同时也丧失了。现在当人们回顾“科玄论战”那场大讨论时,发现传统固然健在,如新儒家,而科学精神却仍然没有确立。另一种对待科学的潮流则是文化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固守自身传统,认为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我们中国都有,并且很早就有了,几乎早了西方几百年。因此我们不需要向西方学习什么东西。“四人帮”横行的时期就出现过这样的例子,有人曾指着李约瑟先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傲慢地说,这部颂扬古人
的书可以让他们扬眉吐气。而现在也有些人借科技的负面影响,而大呼反科学。其实,鼓吹田园式的理想已是科学文化的末流。申明这两种态度是要正确对待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不是科学主义,也不等于科学,我们既不能借反对科学主义反对科学精神,也不能借提倡科学而行科学主义之实,两者对于中国都有极大的弊端。毕竟,近代中国的自然科学是落后于西方了。但我们不能说我们中国人的科学精神也远落后于西方,只不过东西方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不同而已。西方注重于在自然科学领域里表现,中国则多在社会科学领域里表现。而对于中国,即使在薄弱的自然科学里,也同样蕴涵着不断求真的科学精神。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峰。南北朝为第一高峰,以祖冲之、陶弘景、郦道元、贾思勰为代表;宋元时期为第二高峰,以宋慈、秦九韶、郭守敬、王桢、薛景石、赵友钦为代表;晚明是最后一个高峰,以李时珍、潘季训、徐光启、宋应星、徐弘祖为代表。三个高峰的起伏间,众多科学家勇于探索,积极求真,毕其一生精力于一书。如祖冲之的圆周率推算之精密是西方不可比拟的,这里面如果没有科学的精神,没有求真的勇气,是难于做到这一点的。郦道元遍访海内大川写的《水经注》则成为地理史上的杰作。如果说没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如何做得?即使在清代也有王寅旭、梅定九的历算考订。可以说科学之精神贯穿中国传统。社会科学领域,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深含着科学精神。历史学作为中国最早也最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自古便蕴涵着浓厚的科学精神。古人写史最重一个“实”字,没有根据的事不可乱写。《史记》就是这样的典范,我们现在考古出来的一些资料就证明《史记》在记录一些史前史的方面是很准确的。战国时期,一位国君因为其史官敢于写实便将其斩首,而其弟一听说此事便跑来接着写史,而不改其兄之初衷。因而后代写史极重史实,因私废公为人所不齿。明太祖怕史官的故事也是流传久远了。所以古人在考订古籍经典时也更注重史实,而不是权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陷于琐碎的考证,但其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不变的。即使在经学领域这种精神也是有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把《今文尚书》奉为经典,但到东汉时则因为《古文尚书》的出土而展开学术上的讨论。这在学术上表现为一种怀疑精神。宋明理学则是经学吸收佛学的结果,这表明一种宽容的精神。清学的系列考证揭开了疑古时代的序幕,这也是中国学术界反对科举取士、争取学术自由的先声。总之,就科学精神的本质看,中西方是一致的。
二、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何谓科学精神?我们认为,它是指渗透于科学主体及其理论中能够促进科学创造的各种精神要素的总和,是科学家追求认知需要(也包括一定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满足,从而发挥其智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主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精神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作用。一般来说,与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一致的传统文化将促进或强化科学精神的确立。二是制约作用。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价值观对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在20世纪中叶,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军事应用与科学家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良心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在我国,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价值取向,强化了科学研究中的民主和自由探索精神;“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价值取向,强化了科学研究中的求实精神与实证精神。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仅靠科学文化单方面的外向扩张往往难以奏效。它还有赖于科学精神与积极先进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配合,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在社会文化价值中培育对于科学精神的有效接收机制,消除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和腐朽因素。既然文化建设中需要形成这样一种双向互动机制,那么,弘扬科学精神就不只是科学家、科学教育工作者、科技管理部门的事,而是社会的责任。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从事创造活动过程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在科学主体的心理活动中,科学精神以一定的动机和期望,信念和态度的形式发挥作用;而在科学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科学精神则对象化为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传统,并影响着创造活动的始终历史上看,科学精神可分为两个形态,即传统的科学精神和现代的科学精神。前者的特征是潜伏性,后者的特征则是独立性。比如在中国,帝尧时代便已经开始了“历象日月星辰”的科学活动,而后各朝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科学着作,如《缀术》、《水经注》、《九章算术》、《革象新书》、《律学新说》等等。尽管出现了诸多辉煌灿烂的精品,但不是没有引起民众的重视,就是得不到官方的褒奖。社会科学领域,尽管中国一直没有形成相互之间有明确界限的诸门学科,但并不表明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儒学一统天下的时候,其研究内容也涉及到了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只是这些尚未独立的学科几乎都是以经学的面孔出现的。西方社会在文艺复兴以前也是如此。在传统社会中,科学精神潜伏在人文精神或宗教精神之下。而到了近代社会,科学的求真精神便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为自身寻得了独立的地位。中国的这个变化发端于“五四时期”,西方则始自文艺复兴。逻辑地看,科学精神又分为不同的层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