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
传热学名词解释
1.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的科学2.热量传递过程是由导热、热对流、热辐射三种基本热传递方式组成3.热传导:物体各部分无相对位移,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4.导热系数:单位厚度的物体具有单位温度差时,在它的单位面积上每单位时间得到的热量。
表示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5.热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
记为Ф6.热流密度: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记为q7.热对流:流体的宏观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8.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9.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单位面积上,流体与壁面之间在单位温差下及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能量 记为h10.辐射换热:以辐射方式进行的物体间的热量传递11.黑体:能吸收投入到其表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量的物体12.传热系数: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第二章13.温度场:某一时刻空间所有各点温度的总称14.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瞬间相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15.稳态温度场:稳态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场16.非稳态温度场: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17.温度梯度: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18.热阻:热转移过程中的阻力。
导热热阻:Aλδ (δ平壁的厚度) 19.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20.热扩散率(热扩散系数):cρλα=物体内温度扯平的能力 21.第一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22.第二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23.第三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t 稳态导热24.肋片效率:表征肋片散热的有效程度。
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其整个肋片都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之比25.接触热阻:在未接触的界面之间的间隙常常充满了空气,与两个固体表面完全接触相比,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第三章非稳态导热26.集中参数法:当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固体内部的温度趋于一致,近似认为固体内部的温度t 仅是时间τ的一元函数而与空间坐标无关,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方法27.毕渥准则:λhl Bi =物体内部导热热阻比表面换热热阻 28.傅里叶数:2l a Fo τ=表征非稳态过程进行深度的无量纲时间对流换热29.努谢尔特数:λhlNu =壁面上流体的无量纲温度梯度 表明流体换热的强弱30.格拉晓夫数:23ναt gl Gr v ∆=浮升力与粘性力之比的一种量度 显示自然对流流态对换热的影响31.普朗特数:a ν=Pr 流体动量传递能力与热量传递能力的一种度量 32.雷诺数:νul=Re ηρul =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的一种度量 33.温度边界层: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34.速度边界层(流动边界层):在固体表面附近流体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35.定性温度:边界层中流体的平均温度36.特征尺寸:确定计算准则函数定型尺寸37.自然对流: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所产生的流动38.受迫对流:外力作用产生的流动39.膜状凝结:如果凝结液体很好的湿润壁面,它就在壁面上铺展成膜40.珠状凝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的湿润地面,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液珠41.饱和沸腾:一定压强下,当液体主体为饱和温度t ,而壁面温度高于t 时的沸腾42.过冷沸腾:主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而壁面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沸腾43.核态沸腾:从起始沸腾到热流密度峰值点的沸腾区域,气泡扰动剧烈,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大44.过渡沸腾:从热流密度峰值到最低点的沸腾区域,热流密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因为气泡汇聚覆盖在加热面上,而蒸汽排除过程越趋恶化45.膜态沸腾:从热流密度最低点起,形成稳定的蒸汽膜层,产生蒸汽有规则的排离膜层 辐射传热46.白体(镜体):反射比ρ=1的物体47.透明体:穿透比τ=1的物体48.辐射力: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全波长的总能量49.吸收率:被物体吸收的能量占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比例50.有效辐射率:单位时间内离开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51.发射率:实际物体的辐射力E 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b E 的比52.空间辐射热阻:由表面的面积,形状以及与另一表面的相对位置而定2,111X A 53.表面辐射热阻:由表面积与发射率决定εεA -1 54.光谱辐射力: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向其上的半球形空间的所有方向辐射出去的在包含波长λ在内的单位波长内的能量角系数:一个表面发出的辐射能落到另一个表面的百分数55.光谱吸收比:物体吸收某一特定波长辐射能的百分数56.灰体: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
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
单平面热源法测定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一、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非稳态测量方法的特点,理解单平面热源法测定材料的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2.了解试件构成原理,加深对实现“无穷大条件”方法的理解;3.学会使用DRM —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给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
二、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依据半无限大物体在恒热流作用下的非稳态导热过程设计的。
考虑图4—1所示的初始温度为0T 的半无限大均质常物性物体,当其左表面在τ》0时突然受到恒定热流加热,则其导热过程可用下述数学模型描述,00221==∂∂-==∂∂=∂∂x H xT q T T Ta xT λττ (1)式中,T 是τ时刻物体内部任一点x 处的温度(℃),a 是材料的热扩散系数()/2s m ,λ是材料的导热系数W/(m •℃),而τ和x 是时间(s )和空间位置坐标(m )。
不难证明,上述问题的解为,θ(x,τ)=)(2ητλierfc a q H(2)其中,θ(x,τ)=T —0T (3)τηa x2=(4)而ierfc(η)是补误差函数的一次积分值,,它可从附表中查得。
这样,如果我们不同时刻x=0和x=δ处的过余温度θ(0,1τ)和θ(),2τδ,则由于1111282.1)0(2),0(τλτλτθa qierfc a q HH==(5))(2),(22δητλτδθierfc a q H=(6)12τδηδa =(7) 将(5)(6)两式相除,整理后得到,),0(),(5642.0)(1221τθτδθττηδ=ierfc (8)式(8)中的右端项均为实验侧得的已知量,求解这个方程,就可以得到δη,而按(7)式,21)(41δηδτ=a (9)求得热扩散系数a 后即可由(5)式或(6)是求出导热系数λ,进而如果我们知道材料的密度ρ就可以算出比热c ,a c ρλ=(10)实际实验时,多采用“加热冷却法”,即,当试件从τ=0被加热到τ=τ'后,将电源切断()0=H q ,任其自由冷却,按线性迭加原理,θ(x,τ)=)(2ητλierfc a q Hτ≤τ' (11))]()([2),(ηττητλτθ''--=ierfc ierfc q a x Hτ>τ' (12)其中)(2ττη'-='a x(13)这样,如果我们自τ=0时刻开始加热后,在1ττ=时刻测得x=δ处的过余温度),(1τδθ,按(11)式,)(2),(11δητλτδθierfc a q H=(14)然后,在τ'》1τ时切断电源,到τττ'=〉2时刻测得x=0处的过余温度),(2τδθ,按式(12)]11[1282.1)0(]11[2022222τττλττλττθ'--='--=a q ierfc q a HH),( (15)(14)式与(15)式相除,整理后得到,Y ierfc =)(δη (16) 其中δη的定义同(7)势,而Y 是一个实验测得的常数:),0(),(115642.021212τθτδθττττ'--=Y (17)求解(16)式即可得到δη,进而由式(9)求得热扩散系数a ,从而由(15)式求得导热系数λ]11[),0(1282.1222τττθτλ'--=a q H (18)三、三、实验设备本实验采用天津建筑仪器厂生产的定型产品DRM —I 型导热系数测定仪,该仪器的详尽板面不知请参见仪器说明书。
建筑用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
建筑用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建筑用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是评价材料隔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建筑物的保温和节能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准确测定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
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是一种基于热传导原理的新型测量技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瞬态热源,观察材料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计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
相比传统的试样厚度等不同形式的热传导试验方法,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有以下优点: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采用平面热源施加在材料表面,能够模拟实际建筑中的热传导情况,更加贴近实际使用环境,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的测试过程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试样制备过程,减少了实验中的人为误差。
测试时间较短,可以快速得到建筑材料的热传导参数,提高了研究效率。
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可以实现对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高精度测量。
根据瞬态热源施加后材料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为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在建筑材料热传导性能研究中的应用广泛。
通过对不同种类及厚度的建筑材料进行瞬态平面热源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隔热性能,指导建筑节能设计和保温材料的选择。
在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也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为材料的改良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是一种有效的建筑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测量方法,具有测试准确、简便快捷、精度高等优点。
在建筑保温节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为建筑材料性能评估和建筑节能设计提供重要支持。
期待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示例:建筑用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是衡量建筑材料热传导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们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节能效果。
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关系
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关系
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关系:
一、概述
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热学量,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由于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有着各自独特的特性,它们在工程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本文将针对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深入的介绍。
二、热扩散系数的定义
热扩散系数(Thermal Diffusivity)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由于外部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在物体内部扩散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热扩散系数是物质各元素间相互传播热量的能力,它又称为扩散能力。
通常,将热扩散系数记为α。
三、导热系数的定义
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指物质内材料各部分之间所能传输热量的大小。
单位为瓦每米每千克每秒,也可以简写为W/mk。
与热扩散系数不同,导热系数不考虑物质的热传播速度,而是重点关注物
质内部发热和热传输之间的关系,导热系数是表示材料对热量的导能。
四、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关系
由于两个量之间具有不同性质,关系也不相同:(1)热扩散系数给出
的是物体内热量的传输速度,而不是传入的热量的程度。
(2)热扩散
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扩散性,导热系数则主要取决于物质的
导热能力。
(3)热扩散系数只与温度有关,而导热系数则同时与物质
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综上所述,在物理学中,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都是重要的物理量,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它们在工程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因此,正确理解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关系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
传热学-名词解释
《传热学》名词解释1.热传导: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及其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现象2.导热系数λ:单位厚度的物体具有单位温差时,在它的单位面积上每单位时间的导热量。
其单位为W/(m?K)3.热对流:流体内部,只依靠有温差流体微团的宏观掺混运动传递热量的现象4.对流换热:流体在与它温度不同的壁面上流动时,两者产生热量交换,这一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过程5.对流换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h:单位面积上,流体与壁之间在单位温差下及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热量。
单位为W/(m2?K)6.传热过程:冷热两种流体隔着固体壁面的换热,即热量从壁一侧的高温流体通过壁传给另一侧的低温流体的过程7.传热系数k:单位时间,单位壁面积上,冷热流体间温差为1℃时所传递的热量。
单位为W/(m2?K)8.热阻:热量传递路径上的阻力,反映了热量传递过程中热量与温差的关系;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Rλ=δ/λ,单位为(m2·K)/W;总面积的导热热阻R=δ/(λA),单位为K/W9.辐射换热:物体间靠热辐射进行的能量传递称为辐射换热10.温度场:某一时刻空间所有各点温度的总称11.温度梯度:沿等温线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增量与发向距离的比值12.等温面: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连接所构成的面叫做等温面13.热流密度矢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
定义等温面上某点,以通过该点最大热流密度的方向为方向,数值上正好等于沿该方向热流密度的矢量称为热流密度矢量,简称热流矢量14.热扩散率(热扩散系数,导温系数)a:a=λ∕(ρc p)称为热扩散率,热扩散系数,导温系数,单位为m2/s,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各部分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15.稳态导热:物体的温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导热过程称为稳态导热16.临界热绝缘直径:对应于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保温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17.肋片效率ηf:在肋片表面平均温度下,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假定整个肋片表面都处在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的比值18.接触热阻:当导热过程在两个直接接触的固体之间进行时,由于固体表面不是理想平整的,所以两固体直接接触的界面容易出现点接触,或者只是部分的而不是完全的和平整的面接触,这时就会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的热阻,这种热阻称为接触热阻19.(导热)形状因子:将有关涉及物体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因素归纳在一起,称为形状因子20.非稳态导热:温度场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21.瞬态导热: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加热过程)或降低(冷却过程),在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之后,物体的温度逐渐趋近于周围物体的温度,最终达到平衡,这样的过程称为瞬态导热,即为加热或冷却过程22.周期性非稳态导热:温度按照一定的周期发生变化的导热过程23.(瞬态温度变化的)正常情况阶段:经历不规则情况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初始温度的影响逐渐消失,此时物体内部各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具有一定的规律,称为正常情况阶段24.集总参数法:当Bi<时,可以近似地认为物体的温度是均匀的,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认为物体温度均匀一致的分析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25.(材料的)蓄热系数:,它表示物体表面温度波振幅为1℃时,导入物体的最大热流密度26.傅立叶准则:Fo=,它是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量纲时间27.毕渥准则:B i=hδ/λ,它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δ/λ与物体表面对流换热热阻1/h的比值28.自然对流:流体因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所产生的流动称为自然对流29.受迫对流:流体因受外力作用产生的流动称为受迫对流30.混合对流:受迫对流与自然对流并存的流动称为混合对流31.流动边界层:黏性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紧挨壁面处将形成极薄的,具有很大速度梯度的流动边界层32.热边界层:当壁面与流体之间有温差时,在紧挨壁面处会出现极薄的,具有很大温度梯度的温度边界层,又称热边界层33.物理现象相似:在同一类物理现象中,凡相似的现象,空间各对应点的同名物理量分别成一定的比例34.雷诺准则:Re=ul/ν它的大小表征了流体流动时惯性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35.努谢尔特准则:Nu=hl/λ,它表征壁面法向无量纲过于温度梯度的大小,而此梯度的大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36.格拉晓夫准则:Gr=(gΔtαl3)/v2,表征了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37.普朗特准则:Pr=v/a,,它的值反映了流体的动量传递能力与热量传递能力的相对大小38.(流动、热)进口段:流体从进入管口开始,需经历一段距离,管断面流速分布和流动状态才能达到定型,这一段距离通称进口段39.(流动、热)充分发展段:流体经过进口段后,流态定型,流动达到充分发展,称为流动充分发展段40.(自然对流换热的)自模化现象:对于自然对流紊流,其表面传热系数与定型尺寸无关,该现象称“自模化现象”41.膜状凝结:当凝结液能很好地湿润壁面时,凝结液将形成连续的膜向下流动,称为膜状凝结42.珠状凝结:若凝结液不能很好地湿润壁面,则凝结液将聚成一个个液珠,称为珠状凝结43.沸腾:液体在受热面的加热下,液体内部产生气泡的相变过程称为沸腾44.沸腾温差(过热度):饱和沸腾时,壁温与饱和温度之差45.(饱和、过冷、泡态、膜态)沸腾:一定压强下,当液体主体为饱和温度t s,而壁面温度t w高于ts时的沸腾称为饱和沸腾;若主体温度低于ts,而壁面温度tw高于ts的沸腾称为过冷沸腾;热量依靠自然对流过程传递到主体,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这时的沸腾称为自然对流沸腾;自然对流过后,沸腾温差继续增加,之后会产生大量de气泡,称为泡态沸腾(核沸腾);沸腾温差继续增大,当沸腾温差达到一定值时,壁面将全部被一层稳定的气膜所覆盖,这时气化只能在气膜-液交界面上进行,气化所需热量依靠导热,对流,辐射通过气膜传递,称为膜态沸腾46.黑体:物体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即α=1,由于可见光被全部吸收而不被反射,人眼所看到的颜色呈现黑色,故这种物体被定义为黑体47.白体: 物体能全部反射外界投射过来的射线,即ρ=1,不论是镜反射还是漫反射,由于可见光被全部反射,颜色上呈现白色,故这种物体称为白体48.透明体:如果外界投射过来的射线能够全部穿透物体,即τ=1,则称这种物体为透明体49.辐射力E: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辐射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全部波长的总能量称为辐射力,单位为W/m250.单色辐射力Eλ: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辐射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的某一波长的能量称为单色辐射力,单位为W/(m2·μm)51.定向辐射强度I p: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单位可见辐射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能力称为定向辐射强度52.单色定向辐射强度Iλp: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单位可见辐射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某一波长的能力称为单色定向辐射强度53.发射率(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E/E b54.单色发射率?λ:?λ=Eλ/E bλ55.定向发射率?p:?p=E p/Eλp:56.单色定向发射率?λ,p:?λ,p=Eλ,p/E bλ,p57.灰体:假如某物体的光谱发射率?λ不随波长发生变化,即?=?λ=const,这种物体称灰体58.温室效应:投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量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59.角系数X a,b: 表示离开表面的辐射能中直接落到另一个表面上的百分数60.有效辐射J: 单位时间离开单位面积表面的总辐射能61.投入(投射)辐射G: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表面得到的总辐射能62.重辐射面:在辐射换热系统中,表面温度未定,净辐射换热量为零的表面63.辐射隔热:减少表面间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采用高反射比的表面涂层,或在表面间加设遮热板,这类措施称为辐射隔热64.复合换热:当流体为气体介质时,壁面上除对流换热外,还将同时存在辐射,这种对流与辐射并存的换热称为复合换热(区别于“混合换热”)65.换热器: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温度不同的流体相互换热的设备66.(换热器的)效能?: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量与最大可能的传热量之比67.(换热器的)传热单元数NTU:传热单元数NTU是表示换热器传热量大小的一个无量纲数,NTU=kA/C min。
传热学常考名词解释
传热过程: 热量从壁一侧的高温流体通过壁传给另一侧的低温流体的过程。
导热系数: 物体中单位温度降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导热量。
热对流: 只依靠流体的宏观运动传递热量的现象称为热对流。
表面传热系数: 单位面积上,流体与壁面之间在单位温差下及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能量。
保温材料: 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度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 )的材料。
温度场: 指某一时刻空间所有各点温度的总称。
热扩散率: a=cρλ 表示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各部分温度趋向均匀一致的能力。
临界热绝缘直径c d :对应于总热阻l R 为极小值的保温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集中参数法: 当1.0B i 时,可以近似的认为物体的温度是均匀的,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认为物体温度均匀的分析方法。
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全波长的总能量。
单色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在波长λ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向半球空间发射的能量。
定向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的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在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全波长的能量。
单色定向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的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在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在波长λ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能量。
辐射强度: 单位时间内,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物体在与发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每单位投影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全波长的能量称为该方向的辐射强度。
有效辐射:单位时间离开单位面积表面的总辐射能。
辐射隔热:为减少表面间辐射换热而采用高反射比的表面涂层,或在表面加设遮热板,这类措施称为辐射隔热。
黑体: 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即1=α的物体。
白体: 能全部反射外来射线,即1=ρ的物体,不论是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透明体: 能被外来射线全部透射,即1=τ的物体。
热流密度: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
肋片效率: 衡量肋片散热有效程度的指标,定义为在肋片表面平均温度m t 下,肋片的实际散热量φ与假定整个肋片表面处在肋基温度o t 时的理想散热量o φ的比值。
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系数的公式
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系数的公式
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系数是热传导过程中重要的物理量,它们描述了材料传热性能的特征。
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导率,通常用字母λ表示,单位是W/(m·K)。
而热扩散系数则是描述材料内部热量传导的速度和效率,通常用字母α表示,单位是m²/s。
首先来看一下导热系数的公式。
在热传导过程中,导热系数λ与温度梯度和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导热系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q = -λA(ΔT/Δx)
其中,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导率,λ是导热系数,A是传热截面积,ΔT/Δx是温度梯度。
对于非均匀材料,导热系数可能会随着位置和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此时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导热性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热扩散系数的公式。
热扩散系数描述了材料内部热量传导的速度和效率,它与材料的密度ρ、比热容c 以及导热系数λ有关。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热扩散系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α = λ/(ρc)
其中,α是热扩散系数,λ是导热系数,ρ是材料密度,c是比热容。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密度和比热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共同描述了材料的传热特性。
在工程实践中,了解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对于设计和优化传热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并结合传热方程,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总之,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系数是描述材料传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它们的公式描述了材料内部热量传导的特性。
在工程领域中,深入理解这些物理量对于提高传热效率、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传热学思考题汇总
2.定向辐射强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在某 方向上单位可见辐射面积(实际辐射面 在该方向的投影面积)向该方向上单位 立体角内辐射出去的一切波长范围内的 能量。 满足兰贝特定律的辐射表面是漫反射和 漫发射的表面,简称漫射表面。 如,相对于光线的粗糙表面、黑体表面 和红外辐射范围的不光滑的实际物体表 面都可以近似认为是漫射表面。
v~ x
由动量方程可知:
u u u u u + 2 x x
即 所以
பைடு நூலகம்
x u
2
1 ~ x u x Re x
1.物体表面的黑度被定义为物体表面的辐射力 与其同温度下黑体辐射的辐射力之比,它与物 体的种类、表面特征及表面温度相关。 物体表面的吸收率是表面对投入辐射的吸收份 额,它不仅与物体的种类、表面特征和温度相 关,而且与投入辐射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相关, 也就是与投入辐射的发射体的种类、温度和表 面特征相关。 比较两者的相关因素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概括地说黑度是物体表面自身的属性,而吸收 率确不仅与自身有关情况有关还与外界辐射的 情况紧密相连。
1.热量传递有哪三种基本方式?它们传递 热量的机理任何?自然界是否存在单一 的热量传递方式?试举例说明。 热传导 ―― 是借助于物质的微观粒子运 动而实现的热量传递过程; 热对流 ―― 是借助于流场中流体的宏观 位移而实现的热量传递过程; 热辐射 ―― 是借助于电磁波而实现的热 量传递过程; 自然界存在单一的热量传递方式,如真 空中进行的热辐射和固态物质中的热传 导。
3. 流体流过平板会在垂直流动方向上产生速度 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如果流体与壁面存在温 差),要使边界层的厚度远小于流动方向上平 板长度的条件是什么?而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 层的相对厚度又与什么因素相关? 要使边界层为一个相对的薄层,必须流体黏性 小、流速较大和平板有有一定的大小,综合起 来就是Re足够大。 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的相对厚度是与流体的 热量扩散性能和动量扩散性能相对大小密切相 关的,也就是与Pr准则有关。
石墨烯材料热扩散系数及导热系数的测定闪光法
石墨烯材料热扩散系数及导热系数的测定闪光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闪光法测定石墨烯材料热扩散系数的方法及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温度在20 ℃〜400 ℃范围内、热扩散系数在10-7 m2/s〜10-3 m?/s范围内,石墨烯材料及其复合材料薄膜的热扩散系数的测试和导热系数的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466.4-201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4部分:比热容的测定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GB/T 24586-2009铁矿石表观密度、真密度和孔隙率的测定3术语、定义和符号3.1热扩散系数thermal diffusivity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部各部分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
单位为平方米每秒(m2/s)。
3.2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单位时间内在单位温度梯度下沿热流方向通过材料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 , K)]。
3.3本标准采用的相关符号及其单位L——试样的厚度,单位为米(m);t1/2——半升温时间,即背面温度升高至最大值一半的时间,单位为秒(s);C二一一比热容,单位为焦每千克开尔文[J/ (kg• K)];p -- 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a——热扩散系数,单位为平方米每秒(m2/s);九一一导热系数,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t——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T——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P——达到最高强度所需的脉冲持续时间分数;%,%——基于0的常数;△t5——T(5t1/2)/ NG△t10——T(10t1/2)/ T(t1/2)AT'——最高温度与基线的差值,单位为开尔文(K);maxT ——脉冲持续时间;上升百分比;比率。
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区别
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区别
传热学里,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率的区别在于:
1、定义不同。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热扩散率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相当于物体的蓄热能力。
2、单位不同。
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单位w/m·k;热扩散率a(单位是m2/s)是热导率λ与比热容c和密度ρ的乘积之比。
3、物理意义不同。
导热系数表示的是流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量;而热扩散率指的则是物体内部热量扩散能力,即物体内部温度趋向均匀的能力。
导热系数仅针对存在导热的传热形式,当存在其他形式的热传递形式时,如辐射、对流和传质等多种传热形式时的复合传热关系,该性质通常被称为表观导热系数。
热扩散率又叫导温系数,它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相当于物体的蓄热能力,而分子为热导率,故两者之比反映了物质热量扩散的能力。
这个综合物性参数对稳态导热没有影响,但是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热传导和导热系数的计算
热传导和导热系数的计算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过程,它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物质的一种基本热传递方式。
热传导的计算通常涉及到导热系数这个物理量,它是一个材料特性,用来描述材料内部热量传递的能力。
一、热传导的基本公式1.一维稳态热传导:对于一维稳态热传导,热量在物体内部的传递可以用傅里叶定律来描述:[ q = -kA ]其中,( q ) 是单位面积的热流量(W/m^2),( k ) 是导热系数(W/m·K),( A ) 是物体的横截面积(m^2),( ) 是温度梯度(K/m)。
2.二维和三维稳态热传导:对于二维和三维稳态热传导,热量在物体内部的传递可以用傅里叶定律的微分形式来描述:[ = ]其中,( q ) 是单位体积的热流量(W/m^3),( t ) 是时间(s),( ) 是热扩散系数(m^2/s),( T ) 是温度(K或°C),( ) 是温度梯度的二阶导数。
二、导热系数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导热系数(k)是描述材料内部热量传递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W/m·K。
导热系数反映了材料在单位厚度、单位温差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2.影响因素:a)材料的种类: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较大,而绝缘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小。
b)温度: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增大。
c)湿度:对于多孔材料,湿度对导热系数有较大影响,湿度越大,导热系数越大。
d)孔隙率:对于多孔材料,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
三、常见材料的导热系数以下是一些常见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W/m·K):1.金属:40-460(如铜:380,铝:237)2.木材:0.1-0.2(如松木:0.14,柚木:0.2)3.塑料:0.1-1.5(如聚乙烯:0.4,聚丙烯:1.0)4.玻璃:1-2(如普通玻璃:1.1,高强度玻璃:1.6)5.空气:0.026(在常温常压下)四、热传导和导热系数的应用1.建筑领域:热传导和导热系数的计算在建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设计保温层、隔热材料等,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传热学》第四版_名词解释和简答的总结
1、傅里叶定律P35:在导热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导热量,正比于垂直该截面方向上的变化率和截面面积,而热量传递的方向则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2、热导率(导热系数)P6、P37: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即是一种热物性参数,单位W/(m·k)。
数值上,其定义为单位温度梯度(在1m长度内温度降低1K)在单位时间内经单位导热面所传递的热量。
3、绝对黑体P9:简称黑体,是指能吸收投入到其表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量的物体。
4、传热系数P13:数值上,它等于冷、热流体间温差△t=1°C、传热面积A=1m²时热流量的值,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
5、热扩散率P45:定义式为a=λ/ρc,它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
这个综合物性参数对稳态导热没有影响,但是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6、接触热阻P67:在未接触的界面之间的间隙常常充满了空气,与两个固体便面完全接触相比,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称为接触热阻。
7、肋效率P62:表征肋片散热的有效程度。
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其整个肋片都处于肋基温度下得散热量之比。
8、第一类边界条件P44: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称为第一类边界条件。
9、第二类边界条件P44: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称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10、第三类边界条件P44:规定了边界上的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及周围流体的温度t f,称为第三类边界条件。
11、集中参数法P117:当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固体内部的温度趋于一致,近似认为固体内部的温度t仅是时间τ的一元函数而与空间坐标无关,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
12、当量直径P?:定义:把水利半径相等的圆管直径定义为非圆管的当量直径。
13、混合对流P273:当0.1≤Gr/Re2≤10时称混合对流。
14、定性温度P?:定性温度为流体的平均温度。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试验方法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试验方法
耐火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是评估该材料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试验方法:
1. 导热系数试验方法:
a. 准备测试样品,通常是一个边长约为10 cm的立方体。
b. 在测试样品上标上十字交叉线,以便测量温度分布。
c. 在测试样品上设定一个温度差,例如通过一个热源加热一面,并保持一面冷却,以产生一个稳定的温差。
d. 使用热电偶或红外温度计等仪器测量各个位置的温度。
e. 根据温度差、测试样品的几何尺寸和平均温度梯度计算导热系数。
2. 比热容试验方法:
a. 准备测试样品,通常是一个边长约为10 cm的立方体。
如果样品是粉末状的,则需要先进行密实,以确保结果准确。
b. 将测试样品置于测量装置中,该装置通常包括一个加热元件和一个温度计。
c. 将恒定的热流输入到样品中,并测量样品的温度变化。
d. 根据输入的热量、样品的质量和温度变化计算比热容。
3. 热扩散系数试验方法:
a. 准备测试样品,通常是一个薄片状的样品。
b. 在样品两侧设置稳定的温度差,例如通过一个加热元件和一个冷却器。
c. 使用热电偶或红外温度计等仪器测量各个位置的温度。
d. 根据温度差、样品的尺寸和温度分布计算热扩散系数。
这些试验方法需要仪器设备和专业知识的支持,同时需要注意控制试验条件的稳定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可能还可以使用其他试验方法来评估耐火材料的传热性能。
纳米流体的热物理性质研究
纳米流体的热物理性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纳米流体的热物理性质研究越来越深入。
纳米流体是指平均粒径在1至100纳米之间的含有纳米颗粒物体系。
纳米流体的热物理性质如导热系数、比热容、热扩散系数等都与其微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于纳米流体的热物理性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纳米技术领域中的问题,而且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纳米流体的热物理性质进行探究。
一、纳米流体的热导率研究热传导性质是衡量物质传热效率的重要指标。
实验测定表明,纳米流体的热导率与颗粒体积分数、颗粒尺寸、纳米颗粒分散状态和相互作用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纳米流体体系中,当颗粒间距约为1.3倍颗粒半径时,热导率达到峰值。
此外,在低浓度下热导率呈现出线性增长,而在较高浓度下则发生了明显的非线性变化。
纳米流体的热导率研究对于纳米材料的设计和纳米传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着重要价值。
二、纳米流体的比热容研究比热容是指物体单位质量在一定温度下吸热所需的能量。
纳米流体中的纳米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比热容的影响较大。
研究表明,在高温下纳米颗粒的物理状态会发生变化,颗粒表面的氧化皮层会变厚,从而导致纳米流体的比热容降低。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当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很小时,纳米颗粒的加入可以提高纳米流体的比热容。
对于理解纳米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特别是在高温下的特性变化,比热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纳米流体的热扩散系数研究热扩散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温度梯度的导数。
纳米流体中的导热和扩散作用非常重要,对物质的传热效率和传质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发现,纳米流体的热扩散系数与纳米颗粒浓度、颗粒分散状态、颗粒尺寸以及流体基体的热扩散系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当颗粒尺寸与液体平均自由程相近时,纳米颗粒的热贡献对热扩散系数的影响就更加显著。
纳米流体热扩散系数的研究对于提高纳米材料的传热、传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岩石的热学性能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岩石的热学性能岩石的热学性能包括热扩散系数、比热、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等。
岩石破碎后的骨料是混凝土中最大的组成成分,因此岩石的热学性能参数是影响混凝土热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为减小温度梯度造成的温度应力,使用热扩散系数大、比热值大、导热系数大的骨料是有利的。
表3-3-1所列数据看三种岩石的比热值近似,相差不大;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玄武岩最大,松园灰岩和金河泥质白云岩相近。
表3-3-1 玄武岩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和导热系数表3-3-2 金河泥质白云岩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和导热系数表3-3-3 松园灰岩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和导热系数岩石的线膨胀系数采用NETZSCH热膨胀仪DIL 402PC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见表3-3-4,表中所列线膨胀系数为工程膨胀系数,即岩石样品在一定温度区间长度方向的平均膨胀率。
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金河泥质白云岩大于玄武岩,玄武岩大于松园灰岩。
混凝土配比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岩石的线胀系数越小,配制的混凝土的线胀系数也越小,岩石的线胀系数越大,配制的混凝土的线胀系数也越大。
影响混凝土线胀系数的主要因素是骨料因素,这一点在后面的混凝土性能试验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表3-3-4 岩石的线膨胀系数混凝土试验试验所使用的水泥为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2.5中热硅酸盐水泥试验采用云南曲靖发电公司生产的Ⅱ级粉煤灰混凝土性能试验使用的外加剂为浙江龙游五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ZB-1A缓凝高效减水剂和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K-H 引气剂。
表5-3-2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性能试验表6-1-1 混凝土配合比6.4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测定在日本全自动MIT-686-0型混凝土热量测定仪上进行,温度跟踪精度为±0.1℃,试件尺寸Φ400×400mm,可直接进行全级配混凝土试验。
LK-S配比混凝土28天的绝热温升-历时测定结果列于表6-4-1,绝热温升过程曲线见图 6-4-1。
热传导与导热性质
热传导与导热性质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过程。
它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
热传导的实质是热量通过分子、原子或电子的振动、碰撞和迁移来传递。
一、热传导的基本定律1.傅里叶定律:热传导速率与物体材料的导热系数、温度梯度和物体截面积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厚度成反比。
公式为:Q = k * A * ΔT / L,其中Q表示热流量,k表示导热系数,A表示物体截面积,ΔT表示温度梯度,L表示物体厚度。
2.热传导的边界条件: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关系。
常见的边界条件有:第一类边界条件(Dirichlet条件),物体与外界环境温度相等;第二类边界条件(Neumann条件),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流密度相等;第三类边界条件(Robin条件),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流密度与温度差有关。
二、导热性质1.导热系数(热导率):表征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导热系数越大,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
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如金属导热性能好,木材和空气导热性能差。
2.热阻:阻碍热量传递的物理量。
热阻与导热系数成反比,与物体厚度和截面积的乘积成正比。
热阻越大,热量传递越慢。
3.热扩散系数:表征材料内部热量传播速度的物理量。
热扩散系数越大,热量在材料内部传播越快。
4.热容:表征物体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热容越大,物体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温度变化越小。
5.比热容:表征单位质量物体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比热容越大,单位质量物体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温度变化越小。
三、热传导的 applications1.热交换器:利用热传导原理制成的设备,用于在两种不同温度、不同比热或不同导热性能的流体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2.散热器:用于计算机、灯具等设备中,将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散热片上,再通过空气对流将热量散发掉,以保持设备温度稳定。
3.保温材料:具有较低导热系数的材料,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保温、隔热。
4.热敏电阻:利用材料导热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的一种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或控制温度。
传热学第二章思考题
传热学第二章思考题第二章思考题1、什么是傅里叶导热定律?它的意义是什么?傅里叶定律:在任意时刻,各向同性连续介质内任意位置处的热流密度在数值上与该点的温度梯度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意义:它揭示了导热热流与局部温度梯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是试验定律。
2、傅里叶定律中并没有出现时间,能否用来计算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导热量?可以用来计算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导热量3、试举例说明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物性参数,与物质的几何形状,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主要取决于物质的种类、结构、密度、温度、压力和含湿量等有些材料,如木材、结构体、胶合板等还与方向有关(各向异性材料)有关4、什么是保温材料?选择和安装保温材料是应注意哪些问题?习惯上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又称隔热材料或绝热材料)。
保温材料要注意防潮、防水。
5、推导导热微分方程式时依据的原理和定律是什么?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导热定律6、说明直角坐标系下的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条件。
某均质、各向同性物体内发生着导热过程,内部有强度为Φ的均匀内热源。
7.具体导热问题完整的数学描述应包括哪些内容?答:(1)导热微分方程()λφρτ+++=222222ztytxtct【直角坐标系】(2)单值性条件8.何谓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它包括哪些内容?答:(1)单值性条件:对问题予以描述的说明或限定性条件(2)内容①几何条件:规定了导热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②物理条件:说明了导热物体的物理特征,如物体的热物性参数的大小及其随其他参数(如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否有内热源,其大小和分布情况。
③初始条件:时间条件,给出了过程开始时刻物体内的分布状况。
④边界条件:规定了物体在边界上与外界环境之间在换热上的联系或相互作用。
9.试分别用数学语言及传热术语说明导热问题三种类型的边界条件。
答:(1)第一类边界条件。
规定了导热物体在边界上的温度,即()ττ,,,|,0zyxftw=>(2)第二类边界条件。
热传导导体的热扩散与导热系数关系
热传导导体的热扩散与导热系数关系热传导是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而导体的热扩散是指在传热过程中导体内部的热量的传递。
导热系数则是衡量导体传热能力的参数。
本文将讨论热传导导体的热扩散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导体的热扩散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
这种传递是通过分子间的碰撞和能量转移来实现的。
在热传导过程中,导体内部的分子以高速运动,并通过碰撞使得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分子。
这样,热能就会从高温区域经由传导链传递到低温区域。
导体内部的分子密度越大,分子之间的碰撞就越频繁,从而导致更好的热扩散效果。
导热系数是描述导体传导热量能力的物理量,用λ来表示。
它的大小决定了导体在单位时间内传导热量的多少。
导热系数与导体的物理性质有关,比如材料的热导率和密度等。
一般情况下,热导率越大,热扩散能力越强,导热系数也就越大。
与此同时,导体的密度越大,分子间的碰撞也就越频繁,从而导致更好的热扩散效果。
尽管导热系数是衡量导体传热能力的重要参数,但它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导体的温度梯度也会对导热系数产生影响。
温度梯度是指在导体中的温度差异,也就是高温区域与低温区域之间的温度差。
当温度梯度变大时,导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也就加快,碰撞频率也相应增加。
这样一来,导热系数也会增大,从而导致更好的热扩散效果。
另外,导体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对导热系数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导体的形状越薄长,导热系数越大,热扩散能力也就越强。
这是因为在薄长的导体中,热量只需通过较短的距离传递,能量损失较少,导热系数也就相应增大。
相反,如果导体很厚且体积很大,热能传递的距离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更大的能量损失和较小的导热系数。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和掌握热传导导体的热扩散与导热系数的关系对于优化传热效果很有帮助。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较大导热系数的导体材料,以提高传热效率。
此外,还可以控制导体的形状和大小,使其更适合特定的传热需求。
总之,导体的热扩散与导热系数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平面热源法测定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一、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非稳态测量方法的特点,理解单平面热源法测定材料的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2.了解试件构成原理,加深对实现“无穷大条件”方法的理解;3.学会使用DRM —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给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
二、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依据半无限大物体在恒热流作用下的非稳态导热过程设计的。
考虑图4—1所示的初始温度为0T 的半无限大均质常物性物体,当其左表面在τ》0时突然受到恒定热流加热,则其导热过程可用下述数学模型描述,00221==∂∂-==∂∂=∂∂x H xT q T T Ta xT λττ (1)式中,T 是τ时刻物体内部任一点x 处的温度(℃),a 是材料的热扩散系数()/2s m ,λ是材料的导热系数W/(m •℃),而τ和x 是时间(s )和空间位置坐标(m )。
不难证明,上述问题的解为,θ(x,τ)=)(2ητλierfc a q H(2)其中,θ(x,τ)=T —0T (3)τηa x2=(4)而ierfc(η)是补误差函数的一次积分值,,它可从附表中查得。
这样,如果我们不同时刻x=0和x=δ处的过余温度θ(0,1τ)和θ(),2τδ,则由于1111282.1)0(2),0(τλτλτθa qierfc a q HH==(5))(2),(22δητλτδθierfc a q H=(6)12τδηδa =(7) 将(5)(6)两式相除,整理后得到,),0(),(5642.0)(1221τθτδθττηδ=ierfc (8)式(8)中的右端项均为实验侧得的已知量,求解这个方程,就可以得到δη,而按(7)式,21)(41δηδτ=a (9)求得热扩散系数a 后即可由(5)式或(6)是求出导热系数λ,进而如果我们知道材料的密度ρ就可以算出比热c ,a c ρλ=(10)实际实验时,多采用“加热冷却法”,即,当试件从τ=0被加热到τ=τ'后,将电源切断()0=H q ,任其自由冷却,按线性迭加原理,θ(x,τ)=)(2ητλierfc a q Hτ≤τ' (11))]()([2),(ηττητλτθ''--=ierfc ierfc q a x Hτ>τ' (12)其中)(2ττη'-='a x(13)这样,如果我们自τ=0时刻开始加热后,在1ττ=时刻测得x=δ处的过余温度),(1τδθ,按(11)式,)(2),(11δητλτδθierfc a q H=(14)然后,在τ'》1τ时切断电源,到τττ'=〉2时刻测得x=0处的过余温度),(2τδθ,按式(12)]11[1282.1)0(]11[2022222τττλττλττθ'--='--=a q ierfc q a HH),( (15)(14)式与(15)式相除,整理后得到,Y ierfc =)(δη (16) 其中δη的定义同(7)势,而Y 是一个实验测得的常数:),0(),(115642.021212τθτδθττττ'--=Y (17)求解(16)式即可得到δη,进而由式(9)求得热扩散系数a ,从而由(15)式求得导热系数λ]11[),0(1282.1222τττθτλ'--=a q H (18)三、三、实验设备本实验采用天津建筑仪器厂生产的定型产品DRM —I 型导热系数测定仪,该仪器的详尽板面不知请参见仪器说明书。
它主要分三个部分1.试件部分:包括试件台、夹具。
其中为了便于测温和计算加热量,试件分为三块,如图4—2所示,其中三个时间的厚度满足下述关系,ⅡⅠⅠⅡδδδδδδ<<+= (19)这样前述各式中的H qF R I q H /212=(W/2m ) (20)其中I 是电流强度A ,R 是电加热器的电阻(Ω),而F 是加热器的有效加热面积(2m )。
同时为了满足无限平板的条件,要求试件在其它方向上的几何尺寸应至少大于8δ。
同时为了保证满足半无穷大这一条件,要求Ⅰδ大于(3~4)δ,并且实验时要监测试件外表面A 处的温度,保证在实验时间内它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2.加热系统:采用薄膜平面型加热器。
为了能准确地测得电加热器的功率,在加热器线路中串联上一个0.01Ω的标准电阻。
用电位差计测量该标准电阻上的电压降U(mv),则通过电加热器的电流强度I 为,I=0.1U (A) (21) 而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按下式算出,R I Q 2= (W ) (22) 3.温度测量系统:热电偶用Φ0.1的铜—康铜制作,热电势的测量用高精度UJ31电位差计并配有AC15/5型检流计。
四、四、实验方法(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制作截面为200×200mm 的试件三块,按前面的要求,各块厚度分别为δ,Ⅰδ+δ,和Ⅰδ=(3~4)δ。
2.开启总电源,并将45V 电源调到试验所需的电压值;然后接通6V 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6V 并稳定20~30分钟;3.用天平称出试件质量,记下试件几何尺寸;4.将试件放入夹具内,按图4—2放入热电偶和加热器;5.将试件台上的两个加热器插头插入加热器引线的插座上,用电位差计“未知2”进行检测,电位差计读数应为0.24U(U 为电压表指示值)毫伏左右,并通过检流计观察加热电源,当其稳定时方可开始实验;6.校正检流计光点指零;电位差计调零,然后将电位差计的转换开关指向“未知1”,测量上、下热电区的热电势是否相等,二者相差应小于4μV 。
(二)操作1.按热电偶开管“3”,测出下表面热电势0E 然后再按热电偶开关“1”,测出上表面热电势'0E (若冷端温度高于试件温度时,按热偶开关“4”和“2”,此时测出的0E 和'0E 为负值)。
2.按加热按钮并同时启动秒表计时;3.移动电位差计刻度盘使其指针指示读数比'0E 高出0.08mV ,这时检流计光点偏移。
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试件温度逐渐升高,所以检流计光点逐渐回零。
当指针回到零点时记下秒表读数即时间1τ,此时电位差计的毫伏值为'E ;4.按“停止”钮(此时加热器电源即被断开,加热终止)并同时记下秒表读数,即加热时间τ';5.按热电偶开关“3”,移动电位差计刻度盘使刻度值的指示读数(毫伏值)比下面热电偶实际现时热电势低某个值,随着热源面(即x=0处)的温度的降低,检流计光点逐渐回零,大约从τ'过4到6分钟后,调节电位差计刻度盘使光点回零,这时记下秒表读数即时间2τ即电位差计的毫伏读数E ;6.测量加热器的工作电流。
将电位差计的“细”按钮断开,将转换开关指向“未知2”,再接通加热器电源,按下电位差计“粗”按钮,移动刻度盘使光点回零,记下电位差计的读数U ,而电流I ,I=0.1U (A) (21)7.切断电源,使仪器回复原样,实验结束。
五、五、数据处理按式(16)至式(18)计算出导热系数λ和热扩散系数a ,其中H q 按式(20)和式(21)计算。
而过余温度011022),(),(),0(),0(T T T T '-=-=τδτδθττθ (22)由热电偶温度—热电势对照表查取,其中T(0, 2τ)和0T 按E 和0E 查取,T(δ, 1τ)和'0T 按E '和0E '查取。
六、六、实验报告1.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测试方法; 2.给出所有原始数据;3.计算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并给出详尽的计算过程。
七、七、思考题1.通过误差传递分析,给出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的指导性方案;2.请将数据处理过程编写成计算机源程序,画出程序框图及使用说明。
八、八、附录附录A :DRM —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的主要技术数据 1.工作电源:~220V ,50Hz 2.工作条件:环境温度 10℃~35℃ 相结湿度 ≤80%3.加热器有效面积 0.02372m 加热器有效电阻 31.27Ω4.热电势与温度的换算:t=E(t)×25℃导热系数的测定授课对象:全院所有工科学生。
实验目的:1.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2.利用物体的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
3.学会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4.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实验原理:热传导是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导热系数是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1. 在热稳定状态时,两平行平面,一面散出的热量和另一面传入的热量相等,即散热速率等于传热速率。
散热速率 Q′/∆t=mcK m ,c 分别是散热盘的质量和比热。
K=∆T/∆t 是冷却速率(单位时间内温度的改变量) 传热速率 Q/∆t =λ∆T S/h λ为导热系数,h 、S 分别是样品的高度和截面积 ∆T 是热稳态时样品上下两表面的温差(T 1-T 2)。
则导热系数()()212214T T d mcKhT T S mcKh -=-=πλ (样品盘是一个圆盘) 2. 冷却速率的获得冷却速率K=∆T/∆t 。
测出散热盘随时间变化的降温过程,并绘出T —t 曲线。
在曲线上通过平衡温度T 2点用镜尺法作该曲线的切线,此直线的斜率K=∆T/∆t 即为在平衡温度T 2时散热盘的冷却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