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浅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艺术特色
我发现他们遗漏了一条信息,于是便引导他们再读课文:“很显然,大卫还帮过他们一个忙。
请大家再阅读P57-59的相关段落,将答案补充完整。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概括出了第三点:3.精神上的帮助。
做米考伯太太的忠实听众。
P58:……总得找个人谈谈……以后在我跟她相处的日子里,她一直就是如此。
(倾听也是一种帮助)案例2:针对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册第10课的《苏武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李陵劝苏武投降”的内容:“其兄长苏嘉……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
其弟苏贤……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之后,提出问题:“苏家兄弟有什么相似点?”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出来。
此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再读第7自然段的内容,并结合第3自然段中的“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第4自然段中的“屈节受辱,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第8自然段中的“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思考问题。
他们很快便得出了答案:性子急,有“自杀情结”。
临时发问,只是想让学生学会找共性。
殊不知,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遇到问题,苏家兄弟都急着自杀呢?”我顺势拓展延伸:“这位同学问得好!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有的说是家族遗传;有的说他们不够坚强,面对困难和挫折,没有担当精神;有的说他们虚荣心强,怕丢脸……对此,我解释道:“情结,即一个人深藏在心底的一种神秘的情感状态,是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
情结这东西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
苏家是官宦之家,苏家的人自小就受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把对国君和汉朝的忠心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自然会选择舍身取义。
大不敬、完不成君命是大罪。
苏武当时代表的是国家,他受辱就是国家受辱。
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恰恰就需要这样敢于舍生取义的英雄!”总之,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语文教材,合理地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善于发现其中可能引起学生思考的点,真正发挥出新教材的作用。
李煜的虞美人语言风格
李煜的虞美人语言风格
李煜的虞美人的语言风格是抒情、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李煜的虞美人给以优美、婉转的感受。
李煜在虞美人中运用了抒情的语言风格,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赏析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
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
"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词的艺术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他的
词作以其豪放洒脱、深情苦楚而著称。
下面列举一些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自抒忧愁,深情苦楚
•李煜词充满了自抒忧愁的情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哀怨和痛楚。
他借词抒发心中之情,笔触纤细却表达深刻,让人
感受到他的忧伤和痛苦。
•他的词作往往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热烈渴望和无尽哀怨。
他的词语饱含情感,激荡着读者心中的情绪。
豪放洒脱,意境广阔
•尽管李煜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但他的词作却不乏豪放洒脱之气。
他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忧愁寄托于广阔的意境之中,使其情感显得更加凄凉壮美。
•李煜以秋天、夜晚等寓意广阔的意象来烘托自己的痛苦情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形成了意境宽广的艺术效果。
这
种手法使他的词作既自然流畅又富有诗意。
显达其才,自成一家
•李煜的词作在南宋以后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唐之绝艳也”。
他以独特的艺术天赋和才情在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煜深受王安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的词语简洁明快,运用了许多新颖的表达方式。
他善于把握词牌的特点和音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及他独有的艺术手法。
总结
李煜词的艺术独具特色,以自抒忧愁,深情苦楚为主题,同时兼
具豪放洒脱和深邃广阔的意境。
他的词作凭借独特的才情和艺术天赋,在南宋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煜的词作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痛楚,却又不乏豪放洒脱之气,使读者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他的情感
世界。
浅谈李煜后期词的艺术特色
细 数 我 国 历 代 君 主 ,能 文 者 众 , 但 诗 词 作 品 能 流 传 后 代 的 则 寥 寥 无 几 。 以 清 乾 隆 皇 帝 来 说 , 一 生 写 诗 共 达 四 万 三 千 三 百 九 十 二 首 ,一 人 可 敌 全 唐 诗 四 万 八 千 九 百 首 , 以 - 的数 量 来 说 堪 称 举 世 i # “ 诗 帝 ” ,然 而 时 至 今 天 ,竞 无 一 首 传 世 。 而 一 千 年 前 , 在 位 仅 十 五 载 的 南 唐 后 主 李 煜 ,一 生 只 写 了 三 十 五 首 阕词 ,却 能 流传 千 古 ,这 不 是 异 数 ,而 的确 都 是 至 情 至 性 之 作 ,动 人 心 弦 ,流 芳 百 世 。 “ 花 秋 月 何 春 时 了 ,往 事 知 多 5 , 几 乎 人 人 都 能 传 诵 , “ 君 能 " -” 问
这是一首伤春曲前段好象在写景写的虽是客观景物但用太匆匆无可奈等句意便转向客观的感受而不是作客观的描写从寒风晚风催花凋零这一自然景物的变化写词人留恋不舍融景人情景为情使自然景物一旦与人的情感契合就迸出意味深长的哀声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南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因其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情感,被誉为“天籁之音”的代表。
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深情细腻、哀婉动人为特点,表现出了南唐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表达技巧。
他能够用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出诸如春天、雨天、月夜等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让人们在阅读中仿佛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美妙。
其次,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还在于他的情感真挚。
他将自己深沉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中,表达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对真爱的追求、对世事的思考等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最后,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他的意境优美和音韵和谐上。
他的词作中,常常用富有韵律美的押韵手法和多样化的语汇,赋予了词作更多的韵味和美感,使人们在阅读中得到身心愉悦的感受。
总之,李煜词作品的艺术特色丰富而深刻,既具有时代特征,又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情感。
在今天,学习李煜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也可以启迪人们对生命、情感和文化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索。
略论李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中国文学网
略论李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中国文学网李煜、李清照是我国古代婉约派词人中的大家.李煜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真”,他的词一任真情的流露,较少有理性的节制:他前期主要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悟;后期主要写亡国之痛,血泪之情.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最杰出的女词人.她的前期主要写略带苦涩和忧虑的望夫词和对大自然、禽鸟花草的热爱的抒情词;后期主要写的是亡国亡夫的血泪词,这既是词人情感历程的写照,又是时代苦难的象征.一、李煜词的特色李煜,字重光,是晚唐五代词人中造诣最深、成就最大的一个,他多才多艺,诗文书画音乐,均有很深的研究.王国维称他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1]李煜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也是南唐的亡国之君,故史称后主.李后主虽然在政治上一塌糊涂,但却天生是一个文人,心灵的细腻婉约和对外界事物超乎寻常的敏感使得他成为一代词坛大家.李煜的词前期和后期无论在题材还是在内容上,都不相同;但不管前期还是后期,他的词都具有纯真的灵性和悠长的神韵.[2]前期词主要写宫廷享乐生活和男女的情爱,“与《花间集》的不同在于作者率情任真,描写较生动活泼.”[3]对此他毫不掩饰,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将踏马蹄清夜归.此词为后主早期作品.描写了夜宴歌舞的盛况.上片写歌舞夜宴的盛大场面.嫔娥们晚妆登场,明艳照人,鱼贯而入.精美的乐器不断弹奏出优美的《霓裳羽衣舞》曲调,悠扬的乐声传至远方水天相接处.宫中香料的香气随着风飘散,作者有些醉了,兴奋得依着曲调在栏杆上打着节拍.到此,夜宴的盛况呼之欲出.结尾不放烛花却让马蹄踏着月色前进,文人的雅致冲淡了前面奢华的盛况,使整首词进入了一个抒情而又韵味十足的境地而又显得淋漓尽致.一般说来,愁苦之词易佳而欢愉之词难工.此词前六句皆描写歌舞夜宴的盛况,盛极而结尾易流俗.而后主此结尾,纯真风雅,由盛况转清淡而又丝毫不觉突兀,过渡得自然而然而又使整首词脱离了一般的宫廷奢华生活的描写,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作者艺术功力,可见一斑.至于南唐亡后数年,后主所做十余首词,尤为凄惋动人.后主遭此大变,前半生固有的精神乐园一旦塌倒,无所适从,其词中遂融入了更深的俯仰人生的叹息与不尽的家国身世的感慨,故其触类兴发的力量无处不在,而其词之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其后期所做名句如“流水落花春去也”“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已涉及到了探索生命的本源,思索人生的意义与终极价值.寻找归宿而不得,成为后主晚期的基本精神状态.所谓“剪不断,理还乱”,盘旋郁结,如烟雾弥漫心头,排遣不开.故其词作,时时流露出一种莫名的焦虑与恐惧,散发出沉重的生命迟暮的喟叹与浓郁的感伤情调.李煜后期的词主要写亡国之恨、血泪之情.如《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这首词用象征手法写出了失国之痛,同时又感叹自己无能,不能挥复失国的悲哀.因此后代诗人郭麟曾叹息道:“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综观李煜的词,其最大魅力之处便是用情的真切.他的词能融真情于内而不加雕饰,能抛弃俗事而突显本心.李煜前期词把欢娱之乐写得自然而美丽,“真切”在这当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李后主社会地位特殊,所做词受世俗道德的约束较少,在摆脱了一些其他词人难以摆脱的顾虑以后,他的词传递的人性真实一面就相对变得多了起来.男女欢情可以“媚眼暗相勾,秋波欲横流.”也可以“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宴乐之事可以“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也可以“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一种纯粹的欢乐和一种纯粹的感情是理想化而又让人期盼的,李煜前期的词在表达这一点上显得很直接,可以明显看出他的作品并不为赞颂盛世,也不为自己歌功颂德,其他文人在欢娱作品中多有不得已的习惯性做假之处,李词则是淋漓尽致的抒发自身的感受.他这一期的词应是词中的侠客,能够不羁的表现作者的欢乐,能够脱去很多限制,表达作者对美感和享乐的追求!但值得提出的是,这些作品见新见奇却不粗俗、不淫乱.柳永也善男女情爱的艳词,却被当时人看作俗不可奈,这固然有社会原因但李词的高明之处也可概而言之,要而言之, 后主之词,不论前期后期,均为其生命精神之贯注,均是其内心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情之所至,发而为词,如花之香,如光之影,故能真切自然,不假思索、巧饰,与单纯用语朴素之作,自不可同日而语.二、李清照词的特色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她多才多艺,工诗书,善画,兼通音乐,在文学上更是全才,诗、词、文赋均为一代名家.据史家记载,李清照作品颇丰,但大部分都散失了,只是在一些文学结集中又以《漱玉词》之名收集的词作及部分诗文,然已是微乎其微了.李清照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却极高.明代杨慎称她:“宋人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4]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丰富,既享受过幸福,又遭受过苦难.18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夫妇二人诗词唱和,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得舒心惬意,《词论》即作于此时.《词论》是一部评论性的作品,李清照在书中对北宋的几位大家词人都作了批评,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柳永和大文豪苏轼,足见其胆识与魄力.后来丈夫出仕,她的词便转向了略带苦涩和幽怨的望夫词.比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藫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的是初秋的一天,作者对久出未归的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此情深沉无法排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由此可见,在作者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爱情词的一大特色.王士祯曾这样评论说:“然易安亦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胎出,李特工耳.”[5]诚然,李作比之范作已胜一筹.“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总不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么形象地反映李清照愁眉变化的情景,怪不得成为千古绝唱.李清照前期的词按内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其主题是表现词人南渡前的安定美好的生活,基调基本上是明快清新的.另一方面则是表达词人伤春别离的闲思愁绪,但这种愁绪是较淡的,而且是满怀憧憬与希望的.比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这首小令写暮春时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叹之情.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流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委婉、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6]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7]然而好景不再,好梦也有睡醒的时候.靖康之变以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受尽劫难和折磨.人生命运的巨变,导致她心境和词意的变化.她失去了国家,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丈夫,深切地感受到了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亮色.这时的作品往往带有失落和无奈,比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傍晚,一个过着孀居生活的老妇,怀念死去丈夫的情景.开头连用14个叠字,从动作、环境、心理感受等多层次的表现出了作者的孤寂愁苦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李清照是宋代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对词的贡献最大的女性作家.现在人们提起李清照,都尊她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8]纵观李清照的作品,可发现她的作品多以抒发情感为主.前期作品大多限于与丈夫赵明诚之间分离的不舍,属闺情一类的词.到了后期,金人的大举入侵、丈夫的病死,在顛沛流离中,凄凉的身世却也深深影响她的创作,使风格产生改变,用愁苦之词反映个人感情.虽然前后期作品有显著的区别,但作品都脱离不了“情”这一字!然而李清照把她的情感真挚而不虚伪的表达出來,且篇篇韵味不一,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鉴于此,沈东江曾下这样的结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即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三、李煜、李清照词相似之处通过对李煜、李清照的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有很多相似点.首先,他们的词都非常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且这两个时期的作品,在思想感情上,在词风上都截然不同.这说明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人的经历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同.“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愁强说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其次,他们两人对语言的应用,对形象的塑造,都达到了绝妙的境地,看似平淡无奇,朴实无华,实则超凡入圣,老成持重.如后主的名句:“离恨正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青平乐》);“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玉楼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往事已成空,还入一梦中”(《子夜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醉乡路稳宜频倒,此外不堪行”(《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等等,都是古今中外最典型的表离愁的名句.再看李清照的名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的叠字叠句更是绝妙千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只用了七个形容词连用,就构成了四重境界,传了难传之情,达了难达之意.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有亡国失家之痛,都有怀国念人之哀.尤其是李后主,读其词时,完全让人忘了他是亡国之君,而是同情他亡国失国之痛.如“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重”(《子夜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等等,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是多么真挚.再看“几曾识干戈”(《破阵子》)悔之晚矣!(他和故臣徐铉的谈话中谈到了“悔杀了潘佑、李平”的话);“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痛彻肺腑!(他给故人的信中说:“此中日月,只似眼泪洗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忧愁怎能随流水东去?流水已去,忧愁更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愁得痛得不知道身在何处,不知道是生是死的程度了.他亡国后,真是“人生长恨人长东”(《乌夜啼》).李清照生于礼部员外郎之家,嫁于丞相之后,丈夫连任太守,这是比较优裕高雅的生活.在北宋灭亡,仓促南迁,国事危亡的情况下,李清照发表了明智的政治观点,比如她不同意南渡建都,作诗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当时执政者的不满也流于笔端:“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怠欠刘琨”;尤其对一心想着议和的人表示不满:“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虽然李清照对当时的现实有清醒地认识,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她壮志难酬,因此她只能苦闷地看待这一切,将所有愤懑付诸于笔管.如:“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蝶恋花》),多么真挚的爱国情感,多么想恢复故国旧都啊!可惜英雄气短,壮志难酬.“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清玉案》)“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思乡之情何其浓厚?有家难回,何其苦闷?“春归秣陵树,人老健康城”(《临江仙》),回家无望,触景生情,两鬓白发,“更行更远还生”.“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老年人四海飘零,感叹时过境迁.“点滴霖淫,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丑奴儿》),水土不服,寝食难安.“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永遇乐》)国家危亡,风雨无时,怎不令人忧心忡忡?国破家亡,同声一哭,何其悲壮哉!李煜、李清照的人生遭遇让人同情,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又让人为之倾倒.他们的词是我国诗词史上的瑰宝,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注释:[1]【清】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零六条)[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21.[2]【清】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零六条):“李重光之词,神秀也.”[m].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21.[3]郭裕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80.[4]【明】杨慎.词品(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清】王士祯.花草蒙拾(卷一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9.[6]转引自康景媚.文坛奇女子——浅析李清照词风之转变[j].[7]陈大桥.诗话词话编[m].山东:明天出版社,1988年:151.[8]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09.作者简介:焦晓云(1980—),男,河北省定州市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陈静(19),女,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discussing theartful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of li yu and li qing-zhaojiao xiao-yun1,chenjing2(college of humanities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hebei,066004,china)abstract: li yu and li qing-zhaoare great poets of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school in our country in ancienttime.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li yu’s poems is “true”, a genuine feeling of his poemsshow unintentionally, less of reasonable forbearance: his former poems mainlywrote about the palace to seek pleasant of the living feeling; but the later mainlyabout the sufferings of losing his country, the feelings of the tears andblood. li qing-zhao is the mostoutstanding female poet in sung dynasty short after moving to south china .inher earlier period she expressed slightly bitter and astringent emotion in thepoetry concerning the great miss to husband and in her lyric poetry explicitlyunderlying passion of the great universe, the birds and beasts flower andgrass; in her later period mainly her masterpieces regardingthe sorrowfulemotion suppressed on her due to the state’s deterioration and husband’s death reflected the contents her sentimental processing and symbolized thecontemporary distress.keyword: ii yu; li qing-zhao;before and after state’s deterioration;artful character of poetry。
最新-浅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 精品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摘要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他把词作为抒发感情的重要手段,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感情真挚、直抒胸臆;不事雕饰,自然神秀;以景抒情,情景妙合;比喻贴切,生动感人;善用白描,刻画人物;高度概括,创设意境等特点,对后世词的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李煜词词风神秀淳美李煜,是五代时期南唐国主,他为人仁惠、有慧性、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突破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浓丽绵密、工于雕琢的浮靡风气,感情纯真深沉、语言精练隽永,意境高爽清明,无论是写帝王生活的声色豪奢,风情旖旎,还是写囚徒生活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都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形成了他特有的艺术风格,现浅论如下一、感情真挚直抒胸臆王国维认为词有真感情,才会有真境界,大画家徐悲鸿也有名言真感是一切艺术的渊源。
纵观李煜的全部词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真,无论是前期宫中的纵情享乐,还是后期囚居的悲苦心境,他都能大胆直率,不加掩饰、毫无顾忌的抒写出来。
在写情爱艳事、生活奢华方面,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等,虽然写的是侈纵的宫廷生活,君妃的声色游乐,但在富丽中饶有清致,逸乐中颇见真情。
再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中写他与小周后幽会,那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一向偎人颤,教郎恣意怜的大胆抒写,足见后主之情。
李煜后期,尤其是亡国后的词作,更表现了他在悲苦愁恨的生活中的深切感情。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赵宋皇帝派曹彬率兵打破金陵,灭了南唐,一夜之间,国破家亡,第二年李煜又被押送到汴京,刹那间,帝王变成了囚徒,天堂变成了地狱,生活的巨变带来了他感情的巨变,他把自己所特有的这种悲愁怨恨之情都艺术地浓缩在词的字里行间,真挚而强烈,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一)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一)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是北宋末年人,被尊号为南唐宝应天子。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位词人,其创作的词作充满了个人情感和艺术特色。
下面列举一些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1. 抒发个人情感
李煜词作表达了作者深切的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生活、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他以真挚的感情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2. 纵情抒怀的笔法
李煜词作具有纵情抒怀的笔法,他将个人的悲苦、忧愁、欢乐等情感都放在词作之中,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及对生活的思考。
3. 艺术形象的独特塑造
李煜词作中的艺术形象独特而生动,他运用丰富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形象,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使词作更加生动丰富。
4. 语言简洁、扣人心弦
李煜词作以语言简洁明快而脍炙人口,他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极
丰富的意境,读者读来常常扣人心弦,产生共鸣。
5. 唯美主义情怀
李煜词作中融入了唯美主义的情怀,他倡导人们追求一种理想化
的美好生活,对自然、爱情、人生、艺术等领域都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和向往。
总结:李煜词作以其个人情感真挚、艺术形象独特塑造、语言简
洁扣人心弦等特点,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优秀词人的卓越艺术创作水平。
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心情与情感,也展现了唯美主义的精神
追求,对中国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煜《虞美人》的艺术特色
李煜《虞美人》的艺术特色
《虞美人》是陆游的名作,是婉约词的开山之作,它集中体现了宋代婉约词的魅力,艺术特色如下:
一、语言优美。
《虞美人》之所以名震天下,首先是因它用语优美,富有诗意。
整个词曲,古雅纯朴、典雅洒脱,简练而按情画意,在抒情艺术上写出了抒情写实的完美和精妙。
二、情节深情。
《虞美人》中的情节是一连串的激情,它所体现的抒情思想就是千里情思、深沉的爱情景象。
表现了彼此之间的思念、互相牵挂,把主题情牵提升到一种心灵的深处,向人家暗示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最美深情。
三、哀怨璧人。
《虞美人》曲意楚楚,抒发出汉高祖刘邦和虞姬之间哀怨璧人之恋情。
它在使用古老词汇和流行文体上都兼收并蓄,情诗略带怨色,用细腻抒情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深情,整个曲调就像一支芳蕊束缚碎片的离心之韵,芳香飘渺。
试论李煜词的文学史意义
试论李煜词的文学史意义引言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字重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词风和才情著称于世,被誉为“李清照之后宋代第一名儿词人”。
本文旨在探讨李煜词的文学史意义,揭示其对中国文学及后世音乐文化的深远影响。
1.李煜词的时代背景李煜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动荡不安,各个政权更迭频繁。
面对混乱与不安,文人们常常把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以表达内心的愁苦及对乱世的不满。
而李煜的词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2.李煜词的艺术特色2.1感情真挚李煜的词以情感真挚著称。
他的词语表达深沉而动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他在词作中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描写,将自己流露的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产生共鸣。
2.2反映社会现实李煜词作中也折射出时代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
他对战乱、别离以及宫廷生活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描绘,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困境与不公。
2.3音乐性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音乐性的强大。
他注重词的音韵与韵律,选词考究,词调动听,给人一种乐曲般的感受。
他的词往往可以通过音乐来演绎,成为了后世音乐创作的重要素材。
3.李煜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李煜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的词作为南唐文化的瑰宝,对后世南宋文人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李煜的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影响了后世词人的创作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结论通过对李煜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李煜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远的文学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他的词不仅开启了后世文人以个人情感为创作主题的先河,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和内容。
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音乐艺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词曲虽苦,充满着李煜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爱情的追求,他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影响力将永存于世,成为传世佳作,为后人所传颂。
后人对李煜词作的评价
后人对李煜词作的评价李煜,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的词作情感深沉,表现手法独特,语言风格鲜明,堪称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以下是对李煜词作的评价:1.内容情感李煜的词作以表现情感为主,尤其是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体验。
他的词中既有对爱情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内容丰富多样。
他的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材,抒发出对人生的种种感慨。
在词中,他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情感世界。
2.表现手法李煜的词作表现手法独特,富有艺术魅力。
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等方式来表现主题。
他的词中常常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同时,他还善于将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形式融入词中,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3.语言风格李煜的词作语言风格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他的语言简洁明了,优美动人,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性。
他的用词精准,常常以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和情感。
他的句子结构灵活多变,既有长句也有短句,既有对偶也有排比,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4.成就认可李煜的词作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评价。
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李煜词”,与苏轼、辛弃疾、柳永等著名词人并列。
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和演唱,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
同时,他的词作也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了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总之,李煜的词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等都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浅论李煜词的修辞艺术与意境
1 在于内容的真实性填词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作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自觉不自觉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吸取营养,提炼素材,并把他们溶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李煜的词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李煜的词明显地可以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虽然他是宋主的附庸,但仍然是一国之君,过着奢侈淫逸的享乐生活。
他的所见所闻自然流露,所以他的词大都与他的颓废的生活一致,虽然在创作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技巧,但由于内容的限制,作品都呈现出花间的气息。
李煜词的代表作大都出现在后期,亡国以后其词则转为感伤、沉痛之音。
李煜作为阶下囚时才对政治人生有深一层的领悟,感到了往日生活的舒适,精神的自由,故国江山的可爱,并对过去的种种错误产生悔悟,一切尽去,一切趋于毁灭。
在这种沉重而又绝望的情感中,李煜直抒胸臆,不加雕饰产生出来的作品,形成了感伤低沉的消极情调。
李煜词深刻地反映了他的生活环境,根据其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把他的词分为三类,但无论哪一类都体现了其真实性,并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一类,艳情生活型。
早期作品中多属此类,反映了南唐小朝廷的宫中享乐生活和艳情遭遇,但却避免了传统宫体诗中的腐朽昏庸味。
如《一角斗珠》(晚妆初过)、《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等。
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透露着“人间色彩”、人间的情调、人间的思绪、人间的爱恋。
《玉楼春》上阙(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描写春夜宴乐的情景,语言形象生动,真是读其词如临其景,如看“明肌雪”句可联想到嫔娥晚妆初了的情景,读“鱼贯列”句,可知嫔娥们翩翩走来的情景,闻其声给人以真实之感,“人味”很浓。
第二类,离情别绪型。
词人真切地抒写了自己在社会动乱生活中的内心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离别情绪方面。
李煜被俘前和被俘后的作品,都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反映,如《捣练子令》(深院静)、《清平乐》(别来春半)、《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
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是南唐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作大多描绘了离愁别绪、流亡异乡、宫廷生活等主题。
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如下:
1. 灵动细腻:李煜词作的感情描写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微妙的情绪变化。
他运用独特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能够直触人心。
2. 凄凉忧伤:李煜的词作多写离别、疾病、贫困等凄凉忧伤的主题,表达了他作为流亡皇帝的痛苦和悲伤。
他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无奈与思索。
3. 妩媚华丽:尽管李煜词作的主题多是忧伤的,但他的文字却妩媚而华丽。
他善于运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词句富有色彩和音乐感,令人耳目一新。
4. 抒发自我情感:李煜的词多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他将自己的心情和经历融入到词作中,表达了自己对荣华富贵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受。
李煜词以其灵动细腻、凄凉忧伤、妩媚华丽和自我情感抒发等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
李煜后期词的艺术特色
摘要李煜的词以亡国被俘为界限,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词描画精细却摆脱不了花间词旧套,后期词坦率真实且意境深远,以伤感为基调,后期作品,可以说是代表了他诗词创作的最高成就。
本文着重从后期的词为分析对象,深层地赏析李煜的词。
关键词:李煜后期词艺术特色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后期词的艺术特色南唐,在五代时期偏安江左,曾是一个安定、繁荣的小王朝。
在这个王朝里,君臣上下都酷爱文学,形成独具特色的南唐词。
而李煜,则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词人。
李煜生于一个文学环境极佳的家庭里,其父李璟及其两个弟弟都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他的两位夫人也都精于音律,能歌善舞。
李煜本人更是多才多艺,他“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文学艺术家。
李煜的词和他的人生道路、政治命运一样,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
吴梅《词学通论》云:“读李后主词,分为两类,正当江南荣盛之际,虽寄情声色,而笔意自盛馨逸,此为一类,至入宋后诸作,又别为一类,其悲欢之情故不同,而自写襟抱,不事寄托则一也。
”前期的宫廷生活是李煜一生中最快乐和开心的美好时光,在他年少生命中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痛苦困境,更不能意识到国破家亡的滋味,因而前期词主要写宫廷享乐生活和男女艳情,如其《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纵情声色,这正是他前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虽然本质上不脱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旧套,但人物感情真挚自然,格调也较花间词为高。
与前期词不同是,李煜后期的词意境深邃,受到后人的推崇。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始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遥遥已开宋朝的豪迈之风。
降宋以后,李煜由夜夜笙歌的风流帝王变为孤寂凄凉的阶下囚,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头脑开始清醒。
思念故国的忧愁,亡国之痛,屈辱的生活,沉郁凝重的心境,成为他后期词所抒写的主要内容。
读李煜的词,就像倾听了他最真实的心声,字字血泪,让人感伤,叫人同情。
试论南唐词人李煜及其艺术成就
试论南唐词人李煜及其艺术成就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年-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诗词成就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阐释了一代后主的盛衰荣辱,他一心Saucourt洛佐瓦诗词文学的深海,却习于关心朝政和国家大事,对于身兼一个皇家的他,他从并无鹤立群雄当皇帝的心思。
然而,历史总讨厌上开这样那样的笑话:在南唐王朝皇帝的继承人中,当时的中主李璟在辉祖李昪灵位前提过誓言“兄终弟及”,即为把皇位托付给其弟景遂,但因为李煜的哥哥弘冀即为李璟的长子当时立下了战功,就公弘冀为太子了,“兄终弟及”的事就多年未提。
但是李煜的哥哥弘冀与其父李璟的性格就是存有天壤之别的,弘冀为人果断刚毅,权力欲极强,所以总会使正在当皇帝的李璟不令人满意,李璟便又想到兄终弟及的事情。
李弘翼害怕父亲遵从誓言将皇位托付给叔父,便秘密的将自己的叔父景遂枪杀了,尽管如此李弘冀还是未能当上皇帝。
为什么呢?因为历史毕竟就是历史。
一门心思想要搞皇帝的他居然在叔父死去了之后没有几月也跟著回去了。
那么我们的主人公李煜就顺应大局接下了这个南唐的烂摊子做起了皇帝。
李煜当了皇帝之后,便给北方的宋朝写了一封《即位上宋太祖表》。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李煜接下来的的确是一个烂摊子,这个同时也表达了他无意做皇帝。
这一点在以后的皇帝生涯中也能够体现,因为李煜的优柔寡断,使得他犯下了许多政治错误——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杀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一)前期词的艺术特色李煜早期创作的词,从题材上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那女情爱的,另一类是描写他酣歌醉舞、豪华享乐的宫廷生活,还有一类就是人世间离愁别恨的描写。
这三类词虽说在题材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却共同体现着者李煜早期词的艺术特点和成就。
1、擅于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比如在《菩萨蛮》中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女子偷偷地去幽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在一个幽深寂静的夜晚,李煜用,“刬袜”,以袜贴地,这样的动作来展现少女的轻盈步伐和左顾右盼神情。
下阕中“见”、“颤”、“难”、“恣意怜”,几个字将少女的所有感触直截了当地显现出来,情真景真,毫无伪饰。
在这首词中李煜抓住了一个处于热恋中少女渴望与情人幽会的却又害怕被发现的心理特征,生动的塑造出了一个热恋少女的形象。
而用这样短短的四十四个字,就能勾画出如此巧妙的细节,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充分地说明了李煜前期爱情词已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2、语言格调清新婉丽,单纯明净,不加雕饰。
李煜前期词具有清新的语言特色。
他善于吸取民间语言,化俗为雅,给词的语言曾家一种清新,自然地风味,从而增强了词的生命力。
诗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李煜的词语言质朴无华、自然清新,他几乎不用典,语言通俗易懂,读来很有民间文学的气息。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如“ 些儿个” 、“ 匆匆” 、“ 无奈” 、“ 还似” 、“ 自是” 一类民间俗语,到了他的词里就形神兼备了。
另外像《一斛珠》(晓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等这类的词,写的都是宫廷生活和艷情生活,一般说来,是免不了要用金碧辉煌的装饰和香粉胭脂的涂抹的。
可是,李煜在作品中却是摒弃了许多雕琢、装饰,用的都是单纯、明净的句子。
3、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简短的语句概括丰富的内容。
李煜《虞美人》艺术手法赏析
李煜《虞美人》艺术手法赏析这首词采用的是比兴的艺术手法,它不仅表现出离愁别恨的缠绵悱恻,而且将自己心灵深处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就其艺术构思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前两句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结构上并无甚特殊之处。
如果与作者其他词的结构比较起来看,也不外乎就是从昨天写到今天,又从今天回到昨天。
这种结构方式已经运用得很熟练了,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是这两句所包含的内容却很值得注意。
“春花秋月”是从大处落墨的,它是与时间紧密相联系的,“往事知多少”则是从小处着眼的,它是与历史长河中的某个阶段相联系的。
因此,这两句既是从整体上着眼,回顾过去;同时又是从细部着笔,点染未来。
这样,整个结构就给人以“大处落墨”而“小处着眼”的感觉,避免了单纯的回顾与单纯的展望之嫌,使得上下片浑然一体。
至于它所用的比兴手法,更为典型。
所谓“春花秋月”,是以美好事物的代谢为喻,实际上也是以个人的悲欢离合为喻,来寄托或表现人生的哀伤和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它似乎是由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引起感触而触发议论,而其实际上则是用美好事物的消逝、衰败来比喻昔盛今衰,昔乐今哀。
因而这两句的内容既丰富,意境又深远,还能引起读者对社会人生的联想,加深印象,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但第三、四句笔锋一转,突然改用三言两语写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种从国家到个人,再由个人到眼前景物的跳跃,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常见的。
李煜以后的李璟、李煜、冯延巳等人都曾有过这种写法。
这种跳跃的结果,便是避免了那种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体的抽象的议论,而是形成了委婉曲折、跌宕多姿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
同时,这两句从月光的皎洁到朱颜的憔悴,进而联想到江水的东流,从而暗示出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也颇有深意。
而这种感慨,正是借助“春花秋月”的描绘而发的。
李煜词艺术特色论文
李煜词艺术特色论文摘要:李煜堪称中国古代文坛的绝代才子。
他的词虽然容易把部分读者带入低沉的伤感情调之中,但他的作品在生活深度上、艺术表现力上、美学表现形式上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对后代词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研究李煜,学习他的作品时要特别注意他的伟大文学成就。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他即位之时,南唐靡弱,李煜一方面对自己朝廷的存亡忧虑不安,另一方又不思进取终日沉湎酒色,就这样做了十余年的皇帝。
最后宋朝终于灭亡了南唐,李煜从此便被囚禁起来,受到百般侮辱,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日子。
这种生活的巨变使李煜在词创作方面的才气充分表露出来,成为一代词宗。
难怪有人评吊说“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命运的陡变使李煜在词创作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下面就五个方面简单分析。
一、感情深厚、强烈、感人李煜被囚后屈辱的生活使他体味到常人所体味不到的那种生活滋味(从皇帝到囚徒),这就使他把悲伤表现得分外真切,格外沉重,进而在感情上震撼读者扣人心弦。
我们来看其千古绝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综观全词,完全是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词中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
其感情是那样的纯真而深挚,又是那样的强烈而浓厚,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直抒亡国之恨,真可谓史所罕见。
二、不假雕饰、纯用白描李煜的词特别是后期的词(做囚徒以后)洗尽了铅华,摆脱了尘俗的浓装艳抹,使人觉不到其雕饰的痕迹。
使我们读者感受到的都是作者从自己内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内心痛楚感情流露全是脱口而出,句句如口语,如诉如泣。
试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他“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文学艺术家。
他著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遗诗18首,词30余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词.李煜的词同他的人生道路、政治命运一样,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以王子和国主的身份、地位进行创作的时期。
他前期词的创作,内容题材上也主要是描写和表现他在宫中的富贵享乐,宫廷爱情生活。
如《玉楼春》“晚妆处了明肌雪”,《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等,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
后期则是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由座上皇沦为阶下囚的创作时期。
这个时期尽管只有短暂的两三年时间,然而李煜却经历了巨大的生活变难,饱尝了丧家丧国,被俘囚的奇耻大辱和深切悲痛,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体验和认识也得到了巨大扩展和丰富。
因此李煜这个时期词的创作在内容题材上便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即由前期的表现宫廷享乐生活转向抒写王国的哀思惨痛。
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乌夜啼》“无颜独上西楼”,《望江南》“多少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都是他后期用血泪凝成的佳作绝唱。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煜在后期词的创作中,还能在咀嚼和书写个人不幸痛苦的基础上升华到对宇宙人生的哲理体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至深,遂变伶公之词为七大夫之词”,“后主之词,正所谓以血书者也”。
当然,这里的感慨至深,“血书”是指李煜词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但是,大凡杰出的艺术作品,其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特别是象诗词这样的文学体裁。
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形式,单就思想内容而言是不会产生如此巨大而久远的影响和魅力的。
可以这样说,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成就,更多地决定于他的艺术成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李煜词的艺术成就及特色进行探讨。
大致来说,李煜的词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李煜词的突出特点是情真,其词都是由自己亲身感受出发,大胆抒写,无拘无束。
作为一国之君,对与小周及宫女之间的情爱艳事,骄奢淫的宫廷生活,并不在乎皇帝的尊严,而是照实写出。
作为阶下之囚,决不考虑君主的猜忌,而是直抒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这无不显示其真诚直率的个性和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不虚伪,不做作,悲喜皆出天性。
在写情爱、淫侈方面,就拿《菩萨蛮》中写他与小周幽会来说吧,在“花明月黯”、“薄雾轻笼的深夜,一个女子提袜鞋,偷偷地去与情郎幽会,那“一向偎人颤”,“教郎恣意怜”的大胆抒写,其感情是真挚的、炽热的。
同一词调的“蓬莱院闭天台女”,“铜簧韵脆锵寒竹”,虽手法稍异,但前首的“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与后首的“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写出的都是一片挚情。
又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中对舞厅的豪华布置,通宵达旦在狂欢,宫女醉后的娇态,都毫无掩饰,并不给腐朽淫靡的帝王生活戴上种种堂皇的面具。
至于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囚虏之苦,人生之恨,则更是直抒胸臆,是从肺腑流出,是灵性纯真的表现。
以《破阵子》为例:“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于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垂泪对宫娥”。
开头两句,概况南唐历史和疆域,咏叹故国山河壮美,三、四句是作者对往昔帝王生活的回想追忆,包含着对旧宫的留恋和眷恋,更与现实处境构成强烈比照,意在透露今日处境多么悲惨。
“几曾识干戈?”是痛定思痛的自责。
下片则是国破家亡,沦为臣虏的实景预测,身体消瘦,鬓发斑白,而城破国亡被迫离开祖宗创业之地、祭祀之地时,最令人悲伤的,并不是悲壮的政治、军事事件,而是教育坊的乐工演奏着别离歌,无限悔恨也不能向人表白,只能对宫娥垂泪作别!这是多么真实、坦率、具体、明朗的自白!再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篇作者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转而向人发号“往事知多少?”回想昔日江南故国的豪侈生活,都消逝了,化为虚幻了。
三、四句则完全是以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表现出后主任情放纵、无所顾忌的个性和他纯真而深挚的感情。
下篇遥望南国,“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只是曾在栏边砌下流连乐欢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神韵风采。
最后,悲愤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
人生之愁如一江春水,不舍昼夜,奔流不息,连绵不断。
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愤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之势。
如此大胆的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李煜词的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这个特色在《虞美人》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二、语言自然,明净凝炼境界阔大李煜词在语言方面较前人有所突破。
他在词作中大量使用日常用语,语言生动晓畅,自然真率,言简意丰,而且感情浓郁深挚,发人深思,体现出传情、朴素、凝炼的特点。
如《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句,语言浅近,平白如话,却一下子将读者带入孤寂凄凉的意境中,令人感同身受——月无语,人亦无语,何等凄清难耐啊!又如《一斛珠》(晓妆初过)写歌女“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葺,笑向檀郎唾”,全是口语,却生动刻画出歌妓娇态可掬、富有情趣的形象,也反映出词人心中的深情爱意和迷醉情态。
李煜的词有相当复杂的生活内容,或离情,或艳事,或狂欢,或亡国之痛,或故国之思,也有各中各样的表达方式,然而他所运用的语言,也是单纯明净、精练准确的。
如前面提到的“晓妆初过”、“红日已高三丈透”、“花明月黯笼轻雾”等首,写的都是宫廷的豪华与艳情生活,可是李煜却摒弃了许多装饰、涂抹的写法。
入宋以后,由于身份地位、思想感情的转变,表现手法也更加熟练,对于艺术语言的创造达到了更高地境地。
如“人生悉恨何能免”、“多少泪”、“闲梦远”、“春花秋月何时了”、“帘外雨潺潺”等首,把许多不容易说出的内容竟脱口道出,随笔写成,虽直白朴素,却意境阔大,感慨极深,有强的感染力,从而成为李煜词的独创风格。
三、注重细节,生动传神李煜前期的词,或写自己的闲愁之情,或写宫女的内心世界,无不写得惟妙惟肖,体察入微,这主要是作者善于恰当地选择与刻画一些典范细节,如《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
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词,写了花明月暗,薄雾迷漫,月光朦胧的深夜,一痴情女子与情郎偷偷相会,怕被别人发现,精灵的女主人公手提金缕鞋,只穿袜子,轻轻挪动脚步,唯恐发出声音,惊动别人。
一见情郎,就“一向偎人颤”一“偎”一“颤”,将女主人公的大胆、急切而又炽热之情,内心的激动和急切相会的心态表现出来。
再如他的《一斛珠》“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残殷色可,怀深旋被醪宛。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写了主人公的活动——早上梳妆好了,注了些沉檀,向人微微地露出舌尖,张开小口唱了歌;喝了点酒,酒沾了罗袖污了口,喝多了就娇困地靠在绣床上,嚼嚼红绒,笔着向心爱的人吐出。
作者把主人公的形貌、情态、声音、笑容乃至撒娇、唾绒的细微末节都活灵活现地在读者面前搬演着,加强了作品活跃的气氛,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当然,李煜入宋后,此法似不再用,而是摄取最能体现生活情景的物象,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凝练的语言来描摹物象,抒发情感了。
四、以景抒情,情景妙合李煜是抒情能手,他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诗歌情景相谐这一传统写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他无论写什么样的情,都有相应的景物与之相交融,构成一种统一的情调,和谐的色彩,特有的意境。
红日三丈,金炉香兽,红绵地衣,佳人金衩,狂物醉酒,别殿萧鼓中显现的不正是宫廷之乐吗?那月黯花明,轻雾笼罩,画堂清宵,不正是男欢女爱的美好去处吗?那梦中花月春风之时的“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上苑之游,不正是故国之思吗?那花开花落,月东月西,杨柳春风,莺啼燕舞,秋风苦雨,静院空庭,魂游梦回,不正是真切而又凄苦的离愁别恨吗?就其具体方式而言,有由景及情者,如《乌夜啼》之“林花谢了春红”,《谢新恩》之“樱花落尽阶前月”;有由情及景者,如《望江南》之“多少恨”,《之夜歌》之“人生愁恨何能免”;有情归于景者,如《谢新恩》之“邕邕新雁咽寒声,悉恨年年长期似”。
又有全词以景为主,或以情为主,或以景喻情,或以象情,或以景状情等,这里以《捣练子》为例:“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胧!”这首词是写离别感受的,共二十七字,作者把许多足以牵动离情的景象——院静、庭空、寒风阵阵,砧声断续,月照帘拢都集中起来,向这不寐人侵袭,景物凄凉,离别难堪。
“夜长”愁夜长;人不寐,愁难排遣;“数声”砧声不止,愁思难平;“月到帘拢”,月色朦胧,人更凄苦,通篇无点题之笔,但处处写离情,情含景中,景中透情,情与景达到高度交融与和谐统一。
五、梦幻交织,对比达情善于将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对比手法表达情感,是李煜的显著特色之一。
据统计,李煜现存30多首词中,竟有14首有关梦境的描写,而且多是梦的美好与现实的凄苦相对比。
如《谢新恩》中以“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写离情之苦;《子夜歌》中以“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写亡国后的人生幻灭之感;《望江南》以“往昨夜梦魂中”的南国美景和上苑之游,写身为臣虏的故国之思。
但梦是美好的,而失去的故国却不再来了,“故国梦里归,觉来泪垂!”不写梦的作品中,也多有反差对比在其中。
如《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雕栏玉砌”之良辰美景与悔恨、愁怨之情相比照;《破阵子》中“凤阙龙楼”、“玉树琼枝”之繁华与今日“沈腰潘鬓销磨”相比照都是能体现这一特征的。
六、比喻贴切,形象感人对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的巧妙运用,是李煜词的又一特色。
如以细雨喻愁之多;如以“水长东”比“人生长恨”;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打击,喻昔日美好生活的飞逝一去不返;以“一梦浮生”喻人生的空幻。
再如《清平乐》中,“砌落梅如雪乱”,不仅形象地写出梅花飘散似乱雪纷飞,而且更令人感到词人内心如飘雪般寒冷。
一个在飘梅如落雪的境界中佛梅出伫望,睹物自伤的形象就生动地展现出来,极具诗意美。
尤其是作者善于以具体形象之物喻抽象难言之情。
如以“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喻无穷无尽之愁恨;以“剪不断,理还乱”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形象化,突出了离愁连绵不断、复杂、难以抑制的特点。
在《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采取设问的形式,以东流无尽的浩荡江水,把难以名状的无限愁怨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使全诗的抒情达到顶峰,供读者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