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顶片帮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样本
井巷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

井巷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近年来,井巷冒顶片帮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本文将从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井下采矿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策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一、井巷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井巷冒顶片帮事故是指井下采矿过程中,矿山顶板、煤岩片帮等突然塌陷、落石或成片冒落的一类事故。
这类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煤岩层结构不稳定。
煤矿采掘过程中,煤岩层的变形和破裂会导致煤岩结构不稳定,从而导致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2.采掘工艺不合理。
一些采矿企业在采矿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采掘工艺不合理,导致煤岩结构破坏,顶板不稳定,使冒顶片帮事故频繁发生。
3.储煤条件较差。
一些煤矿储煤条件较差,放煤放水不规范,煤层顶板容易受到侵蚀,影响顶板稳定性,导致冒顶片帮事故。
4.采掘面支护工作不到位。
一些矿山在采掘面进行支护时,存在支护不够严密、支柱不够结实、帮板未及时加固等问题,使得顶板受力不均衡,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二、井巷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措施为了防止井巷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提高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合理布局矿山、科学规划采掘过程,避免对煤层结构的破坏,维护煤岩层稳定性。
2.加强煤层测量,准确掌握煤岩层结构和煤层变形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采掘措施。
3.合理安排采掘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采掘,对煤岩层造成过度剥落、破坏。
4.对储煤洞口和伸缩接口进行加固,防止煤岩顶板受到侵蚀导致冒顶片帮事故。
5.加强对采掘面支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支柱合理布局、支护牢固、帮板加固等。
6.及时检查井下人员安全状态,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井巷及时进行限制或关闭,确保人员、设备安全。
7.加强井下安全培训,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313-100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掘进工作面迎头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一)、掘进工作面迎头冒顶事故的原因1、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将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如果支护不及时,该岩块可能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而冒落。
2、掘进迎头附近支架已支护部分的顶部存在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的岩块,一旦支护失效,就会冒落造成事故。
(二)、掘进工作面迎头冒顶、片帮事故的防治措施1、根据掘进迎头岩石性质,严格控制空顶距。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3、在地质破碎带或层理裂隙发育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在掘进头附近应采用拉条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中柱以抗突然来压。
二、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1、压垮型冒顶是因巷道顶板或围岩施加给支架的压力过大,压垮了支架,从而导致巷道顶部已破碎的岩块冒落。
2、漏垮型冒顶是因无支护巷道或支护失效(非压坏)巷道顶部存在游离岩块,这些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冒落,造成事故的发生。
冒顶片帮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冒顶片帮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冒顶片帮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事故,很多时候是由于煤矿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缺乏专业的煤矿安全管理人员、采煤工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
这里,我们将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采煤作业规范等方面,分析冒顶片帮事故常见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1. 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健全很多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只是口号喊得响,实际执行情况却不到位。
比如,煤矿企业在采煤作业中,规定采煤机必须每班检查切割头,但是实际执行却不符合要求。
2.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领导或者负责人不注重安全生产,往往让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企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该共同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制度到位。
3. 基层管理薄弱煤矿企业基层管理薄弱,安全生产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够细致,紧急情况处理不灵活,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防止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煤矿企业需要积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安全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基层管理上要加强培训和监督力度,保证管理层级之间信息的畅通。
二、采煤作业规范不到位1. 采煤工人注意力不集中采煤甲板上的采煤工人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采煤操作不规范,也更容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采煤工人应时刻保持警惕,切记勤检查、勤保养和勤维修,为预防冒顶片帮事故提供有力保障。
2. 煤层断层和裂隙较多在煤矿生产中,断层和裂隙是较常见的现象。
由于煤层断层和裂隙较多,导致周围岩体不稳定,采煤工作时容易出现冒顶和片帮事故。
为此,应该在设计采煤方案时,充分考虑周围岩层的稳定性,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3. 采煤机使用不当采煤机是冒顶片帮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采煤机操作人员并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对采煤机的使用也不甚了解。
为了预防冒顶片帮事故,必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采煤机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也要规范采煤机的使用。
三、预防措施1. 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完善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每道标准,要求每位员工按照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行事。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

xx年xx月xx日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
冒顶片帮事故定义及危害冒顶片帮事故原因分析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发生冒顶片帮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结论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01
冒顶片帮事故定义及危害
冒顶片帮是指矿井、隧道、采场等处的顶部突然剥落、塌陷造成的事故。
冒顶片帮事故是矿山生产中的一种常见事故,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和爆炸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果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就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缺乏应急处理能力
如果企业缺乏应急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扩大和加重。
劳动组织不合理
如果企业的劳动组织不合理,如长时间加班、疲劳工作等,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Hale Waihona Puke 冒顶片帮事故定义冒顶片帮事故危害
冒顶片帮事故常常造成矿工被困井下,甚至导致死亡。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生产中断
社会影响
事故常常导致井下设备、生产资料等财产的损失。
事故常常导致矿井生产的中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常常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02
冒顶片帮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02
实施瓦斯抽放
对高瓦斯矿井实施瓦斯抽放,降低工作面的瓦斯浓度,预防瓦斯爆炸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加强顶板观测和预报
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定期观测和预报,掌握顶板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顶板管理。
预防矿井顶板管理不善
实施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
在顶板破碎或不稳定的情况下,实施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措施,提高工作面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强 化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 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生产安 全。
THANK YOU.
案例三
• 工程背景:某隧道工程位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 预防措施 • 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掌握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和水文资料。 •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 加强现场监管,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 对员工进行隧道施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应对策略 • 在遇到突发性地质灾害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 • 对于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冒顶片帮事故的危害
冒顶片帮事故常常会给矿井 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生产中断等严重后果。具体 危害包括
1. 人员伤亡:冒顶片帮事故 常常导致井下作业人员受伤 甚至死亡。特别是压顶性冒 顶和推垮性冒顶,容易造成 较大面积的岩块堆积,给人 员逃生和救援带来困难。
2. 设备损坏:冒顶片帮事故 可能导致巷道堵塞,影响通 风、运输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垮落的岩块也可能 对设备造成损坏或砸毁。
安全撤离
确定撤离方案
通知受影响人员
根据事故性质和范围,制定安全撤离方案, 包括撤离路线、避难所、医疗救治等。
通过各种方式及时通知受事故影响的人员, 告知他们撤离方案和注意事项。
组织撤离
撤离后的安置
按照撤离方案,有序组织受影响人员撤离危 险区域,确保他们安全撤离。
为撤离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难所和必要的医疗 救治和生活保障。
事故报告与处理
1 2
事故报告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 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和已采取 的应对措施等。
事故分析
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通用版)1.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在采矿生产活动中,最常发生的事故是冒顶片帮事故。
冒顶片帮是由于岩石不够稳定,当强大的地压传递到顶板或两帮时,使岩石遭受破坏而引起的。
随着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工作面空顶面积逐渐增大,顶板和周帮矿岩会由于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发生某种变形,以致在某些部位出现裂缝,同时岩层的节理也在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大。
在此情况下,顶板岩石的完整性就破坏了。
由于顶板岩石完整性的破坏,顶板下沉弯曲,裂缝逐渐扩大,如果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不当,就可能形成顶板岩矿的冒落。
这种冒落就是常说的冒顶事故,如果冒落的部位处在巷道的两帮就叫做片帮。
冒顶片帮事故,大多数为局部冒落及浮石引起的,而大片冒落及片帮事故相对较少,因此,对局部冒落及浮石的预防,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下面是引发片帮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
(1)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
采矿方法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是导致此类事故的重要原因。
例如,某矿矿体顶板岩石松软、节理发达、断层裂隙较多,过去采用了水平分层允填采矿法,加上采掘管理不当,结果形成了顶板暴露面积过大,冒顶事故经常发生。
后来该矿改变了采矿方法,加强了顶板管理,冒顶事故就有了显著的减少。
(2)缺乏有效支护。
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支撑力和顶板压力不相适应等是造成此类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

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协调 各部门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
事故后的调查和分析
事故原因分析
01
对事故进行详细的事故原因分析,包括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
管理原因等,为今后的预防提供参考。
总结经验教训
02
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
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
2023-11-10
目录
• 冒顶片帮事故概述 • 冒顶片帮事故案例分析 • 冒顶片帮事故预防措施 • 冒顶片帮事故应急处理 • 结论与展望
01
冒顶片帮事故概述
定义和类型
01
02
03
04
05
冒顶片帮是指矿井、隧 道、涵洞等场所的顶部 或侧壁在重力作用下突 然崩塌,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根 据发生原因和地点,冒 顶片帮事故可分为以下 几种类型
空顶,最终导致顶板垮塌。
03
预防措施
加强采空区管理,制定严格的采空区处理规定,及时支护和填充采空区
,防止形成大面积空顶。对于已经形成的采空区,应加强监测和维护,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案例三:矿压异常导致的事故
事故经过
某矿山在采矿过程中,遇到矿压异常情况,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 顶板大面积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
安全考核
应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 安全知识和技能。
04
冒顶片帮事故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1 2 3
明确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主体
通常由矿山企业或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应急 预案,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和启动条件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引言冒顶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它会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冒顶事故的片帮安全技术措施。
1. 片帮支护技术片帮支护技术是一种用于预防冒顶事故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通过在工作面进行支护,保持顶板的稳定性,降低冒顶的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片帮支护技术措施:•采用高强度锚杆支护:高强度锚杆可以提供更强的支护力,增加顶板的稳定性,减少冒顶的概率。
在选择锚杆时,应注意其强度和质量,确保锚杆能够承受工作面上的压力。
•安装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是一种特殊的锚杆,它可以通过施加预先设定的拉力来提供额外的支护力。
这种锚杆可以有效地增强顶板的稳定性,预防冒顶事故的发生。
•使用大直径锚杆:大直径锚杆具有较大的抗压能力和支护力。
在片帮支护过程中,使用大直径锚杆可以提供更牢固的支护效果,有效地减少冒顶的风险。
•加强片帮的防水处理:片帮表面的防水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顶板受水分侵蚀的风险。
水分是导致顶板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片帮的防水处理可以提高顶板的稳定性,预防冒顶事故的发生。
2. 片帮巡检和维护除了片帮支护技术外,定期进行片帮的巡检和维护也是预防冒顶事故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几个片帮巡检和维护的关键点:•定期巡视片帮:定期巡视片帮可以及时发现片帮的损坏和松动情况。
巡视应包括片帮表面的检查,锚杆的检查等。
•及时修复片帮上的破损和松动区域:一旦发现片帮上的破损和松动区域,应立即采取修复措施。
修复可以包括更换损坏的锚杆,加固松动的片帮等。
•注意片帮的强度和稳定性:片帮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冒顶事故预防的关键。
在巡视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片帮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固和修复片帮。
3. 矿工安全培训矿工安全培训是预防冒顶事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矿工安全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片帮支护技术的培训:矿工应接受片帮支护技术的培训,了解片帮支护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

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近年来,冒顶片帮事故在矿山领域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矿工的身体安全和生命安全。
为此,矿山公司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1.矿山地质条件不稳定:矿山区域地质条件特殊,地下岩层经过地壳运动和变化,可能导致地质构造不稳定,造成山体滑坡、地质变形和坍塌现象。
2.矿层开采技术不规范:矿山开采工程中,矿层开采形成的顶板、底板和支架固定结构物质承载能力不足,开挖超过稳定范围,导致顶板和底板发生崩落和塌陷,产生冒顶片帮事故。
3.设备和工具使用不当:常常有矿工在进行矿层开采的过程中,使用工具和设备不当,破坏了矿层的稳定,引发顶板和底板的塌陷。
4.人为因素:人为原因是造成冒顶片帮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如设备操作不当、架子安装不稳、离岗、违规操作等。
二、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矿山地质勘探:在矿山开采之前,要先进行地质勘探和分析,了解矿体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质,确定矿层的稳定情况,采取措施减少矿层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确保矿山开采工程的安全可靠。
2.规范开采技术:针对矿山的地质环境和采矿技术,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程和标准,规范矿层开采过程,确保采掘过程的顶板和底板固定结构的承载能力符合矿山开采的要求,避免因矿层开挖超过稳定范围而导致的顶板和底板崩落和塌陷。
3.实施安全培训:对矿工进行开采技术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增强矿工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
4.加强设备维护:按照有关规定,对采掘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有效作用,避免因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
5.落实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矿山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对矿山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控。
加强现场巡视,严格管控休息时间和上岗时间,预防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三、总结冒顶片帮事故是矿山生产中一种很严重的事故,它造成的后果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

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冒顶片帮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矿山事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条件变异和采矿过程中操作不当而导致的。
这种事故通常会对矿山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这种事故的发生,在进行矿山采矿作业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以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建议:1. 采用合适的采矿技术选择合适的采矿技术是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关键。
如果实地情况不允许采用某种技术,则应考虑其他适合的采矿技术。
例如,如果地质条件不稳定,则可以选择采用留层开采、混凝土支撑、切割支撑等方式。
2. 增强钻孔探测力度钻孔探测可以帮助矿山工作人员确定矿体的准确位置和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矿体结构。
为了增强钻孔探测力度,应该注意钻孔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所钻孔可以覆盖所有地区,尽量减少误差。
3. 坚持根据情况调整采矿方案采矿方案应该根据矿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矿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则应及时调整采矿方案。
有时候即使是根据原有采矿方案,矿工也需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地保证采矿效率。
4. 采取安全规范措施矿工在采矿时应该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工作。
如果有人员违反安全规范,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和培训,以此来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
5. 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采矿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内容应该包括设备的电气、润滑、制动、防爆、防尘等方面。
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6. 增加设备投资在进行采矿作业时,应尽量增加设备投资,为矿工提供更好的设备使用条件。
例如,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可以选择更高级别和更安全的设备。
总之,预防冒顶片帮事故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策略规划。
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注重采矿方案实施效果和机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等工作,都可以促进矿山工作的稳定进行并保障人员财产的安全。
冒顶片帮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冒顶片帮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冒顶片帮事故是指在矿山开采作业中,遭遇岩石冒顶或者采煤工作面坍塌的事故。
冒顶片帮事故是一种严重的矿山事故,不仅会对采矿工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预防冒顶片帮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针对冒顶片帮事故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1.矿区地质条件不稳定。
地质构造不规则、岩层倾斜、断层和节理等地质因素都会导致矿山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在地质构造复杂的矿区,冒顶片帮事故的风险更大。
2.矿井开采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矿井开采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对于矿石层的结构、厚度、硬度等因素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分析,进而导致在采煤过程中地层发生冒顶坍塌。
3.采煤过程中操作不当。
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措施不到位,或者采煤机、运输设备等机械设备运行不正常,都会增加冒顶片帮事故的风险。
此外,采煤面过度掏空,上下板石直接接触,也容易导致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4.不合理的采矿工艺。
在采矿工艺中,未采取合适的实施措施,比如不合理布置矿井巷道、不合理选择采场、不合理的支护方式等,都会增加冒顶片帮事故的风险。
针对冒顶片帮事故的常见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地质勘探和预测,对矿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尽可能避免在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区域进行开采。
同时,加强矿山地质监测,对地质异常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2.进行合理的矿井开采设计,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分析,选择合适的矿井开采方式。
并且对采矿工艺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对矿山地质的破坏。
3.采煤作业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措施完备可靠。
采煤机、运输设备等机械设备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规范作业操作,加强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采煤作业过程中不发生超度掏空等不合理操作。
合理选择支护方式,采取先行支护措施,及时进行支护压实,确保支护效果。
冒顶片帮预防、应急措施

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一、冒顶事故原因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
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
此时,如果顶板管理不当,支护质量不好,压力继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
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的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较多的则是现场管理不善所造成。
二、大冒顶事故随着矿井回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场控顶面积逐步加大,当厚度不大的直接顶逐渐塌落,而坚硬的老顶大面积悬露时,就在工作面顶板岩层形成一个自然压力拱,煤壁受压发生变化,造成工作面压力集中,此时,如果支架总支撑力敌不住顶板的压力就会出现大冒顶。
(一)大冒顶的预兆1.大冒顶出现之前,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响。
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时发出的声响,大则象闷雷声,即所谓的“板炮”,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响。
顶板岩层破碎掉碴并由少到多、由稀变密,顶板裂缝增加或裂缝加大,产生下沉现象。
2.冒顶前压力的增大,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片帮增多,电钻打眼和采煤机割煤时均能感觉到省力。
3.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大量折断。
使用金属支柱时,活柱快速下沉,连续发生咯咯的声响,支柱发颤,把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微微听到支柱受压的响声,容易出现“飞楔”现象,即顶梁柱被弹出或挤压。
4.含有沼气的煤层,工作面沼气含量增大,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
(二)大冒顶的预防措施1.回采工作面要适当加大支护密度回采工作面要适当加大支护密度以加强工作面的总支撑力,其目的是减少顶板下沉量和顶板的台阶下沉,下沉量小,顶板就比较完整,可减少或消除冒顶事故。
但支架过多,其架设和回收工作量大,工作面空间狭小,工作也不便,总支撑力多大合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计算出来后,值要略高一些。
2.掌握顶板周期来压规律在工作中要探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如果支架总支撑力只能适应当时顶板压力,当有周期来压时就会出现危险,在来压前要加强支护,增加支架。
冒顶片帮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进行采矿作业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 冒顶片帮事故的险情。一旦发现险情,应立即采取措施 进行抢险救援,以防止事故扩大和人员伤亡。同时,还 应加强对现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和应急处理能力。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铁矿冒顶片帮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事故经过
2015年6月,某铁矿发生一起严重的冒顶片帮事故,造成3名工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万元。
案例二
背景介绍
某煤矿位于山区,地质条件复 杂,经常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矿采用
注浆法对采场进行加固。
工艺流程
注浆法主要是通过将水泥、砂 、水等材料混合制成注浆液, 然后通过注浆泵将注浆液注入 采场顶板和两帮的岩石裂隙中
,使岩石更加牢固。
效果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矿成 功地预防了冒顶片帮事故的发 生,提高了采场的生产效率和 安全性。同时,注浆法的成本
地下水变化与冒顶片帮事故的关系
地下水对岩石物理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使岩石软化,降低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容易产生裂纹和破碎,进 而导致冒顶片帮事故。
地下水对地压平衡的影响
地下水的流动和变化可以改变地层的压力平衡状态,使岩石变形和位移,从而引 发冒顶片帮事故。
03
采矿方法引起的事故
采场布置与冒顶片帮事故的关系
1 2
不合理的回采顺序
不合理的回采顺序可能导致顶板暴露面积过大 或应力集中,从而增加冒顶片帮事故的风险。
回采速度过快
回采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顶板暴露时间过长,从 而增加冒顶片帮事故的风险。
3
缺乏对地质和顶板条件的了解
不了解回采过程中的地质和顶板条件,如岩石 性质、地质构造和顶板稳定性等,可能导致冒 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井下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及措施

井下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及措施井下冒顶片帮事故是指在矿井或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由于冒顶片帮(岩石块体)的脱落或崩塌,导致工人受伤甚至死亡的悲剧。
这类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井下作业带来巨大的危险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原因和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1.1 岩体力学性质不稳定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岩体力学性质不稳定。
岩石的力学性质与其结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岩体存在裂隙、节理等缺陷,并且受到地壳运动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出现冒顶片帮的情况。
1.2 采掘方式不当采掘方式的不当也是井下冒顶片帮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采矿工程中,如果采用了不合理的爆破方案、过度开采或过度挖掘等方式,就会导致冒顶片帮的发生。
此外,工作面的支护不够牢固,也会增加冒顶片帮的风险。
1.3 管理不善井下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还与管理不善有关。
这包括对岩体稳定性的监测不及时、设备维护不到位、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
如果管理层对井下作业的安全风险没有足够重视,就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二、措施建议2.1 岩体勘察与评估为了防止井下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必须在工程设计前进行岩体的勘察与评估。
通过对岩体的地质、构造、裂隙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岩体的稳定性,为后续的采掘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还应该根据岩体的特点,合理选择采掘方式和支护措施。
2.2 加强工作面支护工作面的支护是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采矿作业中,应该采取合适的支护方式,如木方、钢架、锚杆等,增加工作面的稳定性。
此外,还要加强对支护材料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2.3 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为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必须加强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岩体力学知识、采矿工艺、紧急避险措施等。
同时,还要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习,提高工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只有工人具备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预防井下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井巷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

井巷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井巷冒顶片帮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危险事故,一旦发生,会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井巷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工作。
本文主要从井巷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1.煤层结构和力学特性:考虑到煤层结构和力学特性非常复杂,主要取决于岩层构造、煤层岩性、煤层岩石的物理机械特性等。
由于煤层存在不同级别的应力构造,因此,煤巷的围岩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应力影响,导致出现井巷冒顶片帮的情况。
2.工艺参数:煤炭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的工艺参数,如开采方法、掘进方式、顶板措施、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等等。
科学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减少井巷冒顶片帮的发生,而不合理的工艺参数则会增加井巷冒顶片帮的风险。
3.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违章操作、自残行为等,因此也会增加井巷冒顶片帮的危险程度。
例如,一些驾驶员为了提高采煤效率而进行的急加速、急刹车等行为,往往会对井巷冒顶片帮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二、预防措施1.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为了降低井巷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率,首先必须科学合理地构造开采方案,包括采煤方法、掘进方式、顶板措施和支护参数等等。
开采方案必须基于煤层结构和力学参数,分析和计算顶板的各种应力情况,科学设计和实施支护方案,并在此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员和机械设备。
2.加强职工培训:由于井巷冒顶片帮事故往往涉及到职工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职工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变技巧,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损失和危害的程度。
3.加强巡检管理:为波卡增强对井巷冒顶片帮方面的管理,必须加强巡检管理工作。
巡查人员应该重点关注井巷顶板的状态,检查支护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4.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为了减轻井巷冒顶片帮事故的危害,必须配置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一、掘进工作面迎头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一)、掘进工作面迎头冒顶事故的原因1、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将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如果支护不及时,该岩块可能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而冒落。
2、掘进迎头附近支架已支护部分的顶部存在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的岩块,一旦支护失效,就会冒落造成事故。
(二)、掘进工作面迎头冒顶、片帮事故的防治措施1、根据掘进迎头岩石性质,严格控制空顶距。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3、在地质破碎带或层理裂隙发育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在掘进头附近应采用拉条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中柱以抗突然来压。
二、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1、压垮型冒顶是因巷道顶板或围岩施加给支架的压力过大,压垮了支架,从而导致巷道顶部已破碎的岩块冒落。
2、漏垮型冒顶是因无支护巷道或支护失效(非压坏)巷道顶部存在游离岩块,这些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冒落,造成事故的发生。
3、推垮型冒顶是因巷道顶帮破碎岩石,在其运动过程中存在平行巷道轴线的分力,如果这部分巷道支架的稳定性不够,可能被推倒而发生冒顶。
(二)、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1、在可能的情况下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并尽量避免采动的影响。
2、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
3、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
4、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支架施工时要严格按工序质量要求进行,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
5、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
6、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7、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冒顶片帮事故常用因素及防止办法
矿山顶板岩体冒落事故,依其冒顶片帮范畴和伤亡人数,普通可分为大冒顶、局部冒顶、松石冒落三种。
大冒顶普通发生在属沉岩矿种开采矿山,冶金矿山较少发生。
局部冒顶和松石冒落,并统称冒顶事故。
此类冒顶事故多发生在如下几种状况:在顶板比较破碎工作面;在岩层层理、节理、断层比较发育易离层工作面;在矿井、超深矿井、爆破通风后排除工作不当工作面。
冒顶事故发生,普通与矿山地质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关于。
按事故分类记录资料,属于生产组织管理方面因素占45.6%,属于物质技术方面因素占44.2%,属于冒险作业等因素引起事故仅占10.2%。
(一)生产组织管理方面
1.采矿办法选取不合理
采矿办法选取不合理是引起冒顶事故一种重要因素。
2.顶板支护办法不合理
采场工作面或大断面掘进,支护办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是导致冒顶事故另一种重要因素。
当工作面附近顶板岩石比较破碎,构造比较发育时,支护办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极易燃易爆导致顶板突然冒顶或片帮,引起事故。
3.浮石解决不当
巷道内松石冒落多半发生在距工作面10米以内,采场内松石冒落
多半发生在采场顶板并不太高状况下。
浮石解决不当,排除工技术不纯熟,检查不周,疏忽大意甚至没有检查,是导致冒顶伤亡事故因素之一。
浮石解决不当所引起伤亡事故,大多是由于浮石解决前对工作面顶帮缺少全面细致检查,以及浮石解决时站立位置不当和排除工技术不纯熟等导致。
4.防护用品使用不当
在矿井内工作时,由于没有对的使用防护用品而使冒顶事故扩大化事例常有发生。
5.人员管理跟不上
一是井下使用新工人多,对井下作业环境不理解,又缺少安全知识技能培训,新老交替衔接不上,不能及时有效地“敲帮问顶”而引起事故。
二是井下管理人员对顶板管理不注重,没有行之有效顶板管理办法和监督约束机制,以致顶板管理松懈,无人员伤亡小冒顶事故不断,有人员伤亡冒顶事故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冒顶事故防止办法
1.及时调节采矿工艺,保证合理暴露空间和回采顺序,有效控制地压。
要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和采矿办法实验研究,对原设计采矿办法不断进行改进,找出适合本矿山不同地质条件下高效安全采矿办法,加大采矿强度,及时解决采空区。
要控制好采场顶板稳定性,必要要有一种合理开采顺序,因而要合理拟定相邻两组矿脉回采顺序;要依照
不同地质条件和采矿办法,严格控制采场暴露面积和采空区高度等技术指标,使采场在地压稳定期间采完。
2.要加强顶板检查、观测和解决,提高顶板稳定性
顶板松石冒落往往是导致人员受伤重要因素。
对顶板松石检查与解决,是一项经常性而又十分重要工作,必要固定专人按规定制度工作,才干保证顶板安全生产,防止松石冒落顶板事故发生。
对某些危险性较大采场,在技术、经济容许条件下,应尽量采用科学办法观测顶板。
当前国内较经济简便观测手段有光应力计、地音仪及岩移观测等。
要观测摸索不同岩石岩移规律,科学地掌握顶板状况。
对已发现不稳定工作顶板,要及时进行解决,并尽量采用科学有效办法(如喷锚支护等)防止冒顶事故发生。
3.科学合理地布置巷道及采场位置、规格、形状和构造
要避免在地质构造线附近布置井巷工程,由于垂直于地质构造线方向压力最大,是岩体产生变化和破裂重要因素。
要避免在断层、节理、层里破碎带、泥化夹层等地质构造软弱面附近布置井巷工程。
由于在这些地方布置工程更易产生冒顶。
如井巷工程必要通过这些地带,也应采用相应支护办法或特殊施工方案。
井巷,采场形状和构造要尽量符合围岩应力分布规定。
因而,井巷和采场顶板应尽量采用拱形。
由于围岩次生应力不但与原岩应力和侧压系数关于,并且还与巷道形状关于。
采用拱形形状时,施工难度不大且顶板压力不会太集中,顶板稳定性较好。
4.加强顶板管理,提高顶板管理技术水平
一是加强安全教诲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树立“安全第一”思想,遵章守纪,建立群查、群防、群治顶板管理制度。
在各工作面备有专用撬棍,设立专人或兼管人员详细负责各工作面排险工作,设立警告标志,做好交接班制度和列为重点危险源点管理等。
二是结合矿山实际,总结顶板管理经验教训,从地质资料提供、井巷设计、井巷维护技术、施工管理,制定出一套完整井巷施工顶板管理原则,为科学有效地管理顶板提供技术支持。
(三)冒顶事故时自救和互救
1.采面冒顶时避灾自救办法
(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用办法防止采面顶板冒落时,最佳避灾办法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
从采面发生冒顶实际状况来看,顶板沿岩壁冒落是很少见。
因而,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遇险者应靠岩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帮壁片帮伤人。
此外,冒顶时也许将支柱压断或摧倒,但在普通状况下不也许压垮或推倒质量合格木垛。
因而,如遇险者所在位置接近木垛时,可撤至木垛处避灾。
(3)遇险后及时发出呼救信号。
冒顶对人员伤害重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
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者应及时采用呼喊、敲打(如敲打物料、岩块也许导致新冒落时,则不能敲打,只能呼喊)等办法,发
出有规律、不间断呼救信号,以便救护人员和撤出人员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急救。
(4)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营救工作。
冒顶后被岩石、物料等埋压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容许时切忌采用剧烈挣扎办法脱险,导致事故扩大。
被冒顶隔堵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维护好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合外部营救工作,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条件。
2.营救被冒顶埋压遇险人员办法
(1)保障营救人员自身安全。
营救工作要在灾区中领导和有经验老工人指挥下进行。
营救人员要检查冒顶地点附近支架状况,发既有拆损、歪扭、变形柱子,要及时解决好,以保障营救人员自身安全,并要设立畅通、安全退路。
(2)因地制宜地对冒顶处进行支护。
要依照顶板垮落状况,在保证急救人员安全和急救以便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对冒顶处进行支护。
在采面局部冒顶埋压人员时,可用掏梁窝,悬挂金属顶梁,或掏梁窝,架单眼棚等办法进行解决。
棚梁上空隙要用木料架设小木垛接到顶,并插紧背实,制止冒顶进一步扩大。
(3)营救埋压人员。
在检查架设支架牢固可靠后,要指派专人观测顶板,才干清理被埋压人员附近冒落岩石等,直到把遇险人员从埋压处营救出来。
在营救过程中,可用长木棍向遇险者送饮料和食物。
在清理冒落岩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
如果遇险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应采用液压起重气垫、液压起重器或千斤顶
等工具把大块岩石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3.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堵人员避灾自救办法
(1)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信领导和工友一定会积极进行急救。
应迅速组织起来,积极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指挥,团结协作,尽量减少体力和隔堵区氧气消耗,有筹划地使用饮水、食物和照明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准备。
(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及时用电话报告灾情、遇险人员数和筹划采用避灾自救办法。
否则,应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办法,发出有规律呼救信号。
并每隔一定期间敲击一次,不间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急救。
(3)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支架,并经常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安全。
(4)如人员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但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