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总述1、园林的概念:传统概念:是在一定地块范围内,以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美的规律以及工程技术,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国外: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促进城市自然化,创造游憩境地,在享受绿色环境上人人平等(19世纪工业初期)。

现代:改善生态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2、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雏形期);第二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时代);第三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的终结,现代园林的兴起);第四阶段:信息文明时代(现代园林实行可持续发展)。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地选择和开发方式: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和天然山水园(承德避暑山庄)两大类型;按园林的权属关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如:故宫内的御花园)、“行宫御苑”(如:圆明园)和“离宫御苑”(如: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寺观园林(如:杭州灵隐寺)。

4、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五个分期:一、生成期:商、周、秦、汉。

(1100多年);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360多年);三、全盛期:隋、唐。

(370多年);四、成熟时期:宋、元、明、清初(770多年);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0多年)。

5、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涵蕴。

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1、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是什么时候?答: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雏形起源于商代:囿、台、园圃。

囿的定义: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

囿除了为王室提代祭祀、丧祭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以外,兼有“游览”功能。

囿无异于一座多功能的大型天然动物园。

囿的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注:以下是老师说的大概的内容,可能有些内容漏掉)
1.简答题
①园林4个阶段及基本特点
②中国古典园林类型(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
③皇家园林的分类并举3个例子
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简答为什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和自然
美能达到融合)
⑤各个时期园林的特点(主要前四个阶段)
⑥3个重要的思想(天人合一、神仙思想、君子比德)
⑦文人园林的特点转折期宋代并展开说明)
⑧园冶作者是讲什么
⑨长物志作者是讲什么
⑩三山五园是什么
2.皇家园林分析
颐和园P545,p560 中央建筑平面图
填空,介绍几个景点并作延伸
圆明园图
主要体现景点的命名,举出以植物命名的3个、以诗画命名的3个等中央组图,几何情况,每个景点的详细现状,及周边关系)
3.私家园林分析
江南园林当中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
考试形式:在平面图当中填出景点名,选5个对其说出具体位置
并对其介绍分析
4.现代人做的古典园林(20~30分)
①东吴小筑
②齐鲁园
③广东粤辉园
注意:考试内容可能是其中当中任何一个;
画出它的平面图包括建筑、边界、水体、植物、道路等;
注意比例大小关系;
画完后,对景点,景点含义进行文字介绍。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园林史复习提纲1中国古典园林源头(要素、类型、物质源头、思想源头)曹江宁中国古典园林要素:叠山:类型一一土山、土石结合型、纯石假山、庭石形态一一崖壁、峰峦、涧壑、洞穴、坂坡理水:形态一一湖泊、溪流、瀑布、涌泉建筑:厅堂、楼阁、馆、榭、舫、亭、轩、廊、桥、门、墙花木:乔木、灌木、藤本花木、草本花木、竹类、水生植物中国古典园林类型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气派豪华)私家园林(精巧别致,典雅秀丽,更能体现人的创造性想象,更富艺术情趣,也更能激发游人的雅兴。

)寺庙园林(清溪环绕,青山掩映,苍松古柏相伴,藏而不露,清幽神秘)中国古典园林起源物质源头(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台、园圃这三者的结合(公元前11世纪,殷末周初)(2)中国古典园林在其产生的初始便与生产、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囿(起源于狩猎)殷朝帝王、贵族奴隶主的大规模狩猎一一田猎一一集中圈养一一“囿” 还具有游观功能,虽然并非主要功能,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性质台(起源于祭祀)是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在台上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统治阶级就近修筑高台,模拟圣山进行祭祀之礼,因此台成了山的象征周朝,台的游观功能上升,成为一种主要的宫苑建筑物,并结合于绿化种植而形成以它为中心的空间环境,又逐渐向着园林雏形的方向上发展了园圃(起源于农耕)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是人中栽植蔬菜的场地园圃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做观赏的目的,便会向着植物配置的有序化方向上发展,从而赋予其园林雏形的性质思想源头天人合一思想:保护山林川泽的生态环境,天人感应、天人和谐君子比德思想:将自然的外在形态、属性和人的内在品德相联系神仙思想: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中极天柱——昆仑1、中国历代皇家园林典型代表(西周、汉、唐、宋)(苟潇宇)西周: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得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得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与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与自然保护区园林得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得起源此时期得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得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得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得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得选择与开发方式得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得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与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得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得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与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得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与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得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得宅园,建制在皇城与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得风景优美得地方,或者远离都城得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得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得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得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1.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2.文明人类早期对园林的理解:中国古代的瑶池和悬圃;基督教的伊甸园;佛教的极乐世界,伊斯兰教的天园。

3. 园林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四项工作: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4.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分类: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人工山水园:小(0.5公顷以下)、中(0.5公顷—3公顷)、大型(3公顷以上);天然山水园分为山地园、山水园、水景园。

人工和天然山水园的区别:基址不同,人工多建于平地,以城镇内居多,天然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

《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

5.园林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以内,紧邻皇居,便于日常临幸,西苑、慈宁宫花园和大明宫;行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静宜园和静明园和南苑;离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畅春园和避暑山庄和圆明园和颐和园。

私家园林:宅院和别墅园的游憩园。

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6.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一、生成期(商周秦汉):皇家公苑,园林规模宏大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突起,寺庙园林兴盛三、全盛期(隋唐):写意山水园兴盛,私家园林开始发展四、成熟期(两宋元明清初)写意山水园,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处于兴盛时期。

五、成熟后期(清中末期):清末结束了中国古典园林史。

7.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对山水植物这些构景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园林史: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蕴含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

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德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2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狩猎社会园林,自然从属型;人对自然处于感性适应阶段。

人与自然呈现亲和关系。

为园林萌芽状态。

所先出的园林雏形处于生产目的。

第二阶段农业社会园林,顺应型;人对自然变为理性适应阶段。

仍保持亲和关系。

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趋于兴旺的过程。

园林特点为: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人所私有;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寄托为主要目的,没有自觉地体现社会、环境效益;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园林征服;人理解大自然也逐步地在控制大自然,两者的理性适应状态更为深入、广泛。

两者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

园林特点:除了私人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

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园林;园林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得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即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即社会效益;由现代型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园林;又回归到亲和关系。

园林:私人所有的园林、城市公共园林。

绿化开放空间及各种户外娱乐交往场地不断扩大,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而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审美的构思;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称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学科。

3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

中国园林史-复习

中国园林史-复习
ª比邻寺观而单独建的园林 ª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 ª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
北魏末年,北方佛寺达30000余所。 其中洛阳1000余所。
北方佛寺以洛阳永宁寺为最大。还 有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嵩山幽谷中的少 林寺。
w 舍宅为寺: 南北朝盛行此风,后来唐代也盛行。 因此寺观园林与宅园在内容和规模上几乎
3、建筑:传统的木构建筑,无论在技术或艺术 方面均已趋于成熟,具有完整的梁架制度、斗 拱制度及规范化的装饰、装修。
4、园林 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由掌握到提
炼,进而把它典型化,使我国古典园林发展成 为写意山水园阶段。
观赏植物栽培在园艺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 步,培育出许多珍稀品种、移栽异地花卉。
w 第四,建筑:十六院
w 西苑不仅是复杂的艺术创作,也是庞大 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它在规划设计 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 标志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时期的到来。
第二节 唐代宫苑(公元618~907)
一、概述 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1、诗歌:仅据《全唐诗》所收录,诗人
达2200人,诗歌近五万余首。李白、杜 甫、白居易为最著名的三大诗人。 2、艺术:龙门石窟、莫高窟
中国园林史-复习
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w 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w 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w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话的情趣、意境的蕴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的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 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主要有: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三、建康:
皇家园林30余处,环布于今日玄武 湖北、东、南三面。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绪论一.园林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一原始社会一一果木蔬园◆第二阶段一一奴隶封建社会一一古典园林◆第三阶段一一工业革命后一一现代园林◆第四阶段一一二战之后一一园林城市二.分类1.按照园林基地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

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摩拟在一个小范围内。

人工山水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艺术成就。

天然山水园: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

2.按照园林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a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称苑、苑圃、宫苑、御苑、御园等。

魏晋之后,皇家园林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b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

古称园、园墅、池馆、山庄、别业、草堂等c 宅园:私家园林的一类建置在城镇里,依附于住宅作为园主人日常游憩、赏乐、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

d 跨院:宅园的一种,园林是位于邸宅的一侧而成的。

e 游憩园:私家园林的一种,单独建置,不依附于邸宅。

f 别墅园:建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的私家园林。

供主人遐思,休养或短期居住之用。

.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3.非传统园林还有书院园林、会馆园林、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衙署园林、祠堂园林。

风景名胜区的构景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类似于园林的四个选园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发展的契机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自我调整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三、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五个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宋)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①本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的融合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叠山(掇山):园林内使用天然石块堆筑为石山的特殊技艺。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打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又称苑、宫苑、苑囿、御苑等。

按建社位臵又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

私家园林:属于贵族、官僚、文人、富商所私有的园子。

亦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等。

囿:中国古代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类型。

寿山艮岳: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是岳的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与,是北宋皇家园林的杰作,在中国园林史是占有极高的地位,是继西汉太液池之后又一个里程碑。

建章宫:建于武帝太初元年,是上林苑内十二主要宫之一,它其他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清代。

张南垣/张涟:明,毕生从事叠山选园,他的文化素养较高,因而他的叠山作品亦最为时人所推崇。

计成:字无杏,江苏人,生于明万年间十年,中年曾漫游北方及西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他后半生专门规划设计园林,成了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经验,写成了中国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原辽宁理论著作《园冶》.《园冶》作者是计成,成书于1631年,刊行于1634年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分三卷,第一卷包括"公选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

《一家言》/《闲情偶寄》:作者是明李渔,他是一位兼善了绘画、词曲、小说、戏剧、造园的多才多艺的文人,先在江南、北京为人规划设计园林多处。

《一家言》共有九卷,其中八卷讲述词曲、戏剧、器玩,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

《长物志》:作者文需亨,使明代著名文人画家文征明的曾孙,共十二卷,其中与造园有直接关系的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四卷。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构成要素:山石、水体、园林、建筑造园的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①本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含蕴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囿/台周文王所建园林名称:灵囿、灵台、灵沼秦汉:上林苑:①是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②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③汗穿凿众多池沼水系,其中最大面积是昆明池④其主要十二宫之一的建章宫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⑤此后。

“一石三山”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园林的时代划分:●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㈠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为数甚少,园林概念较模糊。

㈡园林的总体规划尚比较粗放,谈不上设计经营。

㈢多种生产基地的建置更多的展现作为经济实体“庄园”特色,审美经营尚处于低级水平,造园活动并未完全达到艺术创造的境地。

●㈠皇家园林狩猎、求仙、通神功能基本消失,生产和经济运作很少存在,游赏活动作为主导功能。

㈡私家园林集中反映的这个时期的造园成就,庄园、别墅得到很大发展,深刻影响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㈢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领域,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发展㈣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上承秦汉,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阶段㈤中国风景式园林沿此进入隋唐全盛期。

●㈡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

㈡私家园林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及局面的细致处理。

文人参与造园活动,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兴起,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进一步深化,为宋代文人园林的兴盛打下基础。

㈢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宗教建设与风景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相结合,促成了风景名胜区普遍开发的局面,中国特有的“园林寺观获得长足发展。

㈣公共园林多见于文献记载㈤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相互渗透。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1)园林生成期:商、周、秦、汉(2)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最早出现“园林”一词)(3)园林全盛期:隋唐(4)园林成熟期(一):宋园林成熟期(二):元明清初(5)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1.园林的定义: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类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

2.研究园林史的意义:研究我国及国外各国园林的发生和发展及其特色,系统地总结园林经验,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便发展现代园林,使其为人类精神文明服务,更好地使人有美和艺术上的享受。

3.构成园林4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PS:植被:1)古典园林植物一律采用自然式种植,与园林风格保持一致,不必规范化,也无需行列式;2)更注重追求景观的深、奥、幽,因而植物配制有助于环境气氛的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3)按照植物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是园林植物配植的一贯手法(春来看柳,踏雪赏梅,夏日荷蒲熏风,秋景桂香四溢=>直接利用树木花卉的生长规律来造景)PS:1).“理水”:包括对原有水体利用改造和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引泉蓄池;2).叠石假山:写意/相形~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囿”和“台”(公元前11世纪,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商初)。

“囿”是王室集中豢养禽兽的场所,其建置与帝王狩猎活动也有直接的关系,囿还兼有“游”的功能,其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性质。

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

其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后修筑高台、模拟圣天。

囿和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

殷、周时代,已有园圃的经营。

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种菜的地方。

台、囿、园圃都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

2.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游,观)发展的社会因素是人们对大自然环境生态美的认识—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整理资料汇编一、名词解释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野、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寺观园林: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4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居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如:北海琼华岛5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的皇家园林。

如:香山静宜园6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或者远离都成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避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御苑相联系的政治中心的皇家园林。

如:承德避暑山庄7张南垣,名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毕生从事叠山造园,他追求意境深远和形象真实的可入可游出发,主张以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大山整体形象的做法,开创了叠山艺术的一个新流派。

8张然;字陶庵,造园工匠,在北京城内建万柳堂,改建怡园,参与了重修西苑瀛台、新建玉泉山行宫以及畅春园的叠山等规划事宜。

9张南阳;字山人,他用绘画的手法堆叠园林假山,江南名园如上海潘允端的“豫园”,陈所蕴的“日涉园”,太仓王世贞的“弇园”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堆叠假山的手法是传统的缩移摹拟真山整体形象的路数。

10计成:计成,字无否,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形成《园冶》以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11《园冶》:明代成书,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共分三卷。

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duo)山、造石、借景,。

兴造论泛论营园要旨,是全书的总纲。

园说共四篇。

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细节。

计成认为好的园林评价的标准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一、“景到随机”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前者意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特长,避开他的短处;后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予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而是建筑的配置必须从属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纲要
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 此时期园林特点: • ⑴ 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 ⑵园林规划设计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 ⑶不仅追求观赏美和视觉效果,更注重发挥园林环境效益和
社会效益; • ⑷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 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 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外城-居住坊里和市集 皇城-衙署区 宫城-皇帝大朝和居住 • 南北中轴线:以宫城中轴线为长安城主轴线。 • 棋盘式格局:南北东西纵横的街道把外城分为108个坊和2个 市,坊用高墙封闭,市坊严格分开。 • 宫城以北为禁苑大兴苑,还包括了西内苑和东内苑,又称三 苑。
• 唐城三大内:太极宫又称“西内”,是皇帝听政和居住的 宫室。另外有“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相当于 另外两处“大内”。
有宅园、游憩园、别墅园
与皇家园林礼制有别,重在人文意境,体现园主 的世界 观
分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 留园 狮子林 沧浪亭
江南四大名园——瞻园、拙政园、留园、寄畅园
• 寺观园林 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 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1.2.2 按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 (5)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集中反映了这个时 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庄园别墅的田园风光、山居生活和隐逸情 调深刻影响后世文人园林的创作。
• (6)寺观园林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 发起着主导作用。
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 ——隋、唐
重点:掌握全盛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状况,主要园林作 品和主要成就。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指导材料
解读考试大纲 归纳核心知识 知识点逐一排查 建立系统的复习纲要

中国园林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园林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园林史复习知识点归纳绪论一、园林的定义:1、建筑学家童寯《江南园林志》:园之布局,虽度幻无尽,而其最简单的需要,完全含于園之内”2、造园学家陈植《长物志校注》:在建筑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

亦称“园亭”、“园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庭园”。

3、陈从周《说园》: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大百科全书》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隶属关系分1)皇家园林:苑、宫苑、苑囿、御苑等2)私家园林:园亭、园地、池宫、山池、别业、山庄等3)寺观园林:佛寺、道观非主流园林:1)衙署园林、2)公馆园林、3)书园园林、4)茶楼酒肆、5)祠堂园林2、按地方风格:1)江南园林、2)北方园林、3)岭南园林3.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4、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四、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①生成期:殷、周、秦、汉;②转折期:魏、晋、南北朝;③全盛期:隋、唐;④成熟前期:两宋;⑤成熟期:元明清。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蕴涵。

园林生成期1、“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台”: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囿+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公元前11世纪,奴隶社会的殷末周初);“园圃”: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

2、“囿”: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狩猎所获禽兽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史园林史:纪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更替、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了历史依据、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园林的第一概念: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的第二概念:在一定地域里,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的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含蕴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与中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区别: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但又有不同。

英国园林: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的具体实感,审美感情则蕴含于被再现的物象总体之中。

自然风格的再现。

中国园林:感性主观的写意,侧重于表现主体对物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其创作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于小见大,也能因大于小。

自然风格犯的提炼。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文明(原始社会包括夏朝)农业文明(夏朝到清末)工业文明(工业革命以后到二战)信息文明(二战以后)第一阶段------园林的萌芽状态(原始社会后期)原始文明阶段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依赖自然;人对自然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呈现为亲和的关系。

第二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旺盛的过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公元前11世纪~公元19世纪人对自然经常处于理性适应的状态,仍然保持着亲和的关系。

园林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总之,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已从感性的适应状态转变为理性的适应状态,仍然保持着亲和的关系。

(PS: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社会)人对自然经常处于理性适应的状态,由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

第四阶段------二战后人与大自然的理性适应状态逐渐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二者之间由前一阶段的敌斥、对立关系,又逐渐变为亲和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城市)天然山水园(郊区、城市、风景名胜地带)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主要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还包括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等(数量不多,内容类似于私家园林),此外还有公共园林。

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分为:大内御苑:处于皇城中心,是皇帝长期居住、办理朝政、朝会、接见外宾的地方。

(故宫)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风景优美地带,有时也会选址于远郊。

行宫御苑:供皇帝短暂休息、短暂交流。

离宫御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这三大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造园活动的主流。

园林艺术的精华荟萃。

3.按照园林所处地域不同可分为北方园林北京、河北、河南、陕西江南园林江苏、浙江岭南园林以广东为主,包括江西、福建、广西的一部分巴蜀园林四川(曲折、植物丰富)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分期: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成熟期: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苏州四大园林: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置石:散置、群置、特置植物配置:孤植、丛植、混交、成片栽培宋代文人园林的四大风格: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的石块,因生产于太湖而得名。

特点是瘦、漏、透、皱代表上海豫园玉玲珑大咸阳计划:大咸阳计划的规划范围为渭水的北面和南面两部分的广大地域。

渭北包括咸阳城、咸阳宫以及秦始皇增建的六国宫,渭南部分即扩建的上林苑及其他宫殿、园林。

西汉皇家园林(造园活动主流)的两大特点:1.地域辽阔,规模宏大2.建筑美轮美奂,将理水筑山两大工艺联合起来之后,历代首都均把皇家园林用水与城市供水结合起来考虑。

区别苑、宫、园:苑:(园林)以观赏为主体,有观赏性质,规模大,占地大。

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

园:以园林和宫殿的混合形式,由观赏性质,占地小,规模小。

建章宫: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一座皇家园林)内的主要12宫之一。

其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以宫殿为主,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它的园林一区式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转折期园林总体特征概述1.与生成期相比,园林规模由大到小,园林造量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写意相结合。

2.由再现自然进而发展为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模仿进而发展为适当的概括、提炼。

3.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种园林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平原上的庄园:金谷园。

影响中国园林朝着风景式园林发展的意识形态1.天人合一思想天人感应天人和谐2.君子彼得思想将大自然的外在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质相联系3.神仙思想两大神话系统:东海仙山与昆仑山在园林中模拟神仙仙境对以后园林布局有重大影响:一池三山:一池:太液池(模仿东海)三山:蓬莱、方丈、瀛洲文人园林: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

隋唐时期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杜甫的浣花溪流草堂、卢鸿的嵩山别业。

其中王维的“辋川别业”:(一)、经营结构之美(二)光色映衬之美1、丰富多样中的倾向性。

2、敷色点彩中的情味美。

3、光影交织中的立体感。

(三)音声律动之美(四)气韵生动之美两宋时期园林总体特征概述:1.私家园林活动最为突出,文人园林大为兴胜2.皇家园林较多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接受私家园林的倾向3.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进一步文人化4.公共园林更加活跃、普遍宋时形成的造园四要素:叠石、置石显示高超技艺理水已能够缩移摹拟大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观赏植物由于园艺技术发达而具有丰富品种园林建筑已具备后世所见的几乎全部形象建筑小品、建筑细部、家具陈设更加精美宋代中原私家园林:(可举洛阳为代表)1.除宅园外,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占大多数,二者都定期向市民开放,主要供公卿士大夫进行宴集游赏活动。

2.洛阳私园以莳载花木为主3.园中划分一定区域叫做“圃”。

4.筑山以土山为主。

5.建筑形象丰富,布局疏朗,具有一定的意境和含蕴。

《洛阳名园记》:是有关北宋私园的重要文献,记载了宅园性质的私园,单独建置的游憩园性质的私园和花园性质的私园。

艮岳: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建造之前做好设计图纸的一座皇家御苑,称得起式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对比(清中后期)江南、北方、岭南私家园林的风格:这三大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各自造园要素的用材和技法上,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少有所体现。

江南私家园林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

植物:以落叶树为主。

建筑:以高度成熟的江南民间乡土建筑作为创作源泉,院内有各种各样空间。

北方私家园林:叠石:假山的规模比较小,但叠山技法深受江南影响,风格却显出幽燕沉雄的气度。

植物:观赏树种比江南少规划:中轴线、对景线运用较多,园内空间划分比较少岭南私家园林:规模比较小,宅园繁多建筑:比重大,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叠山:带用“塑石”的技法。

植物:园内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如:老榕树大面积覆盖,独木成林,堪称岭南一绝)园林成熟期初中期出现的园林理论著作:《园冶》,计成、《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李渔、《长物志》文震亨。

《园冶》作者:计成字无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成书:明崇祯四年(1631年)刊行:崇祯七年(1634年)内容:全面讲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

园冶:第一卷(5篇)1.“兴造论”泛论营园要旨,是全书的总纲。

2.“相地”。

[山林地(最好)、城市地、郊野地、村庄地、宅旁地、江湖地]3.“立基”,即园林的总体布局4.“屋宇”,即园林建筑5.“装折”,即装修整体“园说”,本书重点. 主要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细节。

在篇首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一、景到随机;二、虽由人作,宛白天开。

前者意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后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需予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二是建筑的配置必需从属。

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第二卷:“栏杆”。

主张园林栏杆应信手画成,以简便为雅。

第三卷:门窗墙垣常见形式和做法铺地“掇山”---讲述叠山的施工程序、构图经营的手法和禁忌“选石”“借景”囿、台、园圃;囿:便是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禽兽的场所。

囿的建制与帝王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台,即用土堆筑的方形高台,求仙,祭祀。

囿和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

殷周时期,已有园圃的经营。

园多为种树;圃多为种菜。

在这三个源头中,囿和园圃属于生产基地的范畴,他们的运作具有经济方面的意义。

囿、台、园圃的本身已经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

园林雏形的功能:栽培、圈养、通神、望天,生产是园林雏形的源初功能,游观则是其次。

中国古典园林在其产生的初期便与生产、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贯穿生成期始终。

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苏州(江南)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岭南四大名园(青晖园、余荫山房、可园、梁园)粤中四大名园: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大约在清朝中叶:西藏地区形成了三个类别的园林:庄园园林、寺庙园林、行宫园林。

河南内乡县衙是现存最完整的县衙(衙署园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县衙”。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十景之首)、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前身)十笏园:“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

丁善宝在他的《十笏园记》中对十笏园的命名作了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十笏”一词,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

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