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瘿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蚜瘿蚊

中文通用名称:食蚜瘿蚊。

拉丁学名:Aqhidoletes aphidimyza..

毒性:食蚜癭蚊对人、畜安全,支持蚜虫或螨卵,不危害其他天敌,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研究和利用现状:

食蚜癭蚊属于双翅目瘿蚊科,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可以取食60多种蚜虫。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农业害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上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意义。我国在新疆、陕西、宁夏、河北、河南、山西、湖北、福建、黑龙江等地均有自然分布,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国外早期零散的研究始见于19世纪末期,系统研究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开始研究起人工培育技术,并进行了生产示范,在北京、大庆的温室大面积应用示范中防治蚜虫收到了显著的效果。食蚜瘿蚊一幼虫捕食蚜虫,每头幼虫一生可捕食40—60头甘蓝蚜或28头苹果蚜、25头蚕豆蚜、或28头小头蚜、13头豌豆蚜。在食物缺乏时也可以取食白粉虱蛹、叶螨卵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微小,深褐色,密被长毛,形如蚊子,长1.2—1.8毫米,雌大于雄。头部褐色,复眼黑色,在头顶部结合。触角褐色,基节2节,鞭节12节。雌雄触角差异很大,胸部背板隆起,棕褐色,后胸颜色较淡。平衡棒长,足褐色,细长,为体长的3倍以上。

幼虫:体橙黄色之淡红色,体色与取食的蚜虫种类有关。无足,前段稍尖,后端稍钝,蛆形。体13节。初孵幼虫长0.3毫米,老熟时长2—3毫米,宽0.6—0.8毫米。幼虫老熟时可见体内白色块状脂肪体,外观似白斑。触角第一节长形,长为宽的4倍,其后节逐渐变细至尖。胸部剑骨分叉,叉口较窄腹部背面1—7节有6根刚毛着生在乳突上,其前1—2列8—14个硬化瘤,侧面有刚毛两根,腹部末节有硬化瘤14—15个,体末有两个端突,其上各着生小刺4根,对角线排列;腹部腹面1—7节后部有刚毛4根,着生在乳突上。

蛹:身体初期为淡黄色,复眼和翅芽明显,后期渐变成黄褐色。长约 1.9—2.2毫米,宽0.5—0.6毫米,茧灰褐色,扁圆形,直径约2毫米,高1.5毫米,茧皮较薄,易破。

卵:长椭球形,长0.3毫米,宽0.1毫米,橘红色,表面光滑。

生物学特性

(一)发育历期

各虫态历期随温度的变化而有差异。在室内25—26℃条件下,卵期2—3天,幼虫4—6天(3个龄期),蛹8—12天,从卵至成虫期约为17天。

在户外7—9月份,幼虫历期为7—14天,卵期2—4天,蛹10—20天,完成一代约需20—40天。

(二)成虫习性

1.羽化、寿命及性比成虫羽化多集中在晚上,以19—22时为盛期,占羽化总数的75.4%。成虫寿命平均为3.5—6天,雄虫为3—5天,雌虫4—9天。雄虫一般比雌虫早羽化1—2天。喂食5%的蜂蜜水或自来水,可以不同程度的延长癭蚊的寿命和产卵期。成虫性比(雄:雌)为3:1。在室内饲养,性比变化很大(1:0.6—6),世代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时只有一种性别(雌虫)的成虫羽化。

2.交配及产卵成虫为夜出性,白天隐藏不动,夜间活动。通常在黄昏交配,次日傍晚开始产卵。雌虫需交配才能产出有效卵。一般讲卵产在蚜虫群落附近,卵散产成群,约2—20粒,最多可达40粒,排列不整齐,少有单粒,有时卵也落在蚜虫身上。雌蚊平均产卵40余粒,最高可产90余粒。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和光照可以影响成虫的生殖力。幼虫期和成虫期的营养也有很大影响,给成虫补充水或蜜水,产卵量可以有150粒增加至240粒。成虫一般在羽化后第三、第四天产卵量达到最大。

成虫对产卵部位有一定选择性,一般只产在蚜虫多的叶片背面或有蚜虫的植物枝条上。食蚜瘿蚊成虫搜寻蚜虫群落的能力很强,据实验观察,雌虫能够准确的从75个植株中找到仅有的一个有蚜植株。在蚜虫普遍发生的田间,周边的植株要比位于中央的植株着卵量多,蚜虫的蜜露和蜕皮的气味可能有招引成虫产卵的作用。

3.幼虫习性食蚜瘿蚊孵化高峰期一般为清晨至上午9时前后,幼虫孵化前将卵壳前端顶破,然后从裂缝中蠕动出来。幼虫出壳后,稍停片刻即可寻找猎物,喜背光爬行。幼虫主要靠嗅觉寻找蚜虫,当靠近蚜虫时,幼虫将上颚刺入蚜虫腿节或腹部节间的膜质部分,通过上颚分泌一种消化液,在10分钟之内就可以溶解蚜虫体内组织,然后吸食其体液。当蚜虫密度较大时,癭蚊往往只吸取少量寄主体液,便转移刺吸其他个体。如此,癭蚊对蚜虫的杀伤量远多于刺吸至干的数量。蚜虫密度小时,癭蚊频繁转移,找不到新的猎物时,仍可在刺吸未干的蚜尸上吸食。幼虫活动性弱,经过一段时间寻觅,如未发现蚜虫即静止不动,等待时机。

食蚜瘿蚊扩繁技术:

目前国际上食蚜瘿蚊的饲养主要以活体饲料——蚜虫为主。为了大量扩繁食蚜瘿蚊首先必须保证大量供给蚜虫,不同地区可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饲养系统。加拿大用当地的一种甜椒苗饲养桃蚜,然后用桃蚜饲养食蚜瘿蚊,效果很好,此工艺可以用于工厂化大量生产,但在我国种植这种甜椒苗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结合我国的具体条件,改用蚕豆苗饲养修尾蚜,然后以修尾蚜饲养食蚜瘿蚊,已取得成功,改进的工艺也可以用于天敌的批量生产。

蚕豆——修尾蚜——食蚜瘿蚊扩繁系统

1.蚕豆苗繁殖豌豆修尾蚜

⑴培育清洁苗:用一间20平方米的温室作为清洁苗培育室,专门用于培育无病虫害的寄住植物。将蚕豆种子浸种催芽,当蚕豆芽长至0.5厘米时,播种在直径为15—20厘米的花盆内,每盆7—10粒,覆土1厘米,盖塑料布保湿。

⑵接种蚜虫:当蚕豆芽长至3—5厘米高时,将清洁苗搬入蚜虫饲养室。每盆蚕豆苗需接种豌豆修尾蚜30—50头。培养6—7天单盆蚜量可增殖到500—700头,培养10—15天单盆蚜量可达千余头,此时可用于饲养食蚜瘿蚊。

2.萝卜苗繁殖桃蚜

方法同上

3.养苗室的条件

清洁苗培育室冬季白天的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晚上不低于15℃,光照12—15个小时。

剂型:

盒装幼虫。每盒中放置老熟幼虫约1000头。

使用方法:

一般是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使用。防治瓜蚜、甘蓝蚜等蚜虫。放虫量按食蚜瘿蚊1:20-30蚜虫的比例进行。放虫时,将装有幼虫的盒子上面扎几个眼,分散均匀的摆到植株中间即可。幼虫化蛹后羽化出成虫,从盒子飞出,寻找蚜虫所在的叶片产卵,经2—4天后孵出幼虫即取食蚜虫,吸取蚜虫体液使其死亡。

放虫的适期应掌握在蚜虫发生初期,按照采点调查单株作物上的蚜虫量,计算出温室或大棚内的当时总蚜量,再按益害比1:20—30的比例,确定放食蚜瘿蚊的数量。一般来说,放虫一次,在整个生育期有效。

研制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注意事项:

1.在蚜虫发生初期放虫,使食蚜瘿蚊幼虫孵出后即获得食料。

2.在放虫的温室和大棚内,不宜在喷洒杀虫剂,防止杀伤食蚜瘿蚊。

3.要掌握好益害比放虫,不能太少,以免影响防效。

4.购入的食蚜瘿蚊虫盒不能及时使用时,可放在冰箱下层低温室保存。在1℃

条件下,可保存一个月,在5℃条件下,可保存8个月。

5.发现温室或大棚内放入食蚜瘿蚊后,蚜虫繁殖很快,虫口上升时,可补充释

放食蚜瘿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