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瘿蚊
蚜虫的天敌是谁
![蚜虫的天敌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31b9cb7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b.png)
蚜虫的天敌是谁
1.瓢虫: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捕食性瓢虫多以蚜虫为食。
许多瓢虫只在特定的生境中生活,有时于特定生境的少数几种植物上。
相反,许多种类如异色瓢虫、龟纹瓢虫是广布的,许多生境中均可发现它们的踪迹,当生境中猎物变少时会离去他出寻找食物。
2.食蚜蝇:食蚜蝇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为双翅目食蚜蝇科昆虫,以幼虫捕食蚜虫而着称。
成虫体小型到大型,体宽或纤细,体色单一暗色或常具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某些种类则有蓝、绿、铜等金属色,外观似蜂。
3.寄生蜂:寄生蜂指膜翅目细腰亚目中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蜂科等靠寄生生活的多种昆虫,种类很多,分别寄生于寄主的不同发育阶段,常见的有小蜂、姬蜂、茧蜂、赤眼蜂、啮小蜂等。
4.食蚜瘿蚊:食蚜瘿蚊为双翅目瘿蚊科昆虫,分布于湖北等地区,寄主昆虫为棉蚜,以结茧幼虫在蚜虫的寄主植物周围表土下越冬,于翌年3~4月间化蛹,羽化交配后在有蚜虫的杂草和木槿等早春寄主上产卵繁殖。
5.蟹蛛:蟹蛛是指蜘蛛目蟹蛛科蜘蛛,不仅形状像蟹,也能像蟹那样横行或倒退。
拥有以小搏大的精神,会捕食比自己大很多的昆虫,如蝴蝶、豆娘、蚊子、蜜蜂等。
常在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
6.草蛉:草蛉是昆虫纲脉翅目中的一个大科,种类繁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为松蚜、柳蚜、桃蚜、梨蚜等各类蚜虫及松干蚧的重要天敌昆虫,对森林苗圃果园农田中的蚜虫蚧壳虫种群数量的消长起着有效的抑制作用。
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章
![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cb789315a8102d276a22fd6.png)
第四节 捕食性鞘翅目
三、瓢虫科:体背圆弧形,腹面平板状,呈“瓢”状 (二)主要生物学 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少部分种类为植食性,
食植瓢虫亚科为植食性,其余为捕食性。少数种类以取食真菌为主。
捕食性类群中,不少属于寡食性。 (三)主要亚科 一般分 8 个亚科。
猎蝽
猎蝽
猎蝽
第二节 捕食性半翅目
二、姬猎蝽科
(一)形态
1、头狭,可自由活动。喙短,4 节,弯曲而尖。 2、翅常退化,半鞘翅的膜片上有4纵脉形成2-3个长形的闭 室.并由它们分出一些短的分支 。 3、前胸腹板无纵沟,前足适于捕捉,跗节 3 节。
(二)生物学
常见于农作物和杂草上。捕食蚜虫、叶蝉、木虱、网蝽、盲蝽、 蛾蝶幼虫及卵。
二、脉翅目 广义的脉翅目包括广翅亚目(又有称广翅目)、蛇蛉亚目(蛇蛉 目)、扁翅亚目(脉翅目)。作为农业害虫天敌的主要为后者,其
口器类型特化成双刺吸式,捕食时左右两吸管(上、下颚组成)夹
住猎物并刺入其中吸取体液。
第一节 蜻蜓目和脉翅目
二、脉翅目
(一)草蛉科:中华草蛉、大草蛉、丽草蛉
体中型,一般绿色,复眼有金属光泽。幼虫善食蚜虫,称为 “蚜狮”,捕食蚜虫、介壳虫、木虱、叶蝉、红蜘蛛、蛾蝶类小幼 虫及卵。 (二)粉蛉科 体小、体及翅上覆盖着一层白色蜡质粉。主要生活于果园、林 木上,捕食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小体昆虫。
利于捕捉猎物。
气甲亚科-屁甲
气甲亚科-屁甲
第四节 捕食性鞘翅目
三、瓢虫科:体背圆弧形,腹面平板状,呈“瓢”状
(一)形态特征
1、跗节隐 4 节(四节瓢虫亚科为 4 节); 2、可见第一腹板上有后基线(区别于其他科); 3、下颚须末节多斧状,两侧向末端扩大,但向端部平截。 (二)主要生物学
天敌昆虫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的应用研究
![天敌昆虫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45c60b192e45361066f589.png)
天敌昆虫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的应用研究作者:秦悦张仲新张会臣国长军王晓娟李超来源:《现代园艺》2011年第20期摘要:文章介绍了天敌昆虫在设施蔬菜害虫防治上的应用,以及目前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可用的天敌昆虫种类和天敌昆虫防治措施在我国推广使用的限制因素等。
关键词:设施蔬菜;天敌昆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1 天敌昆虫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的应用研究1.1 减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实际发挥效能的仅有1%,其余99%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中,极大地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天敌昆虫的使用可大幅度减少和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2 降低农残,提高蔬菜品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蔬菜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竞争。
而国际农产品贸易技术性壁垒日趋森严,我国生产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严重,成为限制蔬菜出口的主要原因。
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天敌昆虫进行害虫防治,能够减少和避免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提高蔬菜品质,扩大出口。
1.3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使用天敌昆虫控制虫害,用药次数减少,棚室湿度降低,能够降低病害的发生程度。
同时,可以用授粉昆虫替代激素对蔬菜进行授粉,使用授粉昆虫进行授粉,既能够避免激素对蔬菜的污染,还能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蔬菜品质、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此外,利用天敌昆虫进行设施蔬菜虫害的防治还可实现蔬菜周年生产,形成企业化农业等优势。
2设施蔬菜生产常用的天敌昆虫目前,在我国常用于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天敌昆虫有:①赤眼蜂。
主要是甘蓝赤眼蜂等品种,寄主范围较广,对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
在害虫产卵盛期使用,寄生率可达80%左右。
②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
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是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寄生性天敌,对目前猖獗为害的烟粉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寄生率分别可达80%和90%以上。
食蚜瘿蚊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
![食蚜瘿蚊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be0f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f.png)
食蚜瘿蚊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作者:郑梦瑶任鹏申修贤于晓飞杨相杨茂发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4年第04期摘要:大豆蚜是大豆的一種重要害虫,为探究食蚜瘿蚊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食蚜瘿蚊和大豆蚜密度梯度,采用单一变量法探究了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大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自身密度干扰反应以及捕食偏好性。
结果表明: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大豆蚜各龄期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模型;对大豆蚜3龄若虫的最大日捕食量最高,为32.573头;对大豆蚜各龄期若虫的搜寻效应随大豆蚜密度升高而降低,相同密度下对大豆蚜4龄若虫的搜寻效应最大,但在40头和50头密度时3龄若虫的搜寻效应大于4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捕食作用率亦随密度升高而降低;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大豆蚜3龄若虫表现出捕食偏好性,选择系数Q=1.767。
该研究表明,食蚜瘿蚊对大豆蚜具有良好的捕食潜能,可应用于田间推广。
关键词:大豆;大豆蚜;食蚜瘿蚊;捕食功能;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24)04-0086-07国际DOI编码:10.15958/ki.sdnyswxb.2024.04.012大豆Glycine max (L.) Merr.隶属豆科Fabaceae Lindl.大豆属Glycine,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1]。
其富含优质蛋白,是植物油和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2],亦可用于风味酿酒[3],广泛种植于中国、俄罗斯[4]、美国[2]、巴西[5]等国家。
我国大豆的消耗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2],因此亟需大豆产业复兴[6]。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但病虫害成为限制大豆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其中大豆蚜的危害最为严重,给大豆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7]。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半翅目:蚜科),俗名腻虫,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8]。
食蚜瘿蚊对3种蚜虫捕食作用的研究
![食蚜瘿蚊对3种蚜虫捕食作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41b5b5f121dd36a32d8275.png)
c ep n e w t v rg rd t nrd cn rd al ln i t h n r — ers o s , h a eaepe ai e u igga u l ao gw h te ice i o y
Su yO eP eai t t n0 A //e Mdm z nT reS e ̄ o Il s ta nt rd t nFmei f # ̄oa s p / ya O he 0c fA i h o o a d Z AN J t I ( e a tr f i aeadI et et f u tnu giut ei uzo , stt o no l yG i o nvrt, H G i e K yI 0y s s n c s rMon iosA r l r G i u I tue f t o , uz uU i sv e a oD e s n P so a c u n h n i E mo g h ei G i n , uzo 5 / u agG i u512 y h X 5) As b [ b c v] h mw so vl tadfl ul eh n o eet f p / /e ah ky h s 1 e o J esi r w — O j te T e i a t e u e n l t z t c t l f A h o t / n ao a i .M t d dni s f e o ei a a a u y i e o r c o i desp d z n p d h 5 t oB v e
p r/ e a dM . o / A. esc r ̄e. a n d n i . e pe ain q a ty o . e s T rd t u n t fA y t h o i
lrah dsrne trp ce i ̄ av a t g ri ese i ds o n s
第四章捕食性天敌及其利用
![第四章捕食性天敌及其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7314b5725c52cc58bd6be8e.png)
产卵笼
通常用马粪纸作材料,制成高10cm、直径14cm 的圆筒,接头处用胶粘合,然后在圆筒的上、下 两端蒙上纱布,用橡皮圈固定即成。在笼壁、顶 和底的内面衬一层纸(衬纸接头处点以少量浆糊, 使之固定),成虫产卵在衬纸上,即成卵箔。
用有色纸(最好粉红色)作内衬供成虫产卵 的效果最好,既不影响成虫产卵,又容易察看卵 粒。也可用薄型玻璃钢、有机玻璃制作产卵笼, 经久耐用。
(6)幼虫历期:8~10天(27℃,RH70%)
三、草蛉的人工繁殖和释放
1、选择人工繁殖的草蛉种类 注意与防治对象和释放环境类型相联系来选择。
(1)防治叶螨:中华通草蛉,因其耐高温、猎 物范围广。
(2)防治蚜虫:大草蛉、丽草蛉(不耐高温, 蚜虫春秋发生)。
(3)防治棉铃虫:中华通草蛉(耐菊酯、有机 磷类杀虫剂),大田环境。
小黑瓢虫
9、双翅目
其中有许多捕食性天敌,较重要的有:
(1)食蚜蝇科:其幼虫捕食多种蚜虫。
(2)瘿蚊科:部分种类捕食蚜虫、螨类、介虫, 如食蚜瘿蚊、食螨瘿蚊分别控制多种蚜虫和螨类。
(3)食虫虻科:成虫捕食多种害虫如叶蝉、卷 叶蛾等。幼虫(如大食虫虻和联低颜食虫虻)捕 食多种蛴螬。
(4)斑腹蝇科:幼虫捕食性,如灰色蚜小蝇幼 虫捕食蚜虫,如多种林木、果树蚜虫。
③ 我国利用生产赤眼蜂的人工卵也可以繁殖大 量捕食性天敌。一举多得。
草蛉成虫的最佳人工半合成饲料
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啤酒酵母粉(北京啤酒厂) 10g、蔗糖8g。
将以上成分混合研磨,用60目铜筛过即成。 用此配方饲料饲养中华通草蛉和普通草蛉成虫, 产卵率达100%,平均每雌产卵达800~1000粒。晋 草蛉成虫取食此配方饲料,亦能正常产卵。
草蛉(Green lacewing)又名草青蛉,属脉翅目 (Neuroptera)、草蛉科(Chrysopidae),其幼 虫通称蚜狮。
蚜虫的天敌是什么-蚜茧蜂防治蚜虫吗-
![蚜虫的天敌是什么-蚜茧蜂防治蚜虫吗-](https://img.taocdn.com/s3/m/4ff616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6.png)
蚜虫的天敌是什么?蚜茧蜂防治蚜虫吗?对于种植户朋友来说,蚜虫是最让他们头疼的,如何消灭蚜虫?蚜虫最害怕谁呢?如今蚜虫越来越难治,特别是在四五月份,是蚜虫高发期。
下面我们再来详细看看蚜虫的天敌是什么?蚜茧蜂防治蚜虫吗?一、蚜虫的天敌是什么?蚜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食蚜蝇、蚜茧蜂、寄生蜂、食蚜瘿蚊、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等。
其中蚜茧蜂有最高的命中率,据有人测试,高达98%。
当代的农业和林业,已大量引入蚜茧蜂来治虫,蚜茧蜂已成为一支消灭蚜虫的强大生力军。
蚜茧蜂是昆虫纲膜翅目蚜茧蜂科动物,这一科的所有种类都是蚜虫体内寄生蜂。
蚜茧蜂主要是以它的卵粒来制服蚜虫的。
每年产卵季节,雌蜂开始与雄蜂交配,但无论交配与否雌蜂都能产卵。
产卵时,雌蜂将产卵器刺向蚜虫腹部的背面,将卵产入蚜虫体内,这样蚜茧蜂的卵就在蚜虫体内寄生下来。
寄生在蚜虫体内的卵在那里发育成幼虫,它刺激蚜虫,使蚜虫进食增加,体重加大,身体恶性膨胀,最后变成一个谷粒状黄褐色或红褐色僵死不动的僵蚜。
还有另一种情况,有的蜂幼虫在蚜虫体内分泌昆虫激素,过量的激素影响了蚜虫的正常发育,使蚜虫异常变态,或者提前死亡,或者总也长不大,最终夭折。
一个蚜茧蜂可产卵几百粒,每一粒卵都是射向蚜虫的“子弹”,而且几乎“弹无虚发”。
二、蚜茧蜂防治蚜虫吗?1、什么是蚜茧蜂?蚜茧蜂是一种寄生蜂。
简单说就是长在别人身上,吸收别人养分,寄生蜂就是最常见的一类寄生性昆虫,它的寄主主要是蚜虫。
科学利用蚜茧蜂,可以高效控制菜蚜、桃蚜、大豆蚜和麦蚜等几乎所有种类的蚜虫。
2、为什么要防治蚜虫蚜虫是地球上繁殖最快的昆虫,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一只蚜虫就可能会复制出10亿只蚜虫。
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
蚜虫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不仅威胁烟叶,还危害蔬菜、果树等各种植物!3、蚜茧蜂如何防治蚜虫?蚜茧蜂成年的雌蜂将卵产于蚜虫体内,蚜茧蜂卵孵化后取食蚜虫体内的组织和器官,蚜虫僵化形成僵蚜(蚜虫已经死亡)。
捕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https://img.taocdn.com/s3/m/460fddc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7.png)
其它种类
(1)半翅目捕食性天敌 花蝽科(Anthocoridae)、蝽科(Pentatomidae)、盲蝽科(Miridae)、姬猎蝽科(Nabidrabidae)、虎甲科、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等 (3)双翅目捕食性天敌 食蚜蝇科(Syrphidae)、瘿蚊科(Cecidomyiidae)等 (4)其他目捕食性天敌 缨翅目我国已发现7种捕食性蓟马可捕食蚜虫、红蜘蛛、粉蚧、食叶蓟马、木虱等小型昆虫。 (5)还有螳螂目的螳螂科,膜翅目的胡蜂,直翅目的蠹斯等。
我国研究较多或利用面积较大的有澳洲瓢虫(Rodolia cardinalis)、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龟纹瓢虫(Propylaes japonica)、异色瓢虫 (Leis axyridis)、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黑襟毛瓢虫(Scymnus hoffmanni)、深点食螨瓢虫 (Stehorus punctillum)、大红瓢虫(Rodolia rufopilosa)、腹管食螨瓢虫(Stethorus siphonulus)等。
捕食螨具有发育历期短、食物范围广、捕食量大的特点,因此,利用捕食螨防治害螨有很多有利条件。
蚂蚁属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我国蚂蚁种类繁多,分布甚广。蚂蚁食性很杂,但不 同种类食性不同。有些对人类有害,但多数蚂蚁直接或间接对人有益,可捕食多种害虫,有些还可用以制药。我 国对蚂蚁的利用:
(1)黄琼蚁(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桔害虫
(2)红蚂蚁(Teramorium bicarinatum)防治甘蔗害虫
捕食性天敌10.16
![捕食性天敌10.16](https://img.taocdn.com/s3/m/15f202615fbfc77da269b1c6.png)
捕食性天敌的分类地位: 捕食性天敌
昆虫纲
蛛形纲
鞘 半 双 膜 蜻 脉 螳蜘
蜱
翅 翅 翅 翅 蜓 翅 螂蛛
螨
目 目 目 目 目 目 目目
目
鞘翅目
瓢甲科 虎甲科 步甲科
常见种类
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二星瓢虫、 十一星瓢虫、澳洲瓢虫、多异瓢虫、
大红瓢虫、黑襟毛瓢虫、深点食螨瓢虫、 中华裸瓢虫、红肩瓢虫、中华显盾瓢虫、
多斑草蛉、白线草蛉
蚁蛉、螳蛉、粉蛉、水蛉
粗腰蜻蜓、橙斑蜻蜓、褐斑蜻蜓、广腹 蜻蜓、网脉晴蜓、薄翅蜻蜓
豆娘
绿斑小螳螂、欧洲螳螂、 南大刀螂、北大刀螂、 中华大刀螂、广斧螂
主要捕食对象
蚜虫、粉虱、红蜘蛛、介壳虫 棉铃虫、地老虎、麦蛾、 小造桥虫等卵 蚜虫、蚂蚁、叶螨、介壳虫
蚊、蝇、蚂蚁、蜜蜂、蝶、蛾
蝇、蚊、蚜虫 蚜虫、蝇、蚊、蝗虫、蝉、
连斑小毛瓢虫、黑背毛瓢虫等
中华虎甲、六星虎甲、云纹虎甲、 星斑虎甲、膨边虎甲、花斑虎甲、 斜斑虎甲、断纹虎甲、月斑虎甲等
金星步甲、大头婪步甲、绿步甲、 齿星步甲、毛婪步甲、中华婪步甲、 附边青步甲、黄斑青步甲、黄缘青步甲、
双斑青步甲、蠋步甲、广庇步甲、 爪哇屁步甲、灿丽步甲、毛盆步甲等
主要捕食对象
蚜虫、 介壳虫、
➢其他的天敌类群: 蚂蚁、捕食性蓟马(塔六点蓟马)、芫菁、食蚜瘿蚊、 西方蠳(ying)蚊、隐翅虫(青翅蚁形隐翅虫)、螽斯、 蠼螋等
瓢虫
• 全世界记载约500属5000种。中国已记录近400 种。其中,植食性的品种约占1/6。
七星瓢虫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 无肉不欢的“花大姐”
食蚜瘿蚊研究进展
![食蚜瘿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8ccb4b5f121dd36a32d82f6.png)
% % 食蚜瘿蚊 !"#$%&’()(* +"#$%$,-.+( ./012 03 ) 属双翅目 ( 4356782) 瘿蚊科 ( 97:31/ ;< 33127 ) , 是 蚜虫的常见捕 食性 天敌。它可以捕食 -’ 余种蚜虫。食蚜瘿蚊的成虫、 幼虫 都善于捕食, 在蚜虫密度大时, 一头食蚜瘿蚊幼虫一生可 以捕食几十头蚜虫。因此, 它是控制蚜虫危害的有效天 敌。
#" 国内食蚜瘿蚊研究概述
国内对食蚜 瘿蚊的应用 研究起步较晚。!"#" 年湖 北省农科院报道, 在棉田观察到一种食蚜性瘿蚊 !"#$%&4 ’()(* +7$()$*, 并对其田间发生作了简要记述。!"=* 年中国 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在加拿 大 U4.9 的 资助下, 从加 拿大引进食蚜瘿蚊, 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 在此基础上对引进的食蚜瘿蚊的大量饲养繁殖技术进行 了改进。!""’ 年中国农科院 报道了几种农药 对食蚜瘿 蚊的影响, 认为在使用食蚜瘿蚊防治蚜虫的同时, 可使用 杀菌剂、 杀螨剂和部分毒力较低的杀虫剂如避蚜雾、 扑虱 灵等, 其它 杀虫 剂如 氧化 乐果、 敌 敌畏 等应 避免 使用。 !""! 年中国农科院生防所与大庆市农工商总公司合作, 在大庆全光温室进行了应用示范推广, 取得了显著效果。 !""& 年中国农科 院进行了利用食蚜瘿蚊防 治保护地蔬 菜桃蚜的试验, 研究表明, 在温室、 大棚或拱棚中应用食 蚜瘿蚊防治桃蚜效果显著但见效慢, 从释放成虫至 "’V 以上防效, 历时约 & 周, 同时适宜在蚜虫低密度 (单株蚜 量低于 &’’ 头) 或发生初期使用, 当蚜虫密度过大或大发 生时, 不宜单一使用这一措施。&’’’ 年中国农科院利用 实验种群生命表技术, 对连续多代大量饲养的主要技术 环节进行了考察, 认为要提高食蚜瘿蚊的产量, 可以从设 法提高卵孵化率、 ! 龄幼虫成活率及羽化率等 面入手, 并注意蚊种多 代连续使用 后的性比变 化问题。而此期
蚜虫——精选推荐
![蚜虫——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308a1ef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2.png)
蚜⾍第六章蚜⾍类蚜类(Aphids)俗称“腻⾍”、“油旱”,是农林⽣产的重⼤害⾍,⾪属于同翅⽬(Homoptera),蚜科(Aphididae)。
蚜⾍以刺吸式的⼝器从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植物营养损失,发育受阻,出现畸形⽣长、早衰、甚⾄死亡;蚜⾍排泄的蜜露覆盖在植物表⾯,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呼吸作⽤和蒸腾作⽤,同时,蜜露是众多植物病原菌的培养基,极易导致植物病害的流⾏,更重要的是,蚜⾍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播介体,由它传播的病毒病带来的危害甚⾄超过蚜⾍本⾝所造成的危害。
⽬前已知⾄少有159种蚜⾍可以传带植物病毒,居世界传毒昆⾍之⾸。
如桃蚜可以传播107种病毒病,棉蚜可以传播55种。
第⼀节蚜⾍的⼀般⽣物学特性⼀、多型多态现象蚜⾍具有多型多态现象(Polymorphism),蚜⾍多型多态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每个蚜⾍种类⾄少有两个型,有翅孤雌型和⽆翅孤雌型,有些种类具有很多型。
如⼀般全周期的蚜⾍有5个或6个型,即:⼲母、有翅孤雌蚜、⽆翅孤雌蚜、性母、雌性蚜与雄性蚜。
且有些种类的某些型本⾝⼜有多态现象。
⼲母(fundatrix)⽆翅或有翅,⼤多有翅,由受精卵直接孵化产⽣。
体形较圆、触⾓、⾜、尾⽚、腹管均较⽆翅孤雌蚜短。
⼲雌(fundatrigenia)即⼲母产⽣的下代。
多为⽆翅,营孤雌胎⽣,⽣活在越冬寄主上。
有翅孤雌蚜(alate viviparous femals)在⽆寄主转移的种类中,各有翅型在形态上很⼀致;但在有寄主转移的种类中,通常有两个在繁殖上和形态上不同的型。
⽆翅孤雌蚜(apterous viviparous females)形态与⼲母相异,⼲母的后代⽆翅孤雌蚜也有多态现象。
如蚜科中的许多种类,第2代(以⼲母为第1代)不同于第3代⽆翅蚜。
另外,棉蚜和⼤⾖蚜等在盛夏7~8⽉间,还会发⽣形态和习性都很独特的夏型⽆翅孤雌蚜。
性母(sexupara)在越冬寄主上产⽣性母,有翅或⽆翅,能产⽣⼆性蚜。
普通昆虫学知识点
![普通昆虫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4863e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7.png)
普昆二第二十三章昆虫系统学的基本原理●种是生物中具有统一的构造和一定的地理分布,能够交配、产出可育后代,与其他种存在生殖隔离的群体。
●一些形态相似、亲缘相近的种集合在一起组成属,特征相近的属组成科,近缘的科组成目,目上又归为纲,纲上并为界。
这些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排列等级就是分类阶元,而位于分类阶元上的具体生物类群即为分类单元。
下面以东亚飞蝗为例说明一下常用的分类阶元:分类阶元分类单元界:动物界Animalia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nsecta目:直翅目Orthoptra总科:蝗总科Acridoidea科:斑翅蝗科Oedipodidae属:飞蝗属Locusta种: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亚种: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亚种是指昆虫种内地理分布不同或寄主不同,并具有一定的形态差异的亚群。
●双名法与三名法双名法,是指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构成一个物种的学名(scientific name) 。
学名必须是一个分类阶元的拉丁或拉丁化的名称。
这里必须指出,种名不能单独使用,只有当属名和种名组合构成一个双名时,才能代表一种动物的名称。
学名之后为命名人的姓氏。
三名法,指一个名称包含三个词,属名、种名及亚种名,其后为命名人的姓氏(命名亚种的学者的姓氏)。
●同物异名与异物同名异物同名:不同的分类阶元用完全相同的名称来表示,这样的名称为异物同名。
这也包括词干相同。
第一个名称为首同名,以后的名称为次同名。
首同名是有效名称。
同物异名:一个分类单元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称为同物异名。
第一个名称为首异名。
首异名是有效名。
●模式标本建立新种时,据以鉴定和描述新种的所有标本。
模式标本代表了作者的新种概念,并作为鉴定比较的依据。
对于每一个种的名称都有一个固定的参考,从而使后人能够改正分类工作中的错误。
✓模式方法:将分类单元的名称与载名模式联系起来的方法。
有机食品标准法规与生产技术
![有机食品标准法规与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925b35fa8956bec0975e3ff.png)
有机食品标准法规与生产技术第一部分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一、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在植物和动物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使用离子辐射技术,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四个基本原则:健康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和关爱原则。
2、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指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环境未收到污染的野生生态系统,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而且获得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可食用农产品、野生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3、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序号认证机构名称批准号机构代码1 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CNCA-R-2004-129 7475433452 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CNCA-R-2003-115 7214975043 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CNCA-R-2002-015 7210679694 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CNCA-R-2002-084 742612786 司5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NCA-R-2002-105 7393964296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NCA-R-2002-001 7178020357 浙江工信认证有限公司CNCA-R-2002-013 142918087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CNCA-R-2004-131 751654769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CNCA-R-2004-133 770031356CNCA-R-2004-134 73887745810 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同时还可开展出口有机产品认证)11 辽宁方园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CNCA-R-2004-122 74279166512 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CNCA-R-2002-089 73136934613 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CNCA-R-2003-096 75170488514 广东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CNCA-R-2002-007 19037948715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CNCA-R-2002-002 71870122816 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NCA-R-2002-100 74474058917 北京中合金诺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NCA-R-2007-151 66373476918 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CNCA-R-2002-028 80210778219 北京东方嘉禾认证责任有限公司CNCA-R-2010-145 771970793CNCA-RF-2006-45 71771275020 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同时可开展出口有机产品认证)21 上海色瑞斯认证有限公司(仅限于出口CNCA-RF-2007-50 71788141 有机产品认证)22 南京英目认证有限公司(仅限于出口有CNCA-RF-2006-46 790434371机产品认证)第二部分有机农产品生产共性关键技术一、有机基地的选择和规划管理在我国,选择基地时,土壤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值,农田灌溉水只要达到《农田灌溉水标准》GB5084-2005中相应植被类型的水质指标,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即可。
食蚜瘿蚊对烟蚜的田间控害效果
![食蚜瘿蚊对烟蚜的田间控害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10dfa8c0066f5335b81217d.png)
财瘻蚊对烟财的田间防效以6月2日前后进行释放效果最好,控害指数为0. 644 5;不同笼罩状态下田间烟 财发生量总体趋势为天敌释放区罩笼组〉自然对照区自然组〉天敌释放区开放组。食财瘻蚊对大田烟财的
防控以益害比为1 : 15,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释放2次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食财瘻蚊;烟财;益害比;罩笼移笼法;控害效果
[中图分类号]S476.2
[文献标识码]A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Aphidoletes aphidimyza on tobacco Myzus persicae
SHANG Shenghua1 , HUANG Chunyang2, SHEN Xiuxian3 , YU Xiaofei4, CAO Yi1, LIU Minghong2, YANG Maofa3^**
[摘 要]为烟田合理利用食财瘻蚊进行烟财生物防控提供依据,采用室内笼罩法和田间罩笼移笼法相
结合,研究食财瘻蚊大田控制烟财种群虫口减退率及控害指数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益害比为1 : 10和1 : 15释放食财瘻蚊对烟财的控制效果最好,7 d后虫口减退率可达95. 44%和96. 44% ,显著高于其余处理;食
(1. Guizhou Academy of Tobacco Sciences , Guiyang, Guizhou 550081 ; 2. Zunyi Branch, Guizhou Tobacco Company, Zunyi, Guizhou 563000; 3. Institute of Entomology, Guizhou Key Laboratory for Plant Pest Management of Mountainous Region , Guizhou University , Guiyang, Guizhou 550025; 4. 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s , Guizhou University ,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食蚜瘿蚊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食蚜瘿蚊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6df415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1.png)
食蚜瘿蚊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李梦莎;王雄;李帅;杨茂发;黄纯杨;于晓飞;吴慧子【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年(卷),期】2024(43)3【摘要】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是茶树的重要害虫,评估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茶蚜的防控潜能,为大田释放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茶蚜提供理论依据。
在室内条件下,探索了饥饿处理24 h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3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的种内干扰作用,试验完成后继续饲喂,直至食蚜瘿蚊羽化,观察其性别。
结果表明:食蚜瘿蚊雌、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雄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9.1、24.5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80、0.459,处理时间(T_(h))分别为0.052、0.041 d;食蚜瘿蚊捕食量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自身密度干扰方程为E=0.421 P^(-0.892),相同的猎物密度下,雌虫的搜寻效应高于雄虫。
食蚜瘿蚊对茶蚜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且雌虫对茶蚜的控害能力优于雄虫。
【总页数】6页(P63-68)【作者】李梦莎;王雄;李帅;杨茂发;黄纯杨;于晓飞;吴慧子【作者单位】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试验室/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3【相关文献】1.食蚜瘿蚊捕食能力研究2.食蚜瘿蚊对烟蚜的捕食作用3.食蚜瘿蚊的生物学特征及捕食功能研究4.不同温度对食蚜瘿蚊生长发育和幼虫捕食能力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蚜瘿蚊
中文通用名称:食蚜瘿蚊。
拉丁学名:Aqhidoletes aphidimyza..
毒性:食蚜癭蚊对人、畜安全,支持蚜虫或螨卵,不危害其他天敌,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研究和利用现状:
食蚜癭蚊属于双翅目瘿蚊科,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可以取食60多种蚜虫。
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农业害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上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我国在新疆、陕西、宁夏、河北、河南、山西、湖北、福建、黑龙江等地均有自然分布,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国外早期零散的研究始见于19世纪末期,系统研究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开始研究起人工培育技术,并进行了生产示范,在北京、大庆的温室大面积应用示范中防治蚜虫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食蚜瘿蚊一幼虫捕食蚜虫,每头幼虫一生可捕食40—60头甘蓝蚜或28头苹果蚜、25头蚕豆蚜、或28头小头蚜、13头豌豆蚜。
在食物缺乏时也可以取食白粉虱蛹、叶螨卵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微小,深褐色,密被长毛,形如蚊子,长1.2—1.8毫米,雌大于雄。
头部褐色,复眼黑色,在头顶部结合。
触角褐色,基节2节,鞭节12节。
雌雄触角差异很大,胸部背板隆起,棕褐色,后胸颜色较淡。
平衡棒长,足褐色,细长,为体长的3倍以上。
幼虫:体橙黄色之淡红色,体色与取食的蚜虫种类有关。
无足,前段稍尖,后端稍钝,蛆形。
体13节。
初孵幼虫长0.3毫米,老熟时长2—3毫米,宽0.6—0.8毫米。
幼虫老熟时可见体内白色块状脂肪体,外观似白斑。
触角第一节长形,长为宽的4倍,其后节逐渐变细至尖。
胸部剑骨分叉,叉口较窄腹部背面1—7节有6根刚毛着生在乳突上,其前1—2列8—14个硬化瘤,侧面有刚毛两根,腹部末节有硬化瘤14—15个,体末有两个端突,其上各着生小刺4根,对角线排列;腹部腹面1—7节后部有刚毛4根,着生在乳突上。
蛹:身体初期为淡黄色,复眼和翅芽明显,后期渐变成黄褐色。
长约 1.9—2.2毫米,宽0.5—0.6毫米,茧灰褐色,扁圆形,直径约2毫米,高1.5毫米,茧皮较薄,易破。
卵:长椭球形,长0.3毫米,宽0.1毫米,橘红色,表面光滑。
生物学特性
(一)发育历期
各虫态历期随温度的变化而有差异。
在室内25—26℃条件下,卵期2—3天,幼虫4—6天(3个龄期),蛹8—12天,从卵至成虫期约为17天。
在户外7—9月份,幼虫历期为7—14天,卵期2—4天,蛹10—20天,完成一代约需20—40天。
(二)成虫习性
1.羽化、寿命及性比成虫羽化多集中在晚上,以19—22时为盛期,占羽化总数的75.4%。
成虫寿命平均为3.5—6天,雄虫为3—5天,雌虫4—9天。
雄虫一般比雌虫早羽化1—2天。
喂食5%的蜂蜜水或自来水,可以不同程度的延长癭蚊的寿命和产卵期。
成虫性比(雄:雌)为3:1。
在室内饲养,性比变化很大(1:0.6—6),世代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时只有一种性别(雌虫)的成虫羽化。
2.交配及产卵成虫为夜出性,白天隐藏不动,夜间活动。
通常在黄昏交配,次日傍晚开始产卵。
雌虫需交配才能产出有效卵。
一般讲卵产在蚜虫群落附近,卵散产成群,约2—20粒,最多可达40粒,排列不整齐,少有单粒,有时卵也落在蚜虫身上。
雌蚊平均产卵40余粒,最高可产90余粒。
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和光照可以影响成虫的生殖力。
幼虫期和成虫期的营养也有很大影响,给成虫补充水或蜜水,产卵量可以有150粒增加至240粒。
成虫一般在羽化后第三、第四天产卵量达到最大。
成虫对产卵部位有一定选择性,一般只产在蚜虫多的叶片背面或有蚜虫的植物枝条上。
食蚜瘿蚊成虫搜寻蚜虫群落的能力很强,据实验观察,雌虫能够准确的从75个植株中找到仅有的一个有蚜植株。
在蚜虫普遍发生的田间,周边的植株要比位于中央的植株着卵量多,蚜虫的蜜露和蜕皮的气味可能有招引成虫产卵的作用。
3.幼虫习性食蚜瘿蚊孵化高峰期一般为清晨至上午9时前后,幼虫孵化前将卵壳前端顶破,然后从裂缝中蠕动出来。
幼虫出壳后,稍停片刻即可寻找猎物,喜背光爬行。
幼虫主要靠嗅觉寻找蚜虫,当靠近蚜虫时,幼虫将上颚刺入蚜虫腿节或腹部节间的膜质部分,通过上颚分泌一种消化液,在10分钟之内就可以溶解蚜虫体内组织,然后吸食其体液。
当蚜虫密度较大时,癭蚊往往只吸取少量寄主体液,便转移刺吸其他个体。
如此,癭蚊对蚜虫的杀伤量远多于刺吸至干的数量。
蚜虫密度小时,癭蚊频繁转移,找不到新的猎物时,仍可在刺吸未干的蚜尸上吸食。
幼虫活动性弱,经过一段时间寻觅,如未发现蚜虫即静止不动,等待时机。
食蚜瘿蚊扩繁技术:
目前国际上食蚜瘿蚊的饲养主要以活体饲料——蚜虫为主。
为了大量扩繁食蚜瘿蚊首先必须保证大量供给蚜虫,不同地区可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饲养系统。
加拿大用当地的一种甜椒苗饲养桃蚜,然后用桃蚜饲养食蚜瘿蚊,效果很好,此工艺可以用于工厂化大量生产,但在我国种植这种甜椒苗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结合我国的具体条件,改用蚕豆苗饲养修尾蚜,然后以修尾蚜饲养食蚜瘿蚊,已取得成功,改进的工艺也可以用于天敌的批量生产。
蚕豆——修尾蚜——食蚜瘿蚊扩繁系统
1.蚕豆苗繁殖豌豆修尾蚜
⑴培育清洁苗:用一间20平方米的温室作为清洁苗培育室,专门用于培育无病虫害的寄住植物。
将蚕豆种子浸种催芽,当蚕豆芽长至0.5厘米时,播种在直径为15—20厘米的花盆内,每盆7—10粒,覆土1厘米,盖塑料布保湿。
⑵接种蚜虫:当蚕豆芽长至3—5厘米高时,将清洁苗搬入蚜虫饲养室。
每盆蚕豆苗需接种豌豆修尾蚜30—50头。
培养6—7天单盆蚜量可增殖到500—700头,培养10—15天单盆蚜量可达千余头,此时可用于饲养食蚜瘿蚊。
2.萝卜苗繁殖桃蚜
方法同上
3.养苗室的条件
清洁苗培育室冬季白天的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晚上不低于15℃,光照12—15个小时。
剂型:
盒装幼虫。
每盒中放置老熟幼虫约1000头。
使用方法:
一般是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使用。
防治瓜蚜、甘蓝蚜等蚜虫。
放虫量按食蚜瘿蚊1:20-30蚜虫的比例进行。
放虫时,将装有幼虫的盒子上面扎几个眼,分散均匀的摆到植株中间即可。
幼虫化蛹后羽化出成虫,从盒子飞出,寻找蚜虫所在的叶片产卵,经2—4天后孵出幼虫即取食蚜虫,吸取蚜虫体液使其死亡。
放虫的适期应掌握在蚜虫发生初期,按照采点调查单株作物上的蚜虫量,计算出温室或大棚内的当时总蚜量,再按益害比1:20—30的比例,确定放食蚜瘿蚊的数量。
一般来说,放虫一次,在整个生育期有效。
研制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注意事项:
1.在蚜虫发生初期放虫,使食蚜瘿蚊幼虫孵出后即获得食料。
2.在放虫的温室和大棚内,不宜在喷洒杀虫剂,防止杀伤食蚜瘿蚊。
3.要掌握好益害比放虫,不能太少,以免影响防效。
4.购入的食蚜瘿蚊虫盒不能及时使用时,可放在冰箱下层低温室保存。
在1℃
条件下,可保存一个月,在5℃条件下,可保存8个月。
5.发现温室或大棚内放入食蚜瘿蚊后,蚜虫繁殖很快,虫口上升时,可补充释
放食蚜瘿蚊。
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瘿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