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抑或竞争丰田福特通用和大众的供应商合作方式比较
丰田与大众——入厂物流模式PK
![丰田与大众——入厂物流模式PK](https://img.taocdn.com/s3/m/ffffb5b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8.png)
丰田与大众——入厂物流模式PK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其低成本高效益一直是行业内膜拜的标杆。
丰田副社长大野耐一所开创的“精益生产方式”一直是丰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几十年来,全球主要汽车企业,包括大众,都在学习研究并应用精益生产思想,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大众是欧洲最大的汽车企业,其在20世纪80年代到中国投资建立合资企业,使其成为了中国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汽车行业的最大的受益者,在中国市场以其产品力强著称。
众所周知,汽车企业的主要流程是:销售部门预测整车市场需求,生产部门依据销售需求编排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并结合物料清单(BOM 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并依据物料需求计划组织入厂物流的运输,仓储等工作。
高效率的入厂物流的基础是设备与人工必须处于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如运输卡车的出动率和满载率,人员操作负荷等。
平准化生产是实现设备与人工高效率的前提条件,平准化生产:每天所生产的整车按销售需求的种类比例,按照数量最小单元,相同顺序地生产,这样以获得最为均衡、稳定、持续的物料需求,可以用成语“削峰填谷”来描述。
基于平准化的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对于入厂物流设备和人工,可以按照最经济的方式投入,从而做到成本最低。
大众和丰田都是历史悠久的全球化企业,各自在全球各地建有很多工厂,由于历史和国情及其他方面的差异,每家工厂都有和其他工厂存在不一样的地方。
本文就选用两家公司最新工厂的入厂物流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大众和丰田的外地零部件入厂对外地零部件,大众和丰田都是通过指定物流商对零件进行短途循环取货后,进入中继地,再换干线运输卡车运输。
差异在于大众的工厂附近有供应商中转仓库(以下简称LILA),LILA的库存一般大于3天,干线运输卡车运输到工厂仓储,再从LILA 通过看板要货。
丰田在工厂附近没有LILA,干线运输卡车直接运输到厂内停车场(以下简称YARD),YARD库存最大为1天,干线运输卡车的牵引式挂车,挂车到YARD后,解除牵引车,挂车变成活动的仓库,立即重新牵引携带空料箱的挂车返回中继地,生产厂的信息系统发出指示,通知牵引车到YARD牵引挂车到工厂指定卸货位卸货。
供应链管理_日系、美系车企大比拼
![供应链管理_日系、美系车企大比拼](https://img.taocdn.com/s3/m/64f256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c.png)
「供应链管理美系、日系车企大比拼几乎很少的汽车生产企业已达到世界级的供应链管理与协作水平。
据下一代制造业研究机构(Next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 Study )的结论,只有7%的汽车生产企业自称已达到世界级的供应链管理与协作水平。
供应链管理的成功,要想实现必须认识到所有的参与者有共同的利益。
除了“零和博弈”,完全可以通过变革以帮助所有公司增加利润率。
丰田、福特等汽车企业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作为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者,它们通过各种先进方式,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丰田汽车、福特汽车创造的供应链管理最为经典,称之为丰田供应链管理模式和福特供应链管理模式,并被众多汽车企业纷纷效仿。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企业的不断壮大,如何建立良性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汽车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们可以从福特、丰田等世界级的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中,不断探寻适合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汽车强国奋斗。
AUTO REVIEW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汽车零部件Auto Parts丰田“精益管理”自上世纪70年代起,汽车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爆发石油危机以后,与汽车产品相关的各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变化。
石油危机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冲击着丰田公司的大批量生产体制。
有的订货合同取消了,不能取消的合同就尽量延后。
在这种情况下,丰田公司积极调整生产,推行合理化生产方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生产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丰田能够以其产品的高品质、低成本、低油耗打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而且形成了相当大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在于它采用的生产制造技术,而是由于在生产组织和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组织体系、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推行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被称为“精益管理。
汽车行业的品牌合作汽车品牌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案例分析
![汽车行业的品牌合作汽车品牌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71d4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0.png)
汽车行业的品牌合作汽车品牌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案例分析汽车行业的品牌合作:汽车品牌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案例分析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品牌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合作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技术水平,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市场扩张。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品牌合作的模式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一、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是汽车行业品牌合作的一种常见形式。
例如,许多汽车制造商会与其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以共同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这种合作可以有效地降低研发成本,提升技术水平,并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
例如,宝马与杜邦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碳纤维材料,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
这种合作不仅为宝马品牌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也帮助杜邦进一步扩大了在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
二、供应链合作供应链合作是指汽车品牌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汽车制造商经常与各种供应商合作,包括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提供商和物流服务供应商。
通过建立稳定且互惠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汽车品牌可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质量可控,从而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丰田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丰田通过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从而实现了零部件的供货及时性和品质的保证。
三、市场合作市场合作是汽车品牌之间合作的另一种形式。
当一个汽车品牌希望进入新的市场时,与当地品牌或企业的合作可以提供更好的市场渗透和推广机会。
例如,日产汽车与雷诺组成了日产-雷诺-三菱联盟。
这个联盟不仅仅是一种合资合作关系,更是销售、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
通过这种合作,三家汽车品牌可以共享市场资源,实现品牌发展的互利互惠。
四、品牌联合营销品牌联合营销是指两个或多个汽车品牌共同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活动。
这种合作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势,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市场份额。
例如,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这两个豪华汽车品牌曾联合进行过一次营销活动。
它们将两个品牌的形象进行融合,推出了一款共同设计的限量版车型,取得了很大的市场反响。
汽车行业的供应商关系了解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
![汽车行业的供应商关系了解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05e1a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e.png)
汽车行业的供应商关系了解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汽车行业的供应商关系:了解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在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供应商是指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组件、技术和服务的企业。
汽车制造商则是指设计、组装和销售汽车的公司。
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与众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互动息息相关,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一、合作模式的多样性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千差万别,取决于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
1. 垂直一体化模式在垂直一体化模式中,汽车制造商自行生产和供应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和组件。
这种模式常见于传统汽车制造商,他们通过掌握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实现对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和成本的控制。
然而,随着汽车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垂直一体化模式逐渐被更加灵活、专业化的合作模式取代。
2. 委外合作模式委外合作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汽车制造商将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委托给专业的供应商负责。
供应商在产品设计、制造、交付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职能。
这种模式有效地利用了供应商的专业技术和资源,从而提高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3. 合资合作模式合资合作模式通常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互相投资并共同出资设立合资企业。
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共享。
同时,合资合作模式也有助于汽车制造商进一步深化供应商关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二、合作模式的优势和挑战不同的合作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挑战,需要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共同面对和解决。
1. 优势通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好地掌握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的可控性。
此外,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还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提高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挑战合作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通用和丰田的物流供应链对比
![通用和丰田的物流供应链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bef10be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1.png)
通用和丰田的物流供应链对比通用和丰田的物流供应链对比导语:供应链管理的成功,首先必须认识到所有的参与者都有共同的利益。
除了“零和博弈“,完全可以通过变革以帮助所有公司都增加利润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供应链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吧。
Dell计算机,汽车业的丰田已经走在了前列。
Dell通过整合分散的零部件制造商和自己的组装业务,构建了虚拟的BTO(Build-to-order,以单定产)模式,把库存周转降低到了几天,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它秉承合作的理念,整合了信息技术,专注于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Dell保证供应链的合作伙伴能够实时的收到销售预测信息和实际的订单情况;保证每个生产商的生产和需求相一致。
库存被分散到了供应链总,使整个流程更加高效,可靠,低成本。
丰田竖立了一个和通用汽车,福特完全相反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典型。
丰田不是努力的压榨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而是和所有合作伙伴协作,寻找成本削减机会,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实施削减举措。
它同时让供应商至少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留部分剩下的利润。
通过这种方式,供应商的激励目标和丰田保持一致。
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有机会从协作中获利。
但是丰田模式的内涵远远不止激励目标的协调。
丰田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评估很多潜在供应商,考虑除了价格外的很多其他因素;目标是建立长期的相互信任的协作关系。
评估后,丰田和关键部件的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供货协议(至少持续该型号汽车的整个周期,大约4年)。
这并不意味着供应商就可以高枕无忧。
恰恰相反,丰田从很多维度持续的评估每个供应商的绩效,包括质量,可靠性,创意的提出,和其他供应商的协作等,当然,也包括成本。
同时设立了30%全供应链成本削减的目标要求。
丰田的生产专家和生产商合作,寻找达到目标的方法。
一旦达到后,就开始盈利共享;供应商保留半数盈利,同时设立新的成本水平作为下一阶段的成本削减目标。
如果绩效无法达到,丰田会在合同期末把更多的采购额分配给竞争供应商。
最终,实现奖优罚劣的目标。
合作抑或竞争丰田福特通用和大众的供应商合作方式比较
![合作抑或竞争丰田福特通用和大众的供应商合作方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50d86e0f61fb7360b4c65e5.png)
Tanning为Lexus汽车购买
皮革坐垫,汽车制造商发现GST不能跟上需求。供应商经常不能发货并且必须从计划的海运变换到准备将
212
<《.(企业论坛
皮革坐垫空运到日本的丰田工厂。尽管GST支付了紧急发货费用,丰田对供应商的完成情况不满意。汽车 制造商派了一组丰田生产系统专家NeST,与工厂的每个人合作,从CEO蛰J普通职工,此小组将工厂的设 备移至I]One-piece
213
2010年全国弹簧学术会论文集>>>
也表现卓越。总体上,除了负载(货车能载满的次数),在物流绩效的所有方面,为日本制造商供货的 供应商比为三巨擘供货的供应商取得了更高的评分。美国工厂的供应商的货车负载程度是68%,而日本供 应商的负载程度只有47%。客户政策的不同是原因所在:美国客户惩罚供应商货车部分载满的行为,而日 本客户期望供应商只在配件需要时,运送所需的配件。他们与主要承运商发展了精密的协作关系,提出 了严格的交付要求,通过使用创新的交付方法并采取有效的装载方法(如产品混合装载)来弥补在美国 的长途运送的费用。 发展同运输承运商的紧密联系与发展同相对较小的配件供应商的紧密关系一样重要,它对汽车制造 商精益制造和交付系统的有效运行同样很关键。通过集中关注一小部分精选的承运商,称为“核心承运 商”,精益制造商在诸如并装、紧密安排的交付、运货跟踪以及有效的信息沟通方面,获得切实、可靠 的服务。对日本制造商和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三巨擘来说,几个核心承运商运送主要的货物。但是日本制 造商比美国汽车制造商更充分的利用了主要承运商:日本平均使用1.4个运输业公司,与美国汽车制造商 利用4.3个运输公司形成对比。 此外,承运商为日本制造商提供送货服务的装运量最高占它们总量的92%,而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 最高比例是75%。 当查看个别汽车制造商时,很显然就会看出其中的巨大差异。例如丰田(Toyota)和通用汽车 (GM)的对比是令人吃惊的:丰田只使用一个承运商,而通用汽车使用七个承运商。那么通用汽车与丰田 相比出现交货迟、卸货慢就不足为奇了。拥有如此众多的核心承运商,通 用汽车怎么能将工作日程系统融入承运商,来给通用汽车最高的优先级、达到理想的送货呢?教训 是显然的:如果一个汽车制造商将运输业务外包给最低的投标人,结果将是运费很低,但是不一定是高 质量的服务。在一个精益企业里,没有大量存货储备保险,可靠的运输服务是关键的。发展同承运商之 间的关系并要求把连续、准时的运输服务作为最高优先级。客户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交付条件(关于频 率、交付指定时间期间以及有效装货和卸货),来激发供应商通过改进他们自己的运营和发货活动来满 足这些条件。 要求供应商频繁发货是日本制造商成功的一个关键。供应商很少发货表明客户收到并持有大批量存 货,这就增加了存货存储费用,占有了有价值的空间,掩盖了质量问题。服务于日本制造商的供应商在 日常发货方面也比为美国服务的供应商运作的更有效率:供应商为日本制造商每天发货3.6次,与为美国 三巨擘服务的供应商的2.4次形成对比。克莱斯勒的供应商每天平均发货4.O次,与福特的供应商每天平 均只发货1.1次形成鲜明对照。丰田的供应商站在所有汽车制造商的前列,每天发货5.oft。 日本制造商的装货时间明显比美国汽车制造商少。日本客户的供应商装一车货只需要38分钟,而美 国客户的供应商需要花费58分钟。更特殊的是,福特和克莱斯勒供应商花费的装货时间是尼桑和丰田公 司供应商的两倍。 对服务于美国汽车制造商和日本制造商的供应商工厂(带有生产线)的比较揭示:供应商客户的行 为较大的影响供应商形成精益制造的能力。关于供应链管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三巨擘已经公然的采用 了精益制造和JIT物流的方案。然而数据表明他们仍然可以从改进中受益。同样的供应商在服务于日本客 户时,工厂和物流中有更加精益的操作。通过更多的比较表明,服务于丰田的供应商是最精益的。这是 丰田公司将供应商当作合作伙伴,而福特、通用、大众让供应商相互竞争的缘故。事实上,福特、通 用、大众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近日,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谢尼克给350000名员工发了一封E—mail,信中要求福特员工从长远 利益出发而善待供应商。他在信中指出:“供应商有权选择其交易对象,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供应商的交 易对象,那么,他们会把其最好的人员、最好的资源、最新的技术和发明贡献给我们的竞争对手,使我 们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境地。”谢尼克这封E-mail并非由任何突发事件引发的,但是,也并非空穴来 风,事实上,最近以来包括福特在内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给供应商的印象的确不太好。 据美国密歇根州伯明翰的Planning Perspective公司不久前的调查显示,北美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供 应商表示,他们与日本汽车公司的关系要好于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关系。供应商给6个汽车公司的信任 度评分为(满分为4分):丰田汽车公司3.4分,本田汽车公司3.32分,日产汽车公司2.63分,克莱斯勒
大众福特联盟公开和潜在的合作
![大众福特联盟公开和潜在的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2facb01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9.png)
大众福特联盟公开和潜在的合作
大众和福特正在公开宣布和探索潜在的合作,以共同应对不断变化的汽车行业和市场。
这两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在一些领域进行合作,包括商用车和电动汽车。
大众汽车
公司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哈克
特(Jim Hackett)正在探讨更广泛的合作机会,包括共享技术和平台,以及在全球范围
内协作开发新的汽车。
这一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可以共享各自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丰厚的商
用车经验,而大众则是电动汽车的领头羊。
这些合作可能会导致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更快
速的市场反应和更有利的成本结构。
另外,两家公司也可能会共同投资研发中的领域。
他们可以组合他们的技术和资源,
以提高研发效率,并降低相关成本。
合作也将有助于双方共同面对日益严峻的政府法规和行业竞争。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
发展,政府对于汽车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和
发展,以满足这些要求。
大众和福特的合作将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不过,这一合作仍需通过监管机构的批准才能正式成立。
双方表示,他们将积极与监
管机构合作,以确保合作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总的来说,大众和福特的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这也彰显了两家企业都在努力适应汽车行业的变化,并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汽车产
品和服务。
战略联盟案例--丰田
![战略联盟案例--丰田](https://img.taocdn.com/s3/m/5f4a880ead02de80d4d8405b.png)
丰田的战略联盟案例丰田背景分析丰田(TOYOTA)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
日TOYOTA生产包括一般大众性汽车、高档汽车、面包车、跑车、四轮驱动车、商用车在内的各种汽车。
其先进技术和优良品质倍受世界各地人士推崇。
即使在十分残酷的竞争当中,丰田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007年的销量月为235万辆,这一数据也使得丰田汽车公司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商。
表1 丰田的战略联盟体系:丰田组成这些联盟的目的主要是,由于联盟的合作关系,使得双方互补长短和互通有无,使得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可以达到共赢的效果。
[1]1丰田与通用横向联盟1.1联盟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汽车行业正陷入极为严重的衰退期,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导致了对高质省油的小型车的巨大需求。
通用公司为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加大了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但收效甚微。
丰田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汽车行业中最具成本竞争力的生产者,又拥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并有首创的丰田管理模式。
然而,由于日本汽车的对美出口受到出口限额的限制,要积极的争取巨大的美国市场,需要丰田公司将生产基地向美国转移。
如果双方进行合作,通用公司希望能够在合资企业中直接观察日本汽车厂的生产方式,可以从丰田公司获得小型车生产技术、改善车间管理的经验以及稳定的供销关系等,而丰田公司则可以成功的打破汽车行业的贸易壁垒、望通过合资企业学习如何在美洲地区直接管理一家工厂、积累在美国的海外运作经验等。
1.2联盟的形式1984年,通用汽车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共同组建了新联合汽车公司。
组建新联合汽车公司是为了管理通用汽车公司先前在加利福尼亚的弗里蒙特的一个工厂。
该工厂最早在1963年建设,由于紧张的劳资关系和较低的生产能力,于1982年关闭。
尽管新联合汽车公司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没有通用汽车在美国的其他工厂高,雇用的员工也主要是弗里蒙特工厂以前的员工,但是,新联合汽车公司很快就获得了比通用汽车在美其他工厂更高的生产水平。
福特汽车供应链优劣势分析
![福特汽车供应链优劣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699e9f51e79b8968022620.png)
福特的供应链体系一. 福特公司的主要采购策略1.最初的汽车零部件自制策略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福特集团的汽车零部件自制率达到30%,对于低价值附件,采取竞标原则以获取最低采购成本,整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信息交流很少。
这导致了美国汽车公司的产品成本要高于丰田等日本企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
2.目前的全球资源配置战略目前,福特汽车公司实施全球资源配置战略。
在该配置战略中,福特公司着重于评价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以获得一流的质量、最低的成本和最先进的技术提供者。
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于全球制造的汽车生产环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采购以及组装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
二. 实施业务外包,减少长期资本投资、合理利用资源以及有效平衡企业的关键能力,提高竞争优势。
三.生产方式:由精益生产向模块化生产发展福特对“模块化定制”也抱有很大希望,福特决定,作为开拓性的市场策略,2006年将在一些城市扩大“按需定制”的试点。
“模块化定制”是在汽车物理形态和物理概念没有形成以前,按照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先定制再生产。
四、与供应商关系美国整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是契约式的平行关系,但随着日本和欧洲等海外汽车制造商陆续进入美国,这种传统平行关系的弊端渐渐显露,同时福特公司也在努力优化和改变这种关系。
目前,福特汽车公司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并在适当的时候为供应商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因此,对于很多关键部件,福特汽车公司都有当地供应商相关职员提供的有力技术支持,与全球供应商之间的技术交流困难也因此而得到缓和。
五、福特的信息流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信息就是战略资产”的口号,不惜斥巨资建立全球性信息系统,拥有4000多条世界范围的专用电讯线路。
该信息系统将7个设在不同国家的设计中心联网,组成“福特全球设计室”,一方面共享设计信息,同时用以指导制造、管理、营销等环节。
福特的2000-C3P计划,即CAD、CAE、CAM、PIM 并用,强调使用单一的核心系统和产品数据模型,要求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集成,无论是其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或是供应商,都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得到所需的数据,工作小组可以在一定的形式下并行地工作。
汽车行业供应商合作模式
![汽车行业供应商合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6c01bd70508763231121295.png)
汽车行业供应商合作模式案例分析——以丰田、福特、通用和大众为例作者:everest 时间:2007-1-21 0:07:54 阅读:1707次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到现在,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汽车产业在高速发展。
与此同时同时,也成就了如通用、福特、丰田、大众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各领风骚几十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个汽车厂商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谁能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赢得顾客,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从整个汽车产业的价值链角度看,整车制造商创造的价值在整个价值链中所占的比重在全球都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相应的,它们在采购物流方面所占的增值比重也将越来越高。
以下,我们就汽车厂商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一、两种供应商合作模式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获得所需零部件无非两种选择:自制或者外购,但最重要的是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零配件。
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各国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企业之间基本形成了两种模式(见下表):这两种模式哪一个更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整车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从而引领未来趋势呢?(这就是这个CASE中的第二个问题)与欧美模式(上表中第二列所示)相比,日本企业采取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零部件供应模式(如上表中第三列所示)。
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代表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欧美人按规律办事,讲究如何将事情处理得最为科学,最为符合规律;而日本作为亚洲国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处世哲学更加讲究和谐,更带有一些人情味儿。
对于和供应商之间出现的潜在矛盾,美国厂商喜欢摆到桌面上直接说明白,而日本企业则首先考虑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尽量避免矛盾发生,并采用一种妥协策略维持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承诺轻易不更换合作伙伴。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美日厂商在处理供应商问题上的不同做法。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国际竞争与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e9bf69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0.png)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国际竞争与合作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各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
国际上的竞争与合作在这一领域变得日益激烈,各个国家都在努力争夺市场份额,同时也意识到合作可以达到共赢的目标。
一、国际竞争:谁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头羊?1.1 全球巨头的竞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际汽车巨头是主要的竞争对手。
例如,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凭借其持续创新和优良的技术,一直占据着市场的领先地位。
然而,随着其他汽车制造商的追赶,如日本的丰田、德国的大众等,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1.2 新兴市场的崛起除了传统的汽车巨头,一些新兴市场也在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工业制造基地,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也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1.3 技术领先的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技术创新是关键。
一些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美国在电池技术、德国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等。
这些技术领先的国家通过技术输出和合作,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二、国际合作: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2.1 政府层面的合作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中,政府间的合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各个国家通过政策协调、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加强了合作关系。
例如,欧洲各国联合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标准,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
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框架,加强了政策互补和资源共享。
2.2 企业间的合作除了政府层面的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之间也积极开展合作。
例如,汽车制造商与电池生产企业、充电设施提供商和电网运营商等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联合努力,推动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2.3 跨国合作项目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各个国家积极参与跨国合作项目。
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
![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0b1e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e.png)
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一:引言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丰田与福特两家汽车制造公司的供应链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与优势。
二:背景介绍1. 丰田公司简介丰田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1937年。
丰田以其高品质和可靠性而闻名于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
2. 福特公司简介福特公司是一家美国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1903年。
福特以其创新技术和出色的设计而备受赞誉,是美国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三:供应链战略1. 丰田的供应链战略- 全球统一的供应链网络:丰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供应链网络,利用其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战略,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 紧密的供应商关系:丰田与其供应商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互信和共享信息,促进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 精益化生产:丰田采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成本的降低。
2. 福特的供应链战略- 区域化的供应链网络:福特在不同地区建立了本地化的供应链网络,以适应各地的市场需求和规模。
- 强调创新和技术:福特注重创新和技术的应用,通过与供应商紧密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实现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 灵活的生产方式:福特采用灵活的生产方式,通过及时调整生产线和供应商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四:供应链管理实践1. 丰田的供应链管理实践- 零库存管理:丰田采用零库存管理的原则,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及时的配送,降低库存成本和库存风险。
- 全面质量控制:丰田实施全面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品质管理和供应商的协助,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 按需生产:丰田实行按需生产,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灵活的生产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无效的生产和资源浪费。
2. 福特的供应链管理实践- 合理库存管理:福特采用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库存控制,降低库存成本和产品滞销的风险。
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合作模式技术共享与市场拓展
![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合作模式技术共享与市场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542e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9.png)
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合作模式技术共享与市场拓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越发频繁。
汽车制造商、供应商以及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各国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这种合作不仅涉及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还包括技术共享与市场拓展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以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合作模式为重点,探讨技术共享和市场拓展等内容。
1. 国际合作模式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行业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各国之间的汽车合作模式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的合资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选择战略联盟模式。
例如,合资企业通常由两家汽车制造商共同投资和运营,以共享资源和市场。
而战略联盟则可以在更宽泛的范围内合作,包括技术研发、采购、供应链管理等。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共享和市场拓展。
2. 技术共享的重要性汽车行业中,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各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如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互联等。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降低研发成本,国际合作成为必然选择。
技术共享可以通过合资、合作、联盟等形式实现,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互补,共同开发新技术、共享专利、共同研发新产品等。
例如,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与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合作开发电动汽车技术,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加速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3. 市场拓展的重要性国际合作可以帮助汽车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
合作伙伴可以通过互相开放市场、共享销售渠道和渠道资源,实现更高的销售额和更广泛的市场覆盖。
例如,德国豪华车品牌宝马与中国的合资企业合作,共同开拓中国市场,并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外,汽车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例如,中国的吉利汽车在近年来通过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等品牌,成功进入了欧洲市场。
4. 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案例在汽车行业中,有许多成功的国际合作案例。
除了前面提到的丰田与特斯拉、宝马与吉利汽车的合作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合作伙伴关系。
不同供应商合作方论文2
![不同供应商合作方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e5f00e41336c1eb91a375d82.png)
丰田、福特、通用汽车和大众——不同的供应商合作方式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到现在,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汽车产业在高速发展。
与此同时,也成就了如通用、福特、丰田、大众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各领风骚几十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个汽车厂商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谁能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赢得顾客,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我们就汽车厂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一、供货商与互联网市场供应商显然希望制造商能够保持稳定并大量的采购,同时交货时间可以灵活一些。
不行的是,尽管大多数制造商希望实施稳定长期的生产过程,但是他们更需要灵活性,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需要。
因此,供应商的目标将与制造商对灵活性的期望有直接的冲突。
事实上,由于生产决策的制定往往缺少关于顾客需求的准确信息,因此制造商匹配供应和需求的能力取决于当需求信息到达时改变供应量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建成了各自的网上汽车市场,互联网市场对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其好处就是:共享的信息、信息获取速度快,成本低、极度透明的价格和质量标准。
对于实力雄厚、已在市场上建立起自己信誉度及自己销售网络和有着固定客户的大供应商来说,总体上将持反对的态度。
由于其已有着稳定的客户群,共享的信息和快速低成本的网络市场并无法为其带来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和利润的大幅度提升。
相反,由于极度透明的价格却令其失去零配件市场上的价格主导能力,这部分的损失将大大超过利得。
这是因为在这个行业里,汽车整车生产商势力强大,进入门槛相对高得多,所以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
对于尚未有稳定客户群的弱小的供应商,或者急于进入陌生市场的供应商来说,总体上将持肯定的态度。
网络市场有利于快速低廉地获取客户信息和市场信息,进入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打开市场。
汽车合作方案
![汽车合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9dd0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2.png)
汽车合作方案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在这样的环境下,汽车公司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汽车合作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商业成果和效益。
背景汽车合作方案是指两个或多个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生产或销售汽车的计划。
这种合作可以帮助汽车公司节约成本,提升技术水平和提高市场份额。
当前,许多国内外汽车公司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合作。
例如,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上海大众汽车,而福特汽车则与中国江铃汽车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江铃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合作方案汽车合作方案可以有多种形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作方式:1. 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是指两家公司共享技术资源、合作研发新技术或共同推进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应用。
这种合作可以帮助公司在技术上更加先进,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例如,日产汽车公司与雷诺汽车公司之间的技术合作,促进了两家公司在各自市场上的发展。
2. 生产合作生产合作是指两家或多家汽车公司共同建立生产基地,分摊生产成本并生产汽车。
这种合作可以帮助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了许多深受国内市场欢迎的汽车品牌。
3. 销售合作销售合作是指汽车公司通过共享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和品牌形象等方式合作。
这种合作可以帮助公司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提高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
例如,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之间的销售合作,使得沃尔沃汽车得以进入中国市场并获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汽车合作方案的优点汽车合作方案带来了许多好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好处:1. 成本优化汽车合作方案可以让汽车公司分摊研发、生产和销售成本,从而降低单车成本。
这样可以提高汽车的竞争力,同时又可以保证汽车公司的利润。
2. 技术创新汽车合作方案可以让汽车公司共享技术资源,搭建技术平台,从而促进技术研发的创新和应用。
这样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品质,从而增强品牌形象。
大众福特联盟公开和潜在的合作
![大众福特联盟公开和潜在的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17128fd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5.png)
大众福特联盟公开和潜在的合作
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与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得益于这一发展,大
众和福特之间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合作关系。
大众和福特之间的合作,有可能通过它们彼此
之间的关系来增强两家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首先,大众和福特之间对市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大众和福特之间两家企业的彼此实
力极具竞争性,而且两家公司的市场定位都非常明确。
大众的品牌形象聚焦于提供符合客
户需求的安全、舒适、性能和节能的汽车,而福特则更倾向于性价比和超值。
如此一来,
大众和福特之间彼此可以利用对方品牌在市场上所带来的竞争和配合优势,从而巩固自身
的市场地位。
此外,大众和福特之间也可以通过整合其供应链等内部资源来改善自身运营水平,提
高运营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例如,两家公司可以通过实施横向的
配置整合,将细分市场的信息资料融入自身资源中,从而减少在研发和市场营销中所耗费
的时间和成本。
另外,大众和福特之间同样可以通过分享产业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研发效率。
这一点不
仅有助于两家企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的工业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虽然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却引发了双方对促进国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激动和期待。
总的来说,大众和福特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在多方面发挥作用,双方都可以从中受益,大众和福特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并且为国家工业体系、产业技
术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福特与大众合作协议书范本
![福特与大众合作协议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0e3ac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f.png)
福特与大众合作协议书范本甲方:福特汽车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乙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和乙方均为汽车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双方有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就汽车技术研发、生产合作等领域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第一条合作目的本协议旨在确立甲乙双方在汽车技术研发、生产合作等领域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市场开拓等方式,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第二条合作范围1. 双方将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a)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b) 智能驾驶系统开发;(c) 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优化;(d) 市场联合推广活动;(e) 双方同意的其他合作领域。
2. 双方可根据合作进展和市场变化,协商确定具体的合作项目和内容。
第三条合作方式1. 双方将根据具体合作项目的需求,采取以下合作方式:(a) 技术交流与共享;(b) 联合研发项目;(c) 共同投资生产设施;(d) 市场合作与推广;(e) 双方同意的其他合作方式。
2. 双方应根据合作项目的具体情况,签订具体的合作协议或项目合同。
第四条知识产权1.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应按照双方另行签订的知识产权协议进行处理。
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合作过程中获得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信息等用于非合作目的。
第五条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合作过程中获得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信息等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2. 保密义务在本协议终止后继续有效,直至相关信息公开或成为公知信息。
“福特”和“通用”的竞争_励志
![“福特”和“通用”的竞争_励志](https://img.taocdn.com/s3/m/f6dbf80dfe4733687f21aa03.png)
“福特”和“通用”的竞争外扬家丑的促销法有一品牌的漱口水销售不错,但它的味道欠佳,另一家公司的漱口水起名“好味道”推向市场,眼看着“好味道”进攻得手。
经营者看到自己市场逐步减少,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承认自己的“家丑”公开宣称自己的产品是“使你一天痛恨两次的漱口水,但会消灭大量细菌。
”经营者巧妙地使消费者认识到:为了“气味像杀虫剂一样的漱口水消灭细菌的效果特好”,反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电扇永远不关由于假冒产品的干扰,质量很好的蝙蝠电扇在京销售不旺,厂家和商家共同想出了一个点子。
1981年4月1日南京一家大商场橱窗里的三台蝙蝠牌电扇转动了。
电扇旁边有几行醒目的大字:“这三电扇是4月1日8时开动,一直未关,昼夜转动,算一算到现在工作了多少时间?”经过这里的男老少都要驻足看一看,算一算;不经过这里的有还要绕道来;上夜班的人,有的还要查看一下是否有人会让它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时间越久,们对蝙蝠牌电扇的信任度就越高。
这一年,蝙蝠牌电扇的销量占南京市总销售量的80%。
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人物进行的各种选择及活动大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不可能都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谁能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呢?在具备才能的基础上,就要看谁具有很强的竞争精神和技巧了。
(励————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志故事)如,一个比较好的公司到学校招聘员工的需求数量是有限的,报名者又众多,结果供给超过需求,那么作为应聘者如何使自己脱颖而出呢?只能靠竞争!在招聘中谁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谁就能取得胜利。
再如,你开了一家商店,在你的周围也有其他人开的多家商店,这就不可避免地在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你要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除了搞好人缘关系外,主要还是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方面下工夫。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甚至是你死我活我们必须增长竞争成功的本领,提高方方面面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争强好胜的竞争意识,才能在竞争中击败他人,使自己立于败之地。
通用与丰田的供应链对比分析
![通用与丰田的供应链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c70008376baf1ffc4fad39.png)
丰田零部件供应链管理
• 丰田汽车公司把零部件物流服务看成是“售后”市场 的主体,其重要意义与制造和销售汽车同样重要,因 为公司知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广大 消费者来讲,最容易损害某种牌子汽车信誉的莫过于 到处买不到这种汽车的关键零部件。
• 现在出售一辆新汽车的利润并不高,因此汽车产品能 否吸引广大消费者已经成为汽车厂商加快促销,减少 库存,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最关键的一招。原来在 丰田汽车公司并不热门的汽车零部件物流服务现在已 经成为汽车制造厂商长期生存战略的关键行业。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合与再配置转变,而来趋势
• 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的挑战: • 由于整车厂纷纷按照价值链的原理对自身的制造
供应链进行重组,而将大量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和 外包,结果把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制造和装配责任 推给了独立的第一层供应商,并且提高了对所有 供应商在服务和响应时间上的要求,迫使供应商 必须做到: • 1. 能够快速响应来自整车厂的需求预测和生产 计划变化; • 2. 在流程和技术改进上做出投资,以确保其下 游来趋势
•
近30年来,全球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逐步下滑,
以中国和拉美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过剩生产能力追
逐的对象。同时,跨国公司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地区化
布局促进了各国比较优势的发挥,进一步带动了汽车
工业的全球化进程。
• 另一方面,跨国汽车公司的竞争方式也由过去的精 细化管理(如精益生产方式),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
3.1 零部件厂商对整车企业的实时物流供应
(1)在实时物流中,取消了仓库的概念 只设“置场”临时堆料 采用了全新的“拉出方式” 主动权掌握在本企业手中
(2)零配件厂商的实时物流做保障 零配件厂商大多位于同一个工业园区
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
![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7c9fa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75.png)
福特公司简介特“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的梦想和卓越远见,福特汽车公司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已经成长为第二大汽车公司。
目前,它拥有许多世界著名汽车品牌: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已被中国吉利公司于2010年3月28日晚9时收购)轿车。
此外,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Financial),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和客户服务品牌Quality Care.丰田公司的采购策略分析一.对供应商的要求:丰田要求它的供应商将生产设施建立在它的整车厂周围,以便于近距离采购。
这种采购要求推动了及时供货。
作为对供应商效忠的回报,丰田为协丰会成员提供大量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支持,在供应商处推行丰田生产系统。
这大大提高了供应商的生产率,反过来又促进了丰田产品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了丰田和其供应商都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模式:丰田与其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互信合作关系。
丰田按照供应商所生产部件和对整车的重要程度,将供应商划分为三类:核心部件供应商、特征部件供应商、商品部件供应商。
并建立起了二级供应商组织——协丰会和荣丰会,对隶属不同组织的供应商,丰田与其建立了不同的股本关联关系。
协丰会成员全部是核心部件供应商(约为35家),丰田一般都持有它们超过30%的股份。
荣丰会成员都是特征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拥有它们的约10%的股份.而商品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不与其建立资产关联关系。
这种采购模式使得丰田和其供应商都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同时这种资产的联系极大的促进了丰田与核心部件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这种资产的联系使得丰田可以详细了解其核心供应商的详细成本信息,商定未来的投资计划,合作开发新产品等.丰田对待供应商要求严格,它总是给序列供应商以巨大的压力,迫使这些供应商跟随它前进的步伐,但同时丰田对供应商的支援也更多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弹簧学术会论文集>>>
也表现卓越。总体上,除了负载(货车能载满的次数),在物流绩效的所有方面,为日本制造商供货的 供应商比为三巨擘供货的供应商取得了更高的评分。美国工厂的供应商的货车负载程度是68%,而日本供 应商的负载程度只有47%。客户政策的不同是原因所在:美国客户惩罚供应商货车部分载满的行为,而日 本客户期望供应商只在配件需要时,运送所需的配件。他们与主要承运商发展了精密的协作关系,提出 了严格的交付要求,通过使用创新的交付方法并采取有效的装载方法(如产品混合装载)来弥补在美国 的长途运送的费用。 发展同运输承运商的紧密联系与发展同相对较小的配件供应商的紧密关系一样重要,它对汽车制造 商精益制造和交付系统的有效运行同样很关键。通过集中关注一小部分精选的承运商,称为“核心承运 商”,精益制造商在诸如并装、紧密安排的交付、运货跟踪以及有效的信息沟通方面,获得切实、可靠 的服务。对日本制造商和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三巨擘来说,几个核心承运商运送主要的货物。但是日本制 造商比美国汽车制造商更充分的利用了主要承运商:日本平均使用1.4个运输业公司,与美国汽车制造商 利用4.3个运输公司形成对比。 此外,承运商为日本制造商提供送货服务的装运量最高占它们总量的92%,而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 最高比例是75%。 当查看个别汽车制造商时,很显然就会看出其中的巨大差异。例如丰田(Toyota)和通用汽车 (GM)的对比是令人吃惊的:丰田只使用一个承运商,而通用汽车使用七个承运商。那么通用汽车与丰田 相比出现交货迟、卸货慢就不足为奇了。拥有如此众多的核心承运商,通 用汽车怎么能将工作日程系统融入承运商,来给通用汽车最高的优先级、达到理想的送货呢?教训 是显然的:如果一个汽车制造商将运输业务外包给最低的投标人,结果将是运费很低,但是不一定是高 质量的服务。在一个精益企业里,没有大量存货储备保险,可靠的运输服务是关键的。发展同承运商之 间的关系并要求把连续、准时的运输服务作为最高优先级。客户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交付条件(关于频 率、交付指定时间期间以及有效装货和卸货),来激发供应商通过改进他们自己的运营和发货活动来满 足这些条件。 要求供应商频繁发货是日本制造商成功的一个关键。供应商很少发货表明客户收到并持有大批量存 货,这就增加了存货存储费用,占有了有价值的空间,掩盖了质量问题。服务于日本制造商的供应商在 日常发货方面也比为美国服务的供应商运作的更有效率:供应商为日本制造商每天发货3.6次,与为美国 三巨擘服务的供应商的2.4次形成对比。克莱斯勒的供应商每天平均发货4.O次,与福特的供应商每天平 均只发货1.1次形成鲜明对照。丰田的供应商站在所有汽车制造商的前列,每天发货5.oft。 日本制造商的装货时间明显比美国汽车制造商少。日本客户的供应商装一车货只需要38分钟,而美 国客户的供应商需要花费58分钟。更特殊的是,福特和克莱斯勒供应商花费的装货时间是尼桑和丰田公 司供应商的两倍。 对服务于美国汽车制造商和日本制造商的供应商工厂(带有生产线)的比较揭示:供应商客户的行 为较大的影响供应商形成精益制造的能力。关于供应链管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三巨擘已经公然的采用 了精益制造和JIT物流的方案。然而数据表明他们仍然可以从改进中受益。同样的供应商在服务于日本客 户时,工厂和物流中有更加精益的操作。通过更多的比较表明,服务于丰田的供应商是最精益的。这是 丰田公司将供应商当作合作伙伴,而福特、通用、大众让供应商相互竞争的缘故。事实上,福特、通 用、大众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近日,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谢尼克给350000名员工发了一封E—mail,信中要求福特员工从长远 利益出发而善待供应商。他在信中指出:“供应商有权选择其交易对象,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供应商的交 易对象,那么,他们会把其最好的人员、最好的资源、最新的技术和发明贡献给我们的竞争对手,使我 们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境地。”谢尼克这封E-mail并非由任何突发事件引发的,但是,也并非空穴来 风,事实上,最近以来包括福特在内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给供应商的印象的确不太好。 据美国密歇根州伯明翰的Planning Perspective公司不久前的调查显示,北美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供 应商表示,他们与日本汽车公司的关系要好于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关系。供应商给6个汽车公司的信任 度评分为(满分为4分):丰田汽车公司3.4分,本田汽车公司3.32分,日产汽车公司2.63分,克莱斯勒
State
Tanning为Lexus汽车购买
皮革坐垫,汽车制造商发现GST不能跟上需求。供应商经常不能发货并且必须从计划的海运变换到准备将
212
<《.(企业论坛
皮革坐垫空运到日本的丰田工厂。尽管GST支付了紧急发货费用,丰田对供应商的完成情况不满意。汽车 制造商派了一组丰田生产系统专家NeST,与工厂的每个人合作,从CEO蛰J普通职工,此小组将工厂的设 备移至I]One-piece
2010年全国弹簧学术会论文集>>>
合作抑或竞争
——丰田、福特、通用和大众的供应商合作方式比较
蔡茂盛
(立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日本汽车制造商以丰田公司为代表与美国福特、通用同行相比,更强调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这 使丰田公司在竞争中尝到了甜头。 当丰田、本田和尼桑在美国建立起引擎和装配工厂,他们带来了日本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已经掌握 了精益制造和物流。但是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汽车制造商开始寻找能够满足他们严格的成本、质量和 交付标准的本地供应商。这不容易做到。日本汽车制造商面临一个抉择:接受供应商低下的绩效,还是 投资并改善与美国供应商的关系,教会他们精益制造。最终他们决定开发并引导供应商。简单看一个丰 田汽车和他的一个供应商Johnson Controls的案例,她以能够在座椅被送到装配线之前,短短几小时生产 并向丰田交付座椅而闻名。在为丰田汽车工作之前,供应商会保存大量座椅存货。在为丰田工作,并在 1992年将Georgetown、Kentucky的工厂转型为精益制造后,库存周转天数从32天下降到4.1天。这需要许 多内部的变革,如将模具安装时间由6d,时压缩到17分钟。确实,客户/供应商关系是日本制造商成功的采 取具有创新意义的制造和购买准则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日本制造商与少量的供应商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并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换将这些供应商与工厂生产系统和JIT交付系统集成起来。我们的数据表明日本汽车 制造商对供应商的投资是值得的。在同样的供应商工厂里,同为他们的美国竞争对手服务的生产线相 比,为日本汽车制造商供应配件的生产线更精益。在日本汽车制造拥有美国供应商的情况下,日本汽车 制造商把精力集中在保持低库存水平、维持生产水平以及质量一体化上。 一、保持低库存水平 成功的精益制造的关键是维持低存货水平。理想情况下,客户从需要一个配件到供应商生产此配件 的时间间隔是很短的。在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情况下,供应商根据自己的生产进度 表组织生产而不考虑客户是否真正需要这些产品。这样供应商的存货存储达到数周之久,而不能提 供客户需要的产品。在小批量生产情况下,产品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迅速流动。小批量生产能力显然意 味着更低的存货库存费用,但是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好处。供应商可以更快的响应客户的需求变化。他们 可以迅速的识别产品中的任何缺陷因而需要挑选出或者重新/JUT的潜在缺陷配件更少。进行无效活动的 人员更少,如将大批量的存货从一个地方运到工厂,生产力得到提高。同时为日本和美国客户制造和运 输相似产品的供应商工厂,他们为日本制造商维持的存货水平比为美国汽车制造商维持的存货水平低。 为日本制造商服务的供应商取得的存货周转率是38.3(年销售额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而为美国客户维持的 存货周转率为25.4。他们也维持更加低的在产品(WlP)存货,结束了为他们的日本客户的供货和在运品 (on.truck)存货。在日本和美国客户之间的重大差异也凸现出来。在日本汽车制造商中,丰田存货最少, 它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拥有丰田生产系统的精益制造公司。福特的在途产品最高。 你可能认为降低存货会存在不能向客户交货或者关闭装配生产线的风险,这会反过来由于使用派出 卡车甚至是直升机,导致更加昂贵的出货费用。尽管运行存货更少,但是日本制造商没有为仅仅装运付 出很高的成本。事实上,日本制造商紧急装运支付成本(每百万销售额¥371)比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成本 (每百万销售额¥714)更低。丰田的供应商是最好的运营商,成本为¥204。 降低丰田汽车的美国供应商的存货有无数好处。当丰田开始从Garden
flow
cells,实施kanban系统,为切割皮革和砍掉牛皮存货开发出标准的流程。GST的
CEO深信存货的减少会导致不能发货数量的增加。令他惊讶的是,随着存货从112 000张皮革下降到不到
40
000张,紧急空运费用垂直下事件
由每年的242起下降到2起。而供应商在两年内取得如此成绩而没有花费额外的资金。 二、维持生产水平 精益制造的成功也依赖于一个适当水平的生产进度,那就是说,不同产品的生产必须平均分配,以 最小化上游业务和供应商的不确定性。丰田将适当水平的生产定义为,在组装流程中,“在生产跨度内 均匀的分配工作量和说明,因此供应商能有一个平稳的、稳定的需求流。一个不均匀的生产进度表(例 如由大批量的制造两门汽车转向为制造大批量的四门汽车)会对供应商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处理高 峰,供应商被迫维持高存货水平,确保为意想不到的客户需求做好准备。 为供应商提供一个可以预测的进度表(稳定的订货和定期的需求),对一个只有少量存货而又需要 覆盖意想不到的需求波动的精益物流系统来说尤其重要。日本制造商在这一方面胜过他们的美国竞争对 手。他们的订货需求稳定,反映出他们的装配工厂进度表更加水平。本田、尼桑、和丰田在他们的日本 同行中也是鹤立鸡群。丰田对水平生产尤其敏感,这也是丰田生产系统的核心法则。汽车制造商认为, 不能将进度表保持均匀的客户没有权利利用一个J.I.T拉式(pull)系统。非水平安排生产的客户只是把他 们混乱的系统强加在供应商身上,并且供应商将支付更高的存货费用,以及所有相关的弊病和紧急发货 引起的更高的运输费用。简而言之,维持一个均匀的生产进度表会对二级和三级订货产生影响。日本制 造商和美国汽车制造商的进度安排活动影响了供应商维持水平的生产的能力:同一个供应商为日本制造 商比为美国汽车制造商维持一个更高程度的水平生产。并且当第一级供应商能够进行水平生产,他们的 二级供应商能更好的削减存货并在准时的基础上运货。 在装满货车方面,日本客户比美国客户对供应商施加的压力更小。除此之外,如果没有装满货车, 只有8%日本客户的供应商遭到罚款,而33%美国客户的供应商遭到罚款。福特公司的供应商在装满货车 方面承受特别的压力,这是一个与丰田供应商形成的一个鲜明对比福特在精益存货方面排名很低,尤其 是其很高水平的在运存货,这部分可以通过公司的货运政策来解释。福特希望利用所有的货车空间来降 低运输成本,因此公司在最低重量要求的基础上,要求供应商装满货车。福特通常支付运输成本,但是 不能满足最低目标的供应商必须自己支付运送费用。福特的政策鼓励供应商装满货车,而不考虑福特是 否需要这些配件。此准则与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配件运送到适当的地点这个核心精益制造基本原理 相悖。 三、质量一体化 供应商为美国和日本的客户交付产品的质量相同,但是为美国客户供货时,往往在内部废品以及返 工方面付出的成本比日本要高得多。这是因为,日本制造商针对供应商采用的质量措施是“预防为主, 过程控制”,而美国制造商采用的是“事后检查”。 采取“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质量策略是采取有效精益制造的另一个需求。取代在质量问题发生 后(导致代价高昂的修复成本和维修车间场地空间的浪费),依赖形式上的检测来发现缺陷,工人在任 何时间发现异常都可以停止生产线。 尽管美国和日本客户对从供应商收到的产品的质量要求区别不大。但供应商的报告显示:为日本客 户提供配件的废品和返工产品数量明显比为美国汽车三巨擘的供应商的数量少。换句话说,供应商向客 户发送同样质量的货物,但是在内部废品和返工方面,为美国客户付出了更高的成本。显然供应商在为 日本制造商供货时更愿意改进质量,而为美国客户供货时只是事后检测质量。 四、实现准时运输和交货 精益制造可以使得库存最小化,并能避免浪费,但是它非常依赖于小批量、高频率的配件的装运, 而且要有序、及时,并保持低成本。正如日本制造商在精益制造方面表现杰出。同样他们在JIT物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