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彬-《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合集下载

黄石港棋盘洲港区黄颡口砂石集并中心火山作业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黄石港棋盘洲港区黄颡口砂石集并中心火山作业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黄石港棋盘洲港区黄颠口砂石集并中心火山作业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1.1 项目建设内容拟建码头工程位于黄石市阳新县黄颖口镇,位于黄石河段薪春水道右岸,长江下游航道里程约867.6kmo本工程建设6个5000吨级泊位,为2个黄砂进口、4个碎石出口泊位,设计总吞吐量为2180万吨/年,后方陆域占地面积203.5亩,配置相应装卸机械设备,建设后方陆域库场、供电、照明、通信、给排水、消防、土建、环保等配套设施。

岸线长775m。

陆域总用地面积202亩。

本项目总投资83613.13万元,环保投资为15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工程建设期为24个月。

1.2 项目建设的政策符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码头属于第一类鼓励类项目中“二十五、水运''分类中的“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3 项目建设的规划符合性本工程符合《黄石港总体规划(修编)》、《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黄颗口镇全域规划》等相关规划,基本落实了《黄石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中的相关总体要求。

2环境现状评价结论2.1 地表水环境现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长江评价江段各污染物监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n类标准。

2.2 大气环境现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2个监测点位的SCh和No2小时平均值和日均值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TSP日均值最大浓度占标率120.0%,最大超标率28.6%,PM1o日均值最大浓度占标率168.7%,最大超标率42.9%,PMzs日均值最大浓度占标率117.3%,最大超标率57.1%。

2.3 声环境现状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拟建项目港界及码头泊位前沿昼间噪声值为51.9~56.3dB(A),夜间噪声值为416~43.5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规范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规范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规范1.引言在引言部分,需要说明评价的目的、范围和依据,明确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2.项目概况在项目概况中,需要对港口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包括项目的位置、规模、建设内容、主要技术指标等,并解释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

3.环境基线调查在环境基线调查部分,要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与描述,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噪音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与项目相关的环境因素的现状。

4.环境影响预测在环境影响预测部分,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包括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噪音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5.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部分,需要对预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环境容量、敏感性分析、风险评估等。

同时,评价阶段需要对可能的不利影响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控制措施。

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在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部分,要制定详细的环境管理控制措施和环境监测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对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

7.公众参与与沟通在公众参与与沟通部分,要说明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式,并明确公众参与的时机和内容。

同时,要注重向公众提供项目的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8.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部分,要按照规范的要求,编写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报告书需详细描述项目情况、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公众参与与沟通等内容。

9.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参考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参考部分,要列举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评价评估遵循的法律准则和政策要求。

总结: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规范是保障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

其中包括项目概况、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公众参与与沟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参考等内容,所有内容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展开,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指南》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1.03.19
•【文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21年第20号
•【施行日期】2021.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环境影响评价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1年第20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
南》的公告
现发布《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为水运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代码为JTS/T 105—2021,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S105-1—2011)和《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7—2001)同时废止。

《指南》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实施过程中具体使用问题的咨询,由主编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答复。

《指南》文本可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水运工程行业标准”专栏
(/syportal/sybz)下载。

特此公告。

交通运输部2021年3月19日。

港口建设环评报告书

港口建设环评报告书

港口建设环评报告书一、引言港口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确保港口建设项目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报告书旨在对某港口建设项目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全面分析其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二、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本港口建设项目位于某市沿海地区,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计划投入资金xxx万元。

该港口建设将成为该地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2. 项目目标该港口建设项目的目标是提高货运能力,优化港口物流效率,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并确保项目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存。

三、环境影响评估1. 水环境影响评估针对港口建设可能对周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分析水域水质、水动力学特征以及港口工程布局对河流和海洋的影响,该评估确认了项目对水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引入先进的治理技术。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估在大气环境方面,对港口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排气和扬尘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估。

通过预测和建模分析,该评估确定了项目对周边大气质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了减少排气和扬尘排放的对策,如采用低碳技术、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管理,并采用粉尘防护措施。

3.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生态环境是港口建设项目中需要关注和保护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该评估分析了项目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措施,如建立保护区、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等,以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为了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和确保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本报告书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该计划包括建立环保部门和监测机构,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项目始终符合相关要求。

沿海港口码头环评报告书

沿海港口码头环评报告书

沿海港口码头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述本报告书为沿海港口码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旨在对沿海港口码头项目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方案。

二、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沿海港口作为国际贸易和物流的重要节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与沿海港口码头项目相关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土壤和生态系统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 建设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在沿海港口码头建设阶段,主要涉及土地开垦、填海造地、结构物建设等工程活动。

通过对施工活动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对周边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

2. 运营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在沿海港口码头正式投入运营后,包括码头作业、港口物流、货物运输等活动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们将评估这些活动对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噪音、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监测方案和环境管理要求。

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 实地调研与监测:通过对沿海港口码头项目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准确的地理环境信息,包括土壤、水体、气象等。

同时,对相关环境指标进行长期监测,以获取足够的数据支持环境影响评价。

2. 数学模型与模拟分析:借助先进的数学模型和模拟软件,对沿海港口码头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分析。

通过对各项影响指标进行模拟计算,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环境监测的展开提供科学依据。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我们将综合上述的调研、监测和分析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 沿海港口码头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2. 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减少和控制沿海港口码头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 设计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案,对沿海港口码头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实时、定量的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东营港2×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东营港2×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东营港2×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二○○七年二月评价项目委托单位:东营市港口建设办公室评价项目承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环评证书等级:乙级环评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412号环评单位法人:孙书贤所长项目负责人:胡泽建研究员主要参加人员:姓名职称证书编号胡泽建研究员国环评证字第B24120018 尹相淳高工国环评证字第B24120001 吴桑云研究员国环评证字第 B241200008 边淑华副研究员迟万清工程师国环评证字第B24120030 熊丛博工程师国环评证字第B24120029 张振生高工国环评证字第B24120011 宋书林研究员国环评证字第B24120002目录1. 总论 (1)2. 拟扩建项目概况 (3)3. 污染因素分析 (5)4. 环境概况 (7)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8)6.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0)7. 环境风险评价 (13)8.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8)9. 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分析 (18)10. 损益分析(略) (20)11. 公众参与(略) (20)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0)13. 项目选址可行性及港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20)1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 (21)1. 总论1.1 评价任务的由来(略)1.2 评价目的(略)1.3 指导思想与评价原则(略)1.4 编制依据(略)1.5 评价标准(略)1.6 评价等级和评价重点(略)1.6.1 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评价等级划分原则,以及工程污染分析结果,各环境要素单项评价等级划分见表1.1。

表1.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1.6.2 评价重点本次环评的评价重点为: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海洋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包括水动力环境、泥沙冲淤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规划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规划规定

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申请书格式及示范文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向我局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现将书面申请格式及示范文本公布如下:申请格式申请书示范文本2、文号3、标题4、主报单位5、正文6、联系人及联系方式7、所附文件文本标题8、申请单位(盖章)9、申请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7年第11号《港口规划管理规定》已于2007年11月30日经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盛霖2007年12月17日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港口规划工作,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港口资源,促进港口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港口规划的编制、审批、公布、修订与调整、实施和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交通部负责全国的港口规划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港口规划管理工作。

港口所在地的市(指设区的市,下同)、县(包括县级市)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负责特定港口管理的部门具体实施该港口的规划管理工作。

本规定所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包括承担港口行政管理职能的交通主管部门或者与交通主管部门分设的港口管理部门。

第四条港口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港口资源条件、综合运输网状况等因素制定,体现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原则。

第五条港口规划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水路运输发展规划和其他运输方式发展规划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

第二章港口规划的编制第六条港口规划包括港口布局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

港口布局规划是指港口的分布规划。

港口布局规划包括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布局规划。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是指对港口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所需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港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综合、科学的评价,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环境资源。

首先,在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必须确立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评价的范围应该包括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能耗和资源利用等因素,并对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噪声、生态系统等方面的评估。

其次,评价过程中需要采集和收集充分的环境数据。

评价需要对项目建设区域内的环境背景进行调查,了解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系统状况、环境质量、人口分布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研究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包括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

评价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模型。

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如污染物扩散模型、噪声预测模型等。

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风险,对可能的环境事故和灾害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公开。

评价报告应清晰、明确地评述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监测计划。

评价结果还应根据项目的阶段性特点,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建议和优化措施,以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总之,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获取全面的环境数据,评价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以辅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策略。

同时,公众参与也有助于增加项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

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

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位于钦州港勒沟河口西北侧,项目推荐方案(方案一)总投资55769.75万元。

本项目码头西南侧为主岸线,布置1个7万吨级散货泊位,泊位长295m;东南侧岸线长543.8m,布置2个5000t级散货泊位和2个5000t级杂货泊位。

本工程陆域占地面积约235.45亩,码头前沿线和铁路线之间布置有8个散杂货堆场,面积共45809m2;4个仓库,面积共16992m2。

本工程设计年吞吐量350万t,其中大豆、玉米150万t(进口),干木薯片150万t(进口),袋装混合肥50万t(出口)。

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 海水水质评价区域S1~S9等监测站位各监测因子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S4监测站位所在海域水质达到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水质要求,其他监测站位所在海域水质均达到《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水质要求。

2.2 海洋沉积物调查海域S1~S9等监测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各评价因子质量标准指数均小于1。

S4监测站位沉积物质量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要求,S9监测站位沉积物质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二类标准要求,其余监测站位沉积物质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三类标准要求。

2.3 海洋生态调查海域各监测站位叶绿素含量比较均匀且相差不大,初级生产力的分布与叶绿素的分布一致。

调查海域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共有42种,其中硅藻门15属40种,占总种数95.2%;其次为甲藻,有2属2种,占总种数4.8%。

种类出现较多的属依次为角毛藻属(18种)、菱形藻属(4种)、圆筛藻属(3种)、海链藻属(3种)、曲舟藻属(2种)、根管藻属(1种)、其它藻属(11种)。

调查海域的浮游动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12大类37种(包括浮游幼虫),其中腔肠动物11种,桡足类9种,毛鄂动物4种,磷虾类2种,被蘘类2种,多毛类2种,原生动物1种,糠虾类1种,枝角类1种,浮游幼虫1种。

钦州港乐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钦州港乐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 天盛散杂货码头工限公司 编制单位: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 乙字 第 2919 号 编制日期:二〇一四年一月
前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推进 实施,钦州港域将进一步发展成为西南临海工业重要基地和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港口。
本评价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项目所在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
ii
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感谢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广西 绿保环境监测有限公司的通力合作。
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2014 年 1 月
iii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 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 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要对规划和建设项 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 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
项目特点、环评工作过程及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结论。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工程项目属于新建交通运输类项目,位于勒沟河 西北侧,勒沟作业区内。本项目与最近敏感点距离为 480m。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 2013 年第 21 号令《产业结构指导目录》[2011]中的鼓励类 第二十五项(水运)第一款: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项目 建设符合产业政策。
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项目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 由于项目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关注重点应为运营期,主要关注问题有:①项目运营期 废气、废水和噪声对周围大气、海水、声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②项 目运营期三废治理措施可行性;③项目运营期的环境风险影响和清洁生产评价;④项目 运营期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行性。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环评规范编制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环评规范编制
口 建 设项 目环 境 保 护 设计 技术规 定 》 和《 港口 口 的 环境 保
1973
年 开 创 了 环保 事 业 交 通 港
。 , 。 ,
建设项 目环 境 影 响评价 规 范 》 这次 要 讨 论 的 就是 《 环评 规 范 》
1, 2


护 工 作随 之起 步 随 后 又把 环 境保 护 工 作列 为基本 国 策 从 而 不 断 提高 了环 境保 护 工 作 的战略 地 位




第 1 5 卷
环境 管 理

港 口 建 设项 目环 境 管 理 与环评 规范 编制


`

〔 交通 部 安监 局 〕
,
交 通环 保 工 作 2 0 年来 在 各级 领 导的关 心 和 支持 下 在 广大 织 工 和 环 保 工 作 者 辛勤 努 力 下 在 各 个方 面 取得 显 著 的 成 绩
0 月在 秦皇 岛 召 开 的交 通 环 保 2 1 0
,
,
护 工作 奠定 了 基础 保 法规标 准
,
`

,
交通 环 保工 作全 面贯 彻 执行 国家 各 项环

,

去年
坚持 以 法促 管 重视 法规

,


标准
周 年 纪念
的制订 在交通 港

建设 项
目环境 膏理 方 面
大会 上 刘 松金 副部 长 在 工 作报 告 中 做 了 全 面 总 结 明 确 了 到 本世 纪 末 交 通 环 保工 作 的 目标 和 方 向 对 今 后土 作 做 了具 体布置 会上
,
预防 为主 防 治结 合 的 指 导 思 想 又陆续 制

港口码头建设环评报告

港口码头建设环评报告

港口码头建设环评报告一、引言港口码头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港口码头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某港口码头建设进行环境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保证建设过程中的最小化环境影响。

二、项目描述该港口码头建设项目位于某海湾地区,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项目主要包括码头建设、船舶停靠设施和堆场建设等。

三、环境影响评估1. 水环境影响评估针对项目可能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评估。

主要关注点包括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水质污染以及渔业资源的影响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水质污染事件;实行合理的生态保护区划定,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当地渔业部门合作,制定渔业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估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排放物。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控制施工期间的扬尘、气体排放等;加强对船舶和码头设施的管理监督,减少运营期间的大气排放。

3. 噪声影响评估港口码头建设可能会产生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和野生动物造成干扰。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以下措施:利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备减少噪声传播;采用合理的施工时间、节奏和工艺,减少噪声发生。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码头建设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为了最小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生态修复计划,对受影响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保护;设立保护区,限制非法开发和破坏。

四、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为了确保港口码头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建议制定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建立环境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建设过程;制定环境监测方案,定期对水质、大气质量、噪声等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建立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五、结论本报告对某港口码头建设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0,1*,234516372899*991*,2:6*7.;.732.0,9;0/<0/2=0,92/>72.0,</0?*72&’’(@&#@#A发布&’’B@C A@C&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主编单位(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关于发布!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通知交基发#$%%&’()*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部属及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由我部组织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和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编制的!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0102234%&.自$%%(年)月$日起施行5本规范的管理工作与出版组织工作由部基建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负责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6!总则!"#"!为统一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防止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海港’河港的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规定!"#评价阶段和评价程序!"#"#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评价阶段&第三阶段为报告书审批阶段$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见图’"("’$!"#")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应符合有关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按附录-.附录/和附录0的要求编制$!"!评价类别和等级!"!"#港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和区域环境功能规划划分$!"!"!项目评价类别分-./.0三类&环境要素评价分一.二.三级$类别和等级可按表’"’"’规定划分$!"!")-类评价项目必须进行详细.全面评价1/类评价项目应根据评价重点进行评价10类评价项目可进行一般评价1-类和/类评价项目均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0类评价项目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范围!")"#港口建设项目的评价范围应根据项目评价类别.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和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确定!图"#$#"环境影响评价的阶段划分及工作内容%港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与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划分表表!"!"!序号工程性质评价类别水环境评价等级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声环境评价等级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煤炭$矿石$散粮$散化肥及散装水泥%类&年吞吐量#’’万(以上)一一二&港界及疏港公路两侧有敏感目标时为一级)一*类&年吞吐量#’’万(以下)二&工程显著影响水动力条件时为一级)二&有特殊敏感区时为一级)二二!石油$液化气$散化及其他危险品%类一一三一+集装箱$多用途码头等%类&年吞吐量+’万,-.及以上)一三二&港界处有敏感目标为一级)二*类&年吞吐量#’/+’万,-.)二&工程显著影响水动力条件时为一级)三三&港界处有敏感目标时为二级)二0类&年吞吐量#’万,-.以下)三三三三1客运站%类&国际客运站)一三&建有独立锅炉房时上调为二级)二三*类&国内客运站)二三&建有独立锅炉房时为二级)三三注2#"技术改造项目参照上述方法以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货种为主确定评价类别和环境要素评价等级3!"在评价区域内如有养殖区$产卵场和生长区或生态自然保护区等环境保护目标时4生态环境均按一级评价35"6"5评价的时间范围应包括建设期和营运期3%类评价项目1必须同时评价建设期和营运期!"类评价项目应以评价营运期为主!#类项目应对建设期和营运期进行影响分析$%&’&’评价的空间范围应包括项目相关的陆域和水域在内的评价区$(类和"类评价项目的陆域范围应包括港区和与项目相邻的生活区)疏港公路)铁路专用线及环境敏感目标!水域范围应包括港池)进港航道)新建锚地*以及与上述水域相邻的环境敏感目标$%&+评价内容%&+&,港口建设项目的评价内容应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进行确定$评价时可按表-&.&/的要求确定$港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表-&.&/评价等级评价内容一级二级三级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进行扩散参数和流场的测试和计算*根据工程分析选择合理模式进行预测评价*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根据工程分析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计算和评价*提出防治措施收集资料*现状描述*影响评价*仅作类比分析*提出环保措施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根据工程分析选择合理模式进行预测计算和评价*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根据工程分析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计算和评价*提出防治措施收集资料*现状描述*影响评价仅作类比分析说明*提出环保措施生态环境陆域生态)水域生态详细调查和必要监测*进行影响分析*提出减缓影响的措施陆域生态)水域生态现状调查*进行影响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收集资料*现状单描述*影响评价仅作类比分析续上表评价等级评价内容一级二级三级声环境进行现状监测评价!选用有关模式预测交通噪声和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控制措施现状监测评价!选用有关模式预测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控制措施现状和影响评价仅作类比分析注"固体废物评价内容包括总量估算和性质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工程分析!"#一般规定!"#"#工程分析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资料为依据$!"#"%工程分析应包括项目概况描述和项目建设期&营运期二个阶段的污染源分析$分期建设的项目应按分期进行工程分析$!"#"!工程污染源强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评价类别和污染物性质’可采用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经验公式计算法&调查统计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类和*类评价项目’应通过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和预测评价因子$!"%建设期污染源强分析!"%"#)类和*类评价项目应进行施工活动分析’确定建设期影响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排放方式+采用类比分析法&经验公式计算法确定未采取防污染措施和采取防治污染措施二种状况下的污染负荷&污染强度及采取防污染措施减少的污染负荷&污染强度$!"%"%)类和*类评价项目应采用类比分析法确定影响环境噪声的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施工车辆流量及交通噪声强度$!"%"!,类评价项目可采用类比分析法确定建设期影响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环境噪声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类和*类评价项目宜采用类比分析法确定建设期固体废物总量&主要成分及性质$-!"#"$%类和&类评价项目应根据施工船舶的船型和施工期采用类比分析法确定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和数量’!"#"(%类和&类评价项目应采用类比分析法或经验公式计算法确定陆域形成)码头建设)进港航道疏浚产生悬浮物总量及排放强度’疏浚作业悬浮物发生量可按下式计算*+,--./0/1234"5"67式中+88疏浚作业悬浮物发生量39:;7<1288悬浮物发生系数39:=47<-88发生系数12时的悬浮物粒经累计百分比3>7<-.88现场流速悬浮物临界粒子累计百分比3>7<088挖泥船疏浚效率3=4:;7’!"!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类和&类评价项目@应进行装卸工艺流程分析确定营运期影响水环境)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排放方式<可采用类比分析法和经验公式计算法确定未采取防污染措施和采用防污染措施二种状况下年排放污染负荷)污染强度及采取防污染措施后的污染负荷)污染强度@采取防污染措施减少的污染负荷)污染强度’!"!"#水环境一级和二级评价的污染负荷和污染强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生活污水量应包括陆域生活污水量和船舶生活污水量’陆域生活污水量可按生活用水量进行计算<船舶生活污水量可根据船型和到港艘次采用类比分析法确定’!"!"#"#船舶舱底油污水水量和含油量@可根据实测资料或采用经验公式法)类比分析法确定’!"!"#"!油船压舱水的年水量和年压舱水中的油量@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A B,C D/E/F/G34"4"5H I7J式中!"##年压舱水量$%&’()##无专用压载水舱设计船型载重吨$%*艘&’+##无专用压载水舱的船舶年到港艘数’,##压载水占设计船型载重吨的百分比$-&.可取/0-123-’4##船舶压载水实载率$-&5!67!"898:;333333$2<2</=/&式中!6##年压舱水中油量$%&’9##压舱水中的含油量$>?*@&.宜根据实测资料确定5 A<A<B<C油船换装油品时的洗舱水量.宜按船舶载重吨的;3-1/3-确定5A<A<B<D散装有毒液体卸船码头接收船舶洗舱水量和船舱残留物.应根据有毒液体物质的分类和洗舱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E$;&F类物质卸船后的预洗舱水量应按从每个舱内排出的有毒物质浓度计算5当排出浓度为3<;3-时.水量可取;3>2’当排出浓度为3<3;-时.水量可取;33>25需要达到装载另一种物质要求清洁条件的总洗舱水量.可按载货舱容积的2-10-计算5$/&G类H I类和J类物质卸船后达到清洁条件的洗舱水量.大型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每船可取031/33>2’小型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每船可取01/3>25G类和J类物质船舱残留物每舱可取;12>2’洗舱水量可取2>25A<A<B<K煤炭H矿石码头确定冲洗水量时的冲洗强度可取每次0@*>/’污水中煤炭H矿石的悬浮物含量.可采用类比实测资料确定5堆场迳流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E(7L8M8N$2<2</=2&式中(##迳流雨水量$>2&’O!""迳流系数#可取$%&’$%()*""多年最大日降雨深+,-的最小值#应采用当地气象台+站-&$年以上最大日降雨量资料#按大小排列#取最小值).""汇水面积+,(-/0%0%0大气环境一级和二级评价的污染负荷和污染强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0%0%0%1煤炭码头堆场起尘量和皮带机装卸起尘量#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23&4(%&+565$-789:&+7%7%7;&-式中3煤堆起尘量+<=>?8@-)&""5""计算堆场起尘条件下的风速+,>A-)5$""煤尘起动风速+,>A-#应根据项目煤炭品种的粉尘风洞试验资料确定):&""与煤炭含湿量有关的系数/3(4$%$75&%B8*89:(+7%7%7;(-皮带机卸料起尘量+<=>?-)式中3(""5""计算条件下的风速+,>A-)*""卸料时的落料高度+,-):(""与煤炭含湿量有关的系数/0%0%0%C石油D散装液体化学品装船和装罐作业排出的油气和化学品气体排出量#可采用油品D化学品损失率计算/损失率宜采用实测或统计法确定/0%0%0%0散粮码头的扬尘量可采用经验系数法确定/0%0%0%E散装化肥码头和散装水泥码头的粉尘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宜采用类比法确定/0%0%0%F港口燃煤锅炉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2G&4H8I8J K L8+&6M-+7%7%7;7-锅炉烟尘排放量+<=>N-)式中G&""&$!""锅炉燃煤的灰份#$%&可根据锅炉使用煤质分析资料确定’(""锅炉耗煤量)*+,-%’./0""烟气中烟尘占灰份量的百分数)$%’1""锅炉配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可根据配套除尘器型号确定2345467$89$8():6:6:;<%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式中34""9$""锅炉燃煤的全硫份&可根据锅炉使用煤质分析资料确定’(""锅炉耗煤量)*+,-%2=6=6>港口机械噪声?疏港车流量和交通噪声&宜采用类比实测资料确定2=6=6@港口船舶固体废物和陆域固体废物发生量宜采用统计分析法确定2AA!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调查!"#自然环境调查!"#"#$类和%类评价项目应进行评价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象等自然环境的调查’!"#"(地质调查应概要说明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地层构造等情况’!"#")地貌调查应收集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地貌类型’!"#"!水文和气象调查应重点调查评价区内气象台和水文站的长期观测资料’!"(社会环境调查!"("#$类和%类评价项目应进行评价影响区域内的城镇与乡村分布&交通&邮电&环保基础设施&工农业发展规划等社会环境调查’!"("(城镇与乡村分布应收集批准的资料*确定评价区内的环境敏感目标’!"(")交通&邮电及环保基础设施调查应重点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公路&铁路&水运&邮电通讯&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及发展规划’!"("!工农业生产调查应收集项目相关的厂矿企业&工业结构&能源消耗&土地利用等’,+!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现状评价!"#"#水环境现状评价应包括评价区内的污染源评价和水质质量$底质现状评价%!"#"&水环境现状评价应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资料’现有资料的收集应符合下列规定%!"#"&"#收集评价水域的水质$底质长规监测资料%收集的资料应是国家三级及以上的环境监测站近三年的监测成果%!"#"&"&应收集评价水域及相邻水域近三年内经审查的环境评价资料%!"#"(一$二级评价污染源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调查直接排入评价水域的陆域污染源$船舶污染源及对评价水域有较大影响的相邻污染源%!"#"("&内容应包括污染源的分布$排放形式$排放量$排放成分$排放规律和排放途径等%!"#"("(调查可采用社会调查$实地监测和统计计算等方法% !"#")污染源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评价因子应选择排放量大$毒性大$对环境和人群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评价标准应采用现行污水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方法可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标排放量法$计算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分担率%!"#")")评价结果可用列表法和直方图法表示’并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排入评价水域的主要污染物%+*!"#"!一$二级评价现有监测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要%进行补充监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水环境现状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和底质监测& !"#"!"’监测断面$垂线和采样点设置应根据评价区域的水文$地形条件和评价内容%采用射线法%轴线法或功能布点法确定%采样垂线不应少于(条&并满足下列要求)*+,开敞式海港项目宜采用射线法由岸线向外设置-./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近$中$远三条采样垂线%垂线间距为(0012+0001%近岸垂线不应被建设后的码头所覆盖3在锚地和环境敏感目标处宜增设采样垂线3*4,有掩护海港宜采用轴线法沿设计主航道两侧布设采样垂线%在锚地$港池口门及环境敏感目标处宜增设采样垂线3*-,河港宜在拟建码头及上游$下游共布设-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条采样垂线%在锚地和环境敏感目标处应增设采样垂线3*/,重要的排污口下游(0012+0001处应设置监测断面3 *(,底质采样可按水质采样垂线的(05设采样点%以近岸为主%兼顾其他采样点&!"#"!"6水环境监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筛选确定%并满足下列要求)*+,海港$河口港一$二级评价的水质必须监测的因子为)78$油类$9:;$;:$<<$无机氮$无机磷和盐度3河港一$二级评价的水质必须监测的因子为)78$石油类$高锰酸钾指数$;:3并应根据项目性质及货种增加监测因子3*4,一$二级评价的底质监测因子可根据需要从下列因子中选取)油类$有机质$=>$?@$9A$9B$8C等&!"#"!"D水环境现状监测采样要求及分析方法满足下列要求) *+,海域应执行现行行业标准E海洋调查规范F&*4,河流及其他地面水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G H-I-I E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F的有关规定&!"#"!"!监测时段及频率满足下列要求)+/!"#海港和河口港一级评价的水质监测次数应为大潮期和小潮期各一次$每期高潮%低潮各采样一次$底质采样一次&二级评价监测时段应根据项目要求确定$监测次数宜为大潮期和小潮期各一次$每次高%低潮各采样一次$底质采样一次&!’#河港一级评价的水质监测次数应为枯水期和平水期各一次$每次连续二天$每天取样一次&二级评价的监测次数应为枯水期或平水期中的一次$每次连续二天$每天取样一次&三级评价项目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要时$可在平水期或枯水期进行一次水质补充监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评价因子应在监测因子中选择确定()*+*,*-评价标准应经有关部门确认()*+*,*.水质和底质宜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评价结果满足下列要求0!"#确定评价水域内的主要污染物质%污染程度和位置&!’#分析各种污染物质的超标原因&!1#综合确定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影响预测)*-*+水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对工程分析确定的污染因子进行预测()*-*+*-当运载疏浚物的船舶选择的航线二侧无环境保护目标和疏浚物在划定的抛泥区内抛弃时$可不评价悬浮物和疏浚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污染因子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污染预测方法与计算模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污染预测的流场计算应符合附录2的要求&污染预测方法的选择应满足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深度要求(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模拟或模式计算方法$二级评价可采用模式计算方法$三级评价可采用类比分析方法("3!"#"#"#水质预测模式的选择满足下列要求$%&’空间维数与流场计算模式一致(%)’满足污染物排放的代表性条件(%*’反映预测因子的理化特性+!"#",水质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海港一-二级评价可溶性污染物扩散预测可按下式计算$./.012./.314./.56..3%78./.3’6..579./:;.5<=>%?")"*’式中/@@可溶性污染物浓度(78@@纵向扩散系数(79@@横向扩散系数(2@@8方向的平均流速分量(A@@9方向的平均流速分量(=>@@可溶性污染物的排放率+!"#"B 河港一-二级评价水质污染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B "C 持久性污染物在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岸边排放和非岸边排放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3D 5’</E1/F G FHI J 9K 32L 8F 625)M J 5:;N 31L 8F 62%)O 65’)M J 5P Q R3%?")"M S &’式中/%3D 5’@@%3D 5’点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T U V W ’(3D 5@@笛卡儿坐标系的坐标%T ’(2@@河流断面平均流速%T V X ’(G F @@废水排放量%T *V X ’(/F@@污染物排放浓度%T U V W ’(/E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T U V W ’(H @@平均水深%T ’(J 5@@横向混合系数%T )V X ’(I@@圆周率(Y&!""河流宽度#$%&’#()*%+’,-’./.012345(678.96*0:34;<=(-78.6#0>-*%:34?@(-78.96#0!90>9*%:3*?@A(#B C 0C :D 0%式中>""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E C F C G C F 持久性污染物在弯曲河流混合过程段岸边排放和非岸边排放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H’#()I %+’,-’./.1#23J(%K L 078.9I 0:3J ;<=(-78.9#0/,9I %0:3I?@A (#B C 0C :D M %’#()I %+’,-’./.01#23J(%K L 078.9I 0:3J ;<=(-78.9#0>169I %0:3J ?@A(-78.9#0/,90>N 69I %0:3J ?@A(#B C 0C :D :%式中/,""河流流量#$ML O %P I ""累积流量#$ML O %)I +16*P 1""平均水深#$%P 6""河底断面平均流速#$L O%P *""4向距离#$%P 3J ""累积流量坐标下横向扩散系数#$0L O %)3J +10634P 34""横向混合扩散参数#$0L O %&E C F C G C Q 非持久性污染物在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岸边排放和非岸边排放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H’#()*%+78.9R K 8;<S T :U U 6’,-’./.1#23J V 6%K L 078.96*0:34;<?=V -78.96#0!9*%:34;<@AV #B C 0C :D B %WK!"#$%&’()*+,-#./012334!56!*7*89":;<=4&->8()*+4%82;<./?@=6()*+4"8A 6%&82;<./=6()*+4"8B +8A +%&82;<./C D="E F 8F 2G 1&式中H -II 耗氧系数"->J &$,-’K F L 1M 3F K 2N O F P F Q F Q 非持久性污染物在弯曲河流混合过程段岸边排放和非岸边排放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R!"#$S &’()*"+,-)012334!56!*7*9":;T =&@->8()*+S 82;T ./=6()*+875+S 2;T./?C D="E F 8F 2G U &!"#$S &’()*"+,-)012334!56!*7*89":;T=&->8()*+S 82;T ./?@=6()*+"8A 946S &82;T ./=6()*+"875+8A 94+S &82;T./C D="E F 8F 2G 0&O F P F Q F O 河口和感潮河段可按下式计算RV W V X 6Y ’V W V #’;)V 8W V #86;)V 8W V %86Z 3"E F 8F 2G L &式中;)II 纵向扩散参数N O F P F O 一[二级评价疏浚悬浮物污染扩散可按下式计算R V V X "9Z -&6V V #649Z -6V ./V #"\9Z -&’V V #,=]V Z -./V #6V V %,=]V Z -./V %67+^K -_‘-_Z -"E F 8F E &式中aII 时间"b c d &e #[%II 平面坐标"b &e Z -II 各粒子的f f 浓度"b g >h &e 4[\II )[<方向平均流速"b >i&e 9II 水深"b &e ,j ,k II )[<向的水平涡动扩散系数e-!"##各粒径的$$发生量%&’()*+"##各粒径的沉降速度%,’-)*."##各粒径的沉降系数/01213一4二级评价的吹填泄水口排放悬浮物的污染扩散可按下式计算56%789):+;<=7>?@A=<9<+<7B C<%D1<1E)式中6%789)##距污染源不同距离的$$浓度%,F’G)*+##悬浮物排放率%F’-)*=##扩散速度%,’-)*>##沿@方向轴线流速%,’-)/0121H混合输移扩散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0121H1I海港和河港一级评价在有条件时8宜采用示踪试验确定混合输移扩散参数*无条件时8可采用相似海区的试验结果或经验公式计算/进行示踪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5%")示踪物能反映代表性污染物质的特性*%<)试验条件与水质预测条件相似/0121H12河流混合扩散参数可按下列方法确定5%")非感潮河段横向混合扩散参数8当J’>K"L L时可采用泰勒%M N O P Q R)公式计算8当J’>S"L L时可采用菲希尔%T U-V(?R)公式计算*%<)河流纵向扩散参数可采用爱尔德%W P X?R)公式计算/0121H1Y海湾4河口平面混合扩散系数可分别按下列公式确定5 Z@:D1[\=7]:D1[\^;_’]"’E‘a=a%D1<1b c")Z O:D1[\=9]:D1[\^;_’]"’E‘a d a%D1<1b c<)式中=4d##@4O向垂向平均流速%,’-)*e##糙率/0121f疏浚悬浮物扩散计算参数749方向的水平流速=4d5可按疏浚区实测资料确定*749方向的水平涡动扩散系数g@4g O5一级["评价项目应由现场实验分析确定!二级评价项目可类比分析确定"#$%$&水环境污染影响预测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二级评价应达到设计水文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控制要求)给出预测因子的空间浓度分布图!确定影响范围和程度)定量分析敏感目标和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三级评价分析主要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和污染程度"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应包括污染源评价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应充分利用已有监测资料$已有监测资料的收集应是评价区域内或相邻区域内&国家三级及以上的环境监测站近三年的监测成果或经审查的环境评价资料$ !"#"’大气污染源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二级评价调查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源以及与评价区相邻的重大污染源$三级评价调查评价区内与拟建项目密切有关的污染源$!"#"’"%调查内容包括污染源的分布(排放量(排放因子(排放方式(排放规律和排放途径等$!"#"’"’调查方法可采用社会调查(现场监测和类比分析$ !"#")大气污染源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评价因子应选择排放量大&毒性大(对环境和人群影响较大的污染物$!"#")"%评价标准应采用现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方法可采用等标排放量法(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分担率$!"#")")评价结果可用列表法和直方图法表示&确定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已有大气环境监测资料不能满足现状评价需要时&应进行,+。

集装箱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

集装箱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
g v h n i n n a mp c co s i cu i g a mo p e e wa e , o n , ola d t e e a t a t r n l d n t s h r , tr s u d s i n h c l gc le vr me ta d o f o t e r mp c n t e e v r n n n o it , h n w n lz h t o so c n mi v u t n o n i n n a h i i a t n i me t d s c ey t e e a ay e t e meh d f o o c e a a i fe v r me t l o h o a e l o o
DONG L a g c i L U a y i n — a . I Hu — u
(col f o mu i t n n rnp r t n Sa ga M ri n esy S a ga 2 0 3 , hn) S ho o m nc i s dTasot i , hn hi a t U i ri , hn hi 0 15 C ia C ao a ao i me v t
e vr n n a mp c a tr . n i me t l o i a t cos f
Ke r s c nan r o te vrn na a t a tr; o tb n f n ls to y wo d : o ti e r n io me t i c cos c s e e t ay i meh d p ; l mp f - ia s
内外空间的环境影响闭 。陆域 内在空间主要是指集 装箱港 口的码头前沿 、集装箱堆场 、库场 、生产 控制区域等。外在空间主要是指港 口周围外延 3 ~

港口建设中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估

港口建设中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估

港口建设中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估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港口作为国际贸易和物流的重要枢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港口建设在带来经济发展和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因此,对港口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港口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填海造陆、码头和航道的疏浚等工程活动,这些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

例如,填海造陆可能会侵占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疏浚作业会搅动海底沉积物,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此外,港口建设期间的施工噪声、粉尘等也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和声学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从水环境的角度来看,港口建设可能会导致水域污染。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油污、建筑材料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直接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恶化。

同时,港口建成后的运营阶段,船舶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以及货物装卸过程中的泄漏等,也会给周边水域带来污染风险。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危害水生生物的健康,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港口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施工过程中,挖掘、填埋等活动可能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同时,污染物的渗漏还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大气环境方面,港口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各类机械作业、车辆运输以及船舶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

这些废气的排放会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尤其在气象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雾霾等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港口建设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一些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可能会被破坏,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此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食物链的中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下降等。

为了准确评估港口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对水质、大气、土壤、生物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本底状况。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8题)1、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 )制定。

A.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国务院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答案】 A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规定: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破坏植被的活动包括()。

A.责任单位负责组织造林B.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C.责任单位负责组织种草D.安置移民【答案】 D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建设港口、码头,应当设置与其吞吐能力和货物种类相适应的()。

港口、油码头、化学危险品码头,应当配备海上重大污染损害事故应急()。

A.防污设施设备和器材B.废物处理措施装备C.废物处理处置能力设备和器材D.废物处理能力装备【答案】 A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地区称为()。

A.防洪保护区B.防洪区C.蓄滞洪区D.洪泛区【答案】 C5、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属于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

A.世界文化自然遗产B.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C.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D.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答案】 B6、2018-7、某建设单位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即擅自开工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违反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以罚款B.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C.由负有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以罚款D.由负有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责令恢复原状【答案】 B7、核设施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建设单位应向()报批首次装料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浓度(mg/m3)
6.0 4.0 2.0 0.0
新规范 旧规范
1 2 3 4 5 7
1
2
3
4
5
7
10
风速(m/s)
20
新规范有三处改进: ⑴ 反映了散货堆场运行中大风气象条件下,静态起尘量较大这一客观规律。 ⑵ 堆存相同量的散货,机械化程度越高,堆垛高度越大,且堆存面积越小, 起尘量也更小,其基本反映了工程实际客观规律。 ⑶ 根据充分考虑了货物含水率对堆场起尘的影响。
2、新、旧规范源强公式差别
• 2.1 动态起尘
Q1新x 新 He
w2 ( w0 w)
Y / 1 e

0.25( v2 U x )

新公式
Q1 j旧 0.03U j H
旧公式强(g/s)
• 差别
6.0 5.0 4.0 3.0 2.0 1.0 0.0
• 3.1 码头区
3、预测结果对比
0.4
最大浓度(mg/m3)
0.3 0.2 0.1 0.0 新规范 旧规范
1
2
3
4
5
7
风速(m/s)
在同一稳定度件下,采用新规范源强计算的最大落地浓度某一风速条件处出现了 极值(E、F稳定度U=4m/s,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出现了极小值),而 旧规范最大落 地浓度与风速的0.6次方成正比,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 新、旧规范源强公式后堆场区出现最大占 标率的气象条件一致;但由于新旧规范静 态起尘计算方式不一致,新规范算的的静 态起尘量大于旧规范,导致Pmax及D10%均大 于旧规范,充分考虑了港口散货静态起尘 量大的污染特征。
5 结论
• 由于采用新、旧装卸起尘量公式计算最大 地面质量浓度随风速变化规律不一致,建 议开展港区粉尘浓度与风速相关性实验, 以验证源强公式及预测模式的适用性。 • 新规范中堆场静态起尘公式考虑起尘量与 堆存面积相关,其计算结果更准确的反映 了工程实践中静态起尘量的客观规律,同 时从环境保护角度反映了港区堆存集约化、 机械化的必要性。
20
4、评价等级判断结果对比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气象条件 Pmax D10% 评价等级 评价半径 二级 二级 新规范 风速为/s, 稳定度为F 26.1% 码头计算结果 旧规范 风速为/s, 稳定度为D 37.3% 对比 不一致 旧规范大 新规范大 一致 一致 堆场计算结果 新规范 旧规范 风速为/s, 风速为/s, 稳定度为D 稳定度为D 180.3% 2223 二级 29.8% 685 二级
• 谢谢各位批评指正!
10
• 3.2 堆场起尘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最大浓度(mg/m3)
新规范 旧规范
1
2
3
4
5
7
10
风速(m/s)
一般采取洒水措施后,堆场在8m/s风速下,装卸起尘占主导,反映的规律与码头 区一致。 8m/s风速后反映的是堆场静态起尘规律,堆场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均随风 速增大而增大。
1 2 3 4 5 7
起点高,变化缓
新规范 旧规范
风速(m/s)
新规范做了如下改进: 综合考虑了外界风场扰动及自身下泄空气扰动对粉尘产生的影响,反映了 静风条件下也有装卸粉尘产生的客观规律(1m/s风速时,起尘量较旧规范大, 2m/s时小于旧规范。在5m/s风速以下,装卸过程起尘量在随外界风速变化较 缓)。 而旧规范认为外界风速是装卸粉尘产生的主因,未充分考虑货物下泄带来的 空气扰动。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修订实施后 散货泊位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的探讨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周文彬
1、论文背景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修 订后,对相关源强公式进行了修订,从而 带来了预测结果的变化。本文介绍了新规 范修订的目的和意义,并为了将源强公式 更好的应用于污染源影响预测,本文采用 估算模式计算,对新、旧规范使用后的评 价等级结果进行了对比介绍。
10
• 2.2 堆场静态起尘
Q2 x 0.5 U x U 0 S
3
U 0 0.03 e
0.5 w
3.2
新公式
Q2 j旧 2.1(U j U 0 ) e
3
r2
旧公式
堆场区差别(考虑了堆场装卸)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对 比 一 致 新 规 范 大 新 规 范 大 一 致 一 致
• 码头区出现最大占标率的气象条件不一致, 采用旧规范计算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 率中的最大值(Pmax))较大,但由于最大 地面质量浓度出现最大值时所对应风速较 大,扩散条件好,对应的出现占标率为10% 的下风向距离(D10%)反而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