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冰区船舶航运的发展动态与展望--POAC2017国际会议综述

合集下载

极地冰区船舶的船型及法规要求分析

极地冰区船舶的船型及法规要求分析

极地冰区船舶的船型及法规要求分析极地冰区船舶的船型及法规要求分析聂鑫摘要国际上对海洋冰区的研究早已展开,冰区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也基本成熟而目前我国对于冰区船舶的研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工程上都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北极航线的开辟,极地航行油轮的需求增大,但是极地航行油轮的设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极地航行油轮既要满足自身功能的要求同时由于北极特殊的地理环境,极地航行油轮需要满足相关的国际公约,通过开展极地航行环境分析,对极地航行油船的主尺度的确定、总布置设计、结构强度设计、以及推进系统和动力匹配、耐低温系统等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相关极地区域的规范和国际公约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极地特殊的环境特点以及海峡的特殊情况,分析了极地航行船舶的主尺度以及船型特点。

冰区资源价值及冰区船舶的研究意义极地资源的开发和航道的利用如今己经成为人们对极地冰区研宄的热门话题。

由于极地冰雪覆盖,所以无论是资源开发、科学考察还是航道利用,都离不开适于在冰区航行的船舶。

不仅是极地冰区,非极地冰区的资源开发及航道利用同样对于中国这样的中高祎度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鉴于冰区重要的战略与经济价值,我国虽不属于极地国家,但基于科学考察、油气开采、渔业捕搜、航道利用等需要,对冰载荷以及冰区船舶设计的研宄依然卓有价值。

一、船型参数对极地船舶阻力性能影响分析船型主尺度及船型参数对船舶性能影响极大,极地船舶的船宽、首柱倾角,首部外飘角等参数对冰区航行性能影响巨大,对静水阻力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本文选取船宽、首柱倾角,首部外飘角三个关键船型参数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计算并分析不同船型参数值对静水阻力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极地船舶的冰阻力经验公式和冰区性能要求对船型参数的合理取值给出建议。

3 .1 船宽自破冰型极地船舶船宽直接关系到破冰后的碎冰道宽度,同时会影响到船舶所需要的主机功率。

选取本文前面提及的某极地船舶为研究对象,变换其宽度值分别至4 2 m、4 0 m、3 8 m、3 6 m方案,并计算各方案在相同吃水(1 5 m)、相同航速下(Fn=0 .1 5 )的模型静水阻力,结果见如表3 。

极地破冰船世界各国发展概况及中国极地发展策略

极地破冰船世界各国发展概况及中国极地发展策略

极地破冰船世界各国发展概况及中国极地发展策略
臧瑞斌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卷),期】2016(016)011
【摘要】地质探测发现极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支撑作用.如今,随着北极海域的冰层逐渐融化,从而使北极航道的开通成为可能.倘若这条梦寐中的“黄金航道”能够实现全年通航,无疑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这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破冰船的设计与制造便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各国加大对破冰船建造与维修力度,力争在未来资源争夺中占得先机.基于目前发展形势,本文主要介绍各国典型破冰船拥有现状、主要参数及其发展计划、浅谈我国极地发展策略.
【总页数】4页(P62-64,87)
【作者】臧瑞斌
【作者单位】常州玻璃钢造船厂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1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
【相关文献】
1.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取得瞩目成就——中国极地科考亮相“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剪影
2.世界各国打造破冰船争夺极地资源
3.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雪龙号"再次造访厦门引发的
极地考察话题4.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在沪下水5.中国极地破冰船总体与结构设计技术现状与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极航行环境下的船舶安全研究

北极航行环境下的船舶安全研究

北极航行环境下的船舶安全研究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地区的冰层不断减少,这为船舶提供了新的航行路径和商机。

然而,北极航行环境复杂,常常受到极端天气、海冰、浮冰、暗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船舶在此区域航行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船舶在北极航行环境下的安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北极船舶安全风险分析北极航行环境下船舶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 海冰危险:北极海域冰层覆盖率高且浮动异常,完全依靠冰情报告或仪器探测,很难做出准确的决策,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浮冰、冰山、冰崩等情况,有可能会导致沉船或严重破坏船体。

2. 极端气候:北极气候极端,雾、暴风、暴雪等天气极易出现,在暴风雪中船舶的可视距离非常短,对航行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3. 船舶碰撞:北极海域船舶密度较低,但是由于海域较窄,遇到船舶交通流密集时,容易发生船舶碰撞事故。

4. 暗礁和海岸:北极地区散布着大量的暗礁和海岸盐碱地,导航困难,极易发生触礁、搁浅等重大事故。

二、船舶设计与建造在北极海域,冷却、通风、防水、航行控制、冰雪排除、电气系统等方面都受到强烈限制,在海事立法规定中也对船舶进行了严格限制,需要特别向海事机构申请适航证书。

因此,船舶需要设计和建造可抵御极端气候和海冰的特殊类型和规格。

1. 船舶外形设计:针对北极海冰环境,船舶外形需采用宽平底和短法线设计,使船舶的抗坠冰性能和调整性能提高。

2. 船舶结构:船舶的自重应该足够重、强度足以抵御冰撞等外部挤压,涡慢及抵抗力应保证宽广,万吨级船应该具备两个甚至三个涡慢。

3. 船舶强度:船舶的强度应该足够强,防止在与冰山碰撞中发生船舶破裂的危险。

三、船舶航行与交通管理在北极航行环境下,船舶在航行时需遵守一些规定和注意事项。

在北极法案和海事立法法规中,对很多交通流程和载货规定均有了相应的规范和限制。

1. 船舶在北极海域航行时应遵循国际法,特别对于那些没有海冰航行经验的海员和船舶,还应引导授课。

2. 船舶在进入北极海域前,必须先计划好航线:选择航行道路和规定航速。

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的要求浅谈

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的要求浅谈

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的要求浅谈随着北极航道的开放以及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冰区航行船舶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冰区航行对船舶轮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轮机设计师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从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的特点出发,探讨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的要求。

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耐寒性能。

在极地地区,气温低、海冰覆盖严重,船舶轮机需要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设计师需要选用耐低温的材料,并对轮机系统进行绝缘和加热,以保证轮机在严寒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轮机的密封性能也需要得到加强,以防止冰雪渗入机舱影响轮机正常运行。

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抗冰能力。

冰区航行时,船舶轮机可能会受到冰压力和冰碎片的冲击,因此轮机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冰能力。

在轮机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冰的冲击对轮机的影响,并对轮机结构进行加固和抗冲击设计。

对于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也需要进行改进,以确保在冰区航行时能够正常工作和有效降温。

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推进力和灵活性。

在冰区航行中,船舶需要具备强大的推进力和灵活的机动性,以克服海冰的阻力和避开浮冰。

轮机设计需要选用高效的推进装置,并优化轮机布局,确保船舶在冰区航行时具备足够的推进力和机动性。

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极地地区,船舶往往要面对恶劣的海况和严寒的环境,因此轮机设计需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轮机系统需要进行全面的可靠性分析和安全评估,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加固和备用设计,以确保船舶在冰区航行时能够进行安全和可靠的运行。

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耐寒性能、抗冰能力、推进力和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到极地环境的特点,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设计出适应冰区航行需求的轮机系统,以满足船舶在极地地区的运行需求。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提升,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将会迎来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发展。

冰区船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孙洪海

冰区船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孙洪海

冰区船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孙洪海刘运新(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机电系山东青岛266071)摘要:伴随全球气温升高,北极海域的冰层逐渐融化,北极航道的开通成为可能。

冰区船的开发、建造和使用必将逐渐发展。

为了跟上形势的发展,文章提出了加快开展冰区船的设计制造研究、及早开展冰区船辅助设施设备的研发、及早开展冰区船船员培训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北极航线冰区船主要特点现状应对措施收稿日期:2013-09-24作者简介:孙洪海(1958—),男,山东省蓬莱人,工程师,现从事船舶机电教学工作。

引言过去数百年,北极航道一直布满浮冰,几乎无法通行。

英俄等国探险家曾试图开发这一航道,但由于风险太大都没有成功。

近20年来,伴随全球气温升高,这一海域的大部分冰层逐渐融化。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 )和挪威极地机构(NPI )的研究,今年极区浮冰厚度变薄将创空前纪录,相较于1990年代,北极海冰厚度减少45%,北极航道的开通从遥远走进现实。

1冰区船的发展机遇2009年9月,2艘德国商船从韩国釜山出发,通过北极航道,抵达欧洲,完成了首次商业航行。

2010年8月25日,一艘俄罗斯油轮装载7万吨原油在破冰船的引导下顺利穿越东北航道,抵达中国宁波港。

由此揭开了北极航道商业化航行的序幕。

冰区船的发展需求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北极地区资源丰富。

被誉为“地球最后宝库”的北极,除了有富饶的渔业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还有极为丰富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煤炭和石油;2)北冰洋航线航程短,贸易需求大。

世界发达国家大多处于北纬30ʎ度以北地区,这个地带生产了当今世界80%的工业产品,占据70%的国际贸易。

如果北冰洋航线畅通,这些地区的国际贸易航线将会缩短大约6000 8000km 的航程,节省40%的航运成本。

预计到2020年,由于北极冰量的减少,北极水域的利用率将大大增加。

随着冰载荷检测技术的成熟、船体设计的改进以及冰区新航线的开辟,国际航运的重心将转向北极航线,大量的货物将会通过该航线运输,这将会对船舶的需求产生重大改变,原来航行于热带和温带的船舶因为无法在低温多冰的北极地区航行,冰区船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极地破冰船在航行中的挑战和困难

极地破冰船在航行中的挑战和困难

极地破冰船在航行中的挑战和困难极地破冰船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在极地海域航行的船舶,它们的任务是为科学研究、资源开发或者旅游观光等目的在冰冷的极地环境下前进。

然而,极地航行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介绍极地破冰船在航行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首先,极地航行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浮冰的存在。

极地海域常年被海冰覆盖,这些冰体往往成千上万,大小不一。

大型冰山和冰川是航行中最危险的障碍物之一。

这些冰块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会损坏船舶的船体,甚至可能导致船只沉没。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极地破冰船通常采用强大的船体结构和专业的耐冰技术,使船只能够在厚冰上滑行,并抗击冰体的冲击。

其次,极地航行还需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

极地地区的气温常年极低,气候状况多变且恶劣,如寒冷的寒冬、强风和暴雪。

这些恶劣的气候条件给船只航行带来巨大的影响。

例如,低温气候会引起船体结构的缩水、松动和冻结,降低船只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此外,强风和暴雪会减小船只的可见性,增加航行的风险。

因此,极地破冰船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气候因素,增强船只的抗寒能力和稳定性,并配备先进的导航和通信设备。

第三,极地航行还需要解决供应和后勤问题。

由于极地地区的资源匮乏和交通不便,船只在航行中必须具备足够的燃油和食品供应等资源。

然而,长期在极地海域航行会面临供应和后勤补给的困难。

需要有强大而稳定的供应链系统,保证船只能够持续航行,并满足船员的基本需求。

此外,极地航行还需要考虑船员的安全和船舶的应急救援能力,以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极地航行中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而敏感,船只的航行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在极地破冰船的设计和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准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意味着船舶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避免污染水域和土地,保护当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为了克服极地航行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科学家、工程师和航海家们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

极地破冰船冰区结构设计规范对比研究

极地破冰船冰区结构设计规范对比研究

极地破冰船冰区结构设计规范对比研究龚丞【摘要】通过对各主要船级社关于破冰船结构设计的规范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了不同规范关于冰级定义、船体加强区域划分、材料和腐蚀余量、船体外形参数、冰载荷、冰区总强度、冰区构件尺寸以及结构设计细则的具体要求;总结了各种规范体系的特点,为今后极地破冰船的结构设计研发提供了规范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期刊名称】《船舶》【年(卷),期】2017(028)001【总页数】10页(P84-93)【关键词】破冰船;冰区加强;规范对比;结构设计【作者】龚丞【作者单位】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2.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以及极地科学考察的深入,南北极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价值不断显现,极地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权益争端也不断加剧。

而极地破冰船担负着保证极地航线畅通以及开辟新航线的重要任务,是到达极地核心区域开展极地科考作业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各国实施两极战略布局、拓展战略空间的关键力量。

破冰船需要在极地冰区内承担破冰、清理航道、救援被困船舶等任务,这对于船体外形、建造材料以及结构的布局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船体结构在破冰船的设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目前存在的有关极地船和破冰船的规范主要包括芬兰-瑞典规范(FSICR)、国际船级社协会极地冰级规范(IACS PC)以及俄罗斯、美国、挪威等主要船级社制定的冰区加强规范。

其中FSICR规范已经被各主要船级社广泛的吸收作为第一年冰况的基础规范,而IACS PC规范自实行以来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现已经被各船级社作为其章节的一部分[1]。

上述规范中,FSICR规范和IACS PC规范主要针对的是在极地水域航行的船舶,它们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抗冰和破冰能力,但与破冰船有着较大的差距。

对于破冰船来说,其承受浮冰撞击的概率以及冰载荷的大小远高于普通的极地船,因而各个规范中对破冰船的结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冰缘区船舶与波浪及海冰耦合作用研究与进展

冰缘区船舶与波浪及海冰耦合作用研究与进展

冰缘区船舶与波浪及海冰耦合作用研究与进展
骆婉珍;郭春雨;苏玉民;张海鹏
【期刊名称】《中国造船》
【年(卷),期】2017(058)002
【摘要】随着北极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意义的日益上升,途经北极航线的必经之地极地冰缘区的研究得到重视.论文针对冰缘区船舶、波浪、海冰相互作用问题,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对船舶与海冰、波浪与海冰及船舶-波浪-海冰理论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现状,强调了冰缘区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的船舶-波浪-碎冰作用船模试验,很好地观测到碎冰在波浪及船舶共同作用下的翻转、堆积和重叠等一系列现象,为冰缘区相关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展望了今后冰缘区研究方向.
【总页数】12页(P240-251)
【作者】骆婉珍;郭春雨;苏玉民;张海鹏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1.31+1
【相关文献】
1.波浪作用下海冰断裂的试验研究 [J], 王永学;李广伟;李春花;沈照伟
2.高海拔地形区冰缘环境土壤特征的研究--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例[J], 李永春;陈大涌
3.渤海海冰在波浪作用下断裂特性研究进展 [J], 田育丰;
4.波浪与渤海近岸海冰流固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J], 房河宇;杨春忠;马慧敏;徐晓甫;刘长根
5.渤海海冰对波浪推算的影响 [J], 张娜;李帅;耿姗姗;张庆河;何小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进系统在极地破冰船中特殊要求

推进系统在极地破冰船中特殊要求

推进系统在极地破冰船中特殊要求一、极地破冰船推进系统概述极地破冰船是一种专为在极地冰区航行而设计的船舶,其主要任务是破冰开道,为其他船舶提供航道。

由于极地环境的特殊性,极地破冰船的推进系统与传统船舶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

推进系统是船舶的核心部件之一,它不仅关系到船舶的航行性能,还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和经济性。

在极地破冰船中,推进系统需要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以适应极端的冰区环境。

1.1 极地破冰船推进系统的核心特性极地破冰船的推进系统具有以下核心特性:- 高可靠性:在极端的极地环境中,推进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以保证船舶能够持续航行而不受故障影响。

- 强大的破冰能力:推进系统需要提供足够的动力,以帮助船舶在冰层中破冰前行。

- 良好的机动性:在复杂的冰区环境中,船舶需要灵活调整航向和速度,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冰情。

1.2 极地破冰船推进系统的应用场景极地破冰船的推进系统在以下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学研究:极地破冰船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为科学家提供进入极地地区的通道。

- 商业运输:极地破冰船可以为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商业运输提供航道。

- 救援行动:在极地地区发生紧急情况时,极地破冰船可以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

二、极地破冰船推进系统的技术要求极地破冰船的推进系统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来满足其在冰区航行的需求。

2.1 特殊推进技术极地破冰船的推进系统通常采用以下特殊技术:- 双轴推进:通过两个推进轴来提供更大的动力,以增强破冰能力。

- 可变螺距螺旋桨:通过调整螺旋桨的螺距,可以优化船舶在不同冰情下的推进效率。

- 动力定位系统:在需要精确控制船舶位置的情况下,动力定位系统可以确保船舶稳定。

2.2 动力系统配置极地破冰船的动力系统配置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高效的发动机:选择高效的发动机可以提供所需的动力,同时降低能耗。

- 能量存储系统:在极地地区,能源供应可能受限,因此能量存储系统对于保证船舶的持续运行至关重要。

极地破冰船发展现状与趋势

极地破冰船发展现状与趋势

极地破冰船发展现状与趋势张羽;李岳阳;王敏【摘要】极地破冰船作为开辟极地航道、资源开采的必要装备,是各国推进极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重点介绍美俄等环北极国家近年来破冰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以此对我国破冰船的发展给出启示与建议.%As the essential equipment to assist the shipping 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cebreakers are the key to ad-vance the Arctic strateg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icebreaker technology in Russ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surround-arctic countries. Finally, the enlightenment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cebreakers in our country are given.【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年(卷),期】2017(039)012【总页数】6页(P188-193)【关键词】破冰船;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作者】张羽;李岳阳;王敏【作者单位】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027;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北京 100101;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5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北极争夺日趋激烈,不仅抢夺北极航道,还进行自然资源的争夺,而作为北极航道开辟、自然资源开采的必要装备,极地破冰船是各国推进极地战略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前,世界上拥有极地破冰船的国家主要分布于近极地区域,包括俄罗斯、芬兰、加拿大、瑞典、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

极地船舶发展及相关建议

极地船舶发展及相关建议
北极航行的商业运作取决于利润 和风险的评估,破冰船引航费用、破 冰功率增加导致油耗的增加、动力装
Maritime China 中国远洋海运 69
业界
置加强导致的投资增加、破冰结构导 致结构重量增加载重量减少以及防冻 设计导致建造成本增加和极地运输货 物保险增加等等将是制约船东目前决 策的主要因素。对于我国而言,目前 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能源输入 较多的采用管线运输,北极航线船舶 运输的货品主要还是矿石、零散的大 件货和包装货。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海洋战略地 位的不断重视以及北极航道因 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的加速融 化与全线通航的可能性,北极问题在 国际社会正日益成为热点话题。
全球北极战略竞争格局
北冰洋是联结亚、欧、北美北部 的内陆海,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未 来50年该地区的战略影响力将不断提 升。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包括:科研 价值、北极资源、国际新航道、能源 安全、军事战略、地缘政治格局、旅 游资源等。
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由来已久。 1996年,中国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 会成员国,中国的北极科研活动日趋 活跃。从1999年起,中国以“雪龙” 号科考船为平台,成功进行了多次北 极科学考察。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 在北极地区已成功开展了九次科考。
借助船站平台,中国在北极地区逐步 建立起海洋、冰雪、大气、生物、地 质等多学科观测体系。
LNG运输船相对于油船,因天然
北极航线一旦全面贯通,全球 海上运输格局将面临重大变 革,从而导致国际分工和产业 布局发生连锁反应。
气及其液体的能量密度很低,故其运 输会较石油成本大大增加,但北极 油气资源相当大的部分为天然气和天 然气液体,因此冰区LNG运输船会是 造船界的新宠,但设计和建造风险极 高。
美国海岸警卫队2019年4月发布 了《北极战略展望》。这是继2013 年5月《海岸警卫队北极战略》后, 该组织再次发布北极地区相关战略文 件,而且该战略把以中俄为代表现状

船舶冰区航行动态建模

船舶冰区航行动态建模

船舶冰区航行动态建模
邓华;赵越
【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4(036)007
【摘要】冰区航行船舶操纵仿真训练平台的建立,可完善现有航海操纵模拟器的操船训练功能.针对船舶冰区航行特点,运用微元法建立船舶冰区航行动态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加载到航海操纵模拟器的平台开发中.利用微元法对船舶与冰层接触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船舶纵向、横向和垂向3个方向上冰层对船舶的冲击速度,从而得出船舶各个方向上受到冰块冲击力的大小,并将其加入到分离型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中.通过对给定船型进行旋回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船舶冰区航行运动数学模型的误差在20%以内,可以应用于现有的航海操纵模拟器开发应用当中.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邓华;赵越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江苏南京211170;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江苏南京2111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1.6
【相关文献】
1.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的要求浅谈 [J], 夏东蕊; 赵玉磊
2.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船舶冰区航行路径规划 [J], 童帮裕; 胡坚堃
3.浅析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要求 [J], 王瑞华
4.冰区航行船舶艏锚和锚链的设计 [J], 吴文翔
5.冰区航行船舶艏锚和锚链的设计 [J], 吴文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冰区LNG船未来发展方向

冰区LNG船未来发展方向
该 技 术 于 2002 年 末 首 次 应 用到冰区加强型油船上,这一技 术 对 于 极 地 LNG 船 而 言 具 有 潜 在的应用价值。 采用该技术的船 舶一端为有破冰功能的平缓角形 状, 另一端为普通货船的尖状。 在无覆冰水域,该船的操作与普 通船舶相同;而在冰区航行时,船 舶将调转船头用船尾进行破冰, 通过螺旋桨打开通道。
除此以外, 极地区域特殊的 环 境 条 件 也 对 LNG 船 储 罐 系 统 的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韩国知识经济部指定现代重工为
2010. 5 · 船舶物资与市场
船舶与设备 ●
极 地 海 域 用 液 化 天 然 气 (LNG) 船 和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油船 (LNG-FPSO)LNG 储罐焊接关键 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专门承担企 业,并专门拨款 190 亿韩元,支柱 该企业研发“超大型 LNG 储罐建 造所需的超厚铝质厚板焊接”关 键技术, 以及制造出实用的特殊 焊接设备,该项目计划于 2015 年 完成。
优储罐容积、优化甲板总体布局
以及选择和研制适宜的推进系统
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又要关注
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出台情
况, 根据规范要求及时调整研发
方向。

图 2 瓦锡兰公司推出的 50DF 发动机
17
船舶与设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冰区 LNG 船未来发展方向
王传荣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冰雪加 速融化,加之世界经济发展对能 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北极海域蕴 藏的丰富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 各国的关注。 据俄罗斯和挪威等 国的估算,北极地区的原油储量 约为 2500 亿 桶 , 相 当 于 目 前 世 界总探明的原油储量的 1/4。 同 时,北极地区天然气的储量估计 为 80 万亿立方米 , 相 当 于 全 世 界天然气储量的 45%。 然而,北 极地区恶劣的外界环境给能源 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但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地区 能源开发的步伐正在加快。 作为 这些地区天然气主要运输工具 之一的冰区加强型液化天然气 (LNG)船 ,正 成 为 相 关 机 构 争 先 研发的重点。

北极航道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

北极航道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

北极航道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
孙鲁闽
【期刊名称】《海洋工程》
【年(卷),期】2016(34)3
【摘要】相比其他航道,北极航道的行程更短,北极航道的通航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商业价值。

充分调研北极航道的现状,对当前通航北极的商船类型、路线及沿途的冰区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并从北极油气资源开采规划上预测未来商船类型和航线的发展趋势。

鉴于我国商船在北极航道面临的风险,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并剖析了我国发展极地救助船的必要性。

【总页数】10页(P123-132)
【关键词】北极航道;海冰;极地救助船;通航
【作者】孙鲁闽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12
【相关文献】
1.北极航道沿岸国航道管理法律规制变迁研究——从北极航道及所在水域法律地位之争谈起 [J], 白佳玉
2.聚焦北极航道之一:北极航道改写海运格局 [J],
3.环北极国家与地区的北极航道通行政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J], 王丹;王杰;张浩
4.北极东北航道经济性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J], 蔡梅江;曹伟;胡冰
5.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北极航道资源发展趋势研究 [J], 刘大海;马云瑞;王春娟;邢文秀;徐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极地破冰船的设计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

极地破冰船的设计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

极地破冰船的设计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地区的冰层持续消融,极地航道的开放度不断提高,极地破冰船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们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极地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极地环境,极地破冰船的设计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首先,应在极地破冰船的设计中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极地环境极具挑战性,冰层的厚度、形态以及海冰的运动等因素都会对船舶的航行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船舶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极限情况下的耐冲击性和抗挤压性能。

同时,船舶的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也需要具备高度可靠性,确保船只在恶劣的环境中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和航行稳定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其次,可以通过创新设计提高船舶的效能和节能环保性。

在极地环境下,适应性和灵活性成为了极度重要的因素。

传统极地破冰船的设计一般以酒杯形状为主,但这种设计对于航行速度和燃料消耗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可以考虑采用类似猎豹造型的创新设计,通过减小船舶阻力和增强动力系统,提高航行速度和可靠性。

此外,利用新材料和先进技术,改善船体结构和船舶外壳的保温性能和抗冰性能,降低船舶在极地环境中的能耗。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船舶的效率,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要求。

另外,应加强船舶的科学研究能力。

随着对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极地破冰船需要具备先进的科研装备和船上实验室的设施。

这样可以方便科学家进行各种实验和观测活动,提高科学研究效率。

同时,在船舶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科研设备的布局和防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极地破冰船还应关注多功能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极地地区的开放度的提高,航道的畅通性不断增强,极地破冰船可以发挥更多的功能。

除了传统的破冰和航道维护功能,极地破冰船还可以兼顾其他功能,如海洋资源勘探、渔业保护、救援和旅游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可以让一艘破冰船具备多种功能,提高船舶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北极冰区船舶安全航行过程风险动态仿真

北极冰区船舶安全航行过程风险动态仿真

北极冰区船舶安全航行过程风险动态仿真胡甚平;轩少永;刘宇;付姗姗;席永涛【摘要】近年来随着北极冰区航道的开辟与成功通航,船舶航行安全广受重视,因冰区通航条件对船舶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特殊且变化大,有必要分析极地冰区船舶航行时航路过程中的风险.探讨低温、浮冰、高纬度等特殊属性对船舶极地冰区航行安全的影响,结合船舶交通风险的特点,提出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风险状态概率转移的过程风险,构建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过程风险模型.基于马尔科夫过程假设,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的云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进行时间连续的过程风险动态仿真.研究表明:夏季时期船舶在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航行过程风险整体上处于可通航状态,离散风险程度随时间而连续变化,总体呈现\"M\"型趋势,风险波动明显.【期刊名称】《极地研究》【年(卷),期】2019(031)001【总页数】10页(P84-93)【关键词】北极航路;船舶航行;过程安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云模型【作者】胡甚平;轩少永;刘宇;付姗姗;席永涛【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 200136;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200136;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 200136;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200136;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 200136【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北极冰区海冰开始加速融化,这为北极航道的开通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极地航道船舶通航成为现实。

航道开通后,大大缩短了我国到欧洲的海上航程,对全球贸易、航运和物流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极航道一般可分西北、东北和中央航道。

“雪龙”号一直是我国船舶航路开拓的“开路先锋”,2012年“雪龙”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一年后,永盛轮实现了我国在东北航道的商业性试航,并多次途径该航道前往欧洲港口,最多时可节省近 1/3的航程。

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北极冰区是船舶航行高风险、环境脆弱敏感的冰区水域,北极冰区船舶航行的安全风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

极地船舶发展动态及展望

极地船舶发展动态及展望

极地船舶发展动态及展望郎舒妍【期刊名称】《船舶物资与市场》【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3页(P32-34)【作者】郎舒妍【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极地地区主要是指涵盖南极、北极地区的寒冷区域,极地地区因常年冰雪覆盖,气候恶劣而人迹罕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们对北极航道探索的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两条规模化的北极航道,分别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北极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其探明的油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的30%。

随着全球海洋油气开采规模的不断壮大,海洋油气资源开采区域逐渐向深海和极地延伸。

此外,南极地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

进入新世纪,极地地区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极地船舶及油气开发装备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正得到飞速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中国东部沿海到北欧或北美东部走北极航线航程最短,北极航道的开通可以减少我国对常规航线的依赖,降低能源运输的安全风险,同时开发北极丰富的油气资源也可以为我国油气安全提供战略保障。

因此,加强极地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研发,形成规模化常规化极地船队,对我国未来实现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极地船舶分类及发展情况极地船舶最开始是作为航海探险之用,经过数百年的演变,现如今,极地船舶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极区油船、极区LNG船、极区散货船、极区集装箱船、极区海洋工程船及极区破冰船等多功能全方位支撑极地探险、航运、科考的装备体系。

其中,极区散货船主要以灵便型散货船和好望角型散货船为主;冰区油船主要以原油船、成品油船为主;极地破冰船主要以常规破冰船、多用途破冰船、科考船等为主。

目前,在环北极国家中,除冰岛、丹麦外,俄罗斯、加拿大、美国、芬兰、瑞典、挪威都拥有一支强大的破冰船队。

其中,俄罗斯最多,拥有20艘破冰船,含7艘核动力破冰船;加拿大有6艘;美国有4艘。

中国目前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为正在服役的“雪龙”号,属于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

极地破冰船的航线规划和航行策略

极地破冰船的航线规划和航行策略

极地破冰船的航线规划和航行策略极地破冰船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穿越极地区域冰层的船只,它们在极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资源勘探以及货物运输等任务。

航线规划和航行策略对于极地破冰船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极地破冰船的航线规划和航行策略,并探讨其背后的考虑因素。

1. 航线规划极地破冰船的航线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1 冰情研判航线规划的第一步是进行对冰情的研判。

通过使用卫星观测、气象资料和冰情报告等工具,船只可以获得当前冰情信息,确定冰层浓度和厚度等参数。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最佳的航行路线和避开危险区域。

1.2 气象条件极地地区的气象条件极为恶劣,航线规划必须考虑风速、风向、霰雪情况以及大气温度等因素。

这些信息对于决定航行速度、船只稳定性以及燃料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船队需要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气象预报,以便进行航线调整。

1.3 生态环境极地地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航线规划需要避开重要的保护区域和迁徙路线。

船只必须遵循国际和地区的保护法规,确保其航行不对冰区生态造成破坏。

2. 航行策略航行策略涉及到破冰船在实际航行中的操作和应对措施。

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2.1 破冰技术极地破冰船通常配备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和特殊的破冰设备,如船头破冰装置和侧推器。

船只需要根据冰层的厚度和浓度选择适当的破冰技术。

对于厚冰,船只可以利用前进的动量进行冲击破冰;对于薄冰,船只可以使用船头破冰装置切割冰层。

2.2 船员培训极地航行需要高度专业的船员操作和应对能力。

船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船只的特殊设计、破冰技术和应急预案。

船员培训涵盖了船只操作、极地气象、冰层判断、应急救援等方面,以确保船只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航行。

2.3 通信与救援极地破冰船必须保持有效的通信系统,以便与船队、气象部门和救援机构保持联络。

在极地见面或遇到突发状况时,紧急通信和救援设备可以对船员的安全起到关键作用。

冰区航行船舶

冰区航行船舶

随着全球变暖步伐的加快,北极冰层逐渐减少,北极通航成为国际海事界的热点之一,冰区航行船舶引起了人们的更多关注。

为此,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2年12月颁布了通函《在北极冰覆盖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2009年12月通过了决议《在极地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与此同时,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于2006年颁布了统一要求《极地船级要求》。

这样,上述规定就成为极地航行船舶的强制性要求。

从《芬兰–瑞典冰级规则》到IACS统一要求在冰区航行的船舶,需要进行何种加强,最早来源于《芬兰–瑞典冰级规则》。

之后,各船级社规范均以此为依据,作为入级符号的附加标志编入规范。

冰区加强是船舶具有的能力,属于非强制性。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芬兰–瑞典政府就颁布《芬兰–瑞典冰级规则》,分为4个冰级:Ice Class B1*、Ice Class B1、Ice Class B2、Ice Class B3,分别对船体结构、主机功率、轴系、齿轮箱、螺旋桨、起动装置与冷却水系统提出附加要求。

对于不同冰级,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

没有取得上述冰区加强的船舶,如需要进入某国港口冰区,那么港口当局可根据港口冰况,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护航、拖航或破冰等措施,并收取不菲的额外费用。

有冰区加强附加标志的船舶,其外板、甲板、舷侧骨架、首尾结构和拖带、操纵设备,均得到相应加强。

对于有B1*级、B1级、B2级和B3级冰区加强附加标志的船舶,其轮机装置应能在环境空气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安全和正常运行,并应特别考虑低温下液压系统的功能、水管和水箱的防冻措施以及应急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等。

主机、轴系、减速齿轮装置、螺旋桨、起动装置及冷却水系统等设备的性能得到相应加强。

根据IMO通函MSC/Circ.1056《在北极冰覆盖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的要求,IACS组织研究编写相应的统一要求,包括CCS在内的世界10个主要船级社都参与统一要求的制定工作。

IACS于2006年颁布统一要求《极地船级要求》并持续修改,直到2010年又对船体结构进行修改。

极地甲板运输船或迎风而起

极地甲板运输船或迎风而起

极地甲板运输船或迎风而起
何光伟
【期刊名称】《广东造船》
【年(卷),期】2017(36)1
【摘要】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北极地区发生了快速增暖现象,海冰正在加速融化,北冰洋极地航线得以持续发展,并逐步成为正常的商业航运的一部分。

最新预测,北冰洋10年内将出现夏季无冰年,打通连接欧洲、北美东部和东亚地区的海上航运新通道已是指日可望,而北冰洋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也必将成为曾经的历史。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何光伟
【作者单位】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防冰冻设计
2.浅谈极地甲板运输船生产技术准备风险管理模式
3.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驾驶室窗融霜及风管布置优化
4.浅谈极地甲板运输船生产技术准备风险管理模式
5.浅谈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救生艇筏布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地冰区船舶航运的发展动态与展望—POAC 2017国际会议综述—张弛张笛孟上张明阳1极地冰区船舶航运的发展动态与展望%—POAC 2017国际会议综述张弛1^张笛h i孟上3张明阳^(1.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武汉430063;2.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63;3.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摘要近年来,极地冰区航运成为关注热点,第24届北极条件下港口和海洋工程国际会议(The24l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rt and Ocean Engineering under 八retie Conditions.)的召开旨在为广大极地航运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从北极冰区港口和海洋工程安全保障技术角度,对本次国际会议的报告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从多角度详细阐述了北极海冰遥感监测技术、北极冰区冰载荷分析、极地规则与法律和极地船舶航行风险评估等研究的发展前沿,对当今世界上极地研究的核心脉络进行梳理和把握。

针对极地冰区船舶航行及安全保障的研究热点,展望了极地冰区航运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极地冰区船舶航行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旨在抓住极地船舶航行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极地航运;航行安全;船舶冰载荷;海冰监测;船舶能效;船舶编队航行;冰区溢油处理中图分类号:U694 文献标志码:八doi:10.3963/j.issn.l674-4861.2017.05.001Trends and Prospects of Polar Navigation Researchfrom 24th PO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ZHANG Chi 2ZHANG Di 2A MENG Shang5ZHANG Mingyang12(A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Research Center,Wuhan University o f Technology,Wuhan430063 , 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Water Transport Safety^Wuhan University o f Technology ^Wuhan430063, China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Center^ Beijing100081 ?China)A b stract: In recent years,navigation in Polar area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round the world. The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rt and Ocean Engineering under Arctic Conditions (POAC 2017.) manages to create a platform of com­municating and learning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is area. A review of safety of port and ocean engineering in Arctic ar­ea is developed by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keynote speeches and technical papers from POAC 2017. Frontier studies in this field including remote sensing of sea icc> Arctic sea ice load analysis? researches on Polar Code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Arctic navigation arc summarized. For the hot topics of navigation in Polar area and safety security, future trends on this field from POAC 2017 have been elucidated. Focuses for future studies arc put forwar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ar ship navigation.K ey w o rd s: polar navigation; navigation safety? ice loads; sea ice monitor; ship energy efficiency; escort opera­tion; oil spill handling in ice *收稿日期:20丄7-07-2丄修回日期:2017-09-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9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51711530033)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张弛(1992—),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极地船舶能效管理.E-mail:ZCdtC@▲通信作者:张笛(_L983 —),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交通系统安全工程.E-m ail:zhangdi@2交通信息与安全2017年5期第35卷总207期〇引言第24届北极条件下港口与海洋i程国际会 iX(The24l h International Confetence on Port and Ocean Engineering under Arctic Conditions)警2〇15年S月12 —1$ H在:韩画曼山凝开,本届 POAC2.:(m:由韩簡:造船工:程师协.会(So_c.i e:ty of Haml Archrtetts.of Korea):、.蠢山大都会K.(Met- ropolitan City of Busan:)..、韩_船舶与梅洋工義研邦协.会(Korea RdseSrch Institute of Ships and Oce^n Engineering)(K〇re§ Mari­time.und Ocean Qnive-rsityJ.求办。

该会议着: 1971年开始,每2年举办1次,迄今为止6成功举办了 23届,是旨前世界上极地研究领域最#彰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本次会议共录用了论文130篇,并出版了《第 2 4居北极条件下港和海洋工程国际会议论文集I会议安排了 5个特别报告,130个H:述报 告i.本届'会议由韩_海洋太学Kyungsik C hoi教 授担任主席。

大会报舍被分为16个不同的研究 方_*包括极地环境与海冰特性_(arctie environ­ments and;?ea i.c e:.propfrti释}.,遥 感与梅冰建模 (remote seosing aind ic«?modelling)、极■.地冰区船舶航行(.ships i.n ice)、极她规则与极地航行风廢评-估(polar codfe’s:and risk.a_S.s«S:s tne.n tj:等方面会议论文从极地领域热点f可题出发,围绕当 前世界上最前沿的极地研究,通过总结P0A C国际会议的情况•分析极地船舶与航行的最新研究 进展,对未来极地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S注意的 问题进行探讨。

1POAC2017会议概况1.1大会报告本届会议邀请了 5位极地研究领域的专家作 大会特别报告,具体情况如f。

美_科罗拉.多:大攀t皮尔得分校Mark.G.Ser-reze教授在(彳北极海冰的多样性、变化以及预测》的报告中提出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数据显示北极海冰范围全年处于下降趋势,冰厚 度和体积同样逐年减少,海冰的运动模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s根据N SID C的研瓮,楚科奇海蕙攀 的冰情是船舶进出北冰洋的关键技术瓶颈,因此•冰情的预测成为了一项关键难题。

白:令海峡热洋 流的多变性影响看北极冰情,从气象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出发,运用N SID C的卫垦遥感数据,通过 对热洋流的研究,使用简单的线性模型可以提前几个月预测海冰消退的日期 <这一研究为北极的 船舶航行提供支持[1]。

韩国太:宇造船集团的Sungkon H an博食介 绍了大宇造船在Y A M A L项目中建造全球首艘詹較冰 Ya_t^w i的情现》“SCP Y am al号’*屢有ARC6的破冰等级,与鬵规M fG 船相比,这摔一艘轟有禽硤冰能力的L N G船除 了需要船体坚固、动力强劲外.还需要具备全面的 抗冻抗冰能力,另外,在船体结构、动力系统、甲板 机械、轮机管系、压载水系统及其他配套设备方面 都有很多特殊的要求。

报告中详细介绍了“SCF Y am al号设计.建造、测试、试航的全过葙,体现 丨铛今世界高水平的造船工艺。

挪威肃森环境%遥感中.心.Stein .S andven教 授在《海冰是如何影响气候变化》报告中提$极地 海冰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响大洋表面的辐射平衡、物质平衡、能量警 衡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由于海冰-反照率正反 馈机制的作用》使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隹极地区域被放大,极地环境前敏感性导致_的这种极地 气候的快速变化又会通过大气环流和海洋温盐环 .流等途径反过来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_■>.通过地球 观测ni崖的数据建立海/冰/气相互作用的全球气 候耦合模型•可以将使海冰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 紧密结合起来[3]。

报吿中通过近几十年的海冰数 据分析了海冰与全球气候系统的耦合关系和极地 海冰厚度的季节性、区域性分布问题,并对极地海 冰变化趋势及海冰漂移问题做7详细陈述…报告中还呈现了 M,皇遥感技术在该研究中的应用,獄本:北海__道太学Koh Izumiyama教授在《冰 池中船体的:驗部冰载荷测试> 报#p f•提.出玨本麵 家海事研究中心将触觉传感器系统应用于冰池试 验中,进行了包括船体表面硬度测试、船舶阻力测 试、碎冰区船舶拖曳等实验。

实验域将冰池实验的数据结果与实船数据相比较.并得出了以下结 论:当船舶直线行驶时,局部冰载荷主要集中在船 艏.而当船舶转向时.船尾的冰载荷主要与作用在 推行系统的侧推力有关6德.国权堡极地研究.所■Kai.MJ:lrieli "E vers.■博,在I在德国汉堡船池的船舶与梅洋结构实验》报 费中指'出襄冰载荷的相关:研禽_:实验中,油管实船实验的成本高、难度大,最主要的实验方式就是冰极地冰区船舶航运的发展动态与展望—POAC 2017国际会议综述—张弛张笛孟上张明阳3图1会议报吿概况Figsl Profile of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本次会议收录的130篇论文分别来自15个不同茵家地区,几乎涵盖了当今世界上极地领域 研究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