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断面解剖学ppt医学课件

人体断面解剖学ppt医学课件
55
56
57
58
二、喉软骨的钙化及骨化 透明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 软骨可发生骨化,其中甲状软骨26岁开 始骨化。 弹性软骨:会厌软骨、楔状软骨、小角 软骨无钙化。
59
三 、喉的连接: 包括喉软骨间连接和喉软骨与舌及气管的 连接。 ⑴环甲关节:甲状软骨下角和环状软骨构 成。使声带松弛和紧张。 ⑵环杓关节:杓状软骨底和环状软骨板构 成。使声带内、外移动,开、 闭声门。
70
②声门(声门裂):两侧声带之间的空隙, 是喉部最狭窄处。声门 裂前3/5为膜部,后2/5 为软骨部。 ③ 声带的运动:深吸气→ 声带外展→声门裂 扩大; 发声时 → 声带内收,在中 线靠拢→声门裂关闭
71
㈡ 声门上区:声带上缘以上的喉腔。 包括会厌、杓会厌皱襞、杓 状软骨、室带和喉室。 ①喉前庭:从喉入口至喉室带之间范围(不 含喉室)。 ②喉室带:其间的空隙称前庭裂,在正常发 音时,两侧室带不在中线靠拢。 ③喉 室:室带游离缘与声带游离缘之间的 空隙,呈纺锤形隐窝,前后狭 窄,中间稍宽。
72
㈢ 声带下区:为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 的这一段喉腔。
73
74
75
76
喉部断面
• 会厌软骨层面 • 舌骨体层面 • 梨状窝层面 • 甲状软骨上部层面 • 声带层面声门下区层面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4) 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前三角内,人体重要内分泌 腺之一。呈“H”形,由左、右叶和中间的 峡部组成。 甲状腺分泌: ⑴ 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 生长发育; ⑵ 降 钙 素:降低血钙。
7
颈部分区(二)
• ⑴ 内脏格 • ⑵ 支持格 • ⑶ 血管格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件

海马旁回钩皮质覆盖 杏仁体
枕颞沟
嗅束 嗅三角
海马旁回
枕颞内外侧回
侧副沟 视神经,大脑前动脉跨过此神经进入外侧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1、基底核 2、大脑髓质
联络纤维 联合纤维 投射纤维
1、基底核 文档位仅供于参考大,不脑能作半为科球学依基据,底请勿部模仿的;如髓有不质当之内处,,请联靠系网近站或脑本人底删除,。 包括 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胼胝体
胼胝体干 胼胝体膝 胼胝体嘴 胼胝体压部
前连合(一条似“《” 状的纤维束)
穹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穹隆体
穹隆柱
穹隆连合
穹隆脚
乳头体
(3)投射纤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的上下行纤维)
(1)
(2)
(3)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脑的应用解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分为端脑、间脑、 中脑、脑桥、延髓和小 脑等六部分,通常将中 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 脑干。
一、端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豆状 核和尾状核之间的大脑髓 质称为内囊。
尾状核 丘脑前辐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体断面和影像解剖学盆部和会阴课件

人体断面和影像解剖学盆部和会阴课件

一管、两口、分 四 部 (由外
内)
① 漏斗部 ③ 峡部
② 壶腹部 ④ 子宫部
内面观
8. 阴道 ( Vagina )
阴道穹:子宫颈下端与阴道壁之间环形凹陷
9、直肠(Rectum)
直肠 特点: 肠横襞、弯曲
直骶曲 会阴曲
二、会阴 应用解剖
女性
男性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男性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女性
1)此筋膜包绕盆内脏器表面,是盆壁筋膜向脏器表面 反折延续; 2)在脏器周围分别形成筋膜鞘、筋膜隔及韧带等,含有支持和固定 脏器 作用, 如前列腺筋膜鞘、直肠筋膜鞘、子宫主韧带、骶子 宫韧带等;
3)来自盆脏筋膜 腹膜会阴筋膜,是一个呈冠状位 结缔组织隔, 形成直肠膀胱隔(男);或直肠阴道隔、阴道尿道隔(女)。
血管和神经等软组织而组成; • 盆底由盆底肌及其筋膜形成盆膈而
封闭骨盆下口。 • 盆壁、盆底围成盆腔, 容纳消化、
泌尿器官 下段和内生殖器等。
男性
• 男性自前向后形成前、中、后 三列。
• 前列包含膀胱、尿道和前列腺; • 中列为生殖器官, 包含输精管壶
腹和精囊; • 后列为消化器官包含直肠和肛
管, 另外还有沿盆壁下降 输尿 管。
(二)精囊
精囊位于前列腺后上方, CT平扫呈“八字形”均匀软组织 密度影, 在周围低密度脂肪 衬托下显示清楚。增强扫描呈中 度强化。精囊前缘与膀胱后壁之间 精囊角为脂肪间隙, CT上 为低密度影。
在断面解剖学中, 男、女性盆部 上界均为第5腰椎间盘平面, 而盆部和会阴 下界男性为阴囊消失平面、女性为女阴消失平 面。
男性
女性
二、标志性结构
• 髂嵴 • 髂前、后上棘 • 耻骨联合上缘 • 坐骨结节 • 尾骨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件

(1)
(2)
(3)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脑的应用解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分为端脑、间脑、 中脑、脑桥、延髓和小 脑等六部分,通常将中 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 脑干。
一、端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⑶颞叶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颞横回
颞上沟 颞下沟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⒉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央旁沟
缘支
扣带沟 扣带回
楔回 距状沟
胼胝体沟
舌回
⒊下面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嗅删除球。
四、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学 习目的
为影像诊断(CT、MRI、B 超等)提供形态学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断面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复习—理论—实践—再实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数字人
2003年初,我国首例女性数字人数据集在南方医科大 学构建成功,成为继美国、韩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拥 有本国数字人数据库的国家。
数字人之父 钟世镇院士
1.“数字人”也称“数字化虚拟人”,即将CT、MRI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断层标本在电脑里合成的三维人体详细结构。“数字人” 将能模拟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病理生理变化等。 2.复杂的高风险手术时,医生可通过磁共振、螺旋CT等 影像技术事先对病人进行扫描,借助计算机对人体结构 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医生可在这个根据具体病人构建 的“数字人”上反复模拟开刀,选出最佳的手术方法。 3.“数字人”可将所有人体信息收集储存在电脑里,医 生开处方前,将药物的影响数据输入电脑,“数字人” 就会显示服药后的反应,协助医生对症下药。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第3版)脊柱区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第3版)脊柱区课件

一、脊柱颈段断面解剖及影像
(一)颈段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1. 经寰枕关节的横断层面(CT)
头长肌和 头前直肌
茎突 齿突 枕骨髁 椎动脉 头上斜肌
头后小、大直肌
颈内动、静脉 寰1椎侧块上关节凹 头外侧直肌 二腹肌 最长肌
夹肌 头半棘肌
颈髓
2.经环枢关节的横断层面(CT)
头、颈长肌
颈内动、静脉 齿突
硬脊膜囊 头最长肌 斜方肌 寰椎后弓
肩胛提肌 夹肌 斜方肌
5.经颈椎椎间盘的横断层面(CT)
颈长肌 前斜角肌 横突前结节 脊神经节 上关节突
最长肌 多裂肌 颈半棘肌
夹肌 斜方肌
第4、5颈椎椎间盘
椎体钩
肩胛提肌 黄韧带 头半棘肌 颈髓
(二)颈段矢状面解剖及影像
1.经颈段正中的矢状层面(MRI FSE T2WI)
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关节横韧带
2.椎内静脉丛:椎内前静脉丛和椎内后静脉丛
3.椎间静脉
4. 椎体静脉 5.脊髓静脉
椎间静脉
椎外后静脉丛
椎体静脉
椎外前静脉丛
椎内前静脉丛 椎内后静脉丛
椎内后静脉丛 椎间静脉 椎内前静脉丛
脊髓后正中静脉
脊髓前正中静脉 椎体静脉
四、椎旁软组织
脊柱周围的软组织主要位于脊柱的两侧和后方,由浅入深依 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血管神经等软组织。
椎间孔
椎间孔
椎间孔
பைடு நூலகம்颈段
胸段
腰段
第四节 脊柱区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一、CT断层表现
1.脊椎及附件骨
椎体骨密质
✓骨皮质: 位于椎体及附件 椎体骨松质 的边缘部,CT表现为致密、附件骨骨松质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头部PP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头部PP课件

口腔和喉咙
舌头
包括舌根和舌尖,对言语、味觉 和咀嚼非常重要。
喉咙
分为鼻咽、口咽和喉部。是空气 和食物进出口,同时可以通过声 带发声。
牙齿
包括门牙、犬齿和臼齿等,主要 用于咀嚼和咬合食物。
颈椎和肌肉
1 颈椎
7个颈椎从头到胸椎,是我们身体中最灵活的部位。
2 斜肌
让我们可以摇头晃脑。肌肉颓废时,很容易出现颈椎疼痛问题。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头部PP课件
这份课件介绍人体头部内部结构,带你进入引人入胜的医学解剖世界。
头骨解剖
颅骨骨骼
由22块骨头组成,包括额骨、颞 骨、枕骨等。
内耳
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对听 力和平衡至关重要。
大脑
控制我们的意识、思维和行为。 分为左右半球,由多个部分组成。
头部血管与神经
颈内动脉
供应脑部的后部,并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紧急医疗处理对于脑部中风非常重要。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和物理治疗。
三叉神经
提供颜面感觉,还控制咀嚼肌肉的运动。
面神经
控制面颊和口部的肌肉运动和感觉信息。
植入神经
控制视觉信息的传送,对视力至关重要。
眼睛和鼻子
1
眼睛
由睫状体、晶状体、虹膜和视网膜等组成。可以感知光的颜色和亮度,还能聚焦看近或看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泪腺
分泌泪液润滑眼球表面,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3
鼻腔
鼻腔内有许多复杂的结构,包括鼻中隔、嗅毛和鼻窦。起到气体过滤和增强嗅觉的作用。
3 口咽肌
可以控制肩部、臂部、头部和脖子的运动。
嘴唇和面部表情
嘴唇
能够露出微笑和哭泣,并且让我们更好地吸氧、唾 液和口腔排泄物。

断层影像解剖学ppt课件-2024鲜版

断层影像解剖学ppt课件-2024鲜版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特点
多层面成像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能够通过多 层面成像技术,展示腹部不同深 度的组织结构,为诊断提供更多
信息。
高分辨率
现代影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 的图像,使得腹部细微结构清晰
可见,提高诊断准确性。
多模态成像
结合CT、MRI等多种影像技术,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能够提供更
全面的诊断信息。
精确定位病变
通过断层影像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为手术提 供精确的导航。
辅助手术计划
断层影像解剖学可以帮助医生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手术入路、 切除范围等。
提高手术安全性
通过断层影像技术,可以在手术中实时监测手术器械的位置和状态, 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2024/3/28
29
断层影像解剖学在医学研究与教育中的价值
胸壁由肋骨、胸骨和胸椎等结构组成,在断 层影像上表现为高密度的骨性结构和低密度 的软组织结构。
2024/3/28
17
胸部常见病变的断层影像诊断
肺部病变
肺部常见的病变包括肺炎、肺结核、 肺癌等,这些病变在断层影像上表 现为肺部斑片状、结节状或肿块状
的高密度影。
胸壁病变
心脏常见的病变包括冠心病、心肌 梗塞、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病变在 断层影像上表现为心脏形态和密度
2024/3/28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31
04
胸部断层影像解剖学
2024/3/28
15
胸部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特点
连续性断层影像
通过连续性的断层扫描,获取胸 部各个层面的影像信息,展示胸
部结构的立体形态。
2024/3/28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胸部共132页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胸部共132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学胸部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胸部演示文稿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胸部演示文稿
第45页,共128页。
3.肺 肺泡内含有气体,故CT断层肺组织为明显低密度,肺窗下 可清楚衬托出肺内的血管、气管和一些间隔结构。高分辨率CT可
以显示次级肺小叶中央的小叶核,其为伴随小叶支气管的小叶中央动脉的横 轴位投影。正常小叶间隔很薄,在高分辨率CT上也难以显示。
第46页,共128页。
4.纵隔 纵隔结构要用纵隔窗观察, CT断层可以显示纵隔内的
第37页,共128页。
一、胸膜的配布
胸膜分壁胸膜和脏胸膜,两者移行形成胸膜腔;壁胸膜根据位置分 为:
1. 胸膜顶
2. 肋胸膜
3. 膈胸膜 4. 纵隔胸膜
第38页,共128页。
二、胸膜隐窝
1.肋膈隐窝 2.肋纵隔隐窝 3.奇静脉食管隐窝
第39页,共128页。
第六节 胸部断面的解剖学特点
一、胸部结构的配布特点
肺的外形及分段 内侧面观
第23页,共128页。
二、肺内管道:
1.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尖段 (BⅠ)、后段(BⅡ)和前段(BⅢ)支气管; 中叶支气管:外侧段(BⅣ)和内侧段(BⅤ)支气管; 下叶支气管:上段(BⅥ) ,内侧(BⅦ) 、前(BⅧ) 、 外侧(BⅨ)和后底段(BⅩ)支气管
左肺:上叶支气管:尖后段(BⅠ+Ⅱ) 、和前段(BⅢ)支气管; 上舌段(BⅣ)和下舌段(BⅤ)支气管
2、右侧面观
右肺门结构排列:
上叶B、肺A、上肺 V和下肺V(上至下
);
上肺V、肺A和B (前至后)
第8页,共128页。
3、左侧面观 左肺门结构排列: 肺A、B、上肺V和下 肺V(上至下); 上肺V、肺A和B (前至后)
第9页,共128页。
4、后纵隔 食管、胸主动脉、 胸导管、奇静脉系 和胸交感干等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头部 PP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头部 PP课件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脑的应用解剖 第三节 脑膜和脑池的应用解剖 第四节 脑血管的应用解剖 第五节 蝶鞍区的应用解剖 第六节 耳的应用解剖 第七节 面部的应用解剖 第八节 头部结构断面的解剖学特点 第九节 头部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第十节 头部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第十一节 蝶鞍区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第十二节 耳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第六脑室又称Verga室或穹窿室,亦为脑发育上的变异, 位于第五脑 室后方的穹窿连合与胼胝体之间,呈水平裂隙 状,借穹窿柱
与第五脑室相分隔。此
脑室可扩大致使脑脊液
循环阻塞,从而引起颅
内压增高。第五、六脑
室并非真正的脑室,常
共同存在,且相互交通。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3)
(4)
第二节 脑的应用解剖
脑分为端脑、 间脑、中脑、脑桥、 延髓和小脑等六部 分,通常将中脑、 脑桥和延髓合称为 脑干。
一、端脑
1.外形 中央前沟 额上沟 额下沟
盖部 三角部
眶部
中央后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颞上沟 颞下沟
扣带沟缘支 楔前叶 顶枕沟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回
面部以面颅骨作为支架,围成眶、鼻腔和口腔等。面部的 浅层有表情肌和丰富的神经、血管,深层结构复杂,有较多 的结缔组织间隙和通道,感染时炎症等易于相互蔓延。
三、头部断面与影像解剖的常用基线
(1)眶耳线(orbitomeatal line, OML) 或眦耳线(canthomeatal line, CML) (2)Reid基线(Reid base line, RBL) (3)上眶耳线(supraorbitomeatal line, SML) (4)连合间线(intercommissural li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 面: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其内部结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
11
第一章 头 部 ( p5 )
第一节 慨 述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2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周围神经系统
2、功能:主导作用。
端脑:
脑 小脑:
间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脊髓:
延髓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自主神经:
杏仁
30

基底核:

尾状核头


脑冠状切面
苍 白 球 脑水平切面







31
“纹状体”
尾状核
纹状体
壳 新纹状体
豆状核
苍白球:旧
纹状体功能:
a、维持骨骼肌张力
b、协调骨骼肌运动。
尾状 核
背 侧


豆 状 核
杏仁
32

(2)、大脑髓质:
1)联络纤维:本半球内叶、回之间联系,分长短两种。
联络纤维
统”。
27
内侧面主要沟、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沟
扣带回 胼胝体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


28
脑 的 底 面 观
(下面)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29
2、内部结构
(1)基底核:
位于半球髓质内,位置较深,
尾状 核
背 侧


包括4种组成。
1)尾状核:头、体、尾。
2)豆状核:苍白球、壳。
3)屏状核:薄层灰质。
4)杏仁体:连尾状核尾。 豆 状 核
1)灰质和白质: 灰质(皮质):在CNS内,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聚集而成的暗灰色区域。 白质(髓质):在CNS内,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的白色区域。
2)神经核与神经节: 神经核:在CNS内,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 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状结构。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 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状结构。
课前预习、课后归纳、复习。 2
冠状切面对照
3
正常颅脑的横断层和影像对照
4
水平切面
5
矢状切面对照
6
正常垂体的矢状、冠状影像
7
绪论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研究其位置、形态、 结构、功能特点的科学。(以学)
局部解剖学:按人体局部层次研究其位置层次、结构、 毗邻的科学。(未学)
断面解剖学有以下特点:1. 能保持结构于原位; 2. 可由断层重塑整体; 3. 与临床结合密切。
33
2)连合纤维:左右半球间的联系如:胼胝体、前连合、 穹隆和穹隆连合。
前 连 合
胼 胝 体
胼 胝 体
穹 隆
34
35
36
3)投射纤维:
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 枢的上、下行纤维。最集中 的位置在内囊。
内 囊 (P9)
1)位于尾状核、豆状核、 背侧丘脑之间。
2)性质:宽厚的白质纤维板 3)形状:水平切面呈“><”。 4)分部:前肢、后肢、膝。 5)损伤:“三偏”征。
8
断面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 冰冻切片技术 • 塑化切片技术 • 火棉胶切片技术 • 激光共聚焦技术 •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 断层影像技术:超声,光学成像,
CT, MRI, SPECT, PET等 • 影像融合技术
9
一、断面解剖学的定义、特点、学习目的:
定义: 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 基本功能的科学。
尾状核 豆 状 核
内 囊



脑水平切面

37
内 囊 通 过 的 纤 维
38


状可
切 面
见 到 三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供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影像学”专业使用)
1
授课计划与安排
• 本期学时:54 • 本期周数:18 • 每周学时: 3 • 每周安排:见课程表。 • 成绩统计:作业10% +学习态度10% + 检测10%
+实验考核20% +期末50% = 总成绩。
• 授课地点:教室、实验室、多媒体室。 • 注意事项:遵守学生准则、备好学习用具、
16
3)网状结构:在CNS内,由灰、白质交织而 成,界限不清。
4)纤维束和神经: 纤维束:在CNS内,由起止和功能基本相 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状。 神 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神经纤维 集聚成条索状结构。
17
第一节 慨 述
常用基线:
1、下眶耳线(Reid基线): 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常用于标本制作)
13
脑神经(12对)
神 脊神经(31对) 经 (周围) 系 统 组 成
脑 脊髓
(中枢)
14
名 词;
反 射: 机体对体内、
外环境刺激,通过神经 系统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
础,组成包括5部分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 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入神经 感受器
15
3、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干
内面观
底面观 21
脑的组成与相互间位置:
间脑
端脑
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小脑 小脑扁桃体22
一、大 脑:大脑半球,大脑纵裂,胼胝体。
1、外形和分叶: 大脑沟、大脑回。
三面: 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 三沟: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五叶: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外侧沟
中央 沟
顶枕 沟
枕叶
23
内侧面
顶枕沟
距状沟 岛叶
24
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
A、上外侧面:
(1)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
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2)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内沟、பைடு நூலகம்上小叶、
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
(3)颞叶:颞上沟、颞下沟;颞上、中、下回;颞横回。
2、眦耳线(眶耳线):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常用于颅脑横断层扫描)
3、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注: 1、头部水平断面常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2、水平断面解剖均为:层面的下面观。
18
上眶耳线

眦耳线

下眶耳线

线
19
第二节 脑的应用解剖
脑的组成?
20
脑的组成及外形:(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岛 盖”:分为额盖、顶盖、颞盖。
25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中央后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上外侧面主要沟、回
26
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
B、内侧面:
胼胝体、胼胝体沟;扣带沟、扣带回、海马旁回、钩; 中央旁小叶; 距状沟,楔叶,舌回。
C、下面:嗅球、嗅束、嗅三角;“边缘叶”“边缘系
特点; 1、准确反映原位结构及变化; 2、可追踪结构的连续性进行定量分析; 3、结合面广泛。
要求: 具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医学影像技术知识。
学习目的:为临床影像诊断、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等服务。
10
断层与断面的关系 ( P3 )
断 层:指有一定厚度的标本或图像。 依靠CT、MRI可以观察到其层内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