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基础 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大纲与名词解释整理张传强整理考古与博物馆学复习大纲与名词解释张传强整理 2014.6.14博物馆学基础复习第一讲博物馆和博物馆学1.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定义2.张謇与南通博物院3.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第二讲西方博物馆发展史---- 论述重点近代博物馆发展史论述题可能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所有笔记中博物馆第三讲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论述发展特点背景来谈解放前后对比展望未来等等思路名词解释必考—曾说过《考古图》《博古图》《西清古鉴》《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宣和画谱》等第四讲博物馆类型简答题很可能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技术馆第五讲藏品都要了解重点就是藏品征集及其途径了解一级二级三级文物第六讲藏品保护文物保护保存保养原状现状始状藏品保护环境第七讲博物馆陈列博物馆陈列大纲方案平面设计图壁面设计图第八讲博物馆教育---不考?第九讲博物馆管理目标—没提到第十讲博物馆的组织结构博物馆四种管理模式职员三部一室一条龙第十一讲博物馆管理方法战略规划长期规划制定政策和程序藏品管理人—职责?藏品项目管理 ---简答第十二讲博物馆建筑管理总体布局展室设计库房设计第1 页共1 页名词解释1.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学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2.张謇近代实业家,立宪派领袖。

字季直,号啬庵。

江苏南通人。

出身农家。

十六岁中秀才。

后在南京结识庆军统领吴长庆,入其幕。

1880年随军至山东登州,初识袁世凯。

1882年随庆军入朝鲜平乱。

1885年中举人,盛负才名,与文廷式、王懿荣、曾之撰称“四大公车”。

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要点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要点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要点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博物馆和博物馆事务的学科,涉及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博物馆的组织管理、文物的鉴定和保护等方面知识。

下面将对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包括博物馆的定义、分类以及博物馆的职能和作用。

一、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指为了保护、展示和传播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历史遗产,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的机构。

它具有收藏、展览、研究和教育四个主要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文物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二、博物馆的分类博物馆可以按照收藏的对象、展示的内容以及服务的需求进行分类。

1.按照收藏的对象:(1)艺术博物馆:收藏和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陶瓷等。

(2)历史博物馆:收藏和展示历史文物,包括文物、古代器物等。

(3)自然博物馆:主要展示自然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相关内容,如动植物标本、化石等。

(4)科技博物馆:主要收藏和展示科学技术的相关内容,如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

2.按照展示的内容:(1)常设展览:按照固定的主题和展陈方式进行长期展示。

(2)临时展览:临时性的展览,通常以特定的主题或具体的活动为内容。

3.按照服务的需求:(1)普通博物馆:为广大公众提供文化教育、观赏和娱乐的场所。

(2)专业博物馆:主要面向学术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机构,如科学实验室、文物研究机构等。

三、博物馆的职能和作用博物馆具有多种职能和作用,下面主要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职能和作用。

1.收藏和保护文物博物馆是文物的收藏机构,负责收购、征集、保管和保护各类文物。

博物馆通过合理的展示和储存手段,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品质,使其能够得以长期保存。

2.展览和陈列文物博物馆通过展览和陈列文物,向公众传达文化和知识。

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有趣、生动和互动的方式展示文物,提供观众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3.开展科学研究博物馆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场所。

通过对文物和自然遗产的研究,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研究资源和合作交流平台。

博物馆(期末考试知识点)

博物馆(期末考试知识点)

博物馆知识点总结一:重要知识点1:“三部一室”制指: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和办公室2:博物馆方法学:是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3:20世纪50年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标志是:北京三大馆的建立4:1995年,在我国贵州六枝特区隆戛乡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即:梭嘎生态博物馆5:藏品管理的一般程序是:搜集、接收、鉴选、登记、编目、入库、保管、提用、注销、核对、统计等6: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7:博物馆特征: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8: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时期,博物馆事业完全成了殖民地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1935年6月建立了所谓:国立博物馆9:澳门的博物馆大多是:专题性博物馆,规模不大,反映了中葡文化的多元共生和互补互立性10:成立于1846年史密森博物院,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机构,被称为“博物馆王国”,拥有16个博物馆和1.39亿件文物标本和工艺品,是世界级的学术研究中心、文化中心及艺术中心。

11: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博物馆在世界各地成倍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增长速度12:1868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会士韩德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每日午后准人参观,不收费,后来改名为震旦博物院。

13:17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这就是1682年向公众开放的是:潘提翁神庙14: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带来深重灾难,但在此时期也在西部兴建了一批新的博物馆。

1943年12月在重庆建立了:中国西部博物馆15:博物馆与其他文化机构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实物性填空题1.(专门博物馆)是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2.前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瑞士博物馆学者马丁〃施尔对博物馆学学科建设问题指出,作为科学,首先要有(专业语汇体系),第二要有(逻辑体系),第三要有(学科独立性或排他性)。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考试重点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考试重点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考试重点1、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是博物馆的国际学术组织,1946年11月由美国博物馆协会会长C.J.哈姆林倡议成立。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

1947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了《关于两组织之间进行合作的途径和方法》的协定。

2、博物馆定义: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3、定义的变化:非营利性公益性、公共性人与物的结合4、博物馆特征:实物性:博物馆藏品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直观性:以展品为主的展览效果,生动具体广博性:门类众多,藏品广泛5、博物馆功能:中国:收藏、研究、教育欧美:三E功能,三I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Educate Entertain Enrich)调查研究,教育,激励(Investigation Instruction Inspiration)6、生态博物馆:1971年国际博协第9次大会乔治·亨利·里维埃首次使用生态博物馆(Ecomuseum)环境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原则引入博物馆法国地方天然公园等一批生态博物馆强调空间、时间、人与自然的关系、管理人员与一般博物馆不同由地方当局和居民共同筹划、建造和运作,依靠自己的意愿、知识、个人力量推动工作参观者了解当地产业、生活习惯和信仰的主要途径邻里博物馆、街区博物馆世界上已有300多座:西欧、南欧约70座(法、西班牙和葡萄牙)北欧约50座(集中于挪威、瑞典和丹麦)拉丁美洲约90座(集中于巴西和墨西哥);北美洲约20座(集中于美国和加拿大)。

中挪文化合作项目——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亚洲和中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7、一般与生态比较:一般博物馆生态博物馆(传统、主流博物馆)(现代、非主流博物馆)•藏品遗产•建筑社区•观众居民•科学知识文化记忆•科学研究公众知识8、张謇19世纪末,戊戌运动失败后,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博物馆学》复习提纲

《博物馆学》复习提纲

北大考古系研究生班复习题------博物馆学名词解释:1、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常见性)机构,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2、艺术博物馆——为展示人类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提供欣赏、提高的条件,培养观众的审美情趣,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和自我充实、完善的愿望而建立的博物馆。

研究对象: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史,艺术批评。

收藏标准: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欣赏价值。

3、科技博物馆——为传播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人与科学,人与自然而建立的博物馆。

研究对象:科技史,专题研究藏品:科学史料。

4、历史博物馆——从历史角度收藏、研究、展示和组织教育活动的博物馆。

历史学研究,古器物研究,通过历史遗留的实物阐释历史发展,使观众了解历史(知识、过程及发展规律),了解历史与现实、未来的联系。

研究对象:揭示藏品的历史内涵,运用古代遗物研究历史发展。

证史,正史,补史。

收藏标准:历史价值,社会人文价值。

5、儿童博物馆——19世纪出现。

它专为儿童的教育服务,它总体设计和展品的陈列都尽量做到了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6、阿什摩林博物馆——牛津大学四个博物馆之一。

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正式对公众开放的但收费的博物馆。

1963年开放。

藏品原约翰•崔生的收藏,1678年藏品归阿什摩林所有。

不久,阿什摩林将他本人的收藏全部捐赠给牛津大学。

以此藏品为基础建立了阿什摩林博物馆。

7、大英博物馆——为英国的国立博物馆。

1759年,英国议会以建立博物馆为条件接受了斯隆爵士的8万余件收藏,1759年建馆向公众开放,之后,藏品不断增加。

该馆收藏有世界各国的精美艺术品,设有100多间陈列室,分为埃及、希腊、罗马、东方、西亚古器物等10多个门类展出。

大英博物馆是第一家国立博物馆,标志着真正国家行为的开始。

收藏成为社会的财富,促进了欧洲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8、卢浮宫博物馆——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学复习

博物馆学复习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第一讲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第一节什么是博物馆二、博物馆的定义②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

③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博物馆应当具备的四个条件:1、具有藏品实物2、有基本陈列3、向社会公众开放4、要有经营管理藏品,开展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三、博物馆的性质、特征、职能、构成要素及作用性质:性质体现工作宗旨,博物馆的宗旨是:1、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社群。

2、非营利机构,不得向机构拥有者、成员风向利润,利润不得上交、私分,应当重新投入社会服务。

3、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职能:中国:收藏,研究,宣教(群工)国际博联: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展览构成要素:展品、设施、专业人员、观众、作用①基本作用: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整合社会和种族的记忆。

②政治作用:代表现政府对历史的态度,反映政府形象。

③科研作用:为科研提供实物资料。

④经济作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化消费。

⑤休闲娱乐。

⑥文化遗产。

⑦社交。

第二节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的定义:国际博协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二、博物馆学的特点:1、边缘学科2、实践性较强3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4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三、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1)西方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验描述阶段——就事论事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性、系统性。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首先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是()。

A.2000年《里斯本战略》B.1845年《不列颠博物馆法案》C.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D. 1950年《文化财保护法》正确答案:D2、私人藏品向陌生人开放的现象首先在()出现,这一变化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

A.南美洲B.欧洲C.北美洲D.亚洲正确答案:B3、1924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A.9月9日B.7月7日C.10月10日D.8月8日正确答案:C4、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考古学家先后找到了从440万年到700万年之间的古人类化石,包括(),从而填补了大自然地层之书的缺页。

A.蓝田人B.尼安德特人C.千禧人D.乍得沙赫人化石托麦正确答案:C5、1974年约翰逊(D.C.Johanson)等人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发现了一具完整性达到40%的古人类化石,他们给这位“年轻妇女”起名()。

A.DaisyB.LucyC.NancyD.Tracy正确答案:B6、就类型而言,以下什么类博物馆展览的单位造价最高?A.历史类B.科技类C.自然类D.艺术精品类正确答案:B7、调查研究/前置评估属于以下博物馆展览营建哪个核心步骤的环节?A.制作规划B.细部设计C.初步设计阶段D.可行性阶段正确答案:C8、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同时提供两套文字说明系统,是()。

A.装置分众B.标签分众C.教育分众D.路径分众正确答案:B9、1897年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费赫奈尔(G.T.Fechner)首次在博物馆中采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反应?A.跟踪调查B.问答C.小组访谈D.问卷正确答案:B10、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是()。

A.中国西部博物馆B.徐家汇博物馆C.故宫博物馆D.南通博物苑正确答案:D11、()首次提出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划分,并在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

A.罗伯特·普洛特,《牛津郡自然史》B. 汤姆逊,《斯堪的那维亚古物指南》C.彼得·冯·门施,《博物馆学研究的目的》D.威廉·约翰·汤姆斯,《世界民俗学》正确答案:B12、博物馆展览接受公众和社会的检验,如果存在许多问题,那么总结评估就会变成()。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冲刺笔记(供参考)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冲刺笔记(供参考)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冲刺笔记(供参考)《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复习笔记(冲刺版)第一编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博物馆历史一、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研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相关学科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

研究方法有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2、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1.理论博物馆学基础(1)博物馆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结构体系;博物馆学习方法论,博物馆学说史(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博物馆特征,社会功能,社会条件及其未来发展 2.博物馆方法学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分别发展成藏品管理学,陈列学,博物馆教育学。

3.博物馆管理学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微观上研究博物馆的内部功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4.历史博物馆学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博物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

5.普通博物馆学综合以上各个分支学科进行研究阐述的学科6.专门博物馆学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种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3、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1.专业语汇体系2.逻辑体系3.有独立性或排他性14、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1)20世纪70年代:以人为本;(2)80年代初期,人与物相结合,即博物馆必须将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上,博物馆本应是研究人对物的研究,研究人如何利用物;(3)90年代中期,应致力于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博物馆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的由博物馆反映出来的人与物的结合。

基础文博知识点总结

基础文博知识点总结

基础文博知识点总结
文博专业知识点总结
1.博物馆概述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文物的地方,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和见证者,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窗口。

博物馆分为自然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不同类型,展示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2.博物馆的分类
根据馆藏的内容和展示的形式,博物馆可以分为自然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科技博物馆等不同类型。

3.博物馆的功能
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包括:收藏文物、陈列展览、科研学术、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

4.博物馆的管理
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包括馆藏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场馆管理、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内容。

5.博物馆的策展
策展是博物馆展览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工作之一,包括主题确定、文物选择、展陈设计、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

6.博物馆的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是博物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包括文物的保护修复、登记认定、文物保护法规等方面。

7.博物馆的教育传播
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工作包括展览教育、学术交流、公共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向公众传播文化知识,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8.文博专业素养
文博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艺术、历史知识,具备优秀的组织策划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以上是文博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习文博的同学有所帮助。

博物馆学基础考试复习要点

博物馆学基础考试复习要点

博物馆学: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 Council of Museume)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业,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提出,“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学研究的共识。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的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博物馆的研究内容:一般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只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只有从博物馆的内部联系,又从博物馆的外部联系;即从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又从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全面地历史地探讨其客观规律,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学体系。

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一是“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二是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博物馆学形成问世。

三是“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四是“关于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

新博物馆学(Ecomuseum):扩大博物馆功能;强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博物馆应和社区结合起来,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博物馆应把历史与未来结合起来;弘扬民族文化。

新博物馆学思想内容:1、扩大博物馆功能,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2、深入社会,为社区和特定的群体服务,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3、把历史与未来衔接起来,使博物馆能够反映社会的演变。

博物馆(期末考试知识点)

博物馆(期末考试知识点)

博物馆知识点总结一:重要知识点1:“三部一室”制指: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和办公室2:博物馆方法学:是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3:20世纪50年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标志是:北京三大馆的建立4:1995年,在我国贵州六枝特区隆戛乡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即:梭嘎生态博物馆5:藏品管理的一般程序是:搜集、接收、鉴选、登记、编目、入库、保管、提用、注销、核对、统计等6: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7:博物馆特征: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8: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时期,博物馆事业完全成了殖民地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1935年6月建立了所谓:国立博物馆9:澳门的博物馆大多是:专题性博物馆,规模不大,反映了中葡文化的多元共生和互补互立性10:成立于1846年史密森博物院,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机构,被称为“博物馆王国”,拥有16个博物馆和1.39亿件文物标本和工艺品,是世界级的学术研究中心、文化中心与艺术中心。

11: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博物馆在世界各地成倍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增长速度12:1868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会士韩德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每日午后准人参观,不收费,后来改名为震旦博物院。

13:17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这就是1682年向公众开放的是:潘提翁神庙14: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带来深重灾难,但在此时期也在西部兴建了一批新的博物馆。

1943年12月在重庆建立了:中国西部博物馆15:博物馆与其他文化机构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实物性填空题1.(专门博物馆)是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2.前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瑞士博物馆学者马丁〃施尔对博物馆学学科建设问题指出,作为科学,首先要有(专业语汇体系),第二要有(逻辑体系),第三要有(学科独立性或排他性)。

文物和博物馆学·复习试题

文物和博物馆学·复习试题

博物馆学·冲刺第一编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博物馆历史一、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研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相关学科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

研究方法有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2、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1.理论博物馆学基础(1)博物馆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结构体系;博物馆学习方法论,博物馆学说史(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博物馆特征,社会功能,社会条件及其未来发展2.博物馆方法学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分别发展成藏品管理学,陈列学,博物馆教育学。

3.博物馆管理学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微观上研究博物馆的内部功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4.历史博物馆学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博物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

5.普通博物馆学综合以上各个分支学科进行研究阐述的学科6.专门博物馆学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种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3、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1.专业语汇体系2.逻辑体系3.有独立性或排他性4、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1)20世纪70年代:以人为本;(2)80年代初期,人与物相结合,即博物馆必须将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上,博物馆本应是研究人对物的研究,研究人如何利用物;(3)90年代中期,应致力于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博物馆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的由博物馆反映出来的人与物的结合。

博物馆学复习试题

博物馆学复习试题

博物馆学复习试题第一篇:博物馆学复习试题博物馆学基础复习大纲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博物馆学的主要任务、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博物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博物馆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3、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1、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2、博物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等。

3、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三)博物馆学简史了解外国博物馆学简史和中国博物馆学简史(四)博物馆功能与类型1、博物馆的概念:文化部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2、博物馆的特征包括(1)、实物性,没有实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2)、直观性,这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特有的传播方式;(3)、广博性,万事万物都成为博物馆收藏对象,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博。

3、博物馆的功能有收藏、研究、教育。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复习笔记(供参考)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复习笔记(供参考)

博物馆学第一章、博物馆学概说第一节、什么是博物馆一、博物馆的要素与特征:1、要素:藏品、开放的陈列,(或有“专业人员”);实物、基本陈列、向公众开放、专业人员。

2、特征: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

(1)、实物性:一定数量、质量的藏品,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物的收集与保存;物的研究;物的利用,体现博物馆的目的。

(2)、直观性:可通过人体感官接受,与实物结合,直观的传播方式。

生动、直观、具体的传播方式。

(3)、广博性:可有可无欤?以文物和标本为基础,组成形象化的、科学的陈列体系,以直观地宣传教育观众。

二、博物馆的性质与任务:功能。

1956年,博物馆工作会议,性质:三性说:物质文化遗存、自然标本、精神文化收藏、科研、教育机关。

任务:二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博物馆的定义:1.词义:Mouseion,来源于Muse,缪斯,诗歌与艺术女神。

埃及亚历山大城有一机构,名Mouseion,为供奉缪斯,研习学问之地,内藏各种标本及器物以便研究。

17世纪,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Museum。

王韬将英文译成中文“博物馆”。

2.国外:各国各有不同。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平的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的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3.我国:性质与任务。

1979年重新肯定: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物的关系。

社会参与性,社区文化中心。

第二节、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的相关内涵:1.研究对象: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经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博物馆学条》)2.定义:(由研究对象而来)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