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斜面教案
小学科学斜面(教案)
![小学科学斜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2d95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a.png)
小学科学斜面(教案)引言:斜面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运动学和力学等概念,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教授小学生斜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提供一些课堂活动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斜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3. 能够解决与斜面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斜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书籍、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斜面概念(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斜面,如滑梯、坡道等,描述其形状和特点。
2. 利用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斜面的倾角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
3.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在斜面上可以滑下来?为什么物体在陡峭的斜面上可以停下来?第二步:斜面的定义和特征(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斜面的定义和特征,包括: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表面是光滑的。
2. 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斜面的实验观察: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观察其运动情况。
第三步: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25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物体在斜面上自由滑动时,速度越大,能够滑得越远。
2. 教师解释滑动过程中重力和斜面的作用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
3. 教师通过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在平面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并介绍相关公式。
第四步:与斜面相关的实际问题(3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斜面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所需要的时间、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时的速度等。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计算和推理。
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课堂讨论和分享。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斜面的定义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斜面_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斜面_首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0081f1ff00bed5b8f31dc2.png)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斜面_首师大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6.斜面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器——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作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作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三、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一些变形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测力计
斜面
小滚轮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如果让你一个人把一个很沉重的大箱子搬到讲台上来,你有什么办法?
组织室内(或室外)的搬重物活动。
学生讨论,并进行搬重物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
2.提问:在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上拉动物体,所用的力有什么不同? 观察和猜想在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上拉动物体所用的力的区别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3.谈话:请大家自己去探究吧!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情况,酌情予以不同的指导。
5.组织学生报告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学生汇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6.总结:在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上拉动物体,倾斜角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板书:斜面
有省力作用
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五年级下 4斜面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 4斜面 首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e15cb4172ded630b1cb683.png)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建筑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欣赏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课余探究:
当人在骑自行车遇到上坡时, 怎样骑会更省力?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 斜面马昕》悦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 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 做斜面。
如果我想把摩托车
停放在这个车棚里。 你会建议我从那边上 去?为什么?
金字塔的建造
答: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
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以走螺 旋形,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 上陡坡,但这样也增加了行 走的距离。
注意事项:
1.在使用测力器前,看一看指针 是否对准0刻度。
2.用测力器测量小车拉力时,要 顺着小车的运动方向 ,慢慢拉动。
3.测量过程中,看清楚指针所指 的刻度。
实验计划
实验名称:研究斜面作用
实验器材:斜面、重物、测力计、铁架台
实验步骤:1.搭好实验装置。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 提升物体的力。
小组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盘山公路
盘山公路
斜面因为有省力的作用,经常
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其实斜面在 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作用。给生活 带来了很多乐趣!看一看吧!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娱乐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
2.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 适应于 时代要 求的旧 制度, 毕竟是 历史的 大趋势 。但采 取什么 方法, 使制度 改革可 以取得 真正的 效果, 则应是 改革者 考虑的 最为关 键的问 题。
首都师大版小学科学4.斜面教学设计
![首都师大版小学科学4.斜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2dcf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6.png)
4. 斜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斜面有省力作用而且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认识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能力、记录和整理数据能力、视察、比较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3.认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讲求实证、用数据说话,求真求实的科学意识。
2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力:如重力、摩擦力、磁力,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并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知识。
学生具有的基本技能:能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初步具有对数据的获取、整理、统计、分析的能力,掌握了角的度量技能。
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斜面有省力作用以及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数据,发现新问题,从而得出斜面有省力作用以及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提问:老师这有一桶水,谁能帮老师把它放到椅子上?你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把桶直接抬到椅子上。
还可以在椅子上斜放一块木板,把桶沿木板推上去。
2.教师找一个同学来试一试这两种方法,比一比有什麽不同的感觉?直接抬很费力,沿木板推上去就很轻松。
3.你认为第二种方法很轻松,你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是谁发挥了作用?学生回答:第一次是垂直提上去的,第二次是利用木板搭成了一个斜坡,水桶利用斜坡滚上去的。
所以才省力。
4.看来利用木板搭成的这个斜坡发挥了很大作用。
当人们利用这个斜坡把物体从低处运到高出时,这个斜坡就变成了一种最简单的机械,我们管它叫——斜面(板书)。
活动2【讲授】二、新授(一)设计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1.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很轻松,你们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呢?(省力)2.斜面真的可以省力吗?你能结合桌上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吗?(铁架台模拟桌子,高度不能变。
小木板模拟斜面。
小车模拟水桶。
)先小组讨论一下,比一比那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完整最科学。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4.斜面》word教案(1)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4.斜面》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6ab7c53bd64783e09122b86.png)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4.斜面教学目标:1.知道斜面的作用,会做斜面作用的实验。
2.具有研究斜面作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
3.感受斜面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后发现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教学难点:会做斜面的实验,体验不同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省力的关系教学具准备:铁架台、油桶模型、测力计、三角板、报告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放录像创设问题情境2.问题:录像中,工人把油桶从车下搬到车上,看完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你能想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法?思考后汇报:利用斜搭的木板3.教师小结:斜搭的木板在科学上叫斜面(板书)4.问题:你是怎么知道斜面省力的?省多少力?怎么办?思考后汇报二、搜集证据:1.实验一:(斜面省力)师:实验可能需要那些工具?这些工具怎么用?怎样实验?(设计实验并汇报)引导学生将实验获得的数据填写到报告单后进行提交。
分析数据。
师:提出问题:利用斜面后我们用的力怎么不一样?2.实验二:(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问题:与斜面角度有怎样的关系?推测与斜面角度有关系设计实验选择研究斜面的倾斜角度:30、45、60、75度组织实验活动学生实验并提交电子报告单每两组研究一个角度利用网络收集学生各组实验数据并制成柱状图进行观察3.实验三:(验证规律)提出问题:油桶减轻重量,这一规律还存在吗?教师利用网络将汇总数据制图提问:与上一实验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三、应用:1.观看录像2.提出问题:为什么工人不用最小斜面角度?思考后汇报:发现省力费距离3.如果这是工人的汽车,你能搭建一个更省力的斜面吗?提问: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斜面省力?四、小结:教师总结:生活中利用斜面省力的地方还有很多,还需要同学们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去发现板书设计:斜面倾斜角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首师大版科学五下《斜面》
![首师大版科学五下《斜面》](https://img.taocdn.com/s3/m/955fb2ca0975f46527d3e1f4.png)
实验要求:组内做好分工;实验时填写记录单;声音保持最小。
温馨提示
如果有长、中、短三块木板,一样结实,都能从地面搭 到汽车车厢,在搬运油桶时你会选用哪块木板?为什么?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首师大版 五年级 科学 下册 课件
斜面的高度
斜面的 倾斜角
实验步骤:
①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木块,读数,记录数据。 ②用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斜面做匀速运动,读数,记录数据。
实验注意事项:
①每步实验进行1次。 ②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木块时要在匀速向上时读数。 ③沿斜面拉动物体时,测力计应与斜面平行,当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读数。
实验要求:组内做好分工;实验时做好记录;声音保持最小。
做完后小组长到前面填写记录单。
温馨提示
实验步骤:
①用测力计拉着木块沿倾斜角度为10°斜面做匀速向上运动,读数,记录,实验 3次,求平均值。 ②用测力计拉着木块沿倾斜角度为20°斜面做匀速向上运动,读数,记录,实验 3次,求平均值。 ③用测力计拉着木块沿倾斜角度为30°斜面做匀速向上运动,读数,记录,实验 3次,求平均值。
小学科学《斜面》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斜面》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20ca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0.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斜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学会使用斜面进行测量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斜面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斜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使用方法,能运用斜面进行测量和计算。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斜面的倾斜角度与高度、水平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斜面进行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若干个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计算器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斜面、测量工具和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面现象,如滑梯、斜坡等,引导学生关注斜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斜面的特性:让学生自主尝试操作斜面,观察和记录斜面的倾斜角度、高度和水平距离之间的关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斜面的特性,归纳斜面的使用方法。
4. 斜面的测量与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和计算器,对斜面的倾斜角度、高度和水平距离进行测量和计算。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斜面的应用价值,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尝试使用斜面。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斜面,测量和计算其倾斜角度、高度和水平距离。
2. 观察生活中其他利用斜面的现象,分析其原理,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斜面基本概念、特性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创新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生活中发现和尝试使用斜面,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斜面》优秀教案
![《斜面》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c1a37810a6f524ccbf8589.png)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斜面的作用,能设计实验验证斜面的作用以及设计实验研究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师:怎样较准确的测出沿斜面运动所用的力?
师强调:要准确测出沿斜面运动所用的力,拉力方向必须与斜面平行,使物体匀速前进,在前进过程中读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演示)
师:在实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回答
师补充并课件展示实验注意问题
注意安全、爱护仪器、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共同合作
师:那就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吧!(发实验记录)
教师小结: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3、认识斜面在生活中应用。
师:生活中人们也广泛应用了斜面,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举例(及时表扬)
师: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照片,同学们看是不是斜面?谁能指一指?(出示生活中人们应用斜面的照片:刀、拉链、残疾人专用通道、斧子、楼梯等)。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斜面省力规律,在汇报交流中评价
优秀教案
课题:18斜面
观 察 点 及 分 工:
1
2
3
4
研讨过程:
第 一 稿 设 计
座谈要点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观察实验,并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做好实验纪录;能做简易科学模型;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五年级下 斜面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 斜面 首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3faab94afe04a1b071decc.png)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盘山公路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斜面作用实验记录汇总表
小组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盘山公路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温馨提示:
1.不能改变物体的重量,只能改变坡度。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注重小组合作、边实验边记录。 4.完成实验的小组整理好桌上的实验器材,并
思考发现。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斜面都能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度越大越费力。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娱乐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建筑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欣赏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斜 面 首 师 大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 斜面马昕》悦
首都师大版小学科学4.斜面教学设计(1)
![首都师大版小学科学4.斜面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ad115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f.png)
4. 斜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斜搭的木板和引桥是斜面。
2.知道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3.知道斜面的作用是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察利用汽车上斜搭的木板往上搬运重物认识斜面。
2.通过对照实验知道斜面可以省力。
3.通过研究斜面的倾斜角度了解斜面省力的方法。
4.通过认识螺丝钉螺纹了解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能坚持与他人合作。
2.在探究过程中,能清楚、简捷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3.在探究过程中,能感受人类对斜面的利用。
2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物质世界运动和力之三,简单机械部分。
要求学生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斜面》是首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机械与工具”单元中的第四课,是在学生学习杠杆、滑轮和轮轴基础知识上,指点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第一认识什么是斜面,然后探究斜面的作用,包括斜面省力和斜面倾斜角度与省力的关系,最后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运动器械都利用哪些简单机械原理。
学生情况:由于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杠杆、滑轮和轮轴基础知识,并知道怎样使用测力计,具备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
依照学生生活认知进行设计,让学生从生活中现象入手,去验证科学现象,同时环绕所生成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验证。
学生对斜坡、坡度有所认识,对斜面如何省力的方法不明确。
教学策略:探究实验验证法,通过视察不同组的斜面结构,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实验设计并验证。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斜面的作用教学难点:1. 通过对照实验探究斜面省力的方法2. 认识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境1.在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小伙伴们都按耐不住,准备去春游了。
滴滴喇叭声响,汽车进站了。
可是小艾米受伤坐轮椅了,汤姆全程照料她,为了让她也能春游,你有什么办法让小艾米上车呢?学生:思考现象学生回答,直接搬,或利用木板推上去让学生说出办法,老师再出示两个情景学生:两个情景对照思考两者不同2. 这里是刚才大家说的方法,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哪个方法比较好?用木板斜搭在车上(用斜搭的木板搭在车上)。
五年级科学教案 《斜面》教学设计-“江南联赛”一等奖
![五年级科学教案 《斜面》教学设计-“江南联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aeac7d95caaedd3382c4d327.png)
《斜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向汽车装货物,用输送带搬运粮食等,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生活体验。
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而是关注什么情况下“斜坡更省力”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在认识“直线”到“斜面”有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探究斜面什么情况下更省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经历“斜面省力”研究活动,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的原理,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能制定一个较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l、探究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2、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学难点1、影响坡度火小的因素2、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的课件,纯净水桶一个,厚实的大木板一块(较长)。
2、学生(个人或每组)准备:搭斜面的材料(表面平整光滑,长度为50厘米的木板和四块高低不同的木块),重物(载重小车和一盒钩码),测力计(平板),实验记录表等每组一份。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谁能把这桶水搬到这桌上来?(出示一桶矿泉水)指生搬到桌子上。
师:你能利用这块木板,把水桶放上桌子吗?(这时教师出示一块木板)生:(还是刚才那个男生,把木板搭在桌缘上,把水桶滚到桌上)师:两次搬水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轻松了一些。
师:看来这木板还真起了一点作用,其实像这种斜架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
第二课《斜面》教案
![第二课《斜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8d42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b.png)
-斜面的定义及特点:理解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能够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来减小所需的力量。
-斜面的分类:区分直线斜面和曲线斜面,并了解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斜面倾角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使用三角函数或直接测量方法来确定斜面的倾角。
-斜面省力原理:理解斜面倾角与省力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省力效果的其他因素。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斜面的分类、倾角计算和省力原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数学推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斜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制作不同倾角的斜面,并比较搬运小球的难易程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解释:
-在斜面倾角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对如何选择正确的三角函数感到困惑,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题和图示进行详细解释。
-在省力原理的深入理解上,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倾角越大不一定越省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数学推导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分析斜面应用实例时,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有效对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目,引导学生将斜面原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斜面》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cf4ef76a20029bd642dae.png)
《斜面》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经验,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了寻找学生知识经验与行动目标之间的空缺,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有联系的又不断加深的问题过程中,思维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他们通过实验逐步由浅入深地认识到了:斜面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在一定高度下,要想使斜面更省力就要延长斜面长度。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机械《斜面》、《杠杆》、《滑轮》和《轮轴》四课的第一课,指导学生认识的一种简单机械。
课文是按照“情景—问题—猜想—实验—记录—结论(我发现)的思路编写的,总体上体现了探究学习的教学思想。
通过本课教学拟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及分析,发现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并能举例说出3-5个斜面在生活当中应用的例子。
能力目标:学生会设计简单的有关斜面的对比实验,学会用小组内和小组间合作的方式完成斜面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测力计,获取准确数据。
情感目标:学生乐于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认识“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解决学生在测量运动中物体如何准确读取测力计的数值,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对斜面的正确认识。
三教学过程
附:《斜面》教学流程图。
五年级下 4斜面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 4斜面 首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8742f6804d2b160a4ec05c.png)
•
4 、创设普通话语言环境,一日活动 中利用 多种鼓 励手段 ,激发 幼儿用 普通话 表达意 愿及培 养良好 的倾听 习惯。
•
5 、幼儿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 幼儿得 到快乐 体验。 如,各 班主题 活动展 示、亲 子活动 、庆十 一、迎 中秋等 系列活 动。
•
6.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 学校生 活、自 己的国 家、民 族、, 感受教 师的亲 切,同 学的友 爱,语 文学习 的快乐 。校园 生活的 丰富多 彩。
娱乐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建筑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欣赏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课余探究:
当人在骑自行车遇到上坡时, 怎样骑会更省力?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
7.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 祖国、 热爱学 习、遵 守纪律 、团结 友爱等 方面的 入学常 规教育 和良好 学习习 惯的养 成教育 。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感谢 小科学家们!
再
见
五 年 级 下 4 斜 面 首 师 大版
五年级科学生活中的斜面
![五年级科学生活中的斜面](https://img.taocdn.com/s3/m/0032a7b9376baf1ffd4fad85.png)
18斜面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斜面实验用木板二块(30×10×1.5cm;50×10×1.5cm)、铁架台、实验用重物圆木块(应有足够重量,最好为100g)、测力计(250g)。
(2)演示用材料:螺丝钉螺纹的斜面示意摸墨,斧头,劈。
(3)挂图或投影片──引桥图、盘山公路图、楼梯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有螺纹的钉子叫螺丝钉,螺丝钉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你认为螺丝钉应是哪种简单机械?(当学生列举前边学过的简单机械时,教师引导学生一个个否定。
当学生指出轮轴时教师强调,螺丝刀是利用了轮轴原理工作,螺丝钉不具轮和轴的构造。
)谈话:螺丝钉到底属于哪类简单机械呢?让我们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简单机械──斜面,并认识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实验1(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①教师出示实验材料,指出实验要求。
(用铁架台和木板组装好斜面,高度为15cm、斜面长30cm。
)用测力计,将实验用圆木提高到15cm高度,需用多大的力,测量后记录。
再利用斜面,将圆木拉上15cm高度,需用多大的力,测量后记录。
②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将二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④讨论:这块斜的木板有什么作用?(2)讲解: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实验中斜的木板有省力的作用,这块斜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
(板书课题)斜面有省力的作用2.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坡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1)谈话: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斜面有省力作用。
如果让斜面更省力,这个斜面应是什么样的?(希望学生能设计出加长斜面,使斜面更加平缓。
)(2)实验2。
①在铁架台上架起另一斜面。
比较二个斜面有什么不同?(一个斜面长,一个斜面短;一个坡度小平缓,一个坡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斜面
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研讨活动,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知道斜面能够省力,且是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2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处理数据科学严谨的态度。
3、通过严谨进行模拟实验,学生能初步树立科学观:斜面能够省力,且是越平缓越省力
4、培养学生认真合作的精神。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处理数据科学严谨的态度
难点:学生能初步感受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材料:测力计,自制斜面板子,铁架台,滚轮、数据记录表(报告册),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工人在搬运大桶,为什么用一个斜搭的木板?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二、新课:
1、根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引出研究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2、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实验要求
1)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在匀速运动时,读出测力计的数值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
3)分工提升物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
4)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准确的值,做好记录。
写在报告册上(P8)。
研究斜面作用记录表(1)
实验次数
1 2 3
实验内容
直接提起重物测
力计读数(N)
利用斜面拉动重
物,测力计读数
(N )
通过比较两次的数据,可以知道。
汇报:简单汇总几个小组的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对比。
从不同的结果中猜想斜面省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3、预测:学生可能说跟斜面高度、斜面长度有关,以此导入下一个环节。
如果学生没有预测到这个,就让学生各组互相看看他们各自的斜面有什么不同,以此启发学生进行猜想。
利用学生猜想,提示他们自己进行省力大小与斜面倾斜角度关系的对比实验。
明确对比实验过程中的改变条件和不改变条件。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报告册P9)。
斜面不同倾斜角度与力的关系记录表(2)
实验次数
实验内容 1 2 3
纸板的倾斜角度
为30°时,测力计
读数
纸板的倾斜角度
为45°时,测力计
读数
纸板的倾斜角度
为60°时,测力计
读数
结论:
汇报结论。
4、指导学生进行省力大小关系的对比试验,汇报结论。
得出结论:斜面省力跟斜面的倾斜角度有关系,总结: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三、生活中斜面的应用
1、学生举例,
2、教师补充。
3、学生动手演示螺丝钉为什么是一个斜面。
4、(机动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有一座教学楼,正门处有三节台阶,老师们推车时很不方便,怎样可以把自行车轻松推进教学楼?还有更省力的办法吗?
板书:斜面省力
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