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推动质量强省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粤府〔201 1〕47号)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实施环境

(一)工作基础。

——标准化基础工作成效显著。

——先进标准体系初具规模。

——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健全。

——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能力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

——标准化意识比较薄弱。部分地区对技术标准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标准化工作资金投入较少。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标准化意识不强,对标准化战略价值认识不足,对企业标准制定不够重视,技术标准执行力度较弱。

——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工作协调机制、标准化工作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不够完善。企业制修订标准、实施标准和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尚未建立自主创新成果通过技术标准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

——技术标准基础不够扎实。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流失严重。标准研究工作滞后,重要领域标准缺失,对适用性评估不足。公共检测和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协作共享机制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要。

——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与防控体系尚不完善。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较低。尚未建立针对主要进口产品的相关应对与应急措施,缺乏前瞻性的技术性贸易防控措施。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 008-2020年)》,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企业主体、服务发展、自主创新、国际接轨”原则,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完善技术标准政策法规,健全标准化运行机制,构建先进标准体系,建立技术标

准支撑平台,掌握标准制定话语权,有效应对和防控技术性贸易措施,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建成广东先进标准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重点产业、行业、产品以及社会事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联盟)标准体系。制定实施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标准,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转化率明显提高。

2.增强标准化参与能力,掌握标准制修订话语权。争取落户广东的国际和国家级TC/SC/WG达230个以上,建设省级TC/SC200个以上,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以上。累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650个以上。每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产品达1300种以上,87.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350家规模以上企业创建成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3.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水平,促进外贸健康发展。加强对主要贸易国和地区、重点贸易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建立重点产业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政府部门、专业研究机构、产业集群和企业形成联合应对体系。指导500家重点企业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和防控体系。

4.构建标准服务支撑体系,推动技术标准有效实施。累计建设60个服务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国家质检中心。建设150个服务于产业集群、专业镇及产业园区标准制修订、质量检测、技术研发的省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以省级技术机构为依托的重点检验检测基地。重点建设集国内外标准采集、加工、研制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省标准馆,力争标准馆藏量达240万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标准体系。

1.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加强汽车、装备制造、船舶、钢铁、石化、核电设备、风电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等产业先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力争覆盖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运、使用等全过程,提高技术标准门槛,完善先进制造业标准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2.在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做好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外包服务和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规划;完善文化、体育、卫生、旅游、地理信息等公共服务领域和住宿餐饮、房地产中介、零售、社区服务、家政等民生服务领域的服务业标准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

3.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关键技术和产品为核心,重点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龙头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加大力度推进专利技术与标准融合,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提高标准自主知识产权含量,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4.在现代农业领域,优先制定以优质粮食、特色园艺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林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获地理标志认证、广东特色突出、营养特征明显的农产品标准,着力创建农业品牌。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跟踪追溯标准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5.在优势传统产业领域,推动食品、轻纺、家电、建材、有色金属、家具、五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集群、专业镇和产业园区为依托,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大力推行企业联盟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创建一批区域品牌和国际品牌,提升广东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

6.在产业园建设方面,积极推进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标准化工作,加快建立标准与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市场准入标准,推动标准化与产业化同步,提升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水平。扩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范围,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园标准化示范区和优势传统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二)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7.在节能减排方面,积极推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制定实施一批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节能减排地方标准,优先研制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特种设备、重点用水行业、高耗能行业节能评价和监测等地方标准。制定钢铁、造纸、有色金属和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强制性能耗标准。构建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标准体系,制定低碳企业评价标准。逐步建立生物质能领域技术标准体系,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8.在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以工业污染和机动车排放、区域环境容量等为主要控制指标,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等地方标准。强化珠三角地区生态和环境保护能力,制定一批指标更严、限区域实施的强制性环保地方标准。提高全社会环境管理意识,在企事业单位积极推广ISO14000系列标准管理。加强环保产品尤其是高效环保设备、新型环保产品的标准研制工作,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将一批企业环保产品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

9.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建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及重点耗能企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扩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范围,强化对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先进性标准的考核。

(三)完善重要产品质量与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10.在重要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对产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制修订和跟踪,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加强食品等重点消费品质量与安全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强化消费品标识标签标准的监督检查,不断提升消费标准化水平。引导企业推行ISO9000、ISO22000、国际标准与良好作业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 SOP)和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等先进管理模式。

11.在安全生产方面,健全石化、冶金、建设、水利、消防、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和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推行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管标准体系,引导企业积极探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工作网络、监控机制和考核等标准化方法,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对安全生产重点设备,实施严格的验收、操作、维护、保养及报废标准和规程;对安全生产关键岗位,制定实施严格的工作行为和程序标准。

(四)推动社会公共事业标准体系建设。

12.在社会公共事业服务方面,建立健全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地理信息等领域的标准体系,促进政府服务的标准化。推动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工作,加强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等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和检验检疫标准化工作。推动制定老龄人和残疾人等社会保障标准。

13.在城市标准化方面,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技术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区改造、城市布局调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开发设计施工及安全监控与风险评估、城市绿化建设、市容环卫、水务管理和城市公共标识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能源保障、水利工程、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城乡规划与建设、智能社区和智能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等领域标准体系,制定广东省交通智能卡应用技术等地方标准,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与防控体系。

14.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与防控机制。制定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战略。建立高效快捷、互联互通的省、地级以上市及重点县(市、区)三级联动应对、防控及预警网络体系。完善覆盖我省主导产业和主要出口国技术法规和评定程序的信息资源库,加强对欧洲、美国、日本等重点出口市场的技术准入条件和出口产品技术竞争力的监测。研究制订《广东省重点产品进出口技术指南》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重点产品目录,帮助企业掌握目标市场技术准入条件,掌握破除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关键技术。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产学研”联盟,指导企业建立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防控机制,提高应对和防控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有效性。

15.深化区域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与防控合作。以《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为基础,建立粤港澳标准化领域高层互动机制以及标准、检测和认证的互认机制,推进粤港澳相关职能部门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前瞻性研究。加强与东盟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国际交流,争取在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16.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吸引更多国际和国家级TC/SC/W G落户广东,承担更多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科学规划、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技术机构、行业协会承担国际TC/SC/WG秘书处工作,支持广东专家担任国际和国家级TC/SC/WG主席或召集人。推动广东标准国际化,增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

(六)提高标准的技术与应用水平。

17.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引导企业在技术研发、经营活动中重视和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成技术联盟,开展“标准与研发同步、标准与产业同步、标准与技术同步”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快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自主创新技术建立“专利池”,鼓励发明人联合研制和实施技术标准,实现专利共享和共同维权。建立以企业和标准化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移孵化基地”。

18.大力推行企业联盟标准。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在产业集聚区中组建产业联盟,制定实施企业联盟标准。建立优势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联盟标准,加快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争取转化为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建立优势传统产业企业联盟标准,统一技术门槛,规范行业竞争,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七)加强公共检测与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9.加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覆盖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服务重点领域产品的国家质检中心,充分发挥国家质检中心的政府实验室、标准制修订平台、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预警平台、检测互认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根据现有检测资源布局,做大做强一批检验检测基地,发挥其在检验测试、科研攻关、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在产业集群、专业镇、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设立省级授权质检机构或派驻实验室,提供质量检测、技术研发等服务,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20.建设广东省标准馆。整合全省标准信息资源,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广东省标准馆,打造集标准资源馆藏与信息管理、标准技术水平研究、标准化理论与战略研究、标准咨询与服务、标准实施监督与检验、标准应用与推广于一体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准确、及时、权威、全面的标准信息服务。加强对全省标准化技术机构的资金扶持,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建设一批专业标准化服务平台,优化标准共享资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技术标准战略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订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各地政府要建立相应协调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政策法规引导。

加快推进《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绩效考核办法》等政策法规的制订实施工作,加强标准化政策与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和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的衔接。利用“世界标准日”、“全国普法宣传日”、“质量月”等活动,广泛宣传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全社会标准化意识,营造全面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财政投入。

逐步加大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TC/SC/WG建设,资助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标准制修订,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开展标准的科研、宣传、培训和推广等工作。完善政府采购、科研、税收、奖惩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扶持力度。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广东省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依托高等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机构开展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推动高校开设标准化专业及课程,推动企事业单位尤其中是小企业加强应用型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试行将标准制修订和标准科研成果等列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内容。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引进现代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标准化专业人才,特别是国际型、复合型标准化人才。

(五)加强标准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服务机构“四位一体”联合推动标准化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实验设备、人力资源及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加强以三院九所一中心为基础的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全省各地级市标准化研究体系建设。加强国内外标准与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逐步建立点对点的快捷服务机制,提升技术标准科研、应用和服务能力。发挥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标准制修订功能,为技术标准的实施提供保障。

(六)加强监督考核。

完善标准实施跟踪机制,加大对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生产许可、标签标识、建设工程、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安全监测、诚信建设等工作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督促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鼓励新闻媒体对标准化推进工作进行监督。加强对地方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示范区建设、TC/SC/WG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等工作的质量评价与绩效考核。

广东省律师收费标准――速算表

广东省律师服务政府指导价 一、计时收费 (一)适用范围:全部律师服务事项。 (二)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 (三)上下浮动幅度:20% 二、计件收费 (一)适用范围:各类诉讼、仲裁和案件执行法律事务。 (二)收费标准: 1、刑事: (1)侦查阶段:2000-6000元/件 (2)审查起诉阶段:6000-16000元/件 (3)审判阶段:6000-33000元/件 对疑难重大复杂案件、集团犯罪案件可在不高于上列标准的1.5倍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收费。 刑事自诉、担任被害人代理人的按上列标准执行。 2、民事、商事、行政诉讼: (1)不涉及财产:3000-20000元/件 (2)涉及财产: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 5万元(含5万元)以下:免加收。 5万-10万元(含10万元): 8% 10万-50万元(含50万元): 5% 50万-100万元(含100万元): 4% 100万-500万元(含500万元): 3% 500万-1000万元(含1000万元): 2% 1000万-5000万元(含5000万元):1% 5000万元以上:0.5% (三)上下浮动幅度:20% 3、说明: (1)上列各项收费标准和比例是代理诉讼案件一个审级或仲裁案件的收费标准。未代理一审而代理二审的,按一审标准收费;曾代理一审再代理二审的或曾代理一审或二审,再代理发回重审、再审申请或确定再审案件的,按一审标准减半收费;涉及仲裁的案件,曾代理仲裁的,诉讼一审或二审阶段按仲裁标准减半收费。刑事附带民事,其民事部分按一审标准减半收取。 (2)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商事案件亦可采取风险收费,风险收费的最高收费标准或总额,不得超过争议利益的30%。 三、协商收费 (一)适用范围:除诉讼、仲裁、执行案件外的其它各类非诉讼法律事务。(二)收费标准: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3)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永安十二中的“山海合作”教育改革为接口,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安徽省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徽省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5) (一)工作成效 (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二、“十二五”建筑节能工作形势分析 (10)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总体目标 (11) 四、重点工作 (12) (一)继续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 (12) (二)突出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13) 建立和完善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督管理机制,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纳入全省建筑节能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示范项目动态管理库,抓好已有示范城市(县)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管工作,确保完成示范任务,并及时总结示范经验,完善示范技术,形成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模式。 (13) (三)加快推动建筑用能节能运行管理工作。 (13) 逐步完善公正规范的建筑能耗检测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现场跟踪检测,着重做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统计工作。建立和完善建筑能效的检测标识和审计公示制度,尤其是建立建筑能效的后期跟踪测

评和审计公示制度,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能效测评标识和审计公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13) 完成我省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基本情况、能源消耗信息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实行用电分项计量,逐步建立起全省联网的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全省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建筑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推进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制定节约型校园行动计划。启动“省级节约型校园”示范工程,促进我省节约型校园建设深入开展。 (14) (四)积极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出台我省既有建筑改造相关优惠政策、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通过给予建筑企业优惠政策,设置改造专项资金、业主投资等融资渠道,加大既有建筑改造资金投入,有力推进我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快速发展。 (14) (五)加大建筑节能新技术试点示范推广力度。促进企业、高等院校、有关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引导全社会的资源参与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拓宽合作领域,开展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投资生产、设立研发机构。 (14) 五、保障措施 (16)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全文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全文 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2012-8-2210:17:17我要投稿 所属频道:电建电力环保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关键词: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可持续发展 北极星电力环保网讯: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国家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 ——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后三年上升9.8%转为下降19.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由“十五”后三年上升32.3%、3.5%转为下降14.29%、12.45%。

——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与2005年相比,电力行业300兆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由50%上升到73%,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产能比重由48%上升到61%,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39%上升到81%。 ——推动了技术进步。2010年与2005年相比,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由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普及率由开始起步提高到55%,烧碱行业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普及率由29%提高到84%。 ——节能减排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形成节能能力3.4亿吨标准煤;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650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燃煤电厂投产运行脱硫机组容量达5.78亿千瓦,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82.6%。 ——能效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与2005年相比,火电供电煤耗由370克标准煤/千瓦时降到333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10.0%;吨钢综合能耗由688千克标准煤降到605千克标准煤,下降12.1%;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乙烯综合能耗下降11.3%;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14.3%。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环保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26.3%,地表水国控断面劣五类水质比例由27.4%下降到20.8%,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三类水质比例由41%上升到59.9%。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示了我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十一五”时期,我国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与环保执法监察相结合的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5年修订版)

目录 1总则 (1)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城乡用地 (3) 4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公共设施 (22) 7道路交通 (27) 8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3) 9景观与环境 (44) 10特定区域 (46) 11附则 (47) 附录一:用词说明 (48) 附录二:名词解释 (49) 附录三:计算规则 (51)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61) 附录五:佛山市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 (66)

1总则 1.1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 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 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在佛山市“1+2+5”组团的城区及其他镇中心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 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其他区域参照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和集镇,可按国家、广东省及佛山市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 定的要求。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 市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三规合一” 工作指南》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 为15~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 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佛山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应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分区规划, 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强度分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等做出进 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 制计划。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 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 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 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广东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

广东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 根据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司法厅文件粤价[2006]298号规定收费,从2007年1月10日起执行。 一、计时收费 (一)适用范围:全部律师服务事项 (二)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 (三)上下浮动幅度:20% 二、计件收费 (一)适用范围:各类诉讼、仲裁和案件执行法律事务 (二)收费标准: 1、刑事: (1)侦查阶段:2000-6000元 (2)审查起诉阶段:6000-16000元 (3)审判阶段:6000-33000元 因时间或地域跨度极大、属集团犯罪和其他案情重大的、复杂的,可以在不高于上列标准的1.5倍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收费。 刑事自诉、担任被害人代理人的按上列标准执行。 2、民事、行政诉讼: (1)不涉及财产:3000-20000元 (2)涉及财产: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 5万元(含5万元)以下:免加收 5万-10万元(含10万元):8% 10万-50万元(含50万元):5% 50万-100万元(含100万元):4% 100万-500万元(含500万元):3%

500万-1000万元(含1000万元):2% 1000万-5000万元(含5000万元):1% 5000万元以上:0.5% (三)上下浮动幅度:20% 3、说明: (1)上列各项收费标准和比例是办理诉讼案件一个审级或仲裁案件的收费标准。未办一审而办二审的,按一审标准收费;曾办一审再办二审的或曾办一审或二审,再办发回重审、再审申请或确定再审案件的,按一审标准减半收费;涉及仲裁的案件,曾代理仲裁的,诉讼一审或二审阶段按仲裁标准减半收费。执行案件按一个审级收费。 刑事附带民事,其民事部分按一审标准减半收取。 (2)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亦可采取风险收费,风险收费的最高收费标准或总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三、协商收费 (一)适用范围: 除诉讼、仲裁、执行案件外的其它各类非诉讼法律事务 (二)收费标准: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 四、其他费用 律师事务所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代委托人支付的诉讼费、仲裁费、鉴定费、公证费、查档费、翻译费、异地办案差旅费、跨境通讯费、专家论证费及律师事务所代委托人支付的其他费用(简称“办案费”),不属于律师服务收费,由委托人另行支付。 广东鹏浩律师事务所 二00七年一月十日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列表

附件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实施年限 一、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风险防控工程(一)减隔震技术推广应 用示范工程 1.选取100个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医院、学校、体育馆等)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 2016-2020年 2.建设减隔震设备和产品检测中心。 3.制定减隔震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 (二)建(构)筑物结构 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示范 工程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水库大坝15座,安装集成加速度、环境因素(温度、湿度、 气压)和仪器空间方位(惯性传感系统)等物理量观测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方法实时分 析处理监测数据。 2016-2020年 2.升级建(构)筑物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系统。 3.建造1座集健康监测、地震模拟、车船撞击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跨度桥梁实验模型,构建一个可实现多种 加载方式、可修复或可更换构件的模型实验平台。 (三)高温环境地震应急 救援专业训练基地建设工 程 1.改造综合培训楼1栋,面积约500m2,设置办公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餐厅等。 2017 2.改造旧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约700m2),用于学员宿舍和装备库房。 3.修建训练废墟1个,面积约450m2,模拟地震现场房屋破坏现状情况,附加顶撑、破拆、搜救等演练科目。 4.修建室外综合训练场地约10000m2,用于垂直破拆、水平破拆、倾斜破拆、切割、顶升、支撑、轨道搬运、 障碍搬运、管道破拆等训练。 5.采购满足50名队员训练所需地震救援专业设备以及教学设备、检测设备。 (四)基于地震风险评估 的城市群强震灾害情景构 建和应急决策系统建设 1.建立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汕头、潮州、揭阳等市震源模型,评估潜在震源的危险性, 确定目标城市范围内未来可能的地震动分布,确定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建(构)筑物及生命线工程地震易损 性分析方法。 2016-2020年 2.开展区域性大规模建(构)筑物群结构动力反应及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3.开发满足大城市海量建(构)筑物震害过程高效模拟及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 4.建设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和应急决策系统。 - 26 -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

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领域,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关键设备可自主生产,电除尘、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部分烟气脱硫设施和污水处理厂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是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 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运行效率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用地篇)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二○○五年五月

目录 第一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相容性 (4) 1.1用地分类及代码 (4) 1.2 建设用地相容性 (7) 第二节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原则 (9) 2.1 一般原则 (9) 2.2 城市建设用地的选址原则 (9) 2.2.1居住用地 (9) 2.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0) 2.2.3工业用地 (11) 2.2.4 仓储用地 (12) 2.2.5对外交通用地 (13) 2.2.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3) 2.3 村建设用地选址原则 (16) 2.3.1村民住宅用地 (16) 2.3.2村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6) 2.3.3村经济发展用地 (16) 2.3.4村绿化和市政设施用地 (17) 第三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8) 3.1 一般规定 (18) 3.2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8) 3.3村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9) 3.3.1 一般要求 (19) 3.3.2村民住宅用地 (20) 3.3.3村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0) 3.3.4村经济发展用地 (22) 3.3.5村绿化和市政设施用地 (22) 第四节名词解释 (23)

第一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相容性 1.1 用地分类及代码 1.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结 合广州市规划用地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了划 分和归类。 1.1.2广州市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8中类,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1.1的规定。【条文说明:1.1.1 城市用地分类参考《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及《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表1.1 广州市用地分类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交通运输“十 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1 —

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加快构建安徽特色的现代交通运输业,支撑和保障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相关规划等,结合我省交通运输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为重点,针对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安全应急保障、绿色低碳交通等内容,明确了“十二五”期安徽交通运输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范围包括公路交通运输(含城市客运)、水路交通运输、民用航空运输、邮政等。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一、现状评价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 (1)交通建设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十一五”期间,全省—2 —

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125亿元,比“十五”增加了58%。重点加强了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以及基础薄弱的内河港口与航道、公路场站枢纽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投资641亿元,农村公路投资257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57%和23%;站场建设投资19亿元,占总投资的2%;水运基础设施投资91亿元,比“十五”增加6倍左右。 (2)公路建设力度持续加大。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4.94万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107.16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比2005年增长105%。 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全省境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规划的2781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2602公里。省级高速公路网开始启动,建成通车327公里,在建1078公里,实现了“南北6小时过境、东西3小时过境”的目标。 干线公路技术水平和通行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底,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12412公里,其中,国道5037公里,省道7375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由85.1%增加到91.4%(含高速公路)。与此同时,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农村公路“村村通”提前完成。以“村村通”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2006—2010年共新改建农村公路7.3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13.6万公里。建成通村公路桥梁900座,改造危桥753座。所有乡(镇)都通了油路(水泥) —3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后期资助项目 申请书 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_ 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О一六年六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 本人承诺对本申报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请如实填写并打印本申请书。 二、本申请书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负责人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 2、学科分类:按以下20个一级学科填写: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政治学、法学、社会人口人类学、历史考古学、中国文学语言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文献学、体育学、管理学新兴交叉学、港澳台特区问题研究、华侨华人国际问题研究、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 3、成果形式:专著、译著、工具书、资料汇编。 4、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包括科研、财务管理人员。 三、申请本项目必须由学术委员会或三位具有正高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四、本申请书内“项目负责人(签章)”和“推荐人姓名”处须手写,不能打印。 五、本申请书用计算机填写、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 六、本申请书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统一报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二五”节能工作规划及目标

十二五”节能规划及目标 十九局三公司成本管理部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切实做好建设领域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使施工生产的有关工艺、耗能设备的主要能耗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进而提高全体员工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节能意识”,对我公司在“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如下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总的节能目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逐年递减5% 。 二、重点任务:我们的重点任务是推进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编制绿色施工方案,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 )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 )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 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 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三、采取的措施 (一)节能措施 ⑴、制订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⑵、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⑶、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 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⑷、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 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⑸、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 能源。 该项工作将从机械设备与机具,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施工用电及照明三个方面入手。 1.机械设备与机具 ①、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 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②、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③、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 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2.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广东省司法厅规定律师收费标准指导价-2006

广东省司法厅规定律师收费标准指导价 (单位:人民币) 省物价局、广东省司法厅(粤价【2006】298号)文件的规定,广东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指导价如下: 一、解答法律咨询 1、不涉及财产关系 80-150元/件 2、涉及一般财产关系 100-300元/件 3、涉及商业财产关系 200-500元/件 二、制作法律事务文件 1、声明、启事及其他一般法律文书 500-2000元/件 2、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申诉状及其他诉状和申请仲裁文书等 1000-3000元/件 3、分单、遗嘱、赠与及其他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文书 1500-4500元/件 4、民事合同、契约等 2000-5000元/件 法律文件一式三份。如需增加份数,另收工本费。 三、办理刑事案件 1、侦查阶段: 2000-6000元/件 2、审查起诉阶段: 6000-16000元/件

3、审判阶段: 6000-33000元/件 刑事自诉、担任被害人代理人的按上述标准执行 四、民事、商事、行政诉讼: 1、不涉及财产: 3000-20000元 2、涉及财产: 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具体计算标准如下: 标的额 收费标准 速算公式 5万元以下部分(含5万元) 免加收 基础费用 5-10万元(含10万元) 8% (标的额-5万)×8%+基础费用 10-50万元(含50万元) 5% (标的额-10万)×5%+4000+基础费用 50-100万元(含100万元) 4% (标的额-50万)×4%+24000+基础费用 100-500万元(含500万元) 3% (标的额-100万)×3%+44000+基础费用 500-1000万元(含1000万元) 2% (标的额-500万)×2%+164000+基础费用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安徽省“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我省“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各级政务部门政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举措。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成绩和形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电子政务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提升党的行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基本满足现阶段全省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徽省级节点已经建成,实现安徽政务外网与国家政务外网主干网的连接;相关业务单位应用系统已实现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联网通信和正常运行;建成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公共接口和基础数据库系统;完成省政务外网平台升级改造和十六个市级节点设备安装与联网运行。二是全省政府网站体系建设日臻完善,网上服务质量稳步提高。省市县三级共计170多家政府网站全部开通,政府网站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办、国信办组织的全国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安徽省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七年荣获全国优秀政府网站前十名的好成绩。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契机,我省采取“统一组织、统一软件、统一编码”三统一的模式,大力推进各市、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成了目录规范、编码统一、分级管理、信息共享、易于监测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体系。根据省政府要求,初步建成以发布最新科研成果、重大招商项目和就业劳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平台。四是基础数据库建设和“金字工程”取得阶段性成绩。全省人口、自然资源、空间地理和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资源基本完善,法人数据库建设正式启动。以“金财”、“金税”、“金关”、“金水”、“金审”等为代表的“金字工程”全面完成一期建设,转入深化应用阶段,部分工程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五是网络安全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形成,工作机制全面建立,有力保障了重大活动和重要时期政府信息系统及重要网络的正常运行,电子认证证书得到广泛推广,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工作有序推进,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总体上看,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正在向全面深化应用阶段加速发展,表现在:一是由分散的基础要素建设向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的体系建设转变;二是由注重形式建设向注重实现网上为民服务功能建设转变;三是由仅仅实现信息发布向党政部门综合实现自身业务处理内容转变;四是信息资源由部门所有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转变;五是由少数职业工作者推动的电子政务建设向党政部门提高行政能力建设的方向转变;六是从缺乏标准制度到逐步建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相互配套的制度转变;七是由部门内部自主管理向拓宽民意渠道的“网络问证”方向转变。 全省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有些建设矛盾还比较突出。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矛盾依然明显;二是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较差,各部门业务系统独立、业务数据封闭,部门重复采集数据,数据利用率低;三是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置较乱,管理力量不够强,技术人员缺乏且分散;四是不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和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防护能力不足。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需求为导向、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科学管理模式,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

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规划

省节能减排办: 按照省政府节能减排办通知要求,对“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如下思路。 一、“十二五”节能潜力分析 (一)结构节能 2.能源结构。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将完成涪江梯级开发,建成柳树、打鼓滩、吴家街 电站和唐家渡电航工程;全市将新建户用沼气20万口,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扩大推广cng汽车替代能源,开发利用二甲醚、轻烃气等作为城市燃气的补充。这些措施,将使全 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 3.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将完全淘汰3.0以下的球磨机水泥设备和年产3万吨 以下的造纸企业。 (二)技术节能 1.工业方面。“十二五”将在石化行业开发依托新能源的新产品,推广应用能源的梯级 使用,发展完善能量回收利用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综合能耗;机械行业对基础加工进行专业整合,建立锻压、铸造、热处理、电镀等专业加工基地,提高集约化程度,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倡清洁生产,降低能耗物耗;电子行业将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能利用率;电力行业将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加强电网建设和电网、城网改造,淘汰老旧设备,增加无功补偿量,控制电网经济调度,加强电力需求预测的管理,开展有序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2.运输行业。将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提高综合交 通运输系统效率。在本市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机动车为补充的城市交通模式。 3.建筑业。将全面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材料应用标准、节能建筑设备选型标准 以及管理办法,并落实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的各个环节。 4.农业。将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在固 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 (三)管理节能 随着《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的进一步落实和对年耗能30 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企业管理节能效益将进一步明显。同时,还将强制推行高用能设备能效标准,推动家用电器节能,引导和鼓励购买节能型产品,发展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在以热负荷为主的工业集中区,因地制宜建设以热力为主的背压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