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合集下载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3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图9-29 分离阀体零件
1.3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确定视图表达方案
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要根据零件 自身的结构特点及前面介绍的零件图视图选择原则,重新选 择视图,确定表达方案。可以参考装配图的表达方案,但要 注意不应受原装配图的限制。
本例中,阀体的主视图投射方向与装配图相同,主视图 和俯视图采用全剖视图,左视图采用半剖视图,如图9-30所 示。
① 明确装配体的功用、性能及工作原理。
② 明确装配体的结构,了解组成装配体的零件及各零件间的定
位、紧固方式和装配关系。
③ 明确各零件的作用、结构形状,想象零件的动作过程及装卸
顺序和方法。
④ 明确装配体的使用及调整方法。
1.2 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不同的工作岗位看图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仅需要 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用途和工作原理,有的要了解零件的 连接方法和拆卸顺序,有的要拆画零件图。
1.3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拆画零件图的要求
① 拆画前,必须认真阅读装配图,全面深入了解设计意图,弄
清装配关系、技术要求和各个零件的主要结构。
拆画时,要从设计方面考虑零件的作用和要求,从工艺方面
② 考虑零件的制造和装配,使所画的零件图既符合设计要求又
符合生产要求。
1.3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2 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③ 读懂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了解其用途。运用形体分析法 并辅以线面分析法进行仔细分析,不仅要分析出零件的主 要结构形状,还要考虑零件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结构形状, 并进一步分析该零件的作用。
④ 仔细分析装配图中表达不够完整的零件的结构形状。可先 分析相邻零件的结构形状,根据它和周围零件的关系及作 用,再来确定该零件的结构形状。若有零件图,也可作为 参考,从而弄清零件的细小结构及作用。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件(与“结构”有关文档共18张)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件(与“结构”有关文档共18张)

表达端面上 螺孔的分布 情况及R26 凸柱部分与 尾架体上部 的关系。
采用B-B全剖视图, 表达上部两孔相交的 情况及上部与底板的 连接部分的结构。
仪表车床尾架中的顶尖4装在轴套2内;螺母6用两个螺钉 M8x16与轴套固定;轴套与尾架体1的孔是间隙配合。螺钉 M10x22用来限制轴套的转动与轴向移动范围;螺杆7与手轮10 用键连接,并由垫圈8与螺母M12和垫圈12将其轴向定位。当转 动手轮时,通过键使螺杆旋转,再通过螺母的作用,使轴套带着 顶尖作轴向移动。
零件图是根据部件对零件所提出的要求由装配图拆画 而成的。
拆画零件图应在读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在装 当调整好后,用螺钉锁紧在床身上。
搞清楚部件中除标准件外的各个零件的结构形状以及它们间的装配关系。
1(2.) 根识据读该装序配配号图的的指基图引本线要上找求到很它在难装配完图中所整在的、位置清。 晰地表达出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所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件
第11页,共18页。
c. 拆画轴套、螺杆和夹紧套
H6 h6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2页,共18页。
d. 拆画尾架体
补交线
补椭圆
补线条
补线条
补线条
补线条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件
第13页,共18页。
补全尾架体零件中所缺的图线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件
第14页,共18页。
b. 拆画螺杆、后端盖和手轮
仪表车床尾架是用于仪表车床上加工轴类零件时顶紧零件的装置。 拆画螺杆、后端盖和手轮 拆画轴套、螺杆和夹紧套 (1) 概括了解 (3) 了解各零件的作用及结构形状。 装配图注重于表达零件装配关系,零件图注重于表达零件结构形状。 2.对零件结构形状的处理 采用A-A全剖视图,表达该孔和底板的结构,及其左右两端面螺孔的深度等。 表达安装锁紧机构手柄的R26凸柱顶面形状。 §8-7 读装配图以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表达安装锁紧机构手柄的R26凸柱顶面形状。 采用形体分析或结构分析,及“抄、量、查、算”方法进行标注。 尾架体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视图按工作位置原则来选取。

项目九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ppt课件

项目九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ppt课件
15
项目九 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
实施步骤
柱塞泵零件图
16
项目九 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
知识拓展
弹簧类型 弹簧在机械中可用来减振、夹紧、测力、储存能量等。弹簧的种类很多,如图
所示。
圆柱螺旋弹簧
17
项目九 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
知识拓展
弹簧的类型
18
学习资料
图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6
项目九 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
学习资料
图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绘制步骤
7
项目九 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
学习资料
三、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将弹簧看作实心物体,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可见部
分应画至弹簧外轮廓或弹簧中径线处。弹簧线径小于2 mm的圆形剖面可以涂黑 或采用示意画法,如图所示。
置配置,选取适当的表达方案,如图所示。 4.绘制零件图
在拆画零件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标准件是外购件,不需画出零件图。 (2)选择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时,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重新考虑最佳表达方 案,而不能照抄装配图中零件的表达方法。 (3)装配图是表达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因此对于某些零件,特别是形状复 杂的零件往往表达不完全,这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功能及结构知识加以补充完整。 (4)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如圆角、沟槽、倒角等,在装配图上往往不画, 但在零件图上一定要表达出来。 (5)装配图上注出的尺寸大多是重要尺寸,可直接移到零件图上,而缺少的尺 寸可在装配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取并加以圆整。对某些重要的尺寸,如键槽、退刀槽、 螺纹等标准尺寸要按手册选取,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要通过计算确定。对有装配关系 的尺寸注意相互协调,不能矛盾。 (6)根据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要求,参考有关资料和同类产品标注出零件的 表面粗糙度、公差配合及热处理等。

第七章 装配图

第七章 装配图
一、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 二、明细栏
项目七 装配图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零件的明细栏应 画在标题栏上方, 当标题栏上方位置 不够时,可在标题 栏左边继续列表
项目七 装配图
装配图中所有零部件,应 按顺序编写序号,相同的零 部件只编一个序号,一般只 注一次
零件序号应标注在视图 周围,按水平或竖直方向 排列整齐、按顺时针或逆 时针方向排列
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明显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
项目七 装配图
第五节 常见的装配结构
一、零件的接触面结构 二、零件的紧固与定位结构 三、零件的拆装结构
项目七 装配图
一、零件的接触面结构
1.轴间与孔口接触画法
轴肩面与孔端面接触时,应将孔边倒角或将轴的根部切槽,以保证轴肩面与孔的端面接触良好
2.两零件接触面画法
(1)装配图上已经确定的尺寸,必须直接标注到零件图上 (2)对于零件上标准结构和工艺结构,可查有关标准确定 (4)在装配图中未注尺寸,在图样比例准确时,一般可从装配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取 (3)对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在零件图上标注时,注意相互对应,不可出现矛盾,以防装配困难
4.表面粗糙度和其他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可以根据零件加工表面的作用来确定,其他技术要求,如几何公差、热处理要 求等,应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参考有关资料确定。
任务七 装配图
2.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在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时,不能简单照搬装配图,而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按照零件图的视图 选择原则重新选定
3.零件图上的尺寸
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从零件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来确定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 再根据加工和测量的需要,适当选择一些辅助基准
仅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用细

读装配图拆画零件视图

读装配图拆画零件视图

真空泵装配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概括了解真空泵装配图

装配体的名称:真空泵 阅读明细表,检索零件在装配视图中的位置


壳体类零件:泵体(3#)泵盖(4#) 轴类零件:连轴接头(13#)、转子(12#) 板类零件:旋板2种(11#)(17#) 标准件常用件:销3种(2#)(10#)(18#)、轴承2种(1#) (7#)、螺栓和垫圈6套(19#)(20#)、弹簧2种(9#)(16#)、 弹簧片(14#) 其他类:钢丝(21#)、垫片(15#)、衬套(5#)、钢套(8#)、 弹簧座(6#)

识读分析方法

投影分析方法(度量对应和方位对应) 形体分析与特征构形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识读装配图的步骤
(一)装配体名称与图号(标题栏与明细表) (二)工作原理(装配示意图与文字说明) (三)装配图的视图表达内容 (四)零件的结构识读
根据零件编号和明细栏厘清零件在各视图中位置 主视图及附属视图(度量对应和方位对应) 标题栏中图号给出装配部件的层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总计15类21种零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概括了解真空泵装配图

浏览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案(总计10个视图)



主视图为全剖视,反映泵盖和泵体装配后所形成的包容 主要零件的工作内腔,并体现其中主要零件的相对及位 置及拆装关系,而且表达了泵盖泵体的内外轮廓特征 俯视图为外形图,表达泵盖泵体零件的顶部构形特征, 体现进出口结构的特征形状,局部剖视图表达部件局部 构形的内部结构,重合断面图为典型的肋板构形 左视图为外形图,表达泵盖泵体零件的左视特征形状, 以及两者的连接结构的分布与位置特征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识读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识读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识读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在机器〔或部件〕的设计、装配、技术交流及使用、维修中,都需要读装配图。

因此,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技能。

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读装配图的目的是了解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搞清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

下面以图10-24机用虎钳装配图为例,说明读装配图的一般步骤:〔1〕概括了解首先看标题栏,从部件〔或机器〕的名称可大致了解其用途。

从画图的比例,结合图上的总体尺寸可想象出该装配体的总体大小。

再看明细栏,结合图中的序号了解零件的数目,估计部件的复杂程度。

图10-24是机用虎钳装配图,可见其为比拟简单的装配体,用于夹紧固定。

〔2〕分析视图,了解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了解各个视图、剖视、断面等的相互关系及表达意图,为下一步深入读图做准备。

图10-24中有三个根本视图、一个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

主视图运用了全剖,主要表达各零件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传动关系。

左视图为半剖,半个视图反映外形,半个剖视主要表达固定钳身9、活动钳身7、螺母6、螺钉5和螺杆4的装配关系。

俯视图主要反映外形,其中的局部剖用于表达钳口板8和固定钳身9的连接方式。

断面图反映螺杆4右端的断面形状。

局部放大图反映螺杆4的牙型。

〔3〕分析工作原理及传动关系一般从图样上直接分析,当对象比拟复杂时,需要参考说明书弄清工作原理和传动关系。

虎钳工作原理:旋转螺杆,使螺母沿螺杆轴线作直线运动,螺母带动活动钳身、钳口板移动,实现夹紧或放松。

〔4〕深入了解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及部件的整体结构前面三个步骤的分析是比拟粗略的,下面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读图。

先把不同的零件区分开,弄清每个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利用投影关系想象零件外,还要充分利用机件的表达方法和绘制装配图的一些根本规定来区分不同零件。

最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各零件剖面线的不同方向和间隔来分清零件轮廓的范围。

如区分活动钳身7、固定钳身9、螺母6与钳口板8。

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主视图选择
选择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和结构特点的方向作为主视图。
其他视图选择
根据需要补充其他视图,如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等,以完整表达零件的结构。
零件表达方法
剖视图
对于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零件,可以采用剖视图来表达其内部结 构。
局部视图
对于某些细节部分,可以采用局部放大或移出断面的方式来表达。
简化画法
根据装配图上的编号,确定每个零件的编号和名称。
零件属性
了解每个零件的材料、尺寸、重量、用途等信息,以 便进行分类和后续处理。
零件位置
确定每个零件在装配图中的位置,以便在拆画零件图 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零件分类
01
根据用途分类
02
根据材料分类
03
根据工艺分类
将零件分为标准件、常用件、特 殊件等,以便于后续管理和查询。
将零件分为金属件、塑料件、橡 胶件等,以便于后续材料处理和 加工。
将零件分为铸造件、锻造件、焊 接件等,以便于后续工艺处理和 加工。
零件编码与命名规则
编码规则
根据企业或行业标准,为每个零件制 定唯一的编码规则,确保零件编码的 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命名规则
根据企业或行业标准,为每个零件制 定明确的命名规则,确保零件名称的 准确性和一致性。
05
零件工艺性审查
零件可加工性评估
总结词
零件的可加工性评估是确保零件能够在实际生产中顺利制造的关键步骤。
详细描述
评估零件的可加工性需要考虑其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因素。例如,零件的轮廓是 否清晰、尺寸精度要求是否合理、材料是否易于加工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全面分析,可以确定零件 的可加工性,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制造困难和问题。

机械制图-如何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机械制图-如何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机械制图-如何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装配图拆画出零件图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加工的重要手段。

必须在全面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按照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拆画零件图。

下面就介绍拆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步骤。

一、零件的分类处理拆画零件图前,要对装配图所示的机器或部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类处理,以明确拆画对象。

按零件的不同情况可分以下几类:1、标准件大多数标准件属于外购件,故只需列出汇总表,填写标准人件的规定标记、材料及数量即可,不需拆画其零件图。

2、借用零件是指借用定型产品中的零件,可利用已有的零件图,不必另行拆画其零件图。

3、特殊零件是设计时经过特殊考虑和]计算所确定的重要零件,如汽轮机的叶片、喷嘴等。

这类零件应按给出的图样或数据资料拆画零件图。

4、一般零件是拆画的主要对象,应按照在装配图中所表达的形状、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来拆画零件图。

如图1钻模装配图,共26种零件,除去12捉标准件,其余14种为一般零件,需拆画零件图。

此部件中无借用零件和特殊零件。

一、看懂装配图分离零件看懂装配图,弄清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及功用,在此基础上将所要拆画的零件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

现以图1钻模中的模板6为例,说明分离零件的方法:1、利用序号指引线看看左视图,从序号6的指引线起端圆点,可代到模板的位置和大致轮廓范围,从而知道它仅次于钻模上方。

2、用投影关系和形体分析法看左视图联系主、俯视图,对投影,用形体分析法可知,模板为前部长方体,后部为圆形体,呈前低年高形状,并可知其上各孔的位置。

3、用剖面线、规定画法和配合代号看左视图联系俯、主视图和剖视图“B—B”可知:(1)模板与衬碱度7、V型压铁5这两个相邻剖面线方向、间隔不同,且接触面画一条线,很容易区分出来。

模板衬碱度7注有配合代号,则模板此处庆为一光孔。

(2)模板的相邻件螺钉9、斜齿杆10、引导栏13由于受纵向剖切没画剖面线。

模板与螺钉9以螺纹连接,可知模板此处为一M6螺纹通孔。

14-8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4-8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4-8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例:拆画零件 1阀体的零件图。

20H8/f8
2×12
12H8/h7
16H8/f8
16H8/f8
数量
材料
一、分离零件
1.找出该零件的各投影位置;
2.假想拆去相邻件,20H8/f8
2×12
12H8/h7
16H8/f8
16H8/f8
数量
材料
一、分离
零件
1.找出该零件的各投影位置;
2.假想拆去相邻件,补全轮廓线;
3.想象出
零件形状;
4.添加必要的工艺结构。

合适吗? 清楚吗?
1.合适、清楚:用原方案
2.合适、不清楚:在原方案基础上作调整和补充
3.不合适:设计新方案
二、确定表达方案
将主视图改为半剖视图; 安装孔作
局部剖视。

三、标注
尺寸
1.结构分析;
2.选择尺寸基准;
3.注出全部尺寸线;
4.填写尺寸数字。

A— A
A
A
返回看装配图







25
Ra
图。

11看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11看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1 毛毡 1 Q235 2
1 Q235 1 45 1 尼龙 1 Q235
1 石棉
13 8-5-13
塑料油标 1
12 GB/T117-86 销A4X18 2 Q235
11 8-5-11
机体
1 ZL102
10 8-5-10
机盖
1 ZL102
9 8-5-09
垫片
1 石棉
8 8-5-08
视孔盖
1 Q235
7 GB/T6170-86 螺母M10 1 Q235
48
(四)、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
1. 装配图上己注明的尺寸,零件图上应保证不变; 2. 对有标准规定的尺寸,如倒角、螺纹孔、螺栓孔、沉孔、
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键槽等,应从手册查取; 3. 有些尺寸需要根据装配图上所给的参数进行计算,如齿轮
分度圆直径,应根据模数和齿数计算而定; 4. 其他未注的尺寸可按装配图的比例,直接从图形上量取,
一、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部件既由若干零件所组成.那么,根据组成部件的所有零 件图,就可以拼画成部件的装配图。方法和步骤: 一、了解部件 二、确定表达方案 三、画装配图(步骤)
1
安全阀装配图的画图过程
1、读懂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 2、定方案、定比例、定图幅,画出图框 3、根据表达方案、画主要基准线 4、画主要装配干线,逐次向外扩张 5、标注尺寸 6、编件号、填写明细表、标题栏和技术要求 7、检查、描深
47J7
32H7h6
20js6 16 38
24 25
30js6 62j7
62J7/h8
50
35 4
233
26 27 28 29 30
31
35 104
78 104

机械制图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机械制图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01
03
绘制草图
在选定视图的基础上,绘制零件的草 图,初步确定各部分的结构和尺寸。
技术要求
根据零件的功能和使用 公差等。
05
04
标注尺寸
根据零件的实际尺寸和设计要求,标 注完整的尺寸,包括定形、定位和配 合尺寸。
零件图的绘制规范
视图布局
遵循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合理安排视图, 保持图纸整洁、清晰。
2. 学习如何识别零件的名称、规格和材料;
03
练习读装配图
3. 分析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连接方式; 4. 掌握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注意细节,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多做练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练习拆画零件图
总结词
掌握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通过练习将装配图中的各个零件拆画成单独的零件图,掌握零件的结构、尺寸和技术要求,提高绘图 技能。
符号使用
正确使用机械制图的各类符号,如剖面、表 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
尺寸标注
遵循尺寸标注的国家标准,确保尺寸完整、 准确,易于理解。
字体和线型
使用规定的字体和线型,保证图纸的一致性 和规范性。
实例分析
实例一
通过对某一齿轮轴的装配图进行拆画,详细介绍如何按照绘制步骤和规范进行 零件图的绘制。
实例二
VS
回顾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详细介绍了读装配图 与拆画零件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如 何识别零件、理解装配关系、进行尺寸分 析和绘制零件图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 际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读装配图与拆画 零件图的实践应用。
对未来的展望
发展前景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制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随着CAD、CAE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机械制图 将更加高效和精确。因此,对于机械制图技术人员来说,不 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是必要的。

机械制图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机械制图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图9-22 夹具体立体图
9.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2.确定表达方案 拆画零件图时,零件的主视图方向不能从装配图中照抄照搬,应根据零 件本身的结构特点,按照第6章第6.2节的要求来选择。夹具体的主视图方向 符合工作位置,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见6.2节。在各视图中,应将装配图中省 略了的零件工艺结构补全,如倒角、倒圆、退刀槽、越程槽、轴的中心孔等 (如图9-23所示)。 3.尺寸标注 首先确定尺寸基准,再根据零件图尺寸标注的要求进行标注。拆画零件 图尺寸的获得方法:
(1)装配图中所注的尺寸,如Φ16H6等。
(2)标准结构和工艺结构应查有关标准校对后再标注。 (3)在装配图中未注出的尺寸,在图样比例准确时,可直接量取。 如果量得的尺寸不是整数,可按《标准尺寸》(GB/T 2822—1981)加以 圆整后标注。 4.确定表面粗糙度和其他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各项应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本身特点,根据第7章介绍的相关 内容进行选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图9-23 钻夹具夹具体零件图
9.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9.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图9-20 钻夹具装配图
9.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钻孔结束后,先松开螺母9,再拆下开口垫圈11就可以把工件拆下,再安 装下一个工件。钻套和衬套起保护和引导作用。装配关系:定位销4与夹具体1 用键3连接,采用Φ16H6/h7间隙配合,与工件之间是Φ25H6/h7间隙配合,快 换钻套与衬套之间是Φ12H6/f6间隙配合,衬套与钻模板之间是Φ20H6/k6过 渡配合。
3.分析视图 了解视图的数量、名称、投射方向、剖切方法,各视图的表达意图和它 们之间的关系。钻夹具装配图共有三个视图,主视图采用通过定位销4的轴线 的正平面剖开,表达定位销轴系上各零件的连接装配关系,以及快换钻套8和 衬套7之间以及衬套与钻模板之间的装配关系,左视图表示钻夹具外形以及用 两个局部剖表示销连接和螺钉连接的情况。俯视图表示各零件的位置关系。 用这三个视图就可以把钻夹具的工作原理及各零件的连接装配关系表达清 楚。 4.分析零件主要结构形状和用途 前面的分析是综合性的,为深入了解部件,还应进一步分析零件的主要 结构形状和用途。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看装配图的要求1.掌握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和工作原理。

2.了解每个零件的作用,相互间的装配关系(相对位置、连接方式等)。

3.明白各零件的结构形状。

二、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概括了解(1)从主标题栏了解部件的名称、用途及图样比例(以想象部件的大小)。

(2)从明细表及图中编号了解各零件的名称、数量、位置等情况。

(3)分析视图,找出各视图的投影方向、相互关系、剖切位置等,并了解它们的表达意图。

2、深入分析(1)借助产品说明书等资料,对照装配图了解和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每个零件的作用和传动路径。

(2)从视图了解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连接形式、相对位置、配合要求等)、装拆顺序等。

(3)根据零件的作用,从相关的视图中(特别从剖面线方向、间隔等)弄清每一条图线的含义、划清零件界限,看懂零件的结构形状。

三、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在设计部件时,需要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简称拆图。

拆图时,应对所拆零件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分离该零件(即把该零件从与其组装的其它零件中分离出来)。

具体方法是在各视图的投影轮廓中划出该零件的范围,结合分析,补齐所缺的轮廓线。

有时还需要根据零件图视图表达的要求,重新安排视图。

选定和画出视图以后,应按零件图的要求,注写尺寸及技术要求。

四、读齿轮油泵装配图1、概括了解齿轮油泵是机器中用来输送润滑油的一个部件。

下图所示的齿轮油泵是由泵体,左、右端盖,运动零件(传动齿轮、齿轮轴等),密封零件以及标准件等所组成。

对照零件序号及明细栏可以看出:齿轮油泵共由17种零件装配而成,并采用两个视图表达。

全剖视的主视图,反映了组成齿轮油泵各个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左视图是采用沿左端盖1与泵体6结合面剖切后移去了垫片5的半剖视图B 一B,它清楚地反映:这个油泵的外部形状,齿轮的啮合情况以及吸、压油的工作原理;再以局部剖视反映吸、压油的情况。

齿轮,由泵的外形尺寸是:18、85、95,由此知道这个齿轮油泵的体积不大。

第十章(4)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章(4)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以读齿轮油泵为例
(2)以读齿轮油泵为例
§10-5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
读装配图的目的: 1、从装配图中了解部件中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和部件的工作原理, 分析和读懂其中主要零件及其它有关零件的结构形状。 2、在设计时,还要根据装配图画出该部件的零件图。 读装配图的步骤: 1、概括了解 2、了解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3、分析零件,拆画零件图 (1)以读镜头架为例§Leabharlann 0-5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
读装配图的目的: 1、从装配图中了解部件中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和部件的工作原理, 分析和读懂其中主要零件及其它有关零件的结构形状。 2、在设计时,还要根据装配图画出该部件的零件图。 读装配图的步骤: 1、概括了解 2、了解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3、分析零件,拆画零件图 (1)以读镜头架为例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思考题(答案详解)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思考题(答案详解)

零件图概述思考题1、什么是零件?2、零件图的作用?3、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含哪些内容?零件图概述思考题答案1、零件是机器或部件拆分至不能再拆分的基本单元。

2、零件图是零件设计、加工制造、检验等整个流程中的技术依据。

3、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含视图、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各类零件设计特点思考题1、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可以将机械零件分为典型的哪几类?2、各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3、零件的主视图一般采用零件的什么位置摆放进行投影的描述?4、各类典型零件常见的视图表达方式?5、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要求?6、零件图上的尺寸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哪三大类?7、为了使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合理,应该注意什么?各类零件设计特点思考题答案1、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可以将机械零件分为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叉架类和薄板类,机械制图中主要针对前4类展开阐述。

2、轴套类零件往往由共轴的若干段回转体组成;盘盖类零件主体也常常是回转体,但回转体部分的轴向距离比较短;箱体类起到支承、包容其他零件的功能,故往往是中空的结构,且交之于部件中的其它零件,体积较大;叉架类零件用于支撑其他零件,结构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变化较大。

3、无论是哪一类零件,往往采用零件的加工位置或工作位置的摆放位置进行主视图的绘制。

4、轴套类零件的主要加工方式为车削,所以采用轴线为侧垂线的摆放位置绘制主视图,结合若干局部剖视、移出断面和局部放大图补充说明零件上的孔、槽的结构形状;盘盖类零件视图的表达也采用加工位置,一个用以表达内部结构为主要目的的全剖视图,以及一个主要表达外形的左视图;箱体类零件相对而言内部结构复杂,所以往往会用到各种剖视表达方法,而且一般至少需要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三个基本视图;叉架类零件相对而言结构共性较少(有的结构规则,有的很不规则),表达方案随具体结构而不同。

5、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要求为: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

6、零件图上的尺寸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三大类。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高教四版)——装配图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高教四版)——装配图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中的尺寸零件序号及明细栏装配结构的合理性装配图的画法看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的方法装配图中的视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装配图表达机器的工作原理、零件间装配关系、零件主要结构形状以及装配、检验、安装时所需尺寸数据、技术要求。

.一组图形表达机器工作原理、零件间装配关系、零件主要结构。

2.几类尺寸性能、装配、总体、安装等尺寸。

3.技术要求装配、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标题栏、零件序号和明细栏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中的视图,还有一些表达机器的特殊表示法。

视图、剖视、断面规定画法特殊表示法•各种视图、剖视、断面等表示方法,都适用于装配图。

•为表达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剖切平面必须包含装配干线。

滑动轴承装配图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应一致;相邻零件的剖面线应区分(改变方向或间隔)。

1.沿结合面剖切画法与拆卸画法。

例1、例22.装配图中的螺栓、螺钉连接等相同的零件组或零件,可只详细画一处,其余只需表示其装配位置。

例13.对实心杆件和标准件(如螺栓),当剖切平面通过其轴线或对称面剖切时,只画这些零件外形。

例1、例24.可单独画出某一零件的视图,但需注出该零件的视图名称,指明投影方向,注上相同的字母。

例15.简化画法工艺结构(圆角、倒角、退刀槽等)可不画。

6、当剖切平面通过的部件为标准产品或部件以由其他图样表示清楚时,可按不剖绘制。

例如油杯7.假想画法相邻零、部件或极限位置用双点画线画出。

例1、例28.展开画法空间结构展开在平面上。

例1简化画法和特殊画法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1.性能尺寸(规格尺寸):是设计和用户选用产品的主要依据。

2.外形尺寸:总长、总宽、总高3.装配尺寸:配合尺寸、连接尺寸、相对位置尺寸。

4.安装尺寸:将机器安装在基础上或部件装配在机器上所使用的尺寸。

5.其他重要尺寸:包括设计时经过计算确定的尺寸和为了装配时保证相关零件的相对位置协调而标注的轴向尺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装配图及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一、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在设计、装配、安装、调试和维修机器设备以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需要读装配图,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

(一)概括了解
(3)对视图进行分析,找出各个视图、剖视图等配置的位置及投影方向,弄清各视图的表达重点。

从而对部件的大体轮廓与内容有一个概括了解。

(1)了解部件的名称、用途,可以通过看标题栏、明细表、产品说明书和其它有关资料获知。

(2)了解标准零部件和非标准零、部件的名称和数量,对照零、部件序号,在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下面将通过实例,具体说明如何去读一张装配图。

联动夹持杆接头是检验用夹具中的一个通用标准部件,用来连接检测用仪表的表杆,由四种非标准零件和一种标准零件组成。

有两个基本视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表达各组成零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左视图采用A -A 剖视及上部的局部剖视,进一步反映左方和上方两处夹持部位的结构和夹头零件的内、外形状。

1、看标题栏
查阅相关资料
2、对零件
找位置
3、分析视图
概括了解拉杆
套筒夹头垫圈螺母例1:读联动夹持杆装配图
(二)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对照视图仔细研究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这是读装配图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概括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各条装配干线,弄清各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要求,以及零件间的定位、连接方式、密封等问题。

再进一步搞清运动零件和非运动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

经过这样的观察分析,就可以对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有较深入的了解。

拉杆
套筒夹头垫圈螺母
装配干线
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当检验时,在1、2的上下通孔φ12H8和夹头3上部的通孔16H8中分别装入表杆,然后旋紧螺母5,带动拉杆1沿轴向右移动,改变它与套筒2上下通孔的同
轴位置,就可夹持拉杆左方通孔内的表杆。

与此同时,表杆带动套筒2向右移动,使夹头3的间隙被收紧,夹头上部的表杆因此被夹紧。

(三)分析零件,读懂零件的结构形状(二)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对照视图仔细研究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这是读装配图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概括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各条装配干线,弄清各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要求,以及零件间的定位、连接方式、密封等问题。

再进一步搞清运动零件和非运动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

经过这样的观察分析,就可以对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有所了解。

分析零件,就是弄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作用。

一般先从主视图着手,然后是其它视图,当零件在装配图中表达不完整时,可对有关的其它零件仔细观察和分析后,再进行结构分析,从而确定该零件的内外形状。

2号零件3号零件2号
3号弄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作用一般从主视图入手
(四)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二)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三)分析零件,读懂零件的结构形状对照视图仔细研究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这是读装配图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概括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各条装配干线,弄清各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要求,以及零件间的定位、连接方式、密封等问题。

再进一步搞清运动零件和非运动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

经过这样的观察分析,就可以对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有所了解。

分析零件,就是弄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作用。

一般先从主视图着手,然后是其它视图,当零件在装配图中表达不完整时,可对有关的其它零件仔细观察和分析后,再进行结构分析,从而确定该零件的内外形状。

在设计部件时,需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简称拆图。

拆图是在全面看懂装配图的情况下进行的,具体步骤如下:(1)从装配图中分离出零件的轮廓(根据零件的序号、投影关系、剖面线);(2)根据分析,补齐被其它零件遮住的轮廓线,如果画装配图时省略了零件的工艺结构应补齐,标准结构应查表;(3)有时需根据零件图的表达方法,重新安排视图
拆画零件3(夹头)由两视图可知大致形状结构:
上半部有一半圆柱体,上有开槽圆柱孔。

下部左右有两块带孔平板,平板孔外壁处都有圆锥形沉孔;
分析夹头
(1)分离零件;
(2)补齐被遮挡轮廓线;
(3)有时需要重新安排零件图。

完成后的零件图
二、拆画零件图的尺寸来源
1、装配图中与此零件有关的尺寸直接移到零件图上。

2、零件的标准结构的尺寸查表确定:如螺栓孔、螺钉孔、
倒角、退刀槽、键槽等;
3、需计算得到的尺寸:如齿轮分度圆直径等;
4、其余尺寸一般按比例从装配图中量取,必要时可
根据标准尺寸确定。

装配图中与夹头有关的尺寸
查表得到由装配图来
其余尺寸均由装配图中按比例量取
例2: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拆画7号零件“右端盖”。

确定零件的视图范围
拆去与右端盖装配在一起的其它
零件后,分离出主视图轮廓:
补齐主视图的轮廓
线
按照加工安放位置重新选择视图
A-A
A
A A
右端盖零件图
φ16H7来自装配图的φ16H7/H6
由明细栏中圆柱销尺寸决定来自装配图由与之装配的螺钉规格查表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