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理论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罗泰戈拉理论

普罗泰戈拉接受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万物流变的思想,认为变动不居的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万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但是他从这种素朴的感觉论走向了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普罗泰戈拉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不过他的本意并不是要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后来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有区别。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触及到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表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他强调人在现实中的地位,在当时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他把人作为重要的哲学研究对象,这是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向后一阶段过渡的重要标志。

苏格拉底德性论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所谓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arete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的拥有,而是潜在的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吧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支援追求恶或者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的事情上是恶的。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第欧根尼·拉尔修因此长他是“伦理学的创始人”。然而,将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而忽略了他们之间的差别毕竟有失偏颇。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他再把德性看做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时,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有知识不意味着有德性,“因为知道公正的人不会马上变得公正,其他德性的东西也同样”。

柏拉图理念论

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 ,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的一般事物,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 。例如,美的个体事物是可变和不固定的,它因人因时而异,甲说美、乙说丑,此时美、彼时丑,因而不真实,只有一般的美,才是真

实的存在,才是实体。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它有美丽的色彩或形式等等,我将置之不理。因为这些只足以使我感觉错乱” 。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或形式是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若干或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实体事物。

柏拉图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世界,他称之为“可感世界” ,一个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理念世界,他称之为“可知世界”。他认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慕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模型,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慕本。

柏拉图又把理念划分为若干等级。最低一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例如:桌子、椅子、床等。高一级的是数学、几何学方面的理念,例如:方、园、三角等。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洛克白板说

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惟一来源。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康德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原出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个星球上,地面物体推动和地心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体的推动力越大,地心引力对物体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用的火箭必须具备多大的推力等等。(本句有误,万有引力只与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有关,和推力等其他外界因素无关,理解意思即可。事实上,要计算多大的推力初步只需要考虑物体质量和需要的加速度就行了。)

在康德的哲学概念中,二律背反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决办法是把无条件者不看作认识的对象而视之为道德信仰的目标。虽然他对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极的,但他亦揭示了理性的内在矛盾的必然性,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黑格尔绝对精神

黑格尔心中有一个“世界之神”,它创造了这世界上一切东西。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从它那里产生,最后又都返回到它那里去。

但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世界之神”,并不是像基督教中的上帝那样的存在物。他把“神”理解为一种“精神”。在黑格尔看来,精神具有一种神性,它是神在世间最高贵的体现。当神在人类精神中完全展现自己的时候,必定是以一种精神的形式出现。

如果神是精神,而世界又是神的产物,那么很显然,世界也就是精神的产物。但是这个“精神”,又不能等同于哪一个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独立于我们所有人的,甚至独立于所有事物的。它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这就是“绝对精神”。

所有在我们面前展现的事物,不仅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也包括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人类社会……都是绝对精神自己展开、自己实现的结果。也许有人说,这些东西明明是物质的嘛!但黑格尔指出:你看到的只是现象,你得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本质上都是精神的,这些现象都是精神的现象。

费尔巴哈人本论

人本论也称人本心理学,在心理学理论派中,名称出现虽晚,而理念早有根源的一派理论。人本论在人格心理学上正式成为一派理论,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迄今不过三十多年。然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哲学上却是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人性本善的看法,西方十八世纪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在理念上都属人本论。只是,现代心理学上人本论的举并非基于传统哲学上的理念,而是针对当时盛行的两大心理学派所产生的反弹性运动。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论,在理念上均非“以人为本”行为主义根据对动物研究结果,用以普遍推论解释人的行为;精神分析论从观察病患所得的原则,用以普遍推论解释正常人。这两派理论对人性的解释虽不一样,但在取向上不重视人性本身善根的的启发,却是一样的。因此,人本心理学派出所50年代兴起时,他们自称是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其用意即在与既有的两大势力相抗衡。

爱尔维修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认为,人的感情有两种:一是自然直接赋予人的,如饥饿、口渴、冷热等;另一种是后天从社会中获得的,如骄傲、贪梦、嫉妒、野心、追求个人财富等。一个人儿时期,人们就在他的心培植起贪婪、野心、追求个人财富的谬误和矛盾的观念。人是由他所处的环境使他那样成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