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完整版)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心理因素
自我意识增强
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 关注自己的形象、地位和价值,并希 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当他们的期望得 不到满足时,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独立性需求
初中生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束 缚,自己做决定。当他们的独立性需 求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产生逆反心 理。
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有 很大影响。家庭氛围紧张、父母 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导致孩子
3
逆反心理影响广泛
逆反心理不仅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 系,还可能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
针对性建议提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 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己和 他人,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改进学校教育方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普遍性
调查数据
根据多项调查数据显示,初中生逆反心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多数初中 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逆反心理,其中以初二、初三学生最为明显。
原因分析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对外 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然而,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对一些问题 产生片面或偏激的认识,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对初中生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面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对学习 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他们可能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甚至逃课、作弊等。
人际关系方面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与家长 、老师或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 他们可能对长辈的教诲产生抵触 情绪,与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近年来,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更深入
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和表现,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内容。
调查对象,我校100名初中生。
调查时间,2022年5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1.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家庭因素,家庭纷争、家长过分严厉等。
学业压力,学习成绩不理想、升学压力等。
社交问题,与同学关系紧张、被排斥等。
心理问题,情绪波动大、自尊心脆弱等。
2.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情绪化,容易发脾气、情绪波动大。
拒绝合作,不愿意配合老师和家长的要求。
反社会行为,违反校纪、逃课等。
自闭,不愿意与人交流、沉默寡言。
3. 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看法:
6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对外界压力的一种表现。
3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行为,需要及时纠正。
1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病态心理,需要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原因多种多样,表现也各不相同。
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为初中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近日,本人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进行了调查,并就此撰写了以下的自查报告。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
这种心理表现在他们对家长、老师和社会规范的抗拒和反抗上。
在调查中,有高达8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有过逆反心理的表现,比如不听从家长的安排、故意
违反学校规定等。
其次,调查还发现,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主要源于对权威的挑战和对自我价值的
探索。
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因此会对传统的权威和规范产生怀疑和反感。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希望通过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来获得认可和尊重。
最后,调查还发现,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由于逆反心理的影响,他们在学校表现不佳,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较为紧张。
而另一部分受访者则表示,他们逆反心理的表现并不影响学习和生活,反而让他们更加自信和独立。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也需要引起家长和老
师的重视。
他们需要给予初中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和尊重,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成长阶段,健康成长。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调查目的: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和成因,为相关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样本选择:选择一所初中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样本数量为100人,男女比例相近。
问卷设计:将问卷分为三部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逆反心理表现和逆反心理成因。
调查结果和分析:1. 个人基本信息:- 年龄分布:调查对象的年龄集中在13岁到15岁之间,15岁的学生比例最高,占45%。
- 性别分布:男女比例基本相近,男性占51%,女性占49%。
- 家庭背景:学生们来自不同类型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核心家庭和大家庭。
2. 逆反心理表现:- 学校表现: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学生对学校行为规范抗拒,包括不守纪律、迟到早退等;有35%的学生表现出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和不合作行为;有20%的学生有逃学倾向。
- 家庭表现:有60%的学生对家庭规矩抗拒,包括不按时完成作业、不遵守家里的规定等;有25%的学生和家人产生争吵和冲突;有15%的学生逃离家庭环境的意愿。
3. 逆反心理成因:- 家庭因素:父母过于宠溺和放任、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不和谐等是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 学校因素:学校的严厉纪律和过分要求、老师的过分批评和惩罚等会导致学生逆反情绪的产生。
- 社会环境:同伴的引导和影响、社会压力等也会对初中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结论和建议:逆反心理在初中生中较为普遍,可能与他们正处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上的发展阶段有关。
逆反行为表现出来的方式不同,但其主要成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为了解决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建议以下方向进行干预:- 家庭教育:父母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关注和尊重孩子的需求,适度引导和教育,避免过度放任和过度要求。
- 学校管理: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注意事项:以上报告仅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不代表所有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全部情况。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出于一种反抗情绪而表现出的非常规思维和行为模式。
由于初中阶段正是青春期的开始,受到了众多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影响,因此逆反心理在初中生群体中尤为常见。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处理逆反心理的方法,以提供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8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逆反心理表现形式、逆反心理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1.逆反心理表现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反抗型逆反:表现为对权威、规则等方面持有反感情绪,不服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常常故意违反纪律和规则。
(2)固执型逆反:表现为坚持己见,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置之不理,无论对错都要争辩,不愿妥协。
(3)自卑型逆反:表现为在外表上表现得目中无人,拒绝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合作,内心却深感自卑和无助。
2.逆反心理的原因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和多个因素有关: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的过度溺爱或者束缚,不合理的期望以及对孩子教育方式的苛刻要求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同伴关系: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受同伴的影响,一些初中生会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而采取逆反的行为。
(3)学业压力:初中的学习压力较大,对于一些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通过表现出逆反心理来逃避学业的压力。
3.逆反心理的解决方法(1)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需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其进行积极沟通,理解孩子内心的困惑和挫折,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2)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学校需要加入逆反心理教育的内容,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3)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法:对于初中生的逆反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放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如培养他们从事体育运动或各类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和积极应对压力。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标题: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出于自我保护、表达个性、追求独立等多种原因,对他人的意见、规则、权威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和反抗。
在初中生阶段,他们正处于个性和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逆反心理表现较为普遍。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教育对策。
3.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一所城市初中学校的500名学生为样本,调查内容包括个体信息、逆反心理表现等方面的问题。
4. 调研结果4.1 逆反表现形式:- 反抗言行:拒绝服从教师、家长的要求,发泄情绪。
- 逆反社交:拒绝与同学交往,排斥他人,形成小团体。
- 违规行为:故意违反学校纪律,敷衍作业等。
4.2 逆反原因:- 渴望独立:渴望摆脱他人的控制,表达自我。
- 团体影响:受同伴或社交网络的影响,追求被接受。
- 家庭因素:家庭关系问题、家长过严等。
4.3 影响因素:- 学业影响:逆反行为可能导致学业下降。
- 社交影响:逆反行为可能导致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
- 心理影响:逆反行为可能引发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4.4 教育对策:- 建立互信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互信,提供支持与引导。
- 提供合理选择:让学生参与决策,注重个体需求。
- 激发兴趣:通过多样有效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与学校加强沟通,协力解决问题。
5. 结论初中生逆反心理是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其产生与个体探索自我认同、追求独立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6. 局限性本次调研以一所城市初中学校为样本,样本量较小,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整体情况。
调研结果仅供参考。
7. 参考文献[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2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2标题: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在面对权威的制约、家长的约束或社会规范时产生反叛、抗拒、排斥的情绪和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变化,逆反心理在初中生群体中日益普遍,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1. 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100名初中生。
2. 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构化问卷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
3.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认知程度、表现形式、原因探究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对象对逆反心理的认知程度:超过9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逆反心理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10%的调查对象对逆反心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存在认知偏差。
2. 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抗拒家庭约束、不服从学校规章制度、不合作的态度、故意违反社会规范等。
3. 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教育环境不完善以及个体心理问题。
4. 应对策略:为了应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应注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改变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并提供合理的规章制度;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四、结论和建议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心理支持。
建议:1. 家长和教师应加强沟通,关注和理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
2. 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并提供适宜的心理教育课程。
3. 社会组织和社区应提供支持,建立更多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满足初中生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初中生逆反心理,将能更好地了解其原因和表现形式,为解决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有助于其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2篇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2篇A survey report on the rebellious psychology of junior h igh school students编订:JinTai College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2、篇章2: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篇章1: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
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
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
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
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
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
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
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
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
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
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
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
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课题结题报告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指导教师:课题成员:一、研究背景:“叛逆心理”是当下许多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如果是轻微的叛逆,我们可以视其为正常,但是如果是严重的、不适当的叛逆问题,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严重的叛逆心理可能会导致犯罪等严重后果。
本课题旨在找到引起学生叛逆的原因,尤其是学生叛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并寻找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叛逆期的对策。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初中生安全度过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1.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强现象的调查研究。
2.结合课堂内外,在分析学生逆反心理强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预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梳理,寻找相应的对策,并对制定的对策进行论证,最终形成有效措施,纠正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法:通过此方法探讨学生逆反心理发生的原因,找准针对这种心理反响的有效解决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个别交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形成原始材料。
五、课题研究历程:1、课题准备①制定研究方案,完成课题方案的开题论证。
②通过调查、访问、问卷等手段,了解学生逆反心理强的原因,找一些典型事例,制定出逆反心理强的对策。
③准备一些前期研究的相关数据,每天坚持搜集相关资料。
2、课题研究①确定调查的对象范围,探究学生逆反心理强的原因,制定出学生逆反心理强对策,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初中生安全度过中学阶段。
②及时积累整理并上传资料。
③中期调查问卷,研究了解研究的情况并进行适当调整。
对经常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④撰写研究阶段小结。
3、课题总结①整理各个阶段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背景与目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
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为对学校、家庭等权威机构产生负面情绪,不听从规定和规则,甚至可能做出不良行为。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参考。
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对1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对逆反心理的态度及表现,访谈则是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生表现进行的。
结果基本信息调查对象中男生47人,女生53人,年龄在13至15岁之间。
问卷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有逆反心理,其中男生占比略高于女生。
90%以上的学生家庭有两个或以上孩子,60%以上的家庭教育方式上讲究传统制度和规矩。
对逆反心理的态度及表现调查结果显示,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中,80%以上对学校行为规范表示不满意,60%以上不喜欢听课或者上课,50%以上经常逃学、不交作业或者上课打瞌睡。
在家庭方面,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中,70%以上表示经常与父母产生矛盾,50%以上不愿意接受父母或家长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中,60%以上有消极自闭情绪,25%以上有暴躁易怒情绪。
分析与讨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主要在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环境。
在学校方面,过于严格和死板的规范和制度,没有足够的关怀和鼓励,导致学生产生对学校行为规范的反感和不满。
在家庭方面,忽视个体差异,轻视交流和互动,给予刻板的教育和约束,导致学生产生对家长或家庭的不信任和抗拒。
从心理角度来看,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情绪表现。
对于无助和不被理解的感受,学生往往会产生逃避和自闭的情绪;对于过分约束和压抑的感受,学生往往会产生暴躁和易怒的情绪。
解决方案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教育环境。
学校和家庭应该打破禁区和壁垒,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关怀和认同。
2.培养自我认知和情绪控制能力。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逆反心理在初中生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了100名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
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学校规定的抗拒:大部分初中生对学校规定感到不满和抵触,认为这些规定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他们可能拒绝穿校服、不参加晨读或自习等学校组织的活动。
2. 对教师的不合作:有一部分初中生表现出对教师的不合作,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或指示,并表现出对教师的抵触情绪。
3. 对家长的反抗:一些初中生在家庭中也表现出逆反心理,拒绝执行父母的要求,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
调查还发现,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自我认同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产生了困惑和不安。
他们试图通过对现有规则和权威的抵触来寻找自我认同。
2. 独立性的追求:初中生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而学校和家庭的规定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和自由,引发了逆反心理。
3. 心理压力的累积:一些初中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
在无法有效应对压力的情况下,逆反心理可能会成为他们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
结论:逆反心理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对学校规定、教师要求和家长的抗拒和反抗。
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初中生身份认同的困惑、自主权的追求以及心理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调适应对十分重要,学校和家长应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认同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外界的规范、要求以及权威的一种反抗情绪和反应。
在初中生中,逆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始逐渐摆脱父母的束缚,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因此,了解和研究初中生逆反心理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原因,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合理引导和管理逆反情绪,以提供关于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有效解决方案。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初中生参与,包括男生和女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原因等,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1. 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
结果显示,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固执反抗:初中生常常表现出固执而强硬的态度,拒绝听从别人的建议和指导。
(2) 挑战权威:初中生对于权威的质疑意识较强,他们常常怀疑权威的决定和规定,表现出对权威的挑战。
(3) 运动反抗: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从事一些违反规定或社会常规的行为,如临时逃课、打架等。
(4) 挑剔批评:初中生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挑剔和批评,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
2. 逆反心理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结果显示,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现实的不满:初中生由于对周围环境和生活的不满,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2) 渴望独立: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摆脱父母的束缚,希望能够自主决策并展示个性。
(3) 人际关系问题:初中生常常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复杂问题,如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这可能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4) 教育方式问题:初中生对于严厉和教条主义的教育方式抱有反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对学校的影响
01
学风学纪问题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进而引发学风学纪问
题。
02
人际关系问题
逆反心理可能影响初中生的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使师生、生生关系
紧张。
03
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逆反心理可能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
04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02
积极寻求帮助,主动与家长、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困惑和问
题,以便获得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从而减
03
少逆反心理的发生。
针对家庭和学校的建议
• 家庭方面 •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 • 建立积极、民主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问题。 • 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 学校方面 •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 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并对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 访谈。
02
初中生逆反心理现状分析
初中生逆反心理概述
初中生逆反心理指青春期阶段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 对家长、老师或同伴的不服从、不配合、不接受、不信任等 。
初中生逆反心理通常是由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平衡、自 主意识增强等原因所导致。
03
逆反心理可能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习成绩
下降。
初中生逆反心理对家庭的影响
亲子关系紧张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与家长沟通不畅,关系紧张甚至产生矛盾。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14185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标准范本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20xx年10月22日星期三下午06:10摘要:一、问题的提出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为更好的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不可忽视的年龄阶段,我们必须加强调研,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更好的指导这一关键时期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开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时期心理上的特殊转变。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转变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开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稳。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猛烈、骚乱、身心开展不仅速度加速,还伴随着质的转变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开展就可能超级顺利,为以后的全面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教育得不行,那么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束太严,反情感绪就油但是生。
从而漠视乃至抗拒成人的教育。
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开展造成困难,很多十分伶俐,本来可望成才的小孩,确实是因为在初中时期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
这不能不引发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展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方法,帮忙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开展的需要。
二、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
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通过重点学校两次挑选后进入我校。
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即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
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
另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通过三年尽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
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那么有可能产生教育方式的不适当,致使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
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展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增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6765-19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0月22日星期三下午 06:10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为更好的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不可忽视的年龄阶段,我们必须加强调研,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更好的指导这一关键时期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
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
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
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
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
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
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
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
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
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
要进行正确疏导,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因此,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类型来看,一般有自负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种类型。
本课题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
其内涵是通过对本校初一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从心理学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实施调查,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公开信调查和谈话式调查。
4月,我们向全校教职工宣讲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们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内涵、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发出公开信,由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供可能属于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
同时,我们选择了初三的一个班进行谈话式调查(话题是:三年来,你对教师或家长是否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你渲泄此种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学生写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绪的表现形式。
第二步,5月,课题研究中心组认真分析了第一步调查的资料,与潍坊学院前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8名大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了调查卷,然后选定9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对初一(7个班)300余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二次调查:4月,在对学生和教师近一年的心理疏导之后,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份调查卷,对原初二195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实施了对比验证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1、公开信与谈话式调查结果:60封公开信调查反馈:认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师为100%,列举出可能属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现的教师为71%(43份)。
谈话式调查反馈:三年来对教师和家长曾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的学生分别为48%和22%,其反感情绪的渲泄方式有10余种(下文将作具体分析)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统计主项(学生数)第1次第2次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2%7%2、认为教育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87%64%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38%33%(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见下表:统计主项(学生数)人数百分数1、诊断受挫情形明显减轻106人54%2、诊断受挫情形未见减轻45人23%3、诊断受挫情形有所加重12人6%4、认为经疏导能把挫折转化为动力57人29%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统计主项(学生数)第1次第2次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2%7%2、认为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87%64%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38%33%(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见下表:(二)初步分析1、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从心理角度说,初中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成人感较突出,但却缺乏涵养,往往会过分地强调自我,表现自我。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当他们的需要因不能满足而感到受挫时,往往会采取怀疑和敌视态度看待周围世界。
而这种怀疑与敌视态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总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只是我们平时观察不够,未能发现或观察到了却未作细致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罢了。
经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会在学习、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现渲泄反感情绪。
(1)学习方面:大多表现为兴趣谈化或丧失,经常走神,学得及其被动;有的表现为故作学态或抄袭作业,以逃避老师或家长的责备;严重的会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转移同学注意力,干扰教师教学;少数学生还会借故迟到,早退甚至借故负气出走。
(2)交往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老师或家长敬而远之,不理不睬,装聋作哑,不说真话;有的会背后嘀咕或说长道短,甚至假传教师意图,离间师生关系;严重的会故意找茬或当面顶撞。
(3)工作方面:有的会在班级工作中敷衍了事,不负责任,以此渲泄内心的不满;完全把自己当作局外之人。
2、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导致学生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师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去实现的。
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忽视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措施不适应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加之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一味地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要求学生,则难免会出现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引起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诸因素中,教师的不当行为的确不容忽视。
根据调查卷的反映,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教师行为有:重复哆嗦,随意拖堂,教法陈旧,作业过量;讽刺挖苦,当众训斥,告状揭短,秋后算帐;偏爱优生,漠视差生,随意停课,体罚与变相体罚。
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误作早恋看待也会引起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校周边环境差,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普遍存在。
据调查卷的反映和观察所见,易引起学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长行为有:唠叨、贬斥、打骂;擅定考分指标;许诺不兑现;家庭纠纷,夫妻离异;此外,强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参加名目烦多的校外补习也会引起逆反心理。
(3)学生自身因素。
初中生身心发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动复杂而激烈,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常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心理需求与现实的制约矛盾日趋突出,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因之一。
其次,现在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衣食玩乐条件优越,缺乏磨练,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来挫折内化为前进动力,也是易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因之一。
五、主要疏导措施与初步效果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组在认真分析了第1次调查结果后,经反复研究,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对教师、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力争在一年内使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有明显改进,把学生的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得到缓解。
1、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融洽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改善来自教师的使学生心理受挫的外部条件。
要实现上述设想,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为此,我们除了及时地与施挫教师谈心外还利用政治学习经常地向教师通报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时对教师进行宣传教育。
此外,我们还成立了“青年教师读书会”,以“读书会”为阵地,引导教师们学习中外教育教学新经验、新理念。
据统计,38位读书会成员一年来利用工作之余读了70余部教育教学著作,写了20多万的读书笔记。
“读书会”还以心理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举办了17次讲座。
通过《逆反心理的成因》、《逆反心理的疏导技巧》、《焦虑心理的辅导》、《挫折心理》、《创新人格与心理发展》、《创新潜能开发与心理发展》等专题讲座和讨论交流,使教师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师生观,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改进教育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据了解,过去那种因恨铁不成钢而发生的不当行为明显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