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民族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朗读并背诵课文。
4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学习过程】一、读顺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2、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
3、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2、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 • •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①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②何陋之有?3、翻译句子: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孔子曰:“何陋之有?”三、合作探究:1、本文题为陋室,可结尾为何说陋室不陋,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一问题?说出大意。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全文的主旨句,课文是如何来表现这一主旨的呢?(1)作者怎样描写陋室?(2 )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a.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b.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C.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d可以看出室王人的志趣如何?3、本文写“陋室”为什么开篇要写“山”和“水”?4、最后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目的是什么?5、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何作用?第一组提问:1学生齐读课文,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第二组提问:4、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5、(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10陋室铭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陋室铭【学习目标】1.把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 感受本文的音韵美。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明白得作者在文中寄寓的“不慕名利、安贫乐道”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1. 明白得感受本文的音韵美。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明白得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学法指导】朗诵—体味—探讨法。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进程】一、预习导学1.字音互填,并在横线上补充你以为需要把握的字词。
德馨.()鸿儒.()调.()素琴案dú()2.读课文,说明加点字词。
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往来无白丁..()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苔痕上.阶绿()3.你了解刘禹锡吗?你了解“铭”这种文体吗?把相关知识写在下面。
4. 在预习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址,请斗胆提出,写下来。
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合作探讨(1)作者从几方面写陋室?作者以为陋室不陋的缘故是什么?(2)作者描述自己的陋室什么缘故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3)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无关,什么缘故要如此写?(4)文章描述陋室,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情感?4.体味语言例: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生活状态,“上”和“入”巧用动词,给予苔痕和青草以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居住环境的清幽和他高雅的志趣。
5.释疑解难6.小结三、课堂巩固1.词类活用。
有仙那么名.名:无丝竹之乱.耳乱:无案牍之劳.形劳:苔痕上.阶绿上:2.说明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3.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并了解重点词语的用法。
(难点)
3、朗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三、抑扬顿挫读铭文
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赛读,读准字音、节奏。
四、精推细敲译铭文
1、结合注释翻译重点字词及译文,先自学5分钟,然后同桌对学交流,有疑难问题可以在组内交流。
(提示:把自己认为较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意思写下来,加强记忆。
)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疑难词句。
五、熟读成诵背铭文
六、堂清检测
1、本文作者,代诗人、哲学家,字。
2、注音
))())痕
))素琴)室
3、解释重点词语
)())
))
))
4、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描写陋室自然环境清幽的语句
是,。
(2)写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语句
是,。
(3)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
是,。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的?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2、作者写陋室,为何从山水写起?结尾为何又提及诸葛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的话有何深意?
3、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4、你是怎么看待作者的这种人生态度的?你认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高尚哪个更重要?。
陋室铭导学案文档 (2)
陋室铭(导学案)教学目标1、熟记文言词汇的意思及用法2、学会作者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的写法。
3、通过反复的朗读,领悟人物的情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魅力。
教学重点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一、导入1、故事导入,引出课题(板书:陋室铭、刘禹锡)。
2、认识什么是“铭”呢?铭是,后来成为一种。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的。
3、走进作者:本文选自。
作者刘禹锡(772——842),代诗人,哲学家。
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官授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著有二、赏读课文。
1、欣赏课文录音。
打开课文《陋室铭》,注意生字和韵脚。
2、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节奏并读出感情。
3、完成黑体字字音德馨()苔痕()鸿儒()()案牍()4、本文的韵脚是三、理解课文。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提醒学生要注意关键词、句字的解释。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5、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四、品读课文1、主人是不是也认为陋室很简陋呢?2、请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概括性的句子。
主旨句:3、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句加以分析)陋室不陋:4.本文主要写的对象是陋室,但是文章开头和结尾写的却是山、水、诸葛庐、子云亭,这与写陋室有联系吗?以山水作,引出,暗示陋室不陋。
引古贤之名室作,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
5.结尾为何又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与篇首的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10陋室铭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陋室铭大体目标:1.翻译课文并把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明白得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情感提升目标:体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情操。
教学重点:翻译课文并把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具体指导学生在朗诵中体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情操。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进程:导入:由刘禹锡的故事引入:一、默一默给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补充你以为需要把握的字词。
馨.()鸿儒.()调.()素琴案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读一读一、一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朱熹曾说:凡念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依照朱熹的要求:①自由练读课文两遍;②指名一生朗诵,学生评判;③全班齐读课文。
二、二读: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课文,不懂的地址做标记。
⑴师就学生不懂的句子讲解: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除老师讲到的,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址吗?可举手提问。
(生质疑)3、三读:读出文章的音乐美。
⑴齐读课文后试探:你们方才读课文时读得琅琅上口,为何会这么上口呢?(这篇文章是押韵的。
先找出文章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明确大体押ing韵,“馨”除外;再找一找押韵的规律:一样偶句末字押韵。
)男生齐读体会这种音韵和谐之美,女生认真听男生读得怎么样而且再试探:这篇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除押韵,还有无别的缘故?⑵女生对男生的朗诵进行评判。
进一步明确:文章多用对偶手法,句式整齐,节拍明快,读来琅琅上口。
女生齐读体会这种整齐匀称之美,男生认真欣赏,用心随着一路读。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课题《陋室铭》授课人刘丽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一些文言词用法及“铭”的体裁特点。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重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节操和情趣的。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作品:《陋室铭》选自____,作者____,字___,___代诗人,哲学家。
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2.解题:陋室,作者给自己的居室取的名字,意思是_____。
“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或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3.自读课文并注意读准字音:德馨.()苔.痕()鸿儒.()案牍.()知识链接关于“铭”: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
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刻在碑上放于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闲居草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整体感知合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划分课文节奏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小组内翻译课文并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德馨()鸿儒()白丁()丝竹()案牍()劳形()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译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研读课文,小组分任务合作解决以下问题:第一组提问:1、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2、“陋室”为什么“不陋”?3、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陋室不陋”的原因?作探究第二组提问: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结合课文完成以下问题:①找出描写刘禹锡陋室及其周围环境的语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陋室铭》导学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地诵读课文,并掌握正确的字音。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重点难点】1、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课前小阅读]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0),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作品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运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因永贞革新失败,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2、文体知识铭,是古代文体名,刻在器物上,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
本文是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又叫“座右铭”。
文字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预习板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德xīn()鸿rú()案dú()调.()素琴诸葛.()庐西蜀.()何陋.()之有2、字词释义。
德馨:丝竹:鸿儒:案牍:劳形:3、释题:①陋室:②铭:4、文学常识:①文章出处:②作者::字,洛阳人,代5、初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主旨句:【探究板块】1、齐读课文,感知内容:①文章在哪些方面体现出陋室不陋?②文章开头说“斯是陋室”,结尾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为什么?4、作者借陋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这种写法是?【作业板块】1、默写(1)文中的主旨句是:(2)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是:(3)通过交往的人来表现居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3、作者的交友观点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就这种交友之道,谈谈你的看法。
(八年级语文教案)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及陪衬的表现手法。
4、理解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会用名言警句。
一、文学常识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2、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3、背景:刘禹锡因热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
和州的策知府是个见利忘义、妒贤嫉能的小人。
他看到刘禹锡得罪权臣,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
按照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室三厅的房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
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不怒反喜,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题写:“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 这举动气坏了策知府,他让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
小屋位于德胜河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
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提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依旧在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
策知府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
于是他和书丞商量后逼刘禹锡搬到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光,搬家三次。
刘禹锡想,这狗官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偏要乐。
于是,他就愤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
4、朗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解释划线的字,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助词无实义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F、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1.何陋之有?()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导学案
八 年 级 语 文 导 学 案科 目 八年级语文 主备人 田丁审核人 年级备课组 教 学 过 程第 1课时课 题陋室铭课 型讲读课2、读读《陋室铭》。
可以个人品读、小组赛读与全班齐读相结合。
小组 板书 展示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原文。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必要时可以范读。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借物咏怀的写法。
3、疏通文意。
课 时 目 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1)重点字词含义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
3、培养学生纯洁的品格,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教 学 过 程一、预习导学课前 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陋.室( ) 德馨.( ) 苔.痕( )鸿儒.( ) 调.素琴( ) 案牍.( ) 西蜀.( ) 诸葛庐.( ) 2、解释加点字:陋室铭.——(2)重点句子3、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分析: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
即“有何陋”。
其中的“之”为助 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合作探讨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4、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四、展示成果二、预习展示1、课文共9句话,每组派一名代表抽签决定在 1、说说作者刘禹锡。
学生讲后,教师结合补充诗句充实人物形象。
黑板上展示选定句子的翻译。
有仙则名.:出名,闻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 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苔痕上.阶绿:长到 名词活用为动词 草色入.帘青 映入无丝竹..之乱耳: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 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 往来..无白丁.. :1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 2没什么学问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1官府的公文 2使身体劳累 刘禹锡(772一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
贞元间与柳宗元同第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
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初二语文《陋室铭》导学案
初二语文陋室铭导学案学习目的:1、熟读并背诵课文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培养自己的高尚情趣。
学习重点:掌握字词,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韵文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创作性思维创作。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 1、流利的背诵课文,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铭()德馨()案牍()西蜀()2.熟练朗读课文:(争取背诵)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认为自己的居所陋吗,从哪些语句可看出?(课后题一)2、作者认为什么才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所在?3、解释题目: (可小组讨论回答)4、介绍作品背景:大家可利用浏览网络、查图书资料等多种方式找一下此文的作者写作背景,自己来来展示一下你的劳动成果。
四、答疑、疏通全文.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
回答同学们的提问,等同学们没有问题后,有重点地解释课文.1、学生自己翻译前三句,师生共评。
2、学生自己翻译四到六句,师生共评。
3、学生自己翻译最后三句,师生共评。
五、点击中考:(2005年,浙江省)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2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2分)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六、「达标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2)无丝竹之乱耳()(3)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2.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陋室铭导学案
10.陋室铭1.对照注释并利用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味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重点:1.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2.明确本文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
1.结合课文注释及相关资料,补充下面卡片内容。
2.结合你知道的文体知识,完成下面填空。
古代刻在金属等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特点是形式短小,文字简洁。
3.整体感知,填写下表。
问题一:一读(感受音韵美),标节奏,读通文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问题二:二读,通文意,合作翻译全文,掌握以下重点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名有仙则名(出名)故虽有名马(著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字)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命名)之无丝竹之乱耳(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标志)食之而不能尽其材(代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是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这样)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2.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使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问题三:三读(学生自由读),明内容,理解文章。
1.本文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中最重要的词语又是什么?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陋室铭⑵
第一标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品味文章生动、优美、富有哲理的语言。
2•感悟人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3.鉴赏文章特色。
第二标我的任务
【任务1】自主导学
1、课文原句填空。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任务2】合作探究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2.翻译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 •理解填空。
(1)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莲花正直
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0
(2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创新实践
2002年长沙市中考试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店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甚其所处者焉。
1 •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这个成语是:近
2•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第三标反馈目标
【自我检测】
湖北黄冈
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友情提示
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理解,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以肯定该说法,提醒人们注意慎交朋友;也可以否定该种说法,告诉人们只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话提醒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还要保持谦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