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镇江市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单位名称: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分共60分)

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她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

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外的环境下,由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措施以争取有利的救治时间,减少。

3、“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者、危害疾病者提供救护的人。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分钟之内。

5、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用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开气道时,要使与连线垂直于地面。

6、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每分钟呼吸20次。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10 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8、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的脐上方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

9、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次,按压深度成人至少为厘米、婴儿大约为厘米。

10、单人心肺复苏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

11、心肺复苏ABC中,A为、B为、C为。

12、创伤救护包括、、和四项技术。

13、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和等。

14、大动脉出血时,其表现是、、。

15、出现骨折的伤病员一般表现特征为、、、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小时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离开胸壁。()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10、肢体断离后,离体肢体应清洗干净后随伤病员一起转送。()

三、简答题:(共20分)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8分)

2、气道异物梗塞时伤病员有哪些表现(6分)

3、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什么(6分)

急救知识试题

《单选10题多选5题判断15题问答2题》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2. 抢救伤员时,应 A

A.先救命,后治伤

B.先治伤,后救命

C.先帮轻伤员

D.后救重伤员

3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的方式。C A.俯卧B.仰卧C.侧卧D.侧俯卧

4 .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 C A.观察B.包扎C.止血D.询问

5. 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 A

A.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B.超过伤口下关节

C.超过伤口上关节

D.不得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6.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伤员动脉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A

A.颈部

B.面部

C.肋部

D.颞部

7. 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止血。 C A.止血带止血法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屈肢加垫止血法

D.压迫止血法

8. 包扎止血法不能用的物品是 D A.绷带 B.三角巾 C.止血带 D.麻绳

9. 止血带止血是用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伤员上臂上处, A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10. 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应 C

A. 采取保暖措施

B.用软板担架运送

C.用三角巾固定

D.扶持伤者移动

二>多选题:(5题)

1.心肺复苏(简称CPR)术是针对呼吸、心搏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人体通过肺的呼吸与外界进行氧气交换,然后通过心脏收缩跳动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挤压到血管输往全身以维持脑和全身各脏器的正常功能。心肺复苏包括阶段:A.初级生命支持 B 原始生命支持C 高级生命支持命 D 持续生命支持 E长期生命支持答案: 2.心肺复苏中的初级生命支持(简称BLS)又叫现场急救或初级复苏处理,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徒手抢救;包括的步骤:

A 开放气道

B 人工呼吸

C 胸外心脏按压

D 电除颤

E 气管插管术答案:ABC

3.当重大疾病或伤情发生时,重伤患者往往危在旦夕,抢救者需迅速作出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的判断,判断意识可用拍打其肩部和呼喊其姓名;判断呼吸则采用:A.看-眼睛看其胸廓有无起伏 B听-侧耳听其有无呼吸的声音 C感觉-面部感觉病人有无呼吸气流 D 拳击胸前区 E 使劲摇晃头部答案:ABC

4.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

A 胸骨体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B胸骨体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C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点下一横指处D剑突上2到3横指处 E. 剑突处

答案:ACD

5.遇有溺水者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水面,迅速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设法使其尽快倒出腹腔或胸腔积水.倒出积水方法包括:

A 膝顶法

B 肩顶法

C 抱腹法 D倒立法 E.平卧法答案:ABC

三> 判断题:(10题)

1. 处理伤员失血的措施可通过外部压力,使伤口流血止住,然后系上绷带。答案:正确

2. 救助休克伤员时,应采取中凹体位——腿部垫高是为了防止下肢水肿,同时加强血液回流;头部垫高是为了防止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答案:正确

3.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儿童3厘米赢幼儿2厘米. 答案:正确

4 移动脊柱骨折的伤员,切勿扶持伤者走动,可用软担架运送。答案:错误

5 判断心脏骤停的必备症状:大动脉搏动消失、意识丧失、呼吸呈叹息样。答案:正确

6. 骨折伤员固定伤处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答案:正确

7.遇有触电致伤者急救时首先要用绝缘体切断电源,也可用手直接拉开触电者。答案:错误

8.遇有呼吸困难病人急救时,应去除机械缺氧因子,采取半坐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答案:正确

9. 伤员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时,要及时还纳并固定。答案:错误

10. 骨折伤员脊柱可能受损时,不要改变伤员姿势。答案:正确

11. 如遇伤员无呼吸时,应立刻对伤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答案:正确

12.气道开放包括: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托颌法答案:正确

13.被黄蜂蜇伤时,可用2-3%碳酸氢钠、肥皂水、淡石灰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被蜜蜂蛰伤则需要弱酸性溶液(如醋、%稀盐酸等)中和。答案:错误

14. 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答案:正确

15.被蛇咬伤时,一定要制动、放低,近心端绑扎,以免毒液吸收入血。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

2、在实施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指按压手法)

2、在实施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指按压手法)

3

答案:1》

1. 当你拔打“120”电话后,会听到循环语音提示“你已进入120急救系统,请不要挂机”,说明电话已接通。由于同时呼救的电话较多,需要等候一段时间,因此你千万不要立即地挂机。直到电话人工接听后,你的呼救才是真正的被受理了。如果排队时间过长导致电话断线,请立即重新拨打“120”急救电话。

2. 在家中呼救时,要讲清确切地址,要讲到**路**弄**号**室,不要只讲**商店对面之类不确切的地址,打呼救电话应当是熟悉伤病员地址的人。在室外呼救时,尽量讲清确切地方或交叉路口。

3. 要讲清伤病员主要什么症状或情况,如昏倒、从楼上摔下、跌倒、呼吸困难、吐血、车祸等,不要只讲“人不行了”等比较模糊的概念。

4. 要告诉你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因为万一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找不到伤病员可以再联系。

5. 在等候救护车到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

最好抓紧准备去医院必须的物品,如病人病历卡、医保卡、现金等。搬走过道上阻碍伤病员搬运的各种物品,以便更快搬运患者。

最好请人到小区大门口或事故现场引导救护车工作人员,以尽快到达现场。 6. 如果伤病员周围有人学过急救知识,可进行自救互救,在对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会大大提高成功率。

答案:2》1.首先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阻塞。口腔内如有异物应及时清除(包括假牙),为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打下基础。因为维持循环与呼吸功能同等重要,两者缺—不可。最好同时进行。

2.准确、及时判断心跳停上,果断有效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以保障复苏药物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3.操作者准确、熟练、动作要到位。对于抢救床过高者将患者放低,抢救床过软可于患者背部垫硬木板。如在现场则可于地上抢救。按压的正确部位应是胸骨下1/3处,或将食、中两指横放在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为按压区。婴幼儿应按压胸骨中部,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高界处下移患者的—横指,用力不可过大,深度为

1.5~2.5cm,100次/分,术者将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而不是整个手掌,手掌要与病人胸骨长轴方向平行,另—手掌重叠放在前—手背上,并保持平行,手指应上翘,速率约80~100次/分。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按压时手掌不得离开胸壁,并配合人工呼吸,以15:2的比例进行,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4.掌握有效按压指征,为复苏打下良好的基础:①能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②收缩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③口唇发绀逐渐转为红润④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⑤自主呼吸恢复。

上海市红十字会现场初级急救救护员培训试题学员考核要求: 1、应知试卷的考核

2、心肺复苏的操作考核

3、操作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抽签操作)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严重外伤的伤病员,应采取“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2、四肢骨折的伤病员,在固定时一定要将(指)趾末端露出。(√)

3、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伤病员,搬运时可采用双人拉车式的方法。(×)

4、大腿骨折的伤病员用夹板进行固定时,外侧夹板的长度上端应超过髋关节,下端应超过膝关节。(√)

5、气道异物梗塞用腹部冲击法进行现场救护时,冲击部位应在脐上二指处。(√)

6、在做人工呼吸前,首先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开放气道角度为:成人30°、儿童60 °、婴儿90°(×)。

7、成人外伤时出血量达到200毫升,既可发生休克。(×)

8、开放性气胸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原则是将开放性伤口尽快转变为闭合性伤口。(√) 9、发生火灾时的救护原则是报警同时扑救,无法扑救要迅速撤离。(√)

10、一把匕首插入胸部,此时伤者清醒,救护员在现场应迅速拔出匕首进行填塞止血包扎。(×)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车祸时伤病员头部受伤,鼻腔及耳道向外流血,应 A 处理。 A、不堵塞 B、用棉球塞住 C、用冷水冲洗

2、腹部外伤,肠外溢时现场处理原则 C A、将肠管送回腹腔,再用辅料盖住伤口

B、直接用三角巾做全腹部包扎

C、辅料盖住伤口,套上环行圈,盖碗后再用三角巾包扎

3、前臂开放性损伤大出血时,用绞紧止血法止血的部位应在 B A、上臂中1/3处 B、上臂上1/3处 C、下臂下1/3处

4、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塞时应立即C 。 A、拨打电话“120” B、抱送医院

C、头底脚高位拍击后背

5、在楼道内遇到突发地震应该 B 避震。 A、立即逃出楼房

B、立即躲入室内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C、立即跑到阳台上

6、大量酸、碱烧伤,应立即 A 。 A、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B、涂抹药膏

C、拨打急救电话

7、火灾发生后,在现场的人员 A 逃生。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B、有条件喷大量水灭火降温 C、以上均正确

8、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B 。

A、胸骨中、下2/3交界处

B、胸部正中、双乳头连线处

C、胸骨下1/3处

9、儿童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是 B 。 A、4-5厘米

B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 C、1-2厘米

10、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起之比为 A 。 A、30:2 B、15:2 C、20:2

11、下肢大出血时,止血带应扎在大腿的 C 。 A、下部 B、根部C、中上部

12、现场对伤口进行包扎的目的是 C 。 A、保护伤口防治感染 B、止血

C、以上均正确

13、在伤情分类时,对于危重伤员因用 B 标识。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14、对于触电的伤员,现场救护时首先 A 。 A、切断电源 B、心脏电除颤 C、心肺复苏

15、一氧化碳重度中毒时,伤病员的口唇面色呈 C 。 A、青紫色 B、苍白色

C、樱桃红色

16、以下 A 是烫伤急救的方法。

A、将烫伤部位立即用干净的冷水冲洗

B、立即将衣服脱掉。,再进行冲洗

C、不冲洗立即送医院

17、徒手搬运不适用于 B 。

A、右踝关节扭伤

B、现场无危险因素的脊椎骨折

C、小腿骨折

18、神志不清的伤病员,应保持 A 的体位。 A、平卧、头侧向一侧 B、半卧位 C、侧卧位

19、婴儿心肺复苏时按压方法是 C 。 A、单手掌根 B、双手掌根

C、中指,无名指两手指按压

20、心肺复苏的适应症是 B 。 A、无意识、无呼吸

B、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

C、无呼吸、无意识

三、简答题(10分)

简述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并注明深度和速度。

答案

1、现场评估,并做好自我保护;

2、判断意识;

3、救护:

1)快来人!救命啊!

2)我是救护员;

3)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120,打完给我回复;

4)有会救护的和我一起救护。

4、摆正体位;

5、未经过培训的群众做持续快速胸外按压(经过培训的群众按照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进行救护);深度:不少于5厘米

频率:每分钟不少于100次

6、清除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开气道;

7、人工呼吸

频率:每分钟10-12次。

8、直到病人恢复意识或恢复心跳、呼吸或者有人接替你的工作。

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建设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 技术人员培训练习(一) 一、填空题 1、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建设工程符合国家,省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技术标准 以及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的对工程安全、耐久、适用、经济、美观的综要求。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专项检测和见证取样。 3、《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 3年。 4、水泥细度越细,水化的放热量越快,凝结硬化后早期的强度越高。 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当试杆沉至距底板6±1mm 时,此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6、砂的密度为2710Kg/m3,表观密度为2670Kgm3,堆积密度为1490Kgm3,则该砂的空隙率为 44.2 % 。 7、根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中试验胶砂配合比为水泥(g):粉煤灰(g):标准砂(g)为 175 :75:750 。 8、外加剂匀质性试验中每项试验次数 2 次。 9、抗压强度等级 10、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 1/3 ,卵石不应大于输送内径的 1/2.5 。 11、混凝土抗渗试验3#~6#试件,水压为0.5Ma时,发现1# 试件渗水:水压 0.6KPa时,共有1#和4#试件渗水;水压为0.7MPa 时,共有1#、4#试件渗水;不压为0.8MPa时,共有和6#试件渗水,则该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 P6 要求。

12、慢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中,抗冻等级以同时满足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 重量损失率不超过5%的最大循环次数表示。 13、砖切体砌筑砂浆制作试件时,作底模的砖吸水率不大于10% ,含水率不小于20% 。 14、混凝土多孔砖根据抗压强度平均值和抗压强度单块最小值确定强度等级。 15、钢及钢产品取这样的时应防止过热、加工硬化而影响力学性能,用烧割法和冷剪法取样应留加工余量。 16、钢管脚手架扣件分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17、沥青防水卷材在拉力试验前应置于25±2℃的干燥处不少于 1 h。 18、混凝土不现浇构件截面尺寸的允许偏差为 +8 、-5 ㎜。层高的许偏差为 10 ㎜。 19、对于一般粘性土宜采用蜡封法环刀法进行天然密度试验,对于易破裂土和形状不规则的坚硬土宜采用,灌砂法对原状砂和砾质土宜采用灌水法进行天然密度试验。 二、选择题 1、检测机构承接检测业务应当与(D )签订书面合同。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材料供应商; D)委托方 2、检测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 B )个及以上检测机构。 A)1; B)2; C)3 ; D)4 。 3、检测报告应(D ) A)公正; B)科学; C)规范; D)公正、科学、规范。 4、含水率为%6的湿砂100%,其中含水量为( C )。 A)水质量=100×%6=6g; B)水质量=(100-6)×6%=5.6g; C)水质量=100- =5.7 D) 水质量=(100+6)×6%=6.36g。 1+0.06

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市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单位名称::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她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 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外的环境下,由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措施以争取有利的救治时间,减少。 3、“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者、危害疾病者提供救护的人。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分钟之。 5、在实施心肺复时,通常用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开气道时,要使与连线垂直于地面。 6、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 60--100次,每分钟呼吸20次。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10 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8、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的脐上方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 9、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次,按压深度成人至少为厘米、婴儿大约为厘米。 10、单人心肺复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 11、心肺复ABC中,A为、B为、C为。 12、创伤救护包括、、和四项技术。 13、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和等。 14、大动脉出血时,其表现是、、。 15、出现骨折的伤病员一般表现特征为、、、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1.5小时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复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离开胸壁。()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时,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10、肢体断离后,离体肢体应清洗干净后随伤病员一起转送。() 三、简答题:(共20分)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8分) 2、气道异物梗塞时伤病员有哪些表现?(6分) 3、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什么?(6分)

急救竞赛理论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2分) 1.心肺复苏操作关键步骤是C-A-B,即C是:胸外心脏按压、A是:打开气道 B是:人工呼吸。 2.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地(场、争)救护,创始人是亨利·杜南。 3.进行心脏复苏时伤病员应取仰卧位(复苏体位)位,按压的部位是胸部正中胸骨下1/2处。 4.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和深度分别是至少100次/分钟、至少5厘米。 5.外出血伤口无异物时应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有异物刺入时采用间接压迫止血法。 6.判断骨折的依据主要有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 7.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 8.成人血液占自身体重约8% ;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4000 毫升血液。 9.绷带包扎完成后,还应注意检查血液循环。 10.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为30:2 。 11.救护溺水者时,对神志清醒者,应从背后接近。 12.煤气中毒重时,脸和口唇呈樱桃红色。 13.如果不慎被钢筋、剪刀等异物扎入身体,不要拔出受伤处的异物。 14.如家中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捂压。 15.对宠物咬伤出血不严重者,应立即用大量的自来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冲洗20 分钟。 16.红十字标志是红十字运动的象征,目前国际红十字组织正式使用的标志主要有:红十字、红新月、红水晶三种。 17.在做人工呼吸前,首先应将气道打开,打开气道最常用,效果又好的方法是仰头举颏法 18.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当门外已被烈火封住时,以下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B )? A.不管火势如何凶猛,打开房门逃离火场 B.紧闭房门,如有可能向门上泼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和争取救援时间 C.向门上泼水后再打开房门,逃离火场 D.以上都不对 2.救护员在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救护之前首先要考虑( C ) 。 A.伤病员是否有意识 B.是否有呼吸 C.环境是否安全 D.气道是否畅通 3.现场处理轻度烧烫伤的最佳急救措施为( A) 。 A.用冷清水将烧烫伤部位冲洗 B.涂抹药物 C.及时除去烧烫伤处的衣物 D.挑开水泡 4.现场替伤病员进行止血时,发现他伤口上的敷料已经渗满血液,应( A ) A.在伤口第一块敷料上再加上敷料继续施压B、在伤口上加压 C.立即更换敷料D、立即使伤病者仰卧,以减少出血量 5.检伤分类时,下述哪些情况必须使用红色标示( A ) A.股动脉出血,血流不止 B.烧焦的尸体

现场初级急救救护员培训试题

上海市红十字会现场初级急救救护员培训试题 学员考核要求: 1、应知试卷的考核 2、心肺复苏的操作考核 3、操作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抽签操作)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严重外伤的伤病员,应采取“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2、四肢骨折的伤病员,在固定时一定要将(指)趾末端露出。(√) 3、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伤病员,搬运时可采用双人拉车式的方法。(×) 4、大腿骨折的伤病员用夹板进行固定时,外侧夹板的长度上端应超过髋关节,下端应超过膝关节。(√) 5、气道异物梗塞用腹部冲击法进行现场救护时,冲击部位应在脐上二指处。(√) 6、在做人工呼吸前,首先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开放气道角度为:成人30°、儿童60 °、婴儿90°(×)。 7、成人外伤时出血量达到200毫升,既可发生休克。(×) 8、开放性气胸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原则是将开放性伤口尽快转变为闭合性伤口。(√) 9、发生火灾时的救护原则是报警同时扑救,无法扑救要迅速撤离。(√) 10、一把匕首插入胸部,此时伤者清醒,救护员在现场应迅速拔出匕首进行填塞止血包扎。(×)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车祸时伤病员头部受伤,鼻腔及耳道向外流血,应A 处理。 A、不堵塞 B、用棉球塞住 C、用冷水冲洗 2、腹部外伤,肠外溢时现场处理原则C A、将肠管送回腹腔,再用辅料盖住伤口 B、直接用三角巾做全腹部包扎 C、辅料盖住伤口,套上环行圈,盖碗后再用三角巾包扎 3、前臂开放性损伤大出血时,用绞紧止血法止血的部位应在B A、上臂中1/3处 B、上臂上1/3处 C、下臂下1/3处 4、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塞时应立即C 。 A、拨打电话“120” B、抱送医院 C、头底脚高位拍击后背 5、在楼道内遇到突发地震应该B 避震。 A、立即逃出楼房 B、立即躲入室内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C、立即跑到阳台上 6、大量酸、碱烧伤,应立即A 。 A、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铁路试验工程师试验员培训试题及答案大题部分终审稿)

铁路试验工程师试验员培训试题及答案大题部 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五、简答题: 1、简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 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1、根据施工管理水平和相关规范要求计算试配强度2、根据环境条件确定水胶比3、根据灌注方法、粗骨料粒径、种类选定用水量(3、按耐久性要求复核水胶比)4、确定单位用水量4、根据水胶比、用水量计算胶凝材料用量,并核对总的胶凝材料用量是否满足耐久性和最大胶凝材料用量的规定5、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计算矿物外加剂掺量6、根据水胶比大小、砂的细度模数、粗骨料粒径、种类选用砂率7、根据混凝土假定质量计算砂、石用量(确定沙石材料用量)8、计算外加剂掺量(根据厂家推荐掺量进行试配)9、计算初步理论配合比10、配合比的试拌与调整,观察拌合物的性能及含气量、泌水率等满足要求后,成型试件11、以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为基准,分别将基准水胶比值增加和减少0.03-0.05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的用水量,另外计算两个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 2、高性能砼配合比需要确定的六项主要参数是哪些? 答:水胶比、浆集比、砂率、最小单位用水量、外加剂掺量、掺合料用量。 3、什么叫改良土? 答:改良土分为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物理改良土是指通过在原土料中掺入砂、碎石、砾石等外掺料或对土进行破碎、筛分处理,满足工程性能的混合料;化学改良土是指通过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外掺料满足工程性能的混合料。(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粉煤灰、石灰等掺合料或其他固化剂,按最优含水率加水拌合,经压实及养生后,抗压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合料)。 4、什么是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救护员培训理论试卷

2017年教育系统救护员培训理论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处理肠管外溢伤员时,脱出腹腔的肠管可以用清水冲洗。() 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硝酸甘油,首次舌下含服1片,如症状无缓解,20分钟后可再次含服1片,共含服3次。() 3.环境安全,伤员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对高空坠落伤员,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尽量不移动伤员。() 4.现场为伤员止血时,发现伤口上的敷料已渗满血,救护员应立即更换干净的敷料。() 5.当硫酸泼洒到面部时,首先应该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 6.如患者曾经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现场无呼吸无意识,为保护手术部位,不能做心肺复苏术。() 7.烧烫伤病人在现场可以用盐水消毒。() 8.犬咬伤病人应及时用流动的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 9.匕首扎入大腿后应第一时间内把它拔出来,然后包扎伤口。() 10.溺水儿童救上岸后,如无意识无呼吸,应该及早进行心肺复苏。()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些物品可以在现场作为止血带使用?() A.电线 B.包装绳 C.领带 D.铁丝 2. 为成人进行人工呼吸时,应将气道开放的角度?() A.30度 B.60度 C.90度 3.在发现患者意识丧失时,应首先做什么?()

A 按压患者人中 B 对患者实行人工呼吸 C 对患者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D 检查患者有无呼吸 4.一名6岁儿童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现场只有一名救护员,首先应该做什么?()A拨打急救电话 B 实施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C寻找周围人帮助 D速送患儿去医院 5.若伤员咳出鲜红色、带泡沫状的血性液,应考虑是何处出血?() A.胃 B.十二指肠 C.肺及支气管 D.食道 6.现场救护淹溺所致呼吸心跳骤停的人,心肺复苏宜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单纯胸外心脏按压 B.先口对口吹气2次,再胸外心脏按压 C.单纯口对口人工呼吸 D.先胸外心脏按压30次,再人工吹气 7. 心肺复苏中按压吹气之比为() A.30:2 B.30:1 C.15:1 8.对气道异物梗阻无呼吸的成人患者,宜首先采用哪种急救方法?() A.立位腹部冲击 B.仰卧位腹部冲击 C.背部叩击 D.心肺复苏 9.前臂骨折,用夹板固定,其长度自______到_____() A.肘关节肩关节 C.腕关节肩关节 B.腕关节肘关节 10. 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持续时间是多少?( ) A.1秒钟 B.2秒钟 C.3秒钟 D.4秒钟 11.在交通意外中,车内司机头部出血并昏迷,你首先应该做什么?() A.将伤病员搬出车外 B.检查伤病员的呼吸 C.替伤病员止血及包扎 D.在车后放置警示标志

救护员培训理论试卷

2017年教育系统救护员培训理论试卷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处理肠管外溢伤员时,脱出腹腔的肠管可以用清水冲洗。() 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硝酸甘油,首次舌下含服1片,如症状无缓解,20分钟后可再次含服1片,共含服3次。() 3.环境安全,伤员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对高空坠落伤员,及时拨打急救电 1.下列哪些物品可以在现场作为止血带使用?() A.电线 B.包装绳 C.领带 D.铁丝 2. 为成人进行人工呼吸时,应将气道开放的角度?() A.30度 B.60度 C.90度 3.在发现患者意识丧失时,应首先做什么?()

A 按压患者人中 B 对患者实行人工呼吸 C 对患者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D 检查患者有无呼吸 4.一名6岁儿童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现场只有一名救护员,首先应该做什么?()A拨打急救电话 B 实施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C寻找周围人帮助 D速送患儿去医院 10. 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持续时间是多少?( ) A.1秒钟 B.2秒钟 C.3秒钟 D.4秒钟 11.在交通意外中,车内司机头部出血并昏迷,你首先应该做什么?() A.将伤病员搬出车外 B.检查伤病员的呼吸 C.替伤病员止血及包扎 D.在车后放置警示标志

12.局部冻伤的现场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速将伤处放入38℃--40℃温水中 B.不要弄破冻伤部位的水泡 C.三度冻伤应由医生处理 D.用冰雪搓冻伤局部 13.毒蛇咬伤的现场救护中哪项是正确的?() A.用嘴将毒液吸出 B.将被咬的伤肢抬高于心脏 18. 伤情分类时,严重伤情用何种颜色标示?()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黑色 19. 伤情分类时,轻伤用何种颜色标示?()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黑色 20.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的位置是?()

铁路试验工程师试验员培训试题及答案大题部分

五、简答题: 1、简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 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1、根据施工管理水平和相关规范要求计算试配强度2、根据环境条件确定水胶比3、根据灌注方法、粗骨料粒径、种类选定用水量(3、按耐久性要求复核水胶比)4、确定单位用水量4、根据水胶比、用水量计算胶凝材料用量,并核对总的胶凝材料用量是否满足耐久性和最大胶凝材料用量的规定5、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计算矿物外加剂掺量6、根据水胶比大小、砂的细度模数、粗骨料粒径、种类选用砂率7、根据混凝土假定质量计算砂、石用量(确定沙石材料用量)8、计算外加剂掺量(根据厂家推荐掺量进行试配)9、计算初步理论配合比10、配合比的试拌与调整,观察拌合物的性能及含气量、泌水率等满足要求后,成型试件11、以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为基准,分别将基准水胶比值增加和减少0.03-0.05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的用水量,另外计算两个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 2、高性能砼配合比需要确定的六项主要参数是哪些? 答:水胶比、浆集比、砂率、最小单位用水量、外加剂掺量、掺合料用量。 3、什么叫改良土? 答:改良土分为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物理改良土是指通过在原土料中掺入砂、碎石、砾石等外掺料或对土进行破碎、筛分处理,满足工程性能的混合料;化学改良土是指通过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外掺料满足工程性能的混合料。(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粉煤灰、石灰等掺合料或其他固化剂,按最优含水率加水拌合,经压实及养生后,抗压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合料)。 4、什么是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内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Na 2O与K 2 O)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

救护员培训试卷1

精品文档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示范试 卷 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发生骨折时,可以将木板直接缚于骨折的肢体上进行固定。 (√)2、对严重外伤的伤员,应该采取“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3、运送断肢时,可将其直接放在冰块中。 (√) 4、成人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5、心跳骤停时一般要经过心室纤颤的过程,所以需要早期心脏电除颤。(√)6、做人工呼吸前,首先要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7、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地救护。 (√)8、头顶部大出血的伤病员,现场处理的最佳方法是敷料盖住伤口,加压包扎头部。 (√)9、四肢骨折的伤员,在固定时一定要将其指(趾)末端露出。 (×)10、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伤员有伤口,就可以用敷料进行加压包扎。(×)11、为了保护脱出的脏器,现场处理时,尽快将脏器还纳回体内。(√)12、前臂骨折时,现场用夹板固定,夹板的长度应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13、当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你应立即对其进行背部叩击、胸部冲击,同时拨打“12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4、伤口内有较大异物存在,处理时一定不要将异物拔出。

(×)15、遇有脑脊液经耳鼻流出时,应尽快用纱布、棉球堵住。 (×)16、处理开放性骨折的伤病员,如果伤口很脏可以用清水冲洗。(×)17、判断伤病员有无意识的方法是用力拍打其脸部或用力摇晃其身体。(×) 18、只要伤病员无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19、现场对无呼吸的伤病员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的量越多越好,吹气时间越长越好。 (√) 20、为了达到有效的胸外按压,在每次按压后均应使胸廓完全反弹到正常位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C)1、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深度为: A 1-2厘米 B 3-4厘米 C 5-6厘米 (A)2、成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 —120次/分钟 B 90 100次/分钟 C 80次/分钟 A (A)3、一患者右手中指被机器切断,用绷带包扎时,应选用哪种包扎方法:A 回返式包扎 B “8”字包扎 C 螺旋返折式包扎 (C)4、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约有血液: A 3000毫升 B 6000毫升 C 4800毫升 (B )5、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 A、人道、博爱、奉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B、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C、中立化的战地服务 (A )6、现场处理轻度烧烫伤的最佳急救措施为

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镇江市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单位名称: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分共60分) 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她以发扬人道、 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 宗旨。 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外的环境下,由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措施以争取有利的救治时间,减少。 3、“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者、危害疾病者提供救护的人。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分钟之内。 5、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用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开气道时,要使与连线垂直于地面。 6、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每分钟呼吸20次。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10 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8、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的脐上方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 9、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次,按压深度成人至少为厘米、婴儿大约为厘米。

10、单人心肺复苏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 11、心肺复苏ABC中,A为、B为、C为。 12、创伤救护包括、、和四项技术。 13、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和等。 14、大动脉出血时,其表现是、、。 15、出现骨折的伤病员一般表现特征为、、、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小时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离开胸壁。()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10、肢体断离后,离体肢体应清洗干净后随伤病员一起转送。() 三、简答题:(共20分)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8分) 2、气道异物梗塞时伤病员有哪些表现?(6分) 3、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什么?(6分)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 一、搅拌站机械要求: 1、搅拌机性能要求:主要是要求是强制式,生产能力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2、称量系统:计量称每月至少自校一次,测定计量精度和误差,如有异常应立刻纠偏。易出故障的大多在外加剂和水泥称,危害也比其它称大。 3、砂石仓:砂石料要有可靠的防雨防晒措施,减少含水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4、电脑控制系统:准确地输入配合比,录入后试验员要复核配料员输入的配料单。 二、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成因分析 1、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可能有两方面引起:一是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二是试验室试配时的材料与施工现场在用材料存在着较大差异和变化;三是水胶比过大;四是砂率有可能太大,浆体不饱满。五是试块有可能养护不到位。 2、砂石含水量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用水量。根据规定搅拌站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具有稳定的含水率,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一次含水率,遇到雨雪天气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及时调整含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 3 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在相同原材料和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即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有些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对现场加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认识不足,用水稀释拌合物来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泵送、浇筑。 4、水泥、粉煤灰、矿渣输送到错误的储存罐中,应按最不利情况应用。如低标号水泥打到高标号罐中,可能罐中还有一半的高标号水泥,也只能以低标号水泥应用。经验证明,粉料在罐中的运动状态是不稳定的,无法控制下料顺序。 5、外加剂超量。应及时跟外加剂厂联系,外加剂厂根据产品性能,帮出具处理方案。 6、误将粉煤灰或矿渣当水泥应用。 7、混凝土到施工现场后稠度小,无法泵送。可加适量同型号的减水剂调整。 三、原材料控制方法 基本原则:原料性能稳定,产地要单一,尽量减少不可控因素。 1、水泥 (1)、按标准做强度、凝结时间,关注标准稠度用水量。结果跟以前实验结果对比,如有变化,及时调整配比。 (2)、用同一外加剂样品,检测每批到站水泥的适应性变化(可以净浆流动度对比实验),如变化大,换现用外加剂再做净浆试验或混凝土试验,以实际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2、砂子 (1)、按标准检测含泥量、细度模数。跟以前结果对比,根据变化情况调整配比。含泥量增大,增加用水量、水泥用量,或提高外加剂掺量。细度增加,增大砂率;反之减少砂率。(2)、表观方法看砂子颗粒状态。较大颗粒有无纹理,用手摄试验颗粒强度情况。如出现很多颗粒强度低的情况,应仔细检验。这样的砂子慎用。 3、石子 按标准做筛分、压碎值、针片状检验。如级配变化,要改变砂率调整。如生产高标号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各项指标。 4、外加剂 用同一取样水泥检测外加剂的变化。以以前留置外加剂小样和新取样,用同一取样水泥做净浆流动度对比实验。如有变化,做混凝土实验,如混凝土实验还有问题,与外加剂厂协调处理。 5、掺合料

救护员培训试卷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示范试卷 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发生骨折时,可以将木板直接缚于骨折的肢体上进行固定。 (√)2、对严重外伤的伤员,应该采取“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3、运送断肢时,可将其直接放在冰块中。 (√ ) 4、成人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 (√)5、心跳骤停时一般要经过心室纤颤的过程,所以需要早期心脏电除颤。 (√)6、做人工呼吸前,首先要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7、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地救护。 (√)8、头顶部大出血的伤病员,现场处理的最佳方法是敷料盖住伤口,加压包扎头部。 (√)9、四肢骨折的伤员,在固定时一定要将其指(趾)末端露出。 (×)10、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伤员有伤口,就可以用敷料进行加压包扎。

(×)11、为了保护脱出的脏器,现场处理时,尽快将脏器还纳回体内。 (√)12、前臂骨折时,现场用夹板固定,夹板的长度应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 (√)13、当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你应立即对其进行背部叩击、胸部冲击,同时拨打“120”。 (√)14、伤口内有较大异物存在,处理时一定不要将异物拔出。 (×)15、遇有脑脊液经耳鼻流出时,应尽快用纱布、棉球堵住。 (×)16、处理开放性骨折的伤病员,如果伤口很脏可以用清水冲洗。 (×)17、判断伤病员有无意识的方法是用力拍打其脸部或用力摇晃其身体。 (× ) 18、只要伤病员无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 19、现场对无呼吸的伤病员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的量越多越好,吹气时间越长越好。 (√ ) 20、为了达到有效的胸外按压,在每次按压后均应使胸廓完全反弹到正常位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C)1、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深度为: A 1-2厘米 B 3-4厘米 C 5-6

《急救员培训总结5篇范文》

《急救员培训总结5篇范文》第一篇。急救员培训总结在前期宣传中,我们利用板报、条幅等形式,在大食堂举行为期一周的宣传,同学们纷纷加入到了初级急救员的行列中来,为做到“人人争当急救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此次活动分为理论与实操两部分,我们请来了石景山区红十字会的老师为学生们讲解初级急救的知识,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通过面对面的指导,让同学们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心肺复苏,救护止血,包扎固定等常规急救措施,从同学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急救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在活动中收获颇丰。 这次活动旨在培养大家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处理,可以培养同学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能力,着实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还发给每位参加培训同学一些日常应急品,如:绷带,三角巾等等,这样也增加了学们的应急需要,在活动结束之后,我院红十字会全体成员留下整理会场并进行了活动的总结,寻找此次活动的优点与不足.这次活动是首钢工学院红十字会09级大一新生第一次参与大型活动,在08级的带领下熟悉红会活动整个运营的过程,为以后举办活动不断积累经验。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比如人员的调动、会场秩序等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不断的总结自己,吸取每一次活动的经验教训,争取在下次活动中做的更好,把红十字精神传递给全院的师生,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全院师生服务。 6dgww【6dgww】 第二篇:急救员培训总结急救员培训总结

10月29日我们完成了初级急救员培训活动,这次活动举办的相对成功,达到了我们活动的预期效果。初级急救,顾名思义是让我们了解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在一些危急时刻可以救人于危险之中,给人以生的希望。 在前期宣传中,我们利用板报、条幅等形式,在大食堂举行为期一周的宣传,同学们纷纷加入到了初级急救员的行列中来,为做到“人人争当急救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此次活动分为理论与实操两部分,我们请来了xx区红十字会的老师为学生们讲解初级急救的知识,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通过面对面的指导,让同学们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心肺复苏,救护止血,包扎固定等常规急救措施,从同学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急救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在活动中收获颇丰。 这次活动旨在培养大家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处理,可以培养同学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能力,着实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还发给每位参加培训同学一些日常应急品,如:绷带,三角巾等等,这样也增加了学们的应急需要,在活动结束之后,我院红十字会全体成员留下整理会场并进行了活动的总结,寻找此次活动的优点与不足.这次活动是首钢工学院红十字会09级大一新生第一次参与大型活动,在08级的带领下熟悉红会活动整个运营的过程,为以后举办活动不断积累经验。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比如人员的调动、会场秩序等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不断的总结自己,吸取每一次活动的经验教训,争取在下次活动中做的更好,把红十字

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题(A卷)标准答案

试验员培训考试题 姓名单位考分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2、水泥细度是控制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泥细度检验时的筛析方法有(干筛)法、 (水筛)法和(负压筛析)法。 3、混凝土用砂、石的含泥量是指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颗粒含量。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宜用(缓凝)减水剂;寒冷条件下宜用(防冻)减水剂。 5、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水泥种类有(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 6、砂浆和易性的好坏主要处决于(流动性)和(粘聚性),前者用(稠度)表示,后者用(分 层度)表示。。 7、钢材随含碳量的(提高)强度增高,而延展性、冲击韧性随之(降低)。碳素钢中的硫含 量影响其(热加工性能);磷含量影响其(冷加工性能)。 8、土壤液限是土的(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分界含水量,塑限是(半固体)状态和(可塑)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二、单项选择题(共7分,每题1分) 1、工地测得湿砂的含水率为a,则施工配合比中湿砂的实际用量应为(B)。 A.干砂重/(1+a) B.干砂重×(1+a) C.干砂重/(1-a) D.干砂重×(1-a) 2、当混凝土试件采用边长为100mm3的立方体时,抗压结果折算标准试件抗压强度时应乘以(B)系数。 A.1.05 B.0.95 C.0.90 3、横截面面积为314.2mm2的光圆钢筋,当屈服力F s为76. 5kN时,屈服点为( B )MPa。 A.243MPa B.245MPa C.240MPa 4、有一组数据0.23、0.342和0.4,其和应为(D) A.0.92 B.0.922 C.0.9 D.1.0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各项参数,对混凝土坍落度影响最大的参数是(B)。 A.水泥用量 B.用水量 C.水灰比 D.砂率 6、当水泥细度检验结果发生争议时,应以(A)法为准。 A.负压筛析法 B.干筛法 C.水筛法 7、有一组混凝土检查试件,其抗压强度数据为31.4MPa 、26.4MPa和22.3MPa ,该组 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为(C)。 A.26.4MPa B.26.0MPa C.不作为评定依据 三.多项选择题(共8分,每题1分)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篇一: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急救知识和技能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必要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自我保护的随身武器,也是教师见义勇为的保障。 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我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分为三大类: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红十字会急救队队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我校学生结构特点:我校XX年在校生1600余人,20xx年在校生1700余人。其中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占70%多。幼儿教育专业有一门专业课------幼儿卫生保健,其中第五章内容为幼儿意外事故的防护和急救,大约在每年的3月份讲这部分内容,五课时结束。所以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急救基本知识基础。

1、一年级学生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过这些知识;培训的重点是音乐、美术、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培训形式:急救知识讲座,适时播放急救的视频片段。 培训课时: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培训一课时,相当于复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培训三课时。 培训教师:吴国富刘旭楠(初级急救员)代萍(学校校医) 2、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实际操作技能练习为主,同时复习理论知识。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综合排练厅。 培训形式:播放急救的视频片段,实际操作。 培训课时:四课时。

培训教师:段老师(郑州市红十字会负责急救知识传播) 郑州二院、九院的专业急救大夫 吴国富刘旭楠(初级急救员、急救队队员) 代萍(学校校医) 3、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在外实习,不组织大规模的培训。培训对象采用抽查的方式,需要参加培训的同学可以穿插到一、二年级的培训当中。 4、近几年,我校在郑州市职业教研室主办的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联系了郑州市职业教研室的陈平主任,正计划把急救技能列为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如果急救列为比赛项目,将大大提高同学们的重视程度,促进学习热情。 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工程试验检测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15A

工程试验检测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骨料为±0.5 %,水、水泥、掺合料、 外加剂均为±0.2 %。 2.混凝土坍落度试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每次插捣 25 次,并应在 150 s内完成 3.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中,若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加荷速度应该控制在0.5~0.8 MPa/s。 4.通常来说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5.比高效减水剂具有更高的减水率、更好的坍落度保持性能、较小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 剂称为高性能减水剂。 6.混凝土凝结时间当贯入阻力为 3..5 MPa是为初凝时间,当贯入阻力为 28 MPa是为

终凝时间。 7.将数字50.25进行修约,修约间隔5,修约值为 50 ,50.65进行修约,修约间隔5,修约值为55 。 8.用雷氏夹法检测水泥安定性时,需保证水在 30±5 min内沸腾,恒沸时间 180±5 min,9. GB/T 1499.2-2018规定,钢筋反向弯曲人工那个时效是把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在 100±10 ℃温度下保温不少于 30 min。 10.检验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应采用亚甲蓝测定法。 11.试验室配合比试验时,试验室的温度保持在 20±5 ℃,所用材料的温度与室温保持一致。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混凝土坍落度试验规定筒高与坍落后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差作为坍落度。(√) 2.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的水泥,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3.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中,如三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中间的25%,则取中间为抗压强度值(×)4.混凝土外加剂检测用公称粒径为5mm~20mm的石子,可采用碎石,也可用卵石,但如有争议,以碎石结果为准。(√) 5.骨料含水率检测,烘箱温度为100~110℃(√) 6.塑性混凝土的坍落度范围为10mm-90mm。(√) 7.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 8.骨料的吸水率就是含水率。(×)

最新铁路工程培训试题(工程师、试验员)汇总

2012铁路工程培训试题(工程师、试验员)

填空 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是通过(资质认定)的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其试验检测工作应在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 2.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3.水泥抗压强度试验其计量单位为(MPa),抗压抗折强度计算精确至(0.1MPa). 4.常用水泥的常规试验项目:水泥胶砂强度、安定性、比表面积、凝结时间。 5.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Ⅱ、Ⅲ类,其中(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为(C30— C60)的混凝土。 6.粗集料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时间,每(400—600)吨为一验收 批计算。 7.水下混凝土要求坍落度宜为(180—220mm),胶凝材料用量不少于(350) kg/m3. 8.TB10424-2010中规定,砂浆每100m3砌体,应作一组砂浆试件,每组试件3块,砂浆试件的标件尺寸为70.7×70.7×70.7mm的立方体。 9.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结果应精确至0.1MPa当3个试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差大于15%时,试件的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当3个试件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平均值差大于15%时则该组试验作废。 1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件尺寸以150×150×150mm立方体为标准,若采用100×100×100mm及200×200×200mm的试件,其抗压强度值应分别乘以0.95及1.05 的系数,其骨料最大粒径分别为30mm及60mm。 12.钢材在拉伸过程中大致经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四个阶段。 13.铁路工程TB10210-2001石料强度符合下列规定片石、块石强度,不应小于MU40,附属工程片石应不小于MU30,浸水和潮湿地区主体工程的石料软化系数 不应小于0.80. 14.混凝土轨枕螺纹道钉硫磺锚固强度检测试验项目:道钉抗拔检测和锚固剂抗压强度检测。道钉锚固抗拔不得小于60KN,施工单位每km抽检字3个道钉。15.作拉力试验的两根钢筋试样中,如其中一根试样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该级别钢筋的规定数值时,即拉力试验不合 格,应再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新测定三个指标,在第二次拉力试验中,如仍有 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力试验项目 也作为不合格,该批钢筋即为不合格品。

初级现场救护培训

现场救护培训 主讲人:五队中心院蔡正华 目录 第一章救护新概念 第一节现场救护的特点与“第一目击者” 第二节现场救护的“生命链” 第三节我国红十字会的救护工作 第二章心肺复苏(CPR) 第一节对心肺复苏(CPR)的认识 第二节心肺功能 第三节实施CPR 第三章现场创伤救护 第一节创伤救护的目的与原则 第二节现场检查与救护程序

第一章救护新概念 第一节现场救护的特点与“第一目击者” 人们曾经将抢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病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对现场救护伤病人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这种传统观念往往也就是使处于生死之际的病人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黄金时间”。 第一目击者是与病患距离最近.最短时间内就能接触到伤者的现场人员,由于传统观念,我国目前大多数第一目击者现场不知如何来有效的抢救伤患,导致大量伤患错失抢救时机,而丧失宝贵的生命.因此,我国红十字会总会提吃大力普及现场救护知识的概念,让普通人群通过救护培训,掌握初步的现场救护技术,从而在他们的参与下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展开有效的初步救护,就能为医院的救治创造条件,减少伤残的发生。 第二节现场救护的“生命链” “生命链”是近十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但它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的接受。它是针对现实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生命链”的普及。实施的越广泛,危机病人获救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一、概述 20世纪80年代后,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普遍性逐渐为社会所认识.发达国家的城市. 社区都面临着一个相同而又急迫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危重病急症,尤

试验员培训考试题(A卷)标准答案

试验员培训考试题标准答案 姓名单位考分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2、水泥细度是控制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泥细度检验时的筛析方法有(干筛) 法、(水筛)法和(负压筛析)法。 3、混凝土用砂、石的含泥量是指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颗粒含量。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宜用(缓凝)减水剂;寒冷条件下宜用(防冻)减水剂。 5、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水泥种类有(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 6、砂浆和易性的好坏主要处决于(流动性)和(粘聚性),前者用(稠度)表示,后 者用(分层度)表示。。 7、钢材随含碳量的(提高)强度增高,而延展性、冲击韧性随之(降低)。碳素钢中的 硫含量影响其(热加工性能);磷含量影响其(冷加工性能)。 8、土壤液限是土的(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分界含水量,塑限是(半固体)状态和(可塑)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二、单项选择题(共7分,每题1分) 1、工地测得湿砂的含水率为a,则施工配合比中湿砂的实际用量应为(B)。 A.干砂重/(1+a)B.干砂重×(1+a) C.干砂重/(1-a)D.干砂重×(1-a) 2、当混凝土试件采用边长为100mm3的立方体时,抗压结果折算标准试件抗压强度时应乘以(B)系数。 A.1.05 B.0.95 C.0.90 3、横截面面积为314.2mm2的光圆钢筋,当屈服力F s为76.5kN时,屈服点为( B )MPa。 A.243MPa B.245MPa C.240MPa 4、有一组数据0.23、0.342和0.4,其和应为(D) A.0.92 B.0.922 C.0.9 D.1.0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各项参数,对混凝土坍落度影响最大的参数是(B)。 A.水泥用量B.用水量C.水灰比D.砂率 6、当水泥细度检验结果发生争议时,应以(A)法为准。 A.负压筛析法B.干筛法C.水筛法 7、有一组混凝土检查试件,其抗压强度数据为31.4MPa 、26.4MPa和22.3MPa ,该 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为(C)。 A.26.4MPa B.26.0MPa C.不作为评定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