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有关中考数学试题_解析版
(完整版)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A.B.C.D.2.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103214234A.||4a>B.0c b->C.0ac>D.0a c+>3.方程组33814x yx y-=⎧⎨-=⎩的解为A.12xy=-⎧⎨=⎩B.12xy=⎧⎨=-⎩C.21xy=-⎧⎨=⎩D.21xy=⎧⎨=-⎩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已知每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27140m,则FAST的反射面积总面积约为A.327.1410m⨯B.427.1410m⨯C.522.510m⨯D.622.510m⨯5.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B.540︒C.720︒D.900︒6.如果a b-=,那么代数式22 ()2a b aba a b+-⋅-的值为A.B.C.D.127.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起跳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运动员起跳后的竖直高度y (单位:m )与水平距离x (单位:m )近似满足函数关系2y ax bx c =++(0a ≠).下图记录了某运动员起跳后的x 与y 的三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运动员起跳后飞行到最高点时,水平距离为4020 O 46.254.057.9x/my/mA .10mB .15mC .20mD .22.5m8.下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6-,3-)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6-);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2-,6-)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12-); 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11-); 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5),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7.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16.5-).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3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下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BAC ∠________DAE ∠.(填“>",“="或“<”)EDCBA10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1.用一组a ,b ,c 的值说明命题“若a b <,则ac bc <”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a =_____,b =______,c =_______.12.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CB CD =,30CAD ∠=︒,50ACD ∠=︒,则ADB ∠=________.13.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边AB 的中点,连接DE 交对角线AC 于点F ,若4AB =,3AD =,则CF 的长为________.FEDCB A14.从甲地到乙地有A ,B ,C 三条不同的公交线路.为了解早高峰期间这三条线路上的公交车从甲地到乙地的用时情况,在每条线路上随机选取了500个班次的公交车,收集了这些班次的公交车用时(单位:分钟)的数据,统计如下:45分钟”的可能性最大.15.某公园划船项目收费标准如下:某班18________元.16.2017年,部分国家及经济体在全球的创新综合排名、创新产出排名和创新效率排名情况如图所示,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________.45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6分,第27,28题,每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P .lP求作:PQ ,使得PQ l ∥. 作法:如图,l①在直线上取一点A ,作射线PA ,以点A 为圆心,AP 长为半径画弧,交PA 的延长线于点B ;②在直线上取一点C (不与点A 重合),作射线BC ,以点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的延长线于点Q;③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B=_______,CB=_______,∴PQ l∥(_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18.计算:04sin45(π2)|1|︒+---.19.解不等式组:3(1)1922x xxx+>-⎧⎪⎨+>⎪⎩.62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10ax bx++=.(1)当2b a=+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b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 DC∥,AB AD=,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平分BAD∠,过点C作CE 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OE.(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AB=,2BD=,求OE的长.OED CBA22.如图,AB是O的直径,过O外一点P作O的两条切线PC,PD,切点分别为C,D,连接OP,CD.(1)求证:OP CD⊥;(2)连接AD,BC,若50DAB∠=︒,70CBA∠=︒,2OA=,求OP的长.78A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ky x =(0x >)的图象G 经过点A (4,1),直线14l y x b =+∶与图象G 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 (1)求k 的值;(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图象G 在点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OA ,OC ,BC 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 .①当1b =-时,直接写出区域W 内的整点个数;②若区域W 内恰有4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求b 的取值范围.24.如图,Q 是AB 与弦AB 所围成的图形的内部的一定点,P 是弦AB 上一动点,连接PQ 并延长交AB 于点C ,连接AC .已知6cm AB =,设A ,P 两点间的距离为x cm ,P ,C 两点间的距离为1cm y ,A ,C 两点间的距离为2cm y .9A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1y ,2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 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1y ,2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2xOy x ,1y ),(x ,2y ),并画出函数1y ,2y 的图象;(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APC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度约为____cm .25.某年级共有300名学生.为了解该年级学生A,B两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从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进行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A课程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成6组:4050≤,7080x<x<≤,≤,6070x<≤,5060x<≤≤);≤,90100xx<8090频数/分x<≤这一组是:b.A课程成绩在708070 71 71 71 76 76 77 78 78.578.5 79 79 79 79.5c.A,B两门课程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1)写出表中m的值;(2)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A课程成绩为76分,B课程成绩为71分,这名学生成绩排名更靠前的课程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3)假设该年级学生都参加此次测试,估计A课程成绩超过75.8分的人数.1011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4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抛物线23y ax bx a =+-经过点A ,将点B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 (1)求点C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若抛物线与线段BC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2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DE,点A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F,连接EF并延长交BC于点G,连接DG,过点E作EH DE⊥交DG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BH.(1)求证:GF GC=;(2)用等式表示线段BH与A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DA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N,给出如下定义:P为图形M上任意一点,Q为图形N上任意一点,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N间的“闭距离”,记作d (M,N).已知点A(2-,6),B(2-,2-),C(6,2-).(1)求d(点O,ABC△);12(2)记函数y kx=,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11k≠)的图象为图形G,若d(G,ABCx-≤≤,0△)1围;(3)T的圆心为T(,0),半径为1.若d(T,ABC=,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11314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A. B. C. D.【答案】A【解析】A 选项为圆柱,B 选项为圆锥,C 选项为四棱柱,D 选项为四棱锥. 【考点】立体图形的认识2.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13214234A .||4a >B .0c b ->C .0ac >D .0a c +>【答案】B【解析】∵43a -<<-,∴34a <<,故A 选项错误;数轴上表示b 的点在表示c 的点的左侧,故B 选项正确; ∵0a <,0c >,∴0ac <,故C选项错误;∵0a <,0c >,a c >,∴0a c +<,故D 选项错误.15【考点】实数与数轴3.方程组33814x y x y -=⎧⎨-=⎩的解为A .12x y =-⎧⎨=⎩B .12x y =⎧⎨=-⎩C .21x y =-⎧⎨=⎩D .21x y =⎧⎨=-⎩【答案】D【解析】将4组解分别代入原方程组,只有D 选项同时满足两个方程,故选D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的反射面总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已知每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27140m ,则FAST 的反射面积总面积约为 A .327.1410m ⨯ B .427.1410m ⨯ C .522.510m ⨯ D .622.510m ⨯【答案】C【解析】5714035249900 2.510⨯=≈⨯(2m ),故选C . 【考点】科学记数法5.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 .360︒B .540︒C .720︒D .900︒【答案】C【解析】由题意,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60n ︒==︒,其内角和为()2180720n -⋅︒=︒. 【考点】正多边形,多边形的内外角和.6.如果a b-=,那么代数式22()2a b aba a b+-⋅-的值为A.B.C.D.【答案】A【解析】原式()2222222a ba b ab a a a ba ab a a b-+--=⋅=⋅=--,∵a b-=∴原式=.【考点】分式化简求值,整体代入.7.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起跳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运动员起跳后的竖直高度y(单位:m)与水平距离x(单位:m)近似满足函数关系2y ax bx c=++(0a≠).下图记录了某运动员起跳后的x与y的三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运动员起跳后飞行到最高点时,水平距离为my/A.10m B.15m C.20m D.22.5m【答案】B【解析】设对称轴为x h=,1617由(0,54.0)和(40,46.2)可知,040202h +<=, 由(0,54.0)和(20,57.9)可知,020102h +>=, ∴1020h <<,故选B .【考点】抛物线的对称轴.8.下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6-,3-)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6-);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2-,6-)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12-); 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11-); 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5),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7.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16.5-).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显然①②正确;③是在②的基础上,将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故③正确;④是在“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8-,9-)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8)”的基础上,将所有点向右平移1.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5个单位得到,故④正确.【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坐标的确定,点的平移1819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下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BAC ∠________DAE ∠.(填“>”,“="或“<")EDCBA【答案】>【解析】如下图所示,G FABCD EA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FAG BAC ∠=∠=︒,∴BAC DAE ∠>∠.另:此题也可直接测量得到结果.【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10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0x ≥【解析】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故0x ≥.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011.用一组a ,b ,c 的值说明命题“若a b <,则ac bc <”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a =_____,b =______,c =_______.【答案】答案不唯一,满足a b <,0c ≤即可,例如:,2,1- 【解析】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2.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CB CD =,30CAD ∠=︒,50ACD ∠=︒,则ADB ∠=________.【答案】70【解析】∵CB CD =,∴30CAB CAD ∠=∠=︒,∴60BAD ∠=︒,∵50ABD ACD ∠=∠=︒,∴18070ADB BAD ABD ∠=︒-∠-∠=︒.【考点】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3.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边AB 的中点,连接DE 交对角线AC 于点F ,若4AB =,3AD =,则CF 的长为________.FEDCB A21【答案】103【解析】∵四边形ABCD 是矩形,∴4AB CD ==,AB CD ∥,90ADC ∠=︒,在Rt ADC △中,90ADC ∠=︒,∴5AC ==, ∵E 是AB 中点,∴1122AE AB CD ==,∵AB CD ∥,∴12AF AE CF CD ==,∴21033CF AC ==. 【考点】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14.从甲地到乙地有A ,B ,C 三条不同的公交线路.为了解早高峰期间这三条线路上的公交车从甲地到乙地的用时情况,在每条线路上随机选取了500个班次的公交车,收集了这些班次的公交车用时(单位:分钟)的数据,统计如下:45分钟"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C【解析】样本容量相同,C 线路上的公交车用时超过45分钟的频数最小,所以其频率也最小,故选C . 【考点】用频率估计概率15.某公园划船项目收费标准如下:某班18元.【答案】380【解析】租用四人船、六人船、八人船各1艘,租船的总费用为100130150380++=(元)【考点】统筹规划16.2017年,部分国家及经济体在全球的创新综合排名、创新产出排名和创新效率排名情况如图所示,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________.【答案】【解析】从左图可知,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对应创新产出排名全球第11;从下图可知,创新产出排名全球第11,对应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3.2223【考点】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6分,第27,28题,每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P .lP求作:PQ ,使得PQ l ∥. 作法:如图,l①在直线上取一点A ,作射线PA ,以点A 为圆心,AP 长为半径画弧,交PA 的延长线于点B ;24②在直线上取一点C (不与点A 重合),作射线BC ,以点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的延长线于点Q ; ③作直线PQ .所以直线PQ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B =_______,CB =_______,∴PQ l ∥(_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解析】(1)尺规作图如下图所示:l(2)PA ,CQ ,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考点】尺规作图,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8.计算:04sin 45(π2)|1|︒+--.【解析】解:原式4112=-+=- 【考点】实数的运算2519.解不等式组:3(1)1922x x x x +>-⎧⎪⎨+>⎪⎩.【解析】解:由①得,2x >-,由②得,3x <,∴不等式的解集为23x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20.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0ax bx ++=.(1)当2b a =+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 ,b 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 【解析】(1)解:由题意:0a ≠.∵()22242440b a a a a ∆=-=+-=+>,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答案不唯一,满足240b a -=(0a ≠)即可,例如:解:令1a =,2b =-,则原方程为2210x x -+=, 解得:121x x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A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平分BAD ∠,过点C 作C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OE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6(2)若AB =2BD =,求OE 的长.OEDCB A【解析】(1)证明:∵AB CD ∥∴CAB ACD ∠=∠ ∵AC 平分BAD ∠ ∴CAB CAD ∠=∠ ∴CAD ACD ∠=∠ ∴AD CD = 又∵AD AB = ∴AB CD = 又∵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AB AD = ∴ABCD 是菱形(2)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BD ⊥.12OA OC AC ==,12OB OD BD ==,∴112OB BD ==.在Rt AOB △中,90AOB ∠=︒.27∴2OA ==. ∵CE AB ⊥, ∴90AEC ∠=︒.在Rt AEC △中,90AEC ∠=︒.O 为AC 中点. ∴122OE AC OA ===.【考点】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22.如图,AB 是O 的直径,过O 外一点P 作O 的两条切线PC ,PD ,切点分别为C ,D ,连接OP ,CD .(1)求证:OP CD ⊥;(2)连接AD ,BC ,若50DAB ∠=︒,70CBA ∠=︒,2OA =,求OP 的长.A【解析】(1)证明:∵PC 、PD 与O ⊙相切于C 、D .∴PC PD =,OP 平分CPD ∠.在等腰PCD △中,PC PD =,PQ 平分CPD ∠. ∴PQ CD ⊥于Q ,即OP CD ⊥. (2)解:连接OC 、OD .28∵OA OD =∴50OAD ODA ∠=∠=︒∴18080AOD OAD ODA ∠=︒-∠-∠=︒ 同理:40BOC ∠=︒∴18060COD AOD BOC ∠=︒-∠-∠=︒. 在等腰COD △中,OC OD =.OQ CD ⊥ ∴1302DOQ COD ∠=∠=︒. ∵PD 与O ⊙相切于D . ∴OD DP ⊥. ∴90ODP ∠=︒.在Rt ODP △中,90ODP ∠=︒,30POD ∠=︒∴cos cos30OD OA OP POD ====∠︒【考点】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锐角三角函数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ky x =(0x >)的图象G 经过点A (4,1),直线14l y x b =+∶与图象G 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 (1)求k 的值;(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图象G 在点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OA ,OC ,BC 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 .①当1b =-时,直接写出区域W 内的整点个数;A29②若区域W 内恰有4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求b 的取值范围. 【解析】(1)解:∵点A (4,1)在ky x=(0x >)的图象上. ∴14k=, ∴4k =.(2)① 3个.(1,0),(2,0),(3,0).② a .当直线过(4,0)时:1404b ⨯+=,解得1b =-b .当直线过(5,0)时:1504b ⨯+=,解得54b =-c .当直线过(1,2)时:1124b ⨯+=,解得74b =d .当直线过(1,3)时:1134b ⨯+=,解得114b =30∴综上所述:514b -<-≤或71144b <≤. 【考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区域内整点个数问题24.如图,Q 是AB 与弦AB 所围成的图形的内部的一定点,P 是弦AB 上一动点,连接PQ 并延长交AB 于点C ,连接AC .已知6cm AB =,设A ,P 两点间的距离为x cm ,P ,C 两点间的距离为1cm y ,A ,C 两点间的距离为2cm y .A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1y ,2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 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1y ,2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2xOy x ,1y ),(x ,2y ),并画出函数1y ,2y 的图象;(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APC△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度约为____cm.【解析】(1)3.00(2)如下图所示:(3)3.00或4.83或5.88.如下图所示,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3132【考点】动点产生的函数图象问题,函数探究25.某年级共有300名学生.为了解该年级学生A,B 两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从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进行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 .A 课程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成6组:4050x <≤,5060x <≤,6070x <≤,7080x <≤,8090x <≤,90100x ≤≤); /分频数b .A 课程成绩在7080x <≤这一组是:70 71 71 71 76 76 77 78 78.5 78.5 79 79 79 79.533c .A ,B 两门课程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1)写出表中m 的值;(2)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A 课程成绩为76分,B 课程成绩为71分,这名学生成绩排名更靠前的课程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3)假设该年级学生都参加此次测试,估计A 课程成绩超过75.8分的人数. 【解析】(1)78.75(2)B .该学生A 课程分数低于中位数,排名在中间位置之后,而B 课程分数高于中位数,排名在中间位置之前.(3)解:抽取的60名学生中.A 课程成绩超过75.8的人数为36人.∴3630018060⨯=(人) 答:该年级学生都参加测试.估计A 课程分数超过75.8的人数为180人.【考点】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位数,用样本估计总体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4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抛物线23y ax bx a =+-经过点A ,将点B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1)求点C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若抛物线与线段BC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34【解析】(1)解:∵直线44y x =+与x 轴、y 轴交于A 、B .∴A (1-,0),B (0,4) ∴C (5,4)(2)解:抛物线23y ax bx a =+-过A (1-,0)∴30a b a --=.2b a =-∴223y ax ax a =-- ∴对称轴为212ax a-=-=. (3)解:①当抛物线过点C 时.251034a a a --=,解得13a =. ②当抛物线过点B 时.3534a -=,解得43a =-. ③当抛物线顶点在BC 上时.此时顶点为(1,4)∴234a a a --=,解得1a =-.∴综上所述43a <-或13a ≥或1a =-.【考点】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点的平移,抛物线对称轴,抛物线与线段交点问题2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DE ,点A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为F ,连接EF 并延长交BC 于点G ,连接DG ,过点E 作EH DE ⊥交DG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BH . (1)求证:GF GC =;(2)用等式表示线段BH 与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完整版)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36HDA【解析】(1)证明:连接DF .∵A ,F 关于DE 对称. ∴AD FD =.AE FE =. 在ADE △和FDE △中.AD FDAE FE DE DE =⎧⎪=⎨⎪=⎩∴ADE FDE △≌△ ∴DAE DF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90A C ∠=∠=︒.AD CD = ∴90DFE A ∠=∠=︒∴18090DFG DFE ∠=︒-∠=︒ ∴DFG C ∠=∠ ∵AD DF =.AD CD = ∴DF CD =在Rt DCG △和Rt DFG △.DH37DC DFDG DG =⎧⎨=⎩∴Rt DCG △≌Rt DFG △ ∴CG FG =.(2)BH =.证明:在AD 上取点M 使得AM AE =,连接ME . ∵四这形ABCD 是正方形. ∴AD AB =.90A ADC ∠=∠=︒.∵DAE △≌DFE △ ∴ADE FDE ∠=∠ 同理:CDG FDG ∠=∠∴EDG EDF GDF ∠=∠+∠1122ADF CDF =∠+∠ 1452ADC =∠=︒ ∵DE EH ⊥ ∴90DEH ∠=︒∴18045EHD DEH EDH ∠=︒-∠-∠=︒ ∴EHD EDH ∠=∠ ∴DE EH =. ∵90A ∠=︒MHD38∴90ADE AED ∠+∠=︒ ∵90DEH ∠=︒ ∴90AED BEH ∠+∠=︒ ∴ADE BEH ∠=∠ ∵AD AB =.AM AE = ∴DM EB =在DME △和EBH △中DM EB MDE BEH DE EH =⎧⎪∠=∠⎨⎪=∠⎩∴DME △≌EBH △ ∴ME BH =在Rt AME △中,90A ∠=︒,AE AM =.∴ME ==∴BH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图形M ,N ,给出如下定义:P 为图形M 上任意一点,Q 为图形N 上任意一点,如果P ,Q 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 ,N 间的“闭距离",记作d (M ,N ). 已知点A (2-,6),B (2-,2-),C (6,2-). (1)求d (点O ,ABC △);(2)记函数y kx=,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11xk≠)的图象为图形G,若d(G,ABC-≤≤,0△)1围;(3)T的圆心为T(,0),半径为1.若d(T,ABC=,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1【解析】(1)如下图所示:∵B(2-,2-),C(6,2-)∴D(0,2-)∴d(O,ABC==OD△)2(2)10<≤kk≤或01-<39(3)4t=-或04t-≤≤或4t=+.【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圆的切线40。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1 / 14北京市2018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解:A 、此几何体是圆柱体;B 、此几何体是圆锥体;C 、此几何体是正方体;D 、此几何体是四棱锥;故选:A .【考点】立体图形2.【答案】B【解析】本题由图可知,a 、b 、c 绝对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判断四个选项的对错.解:43|4|a a --∴Q <<<A ∴不正确; 又0,00a c ac C ∴∴Q <><不正确;又3,30a c a c D -∴+∴Q <<<不正确;又0,00c b c b B ∴-∴Q ><>正确;故选:B .【考点】实数的绝对值及加减计算之间的关系3.【答案】D【解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3⨯-①②得:55y =-,即1y =-,将1y =-代入①得:2x =,则方程组的解为21x y =⎧⎨=-⎩; 故选:D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答案】C 【解析】先计算FAST 的反射面总面积,再根据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是易错点,由于249900250000≈有6位,所以可以确定615n =-=.解:根据题意得:52714035249900 2.510m ⨯=≈⨯()故选:C .【考点】科学记数法5.【答案】C【解析】根据多边形的边数与多边形的外角的个数相等,可求出该正多边形的边数,再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其内角和.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720-⨯︒=︒.故选:C .2 / 14【考点】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6.【答案】A【解析】先将括号内通分,再计算括号内的减法、同时将分子因式分解,最后计算乘法,继而代入计算可得.解:当a b -=原式=故选:A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7.【答案】B【解析】将点()()()0,54.040,46.220,57.9、、分半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系数的值;然后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可以得到答案. 解:根据题意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点()()()0,54.040,46.220,57.9、、,则5416004046.24002057.9c a b c a b c =⎧⎪++=⎨⎪++=⎩所以15x =(m ).故选:B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8.【答案】D【解析】由天安门和广安门的坐标确定出每格表示的长度,再进一步得出左安门的坐标即可判断.解: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6,3--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6-,此结论正确;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2,6--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12,﹣),此结论正确;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2-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11-(),此结论正确; 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5,(),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7.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16.5(-),此结论正确.故选:D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9.【答案】>【解析】作辅助线,构建三角形及高线NP,先利用面积法求高线PN =BAC DAE ∠∠、的正弦,根据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作判断.解:连接NH ,BC ,过N 作NP AD ⊥于P ,1•2ANH S AH NP =△, Rt ANP △中,3sin 0.65NAP ∠==, Rt ABC △中,sin 0.6BAC ∠=,3 / 14∵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BAC DAE ∴∠∠>,故答案为:>.【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构建直角三角形求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判断,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是关键.10.【答案】0x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求出x 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可知:0x ≥.故答案为:0x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解题的关键正确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1.【答案】12【解析】∵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若a b <,则对任意实数0c ≤,结论bc ac <都是错误的.【考点】不等式的性质【提示】答案不唯一12.【答案】70︒【解析】直接利用圆周角定理以及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180ACB ADB CAB ABC ∠=∠=︒-∠-∠,进而得出答案. 解:30CAD ∠=︒Q ,30CAD CAB ∴∠=∠=︒,30DBC DAC ∴∠=∠=︒,50ACD ∠=︒Q ,50ABD ∴∠=︒,18018050303070ACB ADB CAB ABC ∴∠=∠=︒∠∠=︒-︒-︒-︒=︒﹣﹣.故答案为:70︒.【考点】圆周角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3.【答案】103【解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AB CD ∥,进而可得出FAE FCD ∠=∠,结合AFE CFD ∠=∠(对顶角相等)可得出AFE CFD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 的长度,即可求出CF 的长.解:∵四边形ABCD 为矩形,AB CD AD BC AB CD ∴==,,∥,FAE FCD ∴∠=∠,又AFE CFD ∠=∠Q ,AFE CFD ∴△△∽,4 / 14103CF ∴=. 故答案为:103.【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14.【答案】C【解析】分别计算出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大小即可得.解:Q A 线路公交车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0.752=,B 线路公交车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0.444=,C 线路公交车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0.954=,∴C 线路上公交车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最大,故答案为:C【考点】可能性的大小15.【答案】380【解析】分四类情况,分别计算即可得出结论.解:Q 共有18人,当租两人船时,∴1829÷=(艘),Q 每小时90元,∴租船费用为909810⨯=元,当租四人船时,Q 1844÷=余2人,∴要租4艘四人船和1艘两人船,Q 四人船每小时100元,∴租船费用为100490490⨯+=元,当租六人船时,Q 1863÷=(艘),Q 每小时130元,∴租船费用为1303390⨯=元,当租八人船时,1882÷=Q 余2人,∴要租2艘八人船和1艘两人船,Q 8人船每小时150元,如果租1艘8人船,1艘6人船,1艘4人船时,租船费用为150+130+100=380元∴而810490390380>>>,∴租1艘八人船、1艘六人船和1艘四人船费用最低是380元,故答案为:380.【考点】有理数的运算.16.【答案】3【解析】两个排名表相互结合即可得到答案.解:根据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中国创新产出排名为第11,再根据中国创新产出排名为第11在另一排名中找到创新效率排名为第35 / 14 故答案为:3【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确定问题,解答时注意根据具体题意确定点的位置和坐标.17.【答案】(1)解:直线PQ 如图所示;(2)APCQ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解析】(1)根据题目要求作出图形即可;(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即可。
圆的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真题10道+模拟30道)中考数学重难题型押题培优导练案【解析版】
专题15圆的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北京真题10道+模拟30道)【方法归纳】题型概述,方法小结,有的放矢考点考查年份考查频率圆的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大题) 2013.2014.2015.2016.2017十年10考2018.2019.2020.2021.2022圆的证明与计算是中考取的一类重要的问题,在北京市的2013-2022年10年中考中出现了10次,常见的圆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如下:1、圆中的重要定理:(1)圆的定义: 主要用来证明四点共圆和点到或直线圆的最值距离问题.(2)垂径定理: 主要用来证明——弧相等、线段相等、垂直关系等等.(3)三者之间的关系定理: 主要用来证明——弧相等、线段相等、圆心角相等.(4)圆周角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 主要用来证明——直角、角相等、弧相等.(5)切线的性质定理: 主要用来证明垂直关系 .(6)切线的判断定理: 主要用来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 .(7)切线长定理:线段相等、垂直关系、角相等 .2.圆中几个要点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变 : 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等都能够经过相等来相互转变 . 这在圆中的证明和计算中常常用到 .3.判断切线的方法:( 1)若切点明确,则“连半径,证垂直”。
常有手法有:全等转变;平行转变;直径转变;中线转变等;有时可经过计算联合相像、勾股定理证垂直;( 2)若切点不明确,则“作垂直,证半径”。
常有手法:角均分线定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隐蔽角均分线;4、考题形式剖析: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第 1 问主要判断切线、证明角或线段相等;第2 问主要与圆有关的计算:①求线段长(或面积);②求线段比;③求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本质仍是求线段比)【典例剖析】典例精讲,方法提炼,精准提分【例1】(2021·北京·中考真题)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AD⊥BC于点E.(1)求证:∠BAD=∠CAD;(2)连接BO并延长,交AC于点F,交⊙O于点G,连接GC.若⊙O的半径为5,OE=3,求GC和OF的长.【答案】(1)见详解;(2)GC=6,OF=2511【解析】【分析】(1)由题意易得BD⌢=CD⌢,然后问题可求证;(2)由题意可先作图,由(1)可得点E为BC的中点,则有OE=12CG,OE//CG,进而可得△AOF∽△CGF,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进行求解.【详解】(1)证明:∵AD是⊙O的直径,AD⊥BC,∵BD⌢=CD⌢,∵∠BAD=∠CAD;(2)解:由题意可得如图所示:由(1)可得点E为BC的中点,∵点O是BG的中点,∵OE=12CG,OE//CG,∵△AOF∽△CGF,∵OA CG =OFGF,∵OE=3,∵CG=6,∵⊙O的半径为5,∵OA=OG=5,∵5 6=OFGF,∵OF=511OG=25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垂径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例2】(2022·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一条弦,AB⊥CD,连接AC,OD.(1)求证:∠BOD=2∠A;(2)连接DB,过点C作CE⊥DB,交DB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DO,交AC于点F,若F为AC的中点,求证:直线CE为⊙O的切线.【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设AB交CD于点H,连接OC,证明RtΔCOH≅RtΔDOH,故可得∠COH=∠DOH,于是BC⌢=BD⌢,即可得到∠BOD=2∠A;(2)连接,解出∠COB=60°,根据AB为直径得到∠ADB=90°,进而得到∠ABD=60°,即可证明OC//DB,故可证明直线CE为⊙O的切线.(1)证明:设AB交CD于点H,连接OC,由题可知,∴OC=OD,∠OHC=∠OHD=90°,∵OH=OH,∴RtΔCOH≅RtΔDOH(HL),∴∠COH=∠DOH,∴BC⌢=BD⌢,∴∠COB=∠BOD,∵∠COB=2∠A,∴∠BOD=2∠A;(2)证明:连接AD,∵OA=OD,∴∠OAD=∠ODA,同理可得:∠OAC=∠OCA,∠OCD=∠ODC,∵点H是CD的中点,点F是AC的中点,∴∠OAD=∠ODA=∠OAC=∠OCA=∠OCD=∠ODC,∵∠OAD+∠ODA+∠OAC+∠OCA+∠OCD+∠ODC=180°,∴∠OAD=∠ODA=∠OAC=∠OCA=∠OCD=∠ODC=30°,∴∠COB=2∠CAO=2×30°=60°,∵AB为⊙O的直径,∴∠ADB=90°,∴∠ABD=90−∠DAO=90°−30°=60°,∴∠ABD=∠COB=60°,∴OC//DE,∵CE⊥BE,∴CE⊥OC,∴直线CE为⊙O的切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圆周角定理,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三角形全等以及证明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真题再现】必刷真题,关注素养,把握核心1.(2013·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是∵O的直径,PA,PC分别与∵O 相切于点A,C,PC交AB的延长线于点D,DE∵PO交PO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EPD=∵EDO(2)若PC=6,tan∵PDA=,求OE的长.【答案】(1)见解析(2)√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切线长定理和切线的性质即可证明:∵EPD=∵EDO;(2)连接OC,利用tan∵PDA=34,可求出CD=4,再证明∵OED∵∵DE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E的长.试题解析:(1)证明:PA,PC与∵O分别相切于点A,C,∵∵APO=∵EPD且PA∵AO,∵∵PAO=90°,∵∵AOP=∵EOD,∵PAO=∵E=90°,∵∵APO=∵EDO,∵∵EPD=∵EDO;(2)解:连接OC,∵PA=PC=6,∵tan∵PDA=34,∵在Rt∵PAD中,AD=8,PD=10,∵CD=4,∵tan∵PDA=34,∵在Rt∵OCD中,OC=OA=3,OD=5,∵∵EPD=∵ODE,∵∵OED∵∵DEP,∵PD DO =PEDE=EDOE=2,∵DE=2OE在Rt∵OED中,OE2+DE2=OD2,即5OE2=52,∵OE=√5.考点:1.切线的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中点,⊙O的切线BD交AC的延长线于点D,E是2.(2014·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ABOB的中点,CE的延长线交切线BD于点F,AF交⊙O于点H,连接BH.(1)求证:AC=CD;(2)若OB=2,求BH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BH=4√55【解析】【分析】⌢的中点,可知OC∵AB,又BD是切(1)连接OC,若要证明C为AD的中点,只需证OC//BD,已知C是AB线,可知BD∵AB,问题得证(2)由(1)及E为OB中点可知∵COE∵∵FBE,从而可知BF=CO=BO=2,由勾股定理可得AF的长,由面积法即可求出BH的长【详解】(1)连接OC⌢的中点,AB是∵O的直径∵C是AB∵OC∵AB∵BD是∵O的切线∵BD∵AB∵OC//BD∵AO=BO∵AC=CD(2)∵E是OB的中点∵OE=BE在∵COE和∵FBE中{∠CEO=∠FEB OE=BE ∠COE=∠FBE∵∵COE∵∵FBE(ASA)∵BF=CO∵OB=2∵BF=2∵AF=√AB2+BF2=2√5∵AB是直径∵BH∵AFBH=AB⋅BFAF=2√5=4√55考点: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2、切线的性质;3勾股定理;4、全等三角形3.(2015·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是∵O的直径,过点B作∵O的切线BM,弦CD//BM,交AB于点F,且DA⌢=DC⌢,连接AC,AD,延长AD交BM于点E.(l)求证:∵ACD是等边三角形;(2)连接OE,若DE=2,求OE的长.【答案】(1)见解析;(2)2√7【解析】【分析】(1)根据切线的定义可知AB∵BM,又∵BM//CD,∵AB∵CD,根据圆的对称性可得AD=AC,再根据等弧对等弦得DA=DC,即DA=DC=AC,所以可得∵ACD是等边三角形;(2)∵ACD为等边三角形,AB∵CD,由三线合一可得∵DAB=30°,连接BD,根据直径所对的角是直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EBD=∵DAB=30°,因为DE=2,求出BE=4,根据勾股定理得BD=2√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AB=4√3,OB=2√3,在Rt∵OBE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OE的长.【详解】解:(1)∵BM是∵O切线,AB为∵O直径,∵AB∵BM,∵BM//CD,∵AB∵CD,∵AD=AC,∵AD=AC,∵DA=DC,∵DC=AD,∵AD=CD=AC,∵∵ACD为等边三角形.(2)∵ACD为等边三角形,AB∵CD,∵∵DAB=30°,连结BD,∵BD∵AD.∵EBD=∵DAB=30°,∵DE=2,∵BE=4,BD=2√3,AB=4√3,OB=2√3,在Rt∵OBE中,OE=√OB2+BE2=√12+16=2√7.【点睛】本题考查圆的有关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4.(2016·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为∵O的直径,F为弦AC的中点,连接OF并延长交AC⌢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C∵DE;(2)连接CD,若OA=AE=a,写出求四边形ACDE面积的思路.【答案】(1)证明见解析;(2)32a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欲证明AC∵DE,只要证明AC∵OD,ED∵OD即可.(2)作DM∵OA于M,连接CD,CO,AD,首先证明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S平行四边形ACDE=AE•DM,只要求出DM即可.试题解析:(1)∵ED与∵O相切于D,∵OD∵DE,∵F为弦AC中点,∵OD∵AC,∵AC∵DE.(2)作DM∵OA于M,连接CD,CO,AD.首先证明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S平行四边形ACDE=AE•DM,只要求出DM即可.∵AC∵DE,AE=AO,∵OF=DF,∵AF∵DO,∵AD=AO,∵AD=AO=OD,∵∵ADO是等边三角形,同理∵CDO 也是等边三角形,∵∵CDO=∵DOA=60°,AE=CD=AD=AO=DD=a,∵AO∵CD,又AE=CD,∵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易知DM=√32a,∵平行四边形ACDE面积=√32a2.考点:切线的性质.5.(2017·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是∵O的一条弦,E是AB的中点,过点E作EC∵OA于点C,过点B 作∵O的切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DB=DE;(2)若AB=12,BD=5,求∵O的半径.【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由切线性质及等量代换推出∵4=∵5,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出结论;(2)由已知条件得出sin∵DEF和sin∵AOE的值,利用对应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推出结论.试题解析:(1)∵DC∵OA,∵∵1+∵3=90°,∵BD为切线,∵OB∵BD,∵∵2+∵5=90°,∵OA=OB,∵∵1=∵2,∵∵3=∵4,∵∵4=∵5,在∵DEB中,∵4=∵5,∵DE=DB.(2)作DF∵AB于F,连接OE,∵DB=DE,∵EF=12BE=3,在RT∵DEF中,EF=3,DE=BD=5,EF=3 ,∵DF=√52−32=4∵sin∵DEF=DFDE = 45,∵∵AOE=∵DEF,∵在RT∵AOE中,sin∵AOE=AEAO =45,∵AE=6,∵AO=15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性质,切线定理,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等知识,结合图形正确地选择相应的知识点与方法进行解题是关键.6.(2018·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是⊙O的直径,过⊙O外一点P作⊙O的两条切线PC,PD,切点分别为C,D,连接OP,CD.(1)求证:OP⊥CD;(2)连接AD,BC,若∠DAB=50°,∠CBA=70°,OA=2,求OP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3.【解析】【分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定理得到PC=PD,OP平分∠CP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PQ⊥CD于Q,即OP⊥CD.(2)连接OC、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角的性质得到∠COD=180°−∠AOD−∠BOC=60°.进而得到∠DOQ=12∠COD=30°.在Rt△ODP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1)证明:∵PC、PD与⊙O相切于C、D.∵PC=PD,OP平分∠CPD.在等腰△PCD中,PC=PD,PQ平分∠CPD.∵PQ⊥CD于Q,即OP⊥CD.(2)解:连接OC、OD.∵OA=OD∵∠OAD=∠ODA=50°∵∠AOD=180°−∠OAD−∠ODA=80°同理:∠BOC=40°∵∠COD=180°−∠AOD−∠BOC=60°.在等腰△COD中,OC=OD.OQ⊥CD∵∠DOQ=12∠COD=30°.∵PD与⊙O相切于D.∵OD⊥DP.∵∠ODP=90°.在Rt△ODP中,∠ODP=90°,∠POD=30°∵OP=ODcos∠POD=OAcos30°=√32=43√3.【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题目比较典型,综合性比较强,难度适中.7.(2019·北京·中考真题)在平面内,给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A,B,C,如图所示.点O到点A,B,C 的距离均等于a(a为常数),到点O的距离等于a的所有点组成图形G,∠ABC的平分线交图形G于点D,连接AD,CD.(1)求证:AD=CD;(2)过点D作DE⊥BA,垂足为E,作DF⊥BC,垂足为F,延长DF交图形G于点M,连接CM.若AD=CM,求直线DE与图形G的公共点个数.【答案】依题意画出图形G为∵O,如图所示,见解析;(1)证明见解析;(2)直线DE与图形G的公共点个数为1个.【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图形G为∵O,再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得⌢=CD⌢;从而得出弦相等即可.出AD(2)先根据HL得出△CDF∵∵CMF,得出DF=MF,从而得出BC为弦DM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圆心角和圆周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得出∵ABC=∵COD,再证得DE为∵O的切线即可【详解】如图所示,依题意画出图形G为∵O,如图所示(1)证明:∵BD平分∵ABC,∵∵ABD=∵CBD,⌢=CD⌢,∵AD=CD∵AD(2)解:∵AD=CD,AD=CM,∵CD=CM.∵DF∵BC,∵∵DFC=∵CFM=90°在Rt△CDF和Rt△CMF中{CD=CMCF=CF,∵Rt△CDF∵Rt△CMF(HL),∵DF=MF,∵BC为弦DM的垂直平分线∵BC为∵O的直径,连接OD∵∵COD=2∵CBD,∵ABC=2∵CBD,∵∵ABC=∵COD,∵OD∵BE.又∵DE∵BA,∵∵DEB=90°,∵∵ODE=90°,即OD∵DE,∵DE为∵O的切线.∵直线DE与图形G的公共点个数为1个.【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圆心角和圆周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切线的判定,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2020·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BA延长线上一点,CD是∵O的切线,D为切点,OF∵AD于点E,交CD于点F.(1)求证:∵ADC=∵AOF;(2)若sinC=13,BD=8,求EF的长.【答案】(1)见解析;(2)2.【解析】【分析】(1)连接OD,根据CD是∵O的切线,可推出∵ADC+∵ODA=90°,根据OF∵AD,∵AOF+∵DAO=90°,根据OD=OA,可得∵ODA=∵DAO,即可证明;(2)设半径为r,根据在Rt∵OCD中,sinC=13,可得OD=r,OC=3r,AC=2r,由AB为∵O的直径,得出∵ADB=90°,再根据推出OF∵AD,OF∵BD,然后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OEBD =OAAB=12,求出OE,OFBD =OCBC=34,求出OF,即可求出EF.【详解】(1)证明:连接OD,∵CD是∵O的切线,∵OD∵CD,∵∵ADC+∵ODA=90°,∵OF∵AD,∵∵AOF+∵DAO=90°,∵OD=OA,∵∵ODA=∵DAO,∵∵ADC=∵AOF;(2)设半径为r,在Rt∵OCD中,sinC=13,∵OD OC =13,∵OD=r,OC=3r,∵OA=r,∵AC=OC-OA=2r,∵AB为∵O的直径,∵∵ADB=90°,又∵OF∵AD,∵OF∵BD,∵OE BD =OAAB=12,∵OE=4,∵OF BD =OCBC=34,∵OF=6,∵EF=OF−OE=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切线的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灵活运用知识点是解题关键.【模拟精练】押题必刷,巅峰冲刺,提分培优一、解答题1.(2022·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模拟预测)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H,E为BC⌢上一点,过点E作⊙O的切线,分别交DC,AB的延长线于点F,G连接AE,交CD于点P.(1)求证:EF=FP;(2)连接AD,若AD∥FG,CD=8,cosF=45,求⊙O半径.【答案】(1)见解析(2)256【解析】【分析】(1)连接OE,要使EF=FP,需要∵FEP=∵FPE,通过切线和垂直的已知条件,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FEP=∵FPE,结论可得.(2)设圆的半径为r,在Rt∵ODH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得半径r.(1)证明:连接OE,∵EF是圆的切线,∵OE∵EF.∵∵OEF=90°.∵∵OEA+∵AEF=90°.∵CD∵AB,∵∵AHC=90°.∵∵OAE+∵APH=90°.∵OA=OE,∵∵OAE=∵OEA.∵∵AEF=∵APH.∵∵APH=∵EPF,∵∵EPF=∵AEF.∵EF=PF.(2)连接OD,设圆的半径为r,∵直径AB∵CD于H,CD=8,∵CH=DH=4.∵AD∵FG,∵∵ADH=∵F.∵cos∵ADH=cos F=45∴AD=CHcos∠ADH=5∴AH=√AD2−DH2=3∵OH=OA-AH=r-3.在Rt∵ODH中,∵OH2+DH2=OD2,∵(r-3)2+42=r2.∴OE=r=25 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使用添加圆中常添加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2022·北京房山·二模)如图,已知AB是半⊙O的直径,点H在⊙O上,E是HB⌢的中点,连接AE,过点E作EC⊥AH交AH的延长线于点C.过点E作EF⊥AB于点F.(1)求证:CE是⊙O的切线;(2)若FB=2,EFAF =√22,求OF的长.【答案】(1)见解析(2)OF=1【解析】【分析】(1)连接OE,由于E为HB⌢的中点,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1=∵2,而AO=EO,则∵3=∵2,于是∵1=∵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知OE∥AC,而AC∵C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知∵OEC=90°,即OE∵CE,根据切线的判定可知CE是∵O的切线;(2)由于AB是直径,故∵AED=90°,而EF∵AB,易知∵2=∵4=∵1,那么tan∵1=tan∵2=tan∵4=EFAF =√22,在Rt∵EFB中,利用正切可求出EF,同理在Rt∵AEF中,可求出AF,得半径OB=3,进而可求出OF.(1)证明:连结OE,∵点E为HB⌢的中点,∵ ∵1=∵2,∵OE=OA,∵∵3=∵2,∵∵3=∵1,∵OE∵AC,∵AC∵CE,∵OE∵CE,∵点E在∵O上,∵CE是∵O的切线.(2)连结EB,∵AB是∵O的直径,∵∵AEB=90°,∵EF∵AB于点F,∵∵AFE=∵EFB=90°,∵∵2+∵AEF=∵4+∵AEF=90°,∵∵2=∵4=∵1,∵EF AF =√22,∵tan∠1=√22,∵tan∵4 =√22,在Rt∵EFB中,∵EFB=90°,FB=2,tan∵4 =√22,∵EF=2√2,设OE=x,则OB= x.∵FB=2,∵OF=x-2,∵在Rt∵OEF中,∵EFO=90°,∵x2=(x-2)2+(2√2)2,∵x=3,∵OF=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的定义,作出辅助线,熟练掌握圆的切线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2022·北京朝阳·二模)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的一点,OD⊥AB交AC于点E,DE=DC.(1)求证:DC是∵O的切线;(2)若OA=4,OE=2,求cos D.【答案】(1)见解析(2)35【解析】【分析】(1)连接OC.证∵OCD=90°,即可得出结论;(2)先求出OC=4.再同由勾股定理求出DC=3,OD=5,最后由余弦定义cosD=DC求解.OD(1)证明:如图,连接OC.∵OD⊥AB交AC于点E,∵∠AOD=90∘,∵∠A+∠AEO=90∘.∵∠AEO=∠DEC,∵∠A+∠DEC=90∘.∵DE=DC,∵∠DEC=∠DCE,∵OA=OC,∵∠A=∠ACO,∵∵OCD=∠ACO+∠DCE=90∘,∵DC⊥OC,∵DC是∵O的切线,(2)解:∵∠OCD=90∘,∵DC2+OC2=OD2,∵OA=4,∵OC=4.设DC=x,∵OE=2,∵x2+42=(x+2)2.解得x=3,∵DC=3,OD=5.∵在Rt∵OCD中,cosD=DCOD =35.【点睛】本师考查切线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2022·北京东城·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BAC=90°,在CB上截取CD=CA,过点D作DE⊥AB 于点E,连接AD,以点A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作⊙A.(1)求证:BC是∵A的切线;(2)若AC=5,BD=3,求DE的长.【答案】(1)见解析(2)158【解析】【分析】(1)过点A作AF⊥BC于F,根据同旁内角互补证得DE//AC,可证得∠DAC=∠ADE,利用AAS可证得△ADE≅△ADF,则可证得AF=AE,根据切线的判定即可求证结论.(2)根据角相等即可得△BDE∼△BC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1)过点A作AF⊥BC于F,如图所示,∵DE⊥AB,∴∠AED=90°,∵∠BAC=90°,∴∠AED+∠BAC=180°,∴DE//AC,∴∠DAC=∠ADE,∵CD=AC,∴∠DAC=∠ADC,∴∠ADE=∠ADC,在△ADE和△ADF中,{∠AED=∠AFD ∠ADE=∠ADFAD=AD,∴△ADE≅△ADF(AAS),∴AF=AE,且AE为⊙A的半径,∴AF是⊙A的半径,∴BC是⊙A的切线.(2)∵AC=5,∴CD=AC=5,∴BC=BD+CD=3+5=8,∵∠DEB=∠BAC=90°,∠B=∠B,∴△BDE∼△BCA,∴DEAC =BDBC,∴DE5=38,解得DE=158,∴DE的长为158.【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切线的判定及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2022·北京平谷·二模)如图,AB是∵O的直径,过B作∵O的切线,与弦AD的延长线交于点C,AD=DC,E是直径AB上一点,连接DE并延长与直线BC交于点F,连接AF.(1)求证:AD⌢=BD⌢;(2)若tan∠BAF=14,∵O的半径长为6,求EF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13【解析】【分析】(1)连接BD,根据圆周角定理、切线性质以及题中AD=DC可得∠BAD=∠ABD=∠CBD=∠C=45°,从而得出结论;(2)连接OD,由(1)知DO⊥AB,得出ΔDOE∼ΔFBE,得出DOBF =OEBE,在RtΔABF中,tan∠BAF=14,∵O的半径长为6,解得BF=3,从而63=OEBE,设BE=x,OE=2x,则BE+OE=OB=6,解得x=2,即BE=2,在RtΔEB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结论.(1)证明:连接BD,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BD=90°,即BD⊥AC,∵过B作∵O的切线,∴AB⊥BC,∵AD=DC,∴∠BAD=∠ABD=∠CBD=∠C=45°,∴BD=AD,∴AD⌢=BD⌢;(2)解:连接OD,如图所示:在等腰RtΔABD中,∠ADB=90°,∴DO⊥AB,∵∠DEO=∠BEF,∠DOE=∠FBE=90°,∴ΔDOE∼ΔFBE,∴DOBF =OEBE,在RtΔABF中,tan∠BAF=14,∵O的半径长为6,则tan∠BAF=14=BFAB=BF12,解得BF=3,∴63=OEBE,设BE=x,OE=2x,则BE+OE=x+2x=OB=6,解得x=2,在RtΔEBF中,∠EBF=90°,BE=2,BF=3,则利用勾股定理得EF=√BE2+BF2=√22+32=√13.【点睛】本题考查圆综合,涉及到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切函数求线段长、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根据题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2022·北京北京·二模)如图,AB为⊙O的直径,BD⌢=CD⌢,过点A作⊙O的切线,交DO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C∥DE;(2)若AC=2,t an E=1,求OE的长.2【答案】(1)见解析(2)5【解析】【分析】(1)根据同圆中,等弧相等性质可得∠BAD=∠CAD,再利用等边对等角及等量代换即可证得∠CAD=∠D从而证得结论.(2)连接BC,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结合(1)中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B=∠E,从而得到tanB=tan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值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答案.(1)⌢=CD⌢,证明:∵BD∵∠BAD=∠CAD,∵OA=OD,∵∠D=∠BAD,∵∠CAD=∠D,∵AC∥DE.(2)如图,连接BC,∵AB为⊙O的直径,∵∠C=90°,∵AC∥DE,∵∠BAC=∠AOE,∵AE是⊙O的切线,∵OA⊥AE,∵∠C=∠OAE=90°,∵∠B=∠E,∵tanB=tanE=12,在Rt△OAE中,tanB=12,AC=2,∵tanB=ACBC =2BC=12,解得BC=4,∴AB=√AC2+BC2=√22+C2=2√5,∵OA=√5,∵在Rt△OAE中,tanE=12,∵tanE=AOAE =√5AE=12,解得AE=2√5,∵OE=√OA2+AE2=√(√5)2+(2√5)2=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值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及锐角三角函数值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2022·北京丰台·二模)如图,AB是∵O的直径,C为BA延长线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切点为D,过点B作BE∵CD于点E,连接AD,BD.(1)求证:∠ABD=∠DBE;(2)如果CA=AB,BD=4,求BE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6.【解析】【分析】(1)如图1,连接OD,由CD切∵O于点A得OD⊥CD,从而得OD∥BE,进而得∠ODB=∠DBE,另外由∠ODB=∠ABD即可得出结论;(2)解:设OA=x,则CA=AB=2x,CO=CA+OA=3x,先证明△COD∽△CBE,得ODBE =COCB=3x4x从而有x=34BE,另外由△ABD∽△DBE得ABBD =DBBE,即可求得BE=43√6.(1)证明:如图,连接OD,∵CD切∵O于点A,∴OD⊥CD,∵BE∵CD,∴OD∥BE,∴∠ODB=∠DBE,∵OD=OB,∴∠ODB=∠ABD,∴∠ABD=∠DBE;(2)解:如图,设OA=x,则CA=AB=2x,CO=CA+OA=3x,∵OD∥BE,∴∠CDO=∠E,∠COD=∠CBE,∴△COD∽△CBE,∴ODBE =COCB=3x4x即xBE=34,∴x=34BE,∵AB是∵O的直径,∴∠ADB=90°,∵BE∵CD,∴∠E=∠ADB=90°,∵∠ABD=∠DBE,∴△ABD∽△DBE,∴ABBD =DBBE,∵BD=4,∴2×34BE4=4BE,解得BE=4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切线、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022·北京密云·二模)如图,在△ABC中,AB=BC,以BC为直径的∵O与AC交于点D,DE是∵O的切线.(1)计算∠AED的度数;(2)若tanA=12,BC=2√5,求线段DE的长.【答案】(1)90°(2)4√55【解析】【分析】(1)连接OD,BD,由直径所对圆周角等于90度得∵BDO+∵ODC=∵BDC=90°,再由切线的性质得∵BDE+∵BDO=∵ODE=90°,所以∵BDE=∵ODC,∵ADE=∵BDO,然后由OB-OC,则∵C=∵ODC,BA=BC,则∵C=∵A,所以∵A+∵ADE=90°,最后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2)由(1)知:∵AED=∵ADB=90°,则tan∵A=DEAE =BDAD=12,所以AD=2BD,AE=2DE,又因为AB=BC=2√5,在Rt△ADB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BD=2,AD=4,再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DE长.(1)解:如图,连接OD,BD,∵BC是∵O的直径,∵∵BDO+∵ODC=∵BDC=90°,∵∵BDE+∵ADE=∵BDA=90°,∵DE是∵O的切线,∵∵BDE+∵BDO=∵ODE=90°,∵∵BDE=∵ODC,∵ADE=∵BDO,∵OD=OC,∵∵C=∵ODC,∵∵C+∵ADE=∵C+∵BDO=90°,∵BA=BC,∵∵C=∵A,∵∵A+∵ADE=90°,∵∵AED=180°-(∵A+∵ADE)=90°;(2)解:由(1)知:∵AED=∵ADB=90°,∵tan∵A=DEAE =BDAD=12,∵AD=2BD,AE=2DE,∵AB=BC=2√5,∵在Rt△ADB中,由勾股定理,得AD2+BD2=AB2,∵(2BD)2+BD2=(2√5)2,∵BD=2,∵AD=4,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DE2=AD2,(2DE)2+DE2=42,∵DE=4√5.5【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勾股定理,正切的定义,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正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2022·北京大兴·二模)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O是AB上一点,以OA 为半径的⊙O经过点D.(1)求证:BC是⊙O切线;(2)若BD=5,DC=3,求AC的长.【答案】(1)见解析(2)6【解析】【分析】(1)要证BC是∵O的切线,只要连接OD,再证OD∵BC即可.(2)过点D作DE∵A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CD=DE=3,由勾股定理得到BE的长,再通过证明△BDE∵∵BA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的长.(1)连接OD;∵AD是∵BAC的平分线,∵∵1=∵3.∵OA=OD,∵∵1=∵2.∵∵2=∵3.∵OD∵AC.∵∵ODB=∵ACB=90°.∵OD∵BC.∵OD是∵O的半径,∵BC是∵O切线.(2)过点D作DE∵AB,∵AD是∵BAC的平分线,∵CD=DE=3.在Rt△BDE中,∵BED=90°,由勾股定理得:BE=√BD2−DE2=√52−32=4,∵∵BED=∵ACB=90°,∵B=∵B,∵∵BDE∵∵BAC.∵BE BC =DEAC.∵4 8=3AC.∵AC=6.【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既考查了切线的判定,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同时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得到BE的长,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0.(2022·北京西城·二模)如图,AB是⊙O的直径,CB,CD分别与⊙O相切于点B,D,连接OC,点E 在AB的延长线上,延长AD,EC交于点F.(1)求证:FA∥CO;(2)若FA=FE,CD=4,BE=2,求F A的长.【答案】(1)见解析(2)3√5【解析】【分析】(1)连接OD,证明△CDO∵△CBO(SSS),得∵COD=∵COB,即∵BOD=2∵COB,又因为OD=OA,得∵OAD=∵ODA,所以∵BOD=∵OAD+∵ODA=2∵OAD,即可证得∵COB=∵OAD,即可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出结论;(2)由F A=FE,得∵F AE=∵FEA,又由(1)知:∵COB=∵OAD,所以∵COE=∵CEO,则CO=CE,又由切线的性质得OB∵CB,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得OB=BE=2,从而求出AE=6,OE=4,再由切线性质得CB=CD=4,然后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得CF=√CB2+BE2=√42+22=2√5,最后证△EOC∵△EAF,得OEAE =CEFE,即46=2√5FE,可求得FE=3√5,即可由F A=FE得出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OD,∵CB,CD分别与⊙O相切于点B,D,∵CD=CB,∵OD=OB,OC=OC,∵∵CDO∵△CBO(SSS),∵∵COD=∵COB,即∵BOD=2∵COB,∵OD=OA,∵∵OAD=∵ODA,∵∵BOD=∵OAD+∵ODA=2∵OAD,∵2∵COB=2∵OAD,即∵COB=∵OAD,∵F A∥OC;(2)解:∵F A=FE,∵∵F AE=∵FEA,由(1)知:∵COB=∵OAD,∵∵COE=∵CEO,∵CO=CE,∵CB是∵O的切线,∵OB∵CB,∵OB=BE=2,∵OA=OB=2,∵AE=6,OE=4,∵CB、CD是∵O的切线,∵CB=CD=4,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得CE=√CB2+BE2=√42+22=2√5,∵F A∥OC,∵∵EOC∵∵EAF,∵OE AE =CEFE,即46=2√5FE,∵FE=3√5,∵F A=FE=3√5.【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1.(2022·北京顺义·二模)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CD=∠A,点E为AC的中点,连接OE并延长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CD=4,tanA=12,求CF的长.【答案】(1)见解析(2)6【解析】【分析】(1)根据AB是⊙O的直径,可得∠ACB=90°,由OA=OC得∠A=∠ACO,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可得∠BCD+∠OCB=90°,即可得证;(2)证明△DCB∽△DAC,得出CDAD =DBDC=CBAC,根据tanA=12,可得CBAC=12,从而求得DB的长,进而求得OD的长,由点E为AC的中点,根据垂径定理以及∠ACB=90°,证明OF∥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求解.(1)证明:如图,连接OC,∵OA=OC,∴∠A=∠ACO,∵∠BCD=∠A,∴∠BCD=∠ACO∵AB是⊙O的直径,∴∠ACB=90°,∴∠ACO+∠OCB=90°,∴∠BCD+∠OCB=90°,即∠OCD=90°,∵OC是半径,∴CD是⊙O的切线;(2)∵∠BCD=∠A,∠D=∠D,∴△DCB∽△DAC,∴CDAD =DBDC=CBAC,∵tanA=12,可得CBAC=12,∴4AD =DB4=12,∴AD=8,DB=2,∴OB=12AB=12(AD−BD)=3,∵点E为AC的中点,∴OF⊥AC,又∵∠ACB=90°,∴OF∥BC,∴DCCF =BDOB,即4CF=23,∴CF=6.【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垂径定理的推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正切,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2022·北京房山·二模)如图,在△ABC中,∠C=90°,∠ABC的平分线BE交AC于点E,过点E作直线BE 的垂线于交AB于点F,⊙O是△BEF的外接圆.(1)求证:AC是⊙O的切线;(2)过点E作EH⊥AB于点H,若CD=2,求HF的长度.【答案】(1)见详解(2)2【解析】【分析】(1)连接OE,先证明BF是圆的直径,OE是圆的半径,再证明OE∥BC在,则有∵OEA=∵C=90°,结论得证;(2)连接ED,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EH=EC,再证∵EHF∵∵ECD,则HF可求.(1)连接OE,如图,∵EF∵BE,∵∵BEF=90°,∵∵O是∵BEF的外接圆,∵BF是∵O的直径,OE是∵O的半径,∵∵OEB=∵OBE,∵BE是∵ABC的角平分线,∵∵OBE=∵CBE,∵∵OEB=∵CBE,∵OE∥BC,∵∵OEA=∵C=90°,即OE∵AC,∵OE是半径,∵AC是∵O的切线;(2)连接ED,如图,∵BE平分∵ABC,且EH∵BA,EC∵BC,∵EH=EC,∵四边形BDEF是∵O的内接四边形,∵∵EFH=∵EDC,∵∵EHF=∵C=90°,∵∵EHF∵∵ECD,∵HF=CD=2,即HF的值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所需辅助线.13.(2022·北京昌平·二模)如图,在△ABC中,∠C=90°,BC,AC与⊙O交于点F,D,BE为⊙O直径,点E在AB上,连接BD,DE,∠ADE=∠DBE.(1)求证:AC是⊙O的切线;(2)若sinA=35,⊙O的半径为3,求BC的长.【答案】(1)过程见详解(2)245【解析】【分析】(1)连接OD,OD=OB=OE,即有∵OBD=∵ODB,∵ODE=∵OED,再根据BE是直径,得到∵BDE=90°=∵DBE+∵DEB=∵ODB+∵ODE,即有∵DBE+∵ODE=90°,再根据∵ADE=∵DBE,有∵ADE+∵ODE=90°,即有OD∵AC,则结论得证;(2)先证OD∥BC,则有BCOD =ABOA,利用sinA=ODOA=35可求出OA,即可求出BC的值.(1)连接OD,如图,∵OD=OB=OE,∵∵OBD=∵ODB,∵ODE=∵OED,∵BE是直径,∵∵BDE=90°=∵DBE+∵DEB=∵ODB+∵ODE,∵∵DBE+∵ODE=90°,∵∵ADE=∵DBE,∵∵ADE+∵ODE=90°,∵OD∵AC,∵OD为半径,∵AC是∵O的切线;(2)根据(1)的结论,有OD∵AC,∵∵C=90°,∵BC∵AC,∵OD∥BC,∵BC OD =ABOA,∵在Rt△ADO中,sinA=ODOA =35,又∵OD=OB=3,∵OA=5,∵AB=OA+OB=8,∵BC OD =ABOA,∵BC=ABOA ×OD=85×3=245.即BC为245.【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直径作对圆周角为90°、平行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证明切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22·北京海淀·二模)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弦,CD∵AB于点E,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F,连接AF交CD于点G,CG =AG,连接AC.(1)求证:AC∵DF;(2)若AB = 12,求AC和GD的长.【答案】(1)见解析(2)AC =6,DG=4√3【解析】【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F,由GA=GC推出∵CAF=∵C,得到∵CAF=∵F,即可得到结论AC∵DF.∠2,进而证得△AOD是等边三角形,(2)连接AD,利用AC∵DF推出∵C=∵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12AB=6.利用垂径定理求出AC=AD=6,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G.得到AD=AO=12(1)证明:∵ C,F都在∵O上,∵ ∵C=∵F.∵ GA=GC,∵ ∵CAF=∵C.∵ ∵CAF=∵F.∵ AC∵DF.(2)解:连接AD.∵ AC∵DF,∵ ∵C=∵1,⌢=AD⌢,∵AD∠2.∵∠C=12∠2.∵∵∠1=12∵ AB∵CD于E,∵ ∵BED=90°.∵∠1+∠2=90°.∵∵由∵,∵得∵1=30°,∵2=60°.∵ OA=OD,∵ ∵AOD是等边三角形.AB=6.∵AD=AO=12∵直径AB∵CD于E,∵AC⌢=AD⌢.∵ AC=AD=6.∵ ∵AOD是等边三角形,∵ ∵ADO=60°,∵1=30°.∵ ∵3=∵AOD-∵1=30°∵ DF是∵O的直径,∵ ∵F AD=90°.=4√3.∵ 在Rt∵GAD中,DG=ADcos∠3【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记圆周角定理及垂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5.(2022·北京市十一学校模拟预测)如图,AB 是⊙O 的弦,C 为⊙O 上一点,过点C 作AB 的垂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连接BO 并延长,与⊙O 交于点E ,连接EC ,CD 是⊙O 的切线.(1)求证:∠ABE =2∠E ;(2)若tanE =13,AB =8,求BD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1【解析】【分析】(1)连接OC ,根据切线的性质易得AD ∥CO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E =∠BOC ,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CE =∠OEC ,由三角形外角性质易得∠BOC =∠OCE +∠OEC =2∠BCE 即可求解;(2)连接BC 和AC ,CO ,根据BE 是⊙O 的直径和切线的性质易得∠BCD =∠E ,由圆周角定理得到∠A =∠E ,结合tanE =13得到BD CD =DC AD =13,进而可得CD =3BD ,将AB =8,AD =AB +BD =8+BD 代入即可求解.(1)证明:连接OC ,如下图.∵CD 是⊙O 的切线,过点C 作AB 的垂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CDA =∠DCO =90°,∵AD ∥CO ,∵∠ABE =∠BOC .∵OC =OE ,∵∠OCE =∠OEC ,∵∠BOC =∠OCE +∠OEC =2∠BCE,∵∠ABE=2∠E;(2)解:连接BC和AC,CO,如下图.∵BE是⊙O的直径,∵∠BCE=90°,∵∠OCE+∠OCB=90°.∵CD是⊙O的切线,∵∠OCB+∠BCD=90°,∵∠BCD=∠OCE,∵∠BCD=∠E,∵∠A=∠E,tanE=13,∵BDCD=DC AD =13,∵CD=3BD.∵AB=8,AD=AB+BD=8+BD,∵3BD8+BD=13,∵BD=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作出辅助线是解答关键.16.(2022·北京东城·一模)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过点B作⊙O的切线交OD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BOF;(2)若AB=4,DF=1,求AE的长.【答案】(1)见解析(2)AE=83【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等边对等角可证得∠C=∠ODB,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证得结论;(2)首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及切线的性质,可证得∠AEB=∠OBF,即可证得△ABE∽△OFB,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1)证明:∵AB=AC∴∠C=∠ABC∵OB=OD∴∠ODB=∠OBD∴∠C=∠ODB∴AC∥OD∴∠A=∠BOF(2)解:如图:连接BE∵AB是⊙O的直径,AB=4AB=2∴∠AEB=90°,OB=OD=12∵BF是⊙O的切线∴∠OBF=90°。
2018年北京市数学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精析版)
2018年北京中考试题解析版
数 学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1. (2018北京,1,4分)-9的相反数是 ( ) A. 19- B. 19
C. 9-
D. 9 【答案】D
2. (2018北京,2,4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于2018年6月1日闭幕,本届京交会
期间签订的项目成交金额达60 110 000 000美元.将60 11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
A 96.01110⨯. B. 960.1110⨯ C. 106.01110⨯ D.11
0.601110⨯
【答案】C
3. (2018北京,3,4分)正十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 )
A. 18°
B.36°
C. 45°
D. 60°
【答案】B
4. (2018北京,4,4分)右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圆柱
D.三棱柱
【答案】D
5. (2018北京,5,4分)班主任王老师将6份奖品分别放在6个完全相同的不透明礼盒中,准备将它们奖给小英
等6位获“爱集体标兵”称号的同学.这些奖品中3份是学习文具,2份是科普读物,1份是科技馆通票.小英同学从中随机取一份奖品,恰好取到科普读物的概率是( ) A. 16 B. 13 C. 12 D. 23
【答案】B
6. (2018北京,6,4分)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射线OM 平分∠AOC ,若∠BOD=76°,则∠BOM 等于( )。
尺规作图(解析版)2018年数学全国中考真题-2
2018年数学全国中考真题尺规作图(试题二)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8浙江嘉兴,8,3)用尺规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ABCD,下列作法中错误的是()【答案】C 【解析】根据尺规作图以及菱形的判定方法.二、填空题△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1.(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14,2分).如图,在ABCBC=,则DE=cm.别交AB、AC于点D、E,连接DE.若10cm【答案】5【解析】∵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5cm.故答案为:5.【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中位线2.(2018吉林省,11, 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0),B(0,3),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C,则点C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1,0)【解析】由题意知,OA=4,OB=3,∴AC=AB=5,则OC=1.则点C坐标为(-1,0)【知识点】尺规作图,实数与数轴的一一对应关系3.(2018山西省,14题,3分)如图,直线MN∥PQ.直线AB分别与MN,PQ相交于点A,B.小宇同学利用尺规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交AB于点D;②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NAB 内交于点E;③作射线AE 交PQ 于点F.若AB=2.∠ABP =60°则线段AF 的长为 .【答案】2√3【解析】解:过点A 作AG ⊥PQ 交PQ 与点G由作图可知,AF 平分∠NAB∵ MN ∥PQ ;AF 平分∠NAB ;∠ABP =60°∴ ∠AFG =30°在Rt △ABG 中,∠ABP =60°,AB=2;∴ AG =√3在Rt △AFG 中,∠AFG =30°,AG =√3;∴ AF =2√3【知识点】角平分线、特殊角三角函数4. (2018内蒙古通辽,16,3分)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以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②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 D .若AB =BD ,AB =6,∠C =30°,则△ACD 的面积为 .【答案】93【解析】依题意MN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C =∠DAC =30°,所以∠ADB =∠C +∠DAC =60°,又AB =BD ,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BAD =60°,所以∠BAC =∠DAC +∠BAD =90°,因为AB =6,所以AC =63,所以△ABC 的面积为12×6×63=183.又BD =AD =DC ,所以S △ACD =12S △ABC =93,故应填:93.5. (2018辽宁省抚顺市,题号16,分值3)如图,ABCD 中,AB=7,BC=3,连接AC ,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PP【答案】10【解析】由题可知,直线MN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AE=EC.∵在ABCD 中DE+EC=CD=AB=7,AD=BC=3,∴△AED 的周长为AD+DE+AE=BC+DE+EC=BC+CD=10.【知识点】用尺规作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解答题1. (2018广东省,题号,分值) 如图,BD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75CBD ,(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AB 的垂直平分线EF ,垂足为E ,交AD 于F ;(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条件下,连接BF ,求DBF ∠的度数.【思路分析】(1)根据尺规作图步骤作垂直平分线,保留痕迹即可;(2)先利用菱形性质求得∠DBA 的度数,再利用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得∠ABF 的度数,进而求得∠DBF 的度数.【解题过程】(1)如图直线MN 为所求(2)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AB ,AD ∥AB ,∵∠DBC =75°,∴∠ADB =75°,CA∴∠ABD =75°∴∠A =30°∵EF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A =∠FBE =30°,∴∠DBE =45°【知识点】菱形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尺规作图2. (2018甘肃省兰州市,20,6分)如图,在Rt △ABC 中.(1)利用尺度作图,在BC 边上求作一点P ,使得点P 到AB 的距离(PD 的长)等于PC 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作出(1)中的线段PD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思路分析】PC ⊥AC ,要使P 到AB 的距离(PD 的长)等于PC 的长,即求∠A 的角平分线与BC 的交点.【解题过程】(1)作∠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P ;(2)过点P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中为D 。【知识点】尺规作图19题答案图2FE C DA BMN C A B第20题图3. (2018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市,18,5分)图①、图②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菱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O ,M ,N ,A ,B 均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画图.(1)在图①中,画出∠MON 的平分线OP ;(2)在图②中,画一个Rt △ABC ,使点C 在格点上.【思路分析】(1)在只能用直尺画角平分线的情况下,就设法将∠MON 放置在能画出角平分线的图形中,如菱形.(2)原图是由全等的小菱形组成的,∴要想找到直角就要从菱形的对角线方面入手考虑.设法找让三角形中的一个顶点处在两个菱形的对角线交点位置,并且在格点上.【解题过程】解:(1)如图①,将∠MON 放在菱形AOBC 中,连接对角线OC ,并取格点P ,OP 即为所求. 2分 如图②所示,△ABC 或△ABC 1均可.4. (湖北省咸宁市,18,7)已知:AOB ∠.求作:,'''B O A ∠使'''AO B AOB ∠=∠ 作法:(1)如图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2)如图2,画一条射线''A O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A O 于点'C ;(3)以点'C 为圆心,D C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 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 ;(4)过点 'D 画射线'OB ,则 '''AO B AOB ∠=∠. 根据以上作图步骤,请你证明AOB B O A ∠=∠'''.(第18题图) 图①图② BAO N M第18题答图 P A 图① ON MB C C 1 C图②B A【思路分析】由画一条射线''A O ,以点'O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A O 于点'C 可得OC =O′C′,由以点'C 为圆心,D C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 2 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 可得OD =O′D′,CD =C′D′,从而'''.COD C O D ∆≅∆【解题过程】证明:由作图步骤可知,在COD ∆和'''D O C ∆中,''''''OC O C OD O D CD C D ⎧=⎪=⎨⎪=⎩,'''().COD C O D SSS ∴∆≅∆COD D O C ∠=∠∴'''.即AOB B O 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尺规作图5. (2018广西贵港,20,5分)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α和线段a ,求作:△ABC ,使∠A =∠α,∠C =90°,AB =a .【思路分析】先作∠A 等于已知角∠α,再在角的一边上截取线段AB =a ,再过B 点作角的另一边的垂线,垂足为C ,则△ABC 即为所求.【解答过程】所作图形如下a A6.(2018江苏常州,27,10)(本小题满分10分)(1)如图1,已知EK垂直平分BC,垂足为D,AB与EK相交于点F,连接CF.求证:∠AFE=∠CFD;(2)如图2,在Rt△GMN中,∠M=90°,P为MN的中点.①用直尺和圆规在GN边上求作点Q,使得∠GQM=∠PQN(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②在①的条件下,如果∠G=60°,那么Q是GN的中点吗?为什么?【解答过程】(1)∵EK垂直平分BC,点F在EK上,∴FC=FB,且∠CFD=∠BFD ∵∠AFE=∠BFD,∴∠AFE=∠CFD(2)如图所示,点Q为所求作的点.(3)Q是GN的中点。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试卷概述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总分为150分,分为选择、填空、解答三个部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共计65分,解答题共计85分。
试卷难度适中,覆盖了中学数学的各个知识点,考查重点突出,难度适中,题型形式多样。
二、选择题分析选择题共计15道,每道2分,共计30分。
选择题难度适中,覆盖了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其中有几道题需要细心审题,避免失分。
如下是部分选择题:1.若$a>b>0$,则$\frac{a+b}{a-b}$的值为()A.$-\frac{a+b}{b-a}$B.$\frac{a+b}{b-a}$C.$-\frac{a-b}{b-a}$D.$\frac{a-b}{b-a}$2.有一只蚂蚁位于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若此蚂蚁只能在正方形边界上爬行,并且每次只能向左或向下,那么它到对角线对面的点至少需要爬行多少条边长?A.1B.2C.3D.43.一根梯子,顶端靠在13米高的树上,底端离树8米,求梯子长。
A.15B.16C.17D.24四、解答题分析解答题共计10道,每道8分,共计80分。
解答题部分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基础题型占多数,部分题目需要思维拓展,需要学生多加思考。
如下是部分解答题:1.已知$\frac{1}{\sqrt{u_1}}+\frac{1}{\sqrt{u_2}}=\frac{3}{2}$,求$\frac{1}{2u_1}+\frac{1}{u_2}$的值。
2.如图,在$\triangle ABC$中,点$E$和$F$分别是$\overline{AC}$和$\overline{AB}$的中点,$\overline{BE}$交$\overline{CF}$于点$G$。
如果$AG=4$,$GB=6$,$CG=8$,那么$\overline{BC}$的长为多少?总体来看,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难度适中,考查范围覆盖了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点,不易出偏题,对于实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拿到不错的成绩。
实数的有关计算问题(真题10道+模拟30道)-中考数学重难题型押题培优导练案【解析版】
实数的有关计算问题(北京真题10道+模拟30道)【方法归纳】题型概述,方法小结,有的放矢1.实数的运算(1)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2)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实数运算的“三个关键”(1).运算法则:乘方和开方运算、幂的运算、指数(特别是负整数指数,0指数)运算、根式运算、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绝对值的化简等.(2).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3).运算律的使用:使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典例剖析】典例精讲,方法提炼,精准提分【例1】(2021·北京·中考真题)计算:2sin60°+√12+|−5|−(π+√2)0.【答案】3√3+4【解析】【分析】根据特殊三角函数值、零次幂及二次根式的运算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2√3+5−1=3√3+4.解:原式=2×√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特殊三角函数值、零次幂及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特殊三角函数值、零次幂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例2】(2022·北京·中考真题)计算:(π−1)0+4sin45∘−√8+|−3|.【答案】4【解析】【分析】根据零次幂、特殊角的正弦值、二次根式和去绝对值即可求解.【详解】解:(π−1)0+4sin45∘−√8+|−3|.=1+4×√22−2√2+3=4.【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掌握零次幂、特殊角的正弦值、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去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真题再现】必刷真题,关注素养,把握核心1.(2013·北京·中考真题)计算:.【答案】5【解析】【分析】针对零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详解】解:原式=1+√2−2×√22+4=5.2.(2014·北京·中考真题)计算:(6−π)0+(−15)−1−3tan30°+|−√3|.【答案】-4【解析】【详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按顺序计算即可试题解析:原式=1+(−5)−√3+√3=-4考点:1、零指数幂;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绝对值;4、负指数幂3.(2015·北京·中考真题)计算:(12)−2−(π−√7)0+|√3−2|+4sin60°.【答案】5+√3【解析】【分析】先根据一个数的负指数幂等于正指数幂的倒数,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为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sin60°=√32,求出各项的值即可. 【详解】解:原式=4−1+2−√3+4×√32=5−√3+2√3 =5+√3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特殊角三角函数值.4.(2016·北京·中考真题)计算:(3−π)0+4sin45∘−√8+|1−√3|. 【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首先计算乘方、开方和乘法,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1+4×√22−2√2+√3−1=√3. 5.(2017·北京·中考真题)计算:4cos30°+(1−√2)°−√12+|−2|.【答案】3.【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利用特殊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绝对值计算即可.试题解析:原式=4×√32 +1-2√3+2=2√3+1-2√3+2=3 . 6.(2018·北京·中考真题)计算:4sin45°+(π−2)0−√18+|−1|.【答案】2−√2【解析】【分析】按照实数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即可.【详解】原式=4×√22+1−3√2+1=2−√2.【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零次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二次根式,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7.(2019·北京·中考真题)计算:|−√3|−(4−π)0−2sin60∘+(14)−1.【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详解】原式=√3−1+2×√32+4=√3−1−√3+4=3【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指数幂,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2020·北京·中考真题)计算:(13)−1+√18+|−2|−6sin45°【答案】5【解析】【分析】分别计算负整数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绝对值,锐角三角函数,再合并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原式=3+3√2+2−6×√22=3+3√2+2−3√2=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负整数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绝对值,锐角三角函数,以及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掌握以上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模拟精练】押题必刷,巅峰冲刺,提分培优1.(2022·北京房山·二模)计算:tan60°+(3−π)0+|1−√3|+√27.【答案】5√3【解析】【分析】分别计算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化简绝对值和二次根式,再进行加减即可.【详解】解:原式=√3+1+√3−1+3√3=5√3.【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零指数幂以及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化简,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022·北京朝阳·二模)计算√18+2sin45∘−(12)−1+|√2−2|.【答案】3√2【解析】【分析】分别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45°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及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最后再由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合并即可.【详解】解:原式=3√2+2×√22−2+2−√2 =3√2.故答案为:3√2.【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45°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定义及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022·北京平谷·二模)计算:√83+(13)−1−2cos30°+|1−√3|.【答案】4【解析】【分析】先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化简,再合并,即可求解.【详解】 解:√83+(13)−1−2cos30°+|1−√3|=2+3−2×√32+√3−1=2+3−√3+√3−1 =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是解题的关键.4.(2022·北京北京·二模)计算:(12)−1−4cos30∘+√12+|−2|.【答案】4【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方和化简二次根式,并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去值符号,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详解】解:原式=2−4×√32+2√3+2 =2-2√3+2√3+2=4.【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负整指数幂的运算,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5.(2022·北京丰台·二模)计算:|−3|−2sin45∘+√8+(π+√3)0【答案】4+√2【解析】【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第三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四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原式 = 3−2×√22+2√2+1 =3−√2+2√2+1=4+√2.【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6.(2022·北京西城·二模)计算:|−√2|+2cos45°−√8+(13)−2. 【答案】9【解析】【分析】先去绝对符号,把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代入,化简二次根式并计算乘方,再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即可.【详解】解:原式=√2+2×√22-2√2+9 =√2+√2-2√2+9=9.【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化简、负整指数幂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7.(2022·北京顺义·二模)计算:√18−4cos45°+|−2|−(1−√2)0. 【答案】√2+1【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绝对值,求零次幂,进行实数的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3√2−4×√22+2−1 =3√2−2√2+2−1 =√2+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绝对值,求零次幂是解题的关键.8.(2022·北京市十一学校二模)计算:√3tan30°+|√2−2|−√83+(π−3)0【答案】2−√2【解析】【分析】先根据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立方根,零指数幂化简,再合并,即可求解.【详解】 解:√3tan30°+|√2−2|−√83+(π−3)0 =√3×√33+2−√2−2+1=1+2−√2−2+1=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立方根,零指数幂,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9.(2022·北京大兴·一模)计算:2sin30°+√8+|−5|−(−12)−1. 【答案】8+2√2【解析】【分析】先计算锐角三角函数、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和负整数指数幂,再利用实数的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12+2√2+5−(−2)=1+2√2+5+2=8+2√2.【点睛】本题考查特殊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等内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0.(2022·北京东城·二模)计算:(−1)2022+√83−(13)−1+√2sin45°.【答案】1【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方和开方运算,并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1+2-3+√2×√22=1+2-3+1=1【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负整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11.(2022·北京丰台·一模)计算:(12)﹣1﹣2cos30°+|﹣√12|﹣(3.14﹣π)0. 【答案】√3+1【解析】【分析】分别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零指数幂计算出各数,再根据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详解】解:(12)﹣1﹣2cos30°+|﹣√12|﹣(3.14﹣π)0=2﹣2×√32+2√3﹣1 =2﹣√3+2√3﹣1 =√3+1【点睛】此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零指数幂,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2022·北京一七一中一模)计算:3tan30°+(13)−1+20220+|√3−2|.【答案】6【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绝对值的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3tan30°+(13)−1+20220+|√3−2|=3×√33+3+1+2−√3 =√3+3+1+2−√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绝对值,实数的混合计算,熟知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3.(2022·北京平谷·一模)计算:√12+(15)−1−3tan30°−|−2|.【答案】3+√3【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 解:√12+(15)−1−3tan30°−|−2|=2√3+5−3×√33−2 =2√3+5−√3−2=3+√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实数的运算,熟知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4.(2022·北京·东直门中学模拟预测)计算:2cos30°+√12−|−√3|−(π+√2)°.【答案】2√3−1【解析】【分析】根据0指数幂运算法则、绝对值的性质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32+2√3−√3−1=√3+2√3−√3−1=2√3−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0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绝对值的性质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2022·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分校一模)计算:2sin45°+|√2−3|−(π−2022)0+(13)−2.【答案】11【解析】【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第二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2sin45°+|√2−3|−(π−2022)0+(13)−2=2×√22+3−√2−1+32=√2+3−√2−1+9=11.【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6.(2022·北京朝阳·一模)计算:2cos30°+|−√3|−(π−√3)0−√12.【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计算,把各个部分的值求出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32+√3−1−2√3 =√3+√3−1−2√3=-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准确记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绝对值化简、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17.(2022·北京顺义·一模)计算:2tan60°−√27+(12)−2+|1−√3|.【答案】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3−3√3+4+√3−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202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一模)计算:4cos45°+(√3−1)0−√8+2−1. 【答案】32【解析】【分析】先分别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化简、负指数幂计算,然后根据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原式=4×√22+1−2√2+12 =2√2+32−2√2 =32. 【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化简、负指数幂,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和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19.(2022·北京·模拟预测)计算:cos 230°+|1﹣√2|﹣2sin45°+(π﹣3.14)0 【答案】34【解析】【分析】根据cos30°=√32,|1−√2|=√2−1,sin45°=√22,(π−3.14)0=1,再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32)2+√2−1−2×√22+1 =34+√2−√2 =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零指数次幂,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022·北京市师达中学模拟预测)计算:(15)−1−(π−2022)0+|√3−1|−3tan30°【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据负指数幂、零指数幂、绝对值的意义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计算,然后再根据实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原式=5−1+√3−1−3×√33=3+√3−√3=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负指数幂、零指数幂、绝对值的意义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和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21.(2022·北京朝阳·模拟预测)计算:(﹣1)2020﹣√9﹣(3﹣π)0+|3﹣√3|+(tan30°)﹣1.【答案】0【解析】【分析】计算乘方、算术平方根、零指数幂、去绝对值符号、代入三角函数值并计算负整数指数幂,再计算加减可得;【详解】解:原式=1﹣3﹣1+3﹣√3+(√33)-1=1﹣3﹣1+3﹣√3+√3=0.【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22.(2022·北京·一模)计算√2cos45°+(1−π)0+√14+|1−√2|.【答案】32+√2【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绝对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22+1+12+(√2−1)=1+1+12+√2−1=32+√2【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23.(2022·北京·北理工附中模拟预测)计算:−√274−(1−π)0+2tan 30°−|√32−(√32)−1| 【答案】−√3−1【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化简绝对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274−(1−π)0+2tan 30°−|√32−(√32)−1| =−3√32−1+2×√33−|√32−2√33| =−3√32+2√33−(2√33−√32)−1 =−√3−1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化简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24.(2022·北京师大附中模拟预测)计算:√8+(−12)−1−4cos45°+|−2|【答案】0【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计算各项,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2√2−2−4×√22+2 =0.【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25.(2022·北京四中模拟预测)计算:(13)−1−√12+3tan30°+|√3−2|.【答案】5−2√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3−2√3+3×√33+2−√3 =5−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的关键.26.(2021·北京平谷·二模)计算:|−√2|−2cos45°+(π−1)0+(12)−1【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以及负整指数幂进行运算即可【详解】解:|−√2|−2cos45°+(π−1)0+(12)−1 =√2−2×√22+1+2 =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到绝对值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以及负整指数幂,熟练掌握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7.(2021·北京朝阳·二模)计算:√12+(√5−2)0−(13)−1+tan60°. 【答案】3√3−2【解析】【分析】直接根据无理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3+1−3+√3=3√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掌握无理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关键.28.(2021·北京顺义·二模)计算:(2−π)0+3−1+|√2|−2sin45°.【答案】43【解析】【分析】根据混合运算公式运算即可【详解】解:原式=1+13+√2−2×√22=4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混合运算内容,注意运算中的易错点,避免犯错,属于常考题.29.(2021·北京房山·二模)计算:(13)−1−2sin60°+|−√3|−(π−2021)0【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的化简,零指数幂定义依次化简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13)−1−2sin60°+|−√3|−(π−2021)0=3−√3+√3−1=2.【点睛】此题考查实数的计算,正确掌握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的化简,零指数幂定义依次化简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30.(2021·北京海淀·二模)计算:(12)−1+√8+|√3−1|−2sin60°.【答案】1+2√2【解析】【分析】原式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原式=2+2√2+√3−1−2×√32=1+2√2.【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A。
B。
C。
D。
2.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
|a|>4B。
c-b>C。
ac>D。
a+c>3.方程组的解为3x-8y=14x=-1y=2A。
B。
x=1y=-2C。
x=-2y=1D。
x=2y=-1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
已知每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7140m^2,则FAST的反射面积总面积约为A。
7.14×10^3m^2B。
7.14×10^4m^2C。
2.5×10^5m^2D。
2.5×10^6m^25.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
360°B。
540°C。
720°D。
900°6.如果a-b=23,那么代数式的值为A。
3B。
23C。
33D。
437.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
运动员起跳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运动员起跳后的竖直高度y(单位:m)与水平距离x(单位:m)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ax^2+bx+c(a≠0)。
下图记录了某运动员起跳后的x与y 的三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运动员起跳后飞行到最高点时,水平距离为A。
10mB。
15mC。
20mD。
22.5m8.下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
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6,-3)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6);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2,-6)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12);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11);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5),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7.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16.5)。
2018年北京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2018年北京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在下列选项中,与Ⅰ阶线性方程y=2x-5的通解为y=kx-3相对应的k 是()。
A. -2B. -1C. 0D. 1答案: D2. 如图,三边长为5cm, 12cm, 13cm的三角形ABC,$ \angle ACB = 90^{\circ}$, BD垂直AC于点D,连接BD,AD。
若AD的长为a,则a的值是()。
A. 10cmB. 15cmC. 20cmD. 25cm答案: A二、填空题3. 形如$ -\frac {1}{3} x ^2+6x $的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其中x 的系数是1。
答案:(9, 6)4. 记正整数n的平方根为k,若$|n-2025|\geq50$,则k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k\leq45$或$k\geq55$三、解答题5. $\triangle ABC$中,$AB=5cm$,$BC=12cm$,$AC=13cm$,$ \angle BAC = 90^{\circ}$。
用勾股定理求$\triangle ABC$中所有角的正余弦值。
答案:$\sin{B}=\frac{12}{13}$,$\cos{B}=\frac{5}{13}$$\sin{A}=\frac{5}{13}$,$\cos{A}=\frac{12}{13}$$\sin{C}=1$,$\cos{C}=0$四、应用型题目6. 小明去商场购物,他手持一张200元的人民币,购物清单上有下列物品:牙膏:5元/支,需要4支洗发水:28元/瓶,需要1瓶纸巾:5元/包,需要2包如果小明要进行以上购物,请问他是否能买到所有的物品?如果不能,请说明缺少现金的数额。
答案:不能购买所有物品,缺少7元。
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2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0B.x=2C.x≠0D.x≠22.(2分)如图,在△ABC中,过点B作PB⊥BC于B,交AC于P,过点C作CQ⊥AB,交AB延长线于Q,则△ABC的高是()A.线段PB B.线段BC C.线段CQ D.线段AQ3.(2分)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AE与AB的夹角为48°,若CF与EF的长度相等,则∠C的度数为()A.48°B.40°C.30°D.24°4.(2分)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锥B.四棱锥C.圆柱D.四棱柱5.(2分)如图是根据我市某天七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则这七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30,28B.26,26C.31,30D.26,226.(2分)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A.0.7米B.1.5米C.2.2米D.2.4米7.(2分)某班为奖励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奖品共20件.其中甲种奖品每件40元,乙种奖品每件30元.如果购买甲、乙两种奖品共花费了650元,求甲、乙两种奖品各购买了多少件.设购买甲种奖品x件,乙种奖品y件.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B.C.D.8.(2分)一列动车从A地开往B地,一列普通列车从B地开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如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两地相距1000千米B.两车出发后3小时相遇C.动车的速度为D.普通列车行驶t小时后,动车到达终点B地,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千米到达A地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2分)估计无理数在连续整数与之间.10.(2分)若代数式x2﹣6x+b可化为(x+a)2﹣5,则a+b的值为.11.(2分)某校广播台要招聘一批小主持人,对A、B两名小主持人进行了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外语水平和应变能力进行了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表所示:如果只招一名主持人,该选用;依据是.(答案不唯一,理由支撑选项即可)12.(2分)某校体育室里有球类数量如下表,如果随机拿出一个球(每一个球被拿出来的可能性是一样的),那么拿出一个球是足球的可能性是.13.(2分)某花店有单位为10元、18元、25元三种价格的花卉,如图是该花店某月三种花卉销售量情况的扇形统计图,根据该统计图可算得该花店销售花卉的平均单价为元.14.(2分)如图,AB为圆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点E,连接OC,若OC=5,CD =8,则AE=.15.(2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可以看作是线段AB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旋转、轴对称)得到的,写出一种由线段AB得到线段A′B′的过程16.(2分)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小亮的作法如下:老师说:“小亮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亮的作图依据是.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第19题4分;第20-23题,每小题5分;第24、25题,每小题5分;第26、27题,每小题5分;第28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5分)解不等式组:18.(5分)如图,四边形ABCD,AD∥BC,DC⊥BC于C点,AE⊥BD于E,且DB=DA.求证:AE=CD.19.(4分)已知x2﹣2x﹣1=2.求代数式(x﹣1)2+x(x﹣4)+(x﹣2)(x+2)的值.20.(5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k+1)x+3k+3=0(k是整数).(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k的值.21.(5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CD,E是对角线BD上一点,且EA=EC.(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如果∠BDC=30°,DE=2,EC=3,求CD的长.22.(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m与双曲线y=﹣相交于点A (m,2).(1)求直线y=kx+m的表达式;(2)直线y=kx+m与双曲线y=﹣的另一个交点为B,点P为x轴上一点,若AB=BP,直接写出P点坐标.23.(5分)如图,△ABC内接于⊙O,AB=AC,CO的延长线交AB于点D(1)求证:AO平分∠BAC;(2)若BC=6,sin∠BAC=,求AC和CD的长.24.(6分)某商场甲、乙两名业务员10个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如下:甲7.29.69.67.89.3 4 6.58.59.99.6乙5.89.79.76.89.96.98.26.78.69.7根据上面的数据,将下表补充完整:(说明:月销售额在8.0万元及以上可以获得奖金,7.0~7.9万元为良好,6.0~6.9万元为合格,6.0万元以下为不合格)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所示:结论(1)估计乙业务员能获得奖金的月份有个;(2)可以推断出业务员的销售业绩好,理由为.(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25.(6分)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y=﹣2x的图象与性质.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2x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函数y=﹣2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如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则m的值为;(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26.(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A(0,4),B(2,0),C(﹣2,0)三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x轴上有一点D(﹣4,0),将二次函数的图象沿射线DA方向平移,使图象再次经过点B.①求平移后图象顶点E的坐标;②直接写出此二次函数的图象在A,B两点之间(含A,B两点)的曲线部分在平移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27.(7分)已知AC=DC,AC⊥DC,直线MN经过点A,作DB⊥MN,垂足为B,连接CB.(1)直接写出∠D与∠MAC之间的数量关系;(2)①如图1,猜想AB,B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如图2,直接写出AB,B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MN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当∠BCD=30°,BD=时,直接写出BC的值.28.(8分)已知点P,Q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不重合的两点,以点P为圆心且经过点Q作⊙P,则称点Q为⊙P的“关联点”,⊙P为点Q的“关联圆”.(1)已知⊙O的半径为1,在点E(1,1),F(﹣,),M(0,﹣1)中,⊙O的“关联点”为;(2)若点P(2,0),点Q(3,n),⊙Q为点P的“关联圆”,且⊙Q的半径为,求n 的值;(3)已知点D(0,2),点H(m,2),⊙D是点H的“关联圆”,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若线段AB上存在⊙D的“关联点”,求m的取值范围.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2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0B.x=2C.x≠0D.x≠2【解答】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D.2.(2分)如图,在△ABC中,过点B作PB⊥BC于B,交AC于P,过点C作CQ⊥AB,交AB延长线于Q,则△ABC的高是()A.线段PB B.线段BC C.线段CQ D.线段AQ【解答】解:△ABC的高是线段CQ,故选:C.3.(2分)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AE与AB的夹角为48°,若CF与EF的长度相等,则∠C的度数为()A.48°B.40°C.30°D.24°【解答】解:∵AB∥CD,∴∠1=∠BAE=48°,∵∠1=∠C+∠E,∵CF=EF,∴∠C=∠E,∴∠C=∠1=×48°=24°.故选:D.4.(2分)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锥B.四棱锥C.圆柱D.四棱柱【解答】解: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为矩形判断出是柱体,根据俯视图是长方形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四棱柱.故选:B.5.(2分)如图是根据我市某天七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则这七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30,28B.26,26C.31,30D.26,22【解答】解:由图可知,把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2,22,23,26,28,30,31,中位数是第4位数,第4位是26,所以中位数是26.平均数是(22×2+23+26+28+30+31)÷7=26,所以平均数是26.6.(2分)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A.0.7米B.1.5米C.2.2米D.2.4米【解答】解:在Rt△ACB中,∵∠ACB=90°,BC=0.7米,AC=2.4米,∴AB2=0.72+2.42=6.25.在Rt△A′BD中,∵∠A′DB=90°,A′D=2米,BD2+A′D2=A′B2,∴BD2+22=6.25,∴BD2=2.25,∵BD>0,∴BD=1.5米,∴CD=BC+BD=0.7+1.5=2.2米.故选:C.7.(2分)某班为奖励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奖品共20件.其中甲种奖品每件40元,乙种奖品每件30元.如果购买甲、乙两种奖品共花费了650元,求甲、乙两种奖品各购买了多少件.设购买甲种奖品x件,乙种奖品y件.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B.C.D.【解答】解:设购买甲种奖品x件,乙种奖品y件,由题意得,.8.(2分)一列动车从A地开往B地,一列普通列车从B地开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如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两地相距1000千米B.两车出发后3小时相遇C.动车的速度为D.普通列车行驶t小时后,动车到达终点B地,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千米到达A地【解答】解:由图可得,AB两地相距1000千米,故选项A正确,两车出发3小时相遇,故选项B正确,动车的速度为:1000÷3﹣1000÷12=250千米/时,故选项C错误,普通列车行驶t小时后,动车到达终点B地,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12﹣)=千米到达A地,故选项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2分)估计无理数在连续整数3与4之间.【解答】解:∵<<,即3<<4,∴无理数在连续整数3与4之间.故答案为:3,4.10.(2分)若代数式x2﹣6x+b可化为(x+a)2﹣5,则a+b的值为1.【解答】解:∵代数式x2﹣6x+b可化为(x+a)2﹣5,∴x2﹣6x+b=(x﹣3)2﹣9+b=(x+a)2﹣5,则a=﹣3,﹣9+b=﹣5,解得:b=4,故a+b=﹣3+4=1.故答案为:1.11.(2分)某校广播台要招聘一批小主持人,对A、B两名小主持人进行了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外语水平和应变能力进行了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表所示:如果只招一名主持人,该选用A;依据是A的平均成绩高于B平均成绩.(答案不唯一,理由支撑选项即可)【解答】解:==80.25、==79.5,∵>,∴选用A,故答案为:A、A的平均成绩高于B平均成绩.12.(2分)某校体育室里有球类数量如下表,如果随机拿出一个球(每一个球被拿出来的可能性是一样的),那么拿出一个球是足球的可能性是.【解答】解:∵共有3+5+4=12个球,其中足球有4个,∴拿出一个球是足球的可能性是=,故答案为:.13.(2分)某花店有单位为10元、18元、25元三种价格的花卉,如图是该花店某月三种花卉销售量情况的扇形统计图,根据该统计图可算得该花店销售花卉的平均单价为17元.【解答】解:根据该统计图可算得该花店销售花卉的平均单价为10×30%+18×50%+25×(1﹣30%﹣50%)=17元,故答案为:17.14.(2分)如图,AB为圆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点E,连接OC,若OC=5,CD =8,则AE=2.【解答】解:∵AB为圆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点E.∴CE=CD=4.在直角△OCE中,OE===3.则AE=OA﹣OE=5﹣3=2.故答案为:2.15.(2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可以看作是线段AB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旋转、轴对称)得到的,写出一种由线段AB得到线段A′B′的过程将线段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在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解答】解:线段A′B′可以看作是由线段AB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并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线段A′B′.故答案为:将线段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在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16.(2分)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小亮的作法如下:老师说:“小亮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亮的作图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相等.【解答】解: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相等作出CD=AB.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相等.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第19题4分;第20-23题,每小题5分;第24、25题,每小题5分;第26、27题,每小题5分;第28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5分)解不等式组:【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5;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5.18.(5分)如图,四边形ABCD,AD∥BC,DC⊥BC于C点,AE⊥BD于E,且DB=DA.求证:AE=CD.【解答】解:∵AD∥BC∴∠ADB=∠DBC∵DC⊥BC于点C,AE⊥BD于点E∴∠C=∠AED=90°又∵DB=DA∴△AED≌△DCB(AAS)∴AE=CD19.(4分)已知x2﹣2x﹣1=2.求代数式(x﹣1)2+x(x﹣4)+(x﹣2)(x+2)的值.【解答】解:(x﹣1)2+x(x﹣4)+(x﹣2)(x+2)=x2﹣2x+1+x2﹣4x+x2﹣4=3x2﹣6x﹣3,∵x2﹣2x﹣1=2∴原式=3x2﹣6x﹣3=3(x2﹣2x﹣1)=3×2=6.20.(5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k+1)x+3k+3=0(k是整数).(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k的值.【解答】(1)证明:△=[﹣(4k+1)]2﹣4k(3k+3)=(2k﹣1)2.∵k为整数,∴(2k﹣1)2>0,即△>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方程kx2﹣(4k+1)x+3k+3=0为一元二次方程,∴k≠0.∵kx2﹣(4k+1)x+3k+3=0,即[kx﹣(k+1)](x﹣3)=0,∴x1=3,.∵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且k为整数,∴k=1或﹣1.21.(5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CD,E是对角线BD上一点,且EA=EC.(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如果∠BDC=30°,DE=2,EC=3,求CD的长.【解答】证明:(1)在△ADE与△CDE中,,∴△ADE≌△CDE(SSS),∴∠ADE=∠CDE,∵AD∥BC,∴∠ADE=∠CBD,∴∠CDE=∠CBD,∴BC=CD,∵AD=CD,∴BC=A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CD,∴四边形ABCD是菱形;(2)作EF⊥CD于F∵∠BDC=30°,DE=2∴EF=1,DF=,∵CE=3∴CF=2∴CD=2+.22.(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m与双曲线y=﹣相交于点A (m,2).(1)求直线y=kx+m的表达式;(2)直线y=kx+m与双曲线y=﹣的另一个交点为B,点P为x轴上一点,若AB=BP,直接写出P点坐标.【解答】解:(1)∵点A(m,2)在双曲线上,∴m=﹣1,∴A(﹣1,2),直线y=kx﹣1,∵点A(﹣1,2)在直线y=kx﹣1上,∴y=﹣3x﹣1.(2),解得或,∴B(,﹣3),∴AB==,设P(m,0),则有(m﹣)2+32=,解得m=5或﹣,∴P1(5,0),.23.(5分)如图,△ABC内接于⊙O,AB=AC,CO的延长线交AB于点D(1)求证:AO平分∠BAC;(2)若BC=6,sin∠BAC=,求AC和CD的长.【解答】(1)证明:延长AO交BC于H,连接BO,如图1所示:∵AB=AC,OB=OC,∴A、O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AO⊥BC,又∵AB=AC,∴AO平分∠BAC;(2)解:延长CD交⊙O于E,连接BE,如图2所示:则CE是⊙O的直径,∴∠EBC=90°,BC⊥BE,∵∠E=∠BAC,∴sin E=sin∠BAC,∴=,∴CE=BC=10,∴BE==8,OA=OE=CE=5,∵AH⊥BC,∴BE∥OA,∴,即=,解得:OD=,∴CD=5+=,∵BE∥OA,即BE∥OH,OC=OE,∴OH是△CEB的中位线,∴OH=BE=4,CH=BC=3,∴AH=5+4=9,在Rt△ACH中,AC===3.24.(6分)某商场甲、乙两名业务员10个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如下:甲7.29.69.67.89.3 4 6.58.59.99.6乙5.89.79.76.89.96.98.26.78.69.7根据上面的数据,将下表补充完整:(说明:月销售额在8.0万元及以上可以获得奖金,7.0~7.9万元为良好,6.0~6.9万元为合格,6.0万元以下为不合格)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所示:结论(1)估计乙业务员能获得奖金的月份有6个;(2)可以推断出甲业务员的销售业绩好,理由为甲的销售额的中位数较大,并且甲月销售额在9万元以上的月份多.(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解答】解:如图,(1)估计乙业务员能获得奖金的月份有6个;(2)可以推断出甲业务员的销售业绩好,理由为:甲的销售额的中位数较大,并且甲月销售额在9万元以上的月份多.故答案为0,1,3,0,2,4;6;甲,甲的销售额的中位数较大,并且甲月销售额在9万元以上的月份多.25.(6分)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y=﹣2x的图象与性质.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2x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函数y=﹣2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2)如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则m的值为﹣;(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①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1)函数y=﹣2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故答案为:任意实数;(2)把x=3代入y=﹣2x得,y=;故答案为:﹣;(3)如图所示;(4)根据图象得,①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①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6.(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A(0,4),B(2,0),C(﹣2,0)三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x轴上有一点D(﹣4,0),将二次函数的图象沿射线DA方向平移,使图象再次经过点B.①求平移后图象顶点E的坐标;②直接写出此二次函数的图象在A,B两点之间(含A,B两点)的曲线部分在平移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解答】解:(1)∵A(0,4),B(2,0),C(﹣2,0)∴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A(0,4),∴设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ax2+4,将B(2,0)代入,得4a+4=0,解得,a=﹣1,∴二次函数表达式y=﹣x2+4;(2)①设直线DA:y=kx+b(k≠0),将A(0,4),D(﹣4,0)代入,得,解得,,∴直线DA:y=x+4,由题意可知,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E在直线DA上,∴设顶点E(m,m+4),∴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为y=﹣(x﹣m)2+m+4,又∵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B(2,0),∴将其代入得,﹣(2﹣m)2+m+4=0,解得,m1=5,m2=0(不合题意,舍去),∴顶点E(5,9),②如图,连接AB,过点B作BL∥AD交平移后的抛物线于点G,连结EG,∴四边形ABGE的面积就是图象A,B两点间的部分扫过的面积,过点G作GK⊥x轴于点K,过点E作EI⊥y轴于点I,直线EI,GK交于点H.由点A(0,4)平移至点E(5,9),可知点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至点G.∵B(2,0),∴点G(7,5),∴GK=5,OB=2,OK=7,∴BK=OK﹣OB=7﹣2=5,∵A(0,4),E(5,9),∴AI=9﹣4=5,EI=5,∴EH=7﹣5=2,HG=9﹣5=4,∴S四边形ABGH=S矩形IOKH﹣S△AOB﹣S△AEI﹣S△EHG﹣S△GBK=7×9﹣×2×4﹣×5×5﹣×2×4﹣×5×5=63﹣8﹣25=30答:图象A,B两点间的部分扫过的面积为30.27.(7分)已知AC=DC,AC⊥DC,直线MN经过点A,作DB⊥MN,垂足为B,连接CB.(1)直接写出∠D与∠MAC之间的数量关系;(2)①如图1,猜想AB,B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如图2,直接写出AB,B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MN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当∠BCD=30°,BD=时,直接写出BC的值.【解答】解:(1)相等或互补;理由:当点C,D在直线MN同侧时,∵AC⊥CD,BD⊥MN,∴∠ACD=∠BDC=90°,在四边形ABDC中,∠BAD+∠D=360°﹣∠ACD﹣∠BDC=180°,∵∠BAC+∠CAM=180°,∴∠CAM=∠D;当点C,D在直线MN两侧时,如图1,∵∠ACD=∠ABD=90°,∠AEC=∠BED,∴∠CAB=∠D,∵∠CAB+∠CAM=180°,∴∠CAM+∠D=180°,即:∠D与∠MAC之间的数量是相等或互补;(2)①猜想:BD+AB=BC如图3,在射线AM上截取AF=BD,连接CF.又∵∠D=∠F AC,CD=AC∴△BCD≌△FCA,∴BC=FC,∠BCD=∠FCA∵AC⊥CD∴∠ACD=90°即∠ACB+∠BCD=90°∴∠ACB+∠FCA=90°即∠FCB=90°∴BF=∵AF+AB=BF=∴BD+AB=;②如图2,在射线AM上截取AF=BD,连接CF,又∵∠D=∠F AC,CD=AC∴△BCD≌△FCA,∴BC=FC,∠BCD=∠FCA∵AC⊥CD∴∠ACD=90°即∠ACB+∠BCD=90°∴∠ACB+∠FCA=90°即∠FCB=90°∴BF=∵AB﹣AF=BF=∴AB﹣BD=;(3)①当点C,D在直线MN同侧时,如图3﹣1,由(2)①知,△ACF≌△DCB,∴CF=BC,∠ACF=∠ACD=90°,∴∠ABC=45°,∵∠ABD=90°,∴∠CBD=45°,过点D作DG⊥BC于G,在Rt△BDG中,∠CBD=45°,BD=,∴DG=BG=1,在Rt△CGD中,∠BCD=30°,∴CG=DG=,∴BC=CG+BG=+1,②当点C,D在直线MN两侧时,如图2﹣1,过点D作DG⊥CB交CB的延长线于G,同①的方法得,BG=1,CG=,∴BC=CG﹣BG=﹣1即:BC=或,28.(8分)已知点P,Q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不重合的两点,以点P为圆心且经过点Q作⊙P,则称点Q为⊙P的“关联点”,⊙P为点Q的“关联圆”.(1)已知⊙O的半径为1,在点E(1,1),F(﹣,),M(0,﹣1)中,⊙O的“关联点”为F,M;(2)若点P(2,0),点Q(3,n),⊙Q为点P的“关联圆”,且⊙Q的半径为,求n 的值;(3)已知点D(0,2),点H(m,2),⊙D是点H的“关联圆”,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若线段AB上存在⊙D的“关联点”,求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OF=OM=1,∴点F、点M在⊙上,∴F、M是⊙O的“关联点”,故答案为F,M.(2)如图1,过点Q作QH⊥x轴于H.∵PH=1,QH=n,PQ=∴由勾股定理得,PH2+QH2=PQ2,即解得,n=2或﹣2.(3)由,知A(3,0),B(0,4)∴可得AB=5①如图2(1),当⊙D与线段AB相切于点T时,连接DT.则DT⊥AB,∠DTB=90°∵,∴可得DT=DH1=∴.②如图2(2),当⊙D过点A时,连接AD.由勾股定理得DA==DH2=.综合①②可得:或.。
【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中考数学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数学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 如图,在ABCD 中,BC边上的高是()A. ECB. BHC. CDD. AF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解答.【详解】根据高的定义,AF为△ABC中BC边上的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 如果代数式3xx+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 x≥3﹣ B. x≠0 C. x≥3﹣且x≠0 D. x≥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3≥0,x≠0,解得x≥−3且x≠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有意义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全面积等于( )A. 112B. 136C. 124D. 84【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解析:该几何体是三棱柱.如图:由勾股定理22-=,543´=,326全面积为:164257267247042136.´´´+´´+´=++=2故该几何体的全面积等于136.故选B.4. 如果实数,且a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的大小,进而在数轴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即可得到答案.【详解】49911,4<<Q 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即73,2<<故选C.【点睛】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的对应关系,以及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估的大小.5. 如图,a ∥b ,点B 在直线b 上,且AB ⊥BC ,∠1=40°,那么∠2的度数 ()A. 40°B. 50°C. 60°D. 90°【答案】B【解析】【详解】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进行分析计算即可.详解:∵AB BC ⊥,∴∠ABC=90°,∵点B 在直线b 上,∴∠1+ABC+3=180°∠∠,∴∠3=180°-1-90°=50°∠,∵a b ∥,∴∠2=3=50°.∠故选B.点睛:熟悉“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4,﹣3)绕原点旋转90°得到P1,则P1的坐标为( )A. (﹣3,﹣4)或(3,4)B. (﹣4,﹣3)C. (﹣4,﹣3)或(4,3)D. (﹣3,﹣4)【答案】A【解析】【分析】分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两种情形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分两种情形旋转可得P′(3,4),P″(−3,−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空间想象能力.7. 去年某市7月1日到7日的每一天最高气温变化如折线图所示,则关于这组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最低温度是32℃B. 众数是35℃C. 中位数是34℃D. 平均数是33℃【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由中位数及众数、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出答案.详解:由折线统计图知这7天的气温从低到高排列为:31、32、33、33、33、34、35,++´++所以最低气温为31℃,众数为33℃,中位数为33℃,平均数是313233334357=3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折线统计图得到最高气温的7个数据.8. 如图1,点F从菱形ABCD的顶点A出发,沿A→D→B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F运动时,△FBC的面积y(cm2)随时间x(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的值为( )D.B. 2C. 52【答案】C【解析】【分析】通过分析图象,点F从点A到D用as,此时,△FBC的面积为a,依此可求菱形BE和a.的高DE,再由图象可知,【详解】过点D作DE⊥BC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由点A到点D用时为as,△FBC的面积为acm2...∴AD=aDE•AD=a.∴12∴DE=2.s.当点F从D到B∴Rt△DBE中,1=,∵四边形ABCD是菱形,∴EC=a-1,DC=a,Rt△DEC中,a2=22+(a-1)2..解得a=52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 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长为1.5m的标杆的影长为3m,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26m,那么这根旗杆的高度为_____m.【答案】13【解析】【分析】根据同时同地物高与影长成比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设旗杆高度为x米,,由题意得,1.5x=326解得x=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投影,解题的关键是应用相似三角形.10. 写出一个经过点(1,2)的函数表达式_____.【答案】y=x+1(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本题属于结论开放型题型,可以将函数的表达式设计为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答案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详解】解:所求函数表达式只要图象经过点(1,2)即可,如y=2x,y=x+1…故答案可以是:y=x+1(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清楚几种函数的一般式.11.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这一推论,如图所示,若S EBMF=1,则S FGDN=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得S EBMF=S FGDN,得S FGDN.【详解】∵S EBMF=S FGDN,S EBMF=1,∴S FGDN=1.【点睛】本题考查面积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12. 有下列各式:①·x yy x ;②x by a¸;③62x x¸;④23·a ab b.其中,计算结果为分式的是_____.(填序号)【答案】②④【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将每个式子计算后,即可求解.【详解】x y·y x =1不是分式,x by a¸=xayb,62x x¸=3不是分式,2a3a·b b=323ab故选②④.【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清楚分式的定义.13. 如图,CD是⊙O直径,AB是弦,若CD⊥AB,∠BCD=25°,则∠AOD=_____°.【答案】50【解析】【分析】由CD是⊙O的直径,弦AB CD⊥,根据垂径定理的即可求得»AD=»BD,又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OD=50°.【详解】∵CD是⊙O的直径,弦AB CD⊥,∴»AD=»BD,BCD=25°=∵∠,AOD=2BCD=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角度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垂径定理.14. 《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题,大意是:100匹马恰好拉了100片瓦,已知1匹大马能拉3片瓦,3匹小马能拉1片瓦,问有多少匹大马、多少匹小马?设有x匹大马,y匹小马,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______.【答案】10031003x y y x +=ìïí+=ïî【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由题意可得,10031003x y y x +=ìïí+=ïî,故答案为:10031003x y y x +=ìïí+=ïî【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15. 标号分别为1,2,3,4……,,n 的n 张标签(除标号外其它完全相同),任摸一张,若摸得奇数号标签的概率大于0.5,则n 可以是_____.【答案】奇数.【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分n 是偶数和奇数两种情况分析即可.【详解】若n 为偶数,则奇数与偶摸得奇数号标签的概率为0.5,若n 为奇数,则奇数比偶数多一个,此时摸得奇数号标签的概率大于0.5,故答案为奇数.【点睛】本题考查概率公式,一般方法为:如果一个事件有n 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 出现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的概率()m P A n=.16. 阅读下面材料: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了一道作图问题:“如图,已知直线l 和直线l 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 ,使PQ l ⊥于点Q ”.小艾的作法如下:(1)在直线l 上任取点A ,以A 为圆心,AP 长为半径画弧.(2)在直线l 上任取点B ,以B 为圆心,BP 长为半径画弧.(3)两弧分别交于点P 和点M(4)连接PM ,与直线l 交于点Q ,直线PQ 即为所求.老师表扬了小艾的作法是对的.请回答:小艾这样作图的依据是_____.【答案】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或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或sss 或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或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解析】【分析】从作图方法以及作图结果入手考虑其作图依据..【详解】解:依题意,AP =AM ,BP =BM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可知PM ⊥直线l.因此易知小艾的作图依据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尺规作图,掌握尺规作图的常用方法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68分)17. 计算:27﹣(﹣2)0+|1|+2cos30°.【答案】2-.【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零指数幂法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原式1122=++´,11=+-,2=.【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 解不等式组()()303129x x x -³ìí->+î.【答案】x <﹣3.【解析】【详解】分析: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解答即可.详解:()()303129x x x -³ìïí->+ïî①②,由①得x≤3,由②得x <﹣3,∴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3.点睛:“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 如图,在ABC D 中,AB AC =,D 是BC 边上的中点,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求证:DE DF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如图,连接AD .根据AB AC =,点D 是BC 边上的中点,得出AD 平分BAC Ð,DE 、DF 分别垂直AB 、AC 于点E 和F ,DE DF =即可.【详解】证明:如图,连接AD.AB AC =Q ,点D 是BC 边上的中点,AD \平分BAC Ð,DE Q 、DF 分别垂直AB 、AC 于点E 和F .DE DF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0x kx k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 的取值范围;(2)当k 为正整数时,求方程的根.【答案】(1)2k < (2)1202x x ==-,【解析】【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22220x kx k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利用判别式大于零即可解答;(2)根据k 的取值范围,结合k 为正整数即可确定k 的值,将其代入原方程,解方程即可.【小问1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224242b ac k k k -=()-(+-)=480k -+>.解得2k <.【小问2详解】解:∵k 为正整数且2k <,∴1k =.∴方程可化为220x x +=,解得1202x x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根与判别式关系.21. 如图,已知菱形ABCD,AB=AC,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AE、CF.(1)求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2)若AB=2,求菱形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23【解析】【分析】(1)首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AEC=90°,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E的长,进而求出菱形的面积.【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又∵AB=AC,∴△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BC的中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AE BC∴∠AEC=90°,∵E、F分别是BC、AD的中点,∴AF=AD,EC=BC,∵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D=BC,∴AD BC∥且AF=EC,∴AF E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AEC=90°,∴四边形AECF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在Rt ABE△中,AE=,所以,S菱形ABCD=2×=2.【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矩形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获取题中的信息.22. 如图,已知A(3,m),B(﹣2,﹣3)是直线AB和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当x满足什么范围时,直线AB在双曲线的下方;(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OBC的面积等于△OAB的面积?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C的坐标.【答案】(1)y=6x ,y=x1﹣;(2)x<﹣2或0<x<3时,直线AB在双曲线的下方;(3)存在点C,点C的坐标为(﹣3,﹣2),(43,92),(﹣43,﹣92).【解析】【分析】(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将B点坐标代入,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将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m的值,确定出点A的坐标,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将A与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根据图像写出答案即可;(3)分3中情况求解,延长AO交双曲线于点C1,由点A与点C1关于原点对称,求出点点C1的坐标;如图,过点C1作BO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C2,将OB的解析式与C1C2的解析式联立,求出点C2的坐标;A作OB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C3,,将AC3的解析式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联立,求出点C3的坐标.【详解】解:(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把B (﹣2,﹣3)代入,可得k=2×﹣(﹣3)=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6x;把A (3,m )代入y=6x,可得3m=6,即m=2,∴A (3,2),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ax+b ,把A (3,2),B (﹣2,﹣3)代入,可得2332a ba b=+ìí-=-+î,解得11a b =ìí=-î,∴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 1﹣;(2)由题可得,当x 满足:x <﹣2或0<x <3时,直线AB 在双曲线的下方;(3)存在点C .如图所示,延长AO 交双曲线于点C 1,∵点A 与点C 1关于原点对称,∴AO=C 1O ,∴△OBC 1的面积等于△OAB 的面积,此时,点C 1的坐标为(﹣3,﹣2);如图,过点C 1作BO 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C 2,则△OBC 2的面积等于△OBC 1的面积,∴△OBC 2的面积等于△OAB 的面积,由B (﹣2,﹣3)可得OB 的解析式为y=32x ,可设直线C 1C 2的解析式为y=32x+b',把C 1(﹣3,﹣2)代入,可得﹣2=32×(﹣3)+b',解得b'=52,∴直线C 1C 2的解析式为y=32x+52,解方程组63522y x y x ì=ïïíï=+ïî,可得C 2(43,92);如图,过A 作OB 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C 3,则△OBC 3的面积等于△OBA 的面积,设直线AC 3的解析式为y=32x+''b ,把A (3,2)代入,可得2=32×3+''b ,解得''b =﹣52,∴直线AC 3的解析式为y=32x ﹣52,解方程组63522y x y x ì=ïïíï=-ïî,可得C 3(﹣43,﹣92);综上所述,点C 的坐标为(﹣3,﹣2),(43,92),(﹣43,﹣92).【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涉及的知识有:坐标与图形性质,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函数图像解不等式,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PO AB ⊥,PE 是⊙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C ,切点为E ,AE 交PO 于点F .(1)求证:V PEF 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中,作EH AB ⊥,垂足为H ,作弦BD PC ∥,交EH 于点G .若EG=5,sinC=35,求直径AB 的长.【答案】(1)见解析;(2)直径AB 的长为20m 【解析】【分析】(1)由切线性质得:OE PC ⊥,根据垂直定义和三角形定理可得:∠AEP=PFE ∠,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结论;(2)先根据sinC=35=OH OE ,设OH=3x ,OE=5x ,则EH=4x ,OA=OB=5x ,由平行线性质得:∠GBH=C ∠,列式为:452x x -=34,解方程可得结论.【详解】(1)证明:∵PE 为⊙O 的切线,∴OE PC ⊥,∴∠OEP=90°,∴∠OEA+AEP=90°∠,∵OP AC ⊥,∴∠AOF=90°,∴∠A+AFO=90°∠,∵∠AFO=PFE ∠,∴∠PFE+A=90°∠,∵OA=OE,∠,∴∠A=OEA∠,∴∠AEP=PFE∴PE=PF;∴△PEF是等腰三角形;∠,∠,∠COE+OEH=90°(2)解:∵∠C+COE=90°∠,∴∠C=OEH∵sin C=∠,∠=sin OEH=设OH=3x,OE=5x,则EH=4x,OA=OB=5x,﹣,∴BH=OB OH=2x﹣,GH=4x5∥,∵BG PC∠,∴∠GBH=C∠,∵sin C=∠=tan GBH∠,∴tan C=∴,x=2,∴AB=10x=20,答:直径AB的长为20m.【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切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形.24. 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2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情况,相关部门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单位:分)如下:甲:78 86 74 81 75 76 87 70 75 90 75 79 81 70 75 80 85 70 83 77乙:92 71 83 81 72 81 91 83 75 82 80 81 69 81 73 74 82 80 70 59整理、描述数据本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7079﹣﹣分为生产技能良好,6069﹣﹣分为生产技能合格)根据上述表格绘制甲、乙两部门员工成绩的频数分布图.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1)请将上述不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补充完整;(2)请根据以上统计过程进行下列推断;①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是多少;②你认为甲、乙哪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说明理由.(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答案】(1)见解析;(2)①120人;②甲或乙.【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数据整理即可得;(2)①总人数乘以样本中优秀的人数所占比例;②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等意义解答可得.【详解】解:(1)补全图表如下:=120人;(2)①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是200×1220②甲或乙,1°、甲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平均分较高,表示甲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2°、甲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没有技能不合格的员工,表示甲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或1°、乙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中位数较高,表示乙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2°、乙部门生产技较高,表示乙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点睛】本题考查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频数(率)分布表,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的关键是获取题文信息. 25. 问题情境:课堂上,同学们研究几何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问题: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4,BD=2.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MN⊥AC,垂足为点P(点M在边AD、DC上,点N在边AB、BC上).设AP的长为x(0≤x≤4),△AMN的面积为y.建立模型:(1)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02)_(24)x y x --££ì=í--<£î,解决问题:(2)为进一步研究y 随x 变化的规律,小明想画出此函数的图象.请你补充列表,并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3)观察所画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 .【答案】(1) ①y=212x ;②221(02)212(24)2x x y x x x 죣ïï=íï-+<£ïî;(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相似的关系得出函数关系式(2)代入①中函数表达式即可填表(3)画图像,分析即可.【详解】(1)设AP=x ①当0≤x≤2时∵MN BD ∥∴△APM AOD ∽△∴AP AO 2PM DO==∴MP=12x∵AC 垂直平分MN ∴PN=PM=12x∴MN=x ∴y=12AP•MN=212x ②当2<x≤4时,P 在线段OC 上,∴CP=4x ﹣∴△CPM COD ∽△∴CP CO 2PII DO==∴PM=1(4)2x -∴MN=2PM=4x﹣∴y=11AP MN x(4x)22×=-=﹣2122x x+∴y=221(02)212(24)2x x x x x 죣ïïíï+<£ïî(2)由(1)当x=1时,y=12当x=2时,y=2当x=3时,y=32(3)根据(1)画出函数图象示意图可知1、当0≤x≤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2<x≤4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点睛】本题考查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26. 已知抛物线212y x bx c =-++经过点()10,,302æöç÷èø,.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将抛物线212y x bx c =-++平移,使其顶点恰好落在原点,请写出一种平移的方法及平移后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21322y x x =--+;(2)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方法不唯一),212y x =-.【解析】【分析】(1)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b 与c 的值即可;(2)指出满足题意的平移方法,并写出平移后的解析式即可.【详解】(1)把()1,0,30,2æöç÷èø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10232b c c ì-++=ïïíï=ïî,解得:132b c =-ìïí=ïî,则抛物线解析式为21322y x x =--+;(2)抛物线解析式为22131(1)2222y x x x =--+=-++,将抛物线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解析式变为212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二次函数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7. 如图,△ABC 中,∠ACB=90°,AC=BC ,在△ABC 外侧作直线CP ,点A 关于直线CP 的对称点为D ,连接AD ,BD ,其中BD 交直线CP 于点E .(1)如图1,∠ACP=15°.①依题意补全图形;②求∠CBD 的度数;(2)如图2,若45°<∠ACP <90°,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C ,D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①见解析;②30°;(2)DE2+BE2=2AC2,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作图,进而求∠CBD的度数(2)由45°<∠ACP<90°,根据题意和图形可得DE2+BE2=2AC2 .【详解】(1)如图1所示,(2)如图1,连接CD,∵点A关于直线CP的对称点为D,∴CP是AD的垂直平分线,∴CD=AC,∠DCP=ACP=15°∠,∵∠ACB=90°,∴∠BCD=90°+15°+15°=120°,∵AC=BC=CD,∠,∴∠CBD=CDB=30°(3)DE2+BE2=2AC2,理由是:如图2,连接CD、AE,∵DC=BC=AC,∠∠,∴∠CDB=CBD=CAE∠,∵∠CGA=EGB∠,∴∠GEB=ACB=90°∴AE2+BE2=AB2,∵CP是AD的垂直平分线,∴ED=AE,∴DE2+BE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AC2+BC2,且AC=BC,∴DE2+BE2=2AC2.【点睛】本题考查图形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文信息.28.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8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C,过点A作AB⊥x轴,垂足为点A,过点C作CB⊥y轴,垂足为点C,两条垂线相交于点B.(1)线段AB,BC,AC的长分别为AB= ,BC= ,AC= ;(2)折叠图1中的△ABC,使点A与点C重合,再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折痕DE交AB 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如图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题.A:①求线段AD的长;②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P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①求线段DE的长;②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以点A,P,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8,4,45;(2)①AD=5;②P(0,2)或(0,8).【解析】【分析】(1)先确定出OA=4,OC=8,进而得出AB=8,BC=4,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C;(2)A.①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出BD=8﹣AD,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②分三种情况利用方程的思想即可得出结论;B.①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出AE,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②先判断出∠APC=90°,再分情况讨论计算即可.﹣x+8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C,【详解】解:(1)∵一次函数y=2∴A(4,0),C(0,8),∴OA=4,OC=8.∵AB⊥x轴,CB⊥y轴,∠AOC=90°,∴四边形OABC是矩形,∴AB=OC=8,BC=OA=4.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故答案为8,4,(2)选A.①由(1)知,BC=4,AB=8,由折叠知,CD=AD.在Rt△BCD中,BD=AB﹣AD=8﹣AD,根据勾股定理得,CD2=BC2+BD2,即:AD2=16+(8﹣AD)2,∴AD=5;②由①知,D(4,5),设P(0,y).∵A(4,0),﹣)2.∴AP2=16+y2,DP2=16+(y5∵△APD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Ⅰ、AP=AD,∴16+y2=25,∴y=±3,∴P(0,3)或(0,﹣3);Ⅱ、AP=DP,﹣)2,∴16+y2=16+(y5,∴y=52);∴P(0,52﹣)2,Ⅲ、AD=DP,25=16+(y5∴y=2或8,∴P(0,2)或(0,8).)或P(0,2)或(0,8).综上所述:P(0,3)或(0,﹣3)或P(0,52AC,DE⊥AC于E.选B.①由A①知,AD=5,由折叠知,AE=1在Rt△ADE中,DE②∵以点A,P,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APC≌△ABC,或△CP A≌△ABC,∴∠APC=∠ABC=90°.∵四边形OABC是矩形,∴△ACO≌△CAB,此时,符合条件,点P和点O重合,即:P(0,0);如图3,过点O 作ON ⊥AC 于N ,易证,△AON ∽△ACO ,∴AN OA OA AC=,∴4AN =,∴AN =5,过点N 作NH ⊥OA ,∴NH ∥OA ,∴△ANH ∽△ACO ,∴AN NH AH AC OC OA==,∴84NH AH==,∴NH =85,AH =45,∴OH =165,∴N (16855,),而点P 2与点O 关于AC 对称,∴P 2(321655,),同理:点B 关于AC 的对称点P 1,同上的方法得,P 1(﹣12245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0,0),(321655,),(﹣122455,).【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对称的性质,解(1)的关键是求出AC,解(2)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
最新-北京市丰台区2018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精品
北京市丰台区2018年初三一模数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小题)1.长城、故宫等是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的文化古迹,长城总长约6700 000米.将67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B.C.D.【考点】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有效数字【答案】B【试题解析】科学记数法是把一个数表示成 a×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所以6700 000=6.7×,故选B.2.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2的相反数的点是()A.点AB.点BC.点C D.点D【考点】实数的相关概念【答案】D【试题解析】-2的相反数是2,点D表示的数是2.故本题选D.3.五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写上数字 -3,-2,-1,2,3,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写有负数的卡片的概率是()A.B.C.D.【考点】概率及计算【答案】C【试题解析】数字 -3,-2,-1,2,3中共5个数字,负数的个数为3个,所以抽到负数的卡片的概率=,故本题选C.4.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与主视图不完全相同的几何体是()A.B.C.D.【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答案】B【试题解析】正方体左视图和主视图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左视图和主视图都是长方形,但两长方形不一定全等,球的左视图和主视图都是圆,圆锥的左视图和主视图都是三角形,且是全等的。
所以左视图与主视图不完全相同的几何体是长方体。
故本题选B.5.如图,直线AB∥CD,BE平分∠ABC,交CD于点D,∠CDB=30°,那么∠C的度数为()A.150°B.130°C.120°D.10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答案】C【试题解析】.故本题选C.6.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使点C能直接到达点A和点B,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 = 20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A.10m B.20m C.35m D.40m【考点】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及性质【答案】D【试题解析】点M,N分别是AC,CB的中点,MN=AB AB=2MN=40(m)所以本题选D.7.某班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45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时间,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在体育锻炼时间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8,18B.9,9C.9,10D.18,9【考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答案】B【试题解析】众数就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等腰三角形试题含解析-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第一辑
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2018?山东枣庄?3 分)如图是由8 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AB 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 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PA、PB,那么使△ 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是()A.2 个B.3 个C.4 个D.5 个【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使△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是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是解题的关键.2 (2018?山东枣庄?3 分)如图,在Rt △ABC中,∠ 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AF+∠CFA=90°,∠FAD+∠AED=90°,根据角平分线和对顶角相等得出∠CEF=∠CFE,即可得出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 F 作FG⊥AB于点G,∵∠ACB=90°,CD⊥AB,∴∠CDA=9°0,∴∠CAF+∠CFA=90°,∠FAD+∠AED=90°,∵AF 平分∠ CAB,∴∠CAF=∠FAD,∴∠CFA=∠AED=∠CEF,∴CE=CF,∵AF 平分∠ CAB,∠ ACF=∠AGF=90°,∴FC=FG,∵∠B=∠B,∠FGB=∠ACB=90°,∴△BFG∽△ BAC,∴= ,∵AC=3,AB=5,∠ACB=90°,∴BC=4,∴= ,∵FC=FG,∴= ,解得:FC= ,即CE的长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CEF=∠CFE.3.(2018?山东淄博?4 分)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 到三个顶点A,B,C 的距离分别为3,4,5,则△ABC的面积为()2A .B .C .D .【考点】 R2:旋转的性质; KK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KS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 将△ BP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60°得△ BEA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 BE=BP=4, AE=PC=5, ∠PBE=60°,则△ BPE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 PE=PB=4,∠ BPE=60°,在△ AEP 中, AE=5,延长 BP ,作 AF ⊥ BP 于点 FAP=3, PE=4,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APE 为直角三角形,且∠ APE=90°,即可得到∠ APB 的度数,在直角△ APF 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 AF 和 PF 的长,则在直角△ AB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B 的长,进而求得三角形 ABC 的面积.【解答】 解:∵△ ABC 为等边三角形, ∴BA=BC ,可将△ BP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60°得△ BEA ,连 EP ,且延长 BP ,作 AF ⊥ BP 于点 F .如图,∴BE=BP=4, AE=PC=5,∠ PBE=60°, ∴△ BPE 为等边三角形, ∴PE=PB=4,∠ BPE=60°,在△ AEP 中, AE=5,AP=3, PE=4,2 2 2∴AE =PE+PA ,∴△ APE 为直角三角形,且∠ APE=90°, ∴∠ APB=90° +60°=150°. ∴∠ APF=30°,∴在直角△ APF 中, AF= AP= , PF=AP=.22222∴在直角△ ABF 中, AB =BF +AF =( 4+) +( ) =25+12 .则△ ABC 的面积是 ?AB = ?( 25+12 )=. 故选: A .22【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 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4.(2018?江苏扬州? 3 分)如图,点 A 在线段 BD 上,在 BD 的同侧做等腰 Rt △ ABC 和等腰 Rt △ ADE , CD 与 B E 、AE 分别交于点 P , M .对于下列结论: ①△ BAE ∽△ CAD ;② MP?MD=MA?;M ③E 2CB=CP?C .M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C .①②D .②③【分析】( 1)由等腰 Rt △ ABC 和等腰 Rt △ ADE 三边份数关系可证;(2) 通过等积式倒推可知,证明△PAM ∽△ EMD 即可;(3)2CB 转化为 AC2,证明△ ACP ∽△ MCA ,问题可证.【解答】 解:由已知: AC=AB , AD=AE∴∵∠ BAC=∠EAD ∴∠ BAE=∠CAD ∴△ BAE ∽△ CAD 所以①正确 ∵△ BAE ∽△ CAD ∴∠ BEA=∠CDA ∵∠ PME=∠AMD ∴△ PME ∽△ AMD∴∴MP?MD=MA?ME 所以②正确 ∵∠ BEA=∠CDA ∠PME=∠ AMD∴P 、E 、D 、 A 四点共圆 ∴∠ APD=∠EAD=90°22 ∵∠ CAE=18°0 ﹣∠ BAC ﹣∠ EAD=90°∴△ CAP ∽△ CMA ∴AC=CP?CM ∵AC=AB∴2CB=CP?CM 所以③正确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 在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中应注意应用倒推的方法寻找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进而得到答案.5.( 2018 ·湖南省常德 ·3 分) 如图, 已知 BD 是△ ABC 的角平分线, ED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BAC=90°, AD=3,则 CE 的长为()A . 6B . 5C . 4D . 3【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 C=∠DBC=∠ABD=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解答】 解:∵ ED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DB=DC , ∴∠ C=∠ DBC ,∵BD 是△ ABC 的角平分线, ∴∠ ABD=∠DBC ,∴∠ C=∠ DBC=∠ABD=30°, ∴BD=2AD=6, ∴CE=CD × cos ∠ C=3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 2018·台湾·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中, BC > AB > AC ,甲、乙两人想找一点P ,使得∠ BPC 与∠ A 互补,其作法分别如下:(甲)以 A 为圆心, AC 长为半径画弧交 AB 于 P 点,则 P 即为所求;(乙)作过 B 点且与 AB 垂直的直线 l ,作过 C 点且与 AC 垂直的直线,交 l 于 P 点,则 P 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分析】甲:根据作图可得AC=A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C=∠ACP,由平角的定义可知:∠BPC+∠APC=18°0,根据等量代换可作判断;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BPC+∠A=180°.【解答】解:甲:如图1,∵AC=AP,∴∠APC=∠ACP,∵∠BPC+∠APC=18°0∴∠BPC+∠ACP=18°0,∴甲错误;乙:如图2,∵ AB⊥ PB,AC⊥ PC,∴∠ABP=∠ACP=90°,∴∠BPC+∠A=180°,∴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2018?湖北荆门?3 分)如图,等腰Rt △ABC中,斜边AB 的长为2,O 为AB 的中点,P 为AC边上的动点,OQ⊥OP交BC于点Q,M为PQ的中点,当点P 从点 A 运动到点 C 时,点M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A.B.C.1 D.2【分析】连接OC,作PE⊥AB于E,MH⊥AB于H,QF⊥AB 于F,如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C=BC= ,∠A=∠B=45°,OC⊥AB,OC=OA=OB=,1∠OCB=4°5 ,再证明Rt△AOP ≌△COQ得到AP=CQ,接着利用△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PE= AP= CQ,QF= BQ,所以PE+QF= BC=1,然后证明MH为梯形PEFQ的中位线得到MH= ,即可判定点M到AB 的距离为,从而得到点M的运动路线为△ABC的中位线,最后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到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解答】解:连接OC,作PE⊥AB于E,MH⊥AB于H,QF⊥AB于F,如图,∵△ ACB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 AB= ,∠A=∠B=45°,∵O为AB的中点,∴OC⊥AB,OC平分∠ ACB,OC=OA=OB=,1∴∠OCB=4°5 ,∵∠POQ=9°0 ,∠COA=9°0 ,∴∠AOP=∠COQ,在Rt △ AOP和△ COQ中,∴Rt △AOP≌△COQ,∴AP=CQ,易得△ APE和△ 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 AP= C Q,QF= BQ,∴PE+QF= (CQ+BQ)= BC= ×=1,∵M点为PQ的中点,∴MH为梯形PEFQ的中位线,∴MH= (PE+QF)= ,即点M到AB的距离为,而CO=1,∴点M的运动路线为△ABC的中位线,∴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 C 时,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AB=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轨迹:通过计算确定动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变的量,从而得到运动的轨迹.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8.(2018?河北?3 分)已知:如图4,点P 在线段AB 外,且PA PB .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A.作APB 的平分线PC 交AB 于点CB.过点P 作PC AB 于点C 且AC BCC.取AB 中点C ,连接PCD.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C9.(2018 四川省绵阳市) 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 的顶点 A 在△ECD的斜边DE 上,若AE= ,AD= ,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A.B.C.D.【答案】 D【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连接BD,作CH⊥DE,∵△ ACB和△ 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 , ∠ADC=∠CAB=45°,即∠ ACD+∠DCB=∠ACD+∠ACE=90°,∴∠DCB=∠ACE,在△ DCB和△ ECA中,,∴△DCB≌△ECA,∴DB=EA= , ∠CDB=∠E=45°,∴∠CDB+∠ADC=∠ADB=90°,在Rt △ ABD中,∴AB= =2 ,在Rt △ ABC中,2 2∴2AC=AB=8,∴AC=BC=,2在Rt △ ECD中,2 2∴2CD=DE= ,∴CD=CE= +1,∵∠ACO=∠DCA,∠CAO=∠CDA,∴△CAO∽△CDA,∴又∵:== CE = DE·=CH,=4-2 ,∴CH= = ,∴∴= AD·CH= ×=(4-2 )××=3-=.,即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 . 故答案为: D.【分析】解:连接BD,作CH⊥D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ECD=9°0 , ∠ADC= ∠CAB=45°, 再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CB=∠ACE;由SAS得△DCB≌△E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DB=EA= , ∠CDB=∠E=45°, 从而得∠ADB=90°,在Rt △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 ,同理可得AC=BC=,2 CD=CE= +1;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CAO∽△CD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二. 填空题1.(2018 四川省泸州市 3 分)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点 F 在边BC 上,且BF=3FC,EG是腰AC的垂直平分线,若点 D 在EG上运动,则△CDF周长的最小值为18.【分析】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由EG垂直平分线段AC,推出DA=DC,推出DF+DC=AD+D,F 可得当A、D、F 共线时,DF+DC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 的长;【解答】解: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EG垂直平分线段AC,∴DA=DC,∴DF+DC=AD+D,F∴当A、D、F 共线时,DF+DC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的长,∵?BC?AH=12,0∴AH=12,∵AB=AC,AH⊥BC,∴BH=CH=1,0∵BF=3FC,∴CF=FH=5,∴AF= = =13,∴DF+DC的最小值为13.∴△CDF周长的最小值为13+5=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018?广西桂林?3 分)如图,在ΔABC中,∠A=36°,AB=AC,BD 平分∠A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答案】 3详解:∵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A=36°,∴∠C=∠ABC=72°.BD平分∠ ABC交AC于D,∴∠ABD=∠DBC=3°6,∵∠A=∠ABD=36°,∴△ ABD是等腰三角形.∠BDC=∠A+∠ABD=36°+36°=72°=∠C,∴△ BDC是等腰三角形.∴共有 3 个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 分)如图,△ABC 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O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的面积是.【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 ABC 是等边三角形,∴∠C=6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 AOB=∠2 C=120°,∴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和圆周角定理,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求得圆心角度数是解题的关键.4.(2018·四川宜宾· 3 分)刘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割圆术”,即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来近似计算圆的面积,设圆O的半径为1,若用圆O的外切正六边形的面积来近似估计圆O的面积,则S= 2 .(结果保留根号)【考点】MM:正多边形和圆;1O:数学常识.【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可得出△ABO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OM 的长度可求出AB 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 的值.【解答】解:依照题意画出图象,如图所示.∵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 ABO为等边三角形,∵⊙O的半径为1,∴OM=1,∴BM=AM= ,∴AB= ,∴S=6S△ABO=6×××1=2 .故答案为: 2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数学常识,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正六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5.(2018·天津·3 分)如图,在边长为 4 的等边中,,分别为,的中点,于点,为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答案】【解析】分析:连接DE,根据题意可得ΔDEG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DG的长.详解:连接DE,∵D、E 分别是AB、BC的中点,∴DE∥AC,DE= AC∵Δ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C=4∴∠DEB=60°,DE=2∵EF⊥AC,∠C=60°,EC=2∴∠F EC=30°,EF=∴∠DEG=180°-60 °-30 °=90°∵G是EF的中点,∴EG= .在Rt ΔDEG中,DG=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记住和熟练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18·湖北省武汉·3 分)如图.在△ABC中,∠ACB=60°,AC=1,D 是边AB 的中点,E 是边BC上一点.若DE平分△ABC的周长,则DE的长是.【分析】延长BC至M,使CM=C,A 连接AM,作CN⊥AM于N,根据题意得到ME=E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E= A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N,根据正弦的概念求出AN,计算即可.【解答】解:延长BC至M,使CM=CA,连接AM,作CN⊥AM于N,∵DE平分△ ABC的周长,∴ME=EB,又AD=DB,∴DE= AM,DE∥AM,∵∠ACB=60°,∴∠ACM=120°,∵CM=CA,∴∠ACN=6°0,AN=M,N∴AN=AC?sin∠ACN= ,∴AM= ,∴DE=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正确作出辅助性是解题的关键.7.(2018?北京?2 分)右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BACDAE .(填“”,“”或“”)【答案】【解析】如下图所示,EBG E DBD C AFC A△ A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AG BAC 45 ,∴BAC DAE .另:此题也可直接测量得到结果.【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8. (2018?江苏盐城? 3 分)如图,在直角中,,,,、分别为边、上的两个动点,若要使是等腰三角形且是直角三角形,则.16. 【答案】或【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当△ BPQ是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BPQ=90度,∠BQP=90度。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包含答案
北京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A .B .C .D .【答案】A【解析】A 选项为圆柱,B 选项为圆锥,C 选项为四棱柱,D 选项为四棱锥. 【考点】立体图形的认识2.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c b a 1032 14234A .||4a >B .0c b ->C .0ac >D .0a c +>【答案】B【解析】∵43a -<<-,∴34a <<,故A 选项错误;数轴上表示b 的点在表示c 的点的左侧,故B 选项正确; ∵0a <,0c >,∴0ac <,故C选项错误;∵0a <,0c >,a c >,∴0a c +<,故D 选项错误.【考点】实数与数轴3.方程组33814x y x y -=⎧⎨-=⎩的解为A .12x y =-⎧⎨=⎩B .12x y =⎧⎨=-⎩C .21x y =-⎧⎨=⎩D .21x y =⎧⎨=-⎩【答案】D【解析】将4组解分别代入原方程组,只有D 选项同时满足两个方程,故选D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的反射面总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已知每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27140m ,则FAST 的反射面积总面积约为 A .327.1410m ⨯ B .427.1410m ⨯ C .522.510m ⨯D .622.510m ⨯【答案】C【解析】5714035249900 2.510⨯=≈⨯(2m ),故选C . 【考点】科学记数法5.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 .360︒B .540︒C .720︒D .900︒【答案】C【解析】由题意,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60n ︒==︒,其内角和为()2180720n -⋅︒=︒. 【考点】正多边形,多边形的内外角和.6.如果a b -=,那么代数式22()2a b ab a a b+-⋅-的值为A B . C . D .【答案】A【解析】原式()2222222a b a b ab aa ab a a b a a b -+--=⋅=⋅=--,∵a b -=,∴原式=. 【考点】分式化简求值,整体代入.7.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起跳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运动员起跳后的竖直高度y (单位:m )与水平距离x (单位:m )近似满足函数关系2y ax bx c =++(0a ≠).下图记录了某运动员起跳后的x 与y 的三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运动员起跳后飞行到最高点时,水平距离为A .10mB .15mC .20mD .22.5m【答案】B【解析】设对称轴为x h =,由(0,54.0)和(40,46.2)可知,040202h +<=, 由(0,54.0)和(20,57.9)可知,020102h +>=, ∴1020h <<,故选B .【考点】抛物线的对称轴.8.右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3-)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6-);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2-)时,表示左安门-,6的点的坐标为(10,12-);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时,表示左安门-,5的点的坐标为(11,11-);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5),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7.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16.5-).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显然①②正确;③是在②的基础上,将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故③正确;④是在“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8-,9-)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8-)”的基础上,将所有点向右平移1.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5个单位得到,故④正确.【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坐标的确定,点的平移ED CBA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右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BAC ∠________DAE ∠.(填“>”,“=”或“<”) 【答案】>【解析】如下图所示,A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FAG BAC ∠=∠=︒,∴BAC DAE ∠>∠. 另:此题也可直接测量得到结果.【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10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0x ≥【解析】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故0x ≥.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1.用一组a ,b ,c 的值说明命题“若a b <,则ac bc <”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a =_____,b =______,c =_______.【答案】答案不唯一,满足a b <,0c ≤即可,例如:,2,1- 【解析】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2.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CB CD =,30CAD ∠=︒,50ACD ∠=︒,则ADB ∠=________.【答案】70【解析】∵CB CD =,∴30CAB CAD ∠=∠=︒,∴60BAD ∠=︒,∵50ABD ACD ∠=∠=︒,∴18070ADB BAD ABD ∠=︒-∠-∠=︒.【考点】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3.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边AB 的中点,连接DE 交对角线AC 于点F ,若4AB =,3AD =,则CF 的长为________.【答案】103【解析】∵四边形ABCD 是矩形,∴4AB CD ==,AB CD ∥,90ADC ∠=︒,在Rt ADC △中,90ADC ∠=︒,∴5AC ==, ∵E 是AB 中点,∴1122AE AB CD ==, ∵AB CD ∥,∴12AF AE CF CD ==,∴21033CF AC ==. 【考点】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14.从甲地到乙地有A ,B ,C 三条不同的公交线路.为了解早高峰期间这三条线路上的公交车从甲地到乙地的用时情况,在每条线路上随机选取了500个班次的公交车,收集了这些班次的公交车用时(单位:分钟)的数据,统计如下:45分钟”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C【解析】样本容量相同,C 线路上的公交车用时超过45分钟的频数最小,所以其频率也最小,故选C .【考点】用频率估计概率15.某公园划船项目收费标准如下:________元. 【答案】380【解析】租用四人船、六人船、八人船各1艘,租船的总费用为100130150380++=(元) 【考点】统筹规划16.2017年,部分国家及经济体在全球的创新综合排名、创新产出排名和创新效率排名情况如图所示,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________.【答案】【解析】从左图可知,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对应创新产出排名全球第11;从右图可知,创新产出排名全球第11,对应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3.【考点】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6分,第27,28题,每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P.求作:PQ,使得PQ l∥.作法:如图,①在直线上取一点A,作射线PA,以点A为圆心,AP长为半径画弧,交PA的延长线于点B;②在直线上取一点C(不与点A重合),作射线BC,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Q;③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B=_______,CB=_______,∴PQ l ∥(_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解析】(1)尺规作图如下图所示:(2)PA ,CQ ,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考点】尺规作图,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8.计算:04sin 45(π2)|1|︒+--.【解析】解:原式4112=+-=. 【考点】实数的运算19.解不等式组:3(1)1922x x x x +>-⎧⎪⎨+>⎪⎩.【解析】解:由①得,2x >-,由②得,3x <,∴不等式的解集为23x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20.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0ax bx ++=.(1)当2b a =+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 ,b 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 【解析】(1)解:由题意:0a ≠.∵()22242440b a a a a ∆=-=+-=+>,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答案不唯一,满足240b a -=(0a ≠)即可,例如:解:令1a =,2b =-,则原方程为2210x x -+=, 解得:121x x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A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平分BAD ∠,过点C 作C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OE .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2)若AB =,2BD =,求OE 的长.【解析】(1)证明:∵AB CD∥∴CAB ACD∠=∠∵AC平分BAD∠∴CAB CAD∠=∠∴CAD ACD∠=∠∴AD CD=又∵AD AB=∴AB CD=又∵AB 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B AD=∴ABCDY是菱形(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 BD⊥.12OA OC AC==,12OB OD BD==,∴112OB BD==.在Rt AOB△中,90AOB∠=︒.∴2OA==.∵CE AB⊥,∴90AEC∠=︒.在Rt AEC△中,90AEC∠=︒.O为AC中点.∴122OE AC OA===.【考点】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22.如图,AB是O的直径,过O外一点P作O的两条切线PC,PD,切点分别为C,D,连接OP,CD.(1)求证:OP CD⊥;(2)连接AD,BC,若50DAB∠=︒,70CBA∠=︒,2OA=,求OP的长.【解析】(1)证明:∵PC、PD与O⊙相切于C、D.∴PC PD=,OP平分CPD∠.在等腰PCD△中,PC PD=,PQ平分CPD∠.∴PQ CD⊥于Q,即OP CD⊥.(2)解:连接OC、OD.∵OA OD=∴50OAD ODA∠=∠=︒∴18080AOD OAD ODA∠=︒-∠-∠=︒同理:40BOC∠=︒∴18060COD AOD BOC∠=︒-∠-∠=︒.在等腰COD△中,OC OD=.OQ CD⊥∴1302DOQ COD∠=∠=︒.∵PD与O⊙相切于D.∴OD DP⊥.∴90ODP∠=︒.在Rt ODP△中,90ODP∠=︒,30POD∠=︒∴cos cos30OD OAOPPOD====∠︒.【考点】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锐角三角函数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kyx=(0x>)的图象G经过点A(4,1),直线14l y x b=+∶与图象G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1)求k的值;(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图象G在点A,B之间的部分与线段OA,OC,BC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①当1b=-时,直接写出区域W内的整点个数;②若区域W内恰有4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求b的取值范围.【解析】(1)解:∵点A(4,1)在kyx=(0x>)的图象上.∴14k=,∴4k=.QPDCOBA(2)① 3个.(1,0),(2,0),(3,0).② a .当直线过(4,0)时:1404b ⨯+=,解得1b =-b .当直线过(5,0)时:1504b ⨯+=,解得54b =-c .当直线过(1,2)时:1124b ⨯+=,解得74b =d .当直线过(1,3)时:1134b ⨯+=,解得114b =∴综上所述:514b -<-≤或71144b <≤.【考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区域内整点个数问题24.如图,Q 是AB 与弦AB 所围成的图形的内部的一定点,P 是弦AB 上一动点,连接PQ 并延长交AB 于点C ,连接AC .已知6cm AB =,设A ,P 两点间的距离为x cm ,P ,C 两点间的距离为1cm y ,A ,C 两点间的距离为2cm y .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1y ,2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 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1y ,2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21y ),(x ,2y ),并画出函数1y ,2y 的图象;(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APC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度约为____cm . 【解析】(1)3.00(2)如下图所示:(3)3.00或4.83或5.88.如下图所示,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考点】动点产生的函数图象问题,函数探究25.某年级共有300名学生.为了解该年级学生A ,B 两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从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进行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 .A 课程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成6组:4050x <≤,5060x <≤,6070x <≤,7080x <≤,8090x <≤,90100x ≤≤);b .A 课程成绩在7080x <≤这一组是:70 71 71 71 76 76 77 78 78.5 78.5 79 79 79 79.5 c .A ,B 两门课程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1)写出表中m 的值;(2)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A 课程成绩为76分,B 课程成绩为71分,这名学生成绩排名更靠前的课程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3)假设该年级学生都参加此次测试,估计A 课程成绩超过75.8分的人数. 【解析】(1)78.75(2)B .该学生A 课程分数低于中位数,排名在中间位置之后,而B 课程分数高于中位数,排名在中间位置之前.(3)解:抽取的60名学生中.A 课程成绩超过75.8的人数为36人.∴3630018060⨯=(人) 答:该年级学生都参加测试.估计A 课程分数超过75.8的人数为180人.【考点】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位数,用样本估计总体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4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抛物线23y ax bx a =+-经过点A ,将点B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 (1)求点C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若抛物线与线段BC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1)解:∵直线44y x =+与x 轴、y 轴交于A 、B .∴A (1-,0),B (0,4) ∴C (5,4)(2)解:抛物线23y ax bx a =+-过A (1-,0)∴30a b a --=. 2b a =-∴223y ax ax a =-- ∴对称轴为212ax a-=-=.(3)解:①当抛物线过点C时.251034a a a--=,解得13a=.②当抛物线过点B时.34a-=,解得43a=-.③当抛物线顶点在BC上时.此时顶点为(1,4)∴234a a a--=,解得1a=-.∴综上所述43a<-或13a≥或1a=-.【考点】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点的平移,抛物线对称轴,抛物线与线段交点问题2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DE,点A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F,连接EF并延长交BC于点G,连接DG,过点E作EH DE⊥交DG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BH.(1)求证:GF GC=;(2)用等式表示线段BH 与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解析】(1)证明:连接DF .∵A ,F 关于DE 对称. ∴AD FD =.AE FE =. 在ADE △和FDE △中. AD FDAE FE DE DE =⎧⎪=⎨⎪=⎩∴ADE FDE △≌△ ∴DAE DF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90A C ∠=∠=︒.AD CD = ∴90DFE A ∠=∠=︒∴18090DFG DFE ∠=︒-∠=︒ ∴DFG C ∠=∠ ∵AD DF =.AD CD = ∴DF CD =在Rt DCG △和Rt DFG △. DC DFDG DG =⎧⎨=⎩∴Rt DCG △≌Rt DFG △ ∴CG FG =. (2)BH =.证明:在AD 上取点M 使得AM AE =,连接ME . ∵四这形ABCD 是正方形.∴AD AB =.90A ADC ∠=∠=︒. ∵DAE △≌DFE △ ∴ADE FDE ∠=∠同理:CDG FDG ∠=∠ ∴EDG EDF GDF ∠=∠+∠ 1122ADF CDF =∠+∠ 1452ADC =∠=︒ ∵DE EH ⊥ABCDEFHG∴90DEH ∠=︒∴18045EHD DEH EDH ∠=︒-∠-∠=︒ ∴EHD EDH ∠=∠ ∴DE EH =. ∵90A ∠=︒∴90ADE AED ∠+∠=︒ ∵90DEH ∠=︒∴90AED BEH ∠+∠=︒ ∴ADE BEH ∠=∠∵AD AB =.AM AE = ∴DM EB =在DME △和EBH △中 DM EB MDE BEH DE EH =⎧⎪∠=∠⎨⎪=∠⎩∴DME △≌EBH △ ∴ME BH =在Rt AME △中,90A ∠=︒,AE AM =.∴ME ==∴BH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图形M ,N ,给出如下定义:P 为图形M 上任意一点,Q 为图形N 上任意一点,如果P ,Q 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 ,N 间的“闭距离”,记作d (M ,N ).已知点A (2-,6),B (2-,2-),C (6,2-). (1)求d (点O ,ABC △);(2)记函数y kx =(11x -≤≤,0k ≠)的图象为图形G ,若d (G ,ABC △)1=,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3)T 的圆心为T (,0),半径为1.若d (T ,ABC △)1=,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解析】(1)如下图所示:∵B (2-,2-),C (6,2-) ∴D (0,2-)∴d (O ,ABC △)2OD == (2)10k -<≤或01k <≤(3)4t =-或04t -≤≤或4t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圆的切线。
(10)2018-2020年北京中考数学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10)——四边形参考答案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10,
∴∠BAF=∠DFA,
∵DC=16,
∴DF=DC﹣CF=16﹣6=10,
∴AD=DF,
∴∠DAF=∠DFA,
∴∠BAF=∠DAF,
∴AF 平分∠DAB.
13.【解答】(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MA=ME<BM, ∴点 M 不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 M 不在∠AOB 的角平分线上,故②错误, ③如图 3 中,作 PM∥OA 交 AB 于 M.
∵PM∥OA, ∴∠BMP=∠BAO=60°,∠BPM=∠AOB=60°, ∴△PMB 是等边三角形, ∴PB=PM=AQ, ∵PE⊥BM, ∴EM=BM, ∵∠AQD=∠MPD,∠ADQ=∠MQP,AQ=PM, ∴△ADQ≌△MDP(AAS), ∴AD=DM, ∴DE=DM+ME= 12AM+ 12BM= 12(AM+BM)= 12AB,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6.【解答】解:①如图 1,
故存在两个中点四边形 MNPQ 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8.【解答】解:①如图,连接 AC,BD 交于 O,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连接 AC,BD 交于 O, 过点 O 直线 MP 和 QN,分别交 AB,BC,CD,AD 于 M,N,P,Q, 则四边形 MNPQ 是平行四边形, 故存在无数个四边形 MNPQ 是平行四边形;故正确; ②如图,当 PM=QN 时,四边形 MNPQ 是矩形,故存在无数个四边形 MNPQ 是矩形;故正确; ③如图,当 PM⊥QN 时,存在无数个四边形 MNPQ 是菱形;故正确; ④当四边形 MNPQ 是正方形时,MQ=PQ, 则△AMQ≌△DQP(AAS), ∴AM=QD,AQ=PD, ∵PD=BM, ∴AB=AD,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当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时,四边形 MNPQ 是正方形,故存在无数个四边形 MNPQ 是正方形;故④错 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 (5 分)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x2﹣6x+1=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2)写出满足条件的 k 的最大整数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 21. (5 分)如图,在菱形 ABCD 中,∠BAD=α,点 E 在对角线 BD 上.将线段 CE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α,得到 CF,连接 DF.
第 2 页(共 29 页)
亿立方米. 已知丹江口水库来水量比河北四库来水量的 2 倍多 1.82 亿立方米, 求河北四库来水量.设河北四库来水量为 x 亿立方米,依题意,可列一元一 次方程为 .
14. (2 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中国民间历来有端午节吃粽子、赛龙 舟的习俗. 某班同学为了更好地了解某社区居民对鲜肉粽 (A) 、 豆沙粽 (B) 、 小枣粽(C) 、蛋黄粽(D)的喜爱情况,对该社区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 .
8. (2 分)有一圆形苗圃如图 1 所示,中间有两条交叉过道 AB,CD,它们为苗 圃⊙O 的直径,且 AB⊥CD.入口 K 位于 中点,园丁在苗圃圆周或两条交
叉过道上匀速行进.设该园丁行进的时间为 x,与入口 K 的距离为 y,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 2 所示, 则该园丁行进的路线可能是 ( )
16. (2 分)阅读下列材料: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一道作图题: 已知:直线 l 和 l 外一点 P. 求作:过点 P 的直线 m,使得 m∥l. 小东的作法如下: 作法:如图 2,
第 3 页(共 29 页)
(1)在直线 l 上任取点 A,连接 PA; (2) 以点 A 为圓心, 适当长为半径作弧, 分别交线段 PA 于点 B, 直线 l 于点 C; (3)以点 P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 DQ,交线段 PA 于点 D; (4)以点 D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作弧,交弧 DQ 于点 E,作直线 PE.所以直 线 PE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m. 老师说: “小东的作法是正确的. ” 请回答:小东的作图依据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有关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1、(2011•)﹣的绝对值是( )A 、﹣B 、C 、﹣D 、考点:绝对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解答:解: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在数轴上,点﹣到原点的距离是,所以﹣的绝对值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基本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2、(2011•)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总数达到665 575 306人.将665 575 30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约为( )A 、66.6×107B 、0.666×108C 、6.66×108D 、6.66×107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 048 576有7位,所以可以确定n=7﹣1=6.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只与前面的a 有关,与10的多少次方无关.解答:解:665 575 306≈6.66×108.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3、(2011•)下列图形中,即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梯形D 、矩形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四个选项中,只有D 选项既为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解答:解:A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 、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4、(201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1AD =,3BC =,则AO CO的值为( ) A 、 B 、 C 、 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梯形的性质容易证明△AOD ∽△COB ,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O :CO 的值.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 ∥CB , ∴△AOD ∽△COB ,∴,∵AD=1,BC=3.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梯形的性质,利用梯形的上下底平行得到三角形相似,然后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5、(2011•)今年6月某日部分区县的高气温如下表:区县 大兴 通州 平谷 顺义 怀柔 门头沟 延庆 昌平 密云 房山最高气温32 32 30 32 30 32 29 32 30 32 则这10个区县该日最高气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32,32B 、32,30C 、30,32D 、32,31考点:众数;中位数。
专题:计算题。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32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32;处于这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是32、32,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2.故选A .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6、(2011•)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白球,5个红球和8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现从这个盒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A 、B 、C 、D 、考点:概率公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白球,5个红球和8个黄球,共15个, 摸到红球的概率为=,故选B .点评:n 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 出现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 7、(2011•)抛物线265y x x =-+的顶点坐标为( )A 、(3,﹣4)B 、(3,4)C 、(﹣3,﹣4)D 、(﹣3,4)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专题:应用题。
分析:利用配方法把抛物线的一般式写成顶点式,求顶点坐标;或者用顶点坐标公式求解.解答:解:∵265y x x =-+,=x 2﹣6x+9﹣9+5,=(x ﹣3)2﹣4,∴抛物线265y x x =-+的顶点坐标是(3,﹣4).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顶点式,难度适中.8、(2011•)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AC=30°,AB=2,D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D 作CD 的垂线交射线CA 于点E .设AD=x ,CE=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本题需先根据题意,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y 与x解答:解:∵∠ACB=90°,∠BAC=30°,AB=2 ∴当x=0时,y 的值是.∵当x=2时,y 的值无限大 ∴y 与x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B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在解题时要能根据题意得出函数关系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44分,满分16分) 9、(2011•)若分式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 8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0,分母≠0,可以求出x 的值.解答:解:x ﹣8=0,x=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0、(2006•)分解因式:a 3﹣10a 2+25a= a (a ﹣5)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 ,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a 3﹣10a 2+25a ,=a (a 2﹣10a+25),(提取公因式)=a (a ﹣5)2.(完全平方公式)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提取公因式后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进行二次分解,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11、(2011•)若下图是某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圆柱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专题:图表型。
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折叠后,能围成的几何体是圆柱.故答案为:圆柱.点评:本题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熟记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2、(2011•)在右表中,我们把第i 行第j 列的数记为a i ,j (其中i ,j 都是不大于5的正整数),对于表中的每个数a i ,j ,规定如下:当i≥j 时,a i ,j =1;当i <j 时,a i ,j =0.例如:当i=2,j=1时,a i ,j =a 2,1=1.按此规定,a 1,3= 0 ;表中的25个数中,共有 15 个1;计算a 1,1•a i ,1+a 1,2•a i ,2+a 1,3•a i ,3+a 1,4•a i ,4+a 1,5•a i ,5的值为 1 .a 1,1a 1,2 a 1,3 a 1,4 a 1,5 a 2,1a 2,2 a 2,3 a 2,4 a 2,5 a 3,1a 3,2 a 3,3 a 3,4 a 3,5 a 4,1a 4,2a 4,3a 4,4a 4,5a 5,1 a 5,2 a 5,3 a 5,4 a 5,5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由题意当i <j 时,a i ,j =0.当i≥j 时,a i ,j =1;由图表中可以很容易知道等于1的数有15个. 解答:解:由题意,很容易发现,从i 与j 之间大小分析:当i <j 时,a i ,j =0.当i≥j 时,a i ,j =1;由图表可知15个1.故填:0;15;1.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由题意当i <j 时,a i ,j =0.当i≥j 时,a i ,j =1;仔细分析很简单的问题.三、解答题(共13小题,满分72分)13、(2011•)计算:101()2cos3027(22--︒++-π).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负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次根式、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实数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原式=2﹣2×+3+1=2﹣+3+1=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次根式、零指数幂的性质及实数运算法则,难度适中.14、(2011•)解不等式:4(1)56x x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法,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 的系数化为1解不等式,注意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解答:解:去括号得:4x ﹣4>5x ﹣6,移项得:4x ﹣5x >4﹣6,合并同类项得:﹣x >﹣2,把x 的系数化为1得:x <2,∴不等式的解集为:x <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一定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和不等号的变化情况.15、(2011•)已知a 2+2ab+b 2=0,求代数式a (a+4b )﹣(a+2b )(a ﹣2b )的值.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本题需先要求的式子进行化简整理,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 的值,即可求出最后结果. 解答:解:a (a+4b )﹣(a+2b )(a ﹣2b )=a 2+4ab ﹣(a 2﹣4b 2)=4ab+4b2 ∵a 2+2ab+b 2=0 ∴a+b=0∴原式=4b (a+b )=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在解题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和乘法公式的综合应用是本题的关键.16、(2011•)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BE ∥DF ,∠A=∠F ,AB=FD .求证:AE=F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