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599e5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为记事篇主题单元,安排了《麻雀》《爬天都峰》两篇课文以及一组综合性学习内容。
《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描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爬天都峰》讲述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综合性学习包括“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两个板块,主要指导学生掌握记事类文章的写作要领,并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写法。
教材还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旨在旨导学生感受记事类作文的叙述特点。
本单元最后安排了一篇记事类习作,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写好这类作文。
【教学内容】16、麻雀17、爬天都峰习作例文习作5【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3个生字,蓝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
3.写记事文时,能有条理地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提高朗读能力,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3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文本、体会情感的能力。
初步感知记事类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复述、讲读、讲练)。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电教法(电视、电脑、网络、多媒体等)。
(五)情感(情境)教学法、目标导读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文结合教学法。
【学习方法】观察、思考、小组合作、集体讨论、读悟结合、朗读想象、合作、探究、欣赏、理解、感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6 麻雀2课时17 爬天都峰2课8课时习作园地2课时习作5 2课时。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解读课件(18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解读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7256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9.png)
+ 互相交流,试着采“点”,踩“点”而作
+ 1.跟自己的同桌聊一聊自己要写的事情,在 聊的过程中想一想, 哪里最精彩。
+ 2.把最精彩的部分用简单的语句写出来,或 者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标记。
+ 3.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以及刚才采的 "点",进行第一次习作。要求学生只写重要 内容的相关片段
+ 运用微课,了解把重要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交代 顶的顺序来写的。
共同进步
的清楚明了
2.抓住文中人物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把事件的过程写清
2.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楚。从文中找到人物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怎么想是
把爬山过程写清楚
人物的心理描写,怎么说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怎么做是人物的动
作描写)方法:在记叙事情的时候加入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 活动,会使得事件过程更具体。
+ 学生根据微课进行二次修改,用上三年级时学 的修改符号。
+ 再次进行讲评,学生关注修改的动作、语言、 神态部分
+ 关注《小木船》的旁批与课后思考题,认识到 不重要的事情可以简单介绍,甚至不写,试着 到达详略得当
+ 试着写完整的文章
+ 学生聊一聊,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交 流平台和初试身手,自己学到了哪些习作 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 回顾《麻雀》和《爬天都峰》的写作顺序
借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爬山前、爬山 时和爬山后”不同的思维导图回顾课文写作 顺序。
+ 学生拿出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写着自己生活 中印象深刻的事的"往事小锦囊",按照自己 要. 写的事情的过程,填写表格或绘制思维 导图。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木船》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木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d241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6.png)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木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木船》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把事情写清楚”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和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
这些课文和例文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小木船》讲述了“我”和陈明之间因小木船而引发的友谊破裂又和好的故事。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我”和陈明因小木船而友谊破裂、“我”看到陈明的小木船而伤心、陈明送“我”小木船我们重归于好三个部分。
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我”和陈明之间的友谊变化,以及孩子们之间纯真的情感。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把事情写清楚”为核心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文本、体会情感、进行写作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写结合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认识“睦、寇”等10个生字,会写“陈、懂”等13个字,正确读写“手工、平时”等词语。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和陈明之间的友谊变化。
体会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学会正确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和陈明之间的友谊变化。
(2)体会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五、教学策略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讨论中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读写结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矛盾呢?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eb8aa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5.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想象”。
本课例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例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对本单元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如:描写、叙述、说明等。
但部分学生对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运用写作方法进行表达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运用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例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文,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2.准备写作素材,如图片、故事等,以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
3.准备习作纸张,以便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观察和想象的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观察和想象,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写作素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进一步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61411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d.png)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1 教材内容概述
第五单元主要围绕着寓言故事展开教学,通过“草裙舞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寓言故事的启示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
1.2 教材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阅读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
•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于人生道理的思考。
•融入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增加学生阅读的趣味性。
1.3 教材价值
这一单元的教材设计巧妙,寓言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可以启发学生
的联想和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品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建议
2.1 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整个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
事的情节、人物和寓意,并启发学生的各种思考。
2.2 启发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进行解读和体会,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道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认知。
2.3 创设情景
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寓言故事,或者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绘画等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2.4 组织讨论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彼此对于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
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以上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教授第五单元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活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8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8单元)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8312afc8d376eeafaa310c.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8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
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ca3e2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b.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之前的语文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了对文本的理解、词语的学习、语言的表达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词语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一课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并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并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小组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词语学习: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通过游戏、卡片等方式进行学习和运用。
4.口语表达: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口语表达,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写作练习,老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fe1de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d.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汇编了四书课文《长城》《颐和园》、描述性课文《秦兵马俑》。
《长城》一课整体表现了长城的矮小厚实与雄伟壮观。
也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智慧和力量;《颐和园》描写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秦兵马俑》详细了解了秦兵马俑。
3篇课文都备有精致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就是助推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有些了解,但更深入的东西尤其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更是知知甚少。
除教学3篇课文外,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重新认识本组生字23个,可以写下24个生字。
恰当读取“飞过、城砖、城墙、屯兵、长廊、柱子、神清气爽”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指导看看图,自学由离及近,由整体至部分的观测方法,培育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挑选出相同观察点展开观测的方法。
4.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独特\在文中的促进作用。
6.鼓励学生累积语言,自学按照游览顺序把握住景物特点描绘的方法。
7.以“维护文物”为题,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培育文物保护意识。
8.卖报了解“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升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一、《长城》本课的重点是认知长城的壮丽气势和矮小厚实,体会作者在M18x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在写作体悟课文重点内容时,可以认输使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再对学生明确提出的问题展开剖析、指点。
对学生明确提出的问题,教师必须鼓励学生通过反反复复阅读课文、相互讨论等获得答案,在关键处教师应当给予点拨。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ba79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b.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第一课:老师在追求什么?这节课主要讲述了老师在追求知识与智慧的故事,并引发孩子们对知识和研究的思考。
教材中通过描写不同场景下老师的努力与奉献,让孩子们认识到老师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而不遗余力的人。
第二课:明聪颖的脑袋这节课通过介绍一个聪明的小女孩明聪颖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智慧与努力的关系。
教材中描绘了明聪颖通过勤奋研究和积极思考,在学业上取得出色成绩的情景,鼓励孩子们努力研究,提高自己的智慧。
第三课:丢三落四怕什么?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个丢三落四的小男孩改正错误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勇于纠正错误,不怕困难。
教材中通过描写小男孩矢志不渝、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引导孩子们勇于承认错误、勇敢面对困难。
第四课:五十八秒的背后这节课通过一个五十八秒的记录时间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每一秒都是宝贵的。
教材中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和每一秒的珍贵,引导孩子们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第五课:小静的修炼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小静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
教材中通过描写小静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她克服困难的决心,鼓励孩子们勇于面对挑战、坚持努力。
第六课:我的书本朋友这节课通过介绍孩子们与书本的亲密关系,引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中通过描述孩子们的阅读经历和与书本的亲密互动,鼓励孩子们养成阅读的惯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第七课:注重形象,注意礼仪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孩子们应该注重形象和注意礼仪的重要性。
教材中通过描绘孩子们在不同场合中的形象和行为,引导孩子们懂得自己的形象对他人的影响,培养良好的礼仪惯。
第八课:忘不了的怀念这节课通过描述孩子们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引发孩子们对珍惜当下的思考。
教材中通过描绘孩子们对过去的忆苦思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鼓励孩子们珍惜现在的幸福与美好。
以上为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材分析。
通过这些课文,旨在引导孩子们关注学习、发展智慧、勇于承认错误、珍惜时间、坚持努力、培养阅读习惯、注重形象与礼仪、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2e73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e.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优秀说课稿,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
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无从下笔、内容空洞、语言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习作例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写作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习作例文,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3.技巧讲解:针对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表达等。
4.实践训练:让学生结合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现场写作训练,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5.分享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选材:选准题材,贴近生活2.构思:明确主题,合理结构3.表达: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成果、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ca4b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0.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爱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单元包括两篇课文《麻雀》和《猫》,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词语和句子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还需要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式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麻雀》中母雀和小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细节。
如,在《麻雀》一课中,引导学生关注母雀为了保护小雀而付出的努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如,在《麻雀》一课中,学生可以模仿母雀的保护动作,感受母爱的伟大。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如,问:《麻雀》一课中,母雀为了保护小雀付出了哪些努力?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事例,大家共同分享。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effe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6.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生活的文章,通过讲述一只母麻雀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课文结构紧凑,情节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生僻字和词语,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文章的大意和主题能够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字和词语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和词语。
3.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和词语的掌握。
2.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母爱的伟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僻字和词语的资料。
3.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的大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观察课文中的生僻字和词语。
老师对课文进行翻译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老师挑选一些生僻字和词语,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生僻字和词语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精品】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精品】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55729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5.png)
2.认读词语。
嘶哑 拯救 扎煞 奈何 嗅到(课件出示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1.学生完成听写。
2.学生集体纠错。
3.学生复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环节二:讲读课文
1.整体感知全文。
2.学习课文,说说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3.默读全文,说说豌豆们都是怎样的性格。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活动意图: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环节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5)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学生讨论、交流。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课件出示9)(多媒体出现下面三个问题)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课堂小结: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学生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1.师生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课件出示2)
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e0a92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e.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是我国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重要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例文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写作。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写作技巧的讲解,又有对优秀文章的欣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写作技巧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知道如何下笔、写作内容空洞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培养对写作的热爱,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转化为文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精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写作技巧:教师结合例文,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观察生活、抓住细节等。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生活中的美好,讨论如何将美好转化为文字。
4.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现场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优秀作品展示: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ccd04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2.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为“家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本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西湖》和《鸟的天堂》。
这些课文都是围绕着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描述,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感受家乡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家乡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对于课文中的一些复杂句子和生僻词汇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乡的美。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操练。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认读和朗读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牛和鹅》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牛和鹅》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d0687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6.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牛和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牛和鹅》这篇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牛和鹅的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解决了牛和鹅之间的矛盾,使它们和谐相处。
这篇课文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学生传递了友谊、理解和包容的价值观。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属于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题是“人与自然”。
《牛和鹅》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动物的关爱,以及对和谐共处的追求。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简单的故事情节。
但是,对于一些深刻的道理和价值观,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牛和鹅》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学会关爱动物,尊重自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动物的关爱,以及对和谐共处的追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
2.教学难点:感悟故事中的道理,学会关爱动物,尊重自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意识。
4.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3a710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4.png)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生活万花筒”,旨在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将其像从万花筒中选取片段一样,选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习作。
教材通过列举一些生活场景示例,如家庭趣事、校园生活、外出游玩等,启发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挖掘生活素材。
同时,强调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叙事顺序和描写方法,能够清晰地展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所描述的生活场景。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经历过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具备了一定的素材积累。
然而,他们在将这些生活经历转化为有条理的书面表达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部分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完整,在描写事情经过时容易出现条理不清、细节缺失的情况。
另外,对于如何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来使文章更生动有趣,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习作要求,回忆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从中选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作为习作素材。
学会运用一定的叙事顺序(如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
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描写方法(如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来丰富习作内容,使文章更生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生活素材。
在习作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和互评互改,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趣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难点帮助学生回忆生活经历,选取合适的素材进行习作,确保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叙事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重点部分,避免平铺直叙。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如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对关键情节进行细致描写,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bec9b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0.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旨在培养学生的作能力。
通过阅读和作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并将情感融入叙事过程中。
本单元的体例与普通单元不同,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作例文和作。
精读课文的定位直接指向表达,强调阅读中学会表达,每课的课后练都突出体现这一特点。
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提炼出本单元的阅读要点:总结、提炼表达,了解作者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初试身手发挥想象,把内容说清楚。
作例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研究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使学生进一步领悟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作用和方法。
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通过写一种印象深刻的事,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通过这几个板块,形成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呈现本单元的研究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研究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语文能力。
同时,学生应该充分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第二学段(3-4年级)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能力,增强作的自信心,能够观察周围世界并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此外,学生还应该能够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汇和词组,并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课文和两篇作例文,从不同角度把事情写清楚。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作活动,了解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并将情感融入叙事过程中。
通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作例文和作等板块,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一课时:本课研究目标为学会9个生字,如“级、链、颤”,并正确读写“假日、抬头、云彩”等词语。
同时,学生需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本单元由单元导读、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
精读课文三篇:《小草之歌》《争吵》《小泽征尔的判断》,略读课文《皮巧根桥》。
本单元的专题是“意志品质”,教材中涉及的人物,无论是伟大的艺术家,还是弱小的小草、普通的孩子,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是空洞的。
纵观几篇课文,都有个“小”与“大”的辩证关系:小草虽然十分弱小,但它不气馁、不灰心、不计较,而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大自然做出巨大贡献;一对小朋友发生了争执,却能用自己的宽容与微笑化解矛盾;未成名时的小泽征尔以小人物的身份,在众多权威面前坚持己见,最终获得成功;皮巧根以自己微小的力量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之桥,带给人们方便,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
2.教材内容分析
《小草之歌》是一首现代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以自述的形式,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
诗歌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意境清新,通篇押“ao”韵,读起来悠扬悦耳,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全诗共七小节,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1——3小节概括描写了小草的奉献精神。
三个小节开头重复“我是一株小草”,然后进行转折,突出了小草虽然渺小,却不灰心、不计较,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精神。
第4——6小节具体描写了小草在防洪、固沙及美化环境方面的贡献。
三个小节结构相同,采用先提出“不要责怪我……”,而后说明理由的方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第7小节描绘了小草蓬勃的生命力。
《争吵》选自《爱的教育》一书,课文记叙了“我”和克莱谛吵架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知错就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讲“我”后悔和克莱谛吵架。
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讲“我”和克莱谛重归于好。
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父亲对“我”的教育。
课文从“我”的视觉写事件的过程以及人物的神态举动,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将“我”的态度、想法、行为和克莱谛的态度、行
为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思想品格。
《小泽征尔的判断》一文记叙了小泽征尔参加欧洲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不附和音乐界权威的意见,果敢地做出判断,指出乐谱中的错误在大赛中夺魁的事。
表现了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做出果敢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自信的可贵品质。
课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讲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小泽征尔在参加指挥大赛中果敢地指出乐谱有错误,并在大赛中夺魁。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小泽征尔在大赛中夺魁的原因。
本课以第三人称来叙述和介绍小泽征尔是怎样做出正确判断的,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而人物的品格也就在这一刻充分体现出来了。
《皮巧根桥》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的事,表现了一个孩子虽然力量有限,却用爱心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之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
文章结构简单,语言朴实,字里行间蕴含着真诚的“爱心”。
皮巧根对人们的爱心和人们对皮巧根的爱心交织在一起,相互辉映,令人感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深入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物的心灵。
几篇课文所涉及的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不易把握,是教学的难点。
三、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汉字21个,会写2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草之歌》《争吵》《小泽征尔的判断》,背诵现代诗《小草之歌》和古诗《别董大》,默读略读课文《皮巧根桥》和语文百花园“阅读平台”的《尝试》。
3.深入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小草不因弱小而气馁,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学习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的品质;体会皮巧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人们架起安全方便之桥的爱心;学习苏格兰国王做事信心坚定,勇于面对困难,不懈努力,不达目的不止的精神。
4.学习不同对话形式中冒号、引号的用法,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和有趣,
产生深入了解汉语言的愿望。
5.发现词语里语素位置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6.用普通话劝说别人,学习劝说的技巧。
7.不拘形式地写一件别人帮助自己或自己帮助别人的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写完后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横线部分是落实课标的要求)。
四、教学建议:
1.识字:第二学段课标要求“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进入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独立识字能力,生字的认读应该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不认识的字,自己就能想办法认识,在教学中进行检查、纠正即可,应侧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选择字义、理解新词;写字,可以适时进行指导,主要是要训练学生熟练地写,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2.训练重点的落实:“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人物金子般的心灵”这一训练点的落实应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借助字典、词典,通过对比、联想、想象等方法深入理解重点句子,进而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