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思考题
国贸总复习思考题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2) 该国是否可用本国拥有的资源来生产90单位酒和50单位奶酪 为什么 答:Qw×Lw + Qc×Lc =90×10+50×4=1100>400; Qw×Tw+Qc×Tc =90×5+50×8=850>600 所以不可能用这些资源生产出这些产品。
三、当代贸易理论
5题.分析下列四题, 解释每题中是外部规模经济情形还是内部规模经济情形。 (1) 美国印第安纳州艾克哈特的十几家工厂生产了美国大多数的管乐器。 (2) 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本田车要么是从日本进口的, 要么是在俄亥俄州的玛丽斯维尔生产的。 (3) 欧洲惟一的大型客机生产商—空中客车公司的所有飞机都在法国土鲁斯组装。 (4) 康涅狄克州的哈特福特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保险业中心。
(1)为什么出口补贴没有完全反映在国内市场的新价格上 (2) 出口补贴对该国的生产和出口有什么影响 (3) 出口补贴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收入有什么影响 (4) 在上图中,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收入分别由哪些区域表示 (5) 出口补贴对该国贸易条件有什么样的影响
(1) 当出口国(本国)的价格从 6000 美元上升为 6450 美元、进口国的价格从 6000 美元下降为 5550 美元时, 本国价格的上升幅度小于补贴。 (2) 价格上升后,本国拖拉机的产量由70台增加为80台, 出口增加 20台,由50台变为76台。 (3) 本国的拖拉机消费者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受损。政府因补贴而受损。 (4) 在图上,消费者损失等于区域α+b,生产者得益等于区域 a +b十 C ,政府损失等于b +C +d +e +f +g +h+i 。 (5) 出口补贴降低了外国市场上的出口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这与关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正好相反。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3.贸易三角•二、辨析题•1.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初始建立是通过出口实现的,而非进口。
•2.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贸易平衡。
•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利。
• 4.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两国模型,不能应用于多国模型。
• 5.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时,两国能够通过比较优势实现完全专业化。
• 6.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三、单项选择题•1.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中,( )。
•A.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B.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受损•C.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D.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贸易利益•2.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够生产3单位棉布或1单位电视机,而一个韩国工人能够生产4单位棉布或2单位电视机,则( )。
•A.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优势•B.中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韩国没有优势•C.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电视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根据第2题,两国的贸易方向是( )。
•A.韩国向中国出口棉布和电视机•B.中国向韩国出口棉布和电视机•C.韩国向中国出口电视机,同时中国向韩国出口棉布•D.中国向韩国出口电视机,同时韩国向中国出口棉布• 4.能够促进中国和韩国进行贸易并能够使双方都受益的国际交换价格是()• A.3单位棉布换1单位电视机• B.4单位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 C.5单位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 D.3单位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5.假设本国和外国均生产1、2、3、4,四种产品,其中本国的劳动生产率为12、18、30、20,而外国的劳动生产率是2,4,15,5,则本国最有优势的产品和最具劣势的产品分别为( )。
国际贸易复习思考题
国际贸易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二、判断题三、简答题费者为每一个被保护的工作付出的代价都不小,为什么政府仍要保护这些行业?的工会组织,或者说是重要的选票来源。
所以如果从就业保护的政治经济学角度考虑,尽管代价不菲,政府还是会对这些行业进行保护,以满足其政治上的利益最大化。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画图说明。
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
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但是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高,而小国福利提高A’B’E’。
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福利提高幅度为,而小国福利原来水平为O’M’E’N’,福利提高幅度为A’B’E’’M’E’N’,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四、计算题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40-2P,供给曲线为10+3P,自由贸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为2,试问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50﹪的从价关税时,试问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自由贸易时:10+310+3×2=1640-240-2×2=36进口量36-16=20征收关税后:2×(1+50﹪)=310+310+3×3=1940-240-2×3=34进口量34-19=15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法国牛肉为每吨2625美元,而国际牛肉市场的价格为每吨2000美元。
在自由贸易下,法国自己生产100万吨,从国际市场上进口50万吨。
国际贸易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总贸易体系,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额,贸易差额,间接贸易,净进口1、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过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贸易的体系:凡进入国境的贸易,无论结关与否,一律计入总进口;凡是出国境的贸易,一律计入总出口。
它说明了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采取的就是总贸易体系。
2、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计算公式:TOT=Px/Pm贸易条件分为:(1)净贸易条件:N=(Px/Pm)*100(2)收入贸易条件:I=(Px/Pm)*Qx(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S=(Px/Pm)*Zx(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S=(Px/Pm)*(Zx/Zm)*1003、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或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额/GDP或GNP)*100%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或GNP)*100%4、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及各类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之比,用份额表示5、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表示的对外贸易规模6、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7、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货物买卖行为8、净进口: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对某一商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果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其差额即为净进口第二章1.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一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其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
如果一国生产同类商品的成本比另一国家同类商品低,即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这种商品;反之,则处于绝对劣势,就不应该生产这类商品,应该从另一国进口这种商品。
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利用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将生产出来的商品进行交换,贸易双方同样能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并且社会总财富会有所增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思考题)(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思考题)(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思考题第二部分 --- 国际贸易政策(参考答案)-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1.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某国现实情况说明国际贸易是否越自由越好。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经济出现衰退,陷入滞涨的困境,就业压力大,市场问题日趋严重。
因此,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垄断阶级和劳工团体纷纷要求政府采取保护贸易措施。
此外,由于工业国家发展不平衡,美国贸易逆差迅速上升,其主要工业产业如钢铁、汽车、电器等,不仅受到日本、西欧等国家的激烈竞争甚至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其他出口国的竞争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率先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各国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致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得以蔓延和扩张。
以美国和德国为例,美国一开始一直实行自由贸易最后受到日本西欧的竞争压力不得不转入保护贸易。
德国在发展初期如果实行自由贸易,不保护幼稚工业,他可能受到美国等先进国家的竞争压力而发展困难,所以国际贸易不是越自由越好,而是看时期而定。
2.“新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揭示了像韩国这样推行出口补贴的政策是明智之举。
出口补贴使每一个产业都获得了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所需的战略优势”。
请结合韩国出口补贴的实践对这一论点进行评述。
韩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实行外向型经济,对出口商品进行补贴,使本国商品在世界上竞争力显著上升,通过保护和扶持的贸易政策,支持这些产业的厂商,提高产业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厂商的收益性外部经济,从而促进这些产业较快地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韩国通过此项政策很快在亚洲甚至世界上都可谓一颗明珠。
从而可见政府通过干预对外贸易扶植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一国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获得资源次优配置的最佳选择,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具有积极作用。
3.简述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分类。
广义的国际贸易政策是指涉及外贸活动的国家干预和调节行为,是一国根据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的基本发展态势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结合本国的资源赋予、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所制定的在较长时期内普遍适用的对外贸易原则、方针和策略。
《国际贸易理论》思考题2
《国际贸易理论》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只要求掌握教材和讲义上有的)二、给出中文,请写出英文(只要求掌握教材和讲义上有的)三、简答题:(一)掌握以下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相互需求原理4、要素禀赋理论5、里昂剔夫之谜6、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7、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8、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观点9、技术差距理论10、人力资本说1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3、关税保护论14、幼稚产业保护论15、超保护贸易理论16、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17、阿明的中心-外围理论18、亚当·斯密的“剩余出口论”。
19、“增长引擎”论20、新增长理论(二)其他问题: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2、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3、战后国际贸易的突出特点?4、请简述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5、请列举5种关于贸易保护的观点。
一、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二、幼稚产业保护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6、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些重要观点。
7、管理贸易理论的特点。
8、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9、关税的主要特点。
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2、关税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的特点。
3、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
4、关税是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5、关税税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10、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11、请列举5种非关税措施。
12、请列举出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5种)1、本国的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2、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状况3、本国与他国的经济、投资合作情况4、本国国内的物价和就业情况5、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权利和义6、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7、本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贸易理13、请按宏观经济政策、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的特点列举经济一体化的6种形式。
14、关税同盟有哪四种动态效应?请说明其各自的内容。
四、计算题:(一)计算有效保护率(二)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
第四章新古典贸易理论思考题
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及其内容
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换取的是相对资本密 集的进口产品!
其他的资本劳动比率(K/L)研究:
“里昂惕夫之谜”仍然存在!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 资本和劳动的需要量
1947年 出口商品 每百万 美元 产品 需要 生产 要素 数量 资本 进口竞争商品 出口商品 1951年 进口竞争商品 约230万(美 元)
四、几点评价
2、要素禀赋论的局限 ⑴ 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之间的比例只是 简单的数字关系.而不是一个动态过程;并认为 在一定的人口、资本和自然资源条件下,某一国 家只能从事一定种类的商品生产与出口。 ⑵ 自然禀赋条件只能为生产和出口优势的形成 以及国际分工提供可能性。 ⑶ 假定技术是不变的,各国的技术水平是相同 的。
1.狭义的要素禀赋论
理论的具体分析: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 3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 的 (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
因此,一个国家应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所生产 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需要大量使用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4.由生产要素密集逆转所致 如果两个产业的要素可被替代比率不同 时,就可能出现一种“要素密集度逆转”( factor-intensity reversal)的情形。即 一个产业在某些要素价格水平时是资本密集 的,而在另一些要素价格水平时则为劳动密 集的。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3.1 复习笔记一、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边际收益递减在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时,随着某一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长,由此新增的产出(即“边际产出”或“边际收益”)会逐渐减少。
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原理。
2.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瓦尔拉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的模型中,不同的商品生产使用要素比例不同,生产同种同量的产品,也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要素的生产率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产品生产中对要素比例的选择和要素供给的约束。
产品生产中要素的使用比例(要素需求)和一国的资源储备比例(要素供给)决定要素价格从而影响产品成本,成为决定比较优势和生产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
(2)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国际贸易不仅影响贸易双方的产品市场价格,而且造成各国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动。
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变动也不仅仅影响一国的生产和消费,还会引起各要素之间收入的再分配。
而要素在国内各部门之间的流动或要素储备比例的变动也会反过来影响生产和贸易模式。
二、赫克歇尔一俄林贸易模型1.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即2×2×2模型,这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有很大的区别,H-O模型认为商品至少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才能生产出来,而李嘉图认为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唯一要素,H-O模型的这一假设前提实质上是以要素论代替了劳动价值论,而且也为国际贸易中资本一劳动比的存在、分析不同国家中不同的资本一劳动比对于比较成本的作用确定了前提。
(2)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技术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相同的要素具有同样的生产率,这一假设意味着在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时,贸易仍然可能发生。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3.“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思路: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说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不仅可以从Sachs 和Warner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说明。
4.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
国贸总复习思考题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10题.一国从国外以每瓶 12 美元的世界市场价格进口
伏特加酒, 下图描述了该国的市场状况。
D
S
P
15 a bc d
12 e
9
0 5 20 30 50 60 75 Q
答案:
(1) 国内伏特加酒的生产由 20 瓶变为 30 瓶, 而 消费量从 60瓶变为 50 瓶。
(2) 生产者的得益相当于区域 a,消费者的损失 相当于区域 a十 b +C +d 。
复习思考题答案
古典贸易理论-李嘉图模型
1题. 假定本国有1000单位劳动,外国有
1200单位劳动,均用来生产自行车和滑板 两种产品。本国生产自行车的单位劳动 投入为5,生产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为2; 外国生产自行车和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 均为3。
S
(1) 画出本国和外国的
500
生产可能性边界。
本国 假定自行车为B, 滑板为S
(2) Pr(拍)/Pb(棒)=1/3; Pr*/Pb*=4 。
(3) 世界均衡价格:1/3<世界均衡相对价格<4 。
(4) 一国专业化生产何种产品取决于在两个产 业中工人所获工资的比较。本国工人生产拍的 收人为Pr/aLr=2/2=1, 生产棒的收入为 Pb/aLb =1/6, 工人会追逐高工资进入拍产业 ,导致本国 专业生产拍 ; 同样的理由外国将专业生产球棒。
W
T
W=600/5=120 T
500/10=50 L
C=600/8=75 T
50
500/4=125 L
40
L L’
75
100 125 C
4题.电视机生产是劳动密集的, 每台电视 机的生产需要20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 它 的单价为60美元;大米生产是土地密集的, 每500克大米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 4单 位土地, 其单价是4美元。
《国际贸易学》复习思考题
《国际贸易学》复习思考题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82)9.在“二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
答:二战前,东亚各国发展落后,技术较欧美国家差些,以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出口初级产品。
二战后,东亚各国经济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也从其他发达国家中引进了许多先进技术与经验,为出口产品的结构转换提供了可能。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即要素禀赋理论可以知道,由于二战后东亚那些国家的要素禀赋出现差异,从而导致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禀赋优势从资源密集到劳动密集,再到资本密集。
理论研究得出一国应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可以解释二战后东亚那些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109)10.请用相关理论解释下列情况: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大国;美国与日本相互出口汽车;微软公司的产业地位;高科技产品总是首先在发达国家出现;世界上半数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在西雅图生产。
答:1. 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大国主要可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
电视机在中国已处于产品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技术和资本逐渐失去了重要性,而劳动力成本则成为决定是否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于是生产的比较优势又转移到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又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标准化后期则大量出口并生产电视机。
2. 美国与日本相互出口汽车主要用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
根据规模经济说,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
众所周知,美国和日本同属于发达国家,禀赋优势都集中在资本和技术上。
因此,这两国资源禀赋状况相同,从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比例一样,两国技术水平相近、消费偏好相似。
但是如果这两国之间对汽车的国内需求水平存在差异,也会导致产业内贸易。
陈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概念题1.生产要素答: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
其中,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管理才能四要素。
2.要素价格答:要素价格(factor price)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
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及管理的利润等。
3.要素禀赋答: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素禀赋理论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该定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4.要素密集度答: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则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根据商品所含有的密集程度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
给定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与两种产品X 和Y,如果Y产品生产投入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 L)大于X产品生产投入中的资本一劳动比率,那么相对于X产品,Y产品的生产更为密集地使用了资本生产要素,Y产品便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X产品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5.人力资本答: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所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投资、工作培训、保健费用等开支。
克拉维斯(J.B.Kravis)、基辛(D.B.Keesing),凯能(P.B.Kenen)和鲍德温(R.E.Baldwin)等经济学家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对外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国际贸易的产生必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家间交换的剩余产品;另一个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2.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时期国际贸易有何特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的时期。
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得以建立并广泛发展。
而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商品产量大大增加,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多,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大机器工业使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当代国际贸易有何特点?(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档化、智能化和软件化(2)国际贸易集团化趋势增加(3)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发展(4)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4.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有何区别?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直接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参与贸易,即进出口两国直接达成的交易。
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又称为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国作为中介参与商品的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物转移,即商品可以不经过转口国而由生产国直接运输到消费国。
从事转口贸易的大多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便利、贸易限制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转口贸易额列入转口国家的贸易统计中。
5.如何理解贸易值和贸易量?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又称对外贸易值。
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
第四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思考题
一国有400单位的劳动和600单位的土地 一国有400单位的劳动和600单位的土地 400单位的劳动和600 用于生产酒和奶酪。生产1单位酒需要10 ,用于生产酒和奶酪。生产1单位酒需要10 单位劳动和5单位土地,生产1 单位劳动和5单位土地,生产1单位奶酪需要 单位劳动和8单位土地。 4单位劳动和8单位土地。 (1)奶酪和酒的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 素分别是什么? 素分别是什么? (2)该国是否可用本国拥有的资源来 生产90单位酒和50单位奶酪?为什么? 90单位酒和50单位奶酪 生产90单位酒和50单位奶酪?为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与中国永 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与中国永 2000 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 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此案 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 努力游说。 努力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要是美国的各 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 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为什 么?
在土地便宜的美国, 在土地便宜的美国,用来养牛的人均土 地要高于用于种植小麦所用的人均土地。 地要高于用于种植小麦所用的人均土地。但 是在那些比较拥挤的国家里, 是在那些比较拥挤的国家里,土地昂贵而劳 动力便宜, 动力便宜,用于养牛的人均土地通常比美国 用于种植小麦的人均土地要少。 用于种植小麦的人均土地要少。我们是否可 以说,与种植小麦相比, 以说,与种植小麦相比,养牛业是土地密集 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 的?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
请评论以下论断: 请评论以下论断:“世界上一些最 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 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 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丰裕的。 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丰裕的。不 用谈资本,也更不用说土地, 用谈资本,也更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 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都不丰裕。 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都不丰裕。”
国际贸易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总贸易体系,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额,贸易差额,间接贸易,净进口1、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过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贸易的体系:凡进入国境的贸易,无论结关与否,一律计入总进口;凡是出国境的贸易,一律计入总出口。
它说明了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采取的就是总贸易体系。
2、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计算公式:TOT=Px/Pm贸易条件分为:(1)净贸易条件:N=(Px/Pm)*100(2)收入贸易条件:I=(Px/Pm)*Qx(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S=(Px/Pm)*Zx(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S=(Px/Pm)*(Zx/Zm)*1003、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或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额/GDP或GNP)*100%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或GNP)*100%4、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及各类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之比,用份额表示5、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表示的对外贸易规模6、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7、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货物买卖行为8、净进口: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对某一商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果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其差额即为净进口第二章1.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一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其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
如果一国生产同类商品的成本比另一国家同类商品低,即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这种商品;反之,则处于绝对劣势,就不应该生产这类商品,应该从另一国进口这种商品。
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利用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将生产出来的商品进行交换,贸易双方同样能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并且社会总财富会有所增加。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1)
第二章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1、名词解释:1、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生产要素是指从事生产活动时所必须投入的主要因素或必须使用的主要手段。
一般我们把土地、劳动和资本称为生产的“三要素”,如果再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就构成了“四要素”。
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称为“第五要素”。
2、要素价格(Factor Price)要素价格指的则是为了使用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费用,也可以说是要素参与生产所应该获得的报酬。
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率等等都可以称为要素价格。
3、要素禀赋(Factor Endorsement)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4、要素丰富程度(Factor Abundance)要素丰富程度是指在国际要素禀赋的比较中,如果一个国家的某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那么该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就应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称要素丰富,反之,称要素稀缺。
5、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的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
反之则反称。
6、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的不同的绝对优势是贸易存在的基础。
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
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7、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的比较优势的不同是贸易存在的基础。
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商品交换,如此形成的国家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8、要素比例说要素比例说提出,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来自于由于各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所导致的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海闻《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圣才出品】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概念题1.古典贸易模型答: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其关键假设都为: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不考虑需求。
不同的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型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而比较优势贸易模型认为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2.贸易顺差答:贸易顺差又称对外贸易出超,是指一国(地区)在一个报告期(通常为一年、半年或一季)内,出口商品的总值大于进口商品总值的差额,海关统计中称“出超”。
贸易顺差反映该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
3.贸易逆差答:贸易逆差又称对外贸易入超,是指一国(地区)在一个报告期(通常为一年、半年或一季度)内,进口商品的总值大于出口商品总值的差额,海关统计中称“入超”。
贸易逆差反映该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
4.重商主义答: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晚期为晚期重商主义。
二者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采用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
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
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保证顺差就可以。
被称为贸易平衡论。
为了鼓励输出实现顺差,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如出口退税、奖励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
5.贸易所得答:贸易所得是指在开放的自由贸易下,各国通过贸易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全球范围的交换,提高了社会的福利水平,各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达到了在自己自足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特定要素、要素价格均等化
(二)简答题
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
2、简述斯托怕-萨缪尔森定理的主要内容。
3、简述罗勃津斯基定理的主要内容?
4、“世界上一些最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
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
的。
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里,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
”
分析上面这段话。
5、新古典贸易理论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古典贸易理论?
6、国际贸易可能造成一国发生贫困化增长的条件有哪些?
(三)计算题
1、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
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
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
则
a.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b.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c.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d.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2、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
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大米和钢铁的
要素投入如下:
中国菲律宾
大米钢铁大米钢铁
劳动投入.50 .25 .80 .35
土地投入.20 .15 .10 .20
资本投入.30 .60 .10 .45
a.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b.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
c.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
情况又如
何?
(四)图形分析题
1、运用图示分析说明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2、运用图形分析说明大国的贫困化增长。
3、运用图形分析说明生产要素增长对小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4、运用图形分析说明特定要素模型中公共要素增长的影响。
5、运用图形分析说明特定要素模型中特定要素增长的影响。
6、“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
请评论并用图说明。
(五)论述题
1、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
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努力游说。
反对该提案的主要是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
为什么?
2、“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
”请评论。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
4、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证明:钢铁价格(P s)上升(比如说,10%),
a.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增加;
b.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