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测定
用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分析
用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分析目的了解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表面抗原两者之间的结果情况。
方法采集320例就诊人员的血液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
结果320份标本中,发光法检测出40份阳性,280份阴性。
ELISA 法检测出42份阳性,278份阴性。
经χ2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ELISA法成本比较低,耗时长,实验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易出现假阳性。
化学发光法成本高,所需时间短,干扰因素少,不易出现假阳性。
标签:乙肝表面抗原;ELISA;化学发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乙型病毒肝炎感染性约达10%,乙肝的实验检测对其防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
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
随着科学越来越进步,检测的手段也越来越多。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诸多高敏感性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免疫学的检测中,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属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 bent assay,ELISA)[2]。
近几年,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正逐渐发展,是一种敏感性较强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方法,有效解决了低浓度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难题[3]。
现用ELISA法,化学发光法,这两种方法检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标本来自于我院2016年3月1日~3月5日体检人员,共320例,男198例,女1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39.5±8.4)岁。
1.2标本采集用红头采血管,真空抽取静脉血3 ml,标本静置后离心提取血清。
1.3检测试剂与仪器一种采用雅培化学发光HBsAg定量检测试剂盒,标本离心后,按照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的操作规程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流程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流程
1. 采集样本,通常使用静脉血作为检测的样本。
医务人员会使用消毒的针头抽取一定量的血液。
2. 样本处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
在实验室中,血清会被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
3. 酶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通常使用酶免疫法(ELISA)进行检测。
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来进行诊断。
4. 结果分析,实验室技术人员会分析样本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结果。
阳性结果表明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阴性结果则表明患者体内暂时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
5. 结果报告,最终的检测结果会被记录在报告中,并由医生进行解读和诊断。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以确认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仅为一般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流程,
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详细的检测流程和注意事项。
乙肝表面抗原 国际单位和log换算
乙肝表面抗原国际单位和log换算【最新版】目录1.乙肝表面抗原的概念和意义2.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和正常值范围3.乙肝表面抗原的临床意义4.乙肝表面抗原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5.乙肝表面抗原的换算方法正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免疫指标之一,亦叫做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
一般以检测 HBsAg 是否为阳性来确定是否携带了乙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化学发光法(CLIA)。
正常值范围因检测方法和实验室设备不同而略有差异,但通常来说,乙肝表面抗原浓度小于 0.18ng/ml 即为阴性,大于等于 0.18ng/ml 即为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乙肝病毒感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阴性则表示未感染。
2.评估乙肝病毒复制:乙肝表面抗原浓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有关,高浓度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低浓度表示复制水平较低。
3.判断传染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具有传染性,阳性浓度越高,传染性越大。
4.监测治疗效果:乙肝表面抗原浓度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治疗后浓度下降表示治疗效果良好。
乙肝表面抗原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密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意味着乙肝病毒感染,但并不一定表示患病。
部分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可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无症状。
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定量等指标,以监测病情变化。
乙肝表面抗原的换算方法通常采用国际单位(IU)和 log 的换算方法。
1 IU 乙肝表面抗原相当于 0.05ng/ml。
例如,如果某人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为 10 IU/ml,则换算为log值为10*0.05=0.5ng/ml。
第1页共1页。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原理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原理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原理涉及到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其检测原理主要包括免疫层析法、酶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等。
首先,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HBsAg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HBsAg结合的原理,将患者血清样本与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试剂混合,如果样本中存在HBsAg,则会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层析柱分离后,观察是否有条带出现来判断HBsAg的存在与否。
其次,酶免疫法也是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HBsAg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复合物,再加入底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产生显色反应来检测HBsAg的存在。
此外,化学发光法也被广泛应用于HBsAg的检测。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HBsAg结合后,加入化学发光底物,当底物受激发光时,检测仪器会测量发光强度来判断样本中HBsAg的含量。
总的来说,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原理是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
结合原理,结合不同的检测方法来实现对HBsAg的检测。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特异性的抗体与HBsAg结合后,利用不同的检测原理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HBsAg,从而进行乙肝病毒的诊断和监测。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原理。
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
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一、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是否存在乙肝表面抗原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即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一般需要进一步检查其他乙肝病毒相关指标,如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等来确定感染的程度和病情。
二、乙肝的治疗方法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感染可能会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治疗非常必要。
目前,乙肝的治疗主要分为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种方式。
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德福韦二甲酯、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量,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避免肝炎、肝硬化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随时调整用药方法和剂量。
2.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指对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炎、肝硬化等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常见的对症治疗包括肝保护治疗、消炎治疗、营养治疗等。
肝保护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保肝药物等来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消炎治疗则是通过使用消炎药物来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
营养治疗则是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多种营养素的补充来维持患者的营养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抵御病毒侵袭。
三、乙肝的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卫生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因此,预防乙肝感染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要勤洗手,避免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刮胡刀、剃刀等用品,不共用注射器、针头等注射器具,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
2. 定期体检对于有乙肝病毒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医务人员、血液制品受血者、性工作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尽早进行治疗。
3. 饮食健康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肝炎、肝硬化等状况,因此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减少对肝脏的负担,尽可能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也应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对肝脏的伤害。
乙肝快速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
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
因此,早期诊断和检测HBV感染对于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速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本实验旨在通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快速测定,评估其检测性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评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测定试剂盒的检测性能。
2. 了解HBsAg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材料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测定试剂盒(胶体金法)2. 血清样本(HBsAg阳性、HBsAg阴性)3. 仪器:恒温箱、离心机、微量移液器、加样器等四、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将血清样本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稀释,混匀。
2. 加样: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将稀释后的血清样本分别加入测试卡和对照卡。
3. 阅读结果:等待反应时间后,观察测试卡和对照卡的颜色变化,判断结果。
五、实验结果1. 阳性对照:对照卡显示红色条带,说明测试卡和试剂均无问题。
2. 阴性对照:对照卡显示红色条带,测试卡无红色条带,说明血清样本为HBsAg阴性。
3. 阳性样本:对照卡显示红色条带,测试卡显示红色条带,说明血清样本为HBsAg阳性。
4. 阴性样本:对照卡显示红色条带,测试卡无红色条带,说明血清样本为HBsAg 阴性。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胶体金法进行HBsAg快速测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
2. 实验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对HBsAg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3.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测定具有以下优势:- 操作简便:无需专业知识和设备,易于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 检测快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乙肝表面抗原标准操作规程
乙肝表面抗原标准操作规程一。
1.1 乙肝表面抗原是啥。
咱先来说说这乙肝表面抗原到底是个啥。
简单讲,它就是能反映一个人是不是可能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好比是一个“小信号”,告诉咱们身体里可能有“敌人”入侵啦。
1.2 为啥要检测它。
这可太重要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能让咱早早知道是不是被乙肝病毒给盯上了。
早发现就能早治疗,免得病情加重,那可就麻烦大了。
而且,知道了结果,也能让咱心里有个底,该注意啥,该咋预防,都能做到心里有数。
二。
2.1 检测前的准备。
要做这个检测,也有一些要准备的。
比如说,检测前得好好休息,别熬夜,要不然可能会影响结果。
还有啊,别吃那些太油腻、太刺激的东西,让身体保持一个比较“清爽”的状态。
2.2 检测的过程。
检测的时候呢,别紧张。
一般就是抽点血,送到实验室让专业的医生和仪器去分析。
这过程就像一场“侦察行动”,医生们通过各种手段找出那些可能存在的“敌人”线索。
2.3 检测结果咋看。
等结果出来了,要是显示阳性,那可就得小心了,可能是感染了乙肝。
要是阴性,也别大意,还得继续保持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着点。
三。
3.1 阳性结果咋办。
要是真不幸是阳性,也别慌。
赶紧找医生,听听专业的意见。
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看看病情到底咋样。
然后按照医生说的,该吃药吃药,该治疗治疗,要有信心打败这个“小病魔”。
3.2 阴性结果也不能放松。
阴性结果虽然是个好消息,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还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别和别人共用牙刷、剃须刀这些可能会传播病毒的东西。
打乙肝疫苗也是个好办法,给自己加一层“保护罩”。
这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是个很重要的事儿,大家都得重视起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健康康的才好!。
乙肝表面抗原的标准
乙肝表面抗原的标准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物,也是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HBsAg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检测方法、阳性判定标准、阴性判定标准等方面。
本文将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方法包括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法(RIA)、化学发光法(CLIA)等。
其中,酶免疫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测血清中的HBsAg结合,通过酶底物的作用产生显色反应来检测HBsAg的存在与否。
这些方法在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二、阳性判定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HBsAg的阳性判定标准主要是指HBsAg的检测结果是否达到阳性的标准值。
一般来说,当待测血清中的HBsAg浓度大于等于某一特定数值时,即可判定为阳性。
目前,国际上对于HBsAg的阳性判定标准有一定的统一规定,临床上一般以此为准。
三、阴性判定标准。
与阳性判定标准相对应的是阴性判定标准,即确定HBsAg的检测结果是否达到阴性的标准值。
一般来说,当待测血清中的HBsAg浓度低于某一特定数值时,即可判定为阴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阴性判定标准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检测时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四、临床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的标准不仅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对HBsAg的准确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病毒传播和疾病的发展。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HBsAg的检测和判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患者在接受检测时也应当了解相关标准,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总之,乙肝表面抗原的标准在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丽珠)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ELISA)1.原理在微孔条上预包被纯化乙肝表面抗体,配以酶标记抗体(HBsAb-HRP)及TMB等其它试剂,采用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乙肝表面抗原。
2.标本采集2.1 采集前病人准备:随机采血2.2 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2.3 标本要求:生化管采集病人静脉血3ml(也可用EDTA抗凝),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3.标本储存:2-8℃保存不应超过1周,-20℃不应超过3个月,-70℃长期保存,应避免反复冻融。
4.标本运输:密封,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污染、标本量不足、高度溶血和使用叠氮钠防腐的标本不宜作此项检测。
6.试剂6.1试剂名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6.2试剂生产厂家: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6.3包装规格:96Test/Kit6.4试剂盒组成:HBsAg微孔板,HBsAg酶标记抗体,HBsAg阳性对照血清,HBsAg阴性对照血清,样本稀释液,浓缩洗涤液,底物A,底物B,终止液,封口膜,自封袋。
6.5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一年。
7.仪器设备7.1自动酶标仪7.1.1仪器型号:RT-60007.1.2仪器厂家: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7.2洗板机7.2.1仪器型号:RT-31007.2.2仪器厂家: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8.操作步骤8.1平衡:将试剂盒各组分取出,平衡至室温(18-25℃),微孔板开封后,余者及时以自封袋封存。
8.2配液:浓缩洗涤液配制前充分摇匀(如有晶体应充分溶解),浓缩洗涤液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20稀释后使用。
8.3备板:按需(待测样本数+4)取出微孔条,将微孔条固定于支架,不足一条的部分以废孔补足为一条,注意底部在同一水平。
8.4加样:先加样本稀释液25ul,所有样本均用加样器加75ul。
具体如下:从A1孔开始,依次加临床样本、室内质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各一孔,最后一孔不加样本,为空白对照。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范围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范围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范围是指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感染者体内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含量。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外壳蛋白的主要成分,也是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国际标准,HBsAg定量结果通常以IU/mL(国际单位/毫升)为单位报告。
根据不同检测方法和仪器的不同灵敏度和准确性,不同实验室对于HBsAg定量范围的划分可能略有差异。
一般来说,常见的HBsAg定量范围如下:1. 阳性:HBsAg含量大于等于0.05 IU/mL。
这意味着感染者体内存在足够多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可以被检测出来。
2. 阴性:HBsAg含量小于0.05 IU/mL。
这意味着感染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数量较少或已经被免疫系统清除。
3. 边缘区域:一些实验室将HBsAg含量在0.05-0.1 IU/mL之间的结果称为“边缘区域”,表示检测结果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确认。
4. 高值区域:一些实验室将HBsAg含量大于等于1000 IU/mL的结果称为“高值区域”,表示感染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数量非常多,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HBsAg定量范围只是乙型肝炎诊断的一个指标,不能单凭此项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临床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肝功能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结合其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总之,HBsAg定量范围是乙型肝炎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及早发现和治疗乙型肝炎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建议有相关风险人群定期进行乙型肝炎筛查,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注意事项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注意事项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的注意事项:
1. 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采集血液样品前,应该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使用消毒剂对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遵守采血标准操作规程
采血要求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医务人员要遵守采血的标准正常操作规程。
采血针头必须是无菌的,同时也要确保采血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3. 注重样品保存
对于任何检测样品,保存都非常重要,这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也是如此。
要确保样品在保存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污染或不必要的干扰。
4. 确认测定的准确性
在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之前,应该进行多次测定以确认其准确性。
确保测定结果可靠,有助于尽早发现病毒感染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5. 综合分析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仅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判断。
医生还需
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综合,包括病史、临床症状、检查等各方
面信息,才能更全面的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
总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它能帮助
医生及时诊断病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检测过程中,需要
注意以上几个方面,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为患者的健康保
驾护航。
实验五ELISA法检查乙肝表面抗原
实验五ELISA法检查乙肝表面抗原
一、实验原理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酶联免疫法,它利用可见的酶促
反应(如酶标)来测定或检测特殊的抗原或抗体,也称为酶标免疫分析(ELISA)。
它的作用是,通过特定抗原与特殊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使反应剂(受体物质)发生可见的改变,以此来测定定量或定性的被测物
质(抗原或抗体)是否存在。
ELISA法是用来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一种快速简易的方法。
首先,将患者血清在微孔板上预先唾液,然后在微孔板上涂上特异性抗原
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复合体,最后将这种复合体添加进反应液中,
在其中一种特殊条件下,复合体中的受体物质会发生反应,此时可见的酶
标反应就出现了,检测结果就可以出现了。
二、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样本和实验设备:患者血清样本,抗体,反应液,微孔板,洗涤盒,细胞培养室,实验酶标板和其他实验用品等。
2、抗原抗体涂覆:将患者血清在微孔板上唾液,然后用特异性抗体
对抗原抗体进行涂覆,并将抗体抗原复合体形成复合体。
3、反应液加入:将复合体加入反应液中,并在恒温水浴箱中反应,
使受体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可见酶标反应。
4、检测并判断结果:检测。
1.1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操作规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ELISA)1原理:在微孔板上预包被被纯化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配以酶标记抗体(HbsAb-HRP)及TMB等其它试剂,采用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
2试剂:2.1试剂名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2.2试剂生产厂家: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2.3包装规格:96Test/Kit2.4试剂盒组成:HbsAb预包被微孔板(包被HbsAb),HbsAg 酶标抗体(含HRP标记HbsAb), HbsAg阳性对照(含基因工程HbsAg),HbsAg阴性对照(正常人血清),HbsAg样品稀释液(含BSA缓冲液),浓缩洗涤液(PBS-T缓冲液),底物A(含H2O2),底物B(含TMB),终止液(含H2SO4),封板膜,自封袋,说明书。
2.5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2~8℃避光保存,有效12个月。
3样本采集:取静脉血3-4ml于干净容器中分离出血清或血浆标本,如不及时测定可置于4℃冰箱保存,如长期保存需置于-15至-20℃冻存,并避免样本反复冻融。
高脂血、高胆红素及溶血样本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不使用。
4所需仪器4.1全自动酶免分析仪4.2新鲜蒸馏水或去离子水4.3酶标仪(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nm/630nm)4.4微量移液器4.5 37℃恒温箱或水浴箱4.6洗板机或洗瓶5检验方法5.1平衡:将试剂盒各组分从盒中取出,平衡至室温(18~25℃),微孔板板开封后,余者即时以自封袋封存。
5.2配液:浓缩洗涤液配置前充分摇匀(如有晶体应充分溶解),浓缩洗涤液和蒸馏水去离子水按1:19稀释后使用。
5.3编号:取所需数量微孔条固定于支架,按序编号。
5.4稀释:每孔加入20ul样品稀释液。
5.5加样: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100ul阴、阳性对照血清或待测样本。
5.6温育:置37℃温育60min。
5.7加酶:分别在每孔中加入酶标记抗体50ul。
乙肝表面抗原测定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浸出液、细胞裂解上清液及血清蛋白等) 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 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参与沉淀反应的抗原称为:沉淀原 参与沉淀反应的抗体称为:沉淀素
凝胶沉淀试验
沉淀反应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抗原或抗体这两种成分中只有一种扩散,将已知抗体与琼脂混合,将 抗原置于凝胶孔中,抗原则呈辐射状扩散,在孔的周围与抗体结合, 在比例合适的地方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环。当抗体的浓度一定时,抗 原的浓度与形成沉淀环的直径成正比。
谢谢观赏
3.补体结合法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基本原理:
利用补体结合反应的原理,用荧光素标记抗补体的抗体,测定未知抗 原或抗体
先是标本中的抗原与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加入补体与之 结合。
再加上抗补体的荧光素标记抗体,通过荧光现象检测抗原或抗体
放射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
基本原理:
标记抗原(Ag*)和非标记抗原(Ag)对特异性抗体(Ab)的 竞争结合反应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
MEIA检测HBsAg是目前世界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金标准, 采用顺磁性微粒作为固相载体,用稳定的4-甲基磷酸伞型酮(MUP)测出 荧光发光的强度来检测被测物的浓度,对HBsAg检测的灵敏度达 0.17~0.2 ng/ml。它不但灵敏度高且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好,并可单 份检测,可检出人群中低浓度和自然感染获得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因此认为MEI法对血清HBV标志物的检出阳性率高于ELISA法,MEIA比 ELISA自动化程度高,对病情可做动态监测。
1.直接法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基本原理:
将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待检抗原标本上,直接与相应抗原 反应,检测未知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方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方法《说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方法》嘿,你知道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可是个挺重要的事儿呢。
这可不是啥玄乎的东西,就像我们生活里很多事儿一样,有它自己一套实实在在的办法。
我有个朋友,就叫他大刘吧。
大刘呢,他家里有个亲戚,听说以前怀疑得了乙肝,这下可把全家都给紧张坏了。
然后就去医院做各种检查,这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项。
这测定方法啊,最常见的有一种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ELISA。
这就像是一场小小的微观世界里的“捉迷藏”游戏。
医生呢,会先取一点病人的血液样本,就那么一小管血。
这血液啊,看起来就红红的、黏黏的,可别小看这一小管,这里面可有大文章呢。
把这血液样本放到专门的小盘子里,这个小盘子可有很多小格子,就像一个个小房间似的。
每个小格子里都预先准备好了特殊的东西。
然后啊,会加入一些试剂,这些试剂就像是一群特殊的小侦探。
如果血液里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那这些小侦探就会和抗原紧紧抱在一起,就像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
这时候呢,就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会产生颜色变化。
如果颜色变得比较深,那就说明很可能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啦。
还有一种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这就更有趣了,就像是在微观世界里放烟花。
同样是先取病人的血液,不过这个检测过程就像是在一个超级精密的小舞台上表演。
那些特殊的试剂和血液里可能存在的抗原结合之后呢,会产生一种发光的现象。
就像星星在小瓶子里闪烁一样,仪器会检测这个光的强度。
光越强,就表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含量可能越高。
大刘说他当时在医院陪着亲戚的时候,眼睛就死死盯着那些检测仪器,心里就盼着能有个好结果。
他看着那些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心里既紧张又好奇。
那些医护人员就像是微观世界的探险家,小心翼翼地摆弄着那些装着血液样本的小容器。
像金标法这种测定方法也很实用呢。
这个就有点像那种简易版的检测。
比如说有一种检测试纸,就像我们测怀孕用的试纸似的。
把血液滴在试纸上的特定位置,然后等一会儿。
胶体金法乙肝表面抗原规范检测流程
胶体金法乙肝表面抗原规范检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胶体金法乙肝表面抗原规范检测流程详解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标志,通过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是一种常见的筛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是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
发光免疫技术
新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
FQ-PCR 是一种实时定量检测技术 ,融汇了PCR 的灵 敏性、DNA杂交的特异性和光谱技术的精确定量等优点。 基本原理是利用TaqDNA聚合酶的5'-3'外切核酸酶活性,在 扩增的同时降解杂交于扩增区域内的探针,使连接于杂交探 针的荧光淬灭基团和荧光发射基团分离而产生荧光,因此荧 光强度的变化能反映扩增产物量的变化。
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③酶作用的底物
1.双抗体夹心法
基本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将已知抗体包被到固相载体上,使待测标本中的相应抗原与抗体结 合,然后再与酶标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洗去多 余未结和成分,加底物后的显色,根据显色反应的强度确定待检抗原的 含量。
2.双位点一步法
基本原理:
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
洗涤后加入发光底物,酶催化和分解底物发光
传送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计算出测定物的浓度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
发光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基本原理
发光免疫技术
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化学发光剂标记物); 与待测标本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磁颗粒性的抗原或抗体反应; 通过磁场把结合状态(沉淀部分)和游离状态的化学发光剂 标记物分离开来; 加入发光促进剂进行发光反应; 通过对发光强度的检测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测定
组员:王安娜、李婷玉、罗梦娇、翁博文
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 机体感染HBV后血清中首先出现的标志物,可作为乙肝的早期诊断和 普查 HBsAg无传染源性而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s 通过血液检测是唯一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唯一途径
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传播,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日常生活 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3.补体结合法
基本原理: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利用补体结合反应的原理,用荧光素标记抗补体的抗体,测定未知抗 原或抗体 先是标本中的抗原与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加入补体与之 结合。 再加上抗补体的荧光素标记抗体,通过荧光现象检测抗原或抗体
放射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
基本原理:
标记抗原(Ag*)和非标记抗原(Ag)对特异性抗体(Ab)的 竞争结合反应
酶标抗原和待检抗原对固相抗体具有相同的结合力,在同一反应 体系中两者竞争结合固相抗体。 若将固相抗体和酶标抗原固定限量,且前者的结合位点少于酶标 和非酶标抗原的分子数量和,免疫反应后,结合与固相酶标抗原量与 标本中待检抗原含量成反比。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用荧光素标记抗体; 与特异性抗原作用; 除去游离的荧光抗体,借助显微镜观察; 检测固定组织上的相遇抗原或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
免疫电泳技术
沉淀反应
对流免疫电泳: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泳: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区带电泳
酶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简称酶联免疫法,或者ELISA法。 是固相酶免仪测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
3种必要的试剂: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
即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成块,称为协同凝集试验。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浸出液、细胞裂解上清液及血清蛋白等) 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 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参与沉淀反应的抗原称为:沉淀原 参与沉淀反应的抗体称为:沉淀素
凝胶沉淀试验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1.直接法
基本原理: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将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待检抗原标本上,直接与相应抗原 反应,检测未知抗原。
2.间接法
基本原理: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用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鉴定未知抗原或未知抗体; 先是未标记抗体(一抗)与标本中的抗原反应; 再用已标记的二抗与一抗反应; 通过观察荧光现象,从而达到检测未知抗原或抗体的目的。
免疫放射
基本原理:
以过量的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进行的非竞争性结合反应; 待充分反应后,除去游离的标记抗体; Ag-Ab*复合物的放射性强度与待测抗原呈正比关系。
免疫放射
技术类型 1、单位点IRMA 过量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反应,形成抗原-标记抗体复合体 反应平衡后分离剩余的标记抗体 测定上清液的放射量(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的量呈正比关系)
沉淀反应
抗原或抗体这两种成分中只有一种扩散,将已知抗体与琼脂混合,将 抗原置于凝胶孔中,抗原则呈辐射状扩散,在孔的周围与抗体结合, 在比例合适的地方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环。当抗体的浓度一定时,抗 原的浓度与形成沉淀环的直径成正比。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双向免疫扩散是指抗原和抗体在同一凝胶内部扩散,彼此相遇后 形成特 异性的沉淀线。该反应是将抗原和抗体加入同一凝胶中两个相 隔一定间距的小孔内,使两者进行相互扩散。当抗原和抗体浓度之比 相适宜时,彼此相遇形成一白色弧型沉淀线。
2、双位点IRMA(双抗原夹心法) 固相抗体与待测抗原结合,
形成固相抗体-待测抗原-标记抗体复合物
分离游离的标记抗体,测定固相上的放射性强度
金标记免疫技术
斑点免疫金层析试验
免疫金 测试区:特异抗体 参照区:抗免疫金抗体
发光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
基本原理
发光免疫技术
用参与催化某一化学发光反应的酶来标记抗原或抗体与固 相化的抗体或抗原试剂反应
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阳性(即为大三阳),其血液就有 高度传染性
凝集反应
2.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集
基本原理:
凝集反应
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与样本中相应抗原作血凝试验,观察红细胞 凝集现象,用以判断样本中相应抗原的有无及其效价。
3.协同凝集反应
基本原理:
凝集反应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载体; 将特特异性抗体先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 其Fab段游离与菌体表面,遇到相应抗原时与之结合;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在双抗体夹心法基础上使用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 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测定时将待检标本和 酶标抗体同时加入进行反应,形成抗体-抗原- 酶标抗体复合物 ,洗涤 后,即可加入底物,显色后进行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3.竞争法
基本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
MEIA检测HBsAg是目前世界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金标准, 采用顺磁性微粒作为固相载体,用稳定的4-甲基磷酸伞型酮(MUP)测出 荧光发光的强度来检测被测物的浓度,对HBsAg检测的灵敏度达 0.17~0.2 ng/ml。它不但灵敏度高且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好,并可单 份检测,可检出人群中低浓度和自然感染获得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因此认为MEI 法对血清HBV 标志物的检出阳性率高于 ELISA 法,MEIA比 ELISA自动化程度高,对病情可做动态监测。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是近几年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检测 技术,它是指固定基质上集成各种可以作为受体的生物信 息,利用受体与连接物间的反应来进行生物学的检测。主 要包括蛋白芯片和基因芯片。蛋白芯片是将位置和结构已 知的大量蛋白、多肽分子、酶、抗原、抗体按预先设计好 的方式固定于滴定板、滤膜和载玻片等各种载体上组成密 集的分子排列,当荧光、免疫金等标记的靶分子与芯片上 的探针分子结合后,通过一些定量检测方法对标记信号的 强度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样品中的靶分子的数量,达到一 次实验同时检测多种生物样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