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历史:6.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课件(旧人教版)

20:26:56 4
两只老虎 探究1 为什么要合作? 探究1:为什么要合作?
1
国民革命歌
1 2 3 1 |1 2 3 1 | 3 4 5 -| 2 3 1 | 1 2 3 1 | 3 你认为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提示: 4 5 -| 总揽导言和全节, ?(提示 总揽导言和全节,你认为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提示: 除军阀, 打倒列 强,打倒 列 强, 除军阀 从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从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人民和时代的要求来思 , 3 4 5- |5 6 54 3 1 | 5 6 54 3 1|
除军 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考) 3 4 5 -|5 6 54 3 1 |5 6 54 3 1| 内部:军阀混战 内部: 3 5 1- |3 5 1- | 外部: 外部:列强加紧 争夺中国
人民要求, 人民要求,时代要求 : 3 5 1- | 3 5 1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倒列强,除军阀” | 齐 欢 唱,齐 欢 唱。
联俄
“新”在反帝 新
民权 推翻君主专制, 推翻君主专制, “新”在强调 新 主义 普遍平等的民权; 普遍平等的民权; 建立国民的政府
反帝反封相结合
联共
民生 主义
20:26:56
“新” 新 平均地权 在更 关注农民和工人
扶助 农工
15
中共“三大” 1923年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中心议题: 中心议题: 讨论国共合作问题
9
革命者来
20:26:56
国
标 志
一
合作 合作
原因、 原因、条件
第一次 国共合作
政 治 基 础
成果
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

第一次: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屡屡失败,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决定与中共联合,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中共在革命进入低潮后认识到,面对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对敌。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接受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二次:面对日本侵略的步步深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明确表示了联共抗日的决心,红军改组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国共第一次合作_完整

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同共产 党人建立了联系,真诚地欢迎中 国共产党同他合作。
bunny出品
bunny出品
1.党内合作 2.保持党的独立性
bunny出品
共同的 经济纽带
一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艰难。
共产党:民主革命
共同的 政治基础
纲领
国民党: 新三民主义纲 领
反帝、反封建、 民主共和的基本 原则一致
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1.增加了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制定劳工法的 新含义。 2.表达了扶助农工的新思想。
bunny出品
新 三 民 主 义
民族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联俄
三
民权
建立各革命阶级联盟
大 联共
扶助 农工
政 策
民生
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
bunny出品
1.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2.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 动开展。
客观上 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和联合绞杀;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主观上 ①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 验; ②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 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unny出品 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1、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 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 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2、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问题是无 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坚决依靠 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3、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必须重视武装斗 争,建立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广 共州 两人 党民 第载 一歌 次载 合舞 作, 的热 实烈 现拥 。护
新三新民旧主义三与民中主共义革命之纲比领较的原则区别
中共的三革民命主纲义领
新新三三民主民义主义
(民 主乙改制)族 义良定八工关小人于反 反时待工对 对工遇人作民 满:农制族 洲(民;甲压贵以)及迫族废妇统除女治包的工法制中帝各律;国国民: 民主族族义一自 侵 律更求 略 平没人解 , 等广有民放 中泛, 国性的反 境对 内
最没有高目标
黄 埔 军 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 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 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黄埔军校 政党校总治代长理部表孙主蒋中任廖介山仲石恺周恩来
黄埔军校1924年 5月创建于广州 长洲岛。1924年 5月至1927年7月, 招收了六期学生 共2万多人。黄 埔军校为国共两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 主规土革定权 义地命限革中制命 的建 国田问中立 民租题心率国 一是问的民 律中题法的平国,律的…政等;资.府..产,阶级民凡人自权真及由正团及反体权对 , 利帝 均 。没革彻国 得有命底主 享的性义 有之 一个 切
建民立生劳工平专政均的地政权治,铲出私有财产平制均地权 度主,义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 节制资本
任于“何民关主系的联合战创办黄埔 共员民产会党国曾合感作杭此建州会必立议要革,命遵统行一此战党决线。
际议代。共表…产党.后..派员李以大钊个人身份加一入
线”议决案》 军校 国1马孙帮—9林会2民—助1与晤党一摘国自,切民1陈9中一2独同工党山2秀大联时作改与决系1孙保归组9议23持国,.7.其民使独党之立。改大性造革 命 ,
成为摘革自命中阶共级三的大联决盟议。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优秀版)

②孙文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哪些斗争?
③中国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达成了什么同盟?
②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等。 ③方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同盟:革命统一战线。
一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
打倒列强,除军阀
共产党
共产国际
国民 党
二七惨案 二大纲领 需要盟友 深得人心
核心内容:国共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方针: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独立
性,改组国民党为四阶级联盟
局限: 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国民党一大 (1924年\广州)
中心议题: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内容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提出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确定“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比较革命 比较真
有据点 真诚欢 斗争失败 有威望 迎合作 需要改组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球特长被全额奖学金保送进大学,但因女友怀孕他放弃了关键的冠军 赛而向女友求婚。20年后,麦克穷困潦倒,事业家庭均失意,戏剧性地他重返了17岁,仍是青春闪耀,17岁的他遇到现实中的一对儿女,中年的妻子,一切重来,当他又站在可以延 续辉煌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意识到妻子和一双儿女才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依旧做出了和20年前相同的选择。当麦克和妻子紧紧相拥时,麦克又恢复了中年的模样,妻子说,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有三部分:第一,是中共确定国共合作方针的过程;第二,是国共合作的实现;第三,是黄埔军校的建立。
一、“中国共产党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两个问题: 1.国共合作方针确定的背景。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混战的加剧,20世纪20年代初,欧美列强在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远东又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掠夺。
中国在政治、经济上进一步为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
中国人民都感受到来自列强的巨大压力,反帝情绪普遍高涨。
在列强操纵下,军阀割据、混战现象愈演愈烈,卷入内战的军队愈来愈多,1924年达到345万人。
军队激增,人民负担难以承受,生命财产没有保障。
一场改变现状的大革命,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第二,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的庞大,中国共产党从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事实中认识到,工人阶级虽然有坚强的革命性,但人数比较少,要想实现“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望,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包括最可靠的同盟军——广大的农民,还有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建立起革命的统一战线。
1922年6月,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即《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文中分析了中国的政治情况,认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提出了“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主张。
7月,中共召开“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但没有解决同国民党合作的形式问题。
8月,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来中国,带来共产国际的意见,要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建立民主联合阵线。
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国共合作问题。
开始,多数反对加入国民党。
张国焘认为那样会混淆阶级阵线,影响中国共产党的独立。
陈独秀则表示,如果这是共产国际不可改变的决定,可以服从,但必须向国民党提出一定的条件,如根据民主主义的原则改组国民党等,中共党员才能加入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表现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表现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表现》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孙中山的亲自主持下,达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这一合作的
实现,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当时展现出了许多重要的表现。
首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表现在两党在政治理念上的共识。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这次合作中,共同接受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合作基础,即以建立“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宗旨,共
同致力于推翻北洋政府,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这种理念上的共识为两党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表现在两党在军事行动上的协同作战。
在合作过程中,国共两党的军队实现了协同作战,共同抵抗着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
双方在军事行动上的协同作战,有效地提高了两党的抗战能力,也为合作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此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还表现在两党在社会动员能力上的合作。
在合作期间,共产党和国民党通过各自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共同组织了许多抗日义勇军和工农群众组织,有效地动员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国共合作的实践中来。
这种社会动员能力的表现,为两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表现在政治理念的共识、军事行动的协同作战以及社会动员能力的合作等方面,充分展现了两党在当时合作关系的深度和广度。
这次合作的实现不仅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两党未来的合作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 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促进了以国共合作 为主体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大革 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局限:
大会对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权问题没有加以 应有的注意,不能够采用“以斗争求团结”, 为大革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二
、 国 共 合 作 的 实 现
2、国民党“一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
必 要 性
共产党 “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
国民党 孙中山总结了第二次护法运动的教训。
条 件
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共产党 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方针
可 能 性
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 国民党 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根据地 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国民党合作
入国民党,在国民党这个 组织内进行合作。 ②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 上的独立性。
③改组国民党为统一革命
战线组织。
加入国民党的李大钊、毛泽东
为什么实行党内合作的方针?
1、当时共产党力量弱小,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使统一战线有了统一的组织形式, 便于领导革命; 2、国民党是当时有影响的大党,这种方式 能为国民党所接受; 3、有利于共产党以合法的身份公开领导工 农运动,有利于推动在国民党影响下的资 产阶级投入革命,从而把国民党改组成四 个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
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如革命的对象、
任务和方式等。
因此,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 治基础。
原则区别:
1、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的不同; 2、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
说明:
1、新三民主义在理论和纲领上没有逾越资产阶级范畴;
2、中共革命纲领更具有人民性和革命的彻底性,目标 更为远大崇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PPT课件

第二,革命的三民主义……必须是联共的三民主义。 如果不联共,就要反共。
第三,革命的三民主义……必须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
义。不真心实意的扶助农工,那就是准备革命的失败,
也就是准备自己的失败。
2020年10月2日
—毛泽东《新三民主义论》 22
2020年10月2日
23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补充材料
材料一:关于民权主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宣言》指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 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而“ 国 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 得而私也”。这里明确地提出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
材料二: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 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国民党:
辛亥革命、二次 革命、护法战争
失败
共产国际的推动
必须建立 革命联盟
共同的 合作诚意
中共三大决定党内合作,帮助国民党改
共产党: 组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国民党: 孙中山真诚欢迎中共加入,帮助改组。
2020年10月2日
10
探究2:两党如此多共同之处,为什么 不是合并,而是合作呢?
民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族 反对民族压迫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全面版

共 合
可
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
能 国民党 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根据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国民党合作
作
共产国际的帮助
的
方针制定 国民党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中共三大
实 过程 合作实现 国民党一大
现
军事准备 黄埔军校的建立
意义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中共三大 1923年/广州
核心内容:国共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方针: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独立
性,改组国民党为四阶级联盟
局限: 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国民党一大 (1924年\广州)
中心议题: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内容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提出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确定“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晚钟敲响,从城市的那边 飞来宁静的翅膀 有家的人请回你们的家 没家的人请走进那夕阳
原因 国共两党面临着“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
第
务
一
必
次 条件 要
共产党 “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建
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
国民党 孙中山总结了第二次护法运动的教训。
国
共产党 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光不会因你而停留,你却会随着光阴而老去。
有些事情注定会发生,有的结局早已就预见,那么就改变你可以改变的,适应你必须去适应的。面对幸与不幸,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思维,也许心空就不再布满阴霾,头上就 是一片蔚蓝的天。一生能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很多事情,很多人已经渐渐模糊。而能随着岁月积淀下来,在心中无法忘却的,一定是触动心灵,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无论是 伤痛是欢愉。人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错过了清早的晨曦,正午的骄阳,夕阳的绚烂,暮色中的朦胧。经历过很多世态炎凉之后,你终于能懂得:谁会在乎你?你又何 必要别人去在乎?生于斯世,赤条条的来,也将身无长物的离开,你在世上得到的,失去的,最终都会化作尘埃。原本就不曾带来什么,所以也谈不到失去什么,因此,对自己 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应怀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小小的不如意或是飞来横祸就能坦然接受,知道人有旦夕祸福,这和命运没什么关系;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台下的 鲜花掌声和头上的光环,身上的浮名都能清醒看待。花不常开,人不常在。再热闹华美的舞台也有谢幕的时候;再奢华的宴席,悠扬的乐曲,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刻。春去秋来, 我们无法让季节停留;同样如同季节一样无法挽留的还有我们匆匆的人生。谁会在乎你?生养我们的父母。纵使我们有千般不是,纵使我们变成了穷光蛋,唯有父母会依然在乎! 为你愁,为你笑,为你牵挂,为你满足。这风云变幻的世界,除了父母,不敢在断言还会有谁会永远的在乎你!看惯太多海誓山盟的感情最后星流云散;看过太多翻云覆雨的友 情灰飞烟灭。你春风得意时前呼后拥的都来锦上添花;你落寞孤寂时,曾见几人焦急赶来为你雪中送炭。其实,谁会在乎你?除了父母,只有你自己。父母待你再好,总要有离 开的时日;再恩爱夫妻,有时也会劳燕分飞,孩子之于你,就如同你和父母;管鲍贫交,俞伯牙和钟子期,这样的肝胆相照,从古至今有几人?不是把世界想的太悲观,世事白 云苍狗,要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懂得爱惜自己。不羡慕如昙花一现的的流星,虽然灿烂,却是惊鸿一瞥;宁愿做一颗小小的暗淡的星子,即使不能同日月争辉,也有自己无可 取代的位置其实,也不该让每个人都来在乎自己,每个人的
【教学论文】国民革命运动的前提和基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教..

国民革命运动的前提和基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一、阶段特征: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打到列强和北洋军阀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革命的突出特点: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社会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1、正确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不同点在哪里?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二、基础知识回顾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①条件:可能性: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国共合作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欢迎合作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②合作方针的确定: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主要内容:A、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会上确定了合作的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不足: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思考训练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巨大历史功绩在于 BA.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针C.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D.解决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领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国民革命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组织下兴起和发展的,这种领导作用是通过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通过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指引国民革命的发展。
(2)组织上,在中共的推动和倡导下,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通过统一战线,中共领导并组织开展了工农运动,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内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内容1924年6月,国共两党在苏联共产国际的推动下,达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这次合作的内容是为了共同抵抗北洋军阀统治,推翻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这次合作的历史意义深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政治形势。
北洋政府的统治下,社会秩序混乱,经济衰退,民不聊生。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和军阀,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因此,国共两党决定展开合作,共同进行革命斗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标是清除国内的反动势力,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共两党制定了一系列的合作计划和政策。
他们共同组织了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众,发动了一系列的示威游行和罢工,以表达人民的诉求。
他们还共同策划了武装起义和军事行动,力图夺取政权,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两党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
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政策,有时候会产生摩擦和矛盾。
但是,在共同的革命目标面前,两党能够互相谅解,相互支持,共同奋斗。
他们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了许多分歧,保持了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果是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国共两党共同组织了一支庞大的革命力量,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政权。
他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土地革命和社会改革,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
他们还共同组织了抗日战争,保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这些胜利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在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国民党的支持和帮助,得到了更多的人民的认可和拥护。
其次,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合作的力量使得中国革命的力量更加强大,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者来 贪 生 怕 死 勿 入 斯 门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想一想:
与旧式军校相比,黄埔军校最大的特点是什 么? 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注重 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徐向前
林彪
叶剑英
陈毅
聂荣臻
在1955年授衔的解放军将帅中共有5位元帅、 3位大将、8位上将、 10位中将、11位少将出自黄 埔军校及其分校.个学校,”使学生“不仅知 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要向什么人 放。”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 校长蒋介石每天中午时分,按着办公室墙上 的学生名单来邀请学生谈话,进行思想教育。 周恩来多次举办国内外革命形势分析的演讲, 并多次在黄埔军校的大榕树下与学生谈心。 军校政治教育大纲规定的政治课多达26门, 包括三民主义浅说,社会主义原理,帝国主 义侵略中国史,苏联研究等。
黄埔军校大门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主席台上右起: 宋庆龄、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
1924年6月16日正式开学,第一期学生共645人
校领导
总理: 孙中山
党代表: 廖仲恺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
“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 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 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今天在这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
革命目的: 打倒列强、除军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地点:广州
时间:1924年1月 事件: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孙 中山提出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以个人身 份加入国民党。 历史意义: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ppt

作业:
1 一轮书:P78页:1、5题 2 作业本:P227页:1—5题 3 检测题:P303页:13—15题和27题
2010年6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 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 2008年5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 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 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 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及其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 《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ECFA的签订,将两岸经贸 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 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 问团一行。 关系推向了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两岸将进入重要的经济发展 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期和机遇期。
思考3: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的关系 《导与练》P76
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奋斗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现三民主义的的方法和手段。 2、新三民主义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 A新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帝,体现了“联俄”的精神 B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增加反帝条件”, 这就体现了“联共”的主张
C提出了“节制资本”的办法,规定凡独占性的大银 行、大企业归国家经营,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 生。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规定,涉及到了农民的 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等问题,体现了“扶助农工” 的思想
2.黄埔军校的建立 (军事准备)
(1)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黄埔建立。 (2)特点: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同重。 (3)作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的 军事人才。后来许多人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
国民党改组后有了什么改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第一部分课前系统沁水县沁水中学韩向党教材分析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在本章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学好本节对后面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及失败等章节起着重要作用。
2本节教材理论分析多,史事叙述少,教师应注意提供适量的文献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从中得出结论。
3本节教材隐性知识多,学生不容易注意到。
学情分析1教材理论多,分析叙述少,资料少,学生理性思考欠缺,理解有困难。
2学生有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分析比较能力,也有一定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全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掌握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2全班学生能够知道中共三大及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认识国共合作对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时间、办学特点和军校主要领导人。
4学生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之不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提高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对于难点“如何理解国共合作的方式及“新三民主义为何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甚础”等问题,教师设疑,提供文献资料,学生带着问题分析材料,进行探究学习,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处理材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全班学生能够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到第一次同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推动中国革命进程促进反帝反封建革命高潮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
2全班学生能够从本节联想到今天我国的统一战线政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作用。
让学生从学习中感悟,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联系“连宋登陆”认识国共谋求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新三民主义及其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难点:如何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基本原则一致”。
教法和学法教法:问题式教学法、讲解法、展示图片与文献资料等。
学法:比较法、分析探究法、解读材料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讨论
A、国共合作问题 B、国民党组织问题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问题
D、北伐对象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
A、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国民党实现三民主义的策略
C、国民党的斗争纲领
D、革命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 原则区别的根本原因是它们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结合教材及材料概括国民党“一大”内容?
探 究
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
国民党改组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携手
内 容
新三民主义
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改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作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 用 阶级联盟的政党 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内容“新”:突出反 内容 对帝国主义侵略 思想“新”:反帝,就是与 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即联俄; 进一步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 主张,即联共。
探 究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在何 处?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旧 三民 主义 之比 较二
民 权 主 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 建立国民的政府, 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国民一律平等。 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 权利。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指教者:沈伟廖承志给Fra bibliotek经国的信“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 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 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 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 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 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基本内容概要】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又称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在此期间,帝国主义策动、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继续扩大,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合,社会根本矛盾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由此逐步兴起。
五卅运动代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在工农运动推动下,广东实现了统一,成为北伐根据地。
北伐军胜利进军,革命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极大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促进工农运动的发展,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当革命日益深入,与北洋军阀矛盾即将解决之时,新矛盾上升并迅速激化,统一战线内国民党右翼分子与帝国主义买办和大资产阶级相勾结,分裂、背叛革命。
1927年蒋介石率先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中国社会依然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革命失败了。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可简括为:面对两大强敌,(列强和军阀),两大政党首次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两个任务未能完成(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重点难点解析】1.新三民主义分析: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赋予“民族”“民权”“民生”以新的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使其革命性更强。
新的民权主义在君主专制被推翻后将矛头直指一切不民主的政治体制,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和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民权主义中,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明确 指出其含义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
补充材料
孙中山在新民生主义中 ❖ 新阐释了平均地权:“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 新阐释了节制资本:“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所不能办者。
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工人之失业者, 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劳工法。”
补充材料 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 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1)新在何处 ?
你准能看出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一
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增加了反帝新内容 新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二
民权主义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020/11/26
1
加入国民党的李大钊、毛泽东
国 民 党 一 大 会 场
一、合作的实现 合作的标志: 合作的方针:
1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合作的方式: 合作的基础: 合作的目的:
党内合作 新三民主义 改组国民党为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民族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新
三
建立各革命阶级联盟
民
民权
主
义
民生
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
联俄
三 联共
大 政 策 扶助农工
三、合作的评价
提示:评价历史事物,常常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认识事物的肯定方面,又要认识其否定方面。 我以前的情况和这差不多,长期手淫引起的前列腺炎和早泄,硬度也不够,之前主要是靠西医治疗,后来觉
第一,革命的三民主义,……必须是联俄的三民主义。现在的事情非常明白,如果没有联俄政策,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联合,那就必然是联帝政策,如果舍俄而联帝,那就必须将“革命”二字取消变成反动的三民 主义。
第二,革命的三民主义……必须是联共的三民主义。如果不联共,就要反共。
第三,革命的三民主义……必须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不真心实意的扶助农工,那就是准备革命的 失败,也就是准备自己的失败。
—毛泽东《新三民主义论》
校长 蒋介石
党代表 廖仲凯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结语 谢谢大家!
2020/11/26
24
二、为什么能够合作
探究1:总揽导言和全节,你认为国共 两党为什么能够合作?
(提示:历史思维规律总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国际关系等社会主要方面来分 析原因。)
共同的 经济纽带
一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共同的 政治基础
共同的 思想愿望
共产党:
民主革命 纲领
国民党:
国民一律平等。
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明确提出了工农大众的民主权利,表达了联合各革命阶层反帝反封建的新思 想。
新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三
民生主 义
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1.增加了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制定劳工 法的新含义。 2.表达了扶助农工的新思想。 新
(2)怎样才能实现?
得那玩意儿治标不治本,改用中医,实践证明,还是我们的老祖宗的方法管用,不仅治好了病,身体也 调养好了。可以加这个老中医看看,他的薇||性是msdf003
政治: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中国革命出现新景象。
积
极
军事:创办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
影
响
思想:统一战线从此成为共产党的宝贵思想财富。
国民党:
孙中山真诚欢迎中共加入,帮助改组。
两党如此多共同之处,为什么不是合并,而是合作呢? 探究2:
国共两党纲领有原则上的区别 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两党仅是民主革命道路上的同路人,不是可以奋斗终生的同志。因此,中共必须保持自己的独 立性。
与旧三民主义比较,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怎样才能实现? 探究3:
新三民主义 纲领
“打倒列强,除军阀。”
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的基本原 则一致
共同的 失败教训
共产党: 国民党:
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 战争失败
必须建立 革命联盟
共同的 国际友人
共产国际的推动
共同的 合作诚意
共产党:
中共三大决定党内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 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谁能发现合作中的失败隐患?
共产党:
没有提出革命领导权
失
败
隐
患
国民党:
国民党右派反对合作
国共两党历史上已有两次合作,你认为第三次国共合作能够实现吗?理由是什么?
补充材料 材料一:关于民权主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
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而“ 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 也”。这里明确地提出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