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人的范围有哪些
司考新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委托人的范围
![司考新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委托人的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0969b495b7360b4c2f3f6423.png)
司考新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委托人的范围一、诉讼代理人概念《刑事诉讼法》第106条第5项:“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二、委托代理的时间1、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2、《刑诉法》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刑事诉讼法》第44条第1款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3、检察院和法院的告知义务《刑诉法》第44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4、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三、代理和辩护有4点相同1、代理人和辩护人的范围相同2、人数相同3、法院和检察院承担的责任相同,3日内告知4、代理律师和辩护律师的权利相同四、代理和辩护的不同点1、主要是代理人必须在委托授权的范围内进行代理,受委托人委托授权的约束;辩护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的约束。
2、开始的时间不同五、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的区别1、两者之间产生的根据不一样。
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和程序产生,诉讼代理人基于委托产生。
2、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无、限行为能力的人;4、权限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很多权利可以自己独立行使,如申请回避权、上诉权(被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都有,例如,一审后被告人表示不上诉,法定代理人上诉,则二审程序启动),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由被代理人进行授权,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约束,所进行的诉讼代理活动不得违背被代理人的意志。
代理人的代理权限
![代理人的代理权限](https://img.taocdn.com/s3/m/2a30e4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b.png)
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一、引言代理人是指受委托人授权代为行事的人,代理行为涉及到代理权限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包括代理权限的定义、范围和限制等。
二、代理权限的定义代理权限是指受委托人授予代理人的行为权限,即代理人可以代表受委托人进行的行为。
代理权限可以是普通代理权限,也可以是特殊代理权限。
1. 普通代理权限普通代理权限是指代理人受委托人授权代表其进行一般性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签署文件、办理手续等。
在一般情况下,代理人拥有普通代理权限。
2. 特殊代理权限特殊代理权限是指代理人受委托人特别授权代表其进行特定的行为,例如销售高价值商品、签订重要合同等。
特殊代理权限需要受委托人明确授权,通常通过书面合同或委托书等形式进行规定。
三、代理权限的范围代理权限的范围取决于受委托人的意愿和委托书的规定。
在委托书中,需要明确规定代理人能够代表受委托人进行哪些行为以及达到何种目的。
代理权限的范围应该明确、清晰,以避免产生歧义或引起纠纷。
1. 行为范围代理权限的行为范围是指代理人能够代表受委托人进行的具体行为,如签订合同、处置财产等。
委托书中应该明确规定代理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行使代理权限。
2. 目的范围代理权限的目的范围是指代理人行使代理权限的目的和目标,包括但不限于获取经济利益、保护受委托人权益等。
委托书中应明确规定代理人行使代理权限的目的范围。
四、代理权限的限制代理权限的行使不是没有限制的,受委托人有权对代理权限进行限制或撤销。
1. 时间限制代理权限可以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效。
一旦超过规定的时间,代理人将无法行使代理权限。
时间限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 地域限制代理权限可以限制代理人在特定地域内行使代理权限。
这是为了保护受委托人的地域利益,避免代理人越权行事。
3. 行为限制代理权限可以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限制,即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期间的具体行为限制。
例如,禁止代理人从事违法行为或有损受委托人利益的行为等。
代理人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代理人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dafe9f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3.png)
代理人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在生活中,打官司的一方没有办法到场,会委托一位代理人进行打官司。
那么,法律上对代理人有哪些规定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代理人法律规定,希望能帮到你们。
代理人法律规定第八十四条【不得作为诉讼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依法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不得委托其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五条【近亲属范围认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六条【当事人工作人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可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七条【社会团体推荐的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有关社会团体推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二)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三)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四)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
专利代理人经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可以在专利纠纷案件中担任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八条【诉讼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诉讼代理人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提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一)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三)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四)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五)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六)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本解释第八十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律师代理一般授权的内容
![律师代理一般授权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a925b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f.png)
律师代理一般授权的内容
律师代理一般授权是指委托人(即委托律师)代表委托人在法律事务上行使一般的权利。
这种授权通常是在一份授权委托书或委托协议中明确规定的。
以下是律师代理一般授权的一般内容:
1.代理诉讼和法律程序:律师可以代表委托人出庭、提交法律文件、提出辩护意见、进行调解或和解等法律程序。
2.签署法律文件:律师可以代表委托人签署各种法律文件,如合同、协议、授权书、法律文件等。
3.提出法律意见:律师可以代表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意见,就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和建议。
4.代表交涉:律师可以代表委托人与第三方进行交涉,如与对方律师、法院、政府机构、公司或个人进行协商、谈判等。
5.代表授权:律师可以代表委托人执行任何与委托人财产、利益或法律权利相关的法律行为。
6.行使法律权利:律师可以代表委托人行使其在法律上的权利,包括起诉、辩护、申请仲裁、提起上诉等。
7.代表交易:律师可以代表委托人进行法律交易,如购买或出售财产、签订合同、处理遗产等。
8.其他合法行为:律师可以代表委托人执行任何在法律上合法的行为,只要这些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律师代理一般授权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委托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约定。
委托人和律师应该在签订委托协议之前仔细审查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民事诉讼代理人分类有哪些
![民事诉讼代理人分类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212c4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4.png)
一、民事诉讼代理人分类有哪些民事诉讼代理人因产生的原因与基础不同,可分为:1、委托代理人,即根据当事人的委托授权,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行为的人,其代理权限依当事人的委托授权而定。
委托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权委托书。
2、法定代理人,即根据法律规定具有代理权的人。
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人的合法权益而由法律作出一定的条文规定。
法定代理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而产生,如亲属关系,监护关系等。
法定代理人行使代理权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法律的规定。
3、指定代理人,即为保护无民事诉讼行为人的合法权益而由人民法院指定代理其进行诉讼的人。
指定代理人的权限依法院指定范围而定,是法定代理的补充。
在海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二、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权限1、法定代理人的权限随监护权的产生而产生,随监护权的消灭而消灭。
法定代理权为全权代理。
2、委托代理人的权限:授权委托书中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3、委托代理人后,本人可以不出庭,但离婚案件除外。
委托了代理人的离婚案件的当事人,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外,仍应当出庭。
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三、委托代理人的范围1、当事人的近亲属。
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律师是国家法律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近年来我国的律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我国法治建设中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根据律师法规定,律师的一项主要业务就是接受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律师参与诉讼对人民法院查清事实,正确运用法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也允许进行民事诉讼代理。
3、社会团体推荐的人。
社会团体指依法或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有章程、有名称、有一定数量成员、有经费来源、有办事机构、有办公地点的非营利性组织。
行政诉讼中被告有代理人吗
![行政诉讼中被告有代理人吗](https://img.taocdn.com/s3/m/1e195f6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7f.png)
一、行政诉讼中被告有代理人吗行政诉讼中被告有代理人吗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
1、公安局在行政诉讼中属于当事人之一,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
但是公安局的负责人或者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出庭应诉。
2、《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3、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二、行政诉讼起诉条件有哪些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法人应提交当年度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
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因送达不能而产生相应法律后果。
2、有明确的被告。
被告应是作出所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的详细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证明对象及提交时间。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行政诉讼中律师的权利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一方的名义,在法律规定内或者当事人授予的权限范围内代理实施诉讼行为,接受诉讼行为的人。
根据《律师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律师作为行政诉讼代理人享有如下权利:律师依法执行职务,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干涉;律师就自己所承办的案件,有查阅案卷和证据材料的权利;律师经有关单位或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调查情况;庭审阶段,经审判长许可,律师有权向被告、证人、鉴定人直接发问,或者申请法庭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申请重新进行鉴定或勘验;律师认为委托人没有如实陈述事实,或提出无理或违法要求时,有权拒绝担任其代理人,已担任代理人的可以解除委托代理合同。
授权委托书可以授权哪些人
![授权委托书可以授权哪些人](https://img.taocdn.com/s3/m/8ee9e88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f.png)
授权委托书是指当事人(委托人)为了使他人(受托人)代表自己办理某项事务,而向受托人出具的一种书面法律文件。
在授权委托书中,委托人可以授权受托人办理的事务范围、权限大小、授权期限等均可由委托人自行确定。
那么,授权委托书可以授权哪些人呢?一、授权委托书的授权对象1. 自然人:授权委托书可以授权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受托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以确保能够正确行使委托人的权利和履行委托人的义务。
2. 法人:授权委托书可以授权给法人或其他组织。
例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
在这种情况下,受托人应当是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3. 律师:授权委托书可以特别授权给律师,由律师代理办理委托人的事务。
在这种情况下,受托人应当具备律师执业资格,并持有律师执业证书。
二、授权委托书可以授权的事务1. 代为办理民事法律行为:受托人可以代表委托人与他人签订合同、转让财产、提起诉讼等。
2. 代为行使权利:受托人可以代表委托人行使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权利。
3. 代为处理事务:受托人可以代表委托人处理各种事务,如办理税务、社会保险、商务谈判等。
4. 代为处理遗产:受托人可以代表委托人处理遗产继承、遗嘱执行等事务。
5. 代为办理行政、司法事务:受托人可以代表委托人办理各类行政许可、审批、司法鉴定等事务。
三、授权委托书的授权范围和期限1. 授权范围:委托人在授权委托书中应当明确授权受托人办理的事务范围。
如果授权范围不明确,受托人可以办理一切合法的事务,但不得超出委托人的授权范围。
2. 授权期限:委托人在授权委托书中可以明确授权期限。
如“自签署之日起至委托事项办理完毕之日止”。
如果授权期限不明确,受托人可以随时终止代理行为。
综上所述,授权委托书可以授权给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授权受托人办理的事务范围广泛,包括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处理事务等。
授权委托书的授权范围和期限由委托人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
哪些人可以成为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
![哪些人可以成为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https://img.taocdn.com/s3/m/47aead9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c.png)
哪些⼈可以成为民事诉讼委托代理⼈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段,进⾏民事诉讼的时候,原告和被告都可以委托诉讼代理⼈,诉讼代理⼈是有⼀定范围的,不是所有⼈都可以成为代理⼈,那么哪些⼈可以成为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哪些⼈可以成为民事诉讼委托代理⼈按照民诉法第58条规定,当事⼈、法定代理⼈可以委托⼀⾄⼆⼈作为诉讼代理⼈。
下列⼈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作者;(⼆)当事⼈的近亲属或者⼯作⼈员;(三)当事⼈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的权限是什么委托诉讼代理⼈的代理权限,来源于当事⼈、法定代表⼈或法定代理⼈的委托,因此委托诉讼代理⼈只能在被代理⼈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诉讼⾏为。
只有在被代理⼈授权范围内实施诉讼代理⾏为,其⾏为的法律后果才能由被代理⼈承担。
当事⼈在诉讼中的权利,可以分为两类:⼀类是实体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密切相关的诉讼权利,如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另⼀类是纯粹的诉讼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关系不密切的诉讼权利,如申请回避。
对于前⼀类权利,由于与当事⼈的利益关系密切,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这类权利,需要被代理⼈特别授权。
所谓特别授权,是指被代理⼈对涉及⾃⼰的实体权利的处分事项,专门、明确地授予诉讼代理⼈特定权限。
在诉讼代理实务中,有的委托书只笼统地写上“代理诉讼”、“特别代理”、“全权代理”,这些都是不严格的。
对此,《民诉意见》第69条专门规定,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正确的授权⽅法是明确地写明授予何种涉及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
三、诉讼代理⼈委托书范本授权委托书委托⼈:×××,男/⼥,××××年××⽉××⽇出⽣,×族,……(写明⼯作单位和职务或者职业),住……。
授权委托书代理权限有哪些
![授权委托书代理权限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5414b7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1.png)
授权委托书代理权限有哪些?授权委托书,是指授权人授权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代为办理某项事务的书面文件。
在我国,授权委托书的代理权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代理事项授权委托书应当明确载明代理人的代理事项。
代理事项可以是全部代理事项,也可以是部分代理事项。
如果授权人希望代理人全权处理某项事务,可以在授权委托书中写明“全权代理”字样。
如果授权人希望代理人仅能办理特定的事项,应当在授权委托书中详细列明代理事项。
二、代理权限代理权限是指代理人代为办理事务的范围和程度。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授权委托书的代理权限可以分为一般代理权限和特别代理权限。
1. 一般代理权限:代理人享有办理代理事项的一般权利,但不得进行超出授权范围的行为。
一般代理权限包括但不限于代为签署文件、代为接受送达、代为办理登记等。
2. 特别代理权限:代理人享有办理代理事项的特别权利,可以进行超出授权范围的行为。
特别代理权限包括但不限于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
三、代理地域代理地域是指代理人代为办理事务的地点。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授权委托书的代理地域可以分为境内代理和境外代理。
1. 境内代理:代理人代为办理事务的地点在我国境内。
2. 境外代理:代理人代为办理事务的地点在我国境外。
四、代理期限代理期限是指授权委托书规定的代理人代为办理事务的有效期限。
代理期限可以由授权人自行确定,可以是固定的期限,也可以是完成特定事项的期限。
如果授权委托书未规定代理期限,代理人可以根据授权人的意愿或者代理事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办理事务的时间。
五、代理费用代理费用是指代理人办理事务所需的费用。
授权委托书中可以约定代理费用,包括代理人的报酬、垫付的费用等。
如果授权委托书未约定代理费用,代理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办理事务的费用。
六、其他条款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代理权限外,授权委托书还可以包含其他条款,如保密条款、争议解决条款等。
授权委托书的法律限制和约束
![授权委托书的法律限制和约束](https://img.taocdn.com/s3/m/4709b6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1.png)
授权委托书的法律限制和约束授权委托书是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件,用于授权某人代表他人进行合同、协议或其他法律事务的行为。
作为一名资深律师,我在长达15年的从业经验中参与了许多授权委托书的起草和审查。
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授权委托书所面临的法律限制和约束。
一、法律效力首先,授权委托书的法律效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授权委托书必须符合合同法律规定的合同要素,包括合法的授予人和受托人、授权内容清晰明确、合同目的合法等。
如果授权委托书不符合这些要求,将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
二、代理范围授权委托书的法律限制还体现在代理范围方面。
授权委托书应明确规定受托人的代理权限,即受托人可以代表授予人进行哪些具体的法律事务。
如果授权委托书的授权范围过于宽泛或不明确,可能导致受托人超越授权范围从事某些行为,进而产生法律纠纷。
三、约束义务除了代理范围的限制外,授权委托书还通常会对受托人施加一定的约束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受托人必须按照授予人的委托和指示行事,不能超越约定的权限进行行为。
否则,受托人可能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四、代理权终止授权委托书的法律约束还涉及代理权的终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代理权可以通过授权委托书规定的期限、达到约定的目的、授权人的撤销以及合同法规定的其他方式终止。
在代理权终止后,受托人则不再具有代表授予人进行法律事务的权力和义务。
五、第三人信赖保护最后,授权委托书的法律限制还涉及第三人的信赖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第三人在合理范围内相信受托人具有代表授予人行使法律行为能力,并依据该信赖进行交易,第三人的行为通常会得到法律保护。
因此,授权委托书对第三人的权益具有约束力。
综上所述,作为授权委托书的起草和审查专家,有必要了解授权委托书所面临的法律限制和约束。
授权委托书应具备合法性、明确代理范围、约束受托人的义务、注明代理权终止方式,并兼顾第三人的信赖保护。
保险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业务范围
![保险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业务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2dd348c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9.png)
保险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业
务范围
公民在办理保险时,多为个人保险业务,只需要委托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帮忙办理即可,但是,保险的办理不仅包括个人,还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等,这就需要委托专业的保险代理人。
那么,保险代理人是干什么的?我为你讲解。
保险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业务范围
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业务范围:
1、负责代理推销保险产品,协助保险公司进行损失的勘察和理赔;
2、向消费者宣传保险知识,解释保险条款,点评产品,分析个人财务需要;
3、为消费者设计保险方案,制定保险计划;
4、协助客户挑选保险公司的优势产品;
5、协助客户办理相关投保手续(签订投保单、保单送达、保单保全、保费收取);
6、根据客户的需要,为其优质的售后服务;
7、定期回访老客户,维护潜在客户;
8、被保险人出险后,协助其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等。
《保险法》
第一百一十七条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保险代理机构包括专门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
和兼营保险代理业务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以上就是我为你讲的“保险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业务范围”相关知识,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依法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的单位或者个人。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进行法律学习。
法律规定得民事诉讼委托人范围有哪些
![法律规定得民事诉讼委托人范围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ca3d5e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f.png)
法律规定得民事诉讼委托人范围有哪些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与原民事诉讼法相比,本次修改限制了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删除了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将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仅仅限定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作为委托代理人,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律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程序法中设定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和律师数量剧增,这种制度安排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从近些年的司法实践来看,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代理案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主要表现为:一是有些公民从未经法律培训,又没通过司法考试,就以营利为目的从事诉讼代理活动,有的甚至假冒律师违法代理,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秩序。
二是较多的公民代理人法律专业知识匮乏,代理经验、技能不足,调查、收集证据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有部分法院退休但又不具有律师资格的法官的亲朋好友从事公民代理活动,利用关系影响、干扰案件的依法办理,影响司法公正。
尤其是部分公民个人以诉讼代理人的名义长期包揽诉讼,甚至滥用诉讼的情况最为普遍。
为满足诉讼代理需求,规范诉讼代理活动,这次修改明确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和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的诉讼代理人地位,允许其面向当事人提供民事诉讼代理服务,规范了诉讼代理活动,有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成为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需要提交哪些材料?(一)授权委托书;(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三)系近亲属委托的,应当提供能够证明其与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书面材料;(四)系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应当提交推荐证明;(五)委托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受委托人系其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或社会保险关系等证明材料;(六)委托人和受委托人双方签名的《受委托人在诉讼代理中不收取报酬的承诺书》。
委托代理人证明范文
![委托代理人证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52fe4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f.png)
委托代理人证明范文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事情需要他人去处理,例如,一些公司的业务需要他人代劳,或是签订一些重要的合同需要他人辅助,这时我们往往需要委托代理人去完成这些事情。
而代理人需要提供委托代理人证明作为证明身份的凭证。
下面我会给大家讲解委托代理人证明的相关知识,并为大家提供一份范文以便参考。
一、什么是委托代理人证明?委托代理人证明是用于证明自己身份的一种文件,它是证明他人代理自己进行某项行动的证据。
在很多行业中,委托代理人证明都是必要的凭证,例如银行、律师事务所、公司等。
二、委托代理人证明需要包含哪些内容?1.委托人以及代理人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电话、地址等;2.委托事项的具体要求,例如帮忙代理签订合同、领取某些文件等,需要尽可能明确;3.委托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包括代理人能够处理的事项、时间、场所等等酌情而定;4.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件,例如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以及复印件;5.委托代理人的授权期限,需要指定代理期限的起止时间;6.委托人的签名,并要求代理人在证明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三、委托代理人证明的范文示例委托代理人证明我,李先生(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xxx),与厦门市某某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务合同。
由于自身忙于事务,故委托代理人李小姐(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xxxxx)代为处理该合同相关事宜。
授权内容:1.代理处理商务合同的签署、款项支付等相关事宜,全权代表我进行处理。
2.代表我前往某某公司进行签约、业务沟通等相关事宜。
3.授权期间为北京时间 2024 年 3 月 1 日至 2024 年 6 月1 日。
该证明由我的本人亲自签发,代理人也已经签字并加盖了某某公司的公章。
该证明为有效证据,凭证号为 xxx-xxx-xxx。
我在此声明,委托代理人将在规定的授权期限内,全权代表我处理有关商务合同的各种事宜。
如有任何问题或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
交通事故授权委托书权限有哪些
![交通事故授权委托书权限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859ca4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7.png)
交通事故授权委托书权限有哪些交通事故授权委托书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处理交通事故事宜,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事务的法律文件。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授权委托书的具体权限如下:1. 代为办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相关事宜: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向公安交管部门申请交通事故认定书,并办理与交通事故认定书相关的事宜。
2. 代为办理保险理赔事宜: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向保险公司申请交通事故保险理赔,包括提供事故证明、办理理赔手续等。
3. 代为办理伤者赔偿事宜: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与伤者及其家属协商赔偿事宜,签订赔偿协议等。
4. 代为办理诉讼事宜: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交通事故诉讼,包括起诉、应诉、参加庭审、提交证据等。
5. 代为办理交通事故行政处罚事宜: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接受公安交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如罚款、扣分等。
6. 代为办理交通事故刑事责任事宜:交通事故当事人涉嫌犯罪的,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刑事案件,包括侦查、起诉、审判等阶段。
7. 代为办理与交通事故相关的其他事宜: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与交通事故相关的其他事宜,如事故现场勘查、车辆维修、交通肇事罪辩护等。
需要注意的是,交通事故授权委托书应当明确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以及具体的代理事项和权限。
此外,授权委托书应当由交通事故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签署日期。
在实际操作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代理人,并明确授权范围,以确保交通事故事宜得到妥善处理。
同时,代理人应当依法行使授权范围内的权利,履行授权范围内的义务,不得超越代理权限。
如果代理人擅自超越代理权限,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之,交通事故授权委托书是交通事故当事人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事宜的法律文件,其权限包括办理交通事故认定书、保险理赔、伤者赔偿、诉讼、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等方面。
民事诉讼法知识问答47题
![民事诉讼法知识问答47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81fc6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5.png)
民事诉讼法知识问答47题1.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什么?答: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民事诉讼的主体有哪些?答: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检察监督原则等。
1.民事诉讼的管辖分为哪几种?答: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等。
2.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什么?答: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哪些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答: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4.专属管辖的案件有哪些?答: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5.当事人的范围包括哪些?答: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
6.什么是必要共同诉讼?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的诉讼。
7.什么是普通共同诉讼?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诉讼。
8.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什么区别?答: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9.诉讼代理人分为哪几种?答: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10.委托代理人的权限有哪些?答: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
一般授权包括代为起诉、应诉、提交证据、参加庭审等;特别授权包括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
11.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哪些?答: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民法典的代理适用范围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的代理适用范围有什么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602db3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4.png)
民法典的代理适⽤范围有什么规定代理是实施民事法律⾏为的⼀种⽅式,是指在当事⼈⽆法亲⾃处理民事法律⾏为时,由代理⼈代当事⼈完成民事法律⾏为。
代理有不同的类型,那么民法典的代理适⽤范围有哪些规定?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的代理适⽤范围有什么规定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实施民事法律⾏为。
如果法律规定需要亲⾃办理的,不得代理。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百六⼗⼀条【代理适⽤范围】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实施民事法律⾏为。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约定或者民事法律⾏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亲⾃实施的民事法律⾏为,不得代理。
第⼀百六⼗⼆条【代理的效⼒】代理⼈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为,对被代理⼈发⽣效⼒。
⼆、委托代理合同到期后继续代理有法律效⼒吗委托代理合同到期后代理⼈的继续代理⾏为效⼒待定。
通常情况下,在委托代理合同到期后,双⽅未续签新委托合同的,双⽅的代理关系终⽌,代理⼈不得依照原代理合同继续⾏驶代理权。
代理⼈擅⾃继续⾏驶代理权进⾏代理⾏为的,属⽆权代理⾏为,⽽该⽆权代理⾏为属于效⼒待定的民事法律⾏为。
(1)当被代理⼈追认代理⼈的⽆权代理⾏为有效的,那么委托代理合同到期后代理⼈的继续代理⾏为有效,被代理⼈及相对⼈都应该遵循并如约履⾏;(2)当被代理⼈不追认代理⼈的⽆权代理⾏为有效的,那么委托代理合同到期后代理⼈的继续代理⾏为就是⽆效的,被代理⼈承担任何责任,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应该由代理⼈承担。
⽆权代理⾏为造成损失,代理⼈要担责。
代理⼈实施⽆权代理造成损失,⼀般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代理⼈实施的⽆权代理⾏为造成被代理⼈损失的,要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相应的损失。
例如代理⼈与他⼈签订的⽆权代理合同,明显有损被代理⼈利益,但⼜因为某种合法原因导致被代理⼈不得不履⾏的该⽆权代理合同的,被代理⼈就可以要求代理⼈赔偿相应的损失。
2、代理⼈实施的⽆权代理⾏为,因得不到被代理⼈追认有效,导致相对⼈遭受损失的。
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是什么意思
![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8d76c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f.png)
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是什么意思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的案例常常发⽣,越来越多的⼈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来帮⾃⼰处理事情,但是这个的权限等要尤其注意,不注意打的话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呢?接下来由店铺⼩编为您解疑释惑。
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是什么意思委托诉讼代理⼈,是指基于当事⼈、法定代表⼈、法定代理⼈的委托,⾏使诉讼代理权,代为诉讼⾏为的⼈,委托代理⼈⼀般情况下是通晓法律的⼈⼠或律师。
委托代理⼈特点委托代理与法定代理相⽐具有以下⼏个特点:第⼀,代理权的发⽣是基于当事⼈、法定代理⼈、法定代表⼈的授权,⽽不是由法律规定。
第⼆,代理的事项及权限,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般由被代理⼈⾃⼰决定,委托代理只能在被代理⼈的授权范围内进⾏活动。
第三,当事⼈、法定代理⼈、法定代理⼈委托他⼈代为诉讼,必须向受诉⼈民法院递交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是当事⼈向⼈民法院声明委托他⼈找为诉讼的诉讼⽂书,是委托代理⼈取得委托代理资格,为被代理⼈进⾏诉讼的证明⽂书。
依《民事诉讼法》规定:“委托他⼈代为诉讼,必须向⼈民法院提交由委托⼈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注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诉讼代理⼈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必须有委托⼈的特别授权。
”“侨居在国外的中华⼈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委托代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委托代理是在诉讼上为当事⼈提供⽅便,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种代理制度。
在实际⽣活中,⼀些当事⼈因某些原因难以亲⾃诉讼,或者因缺乏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需要在诉讼上获得他⼈的帮助,这就需要委托他⼈代理诉讼。
当事⼈通过委托代理⼈进⾏诉讼,可以充分地⾏使其诉讼权利和履⾏诉讼义务,更好地维护⾃⼰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委代理人权限有哪些
![民事诉讼委代理人权限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3569a5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e.png)
一、民事诉讼委代理人权限有哪些授权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授权,即诉讼代理人可以代为查阅卷宗材料,申请回避,进行陈述,到庭辩护,审查证据等。
另一种情况是由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等,由于这些行为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紧密相关,这时当事人就必须作出相应的特别授权。
(一)、介绍: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的名义,在一定权限范围内,为当事人的利益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因代理权的不同可分为法定诉讼代理人和委托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及特征;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概念、诉讼地位及权限;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诉讼地位及权限。
(二)、诉讼代理人特征:1.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诉讼代理的目的在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诉讼代理人是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
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
在诉讼中,如果诉讼代理人丧失了诉讼行为能力,也就丧失了诉讼代理人的资格。
3.在代理权限内实施诉讼行为。
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授权。
凡是超越代理权所实施的诉讼行为,都是无效的诉讼行为,不能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
4.诉讼代理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5.在同一诉讼中,不能代理双方当事人。
在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是对立的。
同时为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可能会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
二、代理人资质依据我国现行《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证人管理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代理人需具备下列资格:1、有被代理人或授权单位的书面授权,或者契约约定代理的范围、期限等;2、需具备一定的资格和相关的技能;3、代理人依其代理对象之多寡可分为专属代理人与普通代理人。
如:保险、股票、税务、诉讼之类的代理人,属专属代理人。
代理人应积极行使代理权,尽勤勉和谨慎的义务。
代理人只有积极行使代理权,尽勤勉和谨慎的义务,才能实现和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行政诉讼的代理人范围有哪些
![行政诉讼的代理人范围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4a99e3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6.png)
一、行政诉讼的代理人范围有哪些1.从立法精神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十五条规定:“将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这一规定的最大变化是删除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一项。
取消公民代理的原因,立法机关在审议时列举了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司法实践中,有些公民未经法律培训,以营利为目的从事诉讼代理活动,或者假冒律师违法代理,扰乱法律服务秩序。
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诉讼代理人的名义长期包揽诉讼,滥诉缠诉,必须加以限制。
因此,对当事人所在社区推荐公民的范围作限缩理解,更贴近立法原意。
否则,只要当事人海选一个“公民”后,再由对这个“公民”完全陌生的社区出具一份所谓的推荐信,则实质上架空了法律关于取消原有公民代理的制度设计。
2.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原理看。
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八十七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有关社会团体推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为诉讼代理人需要与当事人在同一辖区,那么,社区推荐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自然没有理由自社区之外从天而降。
否则,同一法条内的语境就前后不一致了。
3.从法律用语的含义看。
“推荐”的解释为: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
社区要推荐一个人作为诉讼代理人,首先必须了解他、熟悉他,认可他。
推荐的过程中,含有鉴别、把关的成分,即考量此人品行好不好、知识全不全、业务精不精、为人实不实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托代理人的范围有哪些
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的代理权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行为而产生。
因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是以意思表示的方法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的,故又称“意定代理” 或“任意代理”。
委托代理人的范围,是指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
民事诉讼法第58条第2款规定:“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可见,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委托代理人的范围规定得十分广泛,为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提供了充分的方便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委托代理人的范围包括:
(一)律师。
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并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具有专门法律知识和一定的诉讼经验。
他们通过代理诉讼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法律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在委托代理的范围里,将律师放在首位,说明了律师在诉讼代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日益完善,诉讼代理活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越来越强,律师作为专门的法律工作乾,在委托诉讼代理中将会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
这是指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他们与被代理人关系密切,相互之间比较信任,对案件情况较为了解。
因此,当事人委托近亲属代为诉讼是常见的。
(三)社会团体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社会团体推荐的人,是指这个团体推荐某人以团体的名义代理诉讼。
例如,妇女联合会为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可以从妇妇随着合会组织派出某人以妇女联合会的名义代理诉讼。
工会为保护其会员的合法权益,可以从工会组织中派出某人以工会的名义代理诉讼。
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是指当事人的所在单位在征得委托同意的情况下,推荐其成员担任诉讼代理人。
由此反映了社会团体和单位对当事人利益的关心和对其诉讼的支持和帮助,体现了委托代理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利益的同一性。
(四)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
其他公民经人民法院许可,也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
人。
法律之所以规定要经人民法院许可,目的在于防止某些不宜充当诉讼代理人的人,作为代理人参加诉讼。
为了不致因出庭人员过多而影响法庭审理,民事诉讼法规定,每一当事人只能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