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方面论文

合集下载

对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发展论文

对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发展论文

对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发展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世界市场接轨。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国际上对于公司治理的讨论愈加完善和详细,其基本框架也被逐步提出。

反观我国的公司的情况,可以看出,在经济制度的变化下我国在公司治理方面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这些弊端有些是与国际上的公司大同小异的,而有些是与我国的具体情况分不开的。

对于这些弊端,结合国际经验和具体国情可以提出几点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市场经济体制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发展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国家、企业树立市场信心,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影响下,公司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

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公司治理的国际浪潮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英国不少著名公司的相继倒闭,引发了英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委员会制定最佳公司治理原则。

世界上第一个公司治理原则是由英国财政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联合成立的公司治理原则委员会于1992年12月发表的《公司治理财务报告》。

这一报告提出了董事会的最佳行为准则。

此后,许多国家、国际组织、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公司各层次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公司治理原则,其中,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是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所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

为了改善其成员国的公司治理结构,oecd于1998年4月成立了公司治理原则专门委员会。

1999年5月正式发表了《公司治理原则》。

oecd为了在全球推行上述治理原则,每年在亚洲、拉丁美洲、俄罗斯召开公司治理圆桌会议,就公司治理原则在各国和地区的应用等问题展开对话。

1999年,世界银行与oecd合作建立了“全球公司治理论坛”,以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治理改革;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也成立了新兴市场委员会,并起草了《新兴市场国家公司治理行为》的报告。

《公司治理》结业论文

《公司治理》结业论文

《公司治理》结业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春季学期多角度治理模式同步发展――顺丰速运学号:姓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107130051 朱广聪)2021年春季学期1. 行业分析及公司基本概况1.1. 物流行业分析目前我国从事快递业的民营企业上万家,从业人员多达100万之众,年营业规模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主要分布在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

由于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历史较短,绝大多数企业成立时间短,服务功能较少,不能提供有关法规和规章允许的所有服务。

有的中国的民营快递企业坚持独立发展的道路。

也有外资与民营企业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至2021年初,顺丰的速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国内20多个省及直辖市,101个地级市,包括香港地区,成为中国速递行业中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

顺丰作为一家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快递业务的港资快递企业,为广大客户提供快速、准确、安全、经济、优质的专业快递服务。

1.2. 顺丰简介顺丰于1993年3月27日在广东顺德成立。

初期的业务为顺丰与香港之间的即日速递业务,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顺丰的服务网络延伸至中山、番禺、江门和佛山等地。

在1996年,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顺丰将网点进一步扩大到广东省以外的城市。

至2021年初,顺丰的速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国内20多个省及直辖市,101个地级市,包括香港地区,成为中国速递行业中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

作为一家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快递业务的港资快递企业,顺丰为广大客户提供快速、准确、安全、经济、优质的专业快递服务。

顺丰速运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在国内速运市场中的成绩无人能及,这背后是顺丰一点一滴地努力和坚持。

总结顺丰速运的成功之道,可以明显地看到,顺丰在关注速度的同时也关注对消费者的贴心服务。

2. 多角度治理模式2.1. 技术模式长期以来,顺丰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公司的基础建设,先后与IBM、ORACLE等国际知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107130051 朱广聪)2021年春季学期企业合作,积极研发和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技术与设备,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建立服务客户的全国性网络,不断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信息处理系统的科技含量,实现了对快件流转全过程、全环节的信息监控、跟踪、查询及资源调度工作,促进了快递网络的不断优化,确保了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了业内客户服务满意度的领先地位。

公司治理研究论文公司治理模式论文

公司治理研究论文公司治理模式论文

公司治理研究论文公司治理模式论文: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研究综述摘要:随着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日益突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模式受到越多越多的青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丰硕。

为此,总结了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并总结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方法,对目前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分析,为国内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治理模式1 引言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

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过去那种认为企业只是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工具的传统观点受到了普遍的批评,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不仅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法律、环境保护、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刘俊海,1997)。

随着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得到普遍认可,学者们不断地围绕利益相关者理论展开长期讨论。

本文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旨在对前人的讨论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求对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模式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2.1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些学者受到启发,首次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他们利用另外一个与股东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

他们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Freeman& Reed,1983)。

该定义揭示了企业存在许多影响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并非仅为股东服务。

自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诞生之后,不同的学者给予利益相关者不同的表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给出的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Freeman,198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论文素材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论文素材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论文素材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引言:公司治理是指在公司运营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确保股东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同时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股权结构则是指公司在不同股东之间的权益分配和控制权形成的结构模式。

本篇论文将探讨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公司绩效和发展的影响。

一、公司治理对股权结构的影响公司治理是确保公司稳定运营的重要机制,它通过建立合理的决策制度和监督机制来保护股东权益,并提升公司的价值。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促进股东的积极参与和控制权的有效运作,进而稳定和改善股权结构。

例如,完善的董事会结构和高效的监事会可以有效平衡控制权,并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从而增加股东投资的收益和保护股东权益。

二、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归属。

不同的股权结构模式会对公司治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集中式股权结构可能会导致少数股东滥用控制权和利益冲突,从而损害公司治理的效果。

而分散化股权结构可能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和控制权不稳定,进而对公司治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而稳定的股权结构对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三、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良好的公司治理和稳定的股权结构可以提升公司的绩效和竞争力。

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能够减少潜在的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决策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此外,稳定的股权结构能够减少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不确定性,促使股东更加愿意长期投资和持有股份,从而稳定和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

四、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的改进建议为了优化公司治理效果和股权结构的稳定性,有几点建议:1. 完善公司治理规章制度,明确各方权责。

建立透明度高的决策机制,加强股东间的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

2. 拓宽股权多元化,增加长期投资者的比例,减少激进投机性投资者的影响。

3. 强化对大股东和股东关系的监管,避免潜在的控制权滥用和关联交易问题。

公司治理方面论文

公司治理方面论文

公司治理论文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班级:商会125姓名:肖晗学号:目录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3)摘要 (3)关键词 (3)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解 (4)(一)公司治理结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4)(二)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4)(三)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涉及公司成败的两个基本问题。

(4)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一)政府治理和监管力度不够 (4)(二)目前公司中存在的董事会功能弱化 (5)(三)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5)三、改进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5)(一)加强和改进政府治理 (5)(二)实行独立董事制度 (5)(三)实现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的转变 (5)四、家族企业在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一)股权结构单一 (6)(二)资金、人才匮乏。

(6)(三)内部产权模糊。

(7)五、关于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建议 (7)(一)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7)(二) 融合社会资本,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7)(三) 董事会实现共同治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7)六、参考文献 (8)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伴随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企业结构的治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本文主要从企业的产权改变、治理结构、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对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完善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与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治理结构;企业治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解(一)公司治理结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地讲是指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包括公司董事会的职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即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二)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治理主体,即谁参与治理,现代治理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治理主体就是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论文

公司治理论文

公司治理论文
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规则和机制,用于确保公司能够有效和透明地运营、管理和决策,并保护股东利益。

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为它能够帮助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增加投资者信任度,并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

公司治理的理论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其中之一是权力和责任的分配。

根据公司治理理论,公司的激励机制应该合理分配权力和责任,以确保企业高层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一致性。

这意味着高层管理者应该被激励追求公司的长期利益,而股东则应该通过监督机制来确保高层管理者履行其职责。

另一个关键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根据这个理论,公司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给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因为它能够帮助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潜在的道德风险。

此外,公司治理的理论还可以涉及到董事会的角色和职责、独立性和多样性、内部控制和审计、激励计划等方面。

这些理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以确保公司能够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

然而,公司治理的实践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公司可能存在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和多样性的问题,或者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潜在的利益冲突和不当行为。

因此,未来的研究和实践需要继续探索如何改进公司治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全球化的竞争挑战。

浅谈公司治理

浅谈公司治理

浅谈公司治理论文作者:朱光明论文关键词:公司法 股东大会 公司治理论文摘要: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而来,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我国公司内部的问题尤其多,考察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像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深入的比较,我们发现德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更加合理而操作也更加有效,因此我们应吸取德国公司治理的先进经验,以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我国公司治理之现状我国公司制企业大多从原来国有企业的机制上发展而来,原来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为:厂长(经理)是整个企业的总负责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厂长拥有除国家保留的对国有企业的某些决定权外,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业务执行权、生产指挥权和对外代表权均集中于厂长(经理)一身。

这种模式同市场经济对公司制度的要求差距甚远,但它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观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实行市场经济后,我国颁布了公司法并于2005年修订了公司法,其所确定的有限公司的治理模式为:其一,股东大会。

其由公司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法律规定了它的11项职权,这些权力都是涉及到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系列事项的决策权,体现出股东大会处于公司的权力中心地位。

其二,董事会。

在股东大会之下的董事会是公司各项重大决策的执行机构,具有公司事务的执行权,其对股东大会负责。

其三,经理。

有限公司的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鳃聘,它依照公司法或者董事会授予的职权行使具体的经营管理职能。

其四,监事会。

监事会是公司内的专门监督机关,负责对董事和经理等高管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从现行公司法及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仍存不少的弊病。

其一,虽然现行公司法依然赋予股东大会的权力中心地位,但实际其地位不断弱化,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很难对董事会、经理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

其二,董事会的权力日益膨胀,使得对其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

课题研究论文: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课题研究论文: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公司研究论文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浅析一、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共同点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可以保证内控的有效运行,还为内部控制提供了环境基础,同时内部控制还可以监管控制公司治理中所需要的。

他们的共同点有:1.都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经济利益不完全一致,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对等,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信息与资金情况有误。

公司治理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构建了桥梁,使二者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代理风险问题,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所有者在经营者的帮助下实现最大化利益。

内部控制不同的是,它是介于管理者和其下属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解决公司经营管理中不同层次经营者的委托代理问题,处理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各个部门间的关系。

正因为两者有相同的理论基础,使其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2.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另一个相同之处就是,二者的目标都是实现更好的管理公司。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

但其基本目标还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公司治理为了实现其目标,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合理的配置董事会、股东大会以及经理层之间的权限,对利益的分配尽量合理化。

二、公司治理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运行环境。

内部控制需要在一个有效的环境下运行,目前在我我国的企业中:首先,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严重。

国有股、法人股处于非流通且控股或相对控股的状态,各大股东之间的实力分布极不平衡,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股又高度分散。

其次,内部控制人现象。

内部控制虽然由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完成,而在实际执行时,有些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其权利相当有限,制约不了董事会,部分企业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明显。

2.内控信息沟通不畅,沟通机制不健全。

沟通对于企业内部来说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交互,也方便了互相监督以及相互协调,而信息系统恰恰为沟通的方便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论文_工商论文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论文_工商论文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论文_工商论文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

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的一项要求。

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

内部控制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管理要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概念是1992年由美国COSO委员会正式定义的,它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部过程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

”在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分成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塑造企业内部各成员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并决定其他控制要素作用的发挥;风险评估是为了研究并管理企业风险;控制活动即具体控制方法;信息与沟通达到控制的目的;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再控制。

二、权力安排:公司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公司治理结构的架构应该是: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

它告诉我们,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的关系合约,它告诉我们,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的关系合约,它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治理他们的比较优势。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控制与激励机制,其根本点在于明确或划分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权力制衡、控制与激励并存的机制。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建立一套多层委托代理、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制度,这套制度因公司委托代理而产生,同时为解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服务。

试论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

试论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

试论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为开放的企业运作环境,也让许多国有企业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制度和桎梏,实现了全面的跨越式的发展。

同时,在现代公司的相关治理要求下,也相应地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但在这一改革的进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即一些企业只是改变了一些形式,但依旧是被传统制度所束缚。

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重点就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国企;改革;公司治理引言:自从我国实行了经济体制的变革之后,国企的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历经数个时期的探索,主要表现为“放权”、“股份化”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公司都摆脱了传统的制度,开始了证券市场的发行,并且建立了内部管理架构。

然而,在这个进程中,许多企业的发展变革也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究其核心原因,主要是原有的制度依然对它们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笔者就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公司治理进行了研究。

一、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现状分析(一)三会一层职权界限不清晰,没有明确权责清单指引公司尚未形成规范、明确的权责清单,公司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权责分工仍不够明晰,议事清单不齐全,分级授权体系不健全,影响日常事项决策审批和日常工作开展效率。

在现代公司体制中,公司的董事会起着重要作用,它主要负责公司战略规划、战略决策、总经理的选聘等,但是,在行使其职权时,通常要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审批或直接由政府部门任命,从而制约了董事行使职权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公司的经理层和董事会之间存在着权力交叉、重叠等问题,导致了我国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人缺失和利益主体的模糊,从而影响了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以笔者所在区属国有独资一级平台公司为例,在执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过程中,虽然党总支会议事清单已发布,但三重一大事项尚未明晰,议事清单中的“其他应由党总支委前置研究讨论的重要事项”指代不清,造成不需要上会的事项也习惯或偏向于上会讨论现象,导致决策和工作效率下降。

公司治理小论文

公司治理小论文

上市公司公司结构治理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摘要: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在现代公司制度下,用来协调公司内部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行为的一系列法律、文化、习惯、制度等的统称。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自愿性的信息披露有着积极作用,我国当前的公司治理缺陷严重影响这我国上司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

本文本文从理论上讨论我国上市公司在强制性披露之外进行自愿性披露的原因,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水平的影响,并且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对自愿性信息质量的影响, 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董事投资者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原因自愿性披露信息是指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披露的公司财务和公司发展的其他方面相关信息。

由于上市公司进行披露是自愿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对上市公司治理进行自愿性信息的原因进行分析。

1.委托代理关系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的经营权分离,由此形成上市公司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根据委托代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往往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监督代理人会发生担保成本、剩余成本、监督成本等,这些成本由代理人承担,这会降低代理人的薪金、分红和其他报酬,为了避免同公司投资者发生利益冲突,代理者必须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为了降低代理成本,便会通过财务报表等形式向委托人报告受托的情况,如果代理人的成本越高,公司的管理者越通过自动自愿信息披露降低代理成本。

重要的信息公开披露对保证代理契约的执行、减少代理成本都是必要的,因此,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契约将促使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

2.信号传递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认为,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的投资者传递信息。

《公司治理》结业论文

《公司治理》结业论文

《公司治理》结业论文公司治理是指公司运作和管理的一套规范和机制,旨在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提高公司的效益和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公司治理被普遍认为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公司治理的定义、原则和重要性。

首先,公司治理是指通过规范和监督公司决策和行为的机制,以确保公司追求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活动。

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员工、消费者、供应商以及社会公众等。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透明、公平、负责任和有效的决策和监督体系,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其次,公司治理的原则主要包括透明度、责任、公平和有效性。

透明度是指公司在决策和运作过程中应提供充分和准确的信息,确保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的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责任是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应对公司的决策和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为利益相关者负责。

公平是指公司在分配和决策过程中应公正对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有效性是指公司治理机制应科学、高效地运作,确保公司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适应市场变化。

最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司治理能够帮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建立规范和有效的决策和监督机制,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其次,公司治理有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通过透明度和责任的要求,公司能够避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利益冲突,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最后,公司治理能够提高公司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通过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公司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信任。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是企业管理和运作的重要机制,对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提高公司的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机制,完善公司治理,为可持续发展搭建良好的框架。

公司治理论文

公司治理论文

公司治理论文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公司治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还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公司治理的概念、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公司治理的实践应用。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公司治理的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等。

这些主体在公司的运营中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要平衡各方的利益,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1、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明确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决策失误,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2、增强投资者信心透明、规范的公司治理能够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管理良好的信号,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

3、降低代理成本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管理层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

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降低代理成本,使管理层的行为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4、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能够关注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注重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1、股权结构与股东权利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防止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

同时,要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等基本权利。

2、董事会治理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监督管理层的工作。

董事会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勤勉尽责程度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

3、管理层激励与约束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使其利益与公司业绩挂钩,同时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防止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公司治理论文》word版

《公司治理论文》word版

杨令公酒业西北运营中心的公司治理一、公司简介杨令公酒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采供、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化运营企业。

厂址设在有“中国第一生态县”美誉的成都浦江县。

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自古就出产美酒的圣地。

总公司于2011年下半年在陕西省神木县成立,并于2011年3月1日在陕西西安成立“杨令公酒西北运营中心”主要针对西北地区的销售,打开初期的市场。

杨令公酒原名“天下知己酒”,后被收购后更名为杨令公酒,他的名字由宋代杨家将的故事而来。

杨令公酒选自纯天然山间泉水、天府之都的粮食酿造,运用中国最古老的酿酒工艺加工而成。

现代的工艺流水线,科学、务实的管理。

承诺“一流品质,一流服务”提倡“回归自然,原生态品味”。

杨令公酒几大系列品牌“忠、智、勇、诚、御”根据其度数、工艺、分不同档次、不同口感、适合高、中、低、各类群体消费。

杨令公酒业西北运营中心总经理宋坤,2006年毕业于西安欧亚学院,毕业后从事金融行业,白手起家,经过几年的打拼现,现在先转投其他行业,于是接手杨令公酒业西北运营中心。

想把这个品牌真正做大做强。

但是作为民营企业,运营初期在公司治理方面总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公司的治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公司控制权的配置与形式;二是对公司员工的有效管理;三是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实用文档1、公司控制权的配置与行使,即公司的控制权如何分配,这主要看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划分,如图:这样的划分是非常普遍的那种,人员便于管理,权责明确。

2、公司在初期招聘的人员很重要,杨令公酒业在成长初期并不是选贤任能,而是在招聘中注重女员工的外在形象,这怎么听着怎么不顺耳,还美其名曰:“员工形象代表公司形象”。

3、像所有民营企业一样,他的激励机制对销售人员来说很诱人,对其他行政人员来说没有特别的,尤其是休假很少,初期体制不完善,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社保,仍要继续完善。

应该有招聘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来指导帮助完成,让企业在人员运作上步入正轨。

中国公司治理转型研究论文

中国公司治理转型研究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公司治理转型研究摘要目前,国众多学者已从各个角度对公司治理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往往仅关注公司治理的现状,对新形势下我国公司治理如何转型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从优化公司治理的体制、容、过程、围和模式,科学配置权力、责任和利益以及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出发,通过对股权结构、权力机制、决策制度等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公司治理转型的具体路径与对策。

希望经由此路径,使我国公司治理由低效转型到高效状态,由不合规的状态转型到趋于完善的状态,实现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并最终促成一个公正、透明、有效和法治的市场。

关键词:公司治理;转型;路径;对策ABSTRACTAt present, many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one a lot of fruitful research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every way , but these studies are often focus on only the statu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 the study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new period is not much.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based in optimizing the system , content, process, scope and mode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 scientifically configuring authority, responsibilities and benefits and improving the external governance environment ,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ownership structure,mechanisms of power, decision-making system and some other parts , proposed the path and solutions for transformation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I hope , through this path , to make our corporate governance transition from the inefficient state to an efficient state, from a non-compliance state to a consummate state , maximize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 create value for stakeholders , and eventually led to a fair, transparent , efficient and legal market .Key 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 ; transformation ; path ; solution目录第一章引言1.1 概述 (1)第二章公司治理理论发展综述2.1 公司治理理论的提出 (2)2.2 公司治理的定义与容 (2)2.2.1 单边治理理论和共同治理理论 (2)2.2.2 部分中国经济学家对公司治理的定义与容 (3)2.2.3 影响公司治理理论发展的因素 (4)第三章中国公司治理的历史与现状3.1 中国开启公司治理的背景 (5)3.2 中国公司治理发展历史 (5)3.3 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 (6)3.3.1 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现状 (6)3.3.2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现状 (7)3.3.3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 (7)3.3.4 小结 (8)第四章国外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启发4.1 国外公司治理的现状 (9)4.1.1 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 (9)4.1.2 日德模式的公司治理 (10)4.1.3 东南亚模式的公司治理 (10)4.1.4 中东欧模式的公司治理 (11)4.1.5 经合组织发布的《OECD公司治理准则》 (11)4.2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11)4.2.1 趋同论 (11)4.2.2 多样化理论 (12)4.3 国外公司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12)第五章中国公司治理的问题及成因5.1 中国公司治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4)5.1.1 “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 (14)5.1.2 监督机制不完善 (14)5.1.3 公司决策机制不健全 (16)5.1.4 部人控制现象突出 (16)5.1.5 财务管理制度混乱 (17)5.2 中国公司治理问题的成因 (17)第六章中国公司治理转型路径与对策6.1 公司治理转型的路径与目的 (18)6.2 公司治理转型的对策 (18)6.2.1 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 (18)6.2.2 建立相互制约的权力机制 (18)6.2.3 完善公司信息披露机制 (20)6.2.4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0)6.2.5 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倡导实行CFO制度 (20)6.2.6 建立更高层面公司治理原则和评价体系 (20)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 (25)第一章引言1.1 概述从最初提出“公司治理”经济学概念以来,不过短短数十年。

公司治理学课程论文

公司治理学课程论文

烟台南山学院公司治理学课程论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姓名:xxx班级:xxxxxxxx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x论文成绩:xx摘要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

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二者相互关系及意义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相互关系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后的挑战,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以说,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如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样,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基础。

有效的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与设计,可以保证企业科学决策;而内部控制作为这种制度安排与设计下的重要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有利于公司防范经营风险、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和相关法规制度得到有效遵循,也有利于公司治理的有效运行。

一、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一)内部控制1。

内部控制的定义我国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2.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大要素组成的,只有当这五大要素都存在且有效时,我们才能判断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二)公司治理1。

公司治理定义从本质意义上讲,内部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和代理者之间的关系;从具体组织形式上讲,是指股东会与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法律的角度上讲,是指所有者和代理者之间基于特定法律法规而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

2.公司治理的内容公司治理可以细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本文中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两个部分。

具体而言,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股东权利保护和股东大会作用的发挥;董事会的形式、规模、结构及独立性;董事的组成与资格;监事会的设立与作用;薪酬制度及激励计划;内部审计制度等。

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影响最新论文

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影响最新论文

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影响最新论文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影响最新论文一、公司治理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当前企业一个重大的课题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体现了公司各利益相关主体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有效配置,这种机制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其运作效率如何,即公司能否有效化解分歧、凝聚力量,在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有效协调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害关系。

二、我国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从我国提出现代企业制度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就灵”的倾向,各个企业争相改制、争相上市,同时模仿国外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了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

然而,我国低层次的简单“复制”国外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给这些企业的公司治理带来预期中的深层次变化:1.在公有股所有者缺位背景下的股权多元化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内部人控制现象比比皆是。

2.上市公司虽然都已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但这些机构在公司治理中却难有精彩表演。

3.不发达的股票市场并未对上市公司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约束,中小股东往往变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攫取私利的“牺牲品”。

4.尽管独立董事制度被各界炒得火热,但这些独立董事却往往是只拿钱不管事。

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制度构造上的缺陷问题,也有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所带来的问题,还包括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公司治理文化建设落后,不注重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是由管理层传达上面的计划,企业员工只是按计划生产,因此,企业管理者及员工没有公司治理的概念。

(二)公司权力机构的设置不合理,缺乏对公司“内部人”的有效制衡与监督机制。

从权力机构设置来看,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与监事会,在形式上属于由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事会构成的双层委员会制度。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审计管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责任制度、内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是在国家行政手段干预下强制建立的,目前很多问题仍存在于企业内部审计中,制约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如审计目标审计范围狭小,审计观念落后,以“侦探者”自居,审计方法简单、技术落后,在审计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一、树立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是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的立足之本。

依据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内审计机构将推积极策略,内部审计人员将树立服务意识、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策略的改变、内部审计人员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依据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首先要对内部审计职业做必要的宣传。

依据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

具体来说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站在被审计人的角度想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有时会碰到比较难“应付”的被审计人,这时候内部审计人员不能把他们视为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一旦认为被审计人不容易接触、会制造麻烦,就会在审计过程中带上有色眼镜,内部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就会加上“修止符”。

如果内部审计人员能站在被审计人的角度想问题,就可以体会被审计人的心情,从而帮助被审计人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对被审计人的改进行为给予肯定。

内部审计人员在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向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报告之前,应该将这些问题或不足与被审计人进行交流,如果被审计人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采取了积极的改进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就应将报告重点放在被审计人的改进行为上。

内部审计人员要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避免与被审计人发生冲突,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

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是必要的。

具体来说,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掌握以下技巧:第一,积极沟通、理解别人、善于倾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班级:学号:姓名:摘要:伴随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企业结构的治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本文主要从企业的产权改变、治理结构、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对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完善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与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治理结构;企业治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目录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1)摘要 (1)关键词 (1)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解 (4)(一)公司治理结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4)(二)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4)(三)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涉及公司成败的两个基本问题。

(4)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一)政府治理和监管力度不够 (4)(二)目前公司中存在的董事会功能弱化 (4)(三)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5)(四)国内证券监管职能错置 (5)三、改进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5)(一)加强和改进政府治理 (5)(二)实行独立董事制度 (5)(三)实现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的转变 (5)(四)加强独立审计的专业监督 (6)四、家族企业在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一)股权结构单一 (6)(二)资金、人才匮乏。

(7)(三)内部产权模糊。

(7)(四)权力过于集中,决策风险高。

(7)五、关于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建议 (8)(一)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8)(二) 融合社会资本,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8)(三) 董事会实现共同治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8)(四) 适时引进职业经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8)六、国外学者对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 (9)(一)对不同治理系统下债权人作用的比较分析综述 (9)(二)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下对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分析综述 (9)(三)从竞争环境角度研究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综述 (9)(四)对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综述 (10)(五)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实证分析研究综述 (10)七、参考文献 (10)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解(一)公司治理结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地讲是指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包括公司董事会的职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即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二)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治理主体,即谁参与治理,现代治理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治理主体就是利益相关者。

二是治理客体或治理对象,治理结构着重解决的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关系,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

三是治理手段,对法人治理结构来说,要达到合理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必须具备一定的程序和机制,常见的有表决程序、利益分配程序、人事任免程序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机构。

(三)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涉及公司成败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如何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即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二是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

这包括对经理层与其他员工的激励,以及对高层管理者的制约。

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处理企业各集团的利益关系,又可以避免因高管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治理和监管力度不够现在中国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的诸多主题,包括股东大会问题、投资者关系问题、董事的公平行为准则、管理层激励机制、关联交易问题、信息披露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

对于中国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而言,公司治理水平能否改善不仅是一个公司层次的问题,而且还取决于政府治理的水平。

(二)目前公司中存在的董事会功能弱化一方面是由于内部人控制,使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被架空。

公司董事会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董事会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是其行使决策控制权的信息源在经理层的控制下出现了断层。

(三)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监事会的运作规定过于简单,使之在开展监督活动时往往难以在法律上找到可操作的依据。

如监事会仅有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决策权,这就使监事会在发现问题时往往缺乏有力的手段去制约董事和经理的违规行为。

而且监事会的成员大多来自公司内部,其职位和报酬基本上由管理层决定,这也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四)国内证券监管职能错置这种错置,一方面表现为证券监管部门对市场深入太多,用行政职能代替市场的职能。

这就使得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机制难以确立;另一方面是证券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未能提供有效的市场制度与规则,未能对掠夺投资者财富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这就使得不少国内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就如入无人之境,把公司财产当成少数管理层的财产,对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财富任意掠夺与侵占。

三、改进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一)加强和改进政府治理对于中国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而言,公司治理水平能否改善不是一个公司层次的问题,而是取决于政府治理的水平。

公司是否适于上市,是否合法地进行信息披露,是否有较多真正起作用的独立董事,是否有完善合理的内控机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此,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一定要加强和改进政府治理。

(二)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责。

一般而言,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改进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质量;有利于强化公司的规范化运作,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强化公司董事会的制衡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有利于增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三)实现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的转变随着公司治理功能的发展,内部审计也在以往遵循性或财务性的传统审计工作基础上被扩展到保证与咨询服务方面。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以增加价值,促进单位经营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方法评价和提高单位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完成其目标。

提升的内部审计成为内部治理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更好地为董事会和经理层服务,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四)加强独立审计的专业监督加强对独立审计的治理。

首先从资格准入、后续教育、职业道德、质量管理上提高其执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减少过失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从而揭示并降低信息传递中的风险。

其次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塑造信誉好的品牌,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增强与客户管理当局的谈判力量,从而增强审计的独立性。

最后,加大对独立审计违规的惩罚力度,使其在低违规收益与高惩罚成本的权衡中自觉抵制经理人的诱惑和胁迫,减少与客户管理当局共谋欺诈的可能性,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使其能担当起经济卫士的重任,把好信息传递风险的最后一关。

总之,改进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政府(外部)和企业(内部)双方的努力,以加强信息的疏通和监管为治理核心和突破口进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可以实现内部双重制衡和外部治理的多重完美结合,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将有极大地改善,经理层主导控制地位会有所改变,经理层实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空间也会大大缩小,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现内外部治理相互作用、互为推动的良性循环。

四、家族企业在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家族企业的组织结构主要以血缘为核心,组织沿着血缘、婚姻、亲缘的方向,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形成一个同心圆形网状结构。

在开创阶段能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缘”基关系。

一方面,这种关系会加强成员间的凝聚力,给家族企业管理带来便捷;另一方面,也能适当缓解劳资关系、员工对家族企业的不满情绪。

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展,家族治理的问题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股权结构单一股权结构必然涉及到企业的资本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就是家族企业资本结构的体现形式。

我国家族企业所有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自我积累仍是大多数企业主资金的主要来源。

我国家族式企业的资本结构还比较单一,以内部融资为主,其他融资方式较少。

其原因在于:基于风险的考虑,银行对家族企业融资要求相当谨慎。

而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股权融资的门槛又太高,作为中小企业的一般家族企业也只能是可望不可及。

(二)资金、人才匮乏。

产权结构的单一,这种制度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由于受投资主体自身的实力影响,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

而且经营权与所有权没有分离,使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制约。

这个问题在大中型家族企业尤其明显。

家族企业一般都倾向于通过控制所有权来实现其他权力。

由于选择管理人才的范围狭窄,一般只局限于家族血缘关系中,不能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家族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效率必然受到影响。

(三)内部产权模糊。

一般认为家族企业属于家族私有的事实,即表明其产权关系明确,而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对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产权关系而言却往往是处于边界模糊状态。

一旦企业增强变大后,家族成员间的产权纷争问题则难以避免。

纷争可能导致企业被肢解和低效率。

其次,以个人或家族成员为主体的家族企业业主集产权所有、生产、经营于一体。

因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产权关系边界模糊和家族成员的复杂关系融入到企业管理中,也使家族企业面临家族矛盾演化的考验。

(四)权力过于集中,决策风险高。

就目前我国现状来看,家族企业中的董事会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形式,重大决策一般还是家族企业创始人或大股东拥有最终决策权。

虽然现在很多大型家族企业都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等组织,形式上逐渐向规范的现代公司制靠拢,企业治理机制正在逐步健全。

但当前家族企业治理在决策方面的独断性、亲情大于制度导致管理的随意性、私营企业主的能力局限往往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

在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中,家长集权制会抑制其他员工的创新动力,独裁和专断往往是创业型企业家最易犯的错误。

五、关于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建议(一)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注重将“家族成员+个人能力”的家族成员选用原则与“量才为用”的外部聘用人才制度相结合,在一些重要职位上要大量任用非家族成员的高级管理人才,从而打破家族式企业封闭式的权力结构。

由于家族式企业的自利性,应当由社会监管部门强力推行这种公司治理的变革,首先是在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作为一项监管措施来推行。

(二) 融合社会资本,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需要建立由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民间私募市场构成的多样化的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体系。

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上市条件由低到高不仅正好满足了民营家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民营家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而且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股权融资,融合了社会资本,使“家族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稀释,外部力量的引入有助于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