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兼顾效率与公平》一课教学反思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张美玲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深深认识到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既是教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又是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转变观念、确定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习的设计者、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在《兼顾效率与公平》一课教学中,我坚持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科学分析与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兼顾效率与公平一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做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设计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课前教师认真备课,整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预设问题、课堂练习题。精心制作课件,包括制作幻灯片、下载一些音像资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分析、解释疑惑、启迪思维、交给方法、汇总升华、评价激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在这节合作探究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实行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构成矛盾,形成对立统一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在教师与学生这对矛盾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学重点、难点、传授知识广度深度的把握,课堂练习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诸方面都要发挥主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力求教学语言生动凝练,思维敏捷活跃,论证严密周详,表述准确清晰,板书工整美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从形式上看、现象上看,而要从内容上看、本质上看,要看学生是否动手、动脑、动耳、动眼了:要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调动起来了:要看教师把学生思维的引向了多么广阔的领域,启迪到了多么高深的层次,要看学生在课堂中思维密度如何,知识领悟了多少。

只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调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积极性,搞好新课程的教学工作。那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是错误的。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设计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崭新教学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放下架子,做学生的真诚合作者。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研讨时间、活动舞台、交流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即便是学生有缺陷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表述,也耐心倾听,不随意中断学生的发言,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要学会商量:对学生存在的某些局限或偏差,延缓评价,并以商量的行为方式,引导他们梳理思路、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要学会宽容:对学生的多种思维路径与方法,应宽容地允许他们自主选择、自我体验、自由交流。要学会理解: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不仅理解学生的表面行为、态度,而且理解其较深层的、本质的情感、意识、价值观念。要学会激励:对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行为,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正确方面,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肯定、赞扬、鼓励,注重利用成功带来的积极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教师的行为规范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把握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界限。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分析、解释疑惑、启迪思维、交给方法、汇总升华、评价激励,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所为。有所为,为必有效。有所不为,就是教师不要搞“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中心”;不要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不要压抑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不要随意中止学生的发言,轻易批评学生。有所不为,实是让学生自己为之,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应为而不为,就放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活动就可能陷入自由放任的无组织状态;应不为而为之,则侵犯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就会重蹈过去“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中心”的覆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在是一种值得每一位教师追求的较高的教学艺术境界。

第四、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要整合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依据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现行课程资源具有较大的弹性、开放性、灵活性,新课程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经济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