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概念及公式一、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1、和= 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积=乘数×乘数乘数=积÷另一个乘数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5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二、与简便运算有关的知识:(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6、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7、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8、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9、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10、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加起来。
11、减法的性质: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 -b -c =a -(b﹢c)12、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 = a÷(b×c)13、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14、添上(),去掉()在﹢和×的后面添上括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
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 -, - 变﹢,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定义
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定义2017.03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得数叫做和。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结果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乘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0不能做除数。
4.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注意观察物体的角度,角度不同观察物体的形状也不一定相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2.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1—8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1—8单元)一、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2、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3、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6、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7、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8、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9、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10、除和除以不同。
A除以B,写成A÷B。
A除B,写成B÷A。
※11、列综合算式时,如果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如果要先算加减法,一定要给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如:章师傅要生产6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120个,剩下的要十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600-120)÷10=48(个)※12、: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找相同数替换,把含有相同数结果的算式往里代。
如:59+80=139和320÷4=80列综合算式,80两个算式都有,把第二个含有相同数结果的算式往第一个里代,59+320÷4。
如:76-52=24,24÷4=6合成()※13、填□,列综合,从最上面的算式写起,看清运算顺序,该加括号的加括号。
如: 77 + 23﹨∕25 ×□\/□25×(77+23)14、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7、整数除法计算法则(1)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概念汇总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5.四则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 的运算。 6.和 -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7. 一个数加上 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 0,还得原数;被减 数等于减数,差是 0;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0 除以一个非 0 的 数,还得 0。 8.0 不能作除数。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1.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一是确定方向,二是确定距离。 2.从教学楼出发,先向东偏北 45 度方向走 200 米到 1 号检查 点,再从 1 号检查点出发,向西偏北 30 度方向走 150 米到 2 号检查 点,从 2 号检查点出发,向西偏南 40 度方向走 250 米。到达终点。 (书本 23 页的图)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 示: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 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3.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 示:a×b=b×a 4.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 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 ×c=a×(b×c) 5.在简便运算中常用的乘法式有: 125×8=1000 25×4=100 50× 2=100 6.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或 a×(b+c)=a×b+a×c 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如 112-43-57=112-(43+57)可变成:112-(43+57)=112-43-57 8.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如 2000÷125÷8=2000÷(125×8)
四年级数学概念整理
四年级数学概念整理
四年级数学概念整理如下:
1、整数概念: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统称为整数。
(2)自然数的单位:1。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
(4)数的位数:一位(个位)、两位(十位)、三位(百位)、四位(千位)、五位(万位)……
2、数的读法和写法:
(1)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2)读万和万的写法。
3、数的顺序:
(1)从大到小: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2)从小到大:……个、十、百、千、万、……亿。
4、数的组成:
(1)一个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它的计数单位。
(2)数是由几个亿、几个千万、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在后面点上小数点,并把末尾的0去掉。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先找到亿位,再在后面点上小数点,并把末尾的0去掉。
6、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7、数的四舍五入法:
(1)要省略一个数的末尾的零,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2)省略一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但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doc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四则运算式子各部分的关系:(1)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2)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 =商×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0(3)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a+b)+c=a+(b+c)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 a×b=b×a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或者 a×(b+c)=a×b+a×c6、减法性: a-b-c=a-(b+c)7、除法性: a÷b÷c=a÷(b×c)第四元《小数的意和性》1、在行量和算,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果,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写作0.1、0.01、0.00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数的认识:1. 数的概念:数是人们用来计数和测量的工具,包括0和所有正整数。
2. 数的分类:自然数(1,2,3...),零,负整数(-1,-2,-3...)和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3. 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进行排序,使用比大小符号(<,>,=)。
4. 数的读法和写法:可以用数字符号表达数,可以用中文数字读数。
数的运算:1. 加法和减法:加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2. 乘法和除法:乘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与除数相等。
3. 运算法则: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a+b=b+a,ab=ba)、结合律(a+(b+c)=(a+b)+c,a(bc)=(ab)c)和分配律(a(b+c)=ab+ac)。
整数运算:1.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正整数和负整数相加,数的绝对值越大结果越小;同号相减取绝对值,符号不变;异号相减取绝对值,结果为同号(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2. 整数的乘法:同号相乘结果为正,异号相乘结果为负。
3. 整数的除法:同号相除结果为正,异号相除结果为负;除数为0时没有意义;被除数为0时结果为0。
长度和面积:1. 长度的单位:米(m),厘米(cm),分米(dm),毫米(mm)。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长度的换算:1m=100cm=10dm=1000mm。
3. 长度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长度的大小来进行排序。
4. 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
5. 面积的计算:可以通过长度的乘法计算面积。
容量和质量:1. 容量的单位:升(L),毫升(mL)。
2. 容量的换算:1L=1000mL。
3. 容量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容量的大小来进行排序。
4.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
5. 质量的换算:1kg=1000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①、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②、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②、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0③、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④、任何数乘0都得0⑤、0不能作除数四、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四角形: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平行线与垂直线:学会通过直角获得垂直线、平行线的定义与判断。
3. 分数:认识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图形模型表示分数。
4. 单位换算:掌握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用计量器具进行测量。
5. 三角形:学会认识、分类和计数三角形。
6. 读表:掌握读取时、分、秒的常用表述和指示钟表的读法。
7. 数据统计和图表:学会读懂数据表和直方图,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比较。
8. 三位数相减:用在三位数相加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相减的方法。
9. 数量的估计:学会用精确的数值估算数量,掌握近似估算的方法。
10. 钱的计算:学习变换货币单位和精确计算的方法。
11. 二位数乘一位数:学习二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运算。
12.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并解决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
13. 二位数除一位数:学习二位数和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14. 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会在平面上描述、比较、判定图形的位置关系。
这些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提高数学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第一章:整数整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在四年级数学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整数。
1.1 正数和负数正整数是大于零的整数,用来表示具有数量或位置意义的数值,比如1、2、3等。
而负整数是小于零的整数,用来表示欠债、温度下降等情况,比如-1、-2、-3等。
1.2 整数的比较在比较整数的大小时,我们需要考虑它们的正负性以及数值的大小。
比如,-5小于-3,而-3又小于0,0又小于3,以此类推。
第二章:分数分数是指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其中的一部分叫做分数。
在四年级数学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分数。
2.1 分数的表示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部分,分母表示总共分成的部分。
比如,1/2表示将一个整体分为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2.2 相等分数相等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比如,1/2和2/4是相等的,因为它们都表示将一个整体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第三章:小数小数是指分数的分母为10的整数倍,将一个整体按照10等分的一种表示方法。
在四年级数学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小数。
3.1 小数的表示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小数部分用数字表示。
比如,0.5表示将一个整体按照10等分,取其中的一份。
3.2 小数的读法在读小数时,我们先读小数点前面的数字,然后读小数点后面的数字。
比如,0.5读作零点五,0.25读作零点二五。
第四章:面积和体积面积和体积是数学中用来度量平面和立体图形大小的概念。
在四年级数学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面积和体积。
4.1 面积的计算计算面积时,我们需要知道图形的长和宽,并用相应的单位来表示。
比如,长为5米,宽为3米的矩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5米×3米。
4.2 体积的计算计算体积时,我们需要知道图形的长、宽和高,并用相应的单位来表示。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本月修正2023简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第一课加减混合运算本课介绍了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帮助学生掌握在一个式子中同时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
1.1 加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规则-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数,加数、被加数和和的关系。
- 减法: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差的概念。
- 混合运算:同时使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1.2 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技巧- 先乘除后加减:在进行混合运算时,优先计算括号内的乘法和除法,然后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从左往右计算:按照运算式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1.3 真实世界中的混合运算问题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混合运算的概念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进行解决。
第二课三位数加减法本课主要介绍了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2.1 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示例:321 + 156 = 477- 加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三位数的减法运算- 示例:876 - 291 = 585- 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3 真实世界中的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运用学到的三位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真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数量关系本课介绍了数量关系的概念及其在算式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
3.1 数量关系的基本概念- 数量关系:描述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算式和图表等形式进行表示。
- 等于:两个数相等。
- 大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
- 小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
3.2 数量关系的应用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包括比较大小、找规律等。
3.3 通过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通过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课乘法的应用本课主要介绍了乘法的应用,帮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乘法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4.1 乘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规则- 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数,乘法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四年级下册概念整理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 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 所求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有两种验算方法, 一是交换加数看是否等于原和(用加法验算), 另一种是和减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加数(用减法验算)。
5.减法也有两种验算方法:一是用被减数减差看是否等于减数(用减法验算), 二是用差加减数是否等于被减数(用加法验算)。
6.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8、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9、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 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 要求的另一个因数叫做伤。
10、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1.乘法有两种验算方法, 意思调换因数的位置看是否等于原积(用乘法验算), 另一种是用乘得的积除以其中一个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因数(用除法验算)。
12.除法有两种验算方法:一是用被除数去除以商, 看是否等于除数(用除法验算), 二是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用乘法验算)。
1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中: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5.注意: “0”不能做除数。
例如, 5÷0不可能得到商, 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16.一个数加上0, 还得原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7最新最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是错误的(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9)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概念整理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所求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有两种验算方法,一是交换加数看是否等于原和(用加法验算),另一种是和减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加数(用减法验算)。
5、减法也有两种验算方法:一是用被减数减差看是否等于减数(用减法验算),二是用差加减数是否等于被减数(用加法验算)。
6、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8、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9、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要求的另一个因数叫做伤。
10、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1、乘法有两种验算方法,意思调换因数的位置看是否等于原积(用乘法验算),另一种是用乘得的积除以其中一个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因数(用除法验算)。
12、除法有两种验算方法:一是用被除数去除以商,看是否等于除数(用除法验算),二是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用乘法验算)。
1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5、注意:“0”不能做除数。
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16、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用字母表示为a+0=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用字母表示为a_a=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
用字母表示为a×0=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用字母表示为0÷a=0。
17、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减隔开乘除,乘除同时计算。
18、分变综,看最后,等于它的变出来。
顺序相同不用动,顺序不同加括号,括号加在变的上。
19、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20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1、怎样合算和省钱?一算哪种较便宜,二先用少的余用别,三算钱时两相加,四答明白最重要。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23、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24、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25、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26、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27、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 = b+a(应用加法交换律,必须保证加数数字不变,才能保证和不变。
)28、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 a+(b+c)29、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要尽量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30、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 = b×a (125×8=1000 25×4=100)(应用乘法交换律,必须保证因数数字不变,才能保证积不变。
)只有乘法分配律包含了加和乘两种运算,在乘的时候,认清相同数,把不同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
31、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 a×(b×c)32、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 +b)×c = a×c+b×c33、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减数,可以把所有的减数加起来,再减。
用字母表示:a-b-c = a-(b+c)34、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除数,可以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再除。
用字母表示:a÷b÷c = a÷(b×c)35、简便计算公式:(1)99×b+b = (99+1)×ba×c+b×c =(a +b)×ca-(b+c)=a-b-ca÷(b×c)=a÷b÷ca×b-a×c = a×(b-c)a×b+a×c = a×(b+c)a×101 = a×(100+1)= a×100+a×1a×98 = a×(100-2)= a×100-a×2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6、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37、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像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8、十分位表示几个十分之一,百分位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千分位表示几个千分之一..........39、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也是十分之一米,也是0.1米。
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0分米。
也是百分之一米,也是0.01米。
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00分米。
也是千分之一米,也是0.001米。
40、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4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42、读写小数时,小数部分依次读写每个数字。
43、所谓一位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而整数部分可以是任意的数。
44、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
45、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
46、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小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7、大于一个小数而小于另一个小数的小数有无数个。
48、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
49、小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再读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
50、小于1的小数整数部分一定是0.51、、小数是中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
在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徽数。
到了公元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名称。
5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4、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55、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56、化简小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中间的0不能去掉。
整数部分的0一定不能去掉。
57、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增加小数位数,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即可。
58、整数改写成小数,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在小数末尾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59、帝企鹅是企鹅中最大的一种。
60、小数读写同样遵循“读作用大写,写作用小写”的规则。
61、0.1m=0.10m=0.100m62、在表示近似数时,精确到某一位上的0不能去掉。
63、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看百分,保留两位看千分,保留三位看万分位。
64、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65、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无数个。
66、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是5.20的最大三位小数是5.204。
67、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整数相同。
68、小数位数少的不一定小,不是位数多的小数就大。
69、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不分大的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就大........70、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小数点向左移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移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1。
移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移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1。
移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移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1。
71、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
72、做题时,若扩大,计算方法用×,小数点就向右移动,×10就向右移一位,×100就向右移两位,×1000就向右移三位......73、做题时,若缩小,计算方法用÷,小数点就向左移动,÷10就向左移一位,÷100就向左移两位,÷1000就向左移三位......74一个小数小数点先向右移动几位再向左移动相同的位数,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75、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整数部分最高位前面的0要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小数部分不够,要在前面添0不足。
76、一个数的小数点右移一位时,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大它的9倍。
77单位换算时,单位从小变大,小数点就向左移动,单位从大变小,小数点就向右移动。
78、带有单位名称的数叫名数。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单名数。
如35厘米、20千克、1.5平方米。
79、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复名数。
如3米50厘米、7吨600千克。
80、高级单位的名数×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81、单变复,除进率。
整数部分大单位,小数点后原单位。
82、复变单,一样单位不要变。
不同单位变相同,变出来后再相加。
83、元角分,最简单,小数点前就是元,小数点后是角分,上下一念就正确。
告诉你个小秘诀,进率是十都学它。
第五单元三角形84、、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比如三角形ABC.85、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