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药学9班药物毒理学总结归纳
(选)1.(1)沙利度胺---婴儿海豹肢畸形)
(2)氯碘喹---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炎
(3)心得宁---眼-皮肤-黏膜综合征
(4)异维A酸---婴儿心脏畸形
(5)替马沙星---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
(6)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肾病
(7)盐酸苯丙醇---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过敏
(8)调脂药西立伐他丁钠---横纹肌溶解
(9)非甾体抗炎药罗非昔布---心脏病、脑卒中
2.(选)(1)药物在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或产生毒理作用的组织器官可完全不同
(2)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产生损害,只有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才是药物毒理作用的靶部位,被损伤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毒性靶组织或毒性靶器官
(3)同一药物可能有一个或若干个毒性靶部位,若干个药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靶部位
(4)药物对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有直接或间接两种,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靶部位并不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
3.(名)
(1)毒物: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涉及合成或生物类药物。

(2)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3)最小中毒量:在临床常用剂量下,药物不应出现毒性效应,只有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才会出现药物毒性作用。

出现药物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4)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5)量反应:中毒性效应强弱呈连续增减的量变。

(6)质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7)治疗指数:实验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8)安全范围:药物安全性指标是ED95~LD5(或ED99~LD1)之间的距离。

该值越大越安全。

4.药物毒性作用特点:(1)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2)药物本身固有的,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出现(3)可以预知,但不一定能避免(4)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5.(论述)从临床应用角度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分为:
(1)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的效应及所用剂量均无关,用拮抗药无效,停药后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复发。

(2)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体内蓄积过多)一般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系统。

(3)致癌性:长期用药、短期用药引起的迟发性效应。

(4)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生殖毒性,生殖系统与生育相关的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

发育毒性,孕期用药对胚胎产生影响。

(5)致突变与遗传毒性:染色体畸变,细胞微核形成,生物大分子水平的遗传物质损伤。

(6)特异质反应:先天性遗传异常。

6.(1)速发型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大多是在治疗过程中给药后不久出现的。

迟发型毒性作用:毒性作用在给药后很久才出现。

(2)可逆性毒性效应: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停药或减量后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不可逆毒性效应:毒性作用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

(3)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直接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全身毒性作用: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7.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
8.(选或问答)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存在局限性的原因:(1)种属差异(2)发生率很低的毒性反应很难发现(3)难以模拟临床患者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4)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缺陷
9.药物毒性作用机制:(1)从给药部位到靶组织(2)终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3)细胞功能紊乱及损伤(4)修复紊乱或错误修复
10.经消化道吸收:溶脂性大解离度小的药物易被吸收,受PH、胃肠蠕动、食物的量和质等因素影响。

经呼吸道吸收:吸收最快的是气体、小颗粒气溶胶和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物质,易溶于水的气体药物等再上呼吸道吸收。

水溶性较差的
气体药物等则可深入肺泡,并主要通过肺泡吸收。

当粉状物质或气溶胶进入呼吸道时,可在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表面附着。

经皮肤吸收:表皮脂质屏障吸收
11.(名)表观分布容积(Vd):指体内药物总量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Vd越小,药物排泄越快,在体内存留时间越短。

越大反之。

12.细胞色素P450——氧化反应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还原反应
13.(名)肝肠循环:药物随同胆汁进入小肠后,一部分易被吸收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在小肠中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返回肝脏,再随同胆汁排泄。

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毒性作用也会增强
14.(简答或选择)药物进入体内产生毒性作用的因素:(1)药物固有的作用特征(2)药物到达靶器官的量和滞留时间(3)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4)机体靶器官对药物的易感性
15.(名)(1)速率常数:是描述速率过程的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其大小可以定量的比较药物转运速度的快慢,速率常数越大过程进行的越快。

(2)半衰期: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指标
(3)血浆清除率(CL):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些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16.(简或选)生理模型优点(1)可提供药物分布于任何不同组织器官的时程(2)能预测生理参数改变对药物组织浓度的影响(3)能预测药物通过不同物种的毒代动力学(4)易适应复杂的治疗方案。

生理模型缺点:(1)需要较多的信息(2)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3)许多参数存在误差
特点:基于生理特征的模型,具有可预测性,可将实验动物动力学特征推到人
17.肝细胞死亡:(1)坏死:结构破坏伴有局部炎症细胞浸润(2)凋亡:结构基本完整无炎症
18.(论述)药物影响肝细胞内的细胞器和结构各不相同,主要靶点有以下几种:(1)线粒体:影响能量代谢和钙:可卡因、四氯化碳(2)质膜:影响离子平衡:对乙酰氨基酚、乙醇、汞制剂(3)内质网:蛋白和磷脂合成、钙平衡、生物转化:对乙酰氨基酚、可卡因、四氯化碳(4)细胞核:肿瘤化疗药物:黄曲霉素B、半乳糖胺、亚硝胺,诱变、消化
或核形态损伤(5)溶酶体:数量增加,反应肝细胞对药物引起损害物质清除的水平增高。

19.(简)脂肪变性的原因(1)脂蛋白合成抑制(2)甘油三脂与脂蛋白结合降低(3)极低密度脂蛋白转运受干扰(4)经由线粒体的脂质氧化损害(5)脂肪酸合成增加(6)特殊的脂肪变性:磷脂质病磷脂积聚而成易形成纤维化
19.(简答)常用肝功能血液实验检查指标(1)血清白蛋白(2)凝血酶原时间(3)血清胆红素(4)染料廊清实验(5)药物廊清实验(6)血清肝脏酶测定(山梨醇脱氢酶S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CT对肝脏专一性非常强)
20.(选)药物引起肝细胞死亡的毒性机制及代表药
脂质过氧化—可卡因、乙醇、四氯化碳
不可逆的与大分子结合—对乙酰氨基酚、可卡因
钙内环境平衡失调—氟烷
免疫反应—氟烷、二氯芬酸
21.(简)常见肾脏毒性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a.使用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后数小时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b.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剂肾病,近曲小管坏死,该肾病的原发性损害是乳头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c.较少见肾间质肾炎(2)氨基苷类抗生素:肾排泄蓄积中毒,非无尿性肾功能衰竭。

奈替米星肾毒性最低,新霉素发生率最高。

避免与其他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否则增加肾毒性(3)第一代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出现肾小管坏死(4)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间质,炎细胞浸润(5)其他药物:环孢素:急性可逆性肾损伤、急性血管损伤、慢性肾间质纤维化
22.心力衰竭产生原因:(1)多种心血管毒性作用长期衍变而成(2)降低心脏泵血能力、升高循环体液量(3)药物:负性肌力药、抗心律失常药、皮质醇
23.心肌炎与心肌病的区别,哪些药物可以诱发心肌炎或心肌病(选):心肌炎:(1)局限性、弥漫性(2)感染性、非感染性(3)超敏性心肌炎:青霉素、磺胺类药物、链霉素,无药物剂量依赖关系(4)中毒性心肌炎:蒽环类药物、环磷酰胺有药物剂量依赖性。

心肌病:(1)类似扩张性心肌病、类似肥厚性心肌病变(2)抗肿瘤药、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3)药物引起心肌病的机制复杂
24.(选)心脏瓣膜病:麦角生物碱类、减肥药(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培高利特、毒品
25.临床病理学评价:(1)组织病理学检查(2)心肌酶谱:a.乳酸脱氢
酶 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c.肌酸激酶:CK-MB,相对较高特异性。

心肌蛋白:a.肌红蛋白,是评价心肌损伤最早的标志物之一b.肌钙蛋白:cTnI 在心肌损伤后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及敏感度很高,金标准(3)电解质
(选)哪些指标是心血管评价指标:CK-MB、cTnI
26.(简)药物引起哮喘发病类型:(1)诱发变态反应:抗菌药、高分子量的药物(2)影响支气管平滑肌的神经调节:普萘洛尔、毛果芸香碱(3)干扰呼吸道活性物质的代谢:非甾体抗炎药—白三烯、麻醉药—组织胺(4)对呼吸道的局部刺激:ACEI等
27.哪些药物引起肺炎:(1)直接毒性作用和自由基间接毒性引起:细胞毒性抗肿瘤药(2)变态反应:青霉素类、磺胺类,呋喃妥因、肼屈嗪引起红斑狼疮样肺炎最为严重(3)肺纤维化:胺碘酮、醛固酮
28.(选)肺组织羟脯氨酸测定是早期肺纤维化的特异性指标。

29.神经系统损伤的特点(1)损伤表现出现早(2)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损伤敏感性高(3)神经毒性作用的靶部位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单位(4)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
30.(选)有机磷脂类:是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迟发性神经毒性、返死式神经病
31.(选)胺碘酮可引起髓鞘损害
32.(选)脑神经损害主要有视神经损害、耳毒性和锥体外系综合征(1)视神经:乙胺丁醇、异烟肼、氯霉素、地高辛(2)耳神经:氨基苷类抗生素:水杨酸盐(3)锥体外系综合征:抗精神失常药(4)瑞夷综合征:阿司匹林
33.(问)药物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机制:(1)改变神经递质代谢,改变递质含量:可卡因、苯妥英钠(2)干扰神经递质的储存和释放:利舍平、麻黄碱(3)直接作用于受体:a.直接作用:氯丙嗪、烟碱、阿托品、苯二氮卓类药物b.间接作用:氯丙嗪(4)通过影响离子通道产生神经毒性:钠通道、钾通道阻滞药(5)通过影响细胞信号传导产生神经毒性:细胞内钙与神经毒性、NO与神经毒性(6)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毒性发生中的作用:谷氨酸摄取(7)毒气的神经毒性:沙林等胆碱酯酶抑制剂(8)其他:秋水仙碱—微管毒性、异烟肼中毒性精神病34.(选)促激素源性萎缩—ACTH长期不足
损伤性萎缩—双氯苯二氯乙烷(米托坦)
干扰素α治疗时应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
35.简述药物对胰腺损伤类型及药物:(1)药物对胰岛的毒性作用:链脲佐菌素——高度选择性毒性、四氧嘧啶—超氧自由基损伤、喷他脒——直接溶解(2)药源性高血糖症:抑制胰岛素的生物合成或分泌——抗肿瘤药、诱导胰岛素抵抗或影响胰岛素在靶组织利用——氯氮平、增强负反馈调节——β拟交感神经药(3)药源性低血糖症:增强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胰岛素、磺酰脲类、双胍类降糖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ACEI,降低负反馈调节——β受体阻滞剂,其他——抗疟药奎宁
(2)(3)也会考选择
36.(名)负性筛选:对自身抗原具有反应性的B细胞克隆的增殖被选择性的抑制。

37.Th1:细胞免疫,迟发性过敏反应
Th2:体液免疫,Ⅰ-Ⅲ过敏反应
38.(名)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识别的外源性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又称变态反应。

39.(论)药物诱发的过敏反应的类型:(1)Ⅰ型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a、是由IgE介导的b、特征:发作迅速,有明显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很少有组织损伤c、β-内酰胺类,磺胺类、蛋白类制剂、疫苗(2)Ⅱ型反应:a、由IgG或IgM介导b、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补体非依赖性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溶解作用c、氧化性药物如非那西丁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Ⅲ型反应:a、由IgM、IgG介导b、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表现为炎症反正和组织损伤如肺、关节、肾脏等c、生物制品: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4)Ⅳ型反应a、与T D细胞记忆有关b、引起的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c、没有抗体的补体的参与,发生较为缓慢d、皮肤局部用药:青霉素
40.(论)药物诱发过敏反应的机制?
(1)药物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不经代谢(青霉素,头孢菌素)、经代谢活化(主要累及皮肤,骨髓,呼吸道)
(2)药物作为直接抗原物质:分子量较大的药物(利多卡因,塞来昔布、复方磺胺甲恶唑)(也会出选择)
(3)药物毒性损伤诱发共刺激信号:反应性强,刺激性大或毒性高的药物。

(4)药物干扰T H细胞的分化与功能:影响某些细胞因子表达的药物41.(简)药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1)干扰中枢免疫器官的负性筛选(2)药物毒性损伤诱发共刺激信号(3)暴露和提呈自身抗原(4)干
扰细胞免疫基因的表达(5)诱发较差免疫反应
42.(选)甲基多巴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氟烷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肼屈嗪、普鲁卡因和异烟肼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43.(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直接氧化物:硝酸盐类(硝酸甘油、硝酸银)
间接氧化:硝基和氨基化合物
氧化作用超过GSH、NADH、NADPH、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用亚甲蓝解救。

G-6-PD缺乏引起的特异质反应
G-6-PD缺陷者易发生亚甲蓝诱发的氧化溶血,为亚甲蓝使用的禁忌症44.(名、简答、选)
光敏反应:指皮肤对光线敏感产生的不良反应,是由某些药物与皮肤接触、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后引起的皮肤损伤。

凡能产生光敏反应的物质称为光敏物质。

光毒性反应机制:药物吸收的紫外光能量在皮肤中释放,导致皮肤损伤。

特点:日晒斑或日光性皮炎症状,发病急,病程短,消退快,
病变主要在表皮
光变态反应机制:药物吸收光能后呈激活态,引起过敏反应
特点:病变部位主要在真皮,病情反复发作,有潜伏期
45.(简、选)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1)喹诺酮类抗菌药:克林沙星、司帕沙星(2)四环素类抗生素:地美环素(3)非甾体抗炎药:吡罗昔康(4)噻嗪类利尿药(5)中药和中成药:连翘、三九胃泰
46.(选)胺碘酮可引起角膜、结膜色素沉着,还可致视神经病变
47.(名)(1)癌:是机体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引起正常细胞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恶性肿瘤。

(2)化学致癌物:系指环境中具有诱发机体形成肿瘤作用的化学物质。

(3)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不需经代谢活化,直接与细胞生物大分子作用而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4)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需经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的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

(5)促癌物:此类物质本身并无致癌性,严格的说不属于致癌物,但它可与致癌物协同作用,诱发突变细胞克隆扩增,促进癌的发生,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反复作用于细胞,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

(6)遗传毒性致癌物:大多数化学致癌物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最终导致癌变。

(7)促癌剂:具有促癌作用的物质,通过促进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而发挥致癌作用
48.(选)药物致癌作用:
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非那西丁、阿司匹林、保泰松
激素——甲睾酮,美雄酮、黄体酮、雌激素、己烯雌酚、苯丙酸诺龙
抗肿瘤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氮芥、苯丁酸氮芥、阿霉素等。

免疫抑制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阿糖胞苷、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
其他药物——苯妥因、氯霉素、液状石蜡、右旋糖酐铁
49.(论述)化学致癌作用机制
(1)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a.DNA加合物的形成:干扰正常碱基配对 b.蛋白质加合物的形成:化学致癌物以原形或其代谢物嵌入到蛋白质分子中,与蛋白质共价结合成化学致癌物-蛋白质加合物 c.DNA-蛋白质交联:烷化剂、苯并芘、砷化物、醛类化合物以及一些重金属如铬(2)对癌基因的影响:致癌物诱导原癌基因活化、致癌物诱导抑癌基因失活(3)与DNA损伤修复(4)与表观遗传
50.(1)致畸性:指药物等外来物引起胚胎永久性结构或功能异常或缺如(先天性缺陷)的特性。

(2)致畸剂:指具有致畸性并使出缺陷发生率明显增加的物质。

(3)胚胎毒性:指药物对胚胎的选择毒性作用,在一定剂量时,药物仅对胚胎有毒性作用而对母体无毒性作用。

(4)母体毒性:指药物仅对怀孕母体的毒性作用。

(5)致畸指数:指药物等对母体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与最小致畸剂量之比
51.抗癫痫药——胎儿乙内酰脲综合征
碳酸锂——颅面骨异常、四肢改变以及生长和学习障碍
52.(名)药物的致突变性:指对DNA或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损伤并能传递给子细胞的作用。

(名)突变:是一种遗传状态,是指可以通过复制而遗传的DNA结构的永久性改变。

53.(选)点突变:转换型突变(亚硝酸),颠换型突变(二乙基亚硝胺)
移码突变:多环芳香烃类,黄曲霉素B1
54.多倍体—秋水仙碱
非整倍体—唐氏综合症
55.突变的后果(1)突变对人类基因库影响:形成人类基因负荷(2)体细胞突变的后果:致癌、致畸、其他疾病(3)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致死性(死胎)、非致死性(遗传疾病、先天畸形)
56.(选)某些抗肿瘤药物——染色体的断裂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多倍体比例增高
呋喃丙胺——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甲硝唑——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氯丙磺脲——诱发糖尿病病人染色体畸变和染色单体互换57.药物依赖性:也称药物成瘾,是精神活性物质与机体长期相互作用下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为强制性的连续不间断的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去感受该药物所产生的欣快性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用该药物引发的戒断症状所带来的严重不适感。

58.心理依赖性:又称精神依赖性,指使用某药物后能使人产生一种愉快和满足的欣快感觉,并在精神上驱使该用药者形成一种周期性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以获得满足或避免不适感。

59.生理依赖性:又称身体依赖性,指反复用药后,机体调整内稳态而出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处于适应态的患者需要持续用药以维持这种平衡,一旦这种新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将出现戒断综合征。

60.戒断综合征:指机体在长期大剂量接触某种精神活性药物后,突然停药或减少用量或应用受体阻断剂所引起的一系列体征和症状。

61.交叉依赖性:有的药物可以抑制另一种药物戒断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并有替代或维持后者所产生的身体依赖状态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依赖性。

62.两个系统、三个水平:阿片系统、非阿片系统
受体前神经递质释放、受体、受体后信号转导
63.药物成瘾作用机制:(1)阿片受体激活的急性作用(非成瘾)
AC—Ca2+
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膜超极化
激活G蛋白敏感的内向整流K+通道
(2脱敏
内吞
(3纳洛酮:cAMP超射
Ca2+ CaMKⅡ、No-cGMP、PKC、MAPK
(4)转录因子CREB和敲除后对吗啡的敏感性降

(5)阿片药物依赖性产生的特定脑区:蓝斑核——生理依赖性
VTA、NAc,产生奖赏行为
64.(选)具有依赖性特性的药物种类和名称
麻醉性药品—-阿片类:吗啡,可待因,海洛因
精神药物——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中枢兴奋剂:可卡因,苯丙胺、咖啡因
致幻剂:大麻、麦角酰二乙胺
非麻醉性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65.戒毒治疗:(1)美沙酮替代疗法:半衰期长,作用维持时间长,耐受性和成瘾性发生慢,停药后戒断症状轻(2)丁丙诺啡疗法:长效强效麻醉性镇痛药(3)可乐定疗法: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4)中药戒毒:缩短疗程改善症状,促进健康,减少复吸作用
66.(选)下列是生物制品——疫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和体外免疫试剂
67.(简或选择)生物制品毒性来源:(1)生物技术药物多为蛋白质、多肽或核酸(2)某些结构与体内天然物质结构类似(3)DNA、病毒、宿主细胞成分等杂质污染(4)因子在体内呈现旁分泌或自分泌性质(5)其受体在体内广泛分布
68.(简或选择)生物药物的特殊性(1)结构确认不完全性(2)种属特异性(3)多功能性(4)免疫原性
69.(简或选择)影响生物制品的临床前安全评价因素:(1)疫苗的结构特点和机制(2)理论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3)不同种系的动物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关性(4)临床适应症和临床接种人群
70.疫苗接种次数建议:至少比临床拟定的接种次数多一次
长期毒性试验一般采取两到三周给药间隔
71.(选)其他特殊考虑:(1)免疫原性实验和保护力实验(2)佐剂:属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3)其他:组织分布的研究
72.(名)基因治疗:指将外源基因导入患者的体细胞以纠正先天或后天基因缺陷引发的疾病。

73.(简)对于基因治疗需要在五个特殊方面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1)DNA/RNA生物分布(2)基因转移和生物学活性(3)基因垂直传播的危险性(4)载体的安全性(5)产品蛋白的安全性
74.(简)药用纳米材料安全性问题:(1)生物屏障对纳米颗粒的防御能力(2)进入体内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特殊行为(3)纳米颗粒,毒物代谢动力学(4)纳米安全性模型
75.(简或选)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意义(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作用(3)确定安全剂量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
76.(选)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于2003年9月1日起实行
77.(选)标准操作规程(SOP):准确性、可比性、真实性、可重复性
78.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的目的:(1)求出药物对一种和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量(LD50值),以初步估计药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药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和中毒剂量。

(3)研究中毒或发病及可治愈情况,为临床研究急救治疗提供依据。

(4)为长期毒性试验及致突变试验选择剂量提供依据。

79.(名解)治疗指数:为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间的比值
(TI=LD50/ED50)。

安全范围:有时用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和最小中毒剂量之比,表药物的安全性称安全范围。

绝对致死剂量(LD100):指试验中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近似致死剂量(ALD):指试验中引起一群实验动物死亡的大致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LD):指试验中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

最大耐受剂量(MTD):指实验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阙剂量:指试验中动物对某项敏感指标出现毒效应的最低剂量,而且在该剂量下任何剂量不应再出现毒效应,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

80.(选或简)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1)实验条件:GLP(2):受试物:采用临床拟用的剂型进行试验(3)实验动物的选择:啮齿类动物和非啮齿类动物。

小鼠常用体重18-22g,大鼠体重160-180g,狗常用年龄4-6月龄,猴年龄2-3岁。

动物体重每组差别±10%,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