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制备与性质研究_鲍士宝

合集下载

茶多酚油包水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茶多酚油包水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茶多酚油包水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颜秀花;邱德梅;唐晨【摘要】制备了W/O型微乳液作为茶多酚的载体;考察了温度和pH值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并用黏度仪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空白微乳和茶多酚微乳液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制备的微乳区域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基本不变;制备的微乳液为球形结构,加入的茶多酚对微乳的粒径、分散度及流变性均无显著影响.【期刊名称】《南通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0)004【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W/O型微乳液;茶多酚;黏度;粒径【作者】颜秀花;邱德梅;唐晨【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南通职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盐城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多酚中的羟基很活泼,在光照、氧气、高温等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缩合、聚合等反应,从而失去活性,还可能导致食品发生褐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植物多酚的应用[1]。

解决这一应用难题的途径有:(1)采用分子修饰法,将植物多酚分子结构的某些部位酰化或酯化。

我国主要是采用酰化法,但植物多酚在改性的过程中酚羟基损失较大,从而导致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大大降低。

(2)用载体对其进行包封,常采用高分子壁材将其制成胶囊剂。

该法虽能克服其不足,但造价太高,同时对婴幼儿和危重病人,服用大粒径胶囊剂还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近年来有研究用壳聚糖来包封多酚以提高其抗菌性,但其抗氧化活性没有得到改善[2]。

本文在实验中以茶多酚为研究对象,采用微乳化技术,制备茶多酚油包水微乳液,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以期在保持茶多酚的生物活性、提高其食品药品的应用价值的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强其服用的安全性。

1.1 实验原料Tween80(化学纯)、Span80(化学纯)、磺基琥珀酸钠二辛酯(AOT)(化学纯)、聚氧乙烯蓖麻油(EL-35)(化学纯),天津市密欧化学试剂公司;聚乙二醇400(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乙酸乙酯(分析纯)、肉豆蔻酸异丙酯(分析纯)、油酸乙酯(分析纯),中国国药试剂公司;玉米油、橄榄油,鲁花有限公司;玉米须,来源于盐城农贸市场;茶多酚,南京郎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组装法制备茶多酚-透明质酸纳米粒工艺研究

基于自组装法制备茶多酚-透明质酸纳米粒工艺研究

基于自组装法制备茶多酚-透明质酸纳米粒工艺研究左小博;杨秀芳;孔俊豪;苏小琴;谭蓉【摘要】为提高茶多酚产品稳定性,更好发挥茶多酚在日化领域的功效价值,采用PEG化的水溶性高分子透明质酸(HA)为载体,通过自组装纳米结构包载茶多酚,形成纳米粒稳态体系,并对产品微观形态及离心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随着HA浓度增加,茶多酚纳米粒的粒径逐渐增大,而随着茶多酚单体EGCG添加量的增加,茶多酚纳米粒粒径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各因素对样品粒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mPEG-NH2添加量>EGCG添加量>透明质酸钠(HA)浓度.在HA浓度0.02%(质量分数)、mPEG-NH2添加量0.03 g,EGCG溶液添加量420μL条件下,体系具有最佳离心稳定性.冻干茶多酚粒子微观结构由丝状及颗粒状微粒相互包覆缠绕而成,呈三维网络结构.【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8(047)011【总页数】6页(P2346-2350,2354)【关键词】茶多酚;纳米粒;透明质酸钠;稳定性【作者】左小博;杨秀芳;孔俊豪;苏小琴;谭蓉【作者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6;海西茶叶深加工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0;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6;海西茶叶深加工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0;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6;海西茶叶深加工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0;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6;海西茶叶深加工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0;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6;海西茶叶深加工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41+.8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茶多酚纳米级微粒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茶多酚纳米级微粒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茶多酚纳米级微粒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何金岚1,罗理勇1,2,3,曾 亮1,2,3,*(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 重庆市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3.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重庆 400715)摘 要:茶多酚有抗氧化、抗菌、抗癌、抗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但因其脂溶性较弱、稳定性差,容易被氧化,并且在碱性溶液中活性大大降低,故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受到限制。

纳米级茶多酚微粒较普通微粒在粒径、脂溶性、稳定性、抗氧化性、透皮性等方面等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其在食品、医药、日化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茶多酚纳米级微粒的制备技术及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茶多酚;纳米微粒;制备技术;应用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Tea Polyphenol NanoparticlesHE Jin-lan 1,LUO Li-yong 1,2,3,ZENG Liang 1,2,3,*(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Chongqing 400715, China ;3. Tea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Abstract :Tea polyphenols have multiple health benefits including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cancer prevention,anti-radiation and immune enhancement.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is often limited due to weak fat-soluble property, poor stability to oxidation, and reduced activity in alkaline solution. Tea polyphenol nanoparticles have greater advantages in size, fat solubility, stability, oxidation resistance, transdermal activity and other aspects than the ordinary tea polyphenol samples. Currently, tea polyphenol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food, medicine and daily chemical industri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tea polyphenol nanoparticales are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also proposed.Key words :tea polyphenols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TS2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15-0317-06收稿日期:2010-11-09基金项目: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DJK2009C045);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CSTC ,2010BB1136)作者简介:何金岚(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化学与营养学。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然而,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到氧化、光照和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的生物利用度较低。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将茶多酚包裹在脂质体内,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脂质体是由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组成的微小球形结构,其直径通常在10-1000纳米之间。

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载体,用于传递不稳定的药物分子。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脂质体的制备、茶多酚的溶解和包裹、表征和稳定性测试等。

1. 脂质体的制备脂质体的制备是茶多酚脂质体制备的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有膜溶解法、超声波法、油水乳化法、蒸发溶剂法等。

其中,膜溶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为:将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成膜溶液;将膜溶液加入含有茶多酚的水相中,通过振荡、超声波处理等方法将膜溶液与水相混合,最终形成茶多酚脂质体。

2. 茶多酚的溶解和包裹茶多酚的溶解和包裹是茶多酚脂质体制备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茶多酚是一种疏水性的物质,难以在水中溶解。

因此,在制备茶多酚脂质体时,需要将茶多酚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其与脂质体混合,使茶多酚包裹在脂质体内。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好茶多酚和脂质体的比例和浓度,以确保茶多酚能够充分包裹在脂质体内。

3. 表征和稳定性测试制备好茶多酚脂质体后,需要对其进行表征和稳定性测试。

表征包括粒径分布、Zeta电位、形态结构等。

稳定性测试主要包括离子强度、pH值、温度等因素对茶多酚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优化制备条件,提高茶多酚脂质体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技术为茶多酚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茶多酚脂质体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于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方面的研究。

茶多酚纳米载体制备技术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茶多酚纳米载体制备技术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8-05-12初稿;2018-07-16修改稿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基金(YC2018-7);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题(2015R1012-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042)。

作者简介:林清霞(1989-),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茶叶精深加工。

E-mail:735801309@qq.com通讯作者:陈林(1975-),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茶叶加工、茶叶生物化学及综合利用研究。

E-mail:chenlin_xy@163.com茶多酚纳米载体制备技术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林清霞,杨军国,宋振硕,王丽丽,陈 林(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摘 要:本文阐述了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当前研究中存在问题,提出通过纳米化途径提高茶多酚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同时阐述了以脂质体、壳聚糖、蛋白质等为主要壁材的纳米载体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最后对纳米载体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茶多酚;纳米载体;稳定性;生物利用度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20(2018)03-0141-08犘狉狅犵狉犲狊狊狅狀犖犪狀狅 犮犪狉狉犻犲狉狊犘狉犲狆犪狉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犘犺犪狉犿犪犮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犃犮狋犻狏犻狋犻犲狊狅犳犜犲犪犘狅犾狔狆犺犲狀狅犾LINQing xia,YANGJun guo,SONGZhen shuo,WANGLi li,CHENLin (犜犲犪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犉狌犼犻犪狀犃犮犪犱犲犿狔狅犳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狊,犉狌’犪狀,犉狌犼犻犪狀355015,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isarticlereviewsthebioactivityandtechnicalbarriersencounteredintheprocessingandapplicationofteapolyphenols.Thestabilityandbioavailabilityofteapolyphenolscanbeenhancedbyapplyingnanotechnology.Thepreparationandapplicationsofnano carriersusingliposomes,chitosanandproteinasthemainmaterialfortheencapsulationshellaredescribed.Thefutureprospectofthetechnologyisdiscussed.犓犲狔狑狅狉犱狊:teapolyphenols;nano carriers;stability;bioavailability 茶多酚系茶叶中最主要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其主要组分为儿茶素类,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降血糖、防辐射等多种保健功效,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功能因子[1-3]。

茶多酚脂质体制备的研究

茶多酚脂质体制备的研究
lability of
tea
and
tea
polyphenols口].Mutat ges,2003,523/
524:201—208.
[8]Chen J M.Development of liposome
Pharm
as
medicine
carrier[J].J
Pract(药学实践杂志),2001,19(4):214—218.
表1因素与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公司);LGl0—2.4A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722S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脂质体的制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取适量磷 脂和胆固醇,加入30 mL氯仿使之溶解,置于圆形 烧瓶中,在30℃下,减压蒸发,使脂质体在瓶内壁均 匀成膜,抽于;配制含TP磷酸盐缓冲液30 mL;将 含TP的缓冲液加入圆形烧瓶中,轻轻振荡,充分溶
胀水合后(放置3 d),超声波超声处理10 min,即得 脂质体。
1.4脂质体与游离茶多酚的分离:采用离心法。
1.5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将与脂质体分离后的游 离TP上清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采用分光 光度法测定游离TP的量,按下式计算包封率。
包封率一(投入TP量一游离TP量)/投入TP量×100%
HPLC法测定急咳停颗粒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方,赵陆华’,卞祖薇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中心,江苏南京210009)
急咳停颗粒为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芩、柴胡、蜜 炙麻黄等10多味中药经特殊工艺加适量赋形剂研 制而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降气的功能,用于急性 支气管炎等症的治疗。为了较全面控制制剂质量,除 方中君药有定量指标外,本实验旨在再增加一味药 的含量测定指标,麻黄为方中佐药,具有一定的功 效,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因此选为 测定成分。因本品药味多,成分复杂,干扰较严重,若 按文献报道的HPLC方法[1 ̄3],提取和测定两成分 分离不理想。另由于本品为蜜炙麻黄入药,文献报 道[4],炮制品生物碱量下降26.62%,给测定造成困 难。经色谱优化,样品处理方法考察,本实验建立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马宁;杨燕婷;胡秋辉;濮少杰;李锋;梁进;方勇;杨文建;安辛欣;赵立艳;董艳红【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2(033)020【摘要】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茶多酚脂质体的工艺进行研究。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影响茶多酚脂质体包封率的4个主要因素茶多酚与磷脂质量比(TP:PC)、胆固醇与磷脂质量比(CH:PC)、VE与磷脂质量比(VE:PC)和乙醇用量,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

茶多酚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TP:PC=81:300,CH:PC=58:300,VE:PC=16.7:300和乙醇4.5mL。

在最优条件下茶多酚脂质体包封率达78.10%,电镜观察表明茶多酚脂质体形态均匀,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粒径分布于400~1000nm范围内。

【总页数】5页(P16-20)【作者】马宁;杨燕婷;胡秋辉;濮少杰;李锋;梁进;方勇;杨文建;安辛欣;赵立艳;董艳红【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苏州 215011;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城乡科技发展处,江苏南京 210018;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苏州 215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相关文献】1.EPC/CH-茶多酚柔性脂质体的制备研究 [J], 禤智东;黄岳山2.茶多酚二元醇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J], 宋娟;于绪东;张振宇;王栋3.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J], 王艳;方建军;芮昶;杜威;陈璐;关荣发4.茶多酚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J], 张献领;鲍士宝;刘春;马世堂5.茶多酚脂质体温敏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J], 宋婷婷;罗珊;何碧玉;徐应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多酚二元醇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茶多酚二元醇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茶多酚二元醇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宋娟;于绪东;张振宇;王栋【摘要】目的:制备茶多酚二元醇脂质体(TP-EL)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评价二元醇脂质体的质量.结果:各因素最佳的水平组合为:磷脂浓度为4%、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为5:1、药脂比为1:8、搅拌时间为40 min.所制备的脂质体大多数为单室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3.0±13.2 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15±0.07.TP-EL的Zeta电位为-35.2 mV,且包封率达71.82±2.03%.结论:该制剂制备简便、质量稳定.【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8(034)007【总页数】5页(P407-410,413)【关键词】茶多酚;二元醇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作者】宋娟;于绪东;张振宇;王栋【作者单位】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药剂科,大连,116021;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药剂科,大连,116021;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药剂科,大连,116021;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药剂科,大连,116021【正文语种】中文茶多酚(Tea-Polyphenol, TP)是茶叶中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约占茶叶干重的30%。

其中儿茶素为TP的主要成分,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儿茶素(EC)[1-4]。

研究表明,TP对白癜风、紫外线辐射、过敏、痤疮、保健美容等多种皮肤科疾病有效,在临床皮肤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7]。

然而,TP结构中的羟基及没食子酸极易在光照、高温、碱性等条件下发生氧化、聚合、缩合等变化,导致其体内外分解快速,稳定性较差,且TP脂溶性弱,皮肤渗透性差的特点,进一步限制了TP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8-11]。

二元醇脂质体(Binary ethosome)是一种新型的柔性脂质体,是Zhou等[12]基于试验结果对乙醇脂质体改进得到的新型经皮给药载体,采用二元醇相(包括乙醇和丙二醇)代替单纯的乙醇制备的二元醇脂质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皮肤渗透性及滞留性强等特点[13,14]。

茶多酚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茶多酚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茶多酚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张献领;鲍士宝;刘春;马世堂【摘要】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考察冷冻保护剂的种类、冷冻保护剂的用量、预冻时间、冷冻干燥时间等因素对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复水后包封率的影响.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海藻糖为冷冻保护剂,海藻糖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4∶1,预冻时间为6h,冷冻干燥时间为36h,制备得到的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复水后包封率45.5%,稳定性高.该法制备的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可以长时间贮藏.【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2)006【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冷冻干燥;冷冻保护剂;稳定性【作者】张献领;鲍士宝;刘春;马世堂【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安徽凤阳233100;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80 引言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茶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儿茶素。

TP 具有丰富的酚羟基,能够中止自由基链反应,有效地捕捉自由基,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1],可以预防许多慢性疾病,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皮肤病时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同时,由于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使其在食品及保健品工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茶多酚为水溶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制备成理想的剂型,而且茶多酚的酚羟基容易被氧化而失去抗氧化作用。

王立清等[2]研究表明茶多酚水溶液在室温下有效期只有18h,且茶多酚脂溶性较差,性质不稳定,限制了其在医药和食品等行业的应用,将茶多酚载入脂质体中,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脂质体对茶多酚的包埋可以提高人体对茶多酚的利用率,但制备的液态脂质体悬浮液在储存过程中常发生聚集、沉降、渗漏等问题,影响包埋体系的稳定性和利用效率[3]。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鲍士宝;郑海波;许时婴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12(038)006
【摘要】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了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考察了超声与高压均质2种后处理方式对脂质体包封率与粒径的影响。

结果发现:2种后处理方式对包封率的影响差别不大,但经高压均质处理制备得到的脂质体粒径较小。

对乙醇注入-高压均质后处理制备的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性质研究表明:其平均粒径为91.4nm,多分散指数为0.114;在pH 7.0、离子强度为0.05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释放动力学特性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或贮藏温度的升高,体系的稳定性下降。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鲍士宝;郑海波;许时婴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安徽凤阳233100;匝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VC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制备与性质 [J], 鲍士宝;喻婷婷;党亚丽;杨剑婷
2.人表皮活性因子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研究 [J], 唐冰;唐宁宁
3.槲皮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J], 赵文琦;郭宇;于莲
4.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J], 王艳;方建军;芮昶;杜威;陈璐;关荣发
5.气泡型光热响应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J], 束俭辉;赵晶晶;过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N109985471A】一种茶多酚纳米除霾颗粒溶液及其制法和用途【专利】

【CN109985471A】一种茶多酚纳米除霾颗粒溶液及其制法和用途【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36263.2(22)申请日 2019.04.25(71)申请人 吉首大学地址 416000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72)发明人 张晓蓉 黄玥 尹欣雨 左陈晨 胡旭东 范宏杰 (51)Int.Cl.B01D 49/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茶多酚纳米除霾颗粒溶液及其制法和用途(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酚纳米除霾颗粒溶液及其制法和用途,将明胶溶液、壳聚糖溶液在水浴锅中加热,再加入茶多酚母液,混合液置于超声波中超声后静置,然后加入明胶溶液,用醋酸钠溶液调pH后再磁力搅拌即得。

本发明得到的除霾茶多酚纳米颗粒溶液呈乳白偏红色,在电子显微镜下成像显示合成的颗粒呈球形,粒径小且均一,密度高,无聚集现象,制备的除霾茶多酚纳米颗粒溶液除霾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具有一定的工业开发前景。

本发明以茶叶、壳聚糖和明胶为主要原料,开拓性的发明了除霾茶多酚纳米颗粒溶液的制备方法,对于提升产业的附加值、拓宽茶叶的产业口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09985471 A 2019.07.09C N 109985471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85471 A1.一种茶多酚纳米除霾颗粒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步骤:将明胶溶液、壳聚糖溶液在水浴锅中加热至20~50℃,取260~300mL 壳聚糖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90~160mL 茶多酚母液,混合液置于超声波中超声 5 min后20~50℃水浴中静置 15 min,然后向其中缓慢加入100~140mL 明胶溶液,用1mol/L醋酸钠溶液调pH到5.4后再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 min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多酚纳米除霾颗粒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多酚母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茶叶加入水,使水没过茶叶,80℃下超声提取其中的茶多酚,将第一次提取液取出后,继续向茶叶中加入沸水,继续进行超声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液,加热至80℃后趁热抽虑,得到8-12倍茶叶质量的茶多酚母液。

【CN109939068A】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纳米脂质乳浊液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CN109939068A】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纳米脂质乳浊液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70008.X(22)申请日 2019.05.06(71)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72)发明人 刘炳杰 孟祥红 韩晨璐 刘敏 杨寒 (51)Int.Cl.A61K 9/107(2006.01)A61K 47/22(2006.01)A61K 47/14(2006.01)A61K 31/202(2006.01)A61P 3/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纳米脂质乳浊液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脂质乳浊液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纳米脂质乳浊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在常温下用相转化乳化法(Emulsion Phrase Inversion,EPI)制备纳米乳浊液。

选用肉豆蔻酸异丙酯和脂质作为油相,并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油相;将助表面活性剂与去离子水混合作为水相;依据选择的抗氧化剂的溶解性将其溶解在水相或者油相;在磁力搅拌器上将水相逐滴加入到油相中并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本发明所制备的脂质纳米乳浊液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范围窄,有广泛的pH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CN 109939068 A 2019.06.28C N 109939068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39068 A1.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纳米脂质乳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相转化乳化法常温条件下制备纳米乳浊液;具体为将肉豆蔻酸异丙酯和脂质混合作为油相,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将三者置于磁力搅拌器混合;将助表面活性剂加入去离子水中作为水相;依据选择的抗氧化剂的溶解性将其溶解在水相或者油相中;最后在磁力搅拌器搅拌下将水相逐滴加入到油相中,继续搅拌获得脂质纳米乳浊液;其中,水油相的比例是2:1-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粒径分布
2. 3. 2 体外释放特性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在释放初始的 4 h 内,释放
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快速增加,占到 14 h 内释放总量 的 80% 。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吸附在脂质体表面的 茶多酚的解吸以及悬浮液中含有部分未被包封的游 离茶多酚的 快 速 扩 散[12]。 对 于 大 多 数 包 埋 体 系,特 别是亲水性芯材包埋体系而言,这种初始阶段的突释 是普遍存在的现象[13]。当释放进行 4h 以后,释放速 率变缓,到 14 h 时释放总量只增加到 31% ,这一过程 是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一个缓释阶段。因此,茶多酚 纳米脂质体在 PBS 介质中的释放存在着初始的快速
1. 2. 6 贮藏稳定性实验
取若干份新制备的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
( 每份 10 mL) ,置于 15 mm × 150 mm 的敞口试管内,
分别在 4℃ 与 25℃ 条件下贮藏 30、60、90、120、150、
180 d,测定其粒径与渗漏率。按照下式计算渗漏率:
渗漏率%
= EEt EE0
× 100
图 2 后处理工艺对脂质体包封率与粒径的影响
注: 图 2 中 A、B、C 分 别代 表 功 率为 300、380、450 W 的超声处 理; a、b、c 分别代表压力为 40、80、100 MPa 的高压均质处理
2. 3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性质 2. 3. 1 粒径分布与表面电位
图 3 结果显示,制备的悬浮液中茶多酚纳米脂质 体平均粒径为 91. 4 nm,多分散指数为 0. 114,表明茶 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制备工艺优良,得到的茶多酚 纳米脂质体粒径在纳米级别( < 100 nm) ,且粒径分 布范围较窄、分布均匀。
76 2012 Vol. 38 No. 6 ( Total 294)
材泄露情况较轻、包封率下降较小。
生产与科研经验
释放与后续的缓慢释放 2 个阶段。茶多酚纳米脂质 体释放曲线的拟合结果表明释放过程符合一级动力 学模型,而 对 于 符 合 一 级 动 力 学 模 型 的 释 放 体 系 来 说,其最大特点就是在释放过程存在着突释与缓释两 个阶段。
在前期的 研 究 工 作 中[6],探 讨 了 乙 醇 注 入 法 制 备茶多酚脂质体悬浮液的工艺,对影响包封率与颗粒 粒径的因素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发现该方法制备茶 多酚脂质体悬浮液的工艺简单、快速,得到的产品包 封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高于旷英姿等人[3,7 - 9]采用 薄膜超声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制备的茶多酚脂质体, 且脂质体粒径也小得多; 但是,采用乙醇注入—超声 处理法制备的茶多酚脂质体平均粒径仍在 120 nm 以 上。为了获得颗粒粒径在 100 nm 以下的茶多酚纳米 脂质体,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10 - 11],文中拟采用高压 均质后处理技术进一步细化颗粒粒径,并对产品的贮 藏稳定性、体外释放特性等性质进行研究。
为了获得粒径较小的茶多酚纳米脂质体,分别采 用超声后处理与高压均质后处理。选择超声功率分 别为 300( A) 、380 ( B) 、450 ( C) W 3 种超声处理工 艺,处理时间均为 4 min,1 s 开,1 s 停。选择处理压 力分别为 40( a) 、80 ( b) 、100 ( c) MPa 3 种高压均质
钾钠、FeSO4 、Na2 HPO4 、KH2 PO4 等药品: 均为分析纯, 购于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Delta320 型酸度计( 梅特勒-托多利( 上海) 仪器 有限公司) ,FA2104 型电子天平(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 ,RW20 DS25 型悬臂式搅拌机( 广州仪科 实验技术有限公司) ,RE-52A 型旋转蒸发器( 上海青 浦沪西仪器厂) ,离心超滤管 ( 10000MWCO,密理博 中国有限公司) ,JY92-ⅡD 型超声波细胞粉碎仪( 宁 波新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anoGenizer 型超高压 纳米均质机( 苏州微流纳米) ,GL-20B 型高速冷冻 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 755B 型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总厂) Nicomp380 Z3000型粒径分析仪( 苏州微流纳 米) ,ZetaSizer-2000 型Zeta 电位测定仪( 苏州微 流纳米)1.2 实验方法 1. 2. 1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制备
茶多酚,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强抗氧化 剂,其来源丰富且无毒副作用,被广泛用于防止食品 的腐败、保持食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以及消除异味 等,但由于易氧化而失活,其贮藏稳定性是一个需要 解决的问题[1 - 3]。脂质体,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载体, 由于其特有的双分子层结构既可以包埋亲水性物质 也可以包埋亲脂性物质,因而在食品包埋材料的制备 与加工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青睐[4 - 5]。
茶多酚的浓度。包封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EE / % = W0 - c × V × 100 W0
( 1)
其中,W0 为茶多酚添加量( 25 mg) ,c 为离心清
液中茶多酚的浓度( mg / mL) ,V 为悬浮液的总体积
( mL) 。
1. 2. 3 粒径的测定
取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适量,以双蒸水稀释
2012 年第 38 卷第 6 期(总第 294 期) 75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பைடு நூலகம்
处理工艺,循环次数均为 3 次。
1. 2. 2 包封率的测定
精确称取 25 mg 茶多酚样品溶解于蒸馏水中,定
容至 50 mL,稀 释 成 0. 02、0. 05、0. 1、0. 2、0. 3、0. 4、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仪器 茶多酚: 纯度为 98% ,购于无锡世纪生物药业有
限公司; 蛋黄卵磷脂: 纯度为 99% ,购于华东师范大 学化工厂。胆固醇、吐温 80、甘油、无水乙醇、酒石酸
第一作者: 博士,讲师。 *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 KJ2011B057)
收稿日期: 2012 - 02 - 19,改回日期: 2012 - 06 - 05
此外,Zeta 电位仪测定结果显示悬浮液中茶多酚 纳米脂质体颗粒表面电位为 ( - 20. 6 ± 5. 2 ) mV,因 此,脂质体颗粒间有一定的静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有利于悬浮液的稳定,防止絮凝现象的发生。
图 4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在 PBS 中的释放 曲线与拟合结果
根据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释放曲线、拟合结果以 及已有的研究结果[6,12 - 13]表明,茶多酚纳米脂质体 结构中载有茶多酚的内水相与具有控释性能的脂质 双分子层组成如图 5 所示的贮存体系,其控释的主要 步骤在 B 过 程,包 括: 茶 多 酚 分 子 在 脂 质 体 内 部 扩 散、在体系的内水相和脂质双分子层之间的溶解和分 配、扩散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在脂质双分子层和释放 介质之间 分 配、从 脂 质 双 分 子 层 转 移 到 介 质 中。 因 此,茶多酚分子从脂质体释放的限速步骤是透过脂质 体双分子层的扩散过程。
到适当浓度,用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将准备
好的待 测 样 品 装 入 聚 苯 乙 烯 比 色 皿 中 ( 折 光 指 数
1. 33) ,25℃ 下保温 3 min,测定,记录平均粒径和粒径
分布情况。
1. 2. 4 表面电位的测定
取纳米脂质体悬浮液适量,用双蒸水稀释至卵磷
脂浓度约为 1 mg / L,用 Zeta 电位测定仪测定脂质体
生产与科研经验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鲍士宝1 ,郑海波1 ,许时婴2
1( 安徽科技学院 食品药品学院,安徽 凤阳,233100) 2( 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
摘 要 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了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考察了超声与高压均质 2 种后处理方式对脂质体包封 率与粒径的影响。结果发现: 2 种后处理方式对包封率的影响差别不大,但经高压均质处理制备得到的脂质体 粒径较小。对乙醇注入-高压均质后处理制备的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的性质研究表明: 其平均粒径为 91. 4 nm,多分散指数为 0. 114; 在 pH 7. 0、离子强度为 0. 05 mol / L 的磷酸盐缓冲液( PBS) 中的释放动力学特性基本符 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或贮藏温度的升高,体系的稳定性下降。 关键词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超声,高压均质,性质
表面电位,测定 5 次,取平均值。
1. 2. 5 体外释放实验
准确吸取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 5 mL,转移
至截留相 对 分 子 质 量 12 000 的 透 析 袋 中,置 于 50
mL、pH 7. 0、0. 05 mol / L 的 PBS 释放介质中,37℃ 恒
温搅拌,进行释放特性研究。每隔一定时间,从释放
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值( OD) 。以茶多
酚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制作标准
曲线,求线性回归方程。
将一定体积的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悬浮液用超滤
离心管在 4 000 × g 下离心 10 min,取外管中的清液 1
mL,置于 25 mL 容量瓶中,其余操作步骤与标准曲线
制作相同,测其吸光度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清液中
0. 5 mg / mL 的茶多酚溶液。分别吸取 1 mL 上述稀释
液置于 7 只 25 mL 容量瓶中,各加蒸馏水 4 mL 和 5
mL 酒石酸亚铁溶液( 1 g 硫酸亚铁和 5 g 酒石酸钾钠
的 6 mg / L 混合液) ,充分混匀,再用 pH 7. 5、浓度为
0. 067 mol / L 的 Na2 HPO4 -KH2 PO4 缓 冲 液 定 容 至 刻 度。用光径为 1 cm 的比色皿,在波长 540 nm 处,以
图 1 茶多酚溶液标准曲线
2. 2 后处理方式对包封率与粒径的影响 由图 2 可以看出,( 1) 随着超声功率或均质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