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思想的诠释及其现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孔子中庸思想的诠释及其现代意义
谢金林江萍菊
摘要:“中庸”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称“中”为“无过无不及”,这并不仅仅是方法上的适中。“无过无不及”是在长期教化过程中,主体逐渐泯息个性之中的偏颇,摆脱物欲的蒙弊,提升生命的本质,使个性情感上升为普遍的道德情感之后而获得的一种情感和行为的合适感。“中庸”不是方法上的折中,而是生命的品质、智慧的圆通。“中庸”思想昭示了德行与德性的一致,
对现代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中庸诠释现代意义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中庸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阐述极多,不足之处是大多从“无过无不及”这一层面,也即中庸辩证法方面去理解。这种理解缺乏对生命的关怀,价值的追问,没有从更深层次的意蕴上去发掘中庸之真正涵义,无法解释孔子何以称“中庸”为“至德”。我们认为,只有从品质出发,站在人生境界的高度,才可以更好地剖析中庸这一思想的真正内涵,汲取其思想内在精华,阐发其现代意义。中庸:生存智慧的圆通、德性与德行的致一
一、中
中庸思想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左传》、《国语》,有多条记载。殷商时期,《尚书·盘庚》载“各设中于乃心”。“中”指的是一种状态。以后,“中”逐渐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取得了伦理学的意义。《书》中此类用法主要有这么几条:“咸庶中正”(《吕刑》)、“作稽中德”(《酒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仲虺之诰》)。《易经》载:“中行独复”,“得尚于中行”。“中”被引伸为情感和行为的合适状态。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称“中”为“无过无不及”。对这种“中”,孔子倍加赞赏,并身体力行。在待人方面,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在待物方面,“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处理生死问题方面,孔子“见危授命”,“危邦不入”;在审美方面,孔子赞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智慧及其对人生的洞彻。“中”不是折中主义,不是处世圆滑,孔子对“乡愿”有着刻骨的仇恨。“乡愿者,德之贼也”。“中”是一种生命的品质,是一种高风亮节的情操之体现。朱熹在解《中庸》之题时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中”并非纯粹方法上的“不偏不倚”,在某一事上,“不偏不倚”的做法,不可称之为中,也就无法称得上“德之至”。“中”是从更深层次意蕴而言的生命的智慧和道德的品质。《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句话是理解中庸的关键之处。但是,对这句的话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有人理解“未发”即是“未喜,未怒,未哀,未乐”,这就是中。这理解不合儒家思想。人生风云变幻,哪会既无可喜之事,又无可怒之事。儒家理解的人,绝非同于老、佛之见,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当怒则怒,该喜则喜,当哀则哀,该乐则乐,不过其度,何谓失中?人情非人欲,情本由性生,人性既无善恶,情又何尝必抑?这种理解错误的根源就在没有区分心理学的情感与伦理学上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理解可为透彻,激情和感受不是德性,唯独品质才是德性。有人认为,“未发之中”,是价值未判的浑沌状态,既非善,也非恶,固不偏不倚,可谓之“中”。这种理解也不妥当。譬如一间大厅,中无一物,因其大,无论何处,也就无所偏倚,一定要在中间设一柱子,才可判别是否有偏倚。无善当然无恶,这种价值的浑沌未判,当然不可谓之“中”。程子称“中”为“在中”,林择之称之为“里面底道理”。这种说法过于玄远,说“在中”,则为对外而言;说“里面底道理”,则为对表而言,“中”是体,是人生之静,“一念不起”。“未发之中”,其中就有喜怒哀乐,只是未发,一旦发用出来,又无不体现为喜怒
哀乐。“在中”之说,也未可解释“谓之中”。要理解“中”,必须对性与道、人心与人欲仔细推敲一番。《中庸》说“人者,仁也”,又说“天命之谓性”,上天有好生之德,则人也有仁爱之心,这是世界的普遍规律,即“天道”。人敬慕天道,循天命之德性而行,则为“人道”。天命之性,是形而上之体,其在人伦中化生为情,故王夫之说:“惟性生情,情以显性”,由性而生之情,其发用之时,克制个别的私心杂欲,无有偏差,上升为普遍化的情感,就可以合乎天赋之德,故“情可以为善”。喜、怒、哀、乐,只是人心,不是人欲,朱熹认为“各有攸当”,实乃独具匠心。仁、义、礼、智是其体,喜、怒、哀、乐是仁、义、礼、智之用。喜、怒、哀、乐未发之时,是一种价值浑沌状态,虽是未始,由于其秉受了仁、义、礼、智,一旦发用出来,就不会随物意移而或过或不及,故称之为“中”。自然之物,各有其自然的尺度,“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颈虽短,续之则哀”。这一尺度,只有顺其自然,才不失其天性。数学之中,凭理性的计量,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即是%与"的中间。情感和行为之中不同与此,这是一种长期教化中培养出来的品质。在长期道德生活中,经过风俗的改铸,礼、乐的熏陶,社会道德内化为主体自身道德的需要,使得主体情感摆脱了个性的恣意妄为,提升到了普遍状态,心灵空间得到了无限的开拓。这样,世界不再是主体的异己之物,主体自觉与世界合同为一,故其视、听、言、动,无不和世界本来的秩序而一。因此,朱熹说:“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乡愿”虽似中庸,因其情感为欲所牵,为物所累,和天命之性相去甚远,其情也非其真性情。孔子才深叹“乡愿,德之贼也”,恶其害人至深。这样的“中”就是生命品质的优良,道德的极高境界。由于“中”与天命之性是统一的,“中道”就和“天道”一致,不悖于宇宙万物之本来秩序,故《中庸》的作者说:“中者,天下之大本也”。二、和
孔子言“中”,又言“和”,二者有一致之处。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性言之,则曰中庸”。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对“和”这个概念作一个透彻的分析。“和”这一概念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孔子以前乐人伶州鸠说:“声应相保曰和”。宫、商、角、徵、羽,长短高下,各种音符,各色音调,协和而作则为乐。史伯从阴阳五行之道,万物之生,谈论和谐。“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自然界之中,阴阳相济,五行相生,万物生成化育,周行而不殆,此乃宇宙之通则。孔子反观自然,并把这一规律引入到人类社会。孔子赞同其学生有若之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之功用,为什么要到和的境界才是最好的&“和”的确切涵义又是什么&这就有必要对“礼”作一个全面的分析。“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由祖宗崇拜和天神崇拜的宗教仪式逐渐而演变成的一整套典章制度,以及由此而生的精神原则,构成了“礼”的全部内容。《序卦》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礼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区分了尊卑贵贱,长幼之序,夫妇之别,对于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的宗法制社会有序运行起着范导作用。礼的这种“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的发挥,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为前提,必须确认基于身份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但是,过分强调上下有等,尊卑有差的等级制度,无疑会导致人际之间的冷漠与生疏,激化社会矛盾。这种矛盾在政治经济、利益的催化之下,就会引发出礼乐崩坏,出现子轼父,臣轼君,“天子穆穆,取于三家堂上”的社会秩序混乱。就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孔子本着挽狂澜于即倒之大勇,反思传统礼制文化,拉起重建礼制内在精神之大旗。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个物欲横流,烽火连绵的动荡社会,孔子这一声喟叹,无异于晴空霹雳、当头断喝,撼人心腑、警世深刻。礼的意义不是其政治意义,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其伦理的意义。礼的意义不在于其外在的仪式,而在于其陶身淑性,提升心灵的作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内在精神的提升,情谢金林孔子中庸思想的诠释及其现代意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