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07 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试题专项集训(新高考地区专用)
![专题07 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试题专项集训(新高考地区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0407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9.png)
1.(2021·河北真题)“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
“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 C .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D .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 2O 32.(2021·福建真题)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eSO 4的分解产物X 为FeO B .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 .HNO 3的沸点比H 2SO 4的低D .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3.(2021·湖南真题)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X 常选用生石灰B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2MgCl 制备金属镁C .“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2MgO+C+Cl MgCl +CO 高温D .“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2MgCl4.(2021·河北真题)BiOCl 是一种具有珠光泽的材料,利用金属Bi 制备BiOCl 的工艺流程如图:专题07 金属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HNO 3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B .转化工序中加入稀HCl 可抑制生成BiONO 3C .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CH 3COONa(s)可提高Bi 3+水解程度D .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NH 4NO 3(s)有利于BiOCl 的生成 5.(2020·山东真题)实验室分离Fe 3+和Al 3+的流程如下: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24Et O H FeCl ﹒﹒[] 。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39ec47a8956bec0975e3c3.png)
(4)与氧化性酸的反应 与氧化性酸的反应
∆ Cu+2H2SO4 (浓)= CuSO4+SO2↑+2H2O ∆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6H2O
∆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常温下, 浓硝酸可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可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 这是因为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或铝的表 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 属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这种现象叫做 ——钝化。 钝化。 钝化
(3)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顺序中, 以后的金属不与盐酸、 以后的金属不与盐酸 金属活动顺序中,H以后的金属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但是和稀硝酸反应,原因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但是和稀硝酸反应,原因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思考与讨论
• 金属的冶炼有哪些方法 这些方法与金属活 金属的冶炼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与金属活 泼性有关吗? 泼性有关吗
3.金属的冶炼 金属的冶炼
• 活泼金属:K、Ca、 Na、Mg、Al用电解法。 活泼金属: 、 、 用电解法。 、 、 用电解法 用还原剂法。 • 较活泼金属:Zn、Fe、Sn 、Pb、Cu用还原剂法。 较活泼金属: 、 、 、 用还原剂法 • 不活泼金属:Hg、Ag、Pt、Au用加热法 不活泼金属: 、 、 、 用加热法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精品PPT课件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f2be9de518964bcf847ce4.png)
NH4+ + H2O
NH3·H2O + H+
Mg + 2H+ NH4+ + Mg
Mg2+
+ H2 ↑
NH3 ↑ + Mg2+ + H2 ↑
4.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①氧化物 举例常见的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是金属阳离子与过氧根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 ②氢氧化物 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通常是碱,极少数为两性。 极活泼金属的氢氧化物能溶于水,性质稳定,很难分解,如氢氧化钠、
氢气。 ⑶Al、Fe遇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 ⑷Cu→Ag和氧化性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⑸Pt→Au只能和强氧化性混酸(王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钠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 ①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熔沸点低;密度为0.97g/cm3,比煤油大,比
水小;导电导热性能良好。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 作用,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
反应不放出氢气。大多数金属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如:
Δ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 2H2O
除个别金属如Au、Pt外的几乎所有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硝酸反应,例如:
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氢气;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氢 气放出;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有氢气放出;钠浮于液面,到处游动, 发出嘶嘶的响声。
⑶与酸反应 钠与酸反应,实质上是与酸电离出的H+反应,所以比与水反应更剧烈。
点最高的是钨(3413℃),最低的是汞(-39℃ ) ②化学通性 ⑴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a.大多数金属都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合形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42bf6a28bd63186bdebbc53.png)
一、第IA族(碱金属)(一)、包含的金属元素:(氢)锂钠钾铷铯(钫*)(铷和铯在高中阶段了解其危险性即可)(二)、物理性质:质软,具有金属光泽,可燃点低,锂密度小于煤油甚至小于液体石蜡,钠、钾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因此锂封存于固体石蜡中,钠钾保存于煤油中,铷铯因过于活泼需要封存在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安瓿中。
(三)、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①对于锂,R+O2→R2O(无论点燃还是在空气中均只能生成氧化锂)②对于钠,R+O2→R2O(空气中) R+O2→R2O2(点燃)③对于钾,R+O2→R2O(空气中) R+O2→R2O2(氧气不充足时点燃) R+O2→RO2(氧气充足时)因此,我们认为,钾在点燃时的产物为混合物④对于铷和铯,在空气中就可以燃烧,生成复杂氧化物,高中范围内不做过多了解2、与酸反应:R+H+→R++H2(碱金属先与水解氢离子较多的酸反应,然后才与水反应)3、与水反应: R+H2O→ROH+H2①锂与水反应现象:短暂的浮熔游响(因生成了溶解度较小的LiOH,附在锂的表面,影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速率越来越慢,直至完全停止)②钠和钾常温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密度小于水,漂浮于水面,,迅速“熔”成小球(实际上是与水反应放热引起的、金属与水发生反应质量体积变小的共同作用,讲授时认为是反应放热),由于生成了氢气,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呲呲的响声,在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酚酞,发现溶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
③铷铯与水反应的现象:放入水中即发生爆炸反应,十分危险。
4、与有机物的反应:R+M-OH→M-OR+H2(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但仍可以看到低配版的浮熔游响红)5、与卤素反应:R+Cl2→RCl(现象:冒白烟)6、与硫反应:R+S→R2S(爆炸式反应,危险)7、锂与氮反应:Li+N2→Li3N(知道其为一种优良催化剂即可,高中范围内不需要掌握)8、钠与氢气反应:Na+H2→NaH(高温条件)(四)、常见化合物及其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与酸及酸性气体反应,也可以与两性氧化物发生反应OH-+H+→H2O OH-+CO2→CO3-+H2O(过量CO2:OH-+CO2→HCO3-)OH-+Al→AlO2-+H2↑2、碳酸钠(苏打,纯碱)可与酸反应,可与酸性气体反应,可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钠和二氧化碳CO3-+H+→H2O+CO2 CO3-+CO2+H2O→HCO3-3、碳酸氢钠(小苏打)可与酸反应可加热分解HCO3-+H+→H2O+CO2 NaHCO3—△→Na2CO3+H2O+CO2↑4、过氧化钠(优良制氧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可与酸反应(注意反应顺序为先水后酸!),可与水反应可与湿润的二氧化碳反应(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与二氧化硫反应可与三氧化硫反应可以与钠发生归中反应可吸收氮氧化合物Na2O2+H2O→NaOH+O2↑Na2O2+CO2→Na2CO3+O2↑Na2O2+SO2→Na2SO4 Na2O2+SO3→Na2SO4+O2Na2O2+Na→Na2O Na2O2+NO→NaNO2 Na2O2+2NO2= 2NaNO35、氢化钠(强碱性物质,极度危险品)NaH+O2→NaOH(潮湿的空气中极易自燃) 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熔融金属钠中,是有机实验中用途广泛的强碱。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19f51706195f312b3069a5bf.png)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知识网络1、 钠及钠的化合物NaClCl 2/HCl/TiCl 4(高温)NaH 2O 2Na 2O 2O 2O 2(点燃)HCl电解HCl NaOHH 2OCO 2Na 2CO 3Ca(OH)2CO 2/HClNaHCO 3△/NaOHCaCO 3Ca(OH)2CO 2+NH 3+H 2OH 2OH 2O(电解)CO 2CO 2H 2O NaH2、镁及镁的化合物2MgOMgMgCl HCl (点燃)/HCl/CuCl 2N 2(点燃)S (△)(电解)O 2(点燃)/CO 2(点燃)Mg 3N MgSMg(OH)高温HCl Ca(OH)2CaOH 2OCaCO 3高温3H 2O(△)H 2O3、 铝及铝的化合物Cl 2Al 2O 3AlHCl(点燃)/HCl/CuCl 2S (△)(电解)Al S 3高温O 2(△)/Fe 3O 4(高温)MnO 2(高温)AlCl 3NaAlO 23NaOH/3NH 3·H 2O/3NaAlO 2NaOH4NaOH4HCl HCl/CO 2/AlCl 33HClNaOHNaOH+H 2O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铁及铁的化合物O 2(点燃)/H 2O(高温)O 2(△)FeFe Fe(浅绿色)(黄色)(红褐色)(白色)Fe(OH)232+H 2OOH H +H +OH -Fe O 4FeOFe 2O 3H +H+H 2(高温)CO (高温)H 2(高温)CO (高温)CO (高温)H 2(高温)(黑色)(黑色)(红棕色)磁性Al (高温)/CO (高温)H 2(高温)Al (高温)CO (高温)H 2(高温)Al (高温)S (△)I 2(△)H+Cu2+Fe3+ZnMgCuFeI -S 2-ZnHNO 3Br 2Cl 2H 2SO 4(浓)MnO 4-(H +)HNO 3Br 2Cl 2H 2SO 4(浓△)MnO 4-(H +)Mg (血红色) KFe[Fe(CN)6][Fe(CN)6]4-(普鲁士蓝沉淀)([Fe(CN)6]3-(黄色)(血红色) KFe[Fe(CN)6]二、金属的性质 1.金属共同的物理特性 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强,有延展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精品课件
![金属及其化合物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072bcee009581b6bd9eb60.png)
安徽省贵池中学 赵 伟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
氧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固态(除Hg外) 3.易导电 5.延展性 2.有金属光泽 4.易导热 6.熔点较高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盐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 3.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的物大于煤油的密度;
1.钠与氧气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
2.铝与氧气的反应:
[讨论] 为什么熔化的液态 铝不滴落? [探究] 铝能燃烧吗?如果能, 该怎么做呢?
金属氧化物的利弊: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 气反应,生有一层氧化物薄膜。 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 层金属,如铁等。有的氧化膜 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 继续氧化,如铝、镁等。
3. 镁与氧气的反应:
2Mg + O2 === 2MgO
点燃
4. 铁与氧气的反应:
3Fe + 2O2 === Fe3O4
(纯氧)
点燃
小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 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从左到右, 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 同,规律如下:
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反应,常温时生成 正常价态氧化物,加热时生成复杂氧化物。 如K、Na
较活泼金属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与氧气 可以发生反应。如Mg、Al、Fe 不活泼金属难与氧气反应。如Ag、Au
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专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专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d65da5b65022aaea988f0f52.png)
专题07 金属及其化合物1.【20XX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2.【20XX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20XX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4.【20XX年高考上海卷】已知NaOH+Al(OH)3→Na[Al(OH)4]。
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
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A.CO2+2OH−→CO32−+H2OB.Al2O3+2OH−+3 H2O→2 [Al(OH)4]−C.2 Al+2OH−+6H2O→2 [Al(OH)4]−+3 H2↑ D.Al3++4 OH−→[Al(OH)4]−5.【20XX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6.【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7.【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8.【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预测9.【2015浙江理综化学】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10.【2015天津理综化学】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11.【2015山东理综化学】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e08cf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7f.png)
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2021年化学高考题1.(2021·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硅酸盐B.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D.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答案〗A〖解析〗A.硅酸钠是溶于水的硅酸盐,故A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B正确;C.钠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C正确;D.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铝在浓硫酸和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D正确;故选A。
2.(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物质与俗名对应的是A.纯碱:NaHCO3B.硫铵:NH4HSO4C.TNT:D.氯仿:CCl4〖答案〗C〖解析〗A.纯碱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A错误;B.硫铵一般指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B错误;C.TNT为2,4,6-三硝基甲苯,结构式为,C正确;D.氯仿为三氯甲烷,化学式为CHCl3,D错误;故答案选C。
3.(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粉与氧化铝发生的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B.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C.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能很快凝固,常用于制作模型和医疗石膏绷带D.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答案〗A〖解析〗A.铝粉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生成的铁是液态的,其可以将两段铁轨焊接在一起,故其可用于焊接铁轨,但是,铁粉与氧化铝不能发生铝热反应,A说法不正确;B.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照亮黑暗的夜空和地面,因此,其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B说法正确;C.粉末状的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能很快凝固转化为坚固的块状生石膏,因此,其常用于制作模型和医疗石膏绷带,C说法正确;D.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其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氨水属于碱性的溶液,因此,工业上可用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从而削除污染,D说法正确。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ppt.ppt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847fb989eb172dec63b728.png)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态 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为什么?
大多数金属元素的存在是化合态,极少 数以游离态(单质)形式存在:金、银、铂等
原因: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 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存在
五 彩 缤 纷 的 焰 火
司母戊大方鼎
马踏飞燕
钢轨
黄金首饰
科学探究 加热铝箔
现象:铝箔熔 化,表面失去 光泽,熔化的 铝并不滴落, 好象有一层膜 兜着。
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构成
膜的氧化铝(Al2O3)的熔点很高,没有熔化,包 在外面使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科学探究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 泽,熔化的铝仍然不滴落。
用砂纸打磨 铝箔,除去氧 化膜后,再加 热至熔化。
原因:铝很活泼,除去原 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 很快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结论:铝很活泼,常温下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起保护的作用。
4Al + 3 O2 ==== 2Al2O3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1.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现 浮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象 熔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 响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并燃烧
实验3-3
将一小 块金属钠投 入滴有酚酞 的水中。
解 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
游 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释 2Na + 2H2O == 2NaOH + H2
补充实验:Na与酸反应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稀盐酸中。观察钠与酸 反应的剧烈程度,并和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 度相比较。 结论: 钠与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要剧烈得多。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22.57g/cm3)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0.534g/cm3)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硬度最小的金属——铯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3410℃)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液态)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9325381a37f111f0855b85.png)
知识归纳: 颜色:银白色; 状态:金属光泽的固体; 硬度: 质软,可用小刀切割; 密度(跟煤油比): 比煤油大; 表面变化: 银白色学性质
原 子 核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易失一个电子,显+1价
Na 失e- Na+
失电子,作还原剂,有还原性 易失电子,还原性比较强
【实验3-2】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上,加 热,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可观察到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
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2
常温:
白色
加热:2Na
+
O2
△ ===
-1
Na2O2
三、钠的存在、保存、制取和用途
1.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食盐(NaCl) 、纯碱(Na2CO3· 10H2O)、 硝酸钠(NaNO3)、芒硝( Na2SO4· 10H2O )等。
2.保存:隔绝空气和水,保存在煤油中。
电解
3.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2NaCl==2Na+Cl2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Au 天 然 黄 金
Ag
Cu
★ 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存在
自然界元素含量分布:养闺女贴给钠!
金属: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分布特征
除金、铂等少数极不活泼金属外,大多数金 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自然界中 的金属元素最多的是铝,其次铁、钙、钠。 化合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态存在
一、金属的通性 物理通性
1、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高考高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 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
![高考高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 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78cdf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5.png)
定额市鞍钢阳光实验学校专题07 金属及其化合物1.【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判断【名师点晴】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易错点是A,注意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多样性,例如二氧化硫通入下列溶液中的现象与其体现的性质可总结如下:2.【高考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判断【名师点晴】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解答时注意掌握氨气的制备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等基本操作,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B和D,注意洗气瓶的气体通入以及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3.【高考上海卷】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MgO是碱性氧化物与NaOH不能反应,而Al2O3是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产生NaAlO2,过滤后洗涤,就得到纯净的MgO,错误;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氯化铁变为Fe(OH)3沉淀,氯化铝变为NaAlO2,过滤,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当沉淀达到最大值中,过滤,得到Al(OH)3,再分别向两种物质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解,就得到氯化铝溶液,除去了杂质,错误;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而氧化铁与NaOH不能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