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1-09T11:31:10.95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作者:余红娟[导读] 科学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借助科学学科这一平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生活余红娟(陕西省宝鸡高新第四小学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科学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借助科学学科这一平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生活,让他们感受大自然课堂带来的无限乐趣和知识财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以此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探讨了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128-01 小学科学是小学生接触科学的初始阶段,是感性认识的基础,是将来学习抽象科学知识的前提和基石。因此,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严谨的科学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如在教学《蚯蚓》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提出蚯蚓在什么地方生活?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蚯蚓是怎样爬行的?蚯蚓能长时间放到水里吗?等等,让学生回家实际观察体验。这样,既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趣味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教学的趣味性
(1)游戏教学,增强科学课堂趣味性
游戏教学,即玩中学,把它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体能和思想情感等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是那些好奇心较强的小学生,应用游戏教学能够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教学的趣味性,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探求科学奥妙的欲望。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情境创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科学的魅力,增强教学实效。
(3)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小学科学实验,能够初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新课程改革后,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实验教学内容逐渐增多,趣味性更强,所以教师可以尝试性的组织多种类型的趣味性实验,让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为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创造条件。
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小学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该因人因时制宜。小学生对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比较感兴趣,那些生动的影像、计算机的辅助教学等,应该成为教学媒体的首选。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分组。教师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4~6人分为一组,以确保组与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同时,还要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选择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安排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为汇报员,选择速记能力强的学生为记录员等,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有序地开展探究活动,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当然,这种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变化。
(2)留足时间,适时点拨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在给学生提出合作任务后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切忌学生思维还未活跃就匆匆给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并不代表教师要放手不管,在各小组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适时点拨,导正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向,以避免课堂教学混乱,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下去。
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可以使其构建的科学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做一个钟摆”一课时,学生知道了摆长与摆动的速度关系后,让学生制作一个一分钟能摆动30 次的钟,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摆长进行调试,发现摆动次数多了,他们就把摆锤往下装,次数少了,他们就把摆锤往上装。学生经过自己不断地调整,更加深刻地理解摆长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到了概念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六、走出教室,探究自然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比较有效的主要途径,但课堂上能够提供的这些有限材料,还是被教师“筛选”和“处理”过的,这大大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走进大自然的课堂,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悟大自然的博大精深。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方法多种多样而又丰富多彩,从理解科学概念到把科学概念变为学生内在的科学知识,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当然,也提高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文侠.小学科学教学要走进自然[J].学周刊.2016(19)
[2]宗永康.浅议小学生开展科学教育的路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
[3]宗骞.小学科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