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异常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异常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规范生产车间的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一线、辅助生产车间等。
三、职责1. 生产部负责制定生产车间异常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各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3. 各班组长负责对本班组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并及时上报。
4. 各岗位员工负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异常情况分类1. 设备故障:指生产设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2. 物料异常: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出现质量问题或数量不足的情况。
3. 工艺异常:指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不符合要求,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4. 人员异常:指生产过程中人员操作不当、违规操作导致的生产事故或质量问题。
五、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报告:发现异常情况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应立即向车间主任报告。
2. 异常处理:车间主任接到异常报告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处理方案。
3. 异常消除:按照处理方案,尽快消除异常情况,恢复正常生产。
4. 异常总结: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异常再次发生。
六、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严格物料验收,确保物料质量合格。
3. 加强工艺控制,确保工艺参数符合要求。
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七、奖惩1. 对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重大损失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因违规操作、疏忽大意导致异常情况发生,造成损失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生产作业异常管理制度
生产作业异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的管理,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类生产作业流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管理。
第三章异常管理责任1.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2. 生产作业人员应根据工作职责,对所负责的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上报和处理。
3. 相关部门及人员应积极配合生产管理部门对生产作业异常情况的处理和解决。
第四章异常管理程序1. 异常情况发现生产作业人员在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上报至生产管理部门,并进行详细记录。
2. 异常情况确认生产管理部门接收到异常情况的上报后,应当对异常情况进行确认,包括异常情况的具体描述、影响范围、原因分析等。
3. 异常情况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情况,生产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 异常情况解决在处理异常情况的过程中,生产管理部门应监督和跟踪处理情况,确保异常情况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5. 异常情况总结对于生产作业中出现的重要异常情况,生产管理部门应进行总结,分析异常情况发生的原因及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生产作业流程,防止类似异常情况再次发生。
第五章异常情况的分类及处理1. 设备故障当生产作业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时,生产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机,并上报至生产管理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应及时派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恢复设备正常运转。
2. 物料缺失如果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因物料缺失导致作业停滞的情况,生产作业人员应及时上报,并寻找替代方案或尽快补充所需物料。
3. 人员意外生产作业过程中因人员受伤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作业中断时,立即停机并进行紧急处理,同时上报至生产管理部门。
4. 生产质量异常当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异常情况时,生产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生产作业,并上报至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六章异常管理的监督和审查1. 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执行跟踪。
生产异常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异常管理制度范文生产异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处理,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制定本生产异常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和管理。
第二章生产异常的分类和定义第三条生产异常分为以下几类:(一)设备异常:指生产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异常状态或者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二)材料异常: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出现问题,如供应不足、质量不合格等情况。
(三)人员异常:指生产过程中员工出现意外伤害、迟到早退、工作不认真等情况。
第四条对于生产异常的定义如下:(一)设备异常:根据设备运行指标和操作规范,设备出现的故障、停机、质量问题等情况。
(二)材料异常:根据材料的供应情况和质量要求,材料出现的问题,如供应不足、缺陷、质量不合格等情况。
(三)人员异常: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行为规范,员工出现的意外伤害、迟到早退、工作不认真等情况。
第五条生产异常管理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问题,保障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
第三章生产异常管理的流程和责任第六条生产异常管理的流程如下:(一)异常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由员工或管理人员发现。
(二)异常上报:发现异常情况的员工或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给直接上级或生产主管。
(三)异常调查:生产主管负责组织调查异常情况的原因和影响,并制定解决方案。
(四)异常处理:生产主管根据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负责指导和监督异常的处理过程。
(五)异常跟踪:生产主管应定期跟踪生产异常处理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预防。
第七条生产异常管理的责任如下:(一)员工责任:员工应按照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积极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处理和解决。
(二)管理人员责任:管理人员应指导员工发现和解决生产异常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三)生产主管责任:生产主管负责对生产异常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预防。
生产异常情形管理制度
生产异常情形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规范生产流程中的异常情形管理,保障生产安全及产品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及各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计划、生产执行、质量管理等相关人员。
二、管理程序2.1 异常情形上报任何相关人员发现生产异常情况,应当立即上报相关领导,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
生产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生产线设备故障- 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 工艺流程异常- 人为操作失误等2.2 处理流程- 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异常情况- 记录处理过程及结果- 上报相关领导,提交处理报告- 针对异常情况,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整并采取预防措施2.3 异常情形总结及优化根据生产异常情况的发生情况,对生产流程进行总结及优化,并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制度,降低生产异常情况的发生率。
三、责任和要求3.1 相关人员的责任- 及时上报生产异常情况,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异常情况- 记录处理过程及结果- 提交处理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3.2 相关人员的要求- 充分了解该生产异常情况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认真执行- 了解生产流程及设备情况,及时发现生产异常情况- 主动了解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完善生产管理经验四、制度监督及评估本公司将通过制度监督、管理评估,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不断进行制度完善和优化,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监控。
五、附则本制度由本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并报公司领导班子审定。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不适用的情况,以公司领导班子审定为准。
生产异常管理办法
生产异常管理办法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生产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材料不合格等,这些异常情况对企业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和解决生产异常问题,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生产异常管理办法。
二、目的
生产异常管理办法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追踪、纠正并防止生产异常事件再次发生,以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管理原则
1.预防为主:注重预防生产异常事件的发生,通过完善的设备维护、材料质量控制等措施,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频率。
2.快速反应:一旦发生生产异常事件,要及时响应、快速定位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
3.全员参与:生产异常管理事关全员,每个员工都要参与到异常管理中来,共同保障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
四、管理流程
生产异常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异常发现、异常定位、异常处理和异常分析四个环节。
1. 异常发现
异常发现环节是生产异常管理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定期进行生产情况的巡检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情况;
- 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提高异常检测的精确度和效率;
- 建立员工报异常的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异常管理。
2. 异常定位
异常定位环节是对生产异常事件进行准确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异常事件进行定位;
-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找出异常事件的起因和相关因素;。
生产异常状况管理制度【最新版】
生产异常状况管理制度【最新版】1. 简介该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状况,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和稳定运行。
以下是该制度的具体内容。
2. 异常状况定义2.1 生产异常状况的范围生产异常状况指任何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不正常或受损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工艺失误、原材料问题等。
2.2 异常状况分类根据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异常状况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异常:严重影响生产进程,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解决。
- 二级异常:对生产进程有一定影响,需要及时跟进并采取相应措施。
- 三级异常:对生产进程影响较小,但仍需要记录和监控,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3. 异常状况管理流程3.1 发现异常状况任何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状况时,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或生产管理人员报告。
3.2 异常状况报告部门负责人或生产管理人员接到异常状况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确认和记录,包括异常状况的具体描述、发生时间、影响程度等。
3.3 异常状况评估和处理根据异常状况的级别,对其进行评估和处理:- 一级异常:立即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紧急会商和决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 二级异常:由部门负责人或相应责任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报告上级领导。
- 三级异常:由部门负责人记录和跟踪处理情况。
3.4 异常状况分析和改进针对发生的异常状况,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产生异常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方案,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 异常状况管理记录和监控4.1 异常状况记录所有异常状况及其处理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异常描述、处理措施和结果等。
4.2 异常状况监控定期对异常状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5. 异常状况管理责任5.1 部门负责人责任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和指导下属人员进行异常状况管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5.2 生产管理人员责任生产管理人员应负责异常状况的调度和处理,并监督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生产异常与停线管理规范标准
生产异常及停线管理规范1.Purpose 目的规范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线发生紧急事故、质量、安全、设备、物料、EHS、人员等异常状况时;各车间及辅助部门的标准作业流程,特制定本规范。
2.Scope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制造部门、各车间、各生产线。
3.Definition 定义3.1.生产异常类型3.1.1.不安全行为:3.1.1.1.不安全是在生产过程中,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例如:设备安全保护措施失效或不稳定等。
3.1.2.人员异常:3.1.2.1.在生产活动中生产人员不足以满足最低生产配置要求,重要岗位人员技能不足,突发疾病等状况。
3.1.3.设备异常:3.1.3.1.在生产活动中由于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参数异常、未按规定操作状况;例如:功率仪、绝缘耐压综合仪等未有校验,光栅损坏等。
3.1.4.操作异常:3.1.4.1.产线在生产过程中未按照SOP规定的操作,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3.1.4.2.临时有特殊生产工艺要求,但未有临时SOP ,导致生产中操作不符合规定。
3.1.5.物料异常:3.1.5.1.对于物料发生A\B\C类问题的停产比例达到一定值,需停线整改。
A类问题不良率>5% , B类问题不良率210% , C类问题不良率10% ,参照5.4.材料等级及影响表。
3.1.6.不符合法律、法规行为:3.1.6.1.在生产过程中,管理或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强迫生产,如:使用危害健康物质、未按GMP要求使用指定设备生产或产品转换时未清洗设备,导致产品被污染等。
4.Responsibilities 职责4.1.停线权限4.1.1.对于生产异常问题的停线权限,是依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考量,列表如下:27 生产中使用有害物质且对员工未有防护措施 VVV VV V 28 岗位人员配置不齐(未加调整时)VV29 安全防护设备失效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VVVV V V 30 品质管理部及其他部门投诉的安全、质量等重大问题VV 31未按GMP 要求使用指定设备生产或产品转换时未清洗设 备,导致产品被污染V V V VV5. Work Process 工作流程|停线/异|转产5.1.生产异常/停线问题解决流程制程异常/停线恢复生产制程异常/停线制程异常/停线制程异常/停线_制程异常/停线恢复生产 水平展开内部处理责任区分供应商责任来料检制程异常/停线组长 N一CTN线长1恢复生产 5minQC/工程/SQE/EHS/计划/设备«N——>恢复生产10min车间主任/模块主任«NY >|恢复生产15min部长/经理…Y 制造责任30min供应商管理NN总经理供应商处理对策Y - -------- ----- -恢复生产60min5.1.1.“Y”代表Yes ,在相应的时间内能解决问题;“N”代表No ,不能解决问题,需向上级报告。
生产异常管理规定OK
(4) 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发生,发现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
(5) 技术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
(6) 水电异常: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
(7) 其他异常。
作业内容
5. 发生生产异常,即有异常工时产生,产品报废,造成公司损失时,应填具《生产异常报告单》,
其内容应包括以下项目:
(1) 排产单号:具体发生异常正在生产的产品之排产单号。
4
(2) 物料查找时间太长。 (3) 未及时点收供应商进料。 (4) 物料发放错误。 (5) 其他因仓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8.5 品管部责任 (1) 检验标准﹑规范错误。 (2) 进料检验合格,但实际上线不良。 (3) 进料检验延迟。 (4) 上工段品管检验合格之物料在下工段出现较高不良。 (5) 制程品管未及时发现品质异常。 (6) 其他因品管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8.6 供应商责任
批准
生产异常报告单
品名
数量
பைடு நூலகம்
起讫时间 自
时
分至
时
分
6
异 常 原 因 说 明 异 常 处 理 对 策
填 表 部 门 填表人:
工程部:
责 任 分 析 生产部: 及 处 理 意 见 物控部:
最 终 处 理 结 果
主管:
经理: 经理: 经理: 经理:
批准人:
7
4. 定义:本办法所指的生产异常,是指造成生产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之无效
工时及产品报废,可称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
(1) 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2) 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不及(断料)导致的异常;
(3) 设备异常:因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异常;
生产异常管理制度细则范本
生产异常管理制度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异常管理,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处理,包括计划异常、物料异常、设备异常、品质异常、技术异常等。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异常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生产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第四条公司应当对生产异常情况实行报告制度,确保生产异常信息畅通,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第二章生产异常报告第五条生产异常报告分为即时报告和定期报告。
即时报告指发生生产异常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定期报告指各部门应定期对生产异常情况进行汇总,并向公司领导报告。
第六条生产异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异常情况发生时间、地点、部门;(二)异常情况简要描述;(三)异常情况原因初步分析;(四)采取的措施及效果;(五)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第七条生产异常报告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提交,相关部门应及时查看、处理,确保生产异常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第三章生产异常处理第八条生产异常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及时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避免损失扩大;(二)安全性:确保处理过程中人员安全,防止事故再次发生;(三)有效性:针对异常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四)完整性:全面分析异常原因,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九条生产异常处理流程:(一)发现异常情况的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二)上级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调查、分析异常原因;(三)根据异常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四)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五)对异常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第四章异常情况分类及处理措施第十条计划异常:由于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导致的生产异常。
处理措施如下:(一)重新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二)对计划制定过程进行审查,提高计划准确性;(三)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计划执行能力。
生产异常排班管理制度
生产异常排班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生产异常的排班管理,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和生产效率,制定生产异常排班管理制度,明确生产异常排班的程序和要求,规范生产异常排班管理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工作流程中可能出现异常情况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设备维修部门等。
三、岗位职责1. 生产主管:负责对生产异常进行排班管理,制定生产异常排班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
2. 班组长:负责按照生产主管的要求组织生产异常排班,确保生产异常处理人员到岗及时。
3. 生产异常处理人员:按照排班计划,参与生产异常处理工作,维护设备和生产安全。
四、排班流程1. 发现异常:一旦发现生产异常,生产主管立即安排班组长对异常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排班处理。
2. 制定排班计划:根据异常情况的紧急程度和处理需要,生产主管制定生产异常排班计划,并通知相关班组长。
3. 安排人员:班组长根据排班计划,安排生产异常处理人员进行工作,确保生产异常及时得到处理。
4. 实施排班:生产异常处理人员按照排班计划及时到岗,进行生产异常处理工作。
5. 验收工作:生产主管对生产异常处理工作进行验收,确认处理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五、排班要求1. 及时响应:一旦接到排班通知,生产异常处理人员应立即行动,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到岗。
2. 专业处理:生产异常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有效处理。
3. 安全保障:生产异常处理人员在处理生产异常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4. 配合工作:生产异常处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生产异常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六、排班管理1. 排班记录:生产主管应对排班工作进行记录,包括异常情况、排班计划、处理人员名单等。
2. 排班跟进:生产主管应定期跟进排班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及时调整和完善排班计划。
3. 排班评估:生产主管应定期对排班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提高排班管理效率和质量。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标准管理规程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标准管理规程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标准管理规程是一个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流程和标准的管理规程。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以下是生产异常情况处理标准管理规程中可能包含的内容:
1. 异常分类和级别:定义不同类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的异常情况,并根据其影响程度划分不同的级别。
2. 异常报告和记录:要求生产人员在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
记录应包括异常的描述、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等信息。
3. 处理责任和权限:明确生产人员在处理异常情况时的责任和权限。
例如,谁负责处理特定级别的异常,是否需要经过主管或质量部门的批准等。
4. 处理流程和步骤: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和步骤,以确保异常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地处理。
流程中应包括对异常原因的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实施措施和跟踪进展等环节。
5. 通知和沟通:要求在处理异常情况时进行及时的通知和沟通,包括向相关人员报告异常情况和处理进展,以及与其他部门或供应商进行协调配合等。
6. 关键指标和控制措施:制定相关的指标和措施,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和控制。
例如,制定异常情况处理的时效要求、制定异常情况的预防措施等。
7. 审核和改进:定期对生产异常情况处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以确保规程的有效性。
根据审核结果进行改进和修订,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和处理效率。
通过制定和执行生产异常情况处理标准管理规程,可以有效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生产异常管理标准
生产异常管理标准1目的当生产发生异常情况时所采取即时、有效的解决方案。
2 范围2.1 本标准规定了各生产厂、生产线异常的控制与考核。
2.2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厂、部。
3 术语本标准所指的生产异常,是指生产厂非正常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的无效工时,亦可称为异常工时。
非正常停线指正常生产过程中,因客观原因造成生产线停止生产的现象,如:缺件,零部件质量问题,生产组织不利,技术条件不成熟及设备故障等。
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3.1 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3.2 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不及时(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3.3 设备异常: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3.4 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
3.5 产品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或称机种异常。
3.6 水电异常:因水、气、电、油等导致的异常。
4 权责4.1 异常发生单位:负责生产异常情况的及时报警与通知;异常排除后递交<<生产异常报告单>>。
4.2 生产部:负责组织应急处理与异常的责任判定及考核;相关数据汇总、统计、上报。
4.3 责任部门:负责对生产异常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方案对策并加以实施。
4.4 企管部:负责考核结果执行及监督。
4.5 生产副总:负责生产异常考核结果的批准及最终责任仲裁。
5 处理程序5.1 发生部门依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因各类原因造成生产异常时,应立即报警,通知生产职能部门主管,同时报告分管领导知悉。
5.2 职能部门应在5分钟内到达生产现场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需其它厂、部解决的,生产部应及时通知,接到通知的部门应及时派员,5分钟内到达生产现场。
5.3 生产部会同技术、质量部门、责任单位负责对异常情况采取临时的应急对策并加以执行,以降低异常的影响。
5.4 问题重大且又一时无法解决,生产部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工厂的异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设备维护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异常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异常管理制度,组织、协调和监督异常处理工作,对重大异常事件进行决策。
组成人员:生产经理、质量经理、设备经理、安全经理等。
2. 异常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异常处理工作,包括异常报告、分析、处理、总结等。
组成人员:各车间负责人、质量检验员、设备维护员等。
四、异常管理流程1. 异常报告(1)任何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2)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异常处理小组报告。
(3)异常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分析。
2. 异常分析(1)分析异常原因,包括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原材料质量等问题。
(2)评估异常对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3. 异常处理(1)根据异常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组织人员进行处理,确保异常得到及时解决。
(3)对处理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处理措施有效。
4. 异常总结(1)处理完成后,对异常原因、处理过程、处理结果进行总结。
(2)形成异常处理报告,提交给异常管理领导小组。
(3)对异常处理报告进行存档,以便日后查阅。
五、异常处理措施1. 设备故障(1)及时更换或维修故障设备。
(2)对维修过程进行记录,分析故障原因。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预防同类故障再次发生。
2. 人员操作失误(1)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2)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操作规范。
(3)建立操作规范手册,规范操作流程。
3. 原材料质量(1)加强原材料进货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
(2)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隔离处理。
(3)分析不合格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六、奖励与处罚1. 奖励(1)对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的人员给予奖励。
(2)对积极参与异常处理、提出有效改进措施的人员给予奖励。
生产异常情况管理制度
生产异常情况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异常情况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生产安全、稳定和高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管理,包括设备故障、物料异常、人员操作失误、环境变化等。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异常情况管理制度,明确生产异常情况的报告、调查、处理、反馈等环节,确保生产异常情况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第四条公司应当加强生产异常情况处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生产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减少生产异常情况的发生。
第二章异常情况的报告和调查第五条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并向生产管理人员报告。
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确认异常情况的具体情况。
第六条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异常情况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并收集相关证据。
第七条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向生产部门负责人报告异常情况的具体情况,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章异常情况的处理第八条生产部门负责人接到异常情况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采取措施防止异常情况的扩大。
第九条生产部门负责人应当根据异常情况的具体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技术攻关,解决异常问题。
第十条生产部门负责人应当在异常情况处理结束后,对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公司领导报告。
第四章异常情况的反馈和整改第十一条生产部门负责人应当对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异常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反馈给相关部门。
第十二条生产部门应当根据异常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操作规程,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对生产异常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对异常情况高发的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减少生产异常情况的发生。
第五章奖惩措施第十四条对于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员工,公司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对于未及时报告或处理异常情况,导致损失扩大的员工,公司应当根据情况进行处罚。
公司生产异常管理办法
公司生产异常管理办法一、背景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人员缺失等,这些意外情况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声誉。
因此,规范生产异常管理,对于保障生产运转稳定,提高企业效益以及树立企业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生产异常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
生产异常管理必须以人员安全为首要原则。
2.预防为主。
尽可能的预防生产异常情况发生是最好的应对之道。
3.及时发现。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防患于未然。
4.善后处理。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损失。
三、生产异常管理流程1.发现异常情况:生产一线人员应在生产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2.初步确认异常原因:负责人应尽快到现场进行核实,并与相关人员交流沟通,判断问题所在。
3.确定应对方案:在明确问题所在的前提下,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对于无法决策的问题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实施方案:按照制定好的应对方案进行操作,其中应包括人员调配、设备调整等。
5.控制异常影响:在进行应对的同时,要尽可能的减少由此带来的影响,比如采取措施控制异常物流等。
6.录入异常信息:所有生产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便于后期分析、决策。
7.异常处理结论汇总:对生产异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生产异常管理工具1.生产异常情况报告单:用于记录生产异常情况,包括异常时间、地点、原因及应对方案等。
2.生产异常问题分析表:对于发现的生产异常问题,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记录,方便后期整理。
3.生产异常情况处理统计表:对生产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反映异常情况与情况约束。
五、责任人及职责1.生产主管:负责生产异常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评价与改进。
2.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生产流程的规划、设计、调整与优化。
3.生产人员:负责生产异常的发现、报告、处置与跟踪。
生产异常情况管理制度
生产异常情况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处理,建立完善的异常情况管理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异常情况对生产的影响,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人为失误、自然灾害等。
三、管理要求1. 异常情况的定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正常情况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设备故障、停机、损坏等- 原材料供应不足、质量不合格等- 人员失误、操作手误等- 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2. 异常情况的分类:根据异常情况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重大影响类:对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的异常情况;- 中等影响类:对生产造成中等影响的异常情况;- 轻微影响类:对生产造成轻微影响的异常情况。
3. 异常情况的报告:在发生异常情况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汇报。
主管应及时了解事态,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向公司相关部门报告。
4. 异常情况的处理:对于不同类别的异常情况,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重大影响类: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并上报公司领导层;- 中等影响类: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上报公司主管领导;- 轻微影响类:应由相关人员自行处理即可。
5. 异常情况的分析及改善:在异常情况发生后,应及时进行分析,找出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四、工作流程1. 异常情况发生→2. 相关人员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3. 主管了解事态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4. 启动应急预案并进行处理→5. 上报公司相关部门和领导层→ 6. 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制度执行1. 全员宣传:公司应对本制度进行全员宣传,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清楚了解该制度,并全面了解异常情况处理流程。
2. 领导示范:公司领导应带头执行该制度,引领员工树立正确的处理异常情况的思想,确保该制度有效执行。
3. 制度修订:本制度的修订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合理、完善的异常情况管理制度。
生产异常管理规定
生产异常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了规范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订本《生产异常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环节和所有生产人员。
三、定义1. 生产异常:指对产品质量、生产进度或者生产安全等方面产生影响的非正常情况。
2. 异常管理者:指负责处理生产异常情况的相关人员。
四、异常管理流程1. 发现异常:任何生产环节的人员发现生产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给异常管理者。
2. 确认异常:异常管理者收到异常报告后,对异常情况进行确认和评估,判断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3. 分类处理:根据异常情况的不同,异常管理者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产品质量异常:对于出现产品质量异常的情况,异常管理者应立即停止该批次产品的生产,并进行详细的质量分析和溯源调查,确保该问题不再出现。
- 生产进度异常:对于出现生产进度异常的情况,异常管理者应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并安排相应资源,以保证生产进度的恢复和满足客户需求。
- 生产安全异常:对于出现生产安全异常的情况,异常管理者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并展开事故调查和隐患排查,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处理跟踪:异常管理者需对每个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处理,确保处理方案的实施和效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处理进展。
5. 总结分析:异常管理者应定期对生产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防范未来类似异常的发生。
五、责任与义务1. 异常管理者应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对各类异常情况应具备快速判断和处理能力。
2. 生产人员应积极配合异常管理者的工作,如实报告并协助处理生产异常情况。
3. 公司及部门领导应加强对异常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
六、违规处理对于故意隐瞒、虚报异常情况的人员,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对之前已存在的生产异常情况,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
公司生产异常管理制度范文
公司生产异常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规定异常发现、上报、处理及追踪的流程。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线及其相关的辅助部门。
二、管理原则生产异常管理遵循及时性、准确性、责任性和预防性的原则。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同时需准确记录异常情况,便于事后分析和改进;每项异常都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并建立起完整的责任追溯体系;通过不断的异常管理实践,提升预防机制,减少异常发生的可能。
三、异常分类1. 设备异常:包括机械故障、设备老化等导致生产线暂停的情况。
2. 材料异常:如原材料质量不符、供应不足等问题。
3. 质量异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
4. 人力异常:员工病假、人员短缺等情况导致的生产能力下降。
5. 环境异常:例如停电、停水、火灾等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
四、异常处理程序1. 发现异常:任何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应立即向直属上级汇报,并采取初步措施控制影响范围。
2. 上报异常:根据异常性质,由现场管理人员填写异常报告单,详细记录异常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及初步判断的原因等,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至相关管理部门。
3. 异常评估:相关部门收到异常报告后,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影响程度和紧急处理级别。
4. 处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分配责任人,并限定完成时间。
必要时可启动应急预案。
5. 跟踪与反馈:异常处理过程中,应实时更新处理进展,并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
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6. 总结与改进:事件结束后,应对整个异常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找出根本原因,提出改进建议,防止同类异常再次发生。
五、责任与考核所有员工都有义务维护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对于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异常情况的员工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对于因个人疏忽或违规操作导致异常发生的,应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异常管理规定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生产异常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建立各相关部门对生产异常的责任制度,以减少效率损失,提高生产力,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异常发生时,除另有规定外,均依本办法处理。
1.3.权责单位
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生产异常报告单
2.1.定义
本办法所指的生产异常,系指造成制造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之无效工时,亦可称为异常工时。
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
1)计划异常
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2)物料异常
因物料供应不及(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3)设备异常
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4)品质异常
因制程中出现了品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
5)产品异常
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或我机种异常。
6)水是异常
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
2.2.生产异常报告单内容
发生生产异常,即有异常工时产生,时间在十分钟以上时,应填具《异常报告单》。
其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项目:
1)生产批号
填具发生异常时正在生产的产品之生产批号或制造命令号。
2)生产产品
填具发生异常时正在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
3)异常发生单位
填具发生异常之制造单位名称。
4)发生日期
填具发生异常之日期。
5)起讫时间
填具发生异常之起始时间、结束时间。
6)异常描述
填具发生异常之详细状况,尽量用量化的数据或具体的事实来陈述。
7)停工人数、影响度、异常工时
分别填具受异常影响而停工之人员数量,因异常导致时间损失之影响度,并据此计算异常工时。
8)临时对策
由异常发生之部门填具应对异常之临时急措施。
9)填表单位
由异常发生部门经办人员及主管签核。
10)责任单位对策(根本对策)
由责任单位填具对异常之处理对策。
2.3.使用流程
1)异常发生时,发生部门之第一级主管应立即通知生技部或相关责任单位,前
来研拟对策加以处理,并报告直属上级。
2)制造部会同生技部、责任单位采取异常之临时应急对策并加以执行,以降低
异常的影响。
3)异常排除后,由制造部填具《异常报告单》一式四联,并转责任单位。
4)责任单位填具异常处理之根本对策,以防止异常重复发生并将《异常报告
单》之第四联自存,其余三联退生产部。
5)制造部接责任单位之异常报告单后,将第三联自存,并将第一联转财务部,
第二联转生管部。
6)财务部保存异常报告单,作为向责任厂商索赔之依据,及制造费用统计之凭
证。
7)生管部保存异常报告单,作为生产进度管制控制点,并为生产计划之调度提
供参考。
8)生管部应对责任单位之根本对策的执行结果进行追踪。
3.相关规定
3.1.异常工时计算规定
1)当所发生异常,导致生产现场部分或全部人员完全停工等待时,异常工时之
影响度以100%计算(或可依据不同之状况规定影响度)。
2)当所发生之异常,导致生产现场需增加人力投入排除异常现象(采取临时对
策)时,异常工时之影响度以实际增加投入的工时为准。
3)当所发生之异常,导致发生现场作业速度放慢(可能同时也增加人力投入)
时,异常工时之影响度以实际影响比例计算。
4)异常损失工时十分钟时,只作口头报告或填入《生产日报表》,不另行填具
《异常报告单》。
3.2.各部门责任的判定
3.2.1.开发部队责任
1)未及时确认零件样品。
2)设计错误或疏忽。
3)设计延迟。
4)设计临时变更。
5)设计资料未及时完成。
6)其他因设计开发原因导致之异常。
3.2.2.生管部责任
1)生产计划日程安排错误。
2)临时变换生产安排。
3)物料进货计划错误造成物料断料而停工。
4)生产计划变更未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5)未发制造命令。
6)其他因生产安排、物料计划而导致之异常。
3.2.3.采购部责任
1)采购下单太迟,导致断料。
2)进料不全导致缺料。
3)进料品质不合格。
4)厂商未进货或进错物料。
5)未下单采购。
6)其他因采购业务疏忽所致之异常。
3.2.
4.资材部责任
1)料账错误。
2)备料不全。
3)物料查找时间太长。
4)未及时点收厂商进料。
5)物料发入错误。
6)其他因仓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3.2.5.制造部责任
1)工作安排不当,造成零件损坏。
2)操作设备仪器不当,造成故障。
3)作业未标准执行,造成之异常。
4)效率低下,前制程生产不及造成后制程停工。
5)流程安排不顺畅,造成停工。
6)其他因制造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3.2.6.生技部责任
1)工艺流程或作业标准不合理。
2)技术变更失误。
3)设备保养不力。
4)设备故障后未及时修复。
5)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
6)其他因生技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3.2.7.品管部责任
1)检验标准、规范错误。
2)进料检验合格,但实际上不良率明显超过AQL标准。
3)进料检验延迟。
4)上工程品管检验合格之物料在下工程出现较高不良。
5)制程品管未及时发现品质异常(如代用错误、未依规定作业等等)。
6)其他因品管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3.2.8.业务部责任
1)紧急插单所致。
2)客户订单变更(含取消)未及时通知。
3)订单重复发布、漏发布或发布错误。
4)客户特殊要求未事先及时通知。
5)船期变更未及时说明。
6)其他因业务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3.2.9.供应商责任
供应商所致之责任除考核采购部、品管部等内部责任外,对厂商也应酌情予以索赔。
1)交货延迟。
2)进货品质严重不记。
3)数量不符。
4)送错物料。
5)其他因供应商原因所致之异常。
3.2.10.其他责任
1)特殊个案依具体情况,划分责任。
2)有两个以上部门责任所致之异常,依责任主次划分责任。
3.3.责任处理规定
1)公司内部责任单位因作业疏忽而导致之异常,列入该部门工作考核,责任人
员依公司奖惩规定予以处理。
2)供应厂商之责任除考核采购部门或相关内部责任部门外,列入供应厂商评
鉴,必要时应依损失工时向厂商索赔。
3)损失索赔金额的计算:
损失金额=公司上年度平均制费率*损失工时
4)生管部、制造部均应对异常工时作统计分析,于每月经营会议时提出分析说
明,以检讨改进。
生产异常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