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郭沫若之《女神》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关于女性形象的小说,通过对女主角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展现了女性的坚强、美丽和内心的丰富。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的女主角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智慧的女性,她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始终保持了内心的坚强和美丽。
她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还在爱情中拥有了幸福。
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不由得为她的坚强和美丽而感到敬佩。
通过女主角的塑造,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女主角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还在家庭和爱情中展现了自己的价值。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展现了女性的独特魅力。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也让我对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小说中还有许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女主角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的态度,这让我深受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女神》,我不仅对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深深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也受到了女主角的启发,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关于女性形象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启示录,让人深受启发。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充满了力量和魅力的小说,通过对女主角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展现了女性的坚强、美丽和内心的丰富。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关于女性形象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启示录,让人深受启发。
浅谈郭沫若之《女神》
浅谈郭沫若之《女神》郭沫若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留学日本时根据家乡乐山县的两条河流—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河)而取的名字。
他出生于地主兼商家庭,从小广泛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并接受维新思想的启发,培养了浓厚的爱国民主思想和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
1913底,郭沫若留学日本,在此期间拜读了泰戈尔,歌德,海涅,雪莱等人的作品;1916年,与安娜相恋,《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等是写给其恋人的情诗;此时他也深受王阳明“万物一体”的宇宙观的影响,开始接受西方泛神论的影响。
1919年下半年到1920年下半年,在五四运动狂潮的激荡下,进入他的“诗的创作爆发期”,《凤凰涅槃》,《天狗》等都是此时期创作的;1921年《女神》的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文学地位,使之成为与鲁迅一样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1921年7月,郭沫若与郁达夫等成立了新文学社团“创造社”;1923年4月离日返国,致力于前期创造社的文学活动,创作《星空》等诗集;1924年,赴日本翻译《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26年创作的《革命与文学》标志着其文学思想的巨大变化,并于1927年写出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在党的安排下,亡命日本达10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和古文字的研究,并写了《我的童年》,《创造十年》等作品;1937年抗战爆发,其代表作《屈原》,《棠棣之花》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国家行政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重要职务;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女神》介绍《女神》是郭沫若的创作的第一本诗集,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突书局出版。
全书除《序诗》外,共3辑。
第1辑收《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等3篇诗剧,合称“女神三部曲”,主要是歌颂反抗专制独裁,创造民主和平的“女神”这一圣洁形象;第2辑收《凤凰涅槃之什》,《泛神论者之什》,《太阳礼赞之什》各10首;第3辑收《爱神之什》10首,《春蚕之什》8首和《归国吟》5首,这23首诗不如一、二辑那样情绪高昂,反映了诗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他的《女神》一诗更是被誉为经典之作,表达了对女神的崇拜和赞美之情。
读完这首诗,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女神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也让人对女神这一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通过《女神》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郭沫若对女神的崇拜之情。
诗中描述了女神的形象,以及她所具有的美丽、高贵和神秘的特质。
作者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将女神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女神的崇拜之情。
在诗中,女神被赞美为“美丽的女神啊,你的眼睛是一双闪烁着星光的宝石”,“你的笑容是春天的花朵,你的歌声是大地的交响乐”,这些赞美之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女神的无限崇拜和赞美之情。
其次,通过《女神》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郭沫若对女神的深情表达。
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女神的崇拜,还表达了对女神的深情厚爱。
作者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将自己对女神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诗中,作者写道,“你是那个世界的女神,你是那个时代的女神,你是那个民族的女神”,这些表达了作者对女神的深情厚爱,也表达了作者对女神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最后,通过《女神》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郭沫若对女神形象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在诗中,作者对女神的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自己对女神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作者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将女神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女神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在诗中,作者写道,“你是大地的女神,你是天空的女神,你是人类的女神”,这些表达了作者对女神形象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也表达了作者对女神的深情厚爱。
总之,郭沫若的《女神》一诗,通过对女神的崇拜、深情表达和独特理解,展现了作者对女神的独特情感和情感表达。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女神的美丽、高贵和神秘,也表达了作者对女神的深情厚爱和独特理解,展现了作者对女神的崇拜和赞美之情。
2024年《女神》读后感(3篇)
2024年《女神》读后感读郭沫若之诗集《女神》,想其在1949年之后的一举一动,《女神》时的浪漫大胆、热烈与自由在其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堕落之快,如乘神七。
《女神》收入作者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式诗歌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可惜后来的女神不再重生,凤凰不再涅盘。
晚期郭沫若的诗篇已成为政治的图解,不但毫无诗意,而且多吹捧与谀辞,这种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令人震惊亦令人深思。
“特立独行”、“淡泊明志”等知识分子的传统风流在1949年之后已成文化之恐龙。
一切让人怀念的人格风骨都随着改朝换代的新社会逝去了。
不过细读文本,发现1949年之后的郭沫若在早期的《女神》诗篇里仍有其发展脉络,倒不是凭空变形。
不过,一切被放大到极致,看他晚年诗歌,真真是不忍入目。
2024年《女神》读后感(2)“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
”这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的开篇语,亦是整首诗内容的概括。
为作者谱写一曲时代的颂歌添就了激昂的音符。
香木自古以来就是高洁、正直之士的象征。
无论是屈原的“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还是郭沫若的“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
”香木,总是代表雅洁。
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各种民主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诗人的心目中,旧中国就是这样“一切都要去了”的凤凰。
——同样都是含弃旧我,追求新生。
凤凰是集香木来烧尽自己那陈旧的躯体;而我们的中国,有无数爱国的进步人士前赴后继,有无数高尚的革命同胞携手相助,我们那个曾经落后、保守的中华民族,“在死灰中更生”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涅槃的凤凰,不仅象征着中国的再生,也象征着像郭沫若先生这样的革命界、思想界人士的再生。
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艺术特色
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艺术特色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戏剧家,他的诗集《女神》被誉为中国新诗的一部杰作。
这部诗集充满了他对于女性的敬仰和思考,展现出了他对于人性的深度洞察和对于艺术的独特追求。
《女神》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郭沫若的《女神》展示了他对于女性的崇拜和赞美。
他将女性视为宇宙中最美的存在,把她们描绘成了无尽的艺术灵感的源泉。
在诗中,他以精细的笔触描绘女性的容貌、气质和内心世界,赋予她们以崇高的形象。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女性柔美、温柔、深情的赞美之词,使读者感受到了他对女性的独特情感。
其次,郭沫若的《女神》揭示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诗中,他将女性描绘成既柔弱又坚韧、既温柔又强大的存在,这种矛盾性使得女性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通过对女性的描绘,郭沫若折射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冲突,让读者对于人性的本质有着更深的思考。
此外,郭沫若的《女神》体现了他对于艺术的独特追求。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简洁,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和形象描写,使得诗歌更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同时,他也注重形式的创新,尝试了自由诗和象征主义等不同的诗歌形式,使得《女神》具
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通过对女性形象的赞美和探索,展现了他对于人性的深度思考和对于艺术的独特追求。
这部诗集的艺术特色在于描绘了女性的美、探讨了人性的矛盾、追求了诗歌的音乐性和形式的创新。
通过《女神》,郭沫若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他对于生命、爱情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女神》是郭沫若的一部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他对女性的赞美、敬仰和思考。
这本书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和崇拜之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女性的敬意和对女性美好的向往。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女性的独特理解和对女性美的独特见解。
在《女神》中,郭沫若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述女性的美丽和魅力,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柔美、娇媚和温柔。
在他的笔下,女性成为了一种神秘的存在,她们的美丽和魅力让人无法自拔,让人为之倾倒。
作者还通过对女性的赞美,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和敬意,他认为女性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的支柱,是人类文明的灵魂。
在《女神》中,郭沫若还对女性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他认为女性是一种充满着柔情和细腻的存在,她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温柔和善良,她们的思想和情感是那样的丰富和深刻。
在作者的笔下,女性成为了一种高贵的存在,她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智慧和美丽,她们的情感和情感是那样的深邃和动人。
通过《女神》,我们可以感受到郭沫若对女性的独特理解和对女性美的独特见解。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用深情的语言赞美了女性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女性的敬意和对女性美好的向往。
这本书不仅是对女性的赞美和敬仰,更是对女性的理解和关怀,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女性的深情厚意和对女性美的无限向往。
在读完《女神》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郭沫若对女性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用深情的语言赞美了女性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女性的敬意和对女性美好的向往。
通过这本书,我对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厚的敬意,我愿意用郭沫若的眼睛去看待女性,用他的心灵去感受女性的美好,让我对女性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女神》是一本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书,它让我对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厚的敬意,让我对女性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郭沫若《女神》读书心得体会
郭沫若《女神》读书心得体会
《女神》是郭沫若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聪明勇敢的女革命家李丽珍为了国家
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斗争的故事。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启发,有以下几点心得
体会。
首先,小说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
李丽珍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她不仅通过自己
的努力获得了高等教育,也在解放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说中的其他女性角色也都
展现出了勇敢、聪明、独立的个性,她们都在不同的领域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描写表明,在革命斗争中,女性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拥有强大的力量和价值。
其次,小说强调了革命理想的重要性。
李丽珍是一个有着坚定的革命信仰的人,她为
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甚至不顾个人安危。
而在小说中,一些反面角色也展
现了对革命事业的背叛和背离。
通过这些描写,郭沫若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理想信仰,才能够支撑我们在困难时坚持下去,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最后,小说强调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小说中,李丽珍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斗争,但
她从不是一个为自己谋求私利的人,她始终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联
系在一起。
这种个人情感的融入集体利益,体现了郭沫若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解,也强调了个人和集体命运的紧密关联。
综上所述,《女神》是一部充满革命热情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小说,通过描写李丽珍的
故事,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强调了革命理想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读完这本小说,让我对革命事业和个人奋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色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色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浪漫主义色彩:诗集《女神》充满了浪漫主义元素,如对个性
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独特的想象和夸张:在《女神》中,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和
夸张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如“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这种独特的想象和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充满了力量和动感。
3.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在《女神》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
象征,如“凤凰”、“晨曦”、“朝霞”等,这些意象和象征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得诗歌更具有深度和哲理。
4.强烈的情感表达:在《女神》中,诗人运用了强烈的情感表达
方式,如对祖国的忧虑、对自由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等,这些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5.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在《女神》中,诗人通过独特的韵律和节
奏,使得诗歌更具有音乐性和美感。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其艺术特色丰富多样,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郭沫若的诗《女神》赏析
郭沫若的诗《女神》赏析《女神》,郭沫若作。
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也是郭沫若代表作。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郭沫若的诗《女神》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内容通览《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它的问世有如响彻长空的惊雷,震动了当时的文艺界。
连《序诗》在内,《女神》共收诗54首和诗剧3篇。
当时,正值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高涨的年代,《女神》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渴望和歌颂祖国的新生,是《女神》的一个重要内容。
《凤凰涅盘》是《女神》中的代表作,它借凤凰采集香木自焚而后在烈火中再生的神话传说来象征旧中国、旧我及旧的一切的毁灭,和新中国、新我及新的一切的再生,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歌颂自我和一切叛逆者,是《女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诗人渴望和赞美祖国的新生,也渴望和歌颂自我的新生与解放。
正因为诗人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在他的诗篇里经常跳动着的“自我”就爆发出一股气吞山河、震撼宇宙的力量。
比如《天狗》就极度夸张地展示了“我”这样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的种种表现。
歌颂不断地毁坏和不断地创造,是《女神》的又一重要内容。
诗人既然是热烈渴望祖国新生,追求个性解放,就必然痛恨并希望摧毁一切阻碍新生与解放的黑暗腐朽势力。
因此,他既歌颂“毁坏”,又歌颂“创造”和创造的“力”。
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中,诗人吹响了雄壮的号角:“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律吕)哟!”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对“太阳”“山岳”和“海洋”“狮子”“飞雁”和“泰古的森林”,“水”“火”“火山”和“伟大的江河”,“豪放的诗”“雄浑的音乐”和“崇宏的艺术”,“苏彝士”“巴拿马”“万里长城”和“金字塔”等充满创造活力的东西表示崇拜。
《女神》文学短评
1111
《女神》是郭沫若先生创作的诗集,是“五四”时期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这部诗集分为三辑,分别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它们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
第二辑主要作品风格是强悍狂暴。
其中著名的《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晨安》《地球,我的母亲!》等诗作,被“五四”时代的激情照亮,给当时正在尝试和探索的中国新诗带来了崭新的、强大的风格。
第三辑大部分是小诗。
这些作品平缓、清新、朴素,表现出宁静、隽雅的意境。
在艺术上,郭沫若先生常常逾越常规,使人感受到惊骇。
他的诗歌语言凝炼隽永、抑扬顿挫,《浴海》《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作品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总之,《女神》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女神》读后感
《女神》读后感
郭沫若的《女神》是一本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诗集,它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对自由、民主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读完《女神》,我深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我被《女神》中的激情所打动。
郭沫若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的笔触饱含情感,让人感受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真挚关怀。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心灵的倾诉,通过他的诗歌,我仿佛能够触摸到他内心的激情和热血。
其次,《女神》中的想象力让我惊叹。
郭沫若的诗歌不受传统束缚,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艺术形象。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想象力不仅为他的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和追求。
此外,《女神》中的主题让我深思。
在那个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民主和个性解放是人们追求的重要价值。
《女神》中的诗歌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氛围,通过他的诗歌,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追求。
同时,郭沫若的诗歌也表达了对传统束
缚的反抗和对个性自由的渴望,这种追求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女神》是一本具有独特魅力和历史意义的诗集。
它不仅展现了郭沫若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过阅读《女神》,我不仅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和魅力,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追求。
我相信,《女神》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女神》读后感800字
《女神》读后感800字《〈女神〉读后感800字》篇一读完《女神》,我整个人就像被一阵狂风吹过,晕乎乎的,但又觉得特别过瘾。
《女神》这书啊,就像一个装满了各种神奇魔法的宝盒。
郭沫若笔下的那些诗,那字里行间就像有无数只小手,一下子就把你的心给揪住了。
我刚开始读的时候,心里想:“这都写的啥呀?咋这么天马行空呢?”就像突然闯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到处都是奇奇怪怪的东西。
像《凤凰涅槃》,凤凰要重生,要把自己烧死。
我就想,这凤凰是不是傻呀?好好的活着不好吗?可是越读下去,我就越能感觉到那种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生的渴望。
也许这凤凰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想要改变的那个自己吧。
有时候我也想把自己以前那些不好的习惯啊,想法啊,都像凤凰烧毛一样给烧掉,重新做一个崭新的人。
还有那些诗句,那用词,真是大胆得很。
感觉郭沫若就像一个拿着魔法棒的魔法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什么“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的天呐,这要是在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肯定会说:“你这写的啥玩意儿,太离谱了。
”可是在这里,就觉得特别有力量。
它就像一个拳头,狠狠地砸向那些陈旧的、束缚人的东西。
我突然想到我自己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地上学、放学、做作业,就像一个机器人。
而《女神》里的那种激情和活力,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这平淡的小日子。
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也能像郭沫若那样,把自己内心的那些想法,不管多疯狂,都给释放出来呢?也许我做不到像他那样写出这么震撼的诗,但是我可以在我的生活里,给自己找点不一样的乐趣,比如说尝试一些新的爱好,交一些不一样的朋友。
不过,我也有点小纠结。
《女神》里的这种激情,是不是有点太不切实际了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能像诗里那样完全抛开一切束缚吗?可能不行吧。
但是呢,这也许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它能让我们在精神上体验一把那种自由奔放的感觉。
总的来说,《女神》这书就像一杯烈酒,喝下去让人热血沸腾,虽然有点上头,但真的是回味无穷。
郭沫若诗歌《女神》赏析
郭沫若诗歌《女神》赏析
《女神》是郭沫若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女神的热忱,运用美好的语言,形象地表达
了对女神的追求。
诗的前言以新颖的诗句引入:“我像是一在暮色中的古老祭坛,升起血燃烧的烟火!”诗人用暗喻的方式表达出对女神的崇拜之情,比喻他象一个崇拜女神的祭坛,热忱地升起
点燃心中热烈的赞歌烟火。
接着,诗人大胆描绘了神奇的女神:“颤动的光影笼罩在她玉指,散发出永恒的宁静
与美丽;犀利的星想萦绕在她芳草,镶嵌出素洁的耀眼光彩;”用令人惊叹的喻比地勾勒
出女神仙子的形象,把芳草间的心湖映射及女神端庄的脸庞,将混沌的宇宙映射及女神赐
予的幸福安定,令人叹服。
诗的结尾,又回归到“暗红色的火光在我脸上闪烁”,以及“热泪在我眼睑上涟漪”,这些诗句诉说着诗人对女神的痴心,以及强烈的崇拜欲望。
正是这种追求,使诗人无论以何种形式,都被女神的美丽所吸引住,触摸到了心灵深
处无穷的爱意。
这样的感情流露不仅展示出诗人创作的完美精神,也表达出了爱的力量和
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诗歌《女神》的创作,表达了作者对女神的热切追求和痴心爱意,是郭沫若深厚的感
情掩映出的美丽诗篇。
它既是释放崇拜心,又是振奋灵魂,充满力量,洋溢着文学情怀,
也充沛着爱意,恰如诗人所说:“我歌唱,歌唱对这女神的爱!”。
郭沫若《女神》赏析-文档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郭沫若《女神》赏析-精选文档郭沫若《女神》赏析一、《女神》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从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空前的高峰时期,收获了大量的诗篇。
1921年8月,郭沫若将这一时期所做的154首诗歌结集出版,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诗歌集——《女神》。
《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郭沫若诗集。
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
连同序诗共57篇。
多为诗人留日期间所作。
其中代表诗篇有《女神之再生》、《天狗》、《晨安》等。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
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
1921 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
《女神》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反映现实。
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
他曾说过:“在初自然是不分质的,只是朦胧地反对旧社会,想建立一个新社会。
那新社会是怎样的,该怎样来建立,都很朦胧。
”因此,女神要去创造新鲜的太阳,但仍是一个渺茫的创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
但在五四时期,它曾给了广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
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涓涓流泉。
而《女神》中的代表诗篇《天狗》其艺术风格当属前者。
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
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
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
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
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Energy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
论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内容
论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内容
《女神》是郭沫若编辑的一本小说,它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内容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书中提出的女性主义思想是本书最重要的内容,书中重点叙述了一位女性如何在困境中找到信念,并最终成为一个自尊自强的女神。
书中提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即妇女可以通过自我发展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可以独立走出自己的路,不仅要完成简单的家务活,还要发掘自己的能力,奋斗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种宣扬自立自强的思想,令读者鼓舞,让他们相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困境都可以攻克,并实现人生价值。
另外,书中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女性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平淡的普通人生,而应该积极发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突破各种既定的观念,打破传统对女性的固有刻板印象,多方发展,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此外,书中还进一步强调了女性参与社会公众事务和思想斗争的重要性,认为女性也可以在社会思想政治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书中讲述了一位女性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通过思想斗争,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的道路,令读者佩服不已。
从上述看可以,郭沫若在《女神》一书中,提出了许多理念,这些理念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要求女性自立自强,而且要求女性站在更高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价值,勇敢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它更要求女性参与社会公众事务,发挥女性的独特力量,改善民
生,促进民族进步。
总的来说,《女神》为妇女的自强自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它激发了许多妇女在人生及社会发展中的妇女力量,更使女性自觉自强,斗志昂扬,可以更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促进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46《女神》读后感
《女神》读后感郭沫若的《女神》不仅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阅读完这部诗集,我被其中磅礴的气势、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
首先,《女神》中展现的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旧格套的勇敢突破和对新诗形式的探索。
郭沫若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激情,创造了这种自由奔放的诗体,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
这种诗体不仅形式新颖,更在表达上更加自由、灵活,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更加充分地展现。
其次,《女神》中的代表诗篇,如《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等,都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象征意义,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国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这些诗篇不仅展示了郭沫若卓越的诗歌才华,更在思想上具有高度的启示性,引导读者对人生和社会进行更深入的反思。
此外,《女神》中的一些篇章,如《女人可以塑造吗》、《假如能转生》等,也让我对女性的地位和命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郭沫若在这些篇章中,试图探讨男女之间的关系和女性的命运,表达了他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篇章虽然观点独到,但也有一些观点过于主观和片面,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总的来说,《女神》是一部充满激情、才华和深度的作品。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新诗运动的魅力和力量。
同时,这部诗集也让我对郭沫若这位伟大的诗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相信,《女神》将会继续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追寻真理、探索人生、关注社会。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不断汲取这部经典作品的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时,我也期待自己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像郭沫若一样,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递价值,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形象
郭沫若的诗作《女神》描绘了一个自我抒情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充满了含蓄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通过对女神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郭沫若的诗作本身入手,深入解读《女神》所表达的自我抒情形象。
诗中的女神,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形象,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完美女性的憧憬和向往。
通过对女神形象的描绘,郭沫若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对诗歌语言、意境和情感的剖析,逐步揭示《女神》中所体现的自我抒情情感。
随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女神形象所代表的美好与完美,对于当代社会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女神》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当代社会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呈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也可以从中获得对于个人情感世界的启示与反思。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将对《女神》的自我抒情形象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通过全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郭沫若诗作《女神》所表现出的自我抒情形象,并对其中所体现的情感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也可以借此引发对自身情感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在笔者看来,《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不仅仅是郭沫若对女性形象的赞美和敬仰,更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和表达。
这种自我抒情形象所体现出的内心世界,对于当代社会和个人情感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深入解读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郭沫若诗作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在当下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既是郭沫若诗歌的精髓所在,也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全面解读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本身所包含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当代社会和个人情感世界的重要启示。
希望读者在阅读完本文后,能够对《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价值。
《女神》郭沫若读后感800字
《女神》郭沫若读后感800字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女神》郭沫若读后感800字(一)《女神》的反抗精神和《女神》的时代精神,首先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天狗》中 ldquo;我 rdquo;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状态的语言,正是猛烈破坏旧事物的情绪的极好表现.这种情绪是与 ldquo;五四 rdquo;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相一致的.因此,诗中的 ldquo;我 rdquo;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者.《天狗》是《女神》创作中诗人情感与艺术碰撞.融合.激溅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见,《女神》创作想象之丰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热烈堪称诗界一绝.它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浪漫主义艺术色彩将是照彻诗歌艺术长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诗句就像喧嚣着的热浪,轰鸣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的最强音.《女神》的爱国主义精神《炉中煤》以煤自喻,表示甘愿为祖国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棠棣之花》.《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等作品都是以自我献身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反帝爱国的_,这场运动所激发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通过诗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之中了.《女神》的进取精神这是在感受了新的革命世纪到来的气息所产生的不可抑止的欢欣情绪,也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表现.所以,《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对光明.对力量的歌颂,色彩明亮,声调高亢,气势磅礴.《太阳礼赞》表达了诗人对新生太阳的激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歌唱了把地球推倒的伟力;《晨安》的兴奋之情更明显,一气喊出二十七个 ldquo;晨安 rdquo;,把自我与世界贯通,表现了一代新青年的宏大气魄;《笔立山头展望》等作品也都表现出求新弃旧的进取心.《女神》作为划时代意义的巨片在今时今日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现在社会中,人人过着平淡的日子,缺少了上个年代的现实刺激,我们的精神容易变得麻木和空洞.也许时代已经给不出那种奋起的机会,但是我们有着先背给我们的精神财产.《女神》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财宝.如今再次拜读郭沫若先生的《女神》时,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激情和奋斗,如作者以天狗自喻,大手笔的宣泄吹自己的感情,这在现实作品中已很少见了.我们也许没有作者的经历,但是我们可以继承他的思想,继承这份激情和热情.那种为祖国可以舍弃一切的情感应该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并且我们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将这份情感生生不息的传下去!《女神》郭沫若读后感800字(二)刚看到《女神》这本书的名字,让我产生好多联想,会不会讲一些神话,然而真正读它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女神》的内容涉及到很多,其中就有关爱国的话题.《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在文学第一部成熟的新诗集.它是郭沫若早期诗歌代表作的结集.郭沫若在这部《女神》当中就涉及到了 ldquo;五四rdquo;. ldquo;五四 rdquo;时代是当时催生了许多天才和杰作的伟大时代,挣脱了旧思想和旧文学的束缚,建立起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权威.郭沫若因此产生了许多想法,面对如火如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爱国学生运动已经把古老的中国变成了一个波澜起伏的海洋.对中华民族新生的期盼,对自我力量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相互呼应,社会思潮的汹涌澎湃与他内心情感,情绪的大波大澜发生着强烈共鸣,郭沫若找到了发泄的火山口,写成了《女神》.闻一多评论《女神》为时代的一个肖子.是因为《女神》完整地体现了 ldquo;五四 ldquo;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表现了内与外,主体与客体,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已经消失了界限等等.写出了 ldquo;五四 rdquo;运动的激人奋起的精神.在《女神》里,的自然与人的统一是动的精神的统一,是充满活力的大自然与充满活力的人的统一,大海,波涛,地球,太阳,万里长城,金字塔都构成了豪迈壮阔的青春的意想群体.这虽然是在写人与自然的统一,但实际上写明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界建筑的热爱,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我个人感觉郭沫若为了激发人们爱国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笔头写下了《女神》.为的就是让人们感受到 ldquo;五四 rdquo;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些失败的哀叹,更多的是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为了自己国家的存亡而不顾生命安全的的学生和那些参加 ldquo;五四 rdquo;的人们的精神,我很钦佩他们.《女神》郭沫若读后感800字(三)听老师讲过郭沫若《女神》来由的一个演义版本.郭沫若读到所谓 ldquo;新诗第一人 rdquo;胡适的新诗集《尝试集》 mdash; mdash;特别是读到 ldquo;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rdquo;和 ldquo;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rdquo;时,非常非常地激动,不是因为觉得写得好,而是因为非常非常地遗憾,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拱手让给了胡博士. ldquo;像这样mdash; mdash;或者比这还要好许多 mdash; mdash;的诗,我在家里写了一大本子呢!可惜没拿出去发表! rdquo;今天读过《女神》之后,其实我更愿意相信,当郭沫若读到胡适博士的诗后,心中诗情勃发,熬了几个晚上,于是《女神》就诞生了.读郭沫若的《女神》读出的是蓬勃的激情.那恣肆汪洋的情感,犹如滚滚不断钱塘潮,在人们的心中激荡起万丈高的浪花.比如在《晨安》一诗中,作者写道: ldquo; hellip; hellip;晨安!我年青的祖国呀!晨安!我新生的同胞呀!晨安!我浩荡荡的南方的扬子江呀!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晨安!万里长城呀!啊啊!雪的旷野呀!啊啊!我所畏敬的俄罗斯呀!晨安!我所畏敬的Pioneer(先驱者)呀!晨安!雪的帕米尔呀!晨安!雪的喜玛拉雅呀!晨安!Bengal的泰戈尔翁呀!晨安!自然学园里的学友们呀!晨安!恒河呀!恒河里面流泻着的灵光呀!晨安!印度洋呀!红海呀!苏彝士的运河呀!晨安!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呀! hellip; hellip; rdquo;诗人以最真切的感情.最真挚的敬意,用自豪的声音,遥向大海西岸的祖国问安,一口气喊出27个 ldquo;晨安 rdquo;,这喷薄而出的情感,正是诗人对祖国的无限依恋.我又想起老师的玩笑话: ldquo;同学们,上语文课的时候,我是不会阻挡你们冲出教室的,说不定哪位同学就是因为诗情勃发要去宣泄心中的激情,说不定哪位同学就是新时代的郭沫若呀! rdquo;当然,老师的原本用意可能是在委婉批评某些同学上课时间随意进出教室,但是,换个角度,这何尝不是对郭沫若诗歌的特点的形象概括呢?真的,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学习郭老想唱就唱呢?可以进KTV尽情欢歌,也可以把自己的诗情倾注笔端,让文字汩汩流淌.我想唱歌呀我就唱,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 hellip; hellip;歌唱吧青年朋友们,因为生活本来它就是这么样.《女神》郭沫若读后感800字(四)一天就把郭沫若先生的《女神》给看完了,看到精彩处的时候不自觉的朗诵起来,强强也受到我的感染,和我一起朗诵.今天下午的时光真是幸福啊,呵呵.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留日时根据故乡四川省乐山县的两条河流mdash; mdash;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河)而取的名字,诗人的思乡情怀由此观之.他的诗充满活力,诗中运用了大海.波涛.地球.太阳.万里长城.金字塔等豪迈壮阔的青春的意象构成了阔大雄浑的意境.闻一多曾评论《女神》说: ldquo;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的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 mdash; mdash;二十世纪时代底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不愧为时代的一个肖子. rdquo;他感到大自然 ldquo;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 rdquo;(《光海》);他在 ldquo;崇拜 rdquo;太阳.山岳.海洋.江河的同时,又 ldquo;崇拜偶像破坏者,崇拜我 rdquo;.他礼赞太阳,要太阳把他的生命 ldquo;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rdquo;;他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自我意识 ldquo;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y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rdquo;(《天狗》).《凤凰涅盘》中,凤凰 ldquo;集香木自焚 rdquo;体现了彻底破坏旧世界的精神, ldquo;复从死灰中更生 rdquo;则是创造意志的写照.《女神之再生》中,他借女神们高唱: ldquo;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 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创造意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 ldquo;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哟! rdquo;表现出与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截然不同的现代性格.总之,《女神》中的优秀诗篇,都活跃着一个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热情洋溢,对自我的力量充满自信.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向往的五四青年,他厌恶一切陈腐的事物,厌恶平庸无为的生活.憎恨现实生活的黑暗和残酷,赞美一切新鲜的生命,崇拜一切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伟大事物.诗人的诗思在整个宇宙和整个世界自由驰骋,从而又显示出想象力极为丰富,跳跃迅捷,奇丽壮观的特点.诗歌的语言上,可以明显看出古典诗词在节奏上的影响,排比.叠句.反复等修辞的运用,词语的两两对应,平仄音韵的协调,使诗句既能挥洒自如,又朗朗上口,甚至个别字的粗糙也没能减损诗歌激荡的节律和摇滚乐般的震撼力.《女神》郭沫若读后感800字(五)读了郭沫若的《女神》,准确的说是根本没看懂,从网上找了很多资料,这才有些了解.《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主要特色有: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 ldquo;自我表现 rdquo;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ldquo;自我表现 rdquo;.诗中的 ldquo;自我 rdquo;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盘》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 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 ldquo;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rdquo;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女神》常使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是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在《女神》中,无论是古代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还是人格化的自然景色,其形象的选择都十分巧妙.恰当.新颖,与要表达的感情内容相一致,山岳海洋,日月星辰,风云雷电,也都唱的是 ldquo;郭沫若之歌 rdquo;.《天狗》用民间传说中天上破坏者的形象来表现对世界的反叛和破坏情绪,《炉中煤》用受压于地下的.乌黑低贱的 ldquo;黑奴 rdquo; mdash; mdash;煤的形象来表现劳苦者的爱国之情,十分新颖而恰当.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 ldquo;五四 rdquo;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
女神郭沫若读后感
女神郭沫若读后感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广为人知,尤以她的女神形象深入人心。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女性形象的赞美和探索,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力量和美好的讴歌。
读完《女神》,我被作品中女神的形象深深吸引,也对女性的伟大和独特之处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首先,作品中女神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诗中,女神被描绘成“神武兮若莲”,身姿高挺而婀娜,如同一朵初开的莲花一样美丽动人。
她的眸子如明星,玉琢洁白的额头上有一朵曼妙的浅笑;眉弯似连山的蓝带,眼睛如两块飞渔;她那雪白的鼻尖,仿佛柔软的芦苇。
这样的描写让我产生了一种如同亲眼目睹女神的感觉,仿佛她就在我的面前,美丽而神圣。
作品中对女神形象的艺术表现力有力地凸显了女性的魅力和美好。
其次,作品中女神的形象是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女神所具有的神力使她能创造和改变一切。
在诗中,女神创造了美丽的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丰收和繁荣;女神的微笑能使心灵舒畅,带来温暖和希望。
女神的智慧也让人折服,她能洞悉一切,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这种力量和智慧使女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作品中传达出对女性之伟大的赞美。
另外,作品中女神的形象也让我对女性的伟大和独特之处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女神以她温柔和善良的心湖,以她柔韧而又坚定的力量,像人间的天使一样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她是母亲,是妻子,是姐妹,是女儿,她们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了微笑和希望。
作品中女神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独特魅力和作为母亲、妻子、妹妹、女儿的重要角色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
通过读《女神》,我更加明白了女性的伟大和独特之处,也更加认识到女性力量的重要性。
女神是一个象征,她不仅仅代表了女性的美丽,更代表了女性坚强的力量和智慧。
女性是社会的建设者和家庭的支柱,她们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是社会进步和家庭和谐的基石。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珍视每一位女神,给予她们应有的权利和尊严。
综上所述,《女神》是一篇有力的赞美女性力量和美好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郭沫若之《女神》郭沫若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留学日本时根据家乡乐山县的两条河流—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河)而取的名字。
他出生于地主兼商家庭,从小广泛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并接受维新思想的启发,培养了浓厚的爱国民主思想和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
1913底,郭沫若留学日本,在此期间拜读了泰戈尔,歌德,海涅,雪莱等人的作品;1916年,与安娜相恋,《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等是写给其恋人的情诗;此时他也深受王阳明“万物一体”的宇宙观的影响,开始接受西方泛神论的影响。
1919年下半年到1920年下半年,在五四运动狂潮的激荡下,进入他的“诗的创作爆发期”,《凤凰涅槃》,《天狗》等都是此时期创作的;1921年《女神》的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文学地位,使之成为与鲁迅一样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1921年7月,郭沫若与郁达夫等成立了新文学社团“创造社”;1923年4月离日返国,致力于前期创造社的文学活动,创作《星空》等诗集;1924年,赴日本翻译《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26年创作的《革命与文学》标志着其文学思想的巨大变化,并于1927年写出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在党的安排下,亡命日本达10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和古文字的研究,并写了《我的童年》,《创造十年》等作品;1937年抗战爆发,其代表作《屈原》,《棠棣之花》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国家行政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重要职务;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女神》介绍《女神》是郭沫若的创作的第一本诗集,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突书局出版。
全书除《序诗》外,共3辑。
第1辑收《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等3篇诗剧,合称“女神三部曲”,主要是歌颂反抗专制独裁,创造民主和平的“女神”这一圣洁形象;第2辑收《凤凰涅槃之什》,《泛神论者之什》,《太阳礼赞之什》各10首;第3辑收《爱神之什》10首,《春蚕之什》8首和《归国吟》5首,这23首诗不如一、二辑那样情绪高昂,反映了诗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全书包括《序诗》共有诗歌54首,诗剧3篇。
这些诗写于1916-1921年,其中绝大部分创作于五四运动时期(1919-1920年)。
《女神》一问世便以其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以及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上“胡适的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诗体的到来。
与中国传统诗歌和早期白话新诗相比,它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创造了一个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体现,这个形象借助于“泛神论”将自我第一次提高到本体和神的地位。
“泛神论”是流行于16-17世纪西欧的一种哲学思想,表现为“本体即神,神即自然”。
郭沫若自己的解释则为“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
”《女神》特点总体看来,《女神》以浪漫主义为主,象征是其主要手法,其对现实的揭露,批判是以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乐观想象与坚定信念为基础和前提的,理想主义是其浪漫主义的精髓。
《女神》表现了五四时期那种冲破一切丑恶事物,推倒一切腐朽势力的力量,它对封建藩篱的勇猛冲击,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追求和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都鲜明地反映了“五四”革命运动的特徵,传达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最有代表性的,是诗篇《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
之一《凤凰涅槃》是诗集中最长,同时最能体现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首诗。
它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借助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旧中国包括诗人的旧我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从“凤凰”这一艺术形象身上,体现了诗人与祖国的同一命运,成了五四时代精神的号角。
除夕将近的时候,在梧桐已枯甘泉已竭的丹穴山上,“冰天”与“寒风凛冽”,一对凤凰惊慌失措地来回飞旋着为自己安排火葬。
临死之前,它们回旋低昂地起舞,凤鸟“即即”而鸣,凰鸟“足足”相应。
它们诅咒现实,诅咒了冷酷、黑暗、污秽的旧宇宙,把它比作“屠场”,比作“囚牢”,比作“坟墓”,比作“地狱”,怀疑并且质问它“为什么存在”。
它们从滔滔的泪水中倾诉悲愤,诅咒了五百年来沈睡、衰朽、死尸般的生活,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有的只是“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尽的污浊,浇不息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看不到“新鲜”和“甘美”,看不到“光华”和“欢爱”,年轻时的生命力已经消逝,于是它们痛不欲生,集木自焚。
在对现实的谴责里,深深地积攒着诗人心头的民族悲愤和人民的苦难。
凤凰的自我牺牲、自我再造形成了一种浓烈的悲壮气氛。
当他们同声唱出“时期已到了,死期已到了”的时候,一场漫天大火终于使旧我连同旧世界的一切黑暗和不义同归于尽。
燃烧而获得新生的不只是凤凰,也象征性地包括了诗人自己。
至于凡鸟的浅薄和猥琐,意在鞭挞现实中的丑恶和庸俗的同时,进一步衬托凤凰自焚的沈痛和壮美。
“火中凤凰”的传说给予诗人以现实的启迪,使诗歌的彻底革命精神紧密地结合着历史乐观主义的态度,最后,凤凰更生了。
诗人以汪洋恣肆的笔调和重叠反复的诗句,意在渲染大和谐、大欢乐的景象。
这是经过斗争冶炼后的真正的创造和新生。
它表达了诗人对“五四”新生的歌颂,也是祖国和诗人自己开始觉醒的象征,洋溢着炽烈的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热情。
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的记载而写成的《女神之再生》,也以神话题材突出了“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揭示出反抗、破坏和创造的主题。
诗剧一开始写天地晦冥,风声和涛声织成“罪恶底交鸣”,女神们从“生命底音波”里听出预兆,感到“浩劫”重现,各各离开了神龛,她们齐声唱出:“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这里就点到了全诗的题旨。
在颛顼同共工决战的场景里,诗人以暗示式的语言,谴责了军阀的混战,插写了人民的灾难。
天柱折后,颛顼与共工一同毁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反动统治者的强烈的憎恨。
在黑暗中,终于传来了代表人民意志的声音。
女神们不屑于去做修补残局的工作,她们再造了一个太阳,并且预言这个新造的太阳将“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之二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的力量,是《女神》的另一重要内容。
收在《女神》里的诗歌,无论是反抗、破坏或者创造,几乎处处透过抒情形象地表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而在一部分诗篇里,更对作为叛逆者的勇敢唱出了激越的颂歌,透露出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
在“五四”前后的中国,部分群众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桎梏,还未能认识自身的力量而迅速觉醒,这种从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立场提出的发展个性、强调自我的主张,具有反对偶像崇拜、冲破罗网的作用。
无论是火中自焚的凤凰,创造新太阳的女神,还是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囊吞宇宙的天狗,蕴藏在这些形象中的自我都交融着诗人自身的感悟和长期以来民族所受的屈辱。
因此,这个自我不是拘束于个人主义狭小天地里的狐独高傲、忧伤颓废的自我,而是体现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自我。
这个“自我”是诗人自己,也是当时千千万万要冲出陈旧腐朽的牢笼,要求不断毁坏、不断创造、不断努力的中国青年。
之三对于劳动的工农群众的景仰和颂扬,是《女神》诗篇中另一引人注目的地方。
在《三个泛神论者》里,他把三个泛神论者都作为靠劳动吃饭的人来赞美。
这种对劳动人民恳挚真诚的感情正是诗人阶级觉醒的征兆。
虽然《女神》中对于劳动人民的歌颂,以及对于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领袖的歌颂篇章还不很多,在认识上也还不够清楚,但正反映了诗人思想中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
它对诗集《女神》是重要的,是它的整个诗章之所以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充满信心的内在根据;它在当时的出现更是可贵的,在各种思潮纷乱涌现、新阵营开始分化的情况下,为最革命的思想高唱赞歌扩大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之四《女神》中有不少歌咏大自然的诗篇。
诗人当时正受泛神论思想影响,认为“全宇宙的本体”只是万物的“自我表现”,而人则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他喜欢讴歌自然,并把自己溶解在广阔的大自然里,达到“物我无间”的境界。
在这一部分诗里,有气象宏传、壮阔飞动的描画,也有笔致宛约、清丽幽静的篇章;但无论是礼赞“波涛汹涌著”的大海、“新生的太阳”和“天海中的云岛”,或是歌咏“池上几株新柳,柳下一座长亭”,总是流转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和足以使人愉悦、奋发的乐观主义色彩,洋溢着“五四”时代蓬勃进取的精神和诗人自己的飞扬淩厉的朝气。
之五《女神》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
贯串诗集中的对黑暗现实、陈腐传统的彻底反抗与破坏,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信,对创造理想的乐观,等等,都强烈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份子革命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这种革命理想主义正构成了《女神》革命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
诗篇的奔腾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弘传的构思与沈烈的色彩,激昂的音调与急骤的旋律,以及神话的巧妙运用等反映了革命浪漫主义在手法上的长处。
例如《湘累》里的一节:九嶷山上的白云有聚有消。
洞庭湖中的流水有汐有潮。
我们心中的愁云呀,啊!我们眼中的泪涛呀,啊!永远不能消!永远只是潮!一唱三叹,这种自然流泻的音节是和他和自然流露的感情相适应的。
郭沫若广泛地阅读了我国古典诗歌和某些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
他自己说过:“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乾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为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
”而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李白的影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郭沫若对屈原有深深的追随。
他在诗剧《湘累》中所表达的那种沛然若决江河的反抗丑恶现实、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既符合于屈原的性格,又代表了“五四”时期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之六气势雄浑豪迈的自由体诗,是《女神》里最具特色、最能激动人心的,它们真正为“五四”后的自由诗开拓了新的天地。
这些诗篇的出现,一方面是诗人自己阔大不羁的襟怀和丰富强盛的想象力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五四运动涛奔浪涌似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突破了从来诗歌的樊篱和束缚。
它没有固定的格律和形式,甚至连脚韵也不押,但是诗的内在的旋律与诗人感情的节拍是和谐一致的。
在很多地方,诗人用重叠反复的诗行表现层出不穷的想象和情思,给与读者以强烈的内心激动,使他们跟著他一起愤怒,一起高呼,一起反抗。
就象他在《序诗》里所期望的那样,《女神》的确是在当时青年们的胸中“把他们的心弦拨动,把他们的智光点燃”了的。
《女神》中也有一部分诗形式格律相当谨严。
例如诗剧《棠棣之花》的歌唱部分采用的是传统的五言诗形式。
《女神》评价郭沫若的《女神》是一代诗风的新诗集,这就是它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