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框架

合集下载

课堂观察框架示意图

课堂观察框架示意图

办代替,对学生期望降低) 2、重点转移到追求答案的正 确性和完整性;不注重意义 理解、概念获得等方面; 3、时间过多或过少; 4、课堂管理问题; 5、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指 向不明或学生缺乏兴趣); 6、教师对学生低层次结果或 过 程迁就(如本来要求学 生解释思考过程,却接受 了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解释)
境知识,教师经验要靠课例来积累,来传递,来提升
4。改进教研----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的研究(提出问
题、确定主题、组织团队、制定计划、查阅文献、搜集资料、 分析数据、提炼观点、撰写报告),使教研活动更加丰富、 深刻、民主,充满创造的活力
L.舒尔曼论教师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
专家教师
经验教师 职初教师
(相同分数单位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
(不同分母分数相加,先要转化为相同分数单位 的分数,才可以相加)
小学科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
• 重要的科学基本概念及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 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
哲学观点
教师知识:从上到下 课堂教学:从下到上
跨学科的主题 学科视角、核心概念 和方法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PCK 学科的知识 学生的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PCK)维恩图
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分类
PCK 普通PCK 学科PCK 话题PCK 话题PCK 学科PCK 普通PCK
普通PCK:指适用于科学、数学、艺术历史和语言等领域教学知识。 学科PCK:指在领域内的某学科或主题的教学知识。 话题PCK,是最具体层次的PCK,指学科内具体内容的教学知识。
重要的科学基本概念及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李晶)
科学研究主题
上位主题
能量
演化 变化的形 式 尺度与结 构
(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与内在联系)

评价-课堂观察框架-维度表

评价-课堂观察框架-维度表

维度二:关于学生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准备
·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做了准备? ·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
互动
.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中有哪些证据(观A/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 ·课后抽测有多少入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
1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结果怎样? .呈现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
2
课堂观察维度
崔允漷(2018)
维度一:关于教师
视角 环节
呈示 对话 指导
观察点举例
.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有哪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有哪些辅助行为? ·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

二号徐惠课堂观察框架

二号徐惠课堂观察框架
呈示;
教学环节的表述语言精炼有活力,
对话;
启发性问题,
指导;
指导答题角度
机智
善于倾听、点拨
课程
目标;
内容;
实施;
评价;
资源
氛围
二号徐惠课堂观察框架
维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学生学习倾听;ຫໍສະໝຸດ 认真专注互动;填空游戏复习名句、读文发现哪些地方表现树老,分享
评价表演
自主;
发现标题错误、用语言动作表演呈现自己对文本的创造性的解读。
达成
教师行为
环节;
图片导入填空游戏、问题导学、小组活动(摄影师、配音师、对话)角色体验、讨论准备、角色表演、指导朗读、推荐阅读资料、拓展阅读。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文档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文档
3.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
环节
1.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2.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3.有哪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呈现
1.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有哪些辅助行为?
2.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3.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恰当?
对话
1.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度怎样?
2.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3.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1.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课文/读材料/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3.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结果怎样?
4.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部)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5.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2.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3.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3.任务完成的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1.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
2.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不的发言吗?
3.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
互动
1.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2.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怎样?
达成
1.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堂观察框架及观察点Word版

课堂观察框架及观察点Word版

课堂观察框架及观察点为什么将课堂观察框架设计为四个维度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

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

我们尝试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构建课堂观察框架。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

三者之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

因此,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

四维框架的设计分别针对于(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4)我在该课堂呆了40或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这四个问题恰可通过课堂观察的四维框架的使用得到回答。

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框架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这些观察点不再以评价标准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引领教师思考某个视角的属性。

小学科学观察课课堂教学框架

小学科学观察课课堂教学框架

小学科学观察课课堂教学框架一、观察与观察课。

观察是外界事物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过程。

在此过程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和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忆或记录,观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之一,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

小学科学中的“观察”是指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的性状特征”的活动过程。

在小学科学课中,以“观察为主”组织教学过程的课,属于观察课,它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他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活动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真实可信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出问题,发现规律。

二、小学科学观察课的框架结构:一次观察教学一般由以下4个环节构成: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发问题、明确任务),自主观察(制定计划、自主观察、注重指导),交流总结(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归纳总结),应用创新(创设情景、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第一步: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活动成功与否,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扭转人,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出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激发兴趣、形成问题、明确任务。

操作要领:导入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谜语、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导入,也可以直接导入,不论采取哪种导入形式,都要起到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习,明确观察任务和目的,为下一步的观察活动作好准备。

另外,在导入阶段教师提供的观察材料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层次性和结构性。

第二步:自主观察观察过程是观察课的主体部分,观察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感性认识,而且可以通过思维获取知识,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

事物都有许多方面的特征,如果在观察时不分主次,不按顺序,不突出重点,事物的特征就不容易被发现。

课堂观察框架教师教学

课堂观察框架教师教学
纬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呈示
讲解效度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
对话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怎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结果怎样?
呈现那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肢体语/沉默)?结果怎样?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沈毅林荣凑吴江林崔允漷等一、背景与说明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

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

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们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于是,我们在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听评课的研究。

我们决定以重新构建听评课的框架作为突破口。

于是,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文献,参考了大量课堂评价量表,历时半年,研制出第一个听评课框架,并命名为《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摩框架》。

首先,我们按照课堂活动发生的要素,将课堂分解为教师、学生、学习媒介、课堂文化四部分。

这样,我们建立了“教师技艺、有效学习、学习内容、课堂文化”四个维度的课堂观摩框架。

每个维度下设置了一些观摩指标,每个视角下再设置一些观摩点,如“教师技艺·引起并能保持注意力”设置了四个观摩点,即告诉学生学习目标;适当地保持上课的进度;监控注意力的保持情况,定时激发注意力;保持学生的责任感(提问的技巧)。

框架研制出来后,生物组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

我们发现,这个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为教师观摩课堂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观摩点,出现了课后评课中大家都能说的好现象。

但是,如下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观摩之后,老师们的发言还是重在评价;二是我们到底需要关注哪些课堂现象,各个维度下的观摩指标罗列得不完整,为教师理解课堂带来困难;三是各个观摩点的设置不够聚焦。

到了2006年4月,我们带着试验的喜悦与存在的问题,与崔教授的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讨论的问题主要聚焦在:(1)什么是课堂观摩/观察?(2)课堂的四个要素如何分解和定位?(3)各维度下的指标如何确立,并构成相对完整的框架?(4)观摩/观察点怎样确定?崔教授从听评课的哲学、社会学、技术/工具三个层面对课堂观察进行了定位(详见《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9B期),认为课堂观察应该是一种教师的日常生活,一种专业的在职学习,一种合作的校本教研。

课堂观察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侯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结果怎样?
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自主学习的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各多少人? 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中有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 课后抽查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那些问题?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 思考 观察点举例
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习惯(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样的?怎样处理不同意见?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是怎样的? 师生行为(情境创设/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师生/学生间的关系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 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 课堂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 课堂环境布置(空间安排/座位安排/板报/功能区)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关注不同学生需求? 怎样关注特殊(学习困难/残疾/疾病)学生学习需求?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 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特色? 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表演?师生 /学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谐/民主?

课堂观察框架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框架四个维度

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课堂观察框架一
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

课堂观察框架二
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状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教学信息“呈示”、师生“对话”、学习“指导”和教学“机智”;
3.五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两个方向去观察
课堂观察框架三
课堂观察框架四。

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

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

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摘自崔允漷教授的讲课以及网上的资料。

听课就是收集证据;评课就是作出基于证据的解释与推论。

课堂观察的程序:课前会议:确定观察点;课中观察:收集资料;课后会议:总结与分享。

课堂观察框架的目的就是用听评课新范式引领课堂改革。

崔允漷教授认为:基于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我们制定了课堂观察框架。

我们将课堂分解成4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

并定下20个视角和68个观察点。

我们选择观察点:基于个人能力的优势与局限或分工的需要;课堂观察记录工具或量表:便于获得证据或分析细节;课堂观察程序与步骤: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这可以避免随意性,提升专业含量。

课前课后会议很重要。

课前会议:上课教师陈述: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等;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

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

课后会议:上课老师陈述: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讲解、对话、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

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

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课堂观察记录工具的开发的一般程序:◆澄清“我想节约什么问题”(观察点);◆分解该问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理论);◆寻找符合该核心概念的关键行为(证据);◆设计便于收集证据的图表(工具)。

观察什么: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或合作体的需求。

该课的关键行为、要素、创新点、目标达成…… (参考课堂观察框架,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课堂文化。

崔允漷的课堂观察框架英文版

崔允漷的课堂观察框架英文版

崔允漷的课堂观察框架英文版Cui Yunhao's Classroom Observation Framework。

Cui Yunhao's Classroom Observation Framework is a comprehensive tool that allows educators to effectively observe and assess classroom dynamics. This framework focuses on four key areas: classroom environment, teaching strategies,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By using this framework, educators can gain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and make necessary improvements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1. Classroom Environment。

Creating a positive and conduc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framework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 well-organized physical space, clear expectations, and mutual respec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ducators are encouraged to observe the arrangement of desks, availability of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he overall atmosphere of the classroom. A posi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fosters student engagement and promotes active participation.2. Teaching Strategies。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一、本文概述课堂观察是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介绍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框架和工具,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本文将首先概述课堂观察的重要性和目的,然后介绍课堂观察的基本框架,包括观察前的准备、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观察后的反思和总结。

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堂观察工具,如观察表、录音笔、录像机等,并探讨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

本文将总结课堂观察的意义和价值,并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课堂观察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课堂观察框架的构建课堂观察框架的构建是进行有效课堂观察的关键步骤,它能帮助观察者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和分析课堂信息。

一个好的课堂观察框架应当既全面又具体,能够反映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关键要素,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特点。

明确观察目的:我们需要明确课堂观察的目的。

是为了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是为了研究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实际应用效果?明确观察目的有助于我们确定观察的重点和方向。

选定观察维度:根据观察目的,我们需要选定一系列的观察维度。

这些维度可以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在每个维度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具体的观察点,如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参与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

设计观察工具:有了观察维度和具体的观察点,我们就需要设计相应的观察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是表格、清单、录音笔、录像机等。

观察工具的设计应当简洁明了,便于观察者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记录信息。

同时,观察工具也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特点。

进行预观察:在正式的课堂观察之前,我们可以先进行一次或多次预观察。

长治一中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长治一中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课堂观察分析框架设计的基本思路与使用说明1、本分析框架与余杭高级中学思路不同。

余杭高级中学的分析框架试图为每一个观察维度和观察视角提供全面的分析思路,因此各个部分内容有重复,可用于分项观察,但不利于为一节课提供整体的观察思路;本分析框架试图提供一个全面而各个部分不重复的分析框架,可以指导一节课的整体观察。

2、本分析框架主要围绕“有效教学”主题来展开和设计,基于课程标准,力图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本分析框架通过观察点的详细描述,力图给予教师以教学行为的方向性引导。

3、如果要聚焦于某一方面观察,可根据观察分析框架设计观察量表。

可参照“教学目标课堂观察量表”。

4、观察分析框架和观察量表是依据一定的理论设计的,使用者应认真领会其中的理论依据,并用理论指导课堂观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得出观察结论,尽可能使观察结论有理论高度。

长治一中课堂观察分析框架示例:(语文教学“西低平线上”课堂观察表)“教学目标”课堂观察表如何以问题驱动进行教学?数学三校联合教研活动中,长治一中提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将问题的设置、提问方式及有效评价相结合?——这一问题事实上是问答法的主要内容。

问答法包括问题设置、提出问题、叫答、理答等环节。

叫答涉及到提问方式,理答事实上是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或相机引导。

因此,设计以下量表来观察问答这一主题。

观察课题: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课程标准:(用样本估计总体)①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

②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

③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④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技术应用框架设计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技术应用框架设计
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害羞、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意见,导致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因此,初中数学课堂需要采用多种教学 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策略特点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演示、探究、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观察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02
设计的观察技术应用框架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能
够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观察技术的效果持久性
03
长期观察发现,观察技术能够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具有较好的效果持久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本研究仅选取了部分学校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技术应用框架设 计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课堂观察技术 • 初中数学课堂特点 • 观察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 技术应用框架设计 • 技术应用框架实施与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 展具有关键作用。
06
技术应用框架实施与效果评估
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实施步骤
确定观察目的和主题:明确课堂观察的目的和主题,例如,观察教师讲解效果、学 生参与情况等。
选择观察工具和指标:根据观察目的和主题,选择相应的观察工具和指标,如量表 、视频分析软件等。
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怎样的?
师生行为(情景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师生/学生间的关系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
创新
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课堂环境布置(空间安排/座位安排/板报/功能区)怎样体现创新的?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
观察点举例
思考
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习惯?(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
民主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样的?怎样处理不同意见?
内容
怎样处理教材的?采用了那些策略(增/删/换/合/立)?
怎样凸显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适合该班学生吗?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的?
实施
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活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怎样体现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关爱
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怎样关注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关爱行为
特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特色?
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表演)?
师生/学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谐/民主)
互动
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创设什么样的情境?结果怎样?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有哪些?
如何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预设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怎样利用?
生成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怎样利用?
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怎样?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
呈现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目标
预设的教学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规范?
目标的根据是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适合该班学生的水平吗?
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
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胜情况怎样?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中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
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对话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
课堂观察框架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准备
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学生发生这些行为?
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有那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呈现
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有哪些辅助行为?
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
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什么了?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