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课堂教学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中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和后进生,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使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和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帮他们克服自满情绪。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2.试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1、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深度和广度;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
4、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5、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7、简述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第二,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学生; 第三,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8、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必须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还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内因),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9、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10、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10:什么是启发性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1)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此原则要求,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讲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实际,发扬教育民主。
11:根据长时间遗忘理论,结合之际的教学经验谈如何帮助学生争强记忆能力。
(1)干扰说:导致遗忘的原因是其他信息系统进入了记忆系统,干扰了原有信息的保持。(2)衰退说:学习是以某种方式在大脑建立痕迹的过程,,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随着时间逐渐减退或衰弱
(3)提取失败所:进入长时间记忆的信息一般不会漏失,遗忘并不以为这不存在了,而是不能有效的提取。
(4)动机说:遗忘是人出于某种动机而主动压抑的后果,压抑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教师应该:1,为了防止记忆相互干扰,尽量不同时学习相近的知识,如果相识,注意区分2,适量的过度和及时的复习有力于加深记忆痕迹,能阻止遗忘的进程。
3,在教学过程中,帮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教学生利用线索提取有关知识。
4,在学生学习时不要给予不愉快的刺激
12,: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希望培养出贤人和君子,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不分不分贵族,平民,以仁,礼为核心,具体形式上:继承了六艺,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教学原则,承认有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主张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重视学习和思考结合
社会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识或理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