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中国人的生死观
思修论文3000
人生价值谁左右摘要: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
人们只有找到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才会自觉的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关键词:人生价值生死观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活过了19年,那在这19年之间我们有想过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吗?我们为什么而活?作为大学生,我们在确立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生死观。
什么是正确的生死观?何为生何为死?一般人认为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这一点具体表现在死亡使我们没有真正的自由,使我们失去一切。
由于死亡是痛苦、陌生和孤单的,又是确定但无法预测,它会令人感到恐惧和愤恨不平。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
也许只有看透了的科学家才会认为(我自己处于两者之间,没有对死亡那么恐惧,但也没有那么脱俗)死亡是人类的朋友。
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
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生死问题是一个与人的一生相始终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吸引古往今来无数哲人智者苦苦思索的迷人的哲学问题。
人生在世,一方面要追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和困惑。
正是这一现实感极强的矛盾和困感,迫使人们不断地追思和探求各种解决的办法,以摆脱生死难题的困扰。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我觉得孔子是对死的逃避,强调勿需追问死后之事,关心生而不必想到死。
孔子也没有深究人为何而生。
就像老师说的中国人很多时候都是模棱两可,什么都懂但是什么都不深入(可能是我自己的偏见)。
中国人的生死观
(三)超出个人生活层次,摆 脱死亡恐惧
如果人们超出个体生活的限宥,立于生命存在普遍性的基点,那么, 面对死亡,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恐惧。在儒家看来,除了生活层 面的物质性生命,人还有精神生命文化生命。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 则在面对必死的人生结局时,刻意于追求“杀生成仁””舍身取 义”,或者去求得“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认为崇高 之道德品格、伟大之功业、完美之诗文可以传之后世,个人之生活 虽然中止了,而生命却借助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中介永恒且不朽了。 由此,他们便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可以在临终前消解死亡的恐惧与 痛苦,如文天祥就义前留下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从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精神超 越死亡的真实写照。
(一)对必死命运的平静接受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生命的 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人生在世,只要懂 得了做人的道理,则生事已毕,虽死无憾,这实际上是以 闻道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
(二)家庭亲情的陪伴可以弱 化死亡的痛苦
儒家对死亡超越的途径有三:生理性生命的传承;三不朽的理想追求; 还有对乐生安死的理解。在对死亡的理解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最 基本的大众选择就是通过生命的传递,可以把后代的成长看成自己 生命的延续,视为生活的继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死亡的恐惧。
总结
现在我们的生死观基本都是从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中衍生出来的, 儒家重视伦理,道家重视顺其自然,佛家重视轮回。现代人对待死 亡也是主要三种观点,舍生取义,顺从生死,看中轮回下一世。
谢谢观赏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二)生死命定。
庄子认为,生死作为一种物化现象,究竟什么时候化而为生,什么 时候化而为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有多长,生死大限是多少,这一 切都不是人自己所能决定得了的,而是有一种客观必然性在起作 用.所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古人生死观的文章
古人生死观的文章《古人生死观:一场穿越时空的生命思考》说起古人生死观,那可真是个既严肃又有趣的话题。
古人对于生死的看法,就像他们那个时代的繁星,一颗颗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给我们现代人很多启发,当然也让我们忍不住要吐槽几句。
古代儒家讲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这听起来很高大上,像那些个忠臣良将,为了国家大义能将生死置之度外。
就说岳飞吧,被秦桧那家伙陷害,宁可掉脑袋也不屈服。
这要是搁现在,很多人可能会想:“哥们,生命诚可贵啊,干嘛这么死脑筋?”但你再仔细一琢磨,人家这是有自己的坚守。
在那个家国为重的年代,他们心中的“仁”和“义”那可是比命还重要的存在。
这就好比有些人对自己的偶像崇拜到了极点,偶像的一场演唱会重于一切一样(当然这只是个比较诙谐的例子啦)。
道家的生死观则有些随缘的感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道家觉得生死就像四季轮回,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生的时候好好活,死的时候也不必太纠结。
这种看法其实挺开放的,不过有时候也让人觉得有点太超脱。
就像遇到困难的时候,现代人会想各种办法克服,而道家可能就会说:“算了算了,这都是命中注定。
”哈哈,感觉有点像那种怎么都行的佛系青年呢。
佛教传入中国后,它的生死观也影响了很多人。
生死轮回、因果报应那一套的。
这很好地约束了一些人的行为,毕竟大家都害怕来世过得不好。
可有时候,看那些一心求来生好运的人,就像看到那些买彩票只想一夜暴富的人一样,有点滑稽。
明明今生还没过好呢,就把希望全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来生了。
相比古人,咱们现代社会有先进的医疗能延长寿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让人活得更踏实。
可古人的生死观却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
有时候我们为了一点点琐事就斤斤计较,甚至觉得天要塌了。
要是有点古人的豁达或者坚守大义的劲头,说不定生活就会变得不一样呢。
古人生死观像是一份来自古代的精神宝藏,我们可以挑挑拣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能笑看古人那些过于耿直或者超脱的部分,也能借鉴到他们对待生命的那份真诚和勇气。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论中国人的死亡观中国人的死亡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死的理解和态度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崇尚生命,并赋予死亡以一种特殊的意义。
中国人的死亡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尊重生命的充满敬畏之情,又有对死亡的深刻思考与超越。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人的死亡观。
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可以概括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中国人普遍相信生死有命由天定,富贵荣辱在天注定,人们努力追求的并不是延长寿命,而是希望保持健康和平安。
这种生死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也影响着人们对生活和死亡的态度。
中国人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敬畏之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影响力巨大,而儒家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孝道,对长辈的尊重,以及对亡者的祭祀。
在中国人眼中,尊重死者是一种表达对生命的敬意和对父辈的天台感恩之情。
这种敬畏之情中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死亡的敏感认知,使得中国人对于死亡更为敏感。
中国人对死亡也表现出对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思考。
中国文化强调轮回转世、生死相继的观念,认为死亡只是生命轮回中的一个节点,而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
这种思想使得中国人对死亡抱有一种超越尘世的宽容和对灵魂永恒存在的信仰。
同时,中国人也注重建立家庭的家谱和祭祀仪式,以保留祖先的记忆,并期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长久的祭祀和纪念。
与其他国家的死亡观相比,中国人的死亡观具有更为复杂的特点。
中国人同时表现出对死亡的敬畏、对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等多重情感和理念,这些都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人通常会以一种庄重而克制的方式对待死亡,而非过度地悲伤或者痛苦。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人的死亡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现代化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有人开始更加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对生命有着更强烈的欲望和执着,而死亡则被视为一种不可接受的失败和终结。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中华传统生死观基本上定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一般来说,它提出了人的生死一存在,自有其生死规律和规则,即生有其法,死也有其法。
这个观念贯穿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深深地影响和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
中国传统生死观深表示了“天命”的存在,认为生死是由“天理”安排的。
因此,人生短暂,生死必须顺应宿命,不能自行解脱与拯救。
由此,它让人们意识到,生死是有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带来一种敬畏的情感,这种敬畏感使人们明白:生死只属于上天,不可以自行支配。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认为“生死不在人的掌控之中,但也不是完全宿命的产物”。
这种观念显示出,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死只能在自己拥有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进行,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他人的控制,但也存在自由的可能性。
只有在特定的信念,恪守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的生命维护起来。
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提升了人们的责任感和尊严感,而且还给了人们有关生死问题的有效指导。
拥有这种观念,人们就会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注重施与受,体谅别人,不干涉他人,秉持公正,让世界越来越美好。
初一议论文 :正确看待生死_800字
初一议论文:正确看待生死_800字小时候到现在,我们看过了不知多少条可悲的死讯,电视上、亲戚口中、报纸上、书本中……一条又一条的死亡讯息传入耳中,不停的有人发出吝惜的感叹。
是啊,一条生命呢!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呢!转眼间从世间消失了!就连自杀这样不明不白的死讯都会有很多的人觉得那个人很可怜,场面很凄凉。
可今天,我要在这里说明一下我的观点。
我对“自杀”这个词感觉到很好笑,自己杀了自己?是吗?拿刀捅自己?割脉?吃安眠药?跳楼?拥抱河水?到底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使自己绝望到要让心脏停止跳动?你有比中国失去宝岛的痛苦还痛苦吗?有比中国领导受到外国人甚至国人唾弃还要痛苦吗?有比亲人看到自己离开了世界还痛苦吗?不,你没有。
很多人觉得那个自杀的人很可怜,可怜?这个词需要用到他身上吗?他连自己的一条生命都不珍惜,还需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吗?太可笑了!这样的人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去尊重和伤感?是他自己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我们,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留住他,他又有什么权利让我们同情他?他不珍惜这个世界,不珍惜几十亿人中的这个条生命,更不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这种人有什么用?他没有给世界留下一丁点好处和利益,就这样离开了,他还向我们索要怜悯好意思么?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这个拥挤的世界上得到了多少好处和利益?就这样没有结果地带走了。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有福有祸,何必不去好好珍惜生命带来的每一分、每一秒呢?生在世界上,挫折不是没有的,困难也不是少的,人有悲欢离合嘛,自己有难言的苦衷,别人也一定有咯!为何不忍一忍,坚持一下就过去呢?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就算不会打垮它,自己也要忍忍嘛,未来不就更好,更有希望了吗?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是狭窄阴暗的羊肠小道,另一条虽有很多困难但却光明闪亮,就看你要选择哪一条路了,或许准确的选择,就是美好明天的开始呀!相信我,老天不会偏袒任何人,幸福和痛苦,这都是公平的。
江苏宿迁沭阳县如东中学初一:缪小诺。
大学生生死观论文
大学生生死观论文在大学生活中,生死观是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的议题。
大学生生死观的形成受到个人性格、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生死观不仅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一、大学生生死观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学生生死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些大学生对生死抱有恐惧和焦虑情绪,他们害怕死亡,害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而另一些大学生则表现出对生死的淡漠和漫不经心的态度,他们对生死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 二、影响大学生生死观形成的因素1. 家庭背景:家庭是大学生生死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中父母或长辈的态度和言行会对大学生的生死观产生深远影响。
2. 社会环境:社会的风气和文化传统也会对大学生的生死观起到一定影响。
比如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物质欲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大学生对生死的看法。
3. 个人经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遭遇也会对其生死观产生影响。
## 三、培养健康的生死观1. 积极的心理疏导:大学生在面对生死问题时,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情绪宣泄和心理疏导,保持心态平和。
2. 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大学生应该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珍惜每一天的时光,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3.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等途径,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 四、结语大学生生死观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我们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死,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只有健康的生死观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走向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关于大学生生死观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健康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一切挑战和变数。
生命可贵,珍惜当下,感恩每一个明天。
生死观念的作文
生死观念的作文
《生死观念,伴我前行》
哎呀呀,说到生死观念,我就想起了那次特别的经历。
那回呀,我去医院看我一个生病住院的亲戚。
我走进医院的走廊,那股消毒水的味道立马钻进我的鼻子,心里就有点毛毛的。
到了病房,看着亲戚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我这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我在那儿陪了他一会儿,看着他难受的样子,我突然就想到了生死这档子事儿。
咱说人这辈子啊,有时候真的挺脆弱的。
就像我这亲戚,平时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生病了,躺在这病床上。
我在想,生命咋就这么无常呢,说不定啥时候就来个意外啥的。
但转而又一想,咱也不能因为怕就不敢好好活呀!虽然人终有一死,但活着的时候就得精彩呀,该吃吃,该玩玩,珍惜每一个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机会,把每一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这样就算到时候真走了,也没啥遗憾呀。
从医院出来后,我对生死的观念好像更深刻了些。
咱不能老想着死呀啥的不吉利的事儿,得好好活着,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就像我现在,每天开开心心的,遇到困难也不怕,总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人生嘛,不就是这
么回事儿,有生有死,但活着的时候就得活出个样儿来!以后呀,我还是会继续保持这份对生死的独特感悟,好好地过我的小日子,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哟。
嘿嘿,这就是我的生死观念啦,虽然简单但却很实在!。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 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 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 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㈠中国人的死亡观 ⒈原始死亡观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 下,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 眼光看待死亡,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 形式,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 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⑴原始死亡观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 避免性; ⑵原始死亡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死亡终极性的否定; ⑶原始死亡观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⒉现今中国人心中的“死亡”概念的含义和意向 ⑴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 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⑵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 ⑶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
古之真人,在《庄子》里面,在道家里面,真人的境界是被立得 极高的!佛教一天到晚都在说生死事大、轮回是苦,但是在《庄子》 里边,他就把这个放得下!"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他把一切都归之 于自然了。生,是老天爷生你,是天之所为,死也是老天爷让你死, 是天之所为,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无可奈何,那我就只能安之 若命。你如果不安之若命,你还要在里面添加点喜怒哀乐,你就是吃 饱了没事干,太傻了嘛!我们现在遇到病,放不下,还不是要去找医
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位一 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 人类进化了,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定义强调灵魂、肉体的二重性和 人、兽差别,因此,在博恩大夫看来,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 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苏联百科全书》 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 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 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 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 亡才能够被理解。”中国古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如何对待死亡时,告 诫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古希腊大哲伊壁鸠鲁也有一段名扬四海 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 我们就不存在了。”德国大哲海德格尔也曾说,人之“生”与“死”并非 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 命,因此,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 回来而得到规定的。所以,人绝不可以只埋首于“活”,在世俗的生活 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时常安静地“思”,尤其要正视“死”,时刻想 到“死”。这就是人“生”中重视死亡问题考索的意义和价值。
大学生生死观论文
大学生生死观论文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探讨生死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科学观点以及个体经历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生死观的形成和发展,旨在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求。
一、宗教信仰与生死观宗教信仰在塑造生死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宗教对于生死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基督教认为死亡并非终结,而是通往一个更好的世界;佛教强调轮回转世,追求解脱;伊斯兰教相信死后会有永恒的天堂或地狱。
这些宗教信仰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生死的态度和理解,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个体和物质的生命意义。
二、文化传统对生死观的影响文化传统也是大学生生死观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同民族和国度对生死有着各自独特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后世报答和孝道,故对于死亡尤为重视;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常导致对死亡的不敏感。
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和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受到这些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符合自身文化背景的生死观。
三、科学观点对生死观的冲击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对生死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考。
现代医学的进步延长了人的寿命,并有望解决一些传统上不可治愈的疾病。
同时,科学解析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也对人们的宗教信仰和超自然观念构成了挑战。
大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理性和客观的生死观,通过肯定生活的科学性和可观测性,来赋予生命以更深刻的意义。
四、个体经历对生死观的塑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这些经历常常对生死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亲友的去世、自身的疾病或者悲剧事件,都会让大学生对生命的脆弱性和宝贵性有更直观的认知。
这些个体经历激发着他们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引导他们形成独特的生死观。
综上所述,大学生生死观的形成与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科学观点以及个体经历密切相关。
在大学生活的探索和成长中,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死观,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无常。
正确理解生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珍惜每一刻,追求真正的幸福和价值。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_谈谈我的生死观作文(2)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_谈谈我的生死观作文(2)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篇3重新认识死亡,拥有正确之生死观,即可知长寿未必可喜,死亡亦不足忧,所应关注者为‘死往何去’。
前已言及神识不死,仅在不同时空转换,死亡即转换之过渡阶段。
所谓‘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
’学问为治世之本,求学以增广见闻智识,学习生存之道,人人皆可胜任。
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则非易事。
试问:‘应如何死?’人皆云:‘一息不来便死。
’此言固然不差,然欲死得自在、死得安详,却非吾人所能主宰。
何以得知?一般世间凡夫临命终时,多难免挣扎、痛苦,对金钱、子孙恋栈不舍,终至死不瞑目。
如下状况亦不乏其人:在医院急救,四肢发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老来多病,子孙不肖,身心交煎,生不如死。
总而言之,于生命执著愈深,面对死亡时之痛苦愈甚。
死亡之情状约而有四: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及自如而死。
除修行圆满者可生死自如外,余三者皆无法自我掌控。
解脱之圣者面对死亡时,其心态迥异于凡夫。
如印光大师,于往生前一个月即已预告大众,早作准备。
又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往生前即预言数年后之事。
此二位圣者既能预知时至,自可心不贪恋、意不颠倒。
当其往生时,皆能安详示寂,此等来去自在的功夫,系平日认真修行之结果。
以其心胸宽大、平等,故尽虚空遍法界皆为其故乡。
足见修持之有无,其往生情形,实有天壤之别。
又如释迦牟尼佛火化后,得八万四千颗舍利子;章嘉大师火化后,得一万多颗舍利子,头盖骨上显现‘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另一高僧则烧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此殊胜现象,实难以常理解释。
究竟当如何方能‘死得其所’,让亡者深蒙上乘利益?首在去除恐惧死亡之心理。
应先做好心理建设,内心如是观想:死亡一事,从古迄今,上自君王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乃至科学家、博学多能者,无一可幸免。
任凭阁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抑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亦难逃一死,更何况平凡如我辈?若先具备此种认识,接受‘人皆有死’之观念,并了知死亡之真相,方可祛除恐惧之心态。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以及其他观念,都对中国人的生命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生死观》是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影响其人们对生与死的看法的论文。
本文将探讨如何立足于道家的观点,并融入其它传统文化,以及期望对中国生死观的理解有所帮助。
一、道家对生死观的影响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智慧,它将道法自然融入生死观中。
道家认为,生死不是死亡和生存的对立,而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万物皆有生有死,而死亡也是生存的一种变形。
同时,道家也认为死亡是一种重新开始,人们可以透过经历死亡而活得更有意义。
因此,道家认为生死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不仅代表了生命的繁荣,也是必然的一种结局。
二、儒家对生死观的影响儒家是古代中国文化最主要的影响,它被称为“礼仪之邦”,把礼仪与道德观念推广至全国。
对儒家而言,自然界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生命与死亡是这一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看到,儒家强调“以死维生”的理念。
在儒家的眼里,生死是一个普遍的命运,人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去抗拒和逃避它。
三、佛教对生死观的影响佛教是传入中国的另一种宗教,它的影响最为深远。
它在植根于中国文化之前,就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这使得佛教对中国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佛教教导人们要放下生死,这种观念被融入了中国文化思想中。
在佛教看来,生死只是一种转变,它表明着人们在不断地转变着,也提醒着人们要拥抱爱,并修行真理。
四、中国文化的综合影响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道家,儒家,佛教等传统文化中,也体现在其他传统文化,比如影视剧,小说,歌曲等,他们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比如,在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把宽容和原谅作为一种洪荒修炼生死,重视把生命延续到下一代,以此走向永恒。
此外,影视剧也把国家的可贵文化强调出来,强调一个人应有一种忠诚的信念,做到为他人谋利的心态,以此来宣扬生死观。
五、结论因此,中国文化对于生死观的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将道家,儒家,佛教等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及现代文化如影视剧,小说,歌曲等,共同构建出一种完整的生死观。
2023年生与死议论文_2
2023年生与死议论文2023年生与死议论文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
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
又有多少文人义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
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
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结就是与这一同去。
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
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
屈原是为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
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的看法。
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人若如此,则此生无憾了。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
[收稿日期] 2003-11-30[个人简历] 张玉芬(1966-),女,山西平遥人,山西职工医学院讲师,从事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的研究。
○张玉芬(山西职工医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论中国人的死亡观[摘 要] 中国人传统的死亡观,是建立在自然宗教的基础上,具有神秘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特点,整体的文化意义高于生命的个体价值。
中国人把生命看做一种自然现象,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不必那样痛苦。
到了汉代,随着佛教的传入,死亡也变得阴森恐怖起来。
到隋唐时代,死亡观有了相对确定的含义。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民间的死亡观与马克思主义死亡观并行存在的局面。
[关键词] 死亡;死亡模式;死亡观[文章编号] 1672-2035(2004)01-0006-04 [中图分类号] B036 [文献标识码] A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聪明才智也表现在对死亡的体验、理解和认识上。
与西方人把生、死对立开来,在形而上基础上对死亡进行痛苦的拷问相比,中国人对死亡的体验总是与自然现象相对应,他们把世界分为三部分:天上是神的世界,那是凡人和鬼魂都不可企及的地方,神是永恒的,无生也无死;地上是人间的世界,有生也有死,人注定是要死亡的,而死亡的归宿是什么呢?在远古的中国人看来,是地下的鬼域,那里黑沉沉、阴森森,也是水的世界。
世界就分为三界,神、人、鬼各居其所,只有太阳和月亮才有权力周游这三个世界。
中国人的死亡观也与季节相联系。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夏天是生长的时节,秋天是收获的时节,而冬天呢?就是死亡的时节。
在神话思维中,冬季的方位是北方,而北方的冬季黑暗、寒冷,和阴间的景象相同,这是一个死亡的季节。
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充满着阴间的死气。
不过,在中国人的眼里,死亡并不是绝对的,它总与“生”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走向衰亡的季节;冬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在这死亡里,也孕育着春天的生机。
这就是中国人从自然中所悟出的死亡之道,在自然的生死轮回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初中初三作文议论文:我对生死的见解
我对生死的见解
本文作文是关于初三作文的议论文我对生死的见解,欢迎阅读。
说一说我对生死的见解。
我认为人有死就有生,如果一个人在冬天去世了,那这个人再过他活过的年数在加几十年就会重生,在他没有生命的时候就是死人,而不是鬼。
在夏天去世的话,就再过他活过的年数减几十年就重生。
至于究竟是怎么个重生法,我也说不出来。
有人认为我的想法很荒唐,他们认为人不会重生。
随他们去认为吧,这只是我的想法而已。
老师早早就说过,人像太阳,儿童就是早上的太阳,大人们就是中午的太阳,老年人就是傍晚的太阳了,太阳一落上,人就没有生命了。
那么我们按照自然的规律,太阳落山后不是还会升起吗?太阳升起用老师的说法说不就是一个生命的诞生吗?冬天的白天短,夏天的白天长,如果你足够聪明,就会知道我为什么认为人在冬天去世重生的时间会比夏天长很多了。
用我的想法说,人是有前世和后世的。
我们前世的事情会全忘光,说不定你的前世是马克思或是希特勒。
呵呵,纯属虚构,别当真。
对于我的想法,我想告诉你们,不要全信,也不要全不信,因为这只是我的想法而已。
初中议论文:我的生死观_作文300字_初中议论文_
初中议论文:我的生死观
我的生死观
生与死之间是“生”好还是“死”好呢?我想大部分人一定会选择生,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剩下的人为什么选择死呢?因为死可以摆脱七情六欲的痛苦。
但我觉得,生就是为了幸福,也有的人拿生命做赌注。
《史记》中说:死分为两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的死也就是:为人民而牺牲;轻于鸿毛,就是欺压剥削人民而死。
我想如果有灵魂这一说法,我一定很赞同。
尽管我不相信这种封建迷信,但如果有灵魂,人死后一定很快乐很自在,不着被人欺压的生活,人看不见也不会吓跑这些人,还可以探望生前的家人。
因此我很赞同这种说法。
不然,一个人一定很孤独,又没人帮助,就像外星人的说法一致。
宇宙很大直径有几百亿光年,但只有地球一颗星球有人类存在,岂不是太孤独了吗?
“生”与“死”都不是解脱,而是一种束缚循环。
“生了死,死了生”。
“生”与“死”是一种永远甩不掉的束缚。
生死观——如何看待生死?
生死观——如何看待生死?出生是一种不可逆的不平等。
生的不平等表现在宏观的时间、空间以及微观的基因。
生在强盛的唐朝,与生在战乱的八年抗日相比,恐怕生在强盛的唐朝更令人向往;生在中国的城市地区,与生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相比,可能生在城市更让人向往;生在书香门第豪门大家,与生在家徒四壁木瓦寒舍相比,如果可以选择,恐怕人们更愿意选择前者。
不管我们想不想出生,不管我们想出生在哪里,也不管我们想要以何种姿态出生,总之,我们不可逆不可选择地出生了。
活着是一种对不平等的主观改造。
生活由出生与活着组成,出生代表起跑线,活着代表马拉松赛跑,没人敢否定出生的重要性,也没人敢否定活着的重要性。
在漫长的时间里,活着就有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也许可以达到美丽的姿态。
当然,也可能是黑暗地活着,一黑到底,改造并不成功。
在活着的岁月里,我们有一定自主权去选择它的长度、深度,但也不排除不可控因素对它的终结。
死亡是一种不能例外的平等。
无论你是何方神圣,还是平民百姓,你都不能阻拦死亡使者的邀约。
当死亡即将必然发生,它本身并不可怕,死了一了百了,不再烦恼不再痛苦;可怕的是对死亡的恐惧与害怕,因为有些人还没爱够,有些事还没做好,牵挂太多放不下太多。
举个例子来说,我不怕打针、打点滴的过程,但我怕扎针的那一瞬间。
在准备扎针的时候,我会各种乱想各种紧张,以至于不敢直视扎针,但是当真的扎下去了,我倒不怕疼。
同样的,死亡并不可怕,但是对死亡的各种幻想却令人害怕,包括死亡发生的形式、时间。
衰老式的自然死亡,应该是最幸福的了,双脚走不动了脑子也转不动了,把人的价值、感情都发挥到了最大化,最后安安静静地回归到大自然的平衡之中。
疾病式以及事故式的非正常死亡,恐怕令人谈死色变,因为这两类死亡存在着太大的不确定性,你规划好了后天,可是明天可能就会被判刑,今天也有可能。
作为无神论者的一些人,不在乎死后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只在乎活着与死亡的时间距离有多少。
究竟如何看待这两类非正常死亡呢?提问者采纳生也平等,在于每个人都有了选择的权利。
高中优秀作文论点:我们应该确立正确的生死观
高中优秀作文论点:我们应该确立正确的生死观[论据集成] 报效祖国理想追求无私奉献正视生死真理追求敬业精神顽强拼搏自尊自爱正视生死【论点16】我们应该确立正确的生死观。
【相关论据】1、马克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身体已经衰弱不堪的时候,对人说:“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绯徊。
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的家庭。
”他就是这样顽强地工作着,最后坐在写字台前的椅子上溘然去世。
2、野口英世:被称为“日本国宝”、“美国国宝”、“世界至宝”的日本科学家,他在研究拉美黄热病成功之后,听说非洲黄热病具有特殊性,不顾年高体弱要亲自去非洲考察。
当他的夫人、朋友以及日本驻美国大使表示反对时,他坚定地表示要“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决意以“军人开赴战场的决心从事科学研究”。
最后终因感染上黄热病而在非洲献出了生命。
3、“活得有骨气,死得有价值”的王孝和:革命烈士王孝和是上海工人,他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群众与资本家斗争。
后来他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受尽毒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还在狱中鼓动战友说:“我们活着是为了让大家活得更好。
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必须活着;如果人民需要我们去死,我们也毫不畏惧。
可是我们要活得有骨气,死得有价值。
”4、生死为真理:王若飞同志被捕后,在狱中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有的难友看了不解,问他道:“你和敌人斗争时天不怕地不怕,难道是怕死?”王若飞解释道:“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强壮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我们的真理。
我生为真理而生,死为真理而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5、杀身成仁: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老师,您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仁德,以仁义待人,是一种美德。
仁德容易得到吗?它怎样培养呢?”孔子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选择那些贤者去敬奉;对于自己来说,应选择那些仁者交朋友。
培养仁德要从头做起。
”假如仁德和生命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办?孔子严肃地说:“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相反,应该为了成全仁德牺牲自己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目名称:中国人的生死观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班姓名:学号:评阅教师:2010年月日中国人的生死观摘要: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我们的经济文化都日趋国际化。
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常出现的自杀现象,尤其是高智力自杀现象,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也有所发生,而这在中国古代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这种现象在近几年也引发了一些国人的思考:难道我们的传统生死观在与国际接轨时出现了大问题?其实,到现在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在现在社会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依然支配着一些中国人的生死。
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生死观,让自己活的有目的、有意义,也为了当我们面对某些突如其来的变故时能够从容的面对,理智的选择生死。
关键词:儒家;道学;佛教;重生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1]。
提到中国人的生死观,就要先了解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
而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是立足于儒释道三家生死观的,所以为了简单说清生死观方面的问题,这里以儒释道的生死观为主体,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以便我们生活的更舒心、更清醒,我们的民族发展的更好,更健康!一重生、乐生而又注重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儒家生死观在中国影响最是深远。
数千年来,儒家思想以其鲜明的入世思想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利于统治,而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主导。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生死的问题上明显表达了重生、乐生而讳死的倾向,当孔子的弟子季路向孔子请教有关“事鬼神”的问题的见解时,孔子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又进一步请教有关“死”的道理,孔子答说:“未知生,焉知死?”[2]孔子的这种死亡理念对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如此,回避对死亡及死后世界的思考,珍重世俗生命,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共有心态。
所以表面看来,孔子对于“事鬼”和“生死”问题采取了一种避而不谈的回避态度,但事实上,孔子的话语中明显透露着一种重视人生的生死观念。
孔子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事实上讨论的只是一个问题,即人的生与死的问题。
从孔子的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始终把“人”的“生”放在首位,这就是“重生”。
而同时,在儒家史上,不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还是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抑或是荀子的“内圣外王”观点,都无不透着对生的重视。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儒家在重生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乐生。
对于这一点,儒家显然是非常明智的。
既然生不由己,死亦是命,那么,人只能善用自己所能把握的生,活出自己的价值,因此,乐天知命便成了儒家的信条。
这种重生和乐生的理念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个人都更爱惜自己的身体,珍视自己的生命。
但是应该明白的是,儒家崇尚生命,热爱生活,却并不意味着他们便对死惟恐避之而不及,相反,当面临生死与仁义、生死与名节之间的重大抉择时,儒家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赴死。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其后的荀子在《荀子•正名》中则更进一步发挥说:“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
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者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
”为什么“不可以生而可以死”呢?这正是儒家思想核心所不遗余力地坚持的思想及其政治原则——“仁义”的要求。
立德被儒家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其重要性远在生命之上,当道德的原则与生命发生矛盾时,就应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鲁迅说过:“中国人从来都有舍身取义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儒家的这种“成仁”、“取义”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造就了历代一批批为了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而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赴汤蹈火所在不惜的仁人志士,为铸就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与爱国主义的灵魂起了积极作用[3]。
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儒家这种“立德”精神的典型写照。
而爱国诗人屈原也用自己的死去证明自己的志向,自己所坚守的爱国“大义”。
次之是立功,所谓“立功”指做出辉煌业绩,功垂天地,惠及后世。
《孟子·离娄上》说:“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
”再接着是立言,着书立说,留下自己的思想给后人作为精神财富,这样也是有功,堪称不朽[4]。
这一方面,《论语》的广为传颂就是最好的例证。
所以说,儒家并不是把对生命的珍视看作目的,重视生命是为了利德、立功、立言:是为了养亲,使双亲无忧;是为了延续后代,使宗族的祭祀香火不断;是为了重于泰山的死亡选择,使人生价值能够实现,例如司马迁忍辱负重地活就是为了那鸿篇巨著、无韵之离骚——《史记》,这是伟大的以生践志。
二逍遥无为、顺应自然、全性保身、物我同一乃至消极避世,但同样重生的道学人生观对中国人也致关重要(因为道家和道教虽然有很大不同,但观念和目标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这里暂且合称为道学)。
老庄的道家思想主要表现为清静无为、全性保身、达生知命、物我同一,乃至消极避世。
与儒家的重视生命但又不把其视为人世最重要的的追求相比,道家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端。
《老子》有云:“出生入死,生之途十有三,死之途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因而,相对于其它一切来说,生命便显得尤为贵重。
老子还说:“名与亲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这一连串的提问,表明老子肯定了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存在的重要,与之相比,无用的虚名与虚假的物质财富、名誉地位、物质享受更显得微不足道。
《庄子•骈拇》更进一步发挥说:“至乐活身”,“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事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因此,庄子认为,为了追求外在的事物,无论是名还是利,都是不值得的。
[5]所以面对楚王许赐的宰相级的权利名利,庄子毅然回绝说:“吾将曳尾于涂中。
”相对于生命的逍遥,名利真的不算什么。
当我们执着于儒家的仁义名利而苦苦求索时,品味道学的生死观,未尝不是一种释然和轻松。
同时,道家提出了善生善死与自然相一致的思想。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内涵正是以“自然”为不能改变的最高境界,认为只有效法“自然”才能保全生命、颐养天年。
《庄子•大宗师》中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它道出的生死之理也充分体现出道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核心思想,其意是要人们顺化自然,达观生死。
而且庄子在自然求索中一直劝诫人们尽可能地全生而避死,力争善生善死。
不过道家的重生与儒家显然不同,道家的重生纯粹是为己的,除了保全生命、完善心性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目的。
道教的思想就更加极端,它从没想过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只是一味的修炼内丹以成仙,修炼外丹以延寿。
在这里生命只剩最基本的意义了,就是生存。
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人还是十分贪死的。
而好死不如赖活着也道尽了道教的思想追求。
儒家的生死观成就了无数仁人烈士,而道学的生死观发展到极端也就说明了中国历史上为什么盛产叛徒和汉奸。
三中国化了的佛教以其同样重生、求生但又注重轮回之说的生死观对中国人的生死观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佛教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内地,然后不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在隋唐以后,为中国文化所吸收。
虽然从教义上来说,佛教并不强调生与死孰轻孰重。
但是融入了中国儒道思想的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强调生活的体验与生命的活泼自在情趣,明显表现了热爱现实生活、珍惜生命的观念。
而就“轮回”而言,不过是指没有获得解脱的凡庸者,在天、地、阿修罗、畜生、归、地狱六凡中“轮回”受生、流转无期,“涅槃”才是佛教向往的人生最高境界。
但是这种指向死亡的痛苦解脱方式与中国传统的重生思想实在相去甚远,所以被理解为不死之道的轮回反倒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推崇。
佛教在迎合适应汉文化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重生思想的深远影响。
[6]因此,它也被许多中国人追捧信仰,成为他们一生坚信的生死观。
我们中国这个民族,因为历史久远,所以无论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复杂,特别是文化方面,但是像生死观这样的问题虽是复杂,大体上却可以说是由儒释道三家相辅相成,相互容纳接受而组成的和谐的共同体。
因为儒释道三家生死观虽有不同,但主旨相近,那就是爱惜生命,不轻言死。
很难否认,重生是中国传统的主流心态。
因为重生、乐生,所以中国人表现出极强的生活适应能力,乐观达观,听天知命,追求实际,实事求是,这既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韧性,但走向极端就是阿Q 精神,一种类似于宗教的灵魂麻痹。
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民族的灾难,我们深刻反省和摒弃了阿Q,却也造成心灵自我调节能力的流失,导致人性与肉体的脆弱。
再加上我们追赶和融入甚至想超越西方文明所造成的整个民族的身心紧张与高强度消耗,就更加重了这种脆弱。
因此,自杀现象,尤其是高智力自杀,显然有文明转型带来的高强压力与调节力降低等多种原因。
因为文凭越高,接受西式教育越多,却没能接受西方的宗教式心理调节,其问题也就越大。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普通人尤其是在农村很少自杀的现象了。
每一个民族,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独自发展了几千年的民族,其生命链条与生存流程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的生态平衡,打破或改变任意链条,都会导致平衡失调。
但是我们的民族在急速的发展进步,必然会有极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必然代价。
我们应该秉持着鲁迅的“拿来主义”,振兴国学,借鉴我们自己的文明,复活其有用因子,积极消化处理外来因素对我们文化产生的冲击,加快完善我们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死观,以创生出崭新的文明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实国人的心灵,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我们的物质文明一道蓬勃发展;让我们活的幸福而精彩![1]许志伟《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上海医科大出版式社2000年5月第一版第2页[2]《论语•先进》第九节[3]许志伟《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上海医科大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第39页[4]陈兵《佛教轮回说:生死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第231页[5]《由对待安乐死看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2009-06-13 00:13 /z/q134164182.htm[6]《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2009-4-12 /wumin/HTML/5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