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宅女心理分析
长期宅在家里出现心理问题
长期宅在家里出现心理问题长期宅在家里出现心理问题 1经常宅家容易患上抑郁症吗?从心理学上来讲经常喜欢呆在家的人由于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会形成一种社交恐惧症,这种社交恐惧症长时间存在会导致他们有焦虑心理,进而出现情感障碍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障碍会使他们变得封闭,害怕与外界的人接触,也会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
所以,喜欢待在家里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会更高。
如果你喜欢呆在家里,你能做些什么来避免抑郁?1、有适当的外出活动时间对于喜欢长时间宅在家中的人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保持一定的"外出活动时间,让身体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并且适当运动,舒缓身心,舒展身体,可以提高机能,也能使心情得到放松。
2、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大部分宅男宅女因为没有上班或者学习限制,他们经常会日夜颠倒,想睡就睡,睡醒了就玩,导致身体没有固定的生物钟,而生物钟紊乱容易有头晕、情绪波动等问题出现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虽然没有按时上班的压力,但还是要定时起床,按时入睡,这样可以保持生物钟正常,防止内分泌受到影响。
3、三餐要定时由于不需要外出工作也不需要赶时间,所以大部分宅男宅女的三餐会混乱,甚至经常以各种零食快餐饱腹,却不知这些行为会导致肠胃受伤害,使身体营养不良再加上各种零食快餐产品中的防腐剂较高,长时间食用容易导致身体疾病,所以要注意三餐定时,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瓜果蔬菜,特别是维生素c比较高的食物,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帮助消除疲劳,特别是保护眼睛。
总的来讲,喜欢宅在家里的人要适当放松自己,并且多跟外界沟通,不要将自己封闭在家中,毕竟这种行为会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甚至严重导致抑郁症,不敢与他人交流而且对于抑郁症还要知道它的发生是跟心理压力过大,没办法疏泄有关系,所以在发现自己情绪不佳或者有心事时不妨寻求他人帮助,与亲戚朋友沟通,让自己感觉到放松心里的石头放下。
长期宅在家里出现心理问题 7一个人长期待在家里有什么健康风险?1.眼睛和耳朵突然变大的原因:视力和听力下降。
从宅男宅女到剩男剩女现象的分析
从宅男宅女到剩男剩女现象的分析1.宅人现象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社会发展的节奏随之加快,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足不出户就可以做到,打个电话、发个邮件就可以将很复杂的事在短期内说清楚,与朋友的交流也更多地依赖短信息、QQ等。
我们大家都成了“居室侠”。
“居室侠”都是环保型宅男,因为他足不出户,所以不必为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标买单,也不必对全球气候变暖负责。
“居室侠”最擅长的是在自己的房间里旅行,因为他有互联网。
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Google Reader,把他订阅的全世界的报纸、博客都读一遍。
想看电影,就上“土豆”网,连买盗版碟片的钱都省下了。
而他的人际交往全仰仗MSN,固定电话都不用装了。
“居室侠”把客厅想象成欧洲;阳台上的巴西木代表了热带雨林;浴室的水龙头一开,就想象自己置身于瀑布底下戏水;冰箱里只有速冻饺子,没关系,举起刀叉把饺子想象成带血的上等牛排。
阿昌(网名)这个堂堂计算机系本科毕业生整天蹲在屋里不肯出门,这让老爸老妈很是费解。
三年前阿昌刚毕业,父母四处托关系通门路给他找了份工作,但不到两三个月他就不做了。
用阿昌的话说,钞票太少,事情太多,不高兴。
自此,他便名正言顺地窝在家里上网打游戏。
最近阿昌在网上开了家店,专营计算机硬件产品,收入还可以。
最主要的还是来去自由,不影响他“钻研”网络游戏的时间。
我们的宅男就这样足不出户,真可谓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
那么宅女的情况又如何呢?依依(网名)是个白领丽人,但她的生活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那么多彩。
下班后她会先去超市买菜,再去音像店挑碟,然后直奔家门,断绝和外界一切联系。
放长假的时候,她甚至可以七天不出门,睡到自然醒,聊到眼发黑。
她从不觉得当宅女无聊,按她的话说,有了电脑和网络,有了电视和音响,还有什么理由出门?外面的繁华与她无关。
如果你以为像“居室侠”这样的人毕竟少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宅男宅女这个族群的规模绝对超乎你的预料。
你可能会奇怪,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最不缺的就是社交生活,他们肯定有无数的酒肉朋友和精神伴侣,有无数精彩的或刺激的“腐败”活动,怎么可能甘心在家窝坐一天,守着电脑、漫画、电视,甚至只是发呆。
对宅男宅女现象看法的演讲稿
对宅男宅女现象看法的演讲稿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对宅男宅女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宅男宅女的大量出现其实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随着人类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话、网络等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与扩展了人类交流的方式和范围,大多数的人际交往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再加上生活条件与便利性大大提高,面对面的交流已经不是必须,于是宅男宅女大面积兴起了。
宅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你能够抽更多时间在真实的社会环境里与更多的人交流,认识更多的朋友,你会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同时也会让你更加健康地生活。
也有的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科技层出不穷,所以现在有很多的人都喜欢宅在家里,很少出门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五湖四海的风土人情,交流一下古今中外人们的思想观点。
宅男宅女们足不出户,他们在家里可以做很多事情。
比如最简单地看电影追剧,或者玩游戏,要是想要做个手工品,他们可以网购各种物件,十字绣、油画、手工包包、陶土等各种东西,他们有足够时间来逍遥。
一批新兴的宅男宅女们,几乎与外界隔绝了。
用的吃的全是快递、外卖送的,人与人面对面都不用语言而是用网络交流。
现实中的朋友寥寥无几,网络的朋友、粉丝可达成千上万。
这样下去,长此以往,宅男宅女很容易激发心理问题,也就是热闹中的孤独症:既看不到积极的一面,也看不到消极的一面,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罢了。
宅男宅女出现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原因:影响社会的进步!人类是群居动物,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人类就越会在不知不觉间丧失自己的一些功能,什么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易举地实现,体验的机会自然就会少了。
没有了体验,过程对人们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只要结果就可以了。
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看这会大大影响一个人的内在动力。
人们会变得做事越来越没有耐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退行。
谢谢大家。
如何化解宅男宅女的依赖症
如何化解宅男宅女的依赖症近年来,“宅男宅女”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词语,指的是喜欢待在家里,沉迷于网络游戏、动漫等虚拟事物,不愿意外出、社交的人群。
这种现象虽然并不罕见,但是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有可能导致依赖症,进而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化解宅男宅女的依赖症,帮助他们摆脱虚拟世界,走向健康、积极的人生。
一、以身作则,引导宅男宅女改变生活方式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是因为现实世界的压力和不适应。
这时候,宅男宅女需要一位身处现实世界中的人,引领他们走向真实的生活。
这一点对于父母、老师等具有教育性质的人物尤为重要。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谈,让宅男宅女明白现实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他们逐渐改变生活方式。
此外,生活方式的改变要与宅男宅女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让他们感到生活多姿多彩、有趣有味。
二、打破精神孤独,让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宅男宅女的精神孤独是导致依赖症的重要原因。
他们常常一个人待在家里,缺乏社交。
社交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宅男宅女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交往,扩大社交圈子。
这有助于打破他们的心理障碍,减轻精神负担。
三、让他们学习自我管理技能,提高自我控制力宅男宅女大多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甚至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健康、金钱等方面。
因此,如果要化解他们的依赖症,就需要让他们学习自我管理技能,提高自我控制力。
这包括但不限于:学会制定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学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定时锻炼等;学会理财,避免过度消费。
四、开设专业课程,对宅男宅女进行教育在大众对于宅男宅女依赖症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个问题。
为了对宅男宅女进行更加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可以开设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宅男宅女的心理特点和依赖症症状,如何化解依赖症,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等方面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的帮助宅男宅女,让其逐渐走向现实世界、健康生活。
宅男宅女心理大揭秘
宅男宅女心理大揭秘1、宅式生活,天才的标志?“猫宅”是指一些人过分沉迷于某种事物,例如动漫画、游戏等。
他们对于自己沉迷的事物无所不知,还每天不断寻找新的资料加以牢记,希望把想知道的事情尽量记入脑中,也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物。
因此,他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每天过着很满足的生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猫宅族”会寻找某种特别事物作为媒介从而辅助封闭自己。
很多时“猫宅”会被认为是难与异性相处,对人欠缺普遍应有的态度,不懂适应社会。
因此,很多人会把拥有以上特征的人误认成“宅式生活”。
顾城,这个日后的天才诗人,小时候却很自闭。
他的父亲顾工曾这样描述:他的墙头总是涂满了诗,还有许多用漫画笔法画的小人小狗小猪。
他可以半个月都不出门,在屋里描绘他想象的世界。
周杰伦据说也是宅男的代表。
这个红透大江南北的歌星,说起自己不演戏的时候,最喜欢几天足不出户,猫在家里打游戏,上网等,过着典型的宅男生活。
难道,宅男宅女就是天才的标志吗?有一句话叫作专注产生力量,渡边淳一在新作《钝感力》中说,现代社会的问题是信息太多,人们容易被各种事物吸引而失去选择的能力。
而那些不理会外界世界的变化,坚定执著沿着自己内心兴趣生活的人,反倒更容易成功。
宅男宅女,就是因为沉迷于内心,沉迷于自己的一方小小的世界里,所以“专注产生力量”,因此比起一般人,似乎更容易具有一些天赋。
比如敏感,想象力,专注,安静等等。
但事实并非只是这样简单。
2、宅男VS干物女:心理幼儿还是幻想强迫症?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心理学家方刚看来,宅男现象其实不仅是舶来品,在中国也不少。
但最初创造这个词却来自岛国日本。
那时,日本经济高度繁荣,但人际关系淡漠,社会竞争激烈。
人们更多以家庭为单位,单打独拼。
这让许多日本年轻人,产生了种依赖家庭的心理。
他们不愿意去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宁愿退缩在一方狭小的天地里。
宅男现象一出现,社会便众说纷纭。
在日本,它经常和负面新闻联系在一起,日本发生过许多女生失踪遭到杀害的例子,最后侦破多数是宅男所为。
也谈我国的_宅男宅女_现象_一个空间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青年现象Qing Nia n Xia n Xia ng一、“宅男宅女”现象“宅男”一词源自日语“御宅族”,原本指不工作、不社交,对动漫、电玩等狂热的年轻人。
后来,人们把整天不出门的男生,也称作“宅男”。
而“宅女”,通常是指那些女动漫迷,但后来定义也变得像“宅男”一样,指“家里蹲着的女生”。
最初,“宅男宅女”一般指孤僻、沉迷网络、不擅社交的社会边缘人群。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白领加入其中,“宅”成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新的生活方式。
很多“80后”的“宅男宅女”们以“宅”为时尚,他们的最常用语是:今天你“宅”了吗?爱就“宅”一起!“宅”是一种时尚,“宅”是一种心态,“宅”是一种生活方式。
“宅男宅女”从最初消极被动的形象转变为自由、个性和关注内在生活品质的积极形象。
我国的“宅男宅女”现象呈与日俱增的态势,与此相关的“宅”经济也迅猛增长。
二、相关的解释及存在的不足如何来看待这一现象呢?主流的解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从“80后”群体特征来解释“宅男宅女”现象。
认为“80后”多为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父辈过多的关心和保护,故而自我中心,不愿承担责任,不能承受压力,社会适应能力差。
不愿学习,不愿工作,躲在家中沉迷于网络和电脑游戏,对外界本能的排斥和冷漠。
因此“宅”体现了“80后”因社会化不足而产生社交障碍,心理自闭,是一种社会病态。
这种分析框架必须把“宅”和“80后”捆绑在一起才有解释力,但是这种解释的因果链条有着相当的脆弱性,因为“80后”是否存在着社会化不足、社交障碍、心理障碍本身是存疑的。
事实上任何个体,不唯独“80后”,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述特征,而且很多“宅男宅女”是“70后”甚或“60后”。
2.从社会压力的角度来分析“宅男宅女”现象。
认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激烈的职业竞争和生存压力引发了一种普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
人们从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转而蜗居家中是一种情绪压抑至极之后的反弹,是一种心理的自我疗伤和修复,从过多的关注外在功利向注重家庭和日常生活的内在精神家园的回归。
也谈我国的“宅男宅女”现象一个空间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内容摘要
最后,御宅族通常会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社交中心,比如说参加动漫展、游 戏比赛等等。而宅男宅女则更加注重网络社交,比如说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交流、 在游戏中与其他玩家互动等等。
内容摘要
总之,御宅族和宅男宅女都是对于特定领域或主题有热情和追求的人,但是 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尽管御宅族和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御宅族就无法融 入社会。事实上,御宅族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某些特定领域的 深入了解和兴趣爱好,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很多价值。例如,在一些动漫、游戏 等产业中,御宅族往往是主要的消费者和粉丝,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这些产业 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社会层面,“宅男宅女”现象加剧了社会分化和隔离。由于他们与外界的 接触减少,难以融入社会,这可能导致社会凝聚力和相互理解的降低。同时,这 一现象也给城市规划和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创造更有利于人们相互交流和 互动的城市空间,成为当前城市规划中需要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四、结论与建议
“宅男宅女”现象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它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在面 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时做出的选择。然而,这种现象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一 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引导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从空间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宅男宅女”现象与城市空间的社会组织形式和 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城市生活的高强度压力和快节奏,使得很多年轻人更 愿意选择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虚拟世界中。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结构变化 也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土壤。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他们从小就习惯了独自享受家庭空间。这种独自享受家庭空间的习惯延续到成年 后,就表现为他们更愿意选择独自在家中度过时间。
宅男宅女问题与解决方案
宅男宅女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宅在家中,成了宅男宅女。
宅男宅女并不是一个新词语,早在2002年,宅男宅女这个词语就已经成为了热门关键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它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什么是宅男和宅女?宅男和宅女是指那些不愿意离开家门,对社交活动没有兴趣的人。
宅男和宅女通常会在家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通过互联网来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和社交需求。
他们也喜欢观看电影,玩电子游戏,阅读书籍,听音乐和聊天。
为什么人们成为宅男宅女?1.人们喜欢在家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2.宅男宅女通常是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或者对社交能力有所恐惧。
3.他们觉得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有趣,而且这比去外面找娱乐更为经济实惠。
4.有些人因为身体上的问题或者精神上的问题而不愿意外出。
宅男和宅女的问题1.缺少运动:宅男宅女习惯于在家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这使他们缺乏足够的身体运动,长时间不运动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宅男宅女可以尝试一些室内运动方式,例如瑜伽,普拉提等,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2.缺少人际交往:宅男宅女通常因为社交能力不足或者恐惧而不愿意外出,这使他们的社交圈变得极为狭窄。
解决方案:宅男宅女可以加入一些与自己爱好相关的论坛或社交网站,参加线上或线下的活动。
3.应对孤独感:过度的自我封闭很容易导致孤独感,这种感觉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宅男宅女可以参加团体活动或是加入志愿者服务,这样可以为他们提供机会与更多人认识和交流。
4.缺乏人际交往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的不足,是宅男宅女参加社交活动时的重要问题。
解决方案:宅男宅女可以参加线下的沙龙活动或通过加入运动俱乐部等方式,逐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技能。
5.睡眠不规律:宅男宅女习惯了熬夜,这不仅仅导致睡眠不足,还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解决方案:宅男宅女可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时休息,调整生活节奏,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
浅析宅男宅女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
浅析宅男宅女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姓名:农冠军班级:11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学号:1103040052摘要:新时代,社会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宅男宅女的队伍里,其中大学生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他们大多是喜欢呆在住所里,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
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大学里宅男宅女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宅”对于年轻人而言具有的意义,并就如何帮助当下年轻人走出“宅门”提供个人的建议。
i关键词:“宅文化”宅男宅女大学生社会学一、宅男宅女的理解及现状清明,五一长假刚刚落下帷幕,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哪也没去,就呆在自己的住所或者某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痴迷于某事物,自娱自乐,这群人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宅男宅女,而不知不觉中这种宅的现象已经悄然演化成了一种宅文化。
不管是游玩还是宅,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往往是其中的主力军。
对于宅文化,查了下,简单的定义是指一种现代流行的热衷于待在家里(“宅”)的文化浪潮,是一种超越血缘、地缘等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
“宅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不过这里就不深入分析宅文化的内涵了,索性就把它看成是宅男宅女,那种热衷于宅在家里的群体,更多的是指大学生。
假期刚过,见到熟人打声招呼“哥们,这个假期有什么节目啊,又去了哪个好玩的地方”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刚去了趟黄山,那个绝啊”“就宅呢,我蜗居”。
每次听到宅,不禁就反思,为什么在大学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热爱生活、乐于参加社会活动的群体,却有这么多宅男宅女?听到人们把宅男宅女称为毕加索(整天闭门在家)、居里夫人(蜗居在家里)就不解,他们是不是懒惰,不善于交际,对生活没有什么热情,不愿面对现实,活在自己和网络的世界里,甚至是啃老一族。
据我所了解到的,那些整天呆在宿舍上网、足不出户的大学里的宅男宅女,大多是泡在网络的世界里。
宅着赚钱或是学习做研究的寥寥无几,那他们都在做什么呢?目前,大学里的宅男宅女有鲜明特点:没课时就宅在宿舍睡觉、上网。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分析报告1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网络的发展及普及迅速催生了“御宅族”这个群体,宅文化在全球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我国的在校大学生逐渐成为“宅人大军”中的主力。
大学校园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没课的时候宅在宿舍,更有甚者为了宅而逃课。
他们的电脑几乎二十四小时开机,被用来聊天、逛论坛、看网页、打游戏、写博客、看视频、网上购物等等。
他们饮食不规律,常吃零食、泡面,或让同学带饭。
也有人宅在网吧,饿了叫外卖或在网吧买泡面,困了就躺在椅子上休息。
还有一些专业的学生,学习要通过电脑完成,所以经常坐在电脑前不动弹。
在大学食堂,经常可见穿着拖鞋睡衣、头发散乱的学生去打饭。
这种宅的状态甚至还延续到家中,很多大学生寒暑假也宅在家里,宅的内容无非还是睡觉、上网,有的人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躲进自己的房间,很少与父母交流。
“放假了我成了宅男”、“天冷,我在家宅了一个星期了”,“宅男OUT(过时)了,被窝男出现了”之类的帖子在网上比比皆是。
从学校到家,从宿舍到起居室,变换的是空间距离,不变的是这些大学男女难以自拔的“宅”生活。
像这种校园“宅”现象,引发了众人的思考和讨论,不少家长也为此与孩子争执过。
于是,我们小组以此为调查主题,提出了“大学生宅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这个实践课题。
二、人员组成和分工组长: XXX 负责做网上调查问卷,走访当地大学组员: XXX 负责上网搜集有关资料,打印材料,组织资料XXX 负责编写报告,修改报告,编制表格XXX 负责采访同学,统计数据,对调查报告进行分析三、调查方法1随机抽样法:采取问卷的方式,在网上通过同学们的配合,得出数据。
2观察法:我们在宿舍观察留在宿舍的人数,还有中午在饭堂的人数从而得出数据。
3访谈法:我们通过随机的方式,采访同学,得出数据四、调查过程我们调查小组召开“关于大学生宅现象的调查报告”讨论。
制定了调查的初步方案和分工,然后讨论决定展开本次调查。
我们采用调查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还有随机抽样法。
对宅男宅女社交恐惧症的看法作文
对宅男宅女社交恐惧症的看法作文日趋发达的信息技术丰富了社交手段,也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从当面沟通交流到指尖点击键盘,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自小耳濡目染,对虚拟社交更加青睐,端坐电脑前或者手机方寸间,就能与外界沟通互联,尽览大千世界。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回归现实生活后,与人交往时,却少了网络上嬉笑怒骂时的那份洒脱自如,“社交恐惧症”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的热点词汇。
实际上,随着“社交恐惧症”广泛流行和使用,其含义已经发生了改变。
不同于该词的医学概念,当代青年口中的“社交恐惧症”(以下简称“社恐”)主要是指一种回避社交、抗拒社交的生活状态,并往往伴随着社交过程中心里蔓延的尴尬与不适情绪。
为什么不少青年人声称自己会“社恐”?首先,与“90后”“00后”成长和教育环境有关。
“孤独成长”是许多独生子女的常态,他们从小被封闭在单元楼的格子间里,缺少传统社会中亲戚和邻里关系的交往互动体验。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青年人的交际圈局限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核心家庭中,这就导致他们很难以一种开放自然的心态对待陌生人。
而在中小学教育中也鲜少开设专门的社交课程。
单一的评价体系往往要求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社交圈子广泛反而会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不够用心学习的表现。
上学的时候读书是第一要旨,而社交技能需要等到踏入社会时再习得。
这样的应试教育观使得学生缺乏社交技能,在需要真正社交的环境中,他们仿佛手无寸铁以面对千军万马,于是逐渐开始压缩自己的社交需求,进而恐惧社交,厌恶社交。
除了生活环境以外,网络时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当社交场所由现实转移到网络时,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无形中增加了社交的压力,社交由特定场所延伸到私人生活中。
大二学生小蝶(化名)说:“上了大学以后,我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手机中待命,害怕错失学生会和班级的群消息,信息在爆炸,我的脑袋也快要爆炸了”。
人分给社交的精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线上社交已经足够丰富,更为繁琐困难的线下社交就显得多余且麻烦。
宅男宅女面临的重重磨难
宅男宅女面临的重重磨难!不知何时城市中多了这么一个“宅人族”,他们是自由思想的产物,是网络技术的衍生品。
他们高举“自由”与“新人类”大旗,却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居简出。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甚至不可思议,但宅男宅女们从不觉得自己是矛盾体,他们说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孤单,但并不孤独。
如果要列举宅男宅女们的特点,最先想到就是“懒”字!用“宅人”自己的话讲,“我才懒得出去呢”。
是的,他们懒得出门,却有幸赶上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万象,懒人的美梦一睡不醒。
但我要扰人清梦了,因为我要提醒这些“时尚”的“宅人族”们,你们的健康正在受到威胁,你们正视过这个问题吗?我要为大家列举几点宅在家的弊端: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的危害1、经常不吃早餐早餐提供给人的能量占一天总能量的30%,如果没有早餐供给血糖,人会感觉反应迟钝、精神萎靡,上班工作效率降低,外出驾车发生事故率变高,易患消化道疾病,更容易导致肥胖,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让职场中人“慢性透支”,易诱发胆结石,加速衰老,降低机体抵抗力。
2、三餐都吃,但时间不规律三餐时间不规律,会引发肠道功能紊乱,引发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衰退等问题。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消化系统疾病已经成是我国城市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已经占到总人口的30%,各大医院门诊病人中有1/2是这个系统的疾病,其中须急诊入院治疗者约占急诊入院病人的25%;在世界范围内,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
胃癌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生命杀手。
3、暴饮暴食,易诱发致命疾病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晕脑涨、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大鱼大肉、大量饮酒会使肝细胞加快代谢速度,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损害,促使肝炎病人病情加重,也会使胰腺大量分泌,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诱发急性胰腺炎,重症者可致人非命。
“宅”是一种精神病? 宅男宅女高喊“无故中枪好痛”
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专家袁勇贵教授说,现在的宅男宅女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外界沟通,足不出户也能完成工作、学习、社交和娱乐,这没什么。可网络交流和真正的外出与人交流还是两码事。
"就拿聊天来说吧,你可能觉得QQ、电话和面对面聊天没区别,可在我们看来,区别大着呢。"袁勇贵说。
当你面对面与人交流时,你除了要倾听对方的言语,你还会从对方的表情、动作上来获取信息,甚至就连周围的环境也是一个有效的信息源。可要是通过网络交流,你面对的可能就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这样的社交模式,损失的有效信息是大把大把的,所以靠现代媒体手段来交流,永远无法取代真正的"面对面"。
一提到"精神病",许多人想到的就是"疯话连篇"、"手舞足蹈"、"妄想幻觉",可医生们却经常见到以"懒洋洋宅着不动"为初发表现的患者。
"比如单纯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期表现就是无缘无故的犯懒,而且懒得很厉害,不肯起床,不吃饭,不洗澡,不和人交流,表现得非常'宅',而且以青少年居多。"谢世平说。
有种"宅"真的是病
到底宅是不是一种精神病症状?或者我们不如这么问,有没有一种"宅"可能是精神病?
关于“宅男宅女”现象的质的研究
被 试 是 否是 “ 宅女 ( 男) ” 如 何定 义 “ 宅男 宅女” A 是 每 天 酉 点一 线 : 上班 和 回家 ; 应 酬交 际 活动 少 ,基本 是 上 网 B 是宅 女 宅女 的定 义 , 就是 除 工作 之外 的时 间都 泡在 家 里不 愿意 出门的女人
基本上能够说出典型的特征 , 即除了上班或上课以外几乎都 待 在家 里 的人 。详见表 1 。
表 1
等名称。简单地说 ,就是窝在家里的男人或女人。大多数人 认为 “ 宅男宅女”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 ( 1 ) 年轻人 ,大多是 1 5 ~3 5 岁的青年 ,其 中 2 0 ~ 3 0 岁 的青年是主体;( 2) 喜欢 待在家中做 自己的事 , 不喜欢出门; ( 3 ) 对互联网有一定的 依赖 ;( 4 ) 痴迷于某个事物 ,例如游戏 、动漫、电影电视 、 美食等。 不 同的 “ 宅人”有不 同的 “ 宅 ”法 , 有 的懒 散 , 有的勤奋 ;
学园 I X U E Y U A N
2 0 1 4年 第 3 4期
关于 “ 宅 男宅女 ”现象 的质 的研 究 ★
张文墨 中国人 民解放 军后 勤工程 学院基础部
【 摘 要】 现代年轻人 中流行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 宅”居生活,对于这种 生活方式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而 “ 宅男 宅女”这样一个称谓也从贬义逐渐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对几例较典型的 “ 宅男 ( 女) ”的生活方式及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
[ 1 ] 刘洁. 高职职业英语教 育市场需求调查—— 以湖北省为 例 [ J ] . 科技信息,2 0 0 8( 2 7 ) [ 2] 梁燕. 浅谈 “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英语教育的改革 [ J ] .
现代词语解读
现代词语解读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新词不断涌现,使得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现代词语以及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一、996工作制(Nine-nine-six)996工作制是指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9小时的工作制度,即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72小时。
这个词语源于中国互联网行业,后来扩展到其他行业。
一些公司实施996工作制,要求员工长时间加班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出。
然而,这种工作制度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因为它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平衡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佛系青年(Buddhist Youth)佛系青年是一个用来形容年轻人生活态度的词语。
佛系青年指的是那些不追求名利,不焦虑成功与失败,追求内心宁静和平淡生活的年轻人。
他们通常拥有淡定、随和的人生态度,不过分追求社会认可和物质利益,更注重内心的平和和生活的品质。
三、宅男宅女(Otaku)宅男宅女是指喜欢宅在家里,沉溺于网络、动漫、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愿外出交际和参与社交活动的人。
这个词语最早来自日本,形容那些痴迷于二次元文化的人群。
宅男宅女也被视为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对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低头族(Phubber)低头族是指沉迷于手机使用、频繁看手机、低头看屏幕的人群。
这个词语源于现代手机普及的时代背景,形容那些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在与他人交往时都过度依赖手机的人。
低头族对身体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也引起了人们对信息过载和数字依赖的思考。
五、躺平(Lying Flat)躺平是指放弃争取和努力,不再追求事业发展和个人成就,在现实中保持低姿态、放弃奋斗的生活态度。
这个词语在年轻人中流行,反映了他们对于激烈竞争和高压生活的无力感和逆反心理。
躺平也被解读为对于社会现象和制度的抵制和反抗。
总结:现代社会的词语不断涌现,每个词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996工作制、佛系青年、宅男宅女、低头族和躺平都是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新生活态度和现象。
实证研究方法下御宅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剖析
实证研究方法下御宅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剖析摘要: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御宅族大学生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健康测量工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csq应付方式问卷对御宅族大学生调查,较为全面的了解宅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御宅族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真空温床、传统思想根植、年龄差异的两极分化和成熟边缘化的特质。
因此通过心理援助的界入有助于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御宅族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早日“脱宅”步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上来。
关键词:界定;实证研究;御宅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质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2近五年来高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呈复杂化﹑消极化﹑突发化的发展趋势且不同群体特征日趋明显。
御宅族大学生作为近几年来高校中一支快速发展起来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国际上对御宅族的研究以日本研究居多且大多数是把宅族和御宅文化结合起来的研究,而国内对宅族心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的对象较为笼统并且只是建立在其他学科理论框架下的现象描述和特征归纳。
这些研究往往缺乏具体科学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下采用标准﹑科学的测量工具对御宅族大学界定并进行大学生宅族的心理状况研究尚是空白。
本文引进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宅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问题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有助于及早发现和矫治有心理问题的御宅族大学生,推进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御宅族大学生的界定本文对御宅族的界定是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分析比较法。
首先在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后通过在布告栏张贴“寻找御宅族”的告示寻找到几名平日里比较宅的大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初步了解,然后根据现有研究和社会上的普遍看法,再结合宅人对自身的认识,制定出一份对大学生宅族进行初步界定的第一调查问卷,在大一到大四这四个年级统一发放50份,回收48份,其次筛选出具有御宅族共同特质的样本30份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
课题:关于海南医学院学生“宅男宅女”现象调查报告班级:2012级市场营销班本组员:佘仁红、师蓉、文雯、李晶薇、濮文亮、王粒休、林明魁关于海南医学院学生“宅男宅女"现象调查报告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也成为高科技时代的主流消费人群之一。
作为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受教育群体,同时作为信息时代影响最为普遍的人群,一些信息时代带来的问题和现象,也普遍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其中“宅”现象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我们经过前期对这一现象的初步了解,在大学生“宅"群体之中有的沉迷小说,有的沉迷动漫,有的沉迷网游……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甚至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及生理问题,这明显不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为了深入了解“宅”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并对“宅"群体提供一些影响和改进策略,我们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在海南医学院进行,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随机在我校主校区9栋宿舍楼中,从中抽取40个寝室(由于各公寓寝室人数有所不同,故女生公寓及四期公寓抽取 30个寝室,从三期公寓抽取10个寝室),并将200份问卷发放到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
以下是本次社会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概况“御宅”一词源于日本,本指一些热衷于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这个词进入中国后,多指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社会交往,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泡论坛、看动漫、看电视连续剧的这群人。
而下班后回家沉迷于某一件事物(哪怕和电脑网络无关),社会交往不多的人,也会被称为“宅男宅女”。
作为“电脑一代"的大学生,网络应用熟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宅”现象的潜在或外显群体,在许多大学校园,“宅人”一族已发展为一个群体,他们有的沉迷小说,有的沉迷动漫,有的沉迷网游……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甚至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及生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宅男宅女心理分析
对于我们来说活,宅在家里似乎成了现今的一种流行,如果不是由于工作原因的话,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猫在家中哪也不去,甚至有的人会拒绝去上班,直接呆家里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
这种“避世”的行为是否健康,它是出于怎样的心理,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宅人的。
1、宅式生活,天才的标志?
“猫宅”是指一些人过分沉迷于某种事物,例如动漫画、游戏等。
他们对于自己沉迷的事物无所不知,还每天不断寻找新的资料加以牢记,希望把想知道的事情尽量记入脑中,也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物。
因此,他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每天过着很满足的生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猫宅族”会寻找某种特别事物作为媒介从而辅助封闭自己。
很多时“猫宅”会被认为是难与异性相处,对人欠缺普遍应有的态度,不懂适应社会。
因此,很多人会把拥有以上特征的人误认成“宅式生活”。
顾城,这个日后的天才诗人,小时候却很自闭。
他的父亲顾工曾这样描述:他的墙头总是涂满了诗,还有许多用漫画笔法画的小人小狗小猪。
他可以半个月都不出门,在屋里描绘他想象的世界。
周杰伦据说也是宅男的代表。
这个红透大江南北的歌星,说起自己不演戏的时候,最喜欢几天足不出户,猫在家里打游戏,上网等,过着典型的宅男生活。
难道,宅男宅女就是天才的标志吗?
有一句话叫作专注产生力量,渡边淳一在新作《钝感力》
中说,现代社会的问题是信息太多,人们容易被各种事物吸引而失去选择的能力。
而那些不理会外界世界的变化,坚定执著沿着自己内心兴趣生活的人,反倒更容易成功。
宅男宅女,就是因为沉迷于内心,沉迷于自己的一方小小的世界里,所以“专注产生力量”,因此比起一般人,似乎更容易具有一些天赋。
比如敏感,想象力,专注,安静等等。
但事实并非只是这样简单。
2、宅男VS干物女:心理幼儿还是幻想强迫症?
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心理学家方刚看来,宅男现象其实不仅是舶来品,在中国也不少。
但最初创造这个词却来自岛国日本。
那时,日本经济高度繁荣,但人际关系淡漠,社会竞争激烈。
人们更多以家庭为单位,单打独拼。
这让许多日本年轻人,产生了种依赖家庭的心理。
他们不愿意去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宁愿退缩在一方狭小的天地里。
宅男现象一出现,社会便众说纷纭。
在日本,它经常和负面新闻联系在一起,日本发生过许多女生失踪遭到杀害的例子,最后侦破多数是宅男所为。
如果说宅男匪夷所思,那么宅女则被另一个流行的名词“干物女”所取代了。
干物女让心理学家们忧心忡忡的是,在本应该恋爱的年纪里,她们好像对男人绝缘。
除了工作,每天下班后早早画家,不交际,守着阿猫阿狗,或者独自在家做美容,过着波澜不惊的“宅女”生活。
心理学说,人从一出世起,便渴望回到永恒,回到母亲的子宫中,好像那里才是安全的,温暖的。
而一个健康人,要做的便是摆脱这种心理退化倾向,勇敢地剪脱自己和母亲的心理脐带,长大,像老鹰一样去面对社会生活的风雨。
确实,社会生活常常让人感觉伤害。
上司的脸色,同事的竞争,地铁里被人一次不小心的踩踏,都可能让人感觉郁闷。
处江湖之高,不如退回到庙堂之远,于是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
于是,回家。
3、宅式心理自助
一则经典的寓言是这样说的:小鹰和小鸡同时学飞翔。
小鹰一次次被妈妈带到高岗上,战胜了无数次的恐惧后,当它终于飞翔蓝天时,它发现了广阔蓝天的美妙。
而小鸡因为害怕,不敢飞翔,因此一辈子只能在地下觅食。
这或许就是老鹰和小鸡的命运分野——飞翔,勇敢地走出去,才能面对更高的一览无遗的天空。
怎样起飞?
第一步,先找到问题的答案。
你为何成为宅男宅女?是因
为天性自闭,还是后天的环境所造成?比如害怕社会激烈竞争,比如成了啃老族,比如沉缅于网络中?
如果说因为天性自闭,在心理学家李子勋看来,自闭常常缘于自卑,但是自卑有时比起自信更能产生力量。
他在自己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分析到,那些自卑的人更容易自省。
而自信的人更容易狂妄自大。
要紧的其实不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不接纳。
因为与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不足“为敌”,所以产生焦虑和紧张,产生剧烈的内心冲突,这才是一种有害的力量。
所以,重要的是接纳自己,既接纳优点,也接纳缺点。
没有人是完美的。
当你能够做到与自己身上的一切和睦共处时,你才会坦然地走出自闭,才会坦然地去面对他人。
用达尔文的丛林法则来说,人们总是弱肉强食,但有些人
始终可以在人际关系中长袖善舞。
而那些因为害怕社会的激烈竞争而选择“宅样生活”的宅男宅女,则需要反思自己的幼儿情结
在《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卡耐基提出的方案是: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微笑,哪怕在接一个不知名的电话时,相信对方能够感受到你的笑容,坦诚,有问题主动沟通。
除了人际沟通障碍以外,因为感情受挫,和异性交往困难等,也是导致宅男和宅女产生的主要原因。
2001年,女性网
站推出网上养个“虚拟宠物男人”,只要你参加这种活动领养个宠物男人,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听你的话,就像小洋的小品《机器人》中的机器人一样,满足你的一切愿望。
据说这项游戏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
网络为宅男的这种追求完美情结提供了方便。
性,可以用网络解决;爱人,可以借
和陌生永不见面的网友替代。
是的,这看似完美了,但是追求完美往往意识不到现实的差距。
恰合相反,尊重现实的不完美,理解现实中的两性关系具有的局限性,才能以更务实的态度去把握感情。
4、宅男宅女,消极变积极
宅男宅女的生活,在心理学家看来。
有违健康,但是,并不是一无是处。
一位宅男常期沉溺于网络游戏,有一天居然自己可以开发游戏,写软件等。
他的天才被一家风险投资商发现,为他专门成立了公司。
现在,他的资产早已经超过千万元。
宅男宅女们,涌现了大量IT天才,艺术家,漫画家,当然,还有黑客。
这还是应了那句话:专注产生力量。
因为目前这个世界。
太嘈杂了,你常常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你被各种灯光十色,繁华所吸引。
但是宅男宅女们,反
倒缩小在宁静的天地里,更能专注于自己的兴趣。
所以,在更多的心理学家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宅男宅女们都需要心理咨询和求助,关键是,宅男宅女们,在他们的宅样生活里,到底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