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解析

合集下载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_2014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_2014

图21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抗震支吊架;2-纵向抗震支吊架
8.3.5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最大侧向 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图22)。
图22 刚性连接水平管道纵向偏移示意 1-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6 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若斜撑直接作用于管线,其可作为 另一侧管线的纵向抗震支吊架(图23)。例如:纵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
距12m,则双向抗震支吊架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为:(24+12)/2+0.6=18.60m。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矩形风管侧向与纵向支撑
水管侧向与纵向支撑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2.1.6 抗震支吊架是对机电设备及管线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抗震措施,其构成 (如图1)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图1 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长螺杆;2-设备或管道等;3-螺杆紧固件;4-C形槽钢; 5-快速抗震连接构件;6-抗震连接构件
图23 水平管线转弯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抗震支吊架;3-纵向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7 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 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图2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1.0.2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 度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且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摘要: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深受地震灾害的影响,同时经历了几次大地震的教训,抗震支吊架系统的设计应用也就成为了防震抗震的重中之重,支吊架能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一定程度上的降低损失,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多个机电工程抗震规范,但由于抗震支吊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安装以及质量监督等角度出发,为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安装我国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地震频发,而地震的破坏力极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震是无法提前预测预防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系统得以发展普及,极大的降低了地震这一破坏力巨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我国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重视。

一、抗震支吊架的发展历史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系统的研究始于1970年的美国,范围包括了:排水系统、消防管道、电气支架、电器桥架、燃气管道、通风管道、通风空调与电梯等系统,美国最早在消防领域开始了抗震领域的设计要求[1]。

随后欧洲、日本等国家基于建筑安全及民生考虑,机电抗震设计得到广泛运用。

抗震支吊架,是支吊架的一部分,在施工环节中起着承担各个配件及其介质重量、限制建筑部件不合理移位以及控制部件振动等功能,对于建筑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支吊架主要可以为;抗震支吊架、承重支吊架、门式支吊架、根部支吊架、附件支吊架等[2]。

二、我国对于抗震支吊架制定的标准我国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建设部对原来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改,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2014年10月9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颁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标准,编号:GB50981-2014,从2015年8月1日起强制执行。

建筑机电抗震是国家和民众共同需求,国家也在为其发展做出努力,是有利于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2.1.7 侧向抗震支吊架(如图3)用以抵御侧向水平 地震力作用。
2.1.8 纵向抗震支吊架(如图4)用以抵御纵向水 平地震力作用。
图3 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 5-承重吊杆;6-管道
图4 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 5-承重吊杆;6-管道
图24 管线与设备连接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柔性连接;3-地面设备;4-抗震支吊架 8.3.9 要求不得将抗震支吊架安装于非结构主体部位,如轻质墙体等。 8.3.14 当立管通过套管穿越结构楼层时,套管可限制立管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可作为水平方向的 四向抗震支撑使用。管道中的附件如阀门等,当其质量大于25kg时,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应设置侧 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解读
质量培训
目 录
CONTENTS
01
抗震裂度说明
02
抗震支架的基本要求
03 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04
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01
抗震设计裂度说明
01-抗震设计裂度说明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版)全国抗震裂度分类: 深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盐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其中2010版:龙岗为6度;附近的惠州2016版就是6度;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2.3 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l——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 架间距(m);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文解读及设计案例分享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文解读及设计案例分享

0.90(1.20)
1.40
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注1: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不多,具体项目需要和结构设计师了解。
注2:本表格是建筑机电抗震设计的一个主要使用表格,地震作用的计算需要
查本表得到项目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y Mike

By Mike
8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2 术语和符号 2.1.1 抗震设防烈度 注:可以查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找到项目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 2.1.2 抗震设防标准 注: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2.1.3 地震作用 注:常说的地震荷载,本规范主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2.1.4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 注:水、暖、电、工业等各专业管线设备等 2.1.5 抗震支承 注: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斜撑和抗震连接构件组成的构件。

By Mike
5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设计基本要求 4 给水排水 5 暖通空调 6 燃气 7 电气 8 抗震支架 附:条文说明

By Mike
6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By Mike
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 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 设计。
3.7.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分别 负责进行。
0.45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设计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成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抗震支架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的设计进行探讨,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一、背景介绍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

建筑机电工程作为现代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地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因此,在设计建筑机电工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抗震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抗震支架的作用抗震支架是建筑机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减震和抗震。

通过使用抗震支架,可以在地震发生时,降低建筑结构所承受的地震力,减少破坏程度,并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三、抗震支架的设计原则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抗震支架设计中,以下原则需要被遵循:1.强度:抗震支架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2.可调性:抗震支架应具备一定的可调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震参数进行调整。

3. 稳定性:抗震支架的设计应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抵抗地震力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

4. 耐久性:抗震支架的设计应考虑到其长期使用的耐久性,以确保其能够经受住各种环境条件的考验。

四、抗震支架的设计方案根据上述原则,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抗震支架方案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1. 选用高强度材料:为了确保抗震支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我们可以选择高强度的钢材作为材料。

2. 采用可调节设计:抗震支架可采用可调节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地震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3. 结构合理布局:在抗震支架的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结构,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抗震作用,并且能够承受地震力的水平和垂直荷载。

4. 考虑耐久性:在抗震支架的材料选择和构造设计中,需要考虑其长期使用的耐久性,采取防腐蚀、抗疲劳等措施。

五、实施与检验一旦抗震支架的设计方案确定,需要进行实施和检验。

在实施过程中,应确保抗震支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造和安装。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方案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方案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机电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建筑机电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支架的设计和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的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旨在提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抗震支架方案,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进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抗震支架的作用抗震支架是指用来支撑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的一种支架结构,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结构刚度:抗震支架能够增加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

2. 分散地震能量:抗震支架能够分散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3. 减小振动幅度:抗震支架可以通过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提高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的抗震性能。

4. 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抗震支架能够加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增加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抗震支架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三、抗震支架的设计原则在进行抗震支架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合理分布:抗震支架应当根据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的重要位置进行合理分布,以达到最佳的支撑效果。

2. 兼顾刚度和韧性:抗震支架的设计应当兼顾结构刚度和韧性,既要保证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又要保证支撑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并吸收地震能量。

3. 考虑动力特性:抗震支架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以确保支撑能够与结构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

4. 优化结构形式:抗震支架的结构形式应当严谨优化,既要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又要避免结构过于臃肿,影响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的使用功能。

五、抗震支架的选材原则在抗震支架的选材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材料耐震性能:选材时应当充分考虑材料的耐震性能,确保材料能够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坏。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03
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03-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6.1.1 内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管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 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6.2.8 在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物内,燃气管道应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适当的间隔 设置抗震支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管及立管固定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管应采用焊接,宜减少焊缝数量,不得使用螺纹连接; 2)当立管的长度大于60m,小于120m时,应至少设置1处抗震支承; 3)当立管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至少设置2处抗震支撑,且应在抗震支承之间的中 间部位采取吸收伸缩变形的措施。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6 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若斜撑直接作用于管线,其可作为 另一侧管线的纵向抗震支吊架(图23)。例如:纵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 距12m,则双向抗震支吊架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为:(24+12)/2+0.6=18.60m。
谢谢大家聆听!!
图24 管线与设备连接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柔性连接;3-地面设备;4-抗震支吊架 8.3.9 要求不当立管通过套管穿越结构楼层时,套管可限制立管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可作为水平方向的 四向抗震支撑使用。管道中的附件如阀门等,当其质量大于25kg时,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应设置 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图23 水平管线转弯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抗震支吊架;3-纵向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7 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 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图24)。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摘要:将抗震支吊架应用在建筑物的机电系统中,不仅可以避免人员的伤亡,还可以提高抗震能力,对地震灾害的破坏有抵制作用,能有效地减少损失,保护人员的财产生命安全。

因此在机电安装中应用抗震支吊架意义重大。

地震从各个方向对管道产生额外的荷载。

抗震支撑与建筑结构紧密相连,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设施。

它由实生苗、加固吊杆、抗震拉杆和抗震斜撑组成。

关键词:建筑机电;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引言长期以来,我国机电设施和辅助施工管道的安装在设计、施工和验收中没有充分考虑抗震保护。

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机电设施和管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运作,极有可能造成二次灾害。

具体而言,2008年汶川地震及其后的二次灾害给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使机电建设项目的抗震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GB50981-2014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标准正式发布,及时填补了我国机电工程抗震缓冲行业的空白,为机电工程抗震设计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依据。

1研究背景在建筑抗震系统中,结构抗震是基础,而机电抗震支吊架系统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安全加强保护措施,旨在防止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结构主体抗震功能完好的情况下,因机电管道位移或振动造成机电功能失效或机电设施坠落导致产生二次灾害。

区别于传统承重支吊架,抗震支吊架作用主要在于抗震而非承重。

在地震发生时,承重支吊架只承载竖向重力,因此会产生无规则的晃动。

抗震支吊架系统则通过对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的安装形式,承担了机电设施横向的载荷抗,避免机电设施的无序摆动,从而起到建筑抗震安全性能的加强作用,所以两者并不能互相代替。

为响应国家战略要求,将地震灾害中可能发生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控制到最低,这就是建筑机电工程需设置抗震支吊架系统的意义。

2机电系统自身抗震性能提高机电系统的抗震性能,甚至可以有效预防地震引起的二次灾害,确保地震后机电系统迅速恢复运行。

地震时,装有抗震措施的管道和设备可以将位移量减少到未安装管道的5-10倍,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抗震性能。

浅析机电工程中抗震支吊架设计及应用

浅析机电工程中抗震支吊架设计及应用

浅析机电工程中抗震支吊架设计及应用摘要:将抗震支吊架应用在建筑物的机电系统中,不仅可以避免人员的伤亡,还可以提高抗震能力,对地震灾害的破坏有抵制作用,能有效地减少损失,保护人员的财产生命安全。

因此在电气工程中应用抗震支吊架意义重大。

本文阐述建筑机电工程中抗震支吊架系统的设计规范,建筑机电抗震支吊架系统在项目管理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实际项目的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引言抗震支吊架是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系统,针对的是遭遇到设防烈度的地震时能将管道及设备产生的地震作用传到结构体上的一种抗震支撑措施。

抗震支吊架用于保护建筑主体结构中各类管路、电气设备,其抗震原理是利用地震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抗震支吊架将其转化为支撑力。

机电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

建筑电气的抗震设计主要包括机房位置的选择、设备安装的抗震设计、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以及抗震支吊架的设置。

本文主要论述建筑电气抗震支吊架的设计及应用。

1抗震支吊架的定义机电抗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机电管线及设备的地震力进行计算,并对管线及设备与建筑机构体的连接进行抗震加固并对其进行抗震验算,使机电管线及设备与建筑结构体建立可靠连接,可将机电管线及设备承受的地震作用全部传递到结构体上,使其遭遇到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后能迅速恢复运转,进而达到尽快恢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目的。

抗震支吊架是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设施,它主要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根据抵御地震水平力和阻止管道位移方向的不同,抗震支吊架又分为侧向抗震支吊架、纵向抗震支吊架、单管(杆)抗震支吊架和门型抗震支吊架。

原有常规的机电设备和管道的普通支吊架是以承受重力负荷为主,而抗震支吊架是对机电工程设备管道实施抗震设防的支持系统,两种支吊架并不重复,而是相辅相成的。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解析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解析

2021 年8月1日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标准?GB 50981-2021强制实施,2021 年9月1日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21 正式实施,2021年3月1日?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21 正式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验收标准三驾马车同步驱动,将会对抗震支吊架产品设计、生产、实验方式和安装验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包括的范围比拟广,要紧包括建筑给水、供暖通风与空调、电气、燃气、消防等。

在?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标准?GB 50981中明确指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域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需进展抗震设计〞。

从技术层面上,抗震支吊架能经受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而且在国内外工程实践中说明,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能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靠得住珍惜。

抗震支吊架材料、规格、要求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 的规定,并附有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材料是保证抗震支吊架质量和平安的物质根底。

抗震支吊架所利用的材料归纳起来,要紧有锚栓、抗震连接构件、管道连接构件、斜撑、型钢和紧固件。

因此,为确保抗震支吊架平安靠得住,就要要求抗震支吊架所利用的材料都必需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出厂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查验部门的检测报告。

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均应采纳成品构件,除C型槽钢、全螺纹吊杆能够进展现场切断外,不得对其它产品进展现场加工。

鉴于在以往的工程工程中,有施工单位直接采纳角铁、长螺杆等现场拼凑成所谓的“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最大荷载不清楚,也没通过第三方验证,节点荷载没有进展验算等造成较大的平安隐患,因此在此条中明确规定,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纳成品构件。

抗震连接构件及管道连接构件材料厚度不该小于5mm,外表宜采纳锌铬涂层、热浸镀锌等方式处置。

一、设计范围〔利用范围〕1〕、冷热水、消防、空调等管道系统抗震设计范围:悬吊管道中超过的设备;〔=吨〕大于等于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2〕、空调、通风管路系统抗震设计范围:所有直径大于等于的风管系统;所有矩形截面积大于等于㎡的矩形风管3〕、电力系统管道及电缆桥架系统抗震设计范围:•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桥架、电缆梯架、电缆线盒、母线槽二、受力分析〔布点要求〕•抗震支撑受力范围划分,水平直管的侧向支撑间距不超过12m,纵向支撑间距不超过24m。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解析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解析

201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GB 50981-2014强制实施,2015年9月1日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正式实施,2016年3月1日《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正式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验收标准三驾马车同步驱动,将会对抗震支吊架产品设计、生产、试验方法以及安装验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包含的围比较广,主要包括建筑给水、供暖通风与空调、电气、燃气、消防等。

在《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GB 50981中明确指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从技术层面上,抗震支吊架能承受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并且在国外工程实践中表明,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能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保护。

抗震支吊架材料、规格、要求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 的规定,并附有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材料是保证抗震支吊架质量和安全的物质基础。

抗震支吊架所使用的材料概括起来,主要有锚栓、抗震连接构件、管道连接构件、斜撑、型钢和紧固件。

因此,为确保抗震支吊架安全可靠,就要要求抗震支吊架所使用的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出厂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部门的检测报告。

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均应采用成品构件,除C型槽钢、全螺纹吊杆可以进行现场切断外,不得对其它产品进行现场加工。

鉴于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有施工单位直接采用角铁、长螺杆等现场拼凑成所谓的“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最大荷载不清楚,也没经过第三方验证,节点荷载没有进行验算等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此条中明确规定,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

抗震连接构件及管道连接构件材料厚度不应小于5mm,表面宜采用锌铬涂层、热浸镀锌等方式处理。

一、设计围(使用围)1)、冷热水、消防、空调等管道系统抗震设计围:•悬吊管道中超过1.8KN的设备;(1.8KN=1.837吨)•大于等于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 .. .. ..2)、空调、通风管路系统抗震设计围:•所有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所有矩形截面积大于等于0.38㎡的矩形风管3)、电力系统管道及电缆桥架系统抗震设计围:•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桥架、电缆梯架、电缆线盒、母线槽二、受力分析(布点要求)•抗震支撑受力围划分,水平直管的侧向支撑间距不超过12m,纵向支撑间距不超过24m。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文解读及设计案例分享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文解读及设计案例分享
3.7.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分别 负责进行。
13.4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
13.4.2 条文对无抗震设防要求的设备进行了规定(参 考美国UBC规范);
—重力不超过1.8KN的设备
—内径小于25mm的煤气管道和内径小于60mm的 电气配管
—矩形截面面积小于0.38平和圆形直径小于0.7米 的风管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1.5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基座或连接件应能将设备承受的地震作用全部传递 到建筑结构上。建筑结构中用以固定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预埋件、锚固件, 应能承受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 注:该条文对机电设施和结构连接做了要求。怎么满足没有定义。对于锚固 件锚栓承受地震作用应该使用抗震认证的锚栓,这一点在本规范没有要 求,。在本规范中对锚栓使用要求是膨胀锚栓。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1 总则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 计。——强条必须执行。 注:该条文哪些区域的建筑机电需要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 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注:根据国标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了解建筑的抗 震设防类别。共四种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1.3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支吊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支吊架与建筑 结构应有可靠地连接和锚固。 注:抗震支架自身的要求和结构连接的要求。也是抗震支架设计时需要验算 的相关内容。 3.1.4 建筑机电工程管道穿越结构墙体的洞口设置,应尽量避免穿越主要承重 结构构件。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 位。 注:机电工程管道设计考虑机电抗震时的设计要求。

机电抗震支架设计说明及大样

机电抗震支架设计说明及大样

机电抗震支架设计说明及大样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出现强震,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老百姓深受灾难。

如何保障建筑不在地震时发生雪崩式的倒塌,保证地震时结构不发生整体崩溃,尽量减少因地震引起的建筑结构次生灾害对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成了当前研究抗震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建筑机电抗震在整体的建筑结构抗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机电抗震建筑机电抗震,指的是管道、风管、电缆桥架等机电设施的抗震,通俗的说就是"水电风";系统的抗震措施。

在最开始,国内对于机电设施的保护,主要承重作用,根本上都是没有考虑抗震设计,给系统平安带来很大的隐患。

而?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标准?所列明应采取的措施、技术,定义为抗震支撑系统。

以荷载力学为根底,地震作用验算为核心,将管道、风管、电缆桥架等机电设施牢固连接于已做抗震设计的建筑体,限制机电工程设施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

其抗震支撑的主要目的就是平安,即把地震所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通俗地来讲,这类产品我们又称之为抗震支吊架。

比方吊灯的吊悬当地震发生时,只承受重力荷载作用的悬吊系统会发生无规那么的摆动,次数多了可能会对生根点处的锚固强度产生影响,使得悬吊系统松脱掉落,造成次生灾害。

参加抗震支吊架前而一旦给悬吊系统增加了抗震设施,即抗震支吊架,在地震发生时,通过侧向和纵向的抗震支承能够大大减少其无序晃动,在整体建筑抗震性能完好的情况下,能保证悬吊系统不发生掉落,大大减少因次生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加抗震支吊架后所以,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大大降低地震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破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到达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到达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

抗震支吊架在机电安装中的设计和应用

抗震支吊架在机电安装中的设计和应用

抗震支吊架在机电安装中的设计和应用摘要:中国是地震灾害高发地区,全国地震带约有23个,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共发生7.0级以上的大地震14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我国在2015年颁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了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使用。

也意味着建筑机电工程安装中必须要考虑抗震支吊架了。

关键词:抗震支吊架;机电安装;应用1抗震支吊架的形式(1)抗震支吊架:与建筑结构件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示意图如图1:1-长螺杆;2-设备或管道等;3-螺杆紧固件;4-C型槽钢;5-快速抗震连接构件;6-抗震连接构件图1抗震支吊架示意图(2)侧向抗震支吊架:斜撑与管道截面平行的抗震支吊架。

示意图如图2:1-斜撑;2-抗震连接件;3-锚固件;4-螺杆锚固件;5-承重吊杆;6-管道图2侧向抗震支架示意图(3)纵向抗震支吊架:斜撑与管道横截面垂直的抗震支吊架。

示意图如图3: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5-承重吊杆;6-管道图3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4)单管(杆)抗震支吊架:同一根承重吊架和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

示意图如图4:1-螺杆紧固件;2-专用槽钢;3-管道或设备图4单管(杆)抗震支吊架示意图(5)门型抗震支吊架:由两根及以上承重吊架和横梁、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

示意图如图5:1-结构体;2-长螺母;3-长螺杆;4-方垫片;5-槽钢紧固件;6-膨胀螺栓;7-抗震连接构件;8-槽钢;9-快速抗震连接构件图5门型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2抗震支吊架的设计及验算2.1抗震支吊架应用范围根据相关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以上的建筑物的抗震施工必须采用抗震设计。

其中,需要抗震设计的机电安装子项目有:(1)锅炉房、空调房、水泵房内共用直径300mm以上的多管提升机或者管道;(2)重量大于150N*M的电气桥梁;(3)电气配件是需要直径大于60mm的;(4)直径较大的管道系统;(5)横截面积大于0.38m的矩形风管;(6)烟管,事故通风管;(7)自重空调机组及风机设备18kN;(8)圆形风管系统;(9)直径大于25mm的燃气管道。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03
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03-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6.1.1 内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管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 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6.2.8 在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物内,燃气管道应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适当的间隔 设置抗震支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管及立管固定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管应采用焊接,宜减少焊缝数量,不得使用螺纹连接; 2)当立管的长度大于60m,小于120m时,应至少设置1处抗震支承; 3)当立管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至少设置2处抗震支撑,且应在抗震支承之间的中 间部位采取吸收伸缩变形的措施。
图23 水平管线转弯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抗震支吊架;3-纵向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7 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 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图24)。
02
抗震支架的基本要求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2.1.7 侧向抗震支吊架(如图3)用以抵御侧向水平 地震力作用。 2.1.8 纵向抗震支吊架(如图4)用以抵御纵向水 平地震力作用。
图3 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 5-承重吊杆;6-管道
图4 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 5-承重吊杆;6-管道
图21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抗震支吊架;2-纵向抗震支吊架
8.3.5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最大侧向 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图2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说明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说明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2、建设单位、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数据;3、设计目的:机电设备的抗震设计使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设施遭遇地震后,取得减轻地震破坏,防范次生灾害,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的效果。

4、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6)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年版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5)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8).《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9).《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10).《管道支吊架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17116.1-2018)11).《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03SR417-2)1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13).《风管支吊架》(03K132)14).《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15).《混凝土结构用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16).《建筑工程用切(扩)底机械锚栓及后切(扩)底钻头》(JG/T367-2012)1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如有最新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等,应按最新标准、规范执行,如多个规范对同一问题的标准和要求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和要求内容执行。

机电设备安装抗震支吊架全面解读

机电设备安装抗震支吊架全面解读

机电设备安装抗震支吊架全面解读抗震支架为什么能抵御地震作用力?地震是地壳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的振动,通过地震波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破坏。

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三种形式:纵波属于推进波,使地面发生上下的震动,破坏性相对较弱;横波属于剪切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的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属于纵波和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破坏性最强。

重力支吊架虽可起到抵抗、缓解垂直地震力(即纵波)的作用,但抗震支吊架,通过其独特的斜撑结构,大大的抵抗和缓解水平地震力(即横波)的作用。

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斜撑有什么作用?上面我们说到抗震支吊架是通过抗震斜撑的加固,来起到抗震的作用。

抗震斜撑的存在,使得本来在水平方向上毫无束缚的管道支吊架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做到安全可靠,防止管道支吊架系统垮塌掉落,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片来理解:由上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抗震斜撑对整体支架有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根据的力的分解原则,可以将这个斜向上的拉力分解成一个水平力Fx和一个垂直力Fy,水平力为水平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值,垂直力为重力作用的荷载效应值。

应用到实际中来,抗震斜撑起到“抗震”的功能,也是按照上述原理。

假如未设置抗震斜撑,请参考下图效果:斜撑与承载重力有否关系?由第2点我们可以知道,抗震斜撑在力学上,有一定的重力荷载效应。

当然,管道支吊架系统所承载的重力越大,抗震斜撑上承受的重力效应值也越大,所以斜撑的抗震作用与承载重力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抗震支吊架的功能性主要是“抗震”,而非“承载”。

抗震支吊架安装的前提是,重力支吊架必须符合条件,能够满足垂直方向上所有管道及介质等因素的重力作用,即不考虑抗震支吊架上的重力作用也能满足功能需求。

通俗的说,可以概括成:抗震斜撑上有重力作用,但是我们在进行设计和计算时,暂不考虑抗震支吊架的重力效应,即不考虑重力共架。

抗震支吊架设计说明

抗震支吊架设计说明

九.抗震设计1. 设计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2.抗震设防烈度:7度3.抗震支吊架:(1).抗震支吊架的设置位置:a. 建筑排烟、排烟补风、加压送风、事故通风的风管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b. 穿越隔震层的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且在隔震层设置抗震之架。

c.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空调器当设备重力超过1.80KN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d、管输送介质为水的各类管道(含采暖系统、空调系统等)管径DN>65时或吊杆计算长度超过300MM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e. 矩形风管断面尺寸超过0.38m^U2^U或圆形风管直径大于0.7M时,可采用抗震支架.(2) 抗震支吊架的制作、安装。

a.抗震支吊架的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除全螺纹吊杆和C型槽钢可现场切端外,不得对其他构件进行现场加工。

应严格按照《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及《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的要求进行采购与安装。

.b. 制冷站、热力站、锅炉房等设备房内的管道支吊架应有可靠的侧向及轴向支撑,多根管道共架时应采用门型抗震支架4.管道穿越抗震缝、内墙、楼板、外墙及基础时的处理:(1)输送介质为水的各类管道(含采暖系统、空调系统等)应避免穿越抗震缝,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侧分别设置柔性接头。

穿越普通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使用柔性防火材料进行填充。

(2)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应避免穿越抗震缝,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侧分别设置柔性接头。

穿越普通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使用柔性防火材料进行填充。

(3)管道穿越建筑物外墙或基础时,应设置钢性放水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采用不燃材料材料填充,穿越建筑基础的管道在室外侧就近安装柔性接头。

5.管道及风管材质:(1)除多层建筑的空调冷凝水管道可采用UPVC管道以外,采暖供回水管道、空调冷冻水供回水管道、空调冷却水供回水管道、冷凝水管道等当DN≤70时均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DN>70时均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连接。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摘要:阐述建筑机电工程中抗震支吊架系统的设计规范,建筑机电抗震支吊架系统在项目管理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实际项目的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吊架系统;设计规范;机电工程引言我国地处环太平风洋大型地震带和欧洲大型地震带的交界处,由于太平风洋、印度洋以及菲律宾海的地质构造,地表的变化极其强劲,导致中国地区地震屡见不鲜。

因此,进行地质学自然灾害估计、预报、警示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进一步提高地质学自然灾害警示工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

2015年8月1日,《GB50981-2011建筑机电施工抗震设计规范》颁布实施,该标准首次提出,在建筑物的附属部位必须配备抗震支撑结构,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达到最佳水平。

这一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我们的建筑物抗震力量的提升带来了重大的突破。

2抗震支吊架的前期准备结构抗震是建筑物抗震的基础,而机电抗震支吊架系统则是为了更有效地抵御地震灾害,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避免机电管道位移、振动等因素对机电功能的影响,以及机电设备的坠落,从而减少二次灾害的发生。

与传统的承重支吊架不同,抗震支吊架的主要功能是抵御地震的冲击,它不仅可以抵抗竖向的重力,还可以抵抗机电设备的横向载荷,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

它采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可以有效防止机电设备的无序摆动,因此,它们之间是不可替代的。

为了满足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尽可能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在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抗震支撑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2.1设计阶段针对6度或更低的地区,《GB50981-201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提出了一套严格的标准,其中,针对徐汇滨江超高层项目,我们特别强调了(1)给水系统:DN65的管道都必须安装抗震支撑结构;(2)消防(喷淋)系统:DN65的管道也都必须安装抗震结构;(3)电力系统:电缆桥架的负荷≥150N/m,也都必须安装抗震结构;(4)事故通风和防排烟系统,管道的截面积不低于≥0.38m2,并且每一条防排烟管道都必须安装抗震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GB 50981-2014强制实施,2015年9月1日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正式实施,2016年3月1日《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正式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验收标准三驾马车同步驱动,将会对抗震支吊架产品设计、生产、试验方法以及安装验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包含的围比较广,主要包括建筑给水、供暖通风与空调、电气、燃气、消防等。

在《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GB 50981中明确指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从技术层面上,抗震支吊架能承受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并且在国外工程实践中表明,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能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保护。

抗震支吊架材料、规格、要求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 的规定,并附有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材料是保证抗震支吊架质量和安全的物质基础。

抗震支吊架所使用的材料概括起来,主要有锚栓、抗震连接构件、管道连接构件、斜撑、型钢和紧固件。

因此,为确保抗震支吊架安全可靠,就要要求抗震支吊架所使用的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出厂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部门的检测报告。

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均应采用成品构件,除C型槽钢、全螺纹吊杆可以进行现场切断外,不得对其它产品进行现场加工。

鉴于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有施工单位直接采用角铁、长螺杆等现场拼凑成所谓的“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最大荷载不清楚,也没经过第三方验证,节点荷载没有进行验算等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此条中明确规定,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

抗震连接构件及管道连接构件材料厚度不应小于5mm,表面宜采用锌铬涂层、热浸镀锌等方式处理。

一、设计围(使用围)
1)、冷热水、消防、空调等管道系统抗震设计围:
•悬吊管道中超过1.8KN的设备;(1.8KN=1.837吨)
•大于等于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
word教育资料
2)、空调、通风管路系统抗震设计围:
•所有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
•所有矩形截面积大于等于0.38㎡的矩形风管
3)、电力系统管道及电缆桥架系统抗震设计围:
•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
•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桥架、电缆梯架、电缆线盒、母线槽
二、受力分析(布点要求)
•抗震支撑受力围划分,水平直管的侧向支撑间距不超过12m,纵向支撑间距不超过24m。

•抗震支撑实际间距需根据水平地震作用、支撑承载力、安装角度调整,直至各点均满足抗震荷载要求。

三、系统原理
单管抗震支撑系统原理示意图
word教育资料
管道支撑(给排水、消防管道)
word教育资料
电缆桥架支撑(电缆线盒、母线槽)
word教育资料
矩形风管支撑(通用空调、防排烟管道)
word教育资料
组合支架(通用所有管道)word教育资料
四、抗震支吊架的设计分为四个步骤:
•步骤一: 确定抗震支吊架的位置和取向。

•步骤二:确定设计荷载要求。

•步骤三:选择正确的抗震支架形状、尺寸以及最大长度。

基于抗震支架与结构的连接布置、架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以及计算出的设计荷载,选择抗震支架的类型、尺寸以及最大长度。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的设计载荷和架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选择适当的紧固件类型和规格将抗震支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

word教育资料
•单管支撑侧向:word教育资料
word教育资料
•单管支撑双向:
word教育资料
•电缆桥架支撑侧向:
•电缆桥架支撑双向:word教育资料

•风管支撑侧向:word教育资料

word教育资料
•风管支撑双向:

word教育资料
•组合支撑:

word教育资料

五、总结:
1、原有施工的支吊架并不取消而是根据实际及规要求来增加防震支吊架
2、防震支吊架是需要定制的成品,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安装。

word教育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