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40
50
溶解度S/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
C.40℃时,10gKC1加入20g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
D.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
D.t2℃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像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
C、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0g,所以10gKCl加入20g水中,有固体剩余,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所以50℃时,30g 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D、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
故选C。
8.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t1℃时,M、N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t2℃时,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g,故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故选项错误;
B、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因为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故选项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20~30℃,氯化钾的溶解度从34g增大到37g,硝酸钾的溶解度从31.6g增大到45.8g,所以温度t1℃应在20~30℃之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故D项正确。
1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九年级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选项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选项正确;
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t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A不正确;
C.溶剂质量减小了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答案】C
【解析】
A、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错误;B、析出溶质后溶液仍为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C、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小,正确;D、析出溶质的溶液所剩溶液一定饱和,错误。故选C。
点睛:在本题中蒸发溶剂,溶质会析出,始终保持室温时的饱和溶液。
B、t2C时,A的溶解度为50g,也就是100g水最多能溶解A的质量为50g。所以把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得,只能溶解25gA,故得到75g饱和溶液故,B项错误;
C、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和B的溶解度下降,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下降,且降温后仍是饱和的,此时A的溶解度小于B,所以溶液A的质量分数小于B,C的溶解度增大,降温后溶质的质量仍是t2℃时溶质的质量,所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三者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C项错误;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不正确;
C、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t2℃时,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C正确;
【详解】
图1中,溶剂质量相等,甲中物质溶解的质量小于乙中物质,所以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30℃时,甲、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错误;
B、40℃时,a的溶解度大于b,故二者都是全部溶解,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相等,错误;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6.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了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1℃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是解题关键。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D.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有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t1℃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错误的叙述,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B选项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t2℃时,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D选项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是正确的叙述,看是否加入溶质;故选A
C.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D.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平移,直到移动到曲线上形成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随温度变化的移动会受曲线的影响,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向右平移,温度降低时沿曲线下移;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行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沿曲线下移,温度降低时向左平移。A、t2℃时,a是曲线上的点,是饱和溶液;b点在曲线下方,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B、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点沿曲线下移,表现为析出晶体;b点平行向左移,t1℃时恰好移至曲线上,即刚好饱和没有晶体析出,该项判断错误;C、从a→b即温度不变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后再升温实现.先将a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过滤,滤出晶体后升温,点会平行向右移动,温度至t2℃到达b点,因此从a→b的转化方法正确;D、从b→a即温度不变把不饱和溶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增加溶质M至饱和即可,转化方法正确,故选B。
D.图3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C、t1℃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正确;
故选C。
3.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7.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由这一过程可知( )
A.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B.4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
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选项错误;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选项错误,故选B。
5.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A
B.B
C.C
D.A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所给的坐标曲线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物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B均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B.t2C时,把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得到100g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
A、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但并没有指出它们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二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故A项错误;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且甲变化明显,故甲、乙均有晶体析出,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组成不变,故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选项错误。故选C。
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考点:溶解度曲线
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