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叶榭学校张月
【案例背景】:
“今天上课真没劲,提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回答。”
“回家大概也没好好预习,问题提出来,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是的,上课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好学生能配合,其他人叫起来,一句话也没的。”
“只有学生字的时候热闹一点,拼拼读读,分析字形,找朋友组词,他们喜欢的。”
“我们班也是,尤其是课文学完以后的说话训练,要么没人说,要么一个人说了什么,后面的人再把他的话重复几遍。”
……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交流”。工作三年来,我一直任教于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现象:学生字时特别热闹,“老师,我!我!”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特别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励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是学生预习没做好吗?是他们上课时没有积极动脑筋吗?还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在校内外听课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听了赵老师的《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一课后,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案例描述】:
《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是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记叙了少年沈括读诗——质疑——实践——解疑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如何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山里的桃花为什么开得迟?却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赵老师由欣赏美丽的桃花图片,介绍桃花(尤其突出了桃花的开花时间)导入课题。继而抓一个“迟”字提问——“迟”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晚”。
老师进一步提问——“迟”是相对的,那么跟什么比,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根据学生的提问归纳——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在这一环节,老师用了三个问题,完成了揭题、释题和课文导入三个任务。从字到句,形如剥笋,层层深入。但是最后一个问题比较抽象,有点难度,需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够作出回答。因此,在“课文学习”的环节中,老师设置了这样几个小问题:①为什么沈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②遇到了问题,沈括是怎样解决的?(自读课文一、二小节)③沈括在山上看到了什么?④他下山后明白了什么?(自读课文三、四、五小节)这四个问题切入的角度很小,很具体,符合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那么学生通过自读,很容易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这样简单的问题在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可操作性强,学生乐于接受、思考,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小朋友表现得积极踊跃。通过这四个问题,学生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当第四个问题解决的时候,“山里的桃花开得迟”的原因也找到了——山里地势比平原高,气温低,所以桃花开得迟。这是学生读出的答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山上山下地势不同,气温不同的现象,老师还设计了一个细节问题——从哪里看出山上地势高,气温低?再读课文,细读文本,学生读课文的理解更深了,本课重难点迎刃而解。
【分析与思考】:
这节课与我自己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很重要。就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注意这样几点:
一、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如“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操作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课堂表现必然不积极,课堂就会显得冷清。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么样”,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可以兼顾到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44. 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学中,从一个“迟”字的提问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再到“为什么山里桃花开得迟?”老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走近文本,读懂了课题,由课题质疑,由文字而文本,由文本而思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地紧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还怕不热闹吗?课文学完后,老师与学生分角色对话:“孩子,你走到山上看到什么啦?”“山上感觉怎么样?妈妈给你带的小棉袄用上了吗?”这些看似随机的小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老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因此问题本身应该表述清晰、准确。如在教学《19.熊猫妈妈听电话》(一年级下)一课时,老师问“熊猫妈妈是怎么听电话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模糊,因为文本中没有诸如“高兴地听电话”这样的词句,学生不知老师所云;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地表达老师的设计意图,即找出文中“熊猫妈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再一次去听电话”这三句话,并体会“去”、“再去”、“又一次去”这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因此,学生在回答时多找了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的对话部分,而不是老师所预设的三句话。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然老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最常见的结合如:老师用“为什么”提问时,给学生的回答设计好模板——“因为——,所以——。”或者是“之所以——,是因为——。”赵老师用师生分角色对话的形式结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有时一些抽象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如《31.掌声》(二年级下)中,残疾女孩范小君经历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让孩子理解两次掌声蕴含的不同意义呢?这种情感用语言难以名状,即使找到了“鼓励”与“赞赏”这样的词汇,依然难辨彼此。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