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试验中几种常用的统计方法ppt课件
• Kappa的计算公式:
KappaPA Pe 1Pe
式中PA为实际观察到的一致率
,PA
实际观察一致数 总检查人数
PA
A,
N
A
为两次观察结果一致的观察数
,
Pe 为期望一致率,即两次检查结果由于偶然机会
所造成的一致率,简称期望率。
.
19
Kappa值的意义
• Kappa值较大说明一致性较好。 • 实际上Kappa值在0到1之间,Kappa=1,说明
Ni
.
6
8 13 21 8 146 154 16 159 175
6 40 46 8 243 251 14 283 297
37 43 80 30 201 231 67 244 311
.
7
• 计算统计量
2 ai Ai 2
V(ai )
1
.
8
• ai的期望数 :
Ai 行合 总 计 合 列 计 合计(aiciN )(iaibi)
• ai的方差:
V(ai)(aibi)(cidi)(3aici)(bidi) Ni
.
9
8 13 21 8 146 154 16 159 175
6 40 46 8 243 251 14 283 297
37 43 80 30 201 231 67 244 311
.
10
• 计算统计量
2 ai Ai 2
临床试验中几种常用的统 计方法
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方法; 控制混杂性偏倚的方法:
.
1
多中心试验
• 临床试验必须是多中心试验, • 因为既可僻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 又可观察药物在不同中心的效应, • 更利于推广应用。
临床试验中统计方法的应用 ppt课件
病人编号: □□□ 随机号: □□□
研究负责人: 研究者: 研究单位: 开始入选时间: 年 月 日
ppt课件
12
病例报告表填写说明
– 随机化的受试者填写此病例报告表,统一 使用黑色圆珠笔;
– 病例报告表填写务必准确、清晰,不得随 意涂改,错误之处改正时需用横线居中划 出,并签署修改者姓名缩写及修改时间。
ppt课件
23
随机三盲
研究对象、观察者与研究者及论文撰写者均不知 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只有研究员委托的人员掌 握密码编号,直到试验结束、结果统计分析完毕、 论文撰写初稿完成后才当众揭密。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三盲法用得很少。但三育法 确实是一种客观、合理、严肃的临床试验方法,值 得提倡。
ppt课件
24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
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的新药试验的起 始期,主要是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确定用于临床 的安全有效剂量和给药方案,包括药物耐受性试 验,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小规模临床 试验。
ppt课件
6
Ⅱ期临床试验是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Ⅲ期临床试验为扩大临床试验,是多中心的, 在较大的范围内进一步评价新药的疗效、适应证、 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1、协助研究者完善与修订 研究方案(protocol) 设计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2、按标准操作规范完成 随机化、设计方案、数据管理等
3、制定统计分析计划书,并完成全部资料 的统计分析,写出统计分析报告。
4、协助主要研究者完善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ppt课件
11
CRF表的编制
临床验证病例观察表
研究负责人: 研究者: 研究单位: 开始入选时间: 年 月 日
ppt课件
12
病例报告表填写说明
– 随机化的受试者填写此病例报告表,统一 使用黑色圆珠笔;
– 病例报告表填写务必准确、清晰,不得随 意涂改,错误之处改正时需用横线居中划 出,并签署修改者姓名缩写及修改时间。
ppt课件
23
随机三盲
研究对象、观察者与研究者及论文撰写者均不知 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只有研究员委托的人员掌 握密码编号,直到试验结束、结果统计分析完毕、 论文撰写初稿完成后才当众揭密。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三盲法用得很少。但三育法 确实是一种客观、合理、严肃的临床试验方法,值 得提倡。
ppt课件
24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
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的新药试验的起 始期,主要是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确定用于临床 的安全有效剂量和给药方案,包括药物耐受性试 验,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小规模临床 试验。
ppt课件
6
Ⅱ期临床试验是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Ⅲ期临床试验为扩大临床试验,是多中心的, 在较大的范围内进一步评价新药的疗效、适应证、 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1、协助研究者完善与修订 研究方案(protocol) 设计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2、按标准操作规范完成 随机化、设计方案、数据管理等
3、制定统计分析计划书,并完成全部资料 的统计分析,写出统计分析报告。
4、协助主要研究者完善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ppt课件
11
CRF表的编制
临床验证病例观察表
医学科研论文统计方法精品PPT课件
样本应该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 分
3. 抽样误差
因个体差异及样本只能是总体 的一部分,而产生的样本统计量与 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愈小,用样本推断总 体的精确度愈高
统计量 依据样本观察值所定 出的量。如:样本均数、样本标 准差 、样本率。
参数
总体的统计指标数值。
如: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 总
3. 选阑尾手术病人共24人,随机 分为两组,一组用腹腔镜手术方法, 另一组用传统手术方法,结果出血 (毫升)情况如下,比较两法出血 情况的差异
腹腔镜手术 40 20 30 25 10 15 25 30 40 10 15 30
传统手术 50 40 30 35 60 70 30 20 25 70 35 25
5. 假设检验
检验是抽样误差还是本质差异 的方法。
往往用来鉴别两样本是否来自 同一个总体。
在医学科研实例中经常遇到此 种问题。
如:干式扫床法和湿式扫床法哪 个能减少空气中菌落数的研究中, 假设抽样得到两组均值假设分别 为:
干式:60个/升 湿式:50个/升
此时要判断那种方法空气中 菌落数少,单从表面上的数字是 无法判断的,因为是样本水平, 存在抽样误差,要通过统计学检 验来判断。
假设检验是应用统计学原理 推断总体之间是否有差别。
再例如:根据大量调查,已知健 康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为72次/分, 标准差为6.0次/分。某医生在某 山区随机调查30名健康男子,求 得脉搏均数为74.2次/分,能否认 为该山区的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 与一般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不同?
本例一般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可 视为一个总体均数,山区男子的脉 搏均数为样本均数。
② 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两个均 数间有本质差异,即山区男子脉 搏总体均数与一般男子的脉搏总 体均数不同。现在所得样本均数 74.2与总体均数72的有本质性差 别,不完全是抽样误差的原因。
3. 抽样误差
因个体差异及样本只能是总体 的一部分,而产生的样本统计量与 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愈小,用样本推断总 体的精确度愈高
统计量 依据样本观察值所定 出的量。如:样本均数、样本标 准差 、样本率。
参数
总体的统计指标数值。
如: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 总
3. 选阑尾手术病人共24人,随机 分为两组,一组用腹腔镜手术方法, 另一组用传统手术方法,结果出血 (毫升)情况如下,比较两法出血 情况的差异
腹腔镜手术 40 20 30 25 10 15 25 30 40 10 15 30
传统手术 50 40 30 35 60 70 30 20 25 70 35 25
5. 假设检验
检验是抽样误差还是本质差异 的方法。
往往用来鉴别两样本是否来自 同一个总体。
在医学科研实例中经常遇到此 种问题。
如:干式扫床法和湿式扫床法哪 个能减少空气中菌落数的研究中, 假设抽样得到两组均值假设分别 为:
干式:60个/升 湿式:50个/升
此时要判断那种方法空气中 菌落数少,单从表面上的数字是 无法判断的,因为是样本水平, 存在抽样误差,要通过统计学检 验来判断。
假设检验是应用统计学原理 推断总体之间是否有差别。
再例如:根据大量调查,已知健 康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为72次/分, 标准差为6.0次/分。某医生在某 山区随机调查30名健康男子,求 得脉搏均数为74.2次/分,能否认 为该山区的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 与一般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不同?
本例一般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可 视为一个总体均数,山区男子的脉 搏均数为样本均数。
② 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两个均 数间有本质差异,即山区男子脉 搏总体均数与一般男子的脉搏总 体均数不同。现在所得样本均数 74.2与总体均数72的有本质性差 别,不完全是抽样误差的原因。
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 (2)空间评价标准。
• 与相似空间比较;与先进空间比较;与扩大空 间比较(省与国家或世界水平比较。)
• (3)经验或理论标准
• 经验标准就是通过历史资料的归纳总结出的标 准;理论标准则是通过已知理论经过推理而得 到的标准。
6
• (4)计划标准。 • 即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提出的计划数、达标数。 • 2.简单评价 • 统计分析是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为统计指标或指标
• 2.通过图示或数学模型来分解或描述各种波动的 变化规律。
• (1)长期趋势分析:指在一段时间内循某一方向 变动,通过建立回归对客观现象未来的发展进 行推测。
• (2)季节波动:指由于季节的影响作用而引起 的波动,具有周期性、周期的长度小于12个月;
18
• 季节波动通过计算季节指数来测定。
季 节 指 数
统计分析方法
一、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二、统计分析基本方法
三、统计分析报告
1
一、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 系和数量特征,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 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实证研究 的一种最重要方法。统计方法广泛地运 用于各个领域,起着信息功能、咨询功 能、监督功能、辅助决策功能的作用。 各个部门要作出决策、执行计划、检查 监督、宏观调控等都需要以充分、灵通、 可靠的统计资料为基础。
发 展 速 度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增 长 速 度 发 展 速 度 1
• (4)构成指标。说明内部结构的情况。
比重
总体内部的部分总量 总体总量
8
• 简单评价的方法: • (1)相对比较。 • 用相除的方式,说明相对增长或下降的程度。
一般适用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 • (2)相差比较。 • 用相减的方式,说明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
• 与相似空间比较;与先进空间比较;与扩大空 间比较(省与国家或世界水平比较。)
• (3)经验或理论标准
• 经验标准就是通过历史资料的归纳总结出的标 准;理论标准则是通过已知理论经过推理而得 到的标准。
6
• (4)计划标准。 • 即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提出的计划数、达标数。 • 2.简单评价 • 统计分析是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为统计指标或指标
• 2.通过图示或数学模型来分解或描述各种波动的 变化规律。
• (1)长期趋势分析:指在一段时间内循某一方向 变动,通过建立回归对客观现象未来的发展进 行推测。
• (2)季节波动:指由于季节的影响作用而引起 的波动,具有周期性、周期的长度小于12个月;
18
• 季节波动通过计算季节指数来测定。
季 节 指 数
统计分析方法
一、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二、统计分析基本方法
三、统计分析报告
1
一、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 系和数量特征,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 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实证研究 的一种最重要方法。统计方法广泛地运 用于各个领域,起着信息功能、咨询功 能、监督功能、辅助决策功能的作用。 各个部门要作出决策、执行计划、检查 监督、宏观调控等都需要以充分、灵通、 可靠的统计资料为基础。
发 展 速 度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增 长 速 度 发 展 速 度 1
• (4)构成指标。说明内部结构的情况。
比重
总体内部的部分总量 总体总量
8
• 简单评价的方法: • (1)相对比较。 • 用相除的方式,说明相对增长或下降的程度。
一般适用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 • (2)相差比较。 • 用相减的方式,说明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
临床研究资料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ppt课件
ppt课件
调查工具 调查员
6
实验设计
动物实验 实验分类 临床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处理因素 基本要素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ppt课件
诊断试验 疾病防治 病因 疾病预后
7
实验设计
原则:专设、同步、均衡
对照
平行:无治疗 安慰剂 随机化、盲法 阳性治疗 不同剂量
自身处理前后
形式
基本原则
重
(样本含量)
ppt课件
ppt课件
41
(一)单变量计量资料
3.两个独立样本的比较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 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 两样本均数的差数可信区间法 不服从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性 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 反应变量为生存时间且含有截尾数据 log-rank检验(时序检验)
ppt课件
37
A 与 B 药联用产妇分娩镇痛时间(min)
A 药物剂量 5μg 1.0mg 105 80 65 2.5mg 75 115 80 5.0mg 85 120 125 B 药物剂量 15μg 115 105 80 125 130 90 65 120 100 30μg 75 95 85 135 120 150 180 190 160
ppt课件
10
统计描述
离散型资料(计数、计量)
制图原则 统计图 制图要求
条图、圆图、百分比条图
连续型资料(计量)
线图、直方图、散点图
标题 标目 纵轴、横轴 刻度 图例
ppt课件
11
统计描述
中心 位置
正态: X、M 对数正态: XG 非正态: M
正态
计量资料
(单变量)
量纲相同: S
统计 指标 计量资料
调查工具 调查员
6
实验设计
动物实验 实验分类 临床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处理因素 基本要素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ppt课件
诊断试验 疾病防治 病因 疾病预后
7
实验设计
原则:专设、同步、均衡
对照
平行:无治疗 安慰剂 随机化、盲法 阳性治疗 不同剂量
自身处理前后
形式
基本原则
重
(样本含量)
ppt课件
ppt课件
41
(一)单变量计量资料
3.两个独立样本的比较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 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 两样本均数的差数可信区间法 不服从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性 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 反应变量为生存时间且含有截尾数据 log-rank检验(时序检验)
ppt课件
37
A 与 B 药联用产妇分娩镇痛时间(min)
A 药物剂量 5μg 1.0mg 105 80 65 2.5mg 75 115 80 5.0mg 85 120 125 B 药物剂量 15μg 115 105 80 125 130 90 65 120 100 30μg 75 95 85 135 120 150 180 190 160
ppt课件
10
统计描述
离散型资料(计数、计量)
制图原则 统计图 制图要求
条图、圆图、百分比条图
连续型资料(计量)
线图、直方图、散点图
标题 标目 纵轴、横轴 刻度 图例
ppt课件
11
统计描述
中心 位置
正态: X、M 对数正态: XG 非正态: M
正态
计量资料
(单变量)
量纲相同: S
统计 指标 计量资料
《统计分析方法》课件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80%
提出假设
根据研究目的,提出一个或多个 关于参数的假设。
100%
检验统计量
根据样本数据和提出的假设,计 算一个或多个检验统计量。
80%
决策
根据检验统计量和临界值,决定 是否拒绝或接受提出的假设。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单侧检验
只考虑参数在某一方向上的变化,例如只考虑数值增大或只考虑数值减小。
VS
详细描述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通过使用核函数对数据 进行加权,并根据权重生成密度函数,能 够估计出数据的分布情况。该方法不需要 假设数据分布形式,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 稳健性。
非参数秩次检验
总结词
非参数秩次检验是一种不依赖于数据 分布形式的统计检验方法。
详细描述
非参数秩次检验将数据按照大小进行 排序,并赋予秩次,然后根据秩次计 算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该方法能够 处理异常值和离群点,且对数据分布 形式的要求较低。
课程目标
02
01
03
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提高其数据处 理和分析的能力。
02
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01
02
03
04
确定研究目的
在开始数据收集之前,需要明 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以便有 针对性地收集相关数据。
方差分析的统计模型
方差分析使用F统计量 来检验各组数据的方差 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F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F=frac{组间方差}{ 组内方差}$。
如果F统计量大于临界 值,则说明各组数据的 方差存在显著差异,即 数据来自不同总体。
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05
统计分析软件介绍
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描述性统计分析
Excel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工具,可以 进行求和、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 等描述性统计分析。
图表展示
数据透视表
Excel的数据透视表功能可以帮助用户 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组、汇总、筛选和 聚合,从而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 势。
Excel的图表功能强大,可以制作各种 类型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 图等,用于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据不同的聚类算法(如层次聚类、K-means聚类等)进行分类。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总结词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序列,并预测未来的趋势和模式。
详细描述
时间序列数据具有时间依赖性和趋势性,因此需要使用适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 括指数平滑、ARIMA模型、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的走势。
总结词
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VS
详细描述
推理性统计分析是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总 体特征的一种方法。例如,通过样本均值 和标准差来估计总体均值和标准差,通过 样本比例来估计总体比例。这种方法的前 提是样本数据能够代表总体数据,因此需 要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高级统计分析案例
总结词
运用复杂模型和算法,揭示数据内在结构和 关系。
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推理性统计分析 • 高级统计分析方法 • 统计分析软件介绍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统计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的 应用,如经济学、市场营销、医 学等。
02
临床研究中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及选择ppt课件
完全随机设计(成组设计)
--最常见,最易实施的实验设计方案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几个组,然后做实验
配对设计(区组设计)
--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研究对象配成对子,然后再将每个对子 的对象随机分配到两个组进行实验
--常见形式:同源配对(如样品一分为二)
对)
异源配对(按性别、体重、年龄配
自身前后配对(试验前后的对比)
临床科研中 常用统计方法及选择
2014.6 CQMU.PB
主要内容
统计学方法有什么用? 合理选择统计方法的四个因素 数据资料的描述 数据资料的组间比较 变量间关系研究
一、统计学方法有什么用?
一张关于统计学的图片
几个例子
例子1:一研究者宣布找到一种治疗某病的新药, 试验的结果如下:
药物 新药 安慰剂
中位数
平均水平
偏态分布 变异水平
P25,P75 四分位数间距
均数
平均水平
近似正态分布
标准差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1
论文中最常用组合
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均数 与 标准差
偏态分布或未知分布
中位数 与 P25、P75(四分位数间距)
(二)分类变量资料的描述
通常需要描述各个类别的频数及频率(百分比)
资料特点:完全随机设计,计量资料,三组 不妥的方法:t检验 恰当的方法:方差分析
实例2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三组,每
组12只,分别给予三种饲料,分别于10天、15天、20天、25 天测定大鼠体重,如下表。
资料特点:完全随机设计,计量资料,三组,重复测量 不妥的方法:每个时间点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恰当的方法: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临床科研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邢建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2020/7/25
主要内容
一. 如何正确抉择统计方法 二. 常用的统计方法 三. 中医领域的应用
使用适宜、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统计结论真实可靠的重 要保证。
统计分析包括:
统计描述:选择什么样的指标,选用统计表还是图取决于资料 的性质及研究目的等
平行性假定:
•各组协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
•各组残差正态 •各组回归斜率相等,即各组回归线是平行的
ˉ
三、协方差举例
1、比较三种猪饲料 A1,A3,A3对猪催肥的效 果,测得每头猪增加的重量(y)与初始重量(x) 与数据如表。试测定三种饲料对猪的催肥有无显
著的不同?初始重量与猪的增加重量之间有无明 显的关系?
协方差分析的功用就是用处理前的基数矫正处理后的结果, 提高其精确度。
二、协方差分析模型
考察某因素对因变量Y的影响,布置了一单项分类资料的试验, 其方差分析模型为:
yij=μi+εij μi该因素第i个水平的效应,εij为随机误差 同时收集到与y有密切回归关系的变量x,其方差分析模型变 为:
yij= μi+b(xij-x)+dij b为y对x的回归系数,dij为随机误差
协方差举例
1、平方和
2、回归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变异来源 回归 误差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值
1
1010.76 1010.76 88.8**
20
227.615 11.38
协方差举例
3、纠正后的处理间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处理 误差 总变异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值
2
707.218 353.609 31.07**
定义
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是将回归分析与方差分 析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先将定量的影响因素看 作自变量,或称为协变量,建立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回归 方程,这样就可以利用回归方程把因变量的变化中受定量因素 的影响扣除掉,从而能够较合理地比较因变量的总体均数之 间是否有显著性的差别,增加了分析的准确性。
临床试验中的3种数据来源
处理 反应 影响因素
2.1 差异性检验——(2)
基线测定数据的可比性:
20个指标中有4个有统计学意义,则随机有问题 (P=0.0159)
2.1 差异性检验——(3)
定性数据
统计描述
统计描述 频数和百分比
统计推论
两个率的比较 卡方检验、Fisher;logistic回归
等级定性反应变量 卡方、Ridit、秩和检验、CMH
2.1 差异性检验——(4)
定量数据 统计描述
例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最大值、最小值
统计推论
t检验 ANOVA GLM(协方差)
生存时间 N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无病进展时间等 Life table K-M test COX
申杰主编. 中医统计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P33.
2.2 临床试验的优效性、等效性、非劣效性检验方法
差异性检验:通常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都是进行的差异 性检验
临床试验的三种检验,确切的说是为三种设计而进行的 分析方法
金丕焕. 临床试验. 复旦大学出版社.p86
统计分析方法同差异性检验方法,但是单侧检验。 须在研究设计阶段确定。
统计推断:方法的正确抉择与研究目的、资料类型、设计类型、 样本大小、资料分布类型、数据结构、特定条件综合分析等有 关。
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通常有:
① 估计——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② 比较——t、u 、ANOVA
③ 筛选主要影响因素—回归 ④ 相关分析——各种相关 ⑤ 建立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 ⑥ 校正与控制混杂因素——协方差分析、CMH ⑦ 因果关系分析——通径分析 ⑧ 预测、预报分析——回归。 等等
完全随机设计 配对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交叉设计 序贯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
5 统计方法的应用/使用条件
对样本量的要求 对应变量、自变量分布类型的要求 对数据缺失程度的要求
二、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差异性检验 ❖疗效性检验
❖ 优效性 ❖ 等效性 ❖ 非劣效性
2.1 差异性检验——(1)
水平 A1 A2 A3
观察值
x 15 13 11 12 12 16 14 17 y 85 83 65 76 80 91 84 90 x 17 16 18 18 21 22 19 18 y 97 90 100 95 103 106 99 94 x 22 24 20 23 25 27 30 32 y 89 91 83 95 100 102 105 110
3 资料类型
资料类型包括三个方面
数据性质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
资料分布类型
正态分布 偏态分布 分布类型不清
结局变量的类型
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
二分类 无序多分类 有序分类
4 设计类型
统计设计的类型取决于研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更 好地达到研究目的而采取的设计方案
从统计学上来讲Leabharlann 临床上常用的有:20227.615 11.381
22 934.833
4、用回归纠正每处理的平均增重 yi= μi+b(xi-xˉ )
注意的问题
1、统计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否则要做适当的统计代换。 2、做一般方差分析时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做协方差分析时, 处理间差异反而不显著,说明所谓的差异是由于初始的试验 条件造成的,并非处理间真正的差异。 3、做一般方差分析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做协方差分析时, 处理间差异反而显著,说明除去试验条件的影响后处理间有 真正的差异。
一、协方差分析的概念
试验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目的就是为了排除非处理因素的 干扰和影响,使试验误差的估计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可以准 确地获得处理因素的试验效应。
但在某些实际问题中,有些因素在目前还不能控制或难以控 制,如在动物饲养试验中,动物增加的平均体重不仅仅与动 物的进食量有关,甚至与各动物的初始重量等因素有关系。 如果直接进行方差分析,会因为混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得出 正确结论。
可信区间估计
3. 中医领域的应用
方差分析——一类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交叉设计 拉丁方设计 析因设计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嵌套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裂区设计 协方差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的概念 •协方差分析模型 •协方差分析举例
临床科研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邢建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2020/7/25
主要内容
一. 如何正确抉择统计方法 二. 常用的统计方法 三. 中医领域的应用
使用适宜、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统计结论真实可靠的重 要保证。
统计分析包括:
统计描述:选择什么样的指标,选用统计表还是图取决于资料 的性质及研究目的等
平行性假定:
•各组协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
•各组残差正态 •各组回归斜率相等,即各组回归线是平行的
ˉ
三、协方差举例
1、比较三种猪饲料 A1,A3,A3对猪催肥的效 果,测得每头猪增加的重量(y)与初始重量(x) 与数据如表。试测定三种饲料对猪的催肥有无显
著的不同?初始重量与猪的增加重量之间有无明 显的关系?
协方差分析的功用就是用处理前的基数矫正处理后的结果, 提高其精确度。
二、协方差分析模型
考察某因素对因变量Y的影响,布置了一单项分类资料的试验, 其方差分析模型为:
yij=μi+εij μi该因素第i个水平的效应,εij为随机误差 同时收集到与y有密切回归关系的变量x,其方差分析模型变 为:
yij= μi+b(xij-x)+dij b为y对x的回归系数,dij为随机误差
协方差举例
1、平方和
2、回归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变异来源 回归 误差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值
1
1010.76 1010.76 88.8**
20
227.615 11.38
协方差举例
3、纠正后的处理间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处理 误差 总变异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值
2
707.218 353.609 31.07**
定义
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是将回归分析与方差分 析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先将定量的影响因素看 作自变量,或称为协变量,建立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回归 方程,这样就可以利用回归方程把因变量的变化中受定量因素 的影响扣除掉,从而能够较合理地比较因变量的总体均数之 间是否有显著性的差别,增加了分析的准确性。
临床试验中的3种数据来源
处理 反应 影响因素
2.1 差异性检验——(2)
基线测定数据的可比性:
20个指标中有4个有统计学意义,则随机有问题 (P=0.0159)
2.1 差异性检验——(3)
定性数据
统计描述
统计描述 频数和百分比
统计推论
两个率的比较 卡方检验、Fisher;logistic回归
等级定性反应变量 卡方、Ridit、秩和检验、CMH
2.1 差异性检验——(4)
定量数据 统计描述
例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最大值、最小值
统计推论
t检验 ANOVA GLM(协方差)
生存时间 N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无病进展时间等 Life table K-M test COX
申杰主编. 中医统计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P33.
2.2 临床试验的优效性、等效性、非劣效性检验方法
差异性检验:通常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都是进行的差异 性检验
临床试验的三种检验,确切的说是为三种设计而进行的 分析方法
金丕焕. 临床试验. 复旦大学出版社.p86
统计分析方法同差异性检验方法,但是单侧检验。 须在研究设计阶段确定。
统计推断:方法的正确抉择与研究目的、资料类型、设计类型、 样本大小、资料分布类型、数据结构、特定条件综合分析等有 关。
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通常有:
① 估计——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② 比较——t、u 、ANOVA
③ 筛选主要影响因素—回归 ④ 相关分析——各种相关 ⑤ 建立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 ⑥ 校正与控制混杂因素——协方差分析、CMH ⑦ 因果关系分析——通径分析 ⑧ 预测、预报分析——回归。 等等
完全随机设计 配对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交叉设计 序贯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
5 统计方法的应用/使用条件
对样本量的要求 对应变量、自变量分布类型的要求 对数据缺失程度的要求
二、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差异性检验 ❖疗效性检验
❖ 优效性 ❖ 等效性 ❖ 非劣效性
2.1 差异性检验——(1)
水平 A1 A2 A3
观察值
x 15 13 11 12 12 16 14 17 y 85 83 65 76 80 91 84 90 x 17 16 18 18 21 22 19 18 y 97 90 100 95 103 106 99 94 x 22 24 20 23 25 27 30 32 y 89 91 83 95 100 102 105 110
3 资料类型
资料类型包括三个方面
数据性质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
资料分布类型
正态分布 偏态分布 分布类型不清
结局变量的类型
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
二分类 无序多分类 有序分类
4 设计类型
统计设计的类型取决于研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更 好地达到研究目的而采取的设计方案
从统计学上来讲Leabharlann 临床上常用的有:20227.615 11.381
22 934.833
4、用回归纠正每处理的平均增重 yi= μi+b(xi-xˉ )
注意的问题
1、统计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否则要做适当的统计代换。 2、做一般方差分析时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做协方差分析时, 处理间差异反而不显著,说明所谓的差异是由于初始的试验 条件造成的,并非处理间真正的差异。 3、做一般方差分析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做协方差分析时, 处理间差异反而显著,说明除去试验条件的影响后处理间有 真正的差异。
一、协方差分析的概念
试验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目的就是为了排除非处理因素的 干扰和影响,使试验误差的估计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可以准 确地获得处理因素的试验效应。
但在某些实际问题中,有些因素在目前还不能控制或难以控 制,如在动物饲养试验中,动物增加的平均体重不仅仅与动 物的进食量有关,甚至与各动物的初始重量等因素有关系。 如果直接进行方差分析,会因为混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得出 正确结论。
可信区间估计
3. 中医领域的应用
方差分析——一类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交叉设计 拉丁方设计 析因设计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嵌套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裂区设计 协方差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的概念 •协方差分析模型 •协方差分析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