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演化及国际比较

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演化及国际比较

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演化及国际比较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格局不断演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化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比较,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过程,并通过国际比较揭示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变化。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产业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从初级产品的出口到制造业的崛起,再到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清晰可见。

随后,文章将通过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评估其在不同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在国际比较部分,本文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通过对比分析这些国家产业国际分工的演变过程,揭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经济体的差异。

这种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中国产业国际分工的实际情况,还能为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将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全球价值链分析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剖析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化及其国际比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二、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化历程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化历程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与全球经济的演变和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紧密相连。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逐渐转变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再逐步向高科技和服务业升级。

初期,中国主要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如纺织、玩具制造等。

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中国迅速成为这些产业的世界工厂。

在这一阶段,中国主要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积累,中国开始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

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产业逐渐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在这一阶段,中国不仅在生产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测度及国际比较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测度及国际比较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测度及国际比较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文献综述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理论基础 (7)2.1 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 (9)2.2 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概念界定 (10)2.3 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驱动因素 (11)三、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测度 (13)3.1 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14)3.2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测度方法 (16)3.3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化 (17)3.4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国内区域差异 (19)四、中国制造业在国际比较中的地位分析 (20)4.1 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21)4.2 中国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23)4.3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24)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26)5.1 研究结论 (27)5.2 政策建议 (28)5.3 研究展望 (29)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变化及其国际比较。

文章首先介绍了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包括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全球制造业分工的影响。

重点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国际合作的深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比较,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进行测度,并与其他主要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

文章最后总结了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特点,提出了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策略建议。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的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的分工地位分析视角。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经济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作为连接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其重构不仅影响着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也对各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

全球价值链将生产过程分解成各个环节,涉及各种不同的活动和行业,每个环节都包括多种价值增加活动。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已经成为世界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其提升策略。

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全球价值链是指产品各个环节中不同主题的贡献,包括研发、设计、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等各个阶段。

其中,生产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的参与领域。

然而,中国的参与并不是在价值链的高端,而是在中低端。

这意味着,在整个价值链中,中国的增加值相对较低,主要受益于低成本生产和廉价劳动力。

尽管如此,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中国是德国、美国和日本之后全球最大的增加值出口国之一。

在全球中低端市场,中国的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在一些领域,例如纺织、家电制造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国家之一。

此外,中国的产业链分工也不断发展,由低端、中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扩张。

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的基本策略之一。

通过技术创新,中国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优化产业链。

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帮助中国升级到更高端的价值链。

中国的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技术创新,例如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投资、扶持创新企业等。

2. 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也是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使中国的劳动力更适应复杂的制造环境。

这可以帮助中国提高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随着国家战略文件《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中国制造业改革引起极大关注。

中国制造业总出口额庞大,却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较低水平,在制造业不同行业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

中国制造业应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来应变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酝酿。

标签:制造业;价值链;改革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产品各个生产环节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改变了原来的同一产品的生产地域不可分离性。

另外,伴随着全球质量认证和技术标准的统一,使得某一生产环节可以独立的在全球内不同地方实现,这样就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利用资源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体系。

发达国家把竞争力更小的劳动密集型的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而自己只专注于研发和品牌等核心环节。

这种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凭借其在规模和技术优势占据价值链的高利润、高附加值环节,通过外包等形式将高耗能、高投入、低附加值、低利润的生产环节和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分工模式,带来了利润的分配不均匀,形成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

一、我国制造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开端因为在形成这种全球分工模式的初期,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还较低,主要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直接投资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当时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处于对技术、投资等十分渴求的状态。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商品、人员、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交换更加频繁,WTO等国际多边组织对经济一体化的促进,我国制造业也逐渐融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促进政策,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积极参与到了世界制造业网络。

“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鼓励政策、1987年底沿海开放战略、1988年实施的“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政策、192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的额进一步市场开放政策、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地位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分工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国际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地位,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发展状况。

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规模经济效应明显。

这使得中国能够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大规模、高质量的产品。

因此,许多国际品牌选择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三、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全球价值链是指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环节,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物流等。

中国承担了许多制造环节,特别是组装和加工环节。

这使得中国能够从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然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仍然较低,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这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也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中需要改善的方面。

四、中国的服务业发展除了制造业,中国的服务业也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增加。

中国的服务业包括金融、电子商务、旅游、咨询等多个领域。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例如,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等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为国际分工带来了新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五、中国的投资和对外援助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不仅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参与者,还是全球投资和对外援助的主要国家。

中国通过投资和援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全球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的投资涵盖众多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等。

同时,中国还通过对外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

这些举措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互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这一过程中,中国制造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价值链重构所谓全球价值链,就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与运输等各个环节所产生的价值的总和。

而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价值链分工越来越明显。

简单来说,发达国家通常承担高附加值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则承担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环节。

这样的分工不但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分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

这些技术的进步,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力和机械生产方式,使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可以更加高效快捷。

此外,全球化的逆向趋势也在加剧,一些企业正在将业务调回本土或者邻近地区,以应对保护主义的崛起和供应链风险的增加。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价值链正在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数据和知识为中心。

企业需要更多地依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制定更加精准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策略;同时,企业需要更多地依赖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这些变化也意味着,制造业的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特别是亚洲区域的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人力成本上升导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

近年来,中国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了一些制造业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使一些工业化国家开始重新介入制造业竞争。

因此,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较大空间。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随着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舞台。

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中,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中国正逐步从简单的制造型国家向价值链更高端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的地位尚需进一步提升,如何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是全球价值链中最重要的制造环节之一。

在全球整个价值链中,中国起到了组装、加工、代工等关键角色。

然而,目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核心技术。

大部分中国制造产品仍然被视为低价廉价的商品,缺乏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

这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难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也难以在竞争中占据更高的地位。

第二,分工领域有限。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的分工领域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装配业和代工业等。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在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软件、研究和设计等领域中有更多的参与。

第三,产业链内协同不足。

在全球价值链中,由于产业链内部的协同不足,使得中国企业难以与世界上其他企业形成有效衔接,缺乏合作精神和共同进步的意识。

应对策略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改进:第一,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发展现代产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下大力气。

中国需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技术创新来引领产业变革。

第二,拓宽分工领域。

中国需要加快从传统制造业、代工业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软件、研究和设计等领域引领发展,以实现更加多元化和高端化的产业结构。

第三,加强协同合作。

中国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全球其他企业协同合作,加强合作精神和共同进步的意识,建设全球供应链,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改进商业环境。

优秀的商业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政府应当加大改善商业环境的力度,降低行政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加大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视角
全球价值链下 中国制造业 的发展战略选择
摘 要 :我 国制 造业 大而 不强 ,处 于全 球价 值链 的低 端 已是
当前 , 布于 全球 的 、处于全 球价 值链 上的 企业进 行着 从设 散
不 争 的事 实 。 由于其 负面 影 响 的逐 渐 显露 ,在 我 国 出现 了是 否 计 、产 品开 发 、生 产 制 造 、营 销 、出 售 、消 费 、售 后 服 务 、最 还 应 该继 续 凭借 劳 动 力优 势 参 与全 球 价值 链 分 工 的疑 虑 。本 文 后 循环 利 用 等 各种 增 值 活动 。这 些 活 动在 不 同环 节 产 生 的附 加 从 全球 价 值 链 的含义 及 其 升级 机 制 出 发 ,在考 察 了我 国制 造 业 值 不 同 。全球 价 值 链 被 分 为三 大环 节 ,分别 是 技 术环 节 ,生 产 发 展现 状 的 基础 上 ,结 合 我 国现 有 的 资源 禀赋 状 况 提 出 了继 续 环 节 ,营 销环 节 。 从 图 1 可 以看 出 ,其 中技术 环 节 和营 销 环 中 鼓 励从 低 端 嵌入 全球 价 值 链 , 同时 通 过科 技 、教 育 、产 业 政 策 节是 最具 价值 的环节 ,生 产加 工环 节是 附加值 相对 较低 的环节 。 等手 段 引导 、促 进我 国制造 业 全球价 值链 升级 的政 策主张 。
与 全球 价 值 链分 工 ,如 何 处 理制 造 业 升级 与 解 决劳 动 力就 业 的 照 。据 世 界 贸易组 织 统计 ,我 国出 口总 额 从 2 0 0 0年 的 4 4 7 3亿 关系 等 问题 成 为 中国 制造 业 未 来发 展 战 略必 须 解决 的问题 。本 文 试 图从全球 价值 链视 角就 上述 问题提 出 自己的看 法 。

从“GVC地位指数”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从“GVC地位指数”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从“GVC地位指数”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一、引言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国际分工迅速由"产业内";向"产品内";分工深化。

越来越多的产品,其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被"分割";为不同的"任务和活动";(Tasks and Activities),并按"成为最优";原则被安排到不同的经济体完成,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各项"任务和活动";之间的衔接。

这种生产过程的"分割化";与生产"任务和活动";的"国际离散";(International Dispersion),导致"无国界生产体系";(Borderless Production Systems)逐步形成。

在此背景下,传统上产品的"国家制造";已经转变成"世界制造";,传统意义上的"货物或服务贸易";也已转变为"任务贸易";。

如此,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创意设计到最终完成消费,从生产组织的角度看,就而从产品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角度来说,则在各参与国(地区)之间形成一个"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 GVC)。

GVC的不断延伸和参与GVC分工的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在为参与国(地区)创造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导致各国海关以传统的"贸易流量";为标准所统计的贸易数据,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重复统计";(Double Counting)问题,不仅使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严重"失真";,而且明显"扭曲";各参与国(地区)所获分工和贸易利益。

国际分工新趋势与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攀升

国际分工新趋势与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攀升

国际分工新趋势与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攀升内容提要对制造“大而不强”、致力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中国而言,近年来国际分工的新趋势及影响不可忽视:新一轮生产技术变革压缩了价值链攀升的传统路径,中国高级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及制造服务含量偏低等问题进一步凸显;美国重构“边缘化”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行为严重危害了中国制造供应链网络,放大了中国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欠缺的问题;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主要集中于市场开拓和产能合作,打造以我为主的新型价值链分工体系仍任重道远$在国际分工新趋势下推动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攀升,应重视国内高级要素培育,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提升制造的服务化水平,推动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融合;鼓励企业开展全球化运营,加强全球资源整合;着力改善国内营商环境,提升制度开放水平。

关键词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价值链攀升充分发挥国内要素成本优势,通过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以此推动国内制造能力提升和出口规模增长,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经验$然而,在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后,中国制造“大而不强”,长期以来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促进制造部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为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近年来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悄然改变着生产制造和商业运营模式,从技术层面影响着价值链分工形态;美国对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及国际经贸规则的颠覆意图及行为,严重冲击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为开拓国际发展新空间,中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建设。

与既有文献不同,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探讨国际分工新趋势下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攀升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提出推中国全链中高的新$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价值链定位的影响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和通信成本不断下降,跨国公司把产品生产链条进行分解并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配置,各分工参与国充分发挥要素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按照其对生产价值链条的贡献程度共同分享资80源整合带来的全球化红利。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与中国发展路径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与中国发展路径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与中国发展路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价值链的演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全球价值链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们将生产和服务环节分散在全球不同地区,使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经济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跨国的生产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20世纪中期,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是由一些跨国公司或者本地的大公司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完全完成的。

这种生产模式被称作“垂直整合”,即包括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在内的全套制造业生产权利由一个企业垄断。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间贸易的逐渐开放,企业逐渐向国际市场扩张,他们开始将不同生产环节分散在不同国家,以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品质。

这种生产模式被称为“国际分工”。

21世纪初,跨国公司将全球经济分成不同的专业化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生产因素和资本。

这种生产模式被称为“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更加紧密。

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环节分布更加均衡,企业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从而促进了全球商务的繁荣。

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扩展也使得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中拥有的更多优势。

在全球价值链中,优质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对比较优势的需求更大。

因此,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与其比较优势关系密切。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服务提供者。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发展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化密切相关。

全球价值链的扩展引起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

中国的发展模式由“低成本制造”向“技术创新型制造业”转变。

这种转变需要中国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此外,中国还需要在环保、品质检测、劳动力保护等方面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

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重视“高质量、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借助全球化的机会与世界经济捆绑在一起。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

全 球 价 值链 分 工 对 中 国经 济发 展 方 式转 变 的影 响 与 对 策
增值能力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异 , 以上三个环节 的价值 增值能力如图 1 所示 。
到了前所未有 的阻碍 。具体如 图 2所示 。
低 层 次产 业 I 级 司升
( 从农 业转 向劳 动密
值 \
心 的 “ 物 轻 人 ” 的经 济发 展 导 向 、以数 量 扩 张 、劳 重 二 、 中 国产 业在 全 球 价 值链 分 工 中 的地 位
价值链 这一 概念首先 由迈克尔 ・ 波特 (9 5 1 8)提
动密集和低生产要 素成本 为特征 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 式 ,导致产业发展失调 、资源消耗过量 、经济效益低
全球价值链 分工对 中国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 的影响与对策
卢 福 财 ’ 瑞 荣 。罗
(.江西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研究院 ,江西 南 昌 1 3 0 1 ;2 华 东交通大学 经管学院 ,江西 南昌 303 . 30放三十 多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 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但 同时也面临着资 源消耗 、环境 污染、
关 键 词 : 全球 价 值 链 分 工 ;经 济发 展 方 式 ;经 济 全球 化 ;产 业 升 级 中 图分 类号 :1 6 .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 — 9 2 ( 110 — 0 6 0 7 2 0 9 0 8 2 7 2 4 0 2 - 7 0o


引 言
桔术
图 1
在 中国现 有的资源禀赋特征下 ,尽管 中国快速实 现了低层次 的产业 问升级 ,却无法继续实现高层次的 产 业 内升 级——产业 在全 球价 值链 分 工 中 的地位 提
“ 笑 曲 线 ”— — 全 球 价 值 链 各 环 节价 值 增 值 能 力 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与贡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与贡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与贡献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全球价值链体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及其贡献,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庞大,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具备了成本优势和产能优势。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为全球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制造产品。

同时,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也为国内市场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除了制造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环节,中国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广泛的贸易网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与世界各国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合作关系。

中国的供应链网络为全球商品流动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保障,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中国在全球中高端制造业中的崛起近年来,中国在全球中高端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逐渐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例如,中国在5G技术领域的崛起让全球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中国在全球中高端制造业中的崛起,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为全球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制造产品,降低了全球商品价格,使消费者受益。

其次,中国的供应链网络为全球商品流动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保障,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

此外,中国的技术创新和中高端制造业的崛起,推动了全球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以联想集团为例

新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以联想集团为例

2 5 —
M0DE RN EC 0N0MI C RES EAR CH
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 P C企业之一。 自创立以来 , 联想集 团随着新 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化和全球价值链 在全球范围的延伸 . 积极通过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和技 术创新不断适应全球竞争环境 ,从一个 2 0 万元投人 的小公 司 。 逐 步成 长为 产 品遍布 全球 各地 的全 球第 二 大P c厂商 。2 0 1 2 年, 联想集团营业额达到 3 4 0 亿美 元 .跻身于世界 5 0 0 强排行榜 中公司排名第 3 7 0 位,
向 国际化 经 营的战略 转 型提 出 了建议 。 关 键 词: 新 国际分 工 中 图分 类 号 :F 2 7 6 . 6 全 球价 值链 中国企业 国际化 技 术创新 经 营模 式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9 — 2 3 8 2 ( 2 0 1 3 ) 1 2 — 0 0 2 5 — 0 4
经 济 的全球 化带来 了资金 流动 、 技术 、 信息 网


络 和文化交 流 , 世界范 围的经济 高度融合 , 使整个
世 界 正 在 经 历 史 无 前 例 的 大规 模 国 际分 工 。 从 不 同
传统国际分工到新国际分工的历史变革
Hale Waihona Puke 传统 意 义上 国际 分工 理 论 的基 本 假设 立 足 于 生 产者 和 消 费者 之 间基 于 比较 优 势 的 自由市场 贸易 的 基础 之 上 ,资 源 禀赋 以及 与 此 密切 相 关 的 自由交 易
※本文是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重点项 目“ 战略导入 的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 ( 项 目编号 : T 1 0 3 1 0 0 4 ) 、 国家 自然科 学创新研 究群体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 制造业大国地位巩固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其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的工业基础设施。

中国的制造业不仅为全球市场提供大量的产品,同时也服务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行业。

2. 产业链条深度融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电子产品、汽车、纺织服装等众多产业。

中国的企业在这些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加工装配等环节,为全球市场提供着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3. 逐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中国的企业正在逐步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中国的科技企业在全球智能手机、电子设备等行业中不断崛起,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推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简单的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二、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问题和挑战1. 低附加值产品过多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虽然重要,但大部分产品仍处于低附加值的地位。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虽然可以为中国的产品提供价格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低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中国企业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制约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限制,导致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化水平受到限制。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也受到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3. 技术创新短板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虽然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整体而言,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1. 加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需要加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分工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首先,国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能够将自身的劳动力和资源投入到全球市场中,从而扩大出口和贸易规模。

这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增长机会,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工厂,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成功地将自身打造成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角色,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然而,国际分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些挑战和不利因素。

首先,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往往扮演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角色,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出口导致经济脆弱。

当全球经济发生波动时,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受到冲击,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往往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利润空间较小,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很难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然而,尽管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国际分工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例如,中国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和技术,推动了自身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然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发展中国家应该注重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避免过度依赖外来技术和资本。

其次,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自身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提高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此外,发展中国家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国际分工中的挑战。

综上所述,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了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形式。

在全球价值链中,各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资源禀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入手,探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提升策略。

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 低端产业聚集地2. 高端产业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逐渐开始在一些高端产业中崭露头角。

中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一些高端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也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3. 全球贸易中心中国以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外汇储备,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中心。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成为了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节点。

中国的外贸贸易额居世界前列,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4. 金融服务中心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也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了全球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

中国的金融业逐渐走向国际化,为全球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

二、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提升策略1.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中低端产业的份额虽然较大,但在高端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仍有待提升。

中国应当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的产品比重,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可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等方式,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2. 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国应当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高铁、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整体产业层次。

3.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在面临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问题,亟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市场 透视
学术论丛 20 年 第1 期 ( 09 8 总第59 2 期)
全 球 价 值 链 分 工 对 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启 示
刘 月
20 3 ) 02 7 ( 华东 理工 大 学 商 学 院 ,上 海
[ 摘
要 ] 全球 价值链 分工是 专业化 分 工 不断发 展 的产 物 ,是 当今 国 际分工 发展 的基 本 趋 势,本 文运 用价值 链 理
在产 品分 工 中,随着工业 品出 口量 的不 断增加 ,中国 在制 成品 贸易 中 的地 位 有 了一 定 的提 高 。18 9 0年 ,我 国 工业 制成 品的出 口额在世 界制成 品出 口总额 中所 占的 比重 仅仅是 0 8 ,而 在 2 0 .% 0 3年 ,这 个 比值 达 到 77 ,至 .% 此 ,中国在世界制 成品 出 口国的排名 由 1 8 的第 2 9 0年 6位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有 流动性较差 的生产要素 ,这就决定 了价值链分 工 中发 达
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的收益 是不均衡 的。
进 出 口贸易 总 值 机 电产 品总 值 高新 产 品总 值
展 能力也很 薄弱 ,这些 致使我 国的制造业大 而不强 。
1 全球价值链 分工 的特 征
分工是人类 社会 中人 与人之 间进 行劳动协 作的基本形
式 之一 ,是实现 专业化 、提 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社会 财 富
的主要 途径 。国际分工 即各 国生产者之 间的劳动分 工 ,是 国际贸易的基础 ,它是全球经济 发展 的必 然 ,是社会 生产 和专业化分 工发展 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 ,是社会 分工从一 国 国 内的社会 分工跨越 国界 向国外延 伸 的结果 。各 国对 于分 工方式 的选 择以及分工 的变化 ,反 映 了彼此之 间经济发 展 水平 的差异 以及各 国经济联系 的程度 。 全球价值链 概念 的提 出得益 于 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 哈 佛 大学 迈 克 尔 ・波 特 首 次 提 出 的 “ 值 链 ” ( le 价 Va u C an 的概 念 。企 业 的价 值 创 造 过 程 主要 由 基 本 活 动 hi) ( 含生产 、营销 、运输和 售后服 务等 ) 和支持性 活 动 ( 含 原材 料 供 应 、技 术 、人 力 资 源 和 财 务 等 ) 两 部 分 完成 , 这些活 动在企业价值 创造过程 中是相互联 系的 ,由此 构成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全球价值链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产某一产品或提供某一服务的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在全球化的今天,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分工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提升。

一、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廉价劳动力: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并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 工业基础: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资源,能够满足全球价值链中各种产品的生产需求。

3. 政府支持: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引导国内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

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扮演着加工制造和装配的角色。

中国的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主要承担着低端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工作,而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等环节仍然主要由发达国家掌控。

这种分工模式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难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增值空间。

三、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策略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分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关键。

中国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向高附加值的环节发展,争取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是发展创新和提高附加值的基础。

中国需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参与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

3. 拓展国际市场: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大型企业的合作,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利润。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位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位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位置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位置,并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定义和重要性全球价值链产业链是指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组织连接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和分销环节,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能够促进国际分工和合作,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1. 加工制造环节: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加工制造环节。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具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将生产环节外包到中国。

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工厂和制造中心,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大量廉价产品。

2. 零部件供应商:中国作为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中国拥有庞大的零部件制造业,能够为全球各大跨国公司提供多样化的零部件,满足其生产需求。

在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3. 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正在逐渐提升。

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

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4. 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不仅仅局限于制造和供应环节,还包括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一些中国品牌如华为、阿里巴巴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和竞争者。

三、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1. 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虽然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产业结构仍然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高端制造和服务业的竞争力。

因此,中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占据更具竞争力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的发展——基于国富论思想的现实意义陈奕奕*(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 110136)摘要:从《国富论》前三章的分工思想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浅析与探讨,并论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为我国制造业逐渐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富论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一、引言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研发、设计、原材料与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若干个独立的环节,并将每个环节配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因而这种国际分工被称为全球价值链分工。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分工参与国承担的是产品价值链某些工序或环节而不是整个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各国生产并出口的是产品的价值链环节,根据其承担环节对产品价值增值的贡献分享贸易收益。

长期以来,中国凭借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专业化从事全球价值链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比如加工和装配等),成为最终产品的出口国。

尽管随着中国贸易模式的转变,加工贸易占比逐渐减低,但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往,中国制造业将面临着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和被边缘化的风险。

那么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如何协调好参与价值链分工和分工地位的关系,关系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的研究,已有文献有以下几种。

如金芳(2008)认为,国际贸易规模和出口品的行业结构是判断一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经典指标,研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分工地位,应从其出口产品进行分析。

R.Koopman.et al(2010)提出国际分工地位指标,从增加值的视角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刘遵义等(2007)构建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以此计算一个国家单位出口品的完全国内增加值系数和对就业的完全需要系数,以判定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黄先海、杨高举(2010)进一步指出,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集中体现为对外贸易的获利能力,即出口产品中包含的由国内生产所带来的增加值以及对该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内完全增加值)。

张会清、唐海燕(2011)以中国制造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是否产生了技术升级效应。

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从进口与出口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率增长,但出口的贡献更大。

王岚(2014)利用国际分工地位指标,测算出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黎峰(2014)从行业层面分析了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利益的影响,发现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贸易收益呈现出明显的三次型关系,且随着垂直专业化率的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收益的影响逐步增强。

*陈奕奕,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Email:chen.yi.7@,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辽宁大学内,邮编:110136。

作者感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郭广珍教授的有益评议,文责自负。

众所周知,亚当·斯密率先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的思想,因此,许多学者开始从国富论角度研究国际分工。

如黄锦明(2009)将亚当·斯密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完整体系分成“绝对优势”、“市场扩张”和“剩余外溢”三个理论分支,分析斯密的理论对后世国际分工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斯密及其发展者的理论对我国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陈璐(2011)对亚当·斯密国际分工思想的表述进行简要的分析。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对《国富论》分工思想进行分析,并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进行研究,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提出设想。

三、《国富论》分工思想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分工。

前三章分别从“分工”、“分工的起源”、“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三个方面进行深刻的探讨。

《国富论》中提到“分工之起,由于交换力,分工的范围,亦往往受限制于交换的范围,换言之,常为市场范围所局限”。

即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工的程度则受市场范围的强烈约束和限制。

而外国市场的存在,则有助于克服国内市场狭小所带来的限制。

发展对外贸易就能利用外国市场,扩展市场范围,必然能够促进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

而专门生产大量产品并出口的国家,通过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就必然会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取得自我强化的绝对优势。

这种自我强化的绝对优势来源,就是技术创新。

斯密指出,在开放性的对外贸易国家中,初始专业化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历史事件偶然因素、技术水平、制造业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共同决定的。

因此,对外贸易能够使国内产业更大程度利用分工,获得动态递增报酬。

斯密认为,专业化分工与报酬递增,是获得国际分工好处的重要来源,应当是国际分工学说的思想核心。

分工是社会生产力成比例增长的关键因素,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恰恰是分工的国际化开端,经济全球化直接作用于市场,将市场扩大到了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这就使得分工的必要性更加明显,分工产生的条件更加充分。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地位的高低,根据《国富论》思想,低端的地位就会导致中国在分工中面临不公平,“国富”中的富足成分会向其他处于分工高端地位的国家流动。

因此中国制造业必须要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国际分工的高端位置上,才能保证“国富”的实现。

四、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中国今天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和16年前的入世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目前经济依然受着传统国际经济秩序缺陷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中国目前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并没有得到非常明确的改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依然较低,中国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出现了下滑趋势,贸易摩擦也不断加深。

在新经济体系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合作和分工专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将生产制造这一功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中国以低廉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承接了全球价值链转移当中的生产制造环节,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

但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加强研发、市场开发和制定品牌来达到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与购买者之间的非对等关系。

事实证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依然还是比较低的,根据2015年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平均全球价值链分工指数是-0.046,分工地位指数大于0的行业,大于0是处于高端的,大于0的仅有两个行业,所以总体上中国依然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

从制造业各行业来看,在中国制造业出口主导行业中,除了运输设备行业外,其他所有行业都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下游。

而且对于电子和光学产品、机械以及运输设备等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我国出现了明显下游化趋势。

与之相反,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纺织服装以及皮革鞋类的国际分工地位稳步提升,逐渐靠近上游位置。

在其他资源型(煤炭炼油、木材、橡胶等)制造部门中,中国则处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上游位置,而且上游化趋势明显。

但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资源型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意味着中国越来越多地扮演原材料提供者的角色,其代价是大量的资源输出和环境污染。

五、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的战略选择亚当·斯密《国富论》不是单纯从供给的比较成本优势角度,而是从综合全面的角度阐述国际分工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原因与模式,他认为,后天培育的高级要素优势、规模经济、市场需求和容量、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竞争性的市场制度、企业的竞争力等共同决定一国国际竞争优势,决定了一国国际分工贸易地位和获利能力。

这要求中国制造业改变传统以出口规模、出口市场份额为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转而培育并形成以加快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出口大国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应有贡献。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主要措施包括:1、应进一步加强高级生产要素培育、加快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引导中国制造业向高增值环节攀升。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扩大出口应更加依靠科技投入、品牌创建及销售渠道的拓展,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价值,而不是单纯依靠成本价格优势。

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去”并生产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提高中国的增值能力以实现功能升级和过程升级,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对于政府而言,可以通过教育政策、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加大力度培养中、高技术劳动工人,增强中国在高增值环节的优势,增强中国对价值链核心技术环节的吸引力,引导资本要素向价值链高增加值环节转移。

并搭建教育科研网络,在促进产学研的同时,加强与价值链高端领头企业的培训交流,为价值链高端环节领头企业与本国当地企业的科研合作提供便利化环境,通过技术模仿和技术溢出,加快当地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步伐。

2、建立产业集群,优化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关联模式。

对于全球买家和需求者而言,产业集群远比单生产商更容易吸引GVC分工的布局和选址。

促进产业集聚的措施包括:根据本国产业优势,在融资、税收、研发等方面对产业集群给予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建立产业集团,壮大企业规模,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和范围经济对于提升中国企业议价能力的积极作用;在智力密集区(如高校、科研机构、实验室等)选址建立集群网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产业聚集促进跨国公司向本土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外溢帮助企业以嵌人的GVC环节为突破口提高技术吸收能力,并推至产品的全价值链,将中国的优势由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向研发设计等高增值环节转换,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升级。

3、提升基础设施环境,优化GVC布局的区位因素。

较低的离岸成本和运输成本是GVC布局的重要决定因素,只有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构建和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中国制造业才能更好地承接GVC分工环节。

这不仅要提高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构建软件环境,比如国内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可获得性、当地的技术吸收能力、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服务等,其中,发展高效便捷的通讯运输服务对于距离GVC较远的发展中经济体尤为重要。

《国富论》给了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许多划时代的启发和点拨,尤其是前三章对于分工的解说更是从起源开始,对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做了本质的解释,这也给了中国制造业许多启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对于中国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有积极影响,这是机遇,而同时也会有消极影响,这是挑战,时代就是这样,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好分工的尺度与分工的“上下游”关系,积极发展尖端科技,建立自己的运输网络,多角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加上政府的积极有效引导,中国的制造业就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