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六卷(繁体版)

合集下载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全文及译文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全文及译文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及全文及译文由于《伤寒杂病论》原文内容非常丰富,无法在此全部列出。

原文(太阳病篇部分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译文:1.太阳经发病,脉象表现为浮,会出现头部和颈项部僵硬疼痛以及怕冷的症状。

2.太阳病,有发热、出汗、怕风,脉象缓的情况,叫做太阳中风证。

3.太阳病,有的已经发热,有的还没有发热,但一定怕冷,身体疼痛,呕吐,脉象寸关尺三部都紧的,叫做太阳伤寒证。

4.伤寒病第一天,病邪在太阳经,如果脉象平静,就是病邪没有传变;如果很想呕吐,或者烦躁不安,脉象急促的,就是病邪传变了。

5.伤寒病两三天,如果没有出现阳明病、少阳病的症状,就是病邪没有传变。

6.太阳病,发热而且口渴,不怕冷的,是温病。

如果发汗以后,身体发热厉害,叫做风温。

风温的病症,脉象寸关尺三部都浮,自动出汗,身体沉重,多睡眠,呼吸时鼻子有鼾声,说话困难。

如果用了泻下的方法,会出现小便不通畅,眼睛直视,小便失禁。

如果用火法治疗,会微微发黄,严重的就会像受惊的痫病一样,时常抽搐;如果像用火熏的方法治疗,一次错误的治疗还可以拖延一些时间,再次错误治疗就会缩短病人的生命。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附带翻译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附带翻译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附带翻译伤寒杂病论序●医圣张仲景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白话译文:我每当阅读秦越人到虢国为虢太子诊病及望齐桓候面色的记载,未曾不感慨地赞叹他才能出众。

伤寒杂病论(全)

伤寒杂病论(全)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目录平脉法上----------------------------------------------1平脉法下----------------------------------------------10六气主客----------------------------------------------17伤寒例-------------------------------------------------211.麻黄汤2.白虎汤3.大承气汤4.小承气汤5.调胃承气汤6.小柴胡汤7.大柴胡汤8.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9.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10.桂枝当归汤211.乌梅丸12.大青龙加附子汤13.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14当归附子汤杂病例-------------------------------------------------33温病脉证并治----------------------------------------361.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2.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3.白虎汤4.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5.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6.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7.猪苓加黄连牡丹汤8.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39.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10.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11.大黄香蒲汤12.茯苓白术甘草汤13.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14.大承气汤15.小承气汤16.调胃承气汤17.黄连阿胶汤18.栀子汤19.白虎加地黄汤20.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伤暑病脉证并治-------------------------------------411.竹叶石膏汤42.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3.百合地黄加牡蛎汤4.栝蒌茯苓汤5.竹茹半夏汤6.白虎加人参汤7.猪苓加人参汤8.一物瓜蒂汤9.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10.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11.人参石膏汤热病脉证并治----------------------441.黄连黄芩泻心汤2.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3.大黄厚朴甘草汤54.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5.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湿病脉证并治----------------------461.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2.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3.桂枝汤4.麻黄汤5.桂枝麻黄各半汤6.白术茯苓厚朴汤7.麻黄茯苓汤8.理中汤9.小青龙汤10.五苓散11.鼻塞方612.麻黄加术汤1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14.防己黄芪汤15.桂枝附子汤16.白术附子汤17.甘草附子汤伤燥病脉证并治-------------------521.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2.麻仁白蜜煎3.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4.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5.地黄黄檗茯苓栝蒌汤伤风病脉证并治--------------------541.小柴胡汤72.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3.黄连黄芩麦门冬桔梗甘草汤4.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5.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6.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7.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8.柴胡桂枝汤寒病脉证并治---------------------571.桂枝加葛根汤2.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3.小柴胡汤4.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5.通脉四逆汤6.甘草泻心汤87.理中汤8.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9.甘草干姜汤10.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601.桂枝汤2.桂枝加葛根汤3.桂枝加附子汤4.桂枝去芍药汤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6.桂枝麻黄各半汤7.白虎汤8.桂枝二麻黄一汤99.白虎加人参汤10.桂枝二越婢一汤11.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12.甘草干姜汤13.芍药甘草汤14.调胃承气汤15.四逆汤16.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17.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661.葛根汤2.葛根加半夏汤3.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4.麻黄汤105.小柴胡汤6.大青龙汤7.小青龙汤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9.干姜附子汤10.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1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2.桂枝甘草汤1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4.奔豚汤15.厚朴甘草生姜半夏人参汤1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17.芍药甘草附子汤1118.茯苓四逆汤19.五苓散20.茯苓甘草汤21.栀子干姜汤22.栀子甘草豉汤23.栀子生姜豉汤24.栀子豉汤25.栀子厚朴枳实汤26.真武汤27.禹余粮丸28.小柴胡汤29.小建中汤30.大柴胡汤1231.柴胡加芒硝汤32.桃仁承气汤3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4.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35.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36.桂枝加桂汤3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8.抵挡汤39.抵挡丸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831.吴茱萸汤2.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3.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4.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135.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6.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7.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8.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9.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0.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11.大陷胸丸12.大陷胸汤13.五苓散14.大柴胡汤15.小陷胸汤16.文蛤散17.白散方1418.小柴胡汤19.柴胡桂枝汤20.柴胡桂枝干姜汤21.半夏泻心汤22.小青龙汤23.十枣汤24.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25.附子泻心汤26.生姜泻心汤27.甘草泻心汤28.赤石脂禹余粮汤29.旋覆代赭汤30.桂枝人参汤1531.瓜蒂散32.白虎加人参汤33.黄芩汤34.黄芩加半夏生姜汤35.黄连汤36.白虎汤37.炙甘草汤辨阳明病脉证并治----------------------------------971.调胃承气汤2.大承气汤3.小承气汤4.白虎汤5.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6.栀子豉汤167.白虎加人参汤8.猪苓汤9.四逆汤10.小柴胡汤11.麻黄汤12.白蜜煎13.蜜煎导方14.猪胆汁方15.桂枝汤16.茵陈蒿汤17.抵挡汤18.吴茱萸汤19.小半夏汤1720.五苓散21.麻子仁丸22.栀子柏皮汤2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24.栀子大黄汤25.猪膏发煎26.大黄硝石汤27.大柴胡汤28.小半夏汤29.桂枝加黄芪汤30.小建中汤31.理中汤32.厚朴七物汤1833.附子粳米汤34.大建中汤35.大黄附子细辛汤36.瓜蒂散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141.小柴胡汤2.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161.桂枝汤2.桂枝加芍药汤3.桂枝加大黄汤4.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5.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22.小柴胡汤1923.半夏干姜散24.生姜半夏汤25.橘皮汤26.橘皮竹茹汤27.小半夏汤28.黄连茯苓汤29.甘草粉蜜汤30.大乌头煎31.当归生姜羊肉汤32.乌头桂枝汤33.蜘蛛散34.肾气丸35.五苓散2036.茯苓泽泻汤37.文蛤汤38.小柴胡加茯苓汤6.半夏茯苓汤7.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8.厚朴四物汤9.理中加黄芪汤10.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11.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12.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201.麻黄附子细辛汤2.麻黄附子甘草汤3.黄连阿胶汤214.附子汤5.当归四逆汤6.桃花汤7.吴茱萸汤8.猪肤汤9.甘草汤10.桔梗汤11.苦酒汤12.半夏散13.白通汤14.白通加猪胆汁汤15.真武汤16.通脉四逆汤2217.四逆散18.猪苓汤19.大承气汤20.四逆汤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281.乌梅丸2.白虎汤3.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4.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5.四逆汤6.瓜蒂散7.茯苓甘草汤8.人参附子汤9.人参干姜汤2310.麻黄升麻汤11.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12.柏叶阿胶汤13.通脉四逆汤14.白头翁汤15.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16.桂枝汤17.小承气汤18.栀子豉汤19.紫参汤20.诃黎勒散21.吴茱萸汤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143241.理中汤2.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3.瓜蒂散4.四逆汤5.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6.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7.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8.理中加附子汤9.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10.五苓散11.理中丸12.四逆加人参汤13.桂枝汤2514.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1481.栝蒌桂枝汤2.葛根汤3.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4.大承气汤5.烧昆散6.枳实栀子豉汤7.小柴胡汤8.牡蛎泽泻散9.竹叶石膏汤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1521.百合知母汤2.百合滑石代赭汤263.百合鸡子黄汤4.百合地黄汤5.百合洗方6.栝蒌牡蛎散28.月婢汤29.防己茯苓汤30.甘草麻黄汤31.越婢加术汤32.黄芪芍药桂枝汤33.桂枝加黄芪汤34.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35.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36.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2737.枳实白术汤38.栝蒌瞿麦薯蓣丸39.滑石乱发白鱼散40.茯苓白术戎盐汤辨淤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1781.下瘀血汤2.桔梗汤3.柏叶汤4.黄土汤5.泻心汤6.赤豆当归散7.王不留行散8.排脓散9.排脓汤2810.黄连粉11.薏苡附子败酱散12.大黄牡丹汤辨胸痹病脉证并治---------------------------------1821.栝蒌薤白白酒汤2.薤白栝蒌半夏汤3.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4.桂枝人参汤5.茯苓杏仁甘草汤6.橘皮枳实生姜汤7.薏苡附子散8.桂枝生姜枳实汤9.乌头赤石脂丸10.旋覆花汤2911.半夏麻黄丸12.九痛丸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1851.桂枝汤2.桂枝茯苓丸3.附子汤4.胶艾汤5.当归芍药散6.干姜人参半夏丸7.当归贝母苦参丸8.葵子茯苓散9.当归散10.白术散30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上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九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九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九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一经,司六气燥化之用,外主津液之涵濡,内司糟粕之传导,盖其府更实更虚,升降不息,以成后天化源之本。

津液气血由之资生,五藏六府之所秉气,故经喻居中主土,万物所归。

胃气之灌溉百骸,犹大地之载生万类。

其经气外合肌肤,内根肠胃,形层位太阳皮毛之里。

所谓两阳合明者,谓二阳以阳明为之汇归。

譬之太阳之热,丽地乃明,空化之光,返照以显(如太阳本热,而高处反寒,日光射地,始见热化;即空间日光之热,亦由地面返照而生,可以喻两阳合明之象),非假地负之功,不成生化之宇。

是知二阳经气,悉以胃为中根(中根语出《内经》),胃阳以化生津液,大肠以行其燥化,随太阳之开以外濡腠理,返阳明之阖而内溉府藏,出入虽假于阳枢(少阳为三阳之枢),运化实本于中府,若胃家之运转稍乖,斯二阳之枢机不利。

故阳明为病,必以胃实为因。

胃不自实,由于津液之亡(胃之运化,在于胃津,故津亡则胃不消化;若太阴本属湿土,脾以纳津为主,脾不运化,多湿甚而非津枯,此府阳藏阴之异也),津不自亡,由于燥化之胜(经曰燥以干之是也)。

胃实则浊气壅塞,糟粕内阻,外失阖闭之机,中逆升降之用,津液不能内返,传导不得下行。

经曰:五藏者,藏津液而不泻,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五藏当满而小实,六府当实而不满;既实且满,阳明之病因成矣。

但亡津之道,有自内及外,自外及内之殊;致实之因,有本经自病,他经自病,他经转属之异(有实于未病之先者,有实于得病之后者;有风寒外束,热不得越而实者;有误汗吐下,重亡津液而实者;有本经热盛而实者,有他经转属而实者。

但病随体变,必以胃家本燥为正因;若胃本不燥,则虽亡津夺液,亦不成胃实之变),故首析三阳阳明之分(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故合称共阳阳明),以示病由体变之例。

自太阳、少阳误汗吐下而转属者,津亡于外而糟粕内结也;由正阳阳明恶寒自罢而内实者,热盛于里而津液外越也,传变虽有殊途,胃实同归一贯,故阳明之治,必以存津液和胃气为之纲纪(百病皆以胃气为主,不独阳明。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五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五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五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五上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则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脉法在巅之释,已详《不可汗篇》,本条辞旨皆同,但申误下之变。

中风自汗证为荣气之弱,下之则气陷液结,心下痞硬,邪随脉陷故也。

正虚邪结,宜桂枝人参汤法治之。

若下后仍躁烦不解,当用泻心法进退。

病随体变,固未可预拟[juzhuo校注:原作似,字误]也。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为血痹,气冲于畔界之内。

发汗则令气动迫血,误下则令液竭气浮。

以下之则津液内亡,故曰内竭。

动气在右,为肺所主气,下后咽燥鼻干者,肺津内竭,不能上濡空窍故也。

头眩者,气浮于脑。

心悸者,气冲于心。

脉象当短涩而时一动数。

救逆之法,当仿复脉汤例治之。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踡。

动气之证,发汗则气从外越,下之则气从内陷。

动气在左,其治属肝。

发汗必头眩筋惕者,肝阳之浮越也。

下之则腹内拘急者,肝气之郁陷也。

肝气陷而乘脾,则胃逆而食不下,真气陷则客气上逆故也。

又厥阴为阴尽之藏,经气无外泄之路,虽通传导之府,无关风木之邪,但令气加奔逸,冲动益甚,故下后而动气更剧。

虽有身热,卧则欲踡者,以相火因下而内陷,必成阴外阳内之变,即身有浮热,亦为客阳,必肾气下寒,而身欲踡卧,由此知少厥之阳,乙癸同源,陷则俱陷。

脉象当沉弦而微,时一紧数。

救逆之法,宜吴萸、当归、附子、半夏、人参、桂枝、乌梅之属,进退治之。

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上,心所治也。

下之则脉气陷而心阳内郁。

掌握热烦者,言以手握其人掌中热,而病者但觉虚烦,不为热苦,无如火如烙之甚,经曰:心所生病者,掌中热是也。

伤寒杂病论义疏概论前言(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概论前言(繁体版)

例言一、本論經文,根據張傳秘本,共十六卷。

是否復建安之舊,無從引證,以俟海內明哲,共相研討。

二、按世傳《傷寒論》,以宋刊林億校本為最古。

其《千金方》所載,與林本間有出入。

今以張本與林本對勘,凡字句增損不同之處,各附記本條之下,並標林本為通行本,名張本為古本,以資識別,以各本皆自林本翻刻故也。

其餘箋釋諸家,各有更易刪削,悉出己意,不足引據。

三、凡古本經文,全條為通行本所無者,注“通行本佚”四字於各條之下,其古本字句為通行本所缺者,注“通行本缺”四字於各字句之下。

四、義疏之名,仿古德詮經之例。

義者,本昆湘先生述師傳之大義,匯以尊聞所得,述正義以釋論旨之謂。

疏者,由不肖疏通引證,演繹以釋本義者也。

因醫經專名,每難據訓詁為釋,且疏義含意甚多,不得不注中加注,俾便研討。

大旨皆參證《靈》、《素》,發揮師說,間有比類辭達之難,絕無向壁虛造之見。

學者沉潛鑽仰,自得平辨一貫之用,知聖作明述之道,決非妄想思維所能億中而幸得也。

五、近者環海交通,西學東漸,其生理、病理之談,多可發明古義,疏中間加引證,取印經旨,原以明殊途之同歸,非求執兩端而共治。

生理既無中外之分,病理寧有東西之隔?但西學偏重形質,國學偏重氣化。

質力即體用之殊,形氣非水火之異。

上工因氣求形,因形知氣,如廣域內之觀,必求形氣之合。

為學日新,後來爭勝,本疏聊為洋溢國學之先導云爾(為學日新,後來爭勝,挽近國醫之新著,或兼采中西之說,或料簡二者之間,溝通未能,故步先失。

不佞於丁卯歲,草國醫科學化講稿近五萬言,流通不多,大旨述整理國醫學之意見。

所謂科學化者,在求診治之定理定義,非參合聲、光、化、電之說,便為科學化也。

如不能得定理、定義,即西醫病理、診斷諸書,其中亦多不全科學之處。

科學化之意義,幸勿誤解)。

六、《義疏》以演繹師傳、救世疾苦為旨,中間草創十年,稿凡屢易,仍慚奧義難達,潤色未周。

凡昆湘與不佞經驗賞析所得,一皆和會其中,不敢稍存近名之意。

或有未安之處,一俟再版時補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条文(全)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条文(全)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条文(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六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六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六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

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覆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

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

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覆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

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重集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者,使学者于病转坏之中,析邪缘体异之义,单提错综,以求诊道一贯之旨。

兹示坏病之例,乃以亡血为首者,明气分之病易治,血分之病难瘳。

凡初由外感,转辗误治,以成内伤者,莫不皆病责血分。

诊道失传,象势不辨,医家虽熟读气血为病之文,实不悟气血在脉之异。

俗所谓伤风不醒便成劳者,大抵皆不辨气血,误治以转坏也。

本条即由伤寒病后,转内伤血痹寒热之证,留连岁月,缠绵不愈。

病人于夏月阴升井寒之候,则阴浮阳陷而恶寒。

于冬月阳升井暖之时,则阴陷阳浮而发热。

病者苦喜之情,反乎常人之好,此之所谓内损。

学者于此反复,当知转坏由于误治之逆,病异由于体秉之偏,而病机进退消长之变,莫不与令气之阴阳升降天人交感。

故凡朔望盈虚之义,节候转变之差,皆于审度病机相关最切。

世欲废夏时以乱天地之政令者,何心哉。

寸口脉浮紧(通行本误作大)而(通行本在浮字下)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浮则无血,紧(通行本误作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不(通行本误作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则饐[juzhuo 校注:原字不知]。

凡坏病缠绵难愈,致损于因循不觉之中者,皆邪伏血分,病在经络。

若邪在肠胃之间者,则误治即病势暴迫,变证蜂起,本条所举之治例是也。

脉浮紧为客邪在表,误下则荣卫内陷,此为大逆。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司相火之经(肾中之阳,谓之相火),秉稚阳之化(阳有太过不及,帮有稚壮之异,经谓少阳为稚阳也),内统胆三焦之府(凡经气皆内根于藏府),外合腠理膈膜之界(凡经气皆外合皮肤筋骨,各有畔界,故有形层浅深之异,所谓经合是也),所以转三阳离合之枢(离即开之别名,合即阖之互辞),行津液以开通闭塞,贯脉络而引导阴阳者也(脉者动脉,络者静脉)。

本论揭病情之纲曰“口苦、咽干、目眩”,口咽目三者,皆窍有开阖,见空化枢机之象(论大气移光定位之理,少阳为暑,实主空化,犹太阳之热。

先丽于地而后反照成空,非本体自生之热,故曰寄位之火)。

胆府则气热而质寒(凡胆汗皆味苦性寒,故可润导之用,以离体则气去故也。

惟鳖胆性温味辛),三焦则体水而用火(既司水道之运行,又能出气温分肉),水火郁蒸,化气游溢,故称少阳为游火之部(经曰:“风寒在下,燥热在上,火游行其间”,即此游火之谓,言其温热之气无不遍也)。

凡手中两经,一升一降(手经先降而后升,足经先升而降),相交于升降之中,即相合于出入之际,故能周旋动作,变化相乘,流行应动静之经,开合中缓急之度,病涉经气则手足相连,病舍府藏则外内相应(相应与相连不同,思之自见)。

如足少阳胆,以汁为体,以气为用,其汁苦,其气臊(五藏六府,各泌精汁,不独胆也。

气为用,质为体,质生气,气使质。

凡脂膏精髓,皆汁也,皆质也);其运行也,先上升以内合于宫城(上合心包,以壮心气),转下降而行化于肠胃(胆汁下流肠胃,即木气疏土之用),布散于三焦,游溢于两目;其为用也,则下夺土郁(经曰:“土郁夺之”,胆气有疏土之用。

小肠之热,生于胆火,所谓甲木生丙火是也。

若汁入肠多而下利,又为木气太过之变。

凡人体五行生克之理,以府克府,以藏克藏。

生之者以质为主,气附之;克之者以气为主,质附之,生必有形,克不露故也。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伤 寒 杂 病 论汉 张仲景桂林古本,即经后人完整修订过的版本,修正了原 本中因传抄致误的地方,并作了少许增加,包括有杂病部分,对于入门学习伤寒的后辈,此本甚佳.本书是在桂林古本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并附录了一些古中医常识和内经的几篇重点原文,以便学习Kf701 排版整理 已丑年丁卯月于合肥内容目录伤 寒 杂 病 论 (1)平脉法第一 (3)平脉法第二 (6)六气主客第三 (10)伤寒例第四 (11)杂病例第五 (17)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18)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21)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23)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24)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26)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7)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2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39)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5)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5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5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5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57)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62)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64)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66)辨疟病脉证并治 (68)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68)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70)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76)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78)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79)附录 河图洛书 (84)附录 天十地支五行 (84)附录 易卦 (85)附录 主客相得 (85)附录 十八反 十九畏 (86)附录 方药用量转换 (86)附录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86)附录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87)附录 阴阳离合篇第六 (88)附录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89)附录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99)平脉法第一【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伤寒杂病论义疏

伤寒杂病论义疏

伤寒杂病论义疏太阴属湿土之经,秉温润之化,其经气内根于脾肺,外充于肌肉。

经曰:中央生湿,其溽蒸(溽言生精,蒸言化气)。

明中和湿润之化(胃为阳土,脾为阴土,皆主中气,故称土为万物之母。

中气者,谓得五行中和之气,不偏不倚,乃能生化。

经以土之德为濡,濡者润也,得其平则不濡润,过其度则为湿邪),所以生精气,灌脉络,外荣肌肉而内养府藏者也(经曰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

任冲主先天运化之源(任合太阴,冲合阳明,西学所谓主荣内藏之神经,即任脉也),脾胃主后天运化之源。

阳明司气,太阴统血,以其居气血之中,为生化之府(故曰中府),故阳明为行气于三阳,而太阴为行气于三阴(三阳经气之运行起于胃,三阴经气血之运行由于脾,三阴三阳,各有开阖)。

足太阴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水谷肉食入胃(西学谓人体荣养取于食料,以蛋白质、淀粉、脂肪、水等为要素,即水谷肉食合化是也),磨化未极精细,降而输入小肠,小肠合木火之化(食饱则心气下注,胆气走之,甲木可以生丙火,故小肠温度极高,府藏中以胆与小肠为热盛),金石之外,无物不消(故曰消化。

凡金石之品,入肠胃只能化其性纳入血管,不能化其质也,故用时须研极细,方使质性易出),合化之中,水谷血味并用(胃主消化水谷,脾主消纳血味),取其合化之汁,精者输之于脾,上肺奉心,化而为血(经曰:中焦取汁,变化而赤,又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也。

合化之水,由血管下输下肾,由肾渗其浊者以为尿,取其清者以化津)。

其糟粕则传导于大肠,其浊汁则渗注于水府(入肾之水,含清浊质,其气腥,由肾再分其清浊,清者上升以化津,浊者入膀胱而为尿,得相火之气蒸之则浊尿出,故经曰;肾者主水也)。

济泌别则水谷分行(中焦如沤之化,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水谷入胃,其清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故曰浊气在中),下焦成而二阴通利(经曰: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是也)。

凡汁之赤者为血,色之清者为津,津之浓者为液。

伤寒论背诵(繁体版)

伤寒论背诵(繁体版)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

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

發于陽七日愈。

發于陰六日愈。

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1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14、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17、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2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2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三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三卷(繁体版)

傷寒雜病論義疏卷三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傷寒例第三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

立春正月節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驚蟄二月節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節指乙穀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節指巽小滿四月中指巳芒種五月節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節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節指坤處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節指庚秋分從月中指酉寒露九月節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戍立冬十月節指干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節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氣,節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為一候,氣亦同,合有七十二候,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之也(按凡病久內關藏氣,其病機進退,皆以月節為轉移,醫工臨病,不可忽略,故首列之,其詳則學有專家,茲不繁述。

《傷寒例》一卷,乃示治病大法、致病根源,後賢不通論旨,更不明傳經之義,竟以為叔和所撰,未之思也)。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

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傷寒例》者,垂證治之大法,明致病之根源者也。

《陰陽大論》者,古醫經之名稱(本論序中,與《素同》、《胎臚藥錄》并提,決非《素問》內一篇明矣)。

首舉四時正氣之序者,以萬有賦形,皆以氣立,亭毒於大化之中,惟恃氣交為之長養。

其生化也,莫不以動而存,以靜而息,陰陽感召,寒暑弛張,往復傾移之化之變。

故四時者,天地之大氣所以升降出入也。

晝夜者,日月之運行所以闔辟上下也。

春之候溫,其氣出以生;夏之候熱,其氣升以長;秋之候涼,其氣入以收;冬之候寒(冰冽者寒也),其氣降以藏;土主運化,分王四時,而寄令長夏。

氣相得則和,太過不及則病,氣動而太易生焉(變易之謂也),陰陽見焉,寒熱分焉,虛實呈焉。

合德則遂其生,失常則致其病,經曰: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伤寒杂病论义疏

伤寒杂病论义疏

伤寒杂病论义疏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人参四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附子一枚大枣二十五枚,擘。

一法十二枚上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示阴乘阳陷,营寒卫郁之例,乃阴经之阴厥也。

不冠以伤寒者,明病机半由本原之变。

手足厥寒,较厥冷四逆之证为轻,但厥至手足而止,谓病人手足冷,而自感四末寒侵者是也。

此由三阴之邪,外乘三阳,阴束阳郁,致表里失其顺接。

今阳为阴阖,入而不出,故为手足厥冷之变。

所以经系厥阴者,由络寒而经气始陷,亦厥阴病机内合少阴者也。

脉细为荣气内束(细为内束,沉为下陷,有一纵一横之辨),细而欲绝,乃形容应指萦萦如丝,而三部显然,举按皆有之象(欲绝谓其形体细小之极),非应指乍见绝而不至之谓。

以证为邪乘,而非正夺,故宜当归四逆法主之。

桂、芍、当归,和荣疏络(桂枝、当归并用,即入厥阴);人参、附子,温肾生精;细辛助荣气旁充,而散脉内之寒;通草疏血脉阻滞,且行经络之水(水行经通,经有明训,通草行湿,即可利水,入心肝两经);加草、枣和中,具通散寒之用,故亦以四逆名汤。

通行本阙人参、附子,则散多补少,非脉细欲绝者所宜与矣。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伤寒杂病论》目录序

《伤寒杂病论》目录序

《伤寒杂病论》目录序《伤寒杂病论》(公元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

十六卷。

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序伤寒论序伤寒卒病论集卷第一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卷第二伤寒例第三辨痉湿?⒙鲋さ谒?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卷第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卷第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卷第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卷第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第十四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卷第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辨不可吐第十八辨可吐第十九卷第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卷第十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伤寒论序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

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仇校。

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

国家诏濡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

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伤寒杂病论义疏(序)

伤寒杂病论义疏(序)

伤寒杂病论义疏(序)伤寒杂病论义疏浏阳刘世祯昆湘述义浏阳刘瑞瀜仲迈疏释受业方锡藩振群敬录刘裔诚朴庵校字自序一《伤寒杂病论》何为而作也?伤古学之支离,忧后世之疾苦而作也。

上天眷佑下民,自神农尝草,黄帝传医,民生始有医术。

而十口相传,载籍脱简,家技授受,源远而末益漓,加古法惟详针砭,师传矜秘,承习者难。

降及秦汉,乃重禁方,汤液之用粗传,诊法之全未备。

我先师长沙君,负天禀之聪,秉生知之圣,上穷下际,乘愿示生,着《伤寒杂病论》,以平脉辨证、见病知源为宗,继往开来,垂法万世。

其辞简,其义微,理缘物彰,例随文见,举以析疑似于微芒,正权衡于毫发。

若大《易》之包罗万象,微妙难穷;似《春秋》之褒贬一言,高坚莫测。

极博闻多识之功,穷格物致知之奥。

盖其意非以医病,实以医医。

医宗之有长沙,犹吾儒之有孔子。

先师生当汉末,遭时多故,其书传百余年,至晋太医令王叔和,始显于世。

乃典午既东,传习已多讹阙,学者抱残守缺,罕通作者之意。

下逮唐宋,治伤寒者,类如外传之例。

至元成无己始为治其章句,然师传久失,纵竭审思明辨之勤,亦但随文演义而已。

迨有明方有执起而为《条辨》,清初喻嘉言踵而为《尚论》,各以己意妄为删削,有所弗解,辄归咎于叔和。

方、喻以还,笺疏颇盛,终清之世,毋虑数十家。

本之不明,道以终晦。

瑞瀜少承庭诰,独好医经,拳拳服膺,实在兹论。

寝馈斯学者二十年,泛览百家,废书屡叹,诚见末学纷纭之失,莫窥先圣制作之源。

魏晋以前,书阙有间矣,虽欲整齐辨章,其道无由。

嗣从宗人昆湘先生,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既启发以昔所尊闻,复因之得受教师氏。

同心赏析,刻意研精,幸遇真经,如开宝藏,致曲有得,积义遂多,大旨粗明,微言犹滞。

于时第四、五卷,师氏藏之,寒暑十年,乃复相付。

瑞瀜弱龄慕道,欣喜胜缘,得与声闻,益动愤发。

往复明辨,咨诀心疑,寻波讨源,因指喻月,乃得洞其旨归,厘其章句。

始知百家有百家之《伤寒》,而非长沙之《伤寒》也。

盖本论之晦,使学者钻仰难明者,厥有数端:其一曰:古名之失正也。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四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四卷(繁体版)

傷寒雜病論義疏卷四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辨溫病脈證並治第四六氣中人,各有法度,六氣合化,病變無常,或先傷於寒,更中於風,或先蓄於濕,更病於熱,二氣可以並病,三氣可以雜合。

中有先後,時有雙感,藏府經絡,病各異舍,三焦表裏,中各異所。

或府熱而藏寒,或上燥而下濕,或表虛而裏實,或經滿而絡虛。

病由體異,推之莫窮,此皆六氣正病也。

正病之外,厥有伏氣。

伏氣者,謂伏四時之令氣也。

四時之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氣中而蓄,過時發病。

病之未發,不得先見,氣伏於內,故曰伏氣。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力飧泄;夏傷於暑,秋成風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四時之氣,更傷五藏,過時乃病,皆為氣伏。

其他或傷於食,為冷為熱,膏粱之變,留連歲月,病之未發,其氣亦伏,病因相似,皆伏氣之類也。

惟伏氣專屬,厥為溫病。

溫病之發,春秋為常,冬溫為變。

又有先後,夏則病暑而不病溫。

四時之氣,春氣溫和,病人則淺,夏為飧泄,非盡伏氣然也。

伏氣所在,不在經脈,不在府藏。

經脈府藏,中而即病,留連痼疾,各有病形,非同伏氣。

伏氣所在,蓄於所合,筋骨肌肉,乃得潛藏,氣動無形,血流有質(脈法血流不行,語本此)。

伏氣之病,雖曰氣伏,其伏藏必蓄於血分,故六氣所傷,病氣者暴,病血者久。

邪之及體,先客於衛,所謂寒傷榮者,乃氣寒而內束其血也。

初客氣分,治不得法,留久內陷,乃入於營。

伏氣病溫,邪自內發,外具太陽之表(此指發熱)而不惡寒,內似陽明之燥(此指煩渴)而非胃實。

溫邪既在血分,則禁發其汗,發汗亦無汗,劫而迫之,必血枯津竭,病變難測。

故溫病之治,清其血而氣靜。

氣在上者,使血濡氣布,則膚腠外和;氣在中者,引邪出傳導,而腐穢自去;氣在下者,當分消二陰,俾燠熱內泄。

病之變證,或移或干,誤治久留,或上或下,既非傷寒之邪,總無汗解之法,或津液內充而濈然病解,或陰陽相搏而振慄汗出。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四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十四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四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

如此可小发汗。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若发汗不彻,彻(通行本缺)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此示发汗后,仍有汗出不彻之证。

以短气烦躁,不知痛处,脉涩辨之,亦临病所难知也。

素秉阳盛多湿者,乃有此变。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示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

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因致耳聋,素秉上焦气虚,肺肾之交不固,乃有此变。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素秉肺虚,腠理不密,汗后饮冷,则水寒上射,以水外灌,则冷气内侵,为治不同,致喘之变则一。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

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此虚人误汗之变,轻则客气上逆,剧者中气暴亡。

发汗之宜慎,有如此者。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必大便硬故也。

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

当问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

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素秉胃阳盛者,发汗则亡津便硬,然胃气内盛,又有津液自还之例。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谵语多胃实之证,次则亡阴而心气热者有之,亡阳谵语,乃气虚神乱之证,此其变也。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

所以然者,以寒湿(一作温)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素秉寒湿之体,则汗后转阴黄之证,以上无头汗,故身目俱黄。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此胃冷令蚘不安,复发汗,引气上逆,故为吐蚘,与厥阴吐蚘不同,亦病由体变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六XXXX昆湘述義XXXX瑞瀜XX邁疏釋受業XX 振群敬錄XXXX校字XXXXXX同校XXXXXXXX 同校XXXX文斗XX雲崧同校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

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覆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

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

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覆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

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重集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者,使学者于病转坏之中,析邪缘体异之义,单提错综,以求诊道一贯之旨。

兹示坏病之例,乃以亡血为首者,明气分之病易治,血分之病难瘳。

凡初由外感,转辗误治,以成内伤者,莫不皆病责血分。

诊道失传,象势不辨,医家虽熟读气血为病之文,实不悟气血在脉之异。

俗所谓伤风不醒便成劳者,大抵皆不辨气血,误治以转坏也。

本条即由伤寒病后,转内伤血痹寒热之证,留连岁月,缠绵不愈。

病人于夏月阴升井寒之候,则阴浮阳陷而恶寒。

于冬月阳升井暖之时,则阴陷阳浮而发热。

病者苦喜之情,反乎常人之好,此之所谓内损。

学者于此反复,当知转坏由于误治之逆,病异由于体秉之偏,而病机进退消长之变,莫不与令气之阴阳升降天人交感。

故凡朔望盈虚之义,节候转变之差,皆于审度病机相关最切。

世欲废夏时以乱天地之政令者,何心哉。

寸口脉浮紧(通行本误作大)而(通行本在浮字下)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浮则无血,紧(通行本误作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不(通行本误作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则饐[juzhuo 校注:原字不知]。

凡坏病缠绵难愈,致损于因循不觉之中者,皆邪伏血分,病在经络。

若邪在肠胃之间者,则误治即病势暴迫,变证蜂起,本条所举之治例是也。

脉浮紧为客邪在表,误下则荣卫内陷,此为大逆。

寒气相搏,即客寒内与本体阳气胜拒之意。

既下而复与冷水,一逆再逆者,知亡血之变,必阴弱发热。

口渴证象多热,始令医工再误。

饮冷水而转饐者,明饐证由冷气内逼,浮热上冲(亦有外冷逼内热上冲者,又是一例),与哕逆皆为寒热二气相搏之变。

冷必相搏者,谓冷与热搏[juzhuo 校注:原作捕]也(若纯寒之证,则变哕饐者少)。

由此知误治转坏,半由阴虚化热,故示例以亡血为重。

若体秉中寒之人,则变证既少,且证象易辨,亦难召庸工凶凶之误,又可知矣。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此示病变半由误治之逆,内伤多始外感之证,故太阳为六经之门户,而汗、吐、下、温针诸逆,乃病机转坏之根源也。

本条发汗、吐、下、温针,皆指医误。

凡由误治而病机转变者,谓之坏病。

由自汗、吐、下而病机变化者,谓之变证。

坏病者,谓病已异于六气初感正病之常,与证治之顺逆难易无关。

随脉证之变而调理之,谓之救逆。

曰“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者,明救逆本无定法,但调和血气之偏,复其生化之常云尔。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

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和,便自汗出愈。

此示病机转坏,虽由治逆,亦缘府藏气血各有偏盛偏衰之异,所谓病由体变者是也。

如同一脉浮数在表,其误下之变不一。

若下之令身重心悸者,必由体秉心脾偏虚,气微血弱,脉象则尺微可验,故曰:所以然者,此里虚也。

里虚而表仍未解,不可汗,复不可不汗,庸工必至此束手。

曰:“当自汗出乃解”者,非不治可以自解,亦非不药可以自汗,须表里实,津液和,便自汗出愈。

即示使其自汗得解之法,举实其表里,和其津液之治,乃又不著方治之例者,明相体救逆之用,非通乎平辨制方之义,即广之万卷,而其例莫穷。

世欲执禁方以应病机之变者,吾有以知其难矣。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上示实表里,和津液,为救逆制方之法,恐陈义广泛,读者尚难洞解,故更约示以阴阳自和之喻,使学者有审度用思之处。

水火亦阴阳,气血亦阴阳也,泛沦则无归,彰物则可验。

和阴阳,即适其寒温,调其气血之义。

欲别阴阳,必明脉变,升降出入,象势尽之,经曰:约方者,犹约囊也。

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而弗约,则神与弗俱。

又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

由此知一贯之宗,本于积义,若执一而自以为一贯者,其去道也远矣。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此示汗下亡津,小便不利之治。

曰勿治之,即禁用渗利之辞,非不治可令小便自利而转愈也。

救津液之亡,虽无成法,但金为生水之源,肾为主水之藏,肺气下通于肾,为水道通调之本,则活法无定之中,当亦有求源揣本之道,非可引妄治时愈,竟以为医者意造,本无法也。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

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后复汗,必致阴阳两伤。

振寒,脉微细,乃内外俱虚之象。

微者气衰,细者血弱,以素秉气血皆虚,故令汗下致此变尔,若阳盛之秉,即汗下之后,亦不至成此病变,学者自可隅反。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

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此补示所谓汗下致误,皆由用失先后之度,若本当汗、当下之证,汗下而病变者,不得谓之治逆。

且病机吉凶之占,亦有待汗下后而始显著者,如下后脉弦则生,脉涩则死之类。

但论治权变之中,仍有定轨,庸工妄治之过,又不得援引以自解也。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

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得表和,然后复下之。

此示病机转变,本属阳盛之秉,太阳病当发热恶寒,虽非传经病,必见热证,医竟下之,表未解而下之太早,故令未愈。

因复发汗,表虽因汗而解,治失先后之法,虽阳盛之人,未免令一时表里俱虚,故令冒,冒者神不清之状。

既下之,谅里热已去,而表未和,汗自出,则表知已和,而冒自愈。

倘邪气变化,阳气过盛之人,而里尚未和,仍可下之,但既下之后,复里未和,当不能大下,宜用调胃承气少少与服之法,本条在明病由体变,有表未解可致冒。

大热薰蒸,亦可致冒;表里俱虚,复可致冒。

病有轻重,冒亦有轻重,轻者神昏而已,重则不省人事。

治之或补或汗或下,法当随证消息,于以知救逆之治,更无成法可执者已。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

食谷者哕。

此示太阳病误下后,有转不能食,胁下满痛,面目黄,颈项强,小便难之坏证者,病因为脾气虚寒,若误以胁满痛属少阳,但取一证,竟与小柴胡法者,必令中气陷而虚努下重。

所以然者,病由体变,脾阳素弱故也。

下更举渴欲饮水而呕,为中有水气,亦非小柴胡证。

水寒相搏,食谷必哕,故辨证亦自可验。

小柴胡法号为和解之剂,尚有误服转坏之逆,他方则更难尝试,可类推矣。

临病之宜戒慎,有如此者。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

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此作协热利也。

此示胸中寒结之证,肺胃客气上逆,必不能卧而但欲起,与结胸邪实在膈之卧不能起者,病情迥殊。

同一本有寒分,而误下后复有转结胸(此指水寒结胸,法当温化)、协热利之异者,体秉有上盛下盛之偏故也。

太阳病,其脉促(一作纵),下之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

脉浮者,下之必结胸;脉紧者,下之必咽痛;脉弦者,下之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下之头痛未止;脉沉紧者,下之必欲呕;脉沉滑者,下之协热利;脉浮滑者,下之必下血(按本条通行本作太阳病下之其脉促,自脉浮者以下,“下之”二字皆阙)。

此示审察病变,当以平脉为主,文句已详疏释,不复繁衍。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此示凡坏证上热下寒之变,以太阳少阳并病为多,胆气热而肠寒故也。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此示由误下转寒凝气痞之证,由其人素秉气寒,客邪内陷故也。

伤寒,吐下发汗后,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此示汗吐下后,经虚络郁之变,亦体秉心肝两藏偏虚故也。

阳明病,能食,下之不解者,其人不能食,若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此示凡邪实当攻之证,未有不邪退正亦旋复之理。

假阳明病以演释其义,若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者,此医工误攻之过也。

虚热误攻,必伤胃气,而证转哕逆。

病深声哕之变,多由误攻其热而来。

世有恣[juzhuo 校注:原作滋]用清凉,全不审胃气强弱,能食不能食之病情,竟有千虚易补,一热难除之论。

不解里虚不复,热终不除,执方杀人之弊,可长叹也(如十枣汤主治,后云靡粥自养,知攻之而不能食者,亦医之过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脉迟,由体秉脂盛而卫气行迟。

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已见消化失力之象。

医但取腹满一证,辄与妄攻,必下后腹满如故,转不能食。

凡用下必当审察胃气强弱,下本除满,若屡下而满不减者,便不可更下(亦有热结牢固之证,不在此例)。

世有阴结液枯之证,虽大下而便终不通,竟至迁延以死者。

由不悟腐秽之去,必藉中气转运之力,故连举两例,以示中府消息之变,临病之工,宜熟玩焉。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汗多,极[juzhuo 校注:似应作及]发其汗,亦硬。

此再示汗下皆可亡阴之例。

多阳者热,虽阳亢不在胃府,但进泻剂,则与热相消,必初服一二利后,转而便硬。

所以然者,苦寒反生热化,阴液以下而伤,则强阳愈亢。

世有热中之体,以大黄为常服之品,久之则相习成性,不泻则便秘不通,肠胃内伤,积以成病,损真气于不知不觉之中,读此可知戒也。

又有汗多及发其汗亦硬者,指胃府阳盛之体,汗之则津液外越,而胃中干,因令大便硬,此惟阳明病有之,杂病中为少见也。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

此示外感之脉,必寸口三部同等,若分部其象各异者,必转坏病,由医工治逆使然。

亦有藏气偏盛,而一部独陷者,当随证消息治之。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此示误下转坏之变,以太阴为最甚。

脾主中府,经为至阴故也。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

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此指中虚复感,外气怫郁。

外气即卫气,复与热水饮灌,以发其汗,胃中自冷,得外热内逼,令寒气上逆为哕,与上饮冷水,通胃中虚热上冲成饐者,病情适反,其为寒热相激则一也。

吐利发汗后,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此示新虚胃弱,不胜谷气之虚烦,但宜损谷。

以节消化之力,不可凉泻,转伤中府。

以脉平和,故知中无热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